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合集下载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王云霞(中国人民大学法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文化遗产概念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凸显.为学界和实务界带来不少困惑,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造成制约和障碍。

本文以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文件的规定为依据,适当关照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问题,对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与辨析,廓清了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文化遗产;概念;分类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xx)11-0005-05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文化遗产概念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凸显,为学界和实务界带来不少困惑,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造成制约和障碍。

本文以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文件的规定为依据,适当关照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问题,对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与辨析,廓清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解读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以期对文化遗产学和文化遗产法学学科建设及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有所裨益。

一、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是一个很不容易界定的词汇。

作为一个普通词汇,它通常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代代相传,构成了该民族、国家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或群体的重要文化特征。

在汉语中,“文化遗产”是个常用词汇,比如人们常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胡适先生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所作的题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著名演讲中,也提到:“这场新的运动(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却是那些懂得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试图用新的现代历史批评和探索方法来研究这个遗产的人来领导的。

”在这里,“文化遗产”基本等同于“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的中英文辨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的中英文辨析
第2 9卷第 1 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V 1 9N . o. o 1 2
2 1 . 002
2 1 。 00 2月 。 Ju a o h nzo ntu f eoat a Ids yMaae e tSca S i c dt n or l f eghuIstt o rnui ln ut ngm n( oi ce eE io ) n Z ie A c r l n i
产” 的理 解有偏颇 之处 , 相关 术语 的英 文 翻译 也 对 存 在一 些不妥 之处 , 进一 步探讨 和澄清 的必要 。 有


“ 非物质 文化遗 产”
trl etg. 。《 约 》 指 出 “ 物 质 文 化 遗 ua hrae ) 公 i 还 非 产 ” 包括 下 面五 个 方 面 的 内容 : 是 口头传 统 与 应 一
自然界和宇宙 的知识和实践 ( nweg n r — K o l eadpa d c t e ocrigntr n e n es; ; i s nenn aueadt i r )五是 传统 c c hu v e
的手工艺 技 能 ( rdt n l r t a si) Ta io a ca s nhp 。 i fm
也 开始 引起人们 极大关 注 , 报纸 、 刊 、 期 网络上 也屡 屡有关 于 “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的文 章 和报 道 呈 现 。 但是 笔 者发 现 有 些 报 道 或研 究 对 “ 物 质 文 化 遗 非
《 公约 》 “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对 非 的定 义 是 : 各 被 群体、 团体 、 时 为个 人 视 为其 文 化 遗 产 的各 种 实 有 践 、 演 、 现形式 、 表 表 知识 和技 能及 其 有关 的工具 、

中西比较视野下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带特莱特·卡麦亚教授访谈录

中西比较视野下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带特莱特·卡麦亚教授访谈录

黄 、嫩蕊 细 开 。 我 受 《中国名 城 》杂志 社 委
托 ,在同济大学 国家历史 文化 名城研究 中心访 问了卡麦亚教授 ,请 他就 中国城 市、规划保 护
和文化线路等 问题谈 了 自己的看法 。
来 中国 ,或开会 或讲 学 ,今年五六 月份我还 要
来 同济 大学做客座教授 。
of e pl. o e p K e r s u b np a n n ;h rtg r tci n ;c l r o t y wo d : r a ln i g e ia ep o e t o u t er u e u
中图分类号 :T 8 . + 文献标识码 :D U9 41 5 1 带特莱特 ・ 卡麦亚 丁 援
规划学院 的邀请 ,作 为客座研究 员来 同济大学
进 行研 究 工作 。
卡麦亚 :也谢谢你 !我记得2 0 年我 刚到 02 勃兰登堡工 业大学做客座教授 时我们第一次见
2 0 年 2 2日,上海初 春时节 ,绿柳新 09 月1
面 ,时间一 晃就是 6 年多 了。我 是德国人 ,但 长期住在泰 国 ,虽然我在慕尼黑也 有住 宅 ,但 我夫人和我都喜欢 住在亚洲。近几年我是 常常
cn ets l i e n t sme x n. i n th rset e ojc o l nn , aue o ann o cp ias df r to o t tA miga t popci , bet f a ig mesrs f l ig o f e ee e v p n pn
关键词 :城 市规 划;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
Absr c :Un e h fe e tc tr lb c g o n s o i a a d w e tr rd, h r a ln i g ta t d rt e dif r n ulu a a k r u d fCh n n se n wo l t e u b n p a n n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分析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

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保存历史建筑和文物,以便后代能够欣赏和学习。

他们注重建筑和文物的原貌,尽量恢复其原貌和历史风貌。

而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更多的是保护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注重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态保存,强调文化的连续性和变化。

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立法来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政府和社会团体合作实施保护工作。

他们注重科学的研究和专业的保护技术,倡导公众参与,提倡保护的专业化。

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专门机构的设立、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等。

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注重政府的引导和指导,强调政策的实施和公众的参与。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了保护理念的差异。

在西方,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起源于近代的历史学和建筑学的发展,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更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意识的不同也是导致差异的原因。

西方国家经济发达,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强,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保护。

而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很多困难。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差异也会影响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保护目标和保护方法上。

这些差异是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致。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中西方可以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借鉴,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但是在实践中,它们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价值观念不同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强调的是古老的、独特的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例如巨石阵、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西方文化的辉煌历史和文明成就。

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则强调的是传承、延续和再造,例如故宫、长城、武当山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念。

二、法律制度不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制度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立法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72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这个公约规定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条件,并确立了国际文化遗产审议机构和管理机构。

而中国则是通过政策、法规和规划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

例如《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等。

三、保护手段不同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通常采取修复、重建和复原等手段,以使文化遗产得以尽可能逼近真实的原貌。

例如埃及金字塔、帕尔马神庙等,都通过修复、重建和复原来展现古时的风貌。

而中国则更注重对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本身的保存,尽可能避免尽心修复和重建,以保留古迹原有的痕迹和历史风貌。

例如故宫除必要的修缮以外,大部分的建筑都保持着其原始状态。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存在差异,但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化与历史遗产,让它们得以延续下去。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更多的是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尊严。

因此,无论是中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都需要保持尊重和专业性,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承载着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这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保护意识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存在差异。

中国有“文化大革命”、战乱等历史原因,导致很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毁或破坏。

直到1982年,中国才正式颁布《文物保护法》,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而西方国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较为强烈,早在1882年,英国就颁布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

此外,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在过去长期没有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因此资金的投入并不充足。

而在西方,大型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常都获得了政府和私人投资的支持,因此能够得到更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保护方式方面的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修缮、重建、整修的方式进行保护,而西方则更注重保护原始历史。

西方很多文化遗产以保留原貌为主的方式进行保护,比如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就主要以还原原貌为主。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他们不仅保护建筑本身,还会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

比如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古城就通过在周边水体和城墙进行整治,让城市整体呈现出来的古老风貌。

保护技术方面的比较中国和西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更重视以现代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比如使用激光扫描或三维重建技术等现代技术,以还原遗产的原始形态。

而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面的重点则更多放在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上,如对修建长城和故宫进行技艺复原。

在修复和保护的技术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很多文化遗产的修复方式包括使用“轻盈”技术,即对于石柱、石基和石联的修复会强调采用轻量级解决方案,以免对于原始建筑结构造成伤害。

而中国则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法,比如使用传统材料对瓦片进行复原。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摘要】本文围绕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展开辨析,通过对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方法和手段、实践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不同理念和做法。

结合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交流与融合,呼吁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更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本文旨在促进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互相借鉴与学习,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比较、方法和手段比较、实践中的差异、未来发展趋势、交流与融合、科学、有效。

1. 引言1.1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辨析不仅涉及到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还反映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保护方法。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方法和手段以及在实践中的差异,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度和做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交流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和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人类的共同文明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走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

2. 正文2.1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背景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商代,当时就有人们开始保护和传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例如古罗马的建筑和雕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和教堂成为文化遗产的主要守护者,他们通过保护文学、建筑、绘画等形式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在中国,封建统治者也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长城,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基于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思考

基于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思考

随着 我 国经 济飞速 发展 , 国建 筑遗 产保 护 我 与开 发也 迎 来 了一 个 大 发 展 的 时 代 。过 去 由于
科学 全 面发展 , 于建 筑遗 产保 护 的理 念 也 开始 关
引起 普遍 关 注 。关 于文 化 设 施 和 文 物 的 利 用 价
经济壁垒和认识水平受 限而带来 的障碍在近年 来渐 渐 的消失 , 筑遗 产保 护 与文 物 利用 开始 成 建
收稿 日期 :0 10 _ 8 2 1 _3 2 基 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 学基 金项 目(0 1SG17 2 1J J 0 ) 作者简 介 : 郭磊 (9 8 ) 男 , 18 一 , 江苏南通人 , 硕士 。
沈 阳建 筑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第1 3卷
尽的历史事实。如古 民居 的某个砖雕 门头特别
精美 而 又有艺 术价 值 , 那么 究竟 是将 它 修 复 来获 得详 尽 的“ 史价 值 ” 还 是 更 强 调 自然 的 “ 月 历 , 岁
价值 ” 任 由砖 雕带 上更 多 的 自然 痕迹 , 随着 社 , 是

西 方 建 筑 遗产 保 护 理 论 发 展 进 程
护 的精神层 面上 , 的营销 概念 尚未被 引人 建 筑 新
保护 中。
号 , 营销 中遗 产本 身的商 业价 值 被充 分挖 掘 了 在 出来 。或许 正 因为 有 年代 的遗 产 本 身 在 人 们 心
中都 处 于一种 与 现 实 无 维 护状 态下 的破 败 相 去 甚远 的浪 漫状态 , 商业 开发 者就 可 以强 化这 种 形 象来 形成 一 种 文化 现象 以获 得 利 益 。虽 然 营 销 活 动在很 大层 面 上 使 遗 产本 身产 生 _失 真 的风 r

如何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如何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题目:如何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论文摘要:要想正确的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就必须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

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

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关键字:辩证的否定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选择与处理,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正文:“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

中国古代最早对文化的解释出自《周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强调文化的教化人的作用,而在西方,英国的泰勒则认为:“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意义上说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所有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这里的文化主要反映人的属性以及人化的过程。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的总和。

也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也就是人化,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化的过程,也是文化的过程。

一部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积淀的历史。

文化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就其构成形态而言,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文化,即通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

它构成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中最为活跃和易变的因素。

二是制度层面的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主要包括社会的法律、制度和体制等内容。

它比物质层面的文化具有稳定性。

三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在改造自身的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主要包括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心理状态等内容。

中外文化遗产之争案例

中外文化遗产之争案例

我所经历和体验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世界遗产的与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会聚和交织;广义的文化遗产理念、脉络和发展;几个中国案例带给我们的争论和思考;遗产规律、发展趋势、应对原则和策略,以及从业者的使命、责任、道德和担当。

一、世界遗产与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会聚和交织国际上对遗产的重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战结束之后,墨西哥提出《墨西哥提案》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保护一些对全人类都有意义的遗产。

之后尼罗河谷、威尼斯等国际抢救活动,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提出一个保护杰出文化史迹的公约。

与此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的国家公园制度酝酿着一项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的公约。

UNESCO第六任总干事勒内·马厄(Rene Maheu)建议将这两项创议结合起来,最后在1972年就出台了关联文化和自然遗产两方面的《世界遗产公约》(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与之相关联的两个重要文件是《守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制定公约的出发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遗产是人类进化的实物见证,无论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

另一方面是遗产越来越受到人类行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开展国际合作保护十分迫切。

遗产主要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还有一种兼有文化和自然属性的遗产(Mixed properties),国内一般称为双遗产或者混合遗产;郭老师把mixed翻译为“复合”。

文化景观并不是和3大类遗产并列的第4大品类,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分析 (一)

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分析 (一)

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分析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文化遗产保护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明的保障,其保护的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更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指导思想的角度,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分析。

一、尊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保持其原始特征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尊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保持其原始特征。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简单的将之作为一种文物来展示,或制造旅游的商品,而应当讲究文化遗产的历史特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还应该讲究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文化遗产保护不是要仅仅保留一个文化遗产的残缺部分,而是要在尊重文化遗产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持其完整性。

只有讲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才能够真正的突出其文化价值。

三、合理规划,科学权衡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还应当讲究合理规划,科学权衡。

文化遗产保护是集文化、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所以在保护文化遗产时,需要进行科学权衡,考虑保护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综合考虑纪念性、收集性、科学性、教育性等因素。

四、民主公开,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还应当讲究民主公开和社会参与。

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应当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当地居民和文化爱好者,让其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中来,倾听不同的声音,进行民主公开的讨论。

五、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最后应当讲究国际合作,共同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应当是一项国际合作的事业,全球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应当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开展国际合作,将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新的高峰。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在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秉持尊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保持其原始特征;讲究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讲究合理规划,科学权衡;讲究民主公开和社会参与;讲究国际合作,共同保护等方面开展工作。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1. 引言1.1 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等重要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文明的传播和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激发人们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对于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民族和睦、世界和平,还可以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念,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记忆,留住历史的痕迹,传承文明的火种,让后代继续感受和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

1.2 研究背景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承载着各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

中西方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深入比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异同点,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传统的理解,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还有助于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目标、方法和传承方式,可以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各国在实践中探索更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提供参考。

也可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存。

2. 正文2.1 中西方文化遗产概念对比中西方文化遗产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国家,文化遗产通常被定义为由人类创造或被人类认可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或社会价值的实体或非实体遗产。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它包括了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历史建筑、古老艺术品、传统技艺、民间传说等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理念和做法,本文将分别对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辨析,旨在探讨两种文化保护的异同之处,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念来源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来源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强调了对历史建筑和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强调科学技术和专业团队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

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则更加强调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传承和传统价值的弘扬,其着重点在于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

二、保护方式三、保护理念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有着不同的认知。

西方国家注重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们认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其所代表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意义。

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更注重文化遗产的spiritual value,即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强调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民的情感诉求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四、政策法规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政策法规上也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他们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比之下,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注重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结合,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理念来源、保护方式、保护理念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国家注重文化遗产的科技化保护和专业化管理,其保护理念更加注重艺术和历史价值。

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则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和精神内涵,其保护方式更加注重传统手工艺和技法的传承。

尽管存在差异,但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都有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学习。

略论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与方法论

略论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与方法论

9略论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与方法论熊 寰(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 广州 510275)摘 要:本文论述了文化遗产与文物的区别与联系,并依据不同的性质,尝试对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以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物;分类;方法论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16)02-009-05收稿日期:2016-04-20作者简介:熊寰(1979-),男,江西省景德镇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爱知大学学术博士。

文化遗产是改革开放后引进的外来概念,内容纷繁复杂,涉及众多学科,是一个跨学科及多学科研究的典型案例。

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就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试做探讨。

一、文化遗产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化遗产正式成为共识性的称呼及受保护对象。

不过公约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内涵,而是在第一条中以规定文化遗产外延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限定,定义如下: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其后,鉴于日本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2003年颁布了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规定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于是1972年的公约就实际上变成了规定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准则,而上述定义就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的文化遗产概念事实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所不同。

中外世界遗产保护比较研究

中外世界遗产保护比较研究

中国世界遗产课程论文题目:中外世界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姓名:学院:年级:专业:学号:中外世界遗产保护比较研究摘要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应尽的责任。

本论文是从中外文化遗产保护、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外世界遗产保护机制、中外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一些初面的比较,让我们了解国外世界遗产保护的状况,同时也了解中国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世界遗产遗产保护比较研究1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2中外文化遗产保护比较2.1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致力于发展生产力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国家并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太大的经济资助。

所以,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如何在这种劣势中求存并更好地发展,这个命题是严峻的有挑战性的。

2.2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体制差异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管理体制主要是公园制的建立。

“这种国家公园体制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体制,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公园,有时也包括一些历史遗迹。

”这种体制始于1872年,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从而也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体系。

包括:提供一流的服务、依靠合作伙伴、公众参与、遗产教育、优秀的雇员、雇员发展、正确决策、有效管理、研究与技术。

根据国实际情况,虽然市场经济越来越起主导作用,但在文化产业上,还主要是以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为主。

选择性必修3-第6单元-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选择性必修3-第6单元-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重点难点
重点 《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各国的 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难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教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知识清单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 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2. 世界各国历史上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1)古代世界:在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2)古代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 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3. 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世界: ① 大约从 19 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 立法 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 年, 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②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教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中西方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特点的比较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教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走向高考
[2017·浙江 4 月卷]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 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 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 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 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 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
3. 2019 年 7 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55 处世界遗产。良渚古 城遗址 ( A ) A. 属于文化遗产,实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 B. 属于自然遗产,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C. 属于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D.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 witness. 所谓“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建筑、古宅、古遗址、石窟、古墓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习俗、表演技艺等。

文化遗产的保护被视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中西方也出现了许多保护方案或理念。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存在差异,下面将从文化遗产认知、保护方式、权利机制、合作模式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文化遗产认知中西方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遗产首先被理解为一个“价值体系”或“文化资本”的概念,它象征着一种历史、知识、技术和美学的积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和认同的重要象征。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证明是一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索引,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

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在保护文化遗产时,往往强调其经济和商业重要性,将其视为吸引游客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遗产被看作是一种“资产”,而非一种必须被尊重和保护的历史传承。

在中国,文化遗产被理解为一个“传承体系”的概念,它象征着历史、文化、哲学、信仰和生态的保护。

因此,文化遗产在中国被视为一种非常敏感的资源,应该被严格保护。

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往往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获得的,这种文化传承体系是中国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尊心的表现。

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便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保护方式在西方,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通常是通过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活动以及文化营销等形式来实现。

西方国家大力投资于文化旅游业,可以迅速获得好处。

同时,西方国家在保护文化遗产时也注重技术提高,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使文化遗产在长期的保护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多样。

首先,中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数字化技术、3D建模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来开展保护工作。

其次,中国也尽力保持文物的原始状态,拒绝对文化遗产进行过度修复。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着不同的理念和实践,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导致。

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进行辨析,探讨其中的不同之处和造成的影响。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理念在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对文化遗产的定义。

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建筑、遗址、文物、艺术品等具体的物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民俗、传统技艺、语言、习俗等非物质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不过,中西方对于文化遗产的理念和保护方法存在一些差异。

在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专业和规范,强调对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要依靠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

在西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往往是由政府部门和专业组织来管理和实施的,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比较系统和完善。

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更加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注重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涵盖了政府、专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过程,更加侧重于群众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重在保护的同时发展利用。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做法和成效。

在西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往往以科学技术手段为主要手段,有着一套完整的调查、评估、保护和利用体系。

英国的国家遗产保护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非常细致,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文物,确保其不被破坏和流失。

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还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利用,通过有组织、有规划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享受到文化遗产的价值。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更加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比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和传承,比如京剧、昆曲、技艺等。

中西文化遗产保护差异

中西文化遗产保护差异

中西文化遗产保护差异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始于欧洲。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欧洲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欧洲各国思想界和文化界的重要人物率先意识到保护古代建筑中珍品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呼吁保护本国的重要历史古迹。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比西方晚了将近100 年,20 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保护意识才开始觉醒,几十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之所以如此,与中西方现代化进程、审美思维以及遗产保护价值取向不无关系。

一、中西方现代化进程差异西方的现代化是内源式现代化,传统和现代之间保持了较多的历史延续性,因此欧美国家的国民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心理上对传统的、历史的东西具有较大的认同性。

相反,中国的现代化是外源式现代化,这些现代性的因素与本土固有的传统文明之间在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现代化目标确立之后,人们往往就会对传统的、历史的东西产生排斥,这种心理必然造成对文化遗产的漠视和破坏。

西方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随之而来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使得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倡导对本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总体来说遗产保护走的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道路。

相反,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由于受到外国列强的沉重打击而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这种现代化是“自上而下”的,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民意识,都没有发展到相应的水平,文化遗产在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重要价值还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和认同,因此,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考验。

二、中西方审美思维差异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

中西方审美思维发源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1.尚善与求真中国文化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西方文化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兼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兼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

作者: 李颖科[1]
作者机构: [1]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遗产
页码: 57-6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理论建构
摘要: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表象的外在载体,它应是思想意识、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的集中体现。

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哲学思想、艺术审美差异以及社会文明发展历程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理念认知和实践规范。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须在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差异及深层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文化遗产特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等思想,从理论依据、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层面,探索论证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构建,并据此提出保护与传承为主,发展与创新为要的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
中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存在着一些区别,这主要体现在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
方法以及目的上。

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辨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在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上,中西方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代建筑、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文物等,更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而在西方,文化遗产的定义
更加广泛,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语言、习俗、传统技艺等。

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更加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习俗
的保持。

在保护方法上,中西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用单一的保护
方式,如修复、整建、保护区设立等。

而在西方,保护方法更加多样化,除了修复和整建外,还有注重传统技艺的培训、社区参与的方式。

西方更加强调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与共同
参与,注重社会价值的提升和社会认同的加强。

在目的上,中西方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历
史文化,保留传统文化特色。

而在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更加多元化,除了保存历史
文化外,还包括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强社会凝聚力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等。

西方更加注
重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将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