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2.了解单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准确的,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一、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待水沸腾后,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答:壶嘴附近有大量的“白气”产生,勺子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1.现实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较常见.其实,除水以外,所有物质均有三态,而且相互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只是不常见而已.2.发生物态变化时通常都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跟踪训练】下列过程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B )A.冰棒含在嘴里化了B.酒精与水混合后得到一种液体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D.钢变成“钢水”二、温度和温度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4、5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 ℃,把0 ℃和100 ℃之间划分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2.-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3.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4.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3个杯子分别盛有冷水、温水和热水.一只手接触冷水,另一只手接触热水,过一会儿,两只手同时插入温水中,感受一下,两只手的感觉是一样的吗?说明什么问题?答:不一样;说明仅凭感觉器官去判断温度的高低不准确.2.如图所示,取一个带塞玻璃瓶(如注射用青霉素瓶)和一根透明细塑料管(如细饮料吸管),在瓶中装满水(在水中滴两滴红色墨水),将细管插入塞中并使细管中的水略高出瓶口,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将玻璃瓶放入温度更高的热水中,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液面高度的不同,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答: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液面会继续上升;说明物体的温度不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1.在制备简易温度计时,透明塑料管越细越好,能更好地观察到液面的变化;在玻璃瓶的水中加入红墨水,可以方便观察到液面的变化.2.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每一等份都表示着相同的温度,在0 ℃以上每上升一小格即增加1 ℃,0℃以下每往下数一小格即下降1 ℃,为负数.3.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另外也有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跟踪训练】1.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 D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C.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D.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2.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C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三、温度计的使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页,完成下列填空:1.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物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小组讨论】如图所示,观察如下使用温度计的操作,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教师】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①“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②“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若将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底或壁,温度计将显示的是容器本身的温度;视线若在液柱的上表面以上或以下,读取的数值将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跟踪训练】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C.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2℃,水的温度是87℃.四、体温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页,完成下列填空:1.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2℃,分度值是0.1 ℃.2.体温计的玻璃泡前面有细弯管,这种结构使体温计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3.每次使用前,体温计需要甩动,使玻璃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小组讨论】1.取一支体温计,认识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答:35 ℃~42℃、0.1 ℃.2.将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同时放入一杯温水中(37 ℃左右),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将它们取出过两分钟后再次读数,比较它们的示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体温计示数较高;实验室用温度计拿出后示数下降,而体温计拿出几分钟后示数保持不变,因为体温计有一缩口结构.【教师】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表现在:①量程不同;②分度值不同;③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不同;④结构不同.【跟踪训练】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6.5℃,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先甩一下,使管内的液体回到35 ℃以下.第2节熔化与凝固1.知道物质熔化的规律、图像,了解晶体、非晶体的概念,知道熔化需要吸热.2.知道物质凝固的规律、图像,知道凝固需要放热.一、熔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12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晶体.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小组讨论】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问题:取适量的碎冰和石蜡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如图所示.(1)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不同能否将物质进行分类?答: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若冰和石蜡在刚开始熔化后,停止给它们加热,此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你能分析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答:需要加热;不再熔化;物体在熔化时,要持续加热.(3)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像.分析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有什么不同?答:冰的熔化图像有一横向平线,石蜡的熔化图像没有.【教师】1.做熔化实验时,将有碎冰或石蜡的试管放到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将试管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使受热物体尽可能均匀地缓慢地受热,从而能够得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做水浴法,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另外,实验时还应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使用.2.晶体熔化需经历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三个状态的过程;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3.用图像法描述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非常直观,在各门科学中应用非常广泛.【跟踪训练】1.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丙(1)该实验装置应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2)图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温度不变并且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说明海波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0 min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填“升高”或“降低”).二、凝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3、1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3.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4.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北方冬天储存白菜,人们常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请问原理是什么?答: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得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教师】1.同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互为逆过程.因此,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则晶体凝固需要放热,且温度也不变.2.晶体凝固放热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跟踪训练】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D )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第3节汽化与液化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3.了解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沸腾【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1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3.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填“升高”或“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小组讨论】1.取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实验器材.实验时自水温90 ℃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1)请根据记录的温度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答:图略.(2)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现象? 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3)若水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还能保持原来的沸腾现象吗?这说明什么?答:不能;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4)你所测到的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这个温度是否变化?答:略;不变.2.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一些物质的沸点”说明为什么测量沸水的温度时,用水银温度计而不是酒精温度计.一些物质的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液态) 沸点 t/℃ 物质 (液态) 沸点t/℃ 物质(液态) 沸点t/℃ 氦-269 乙酸35萘218氢-253 酒精78 亚麻仁油287氮-196 水100 汞357氧-183 甲苯111 铅1740氨-33 煤油150 铁2750答:水银的沸点是357 ℃,酒精的沸点是78 ℃,沸水的温度是100 ℃,所以应选用水银温度计.3.如图所示,使烧瓶中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水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教师】1.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实验中通常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提高水的初温;②减小水量;③加大酒精灯的火焰;④加盖纸盖.2.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验中测得的液体沸点偏离100 ℃,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时的大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导致的;另外水质不纯对沸点也有影响.【跟踪训练】1.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C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蒸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二、蒸发【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只在液体表面(填“液体内部和表面”或“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填“吸”或“放”)热.3.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反之,蒸发越慢.【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人们常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2.完成下述实验,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开,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涂抹开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2)如图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热,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加热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3)如图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风,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扇风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教师】1.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两种汽化方式(如下表).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发生的温度发生位置剧烈程度制冷作用蒸发汽化、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表面平和缓慢有沸腾汽化、吸热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表面和内部剧烈无2.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跟踪训练】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D )A.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喝热开水时,用嘴向水面吹气D.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三、液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9、2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液化向外放(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将正在加热且水已沸腾的烧瓶引出的水蒸气对准冰冷的玻璃表面和热的玻璃表面,哪块玻璃表面有水珠生成?这说明什么问题?答:冷的玻璃表面;说明液化需要向外放热.【教师】生活中谈及的“白气”为液态,不是气态.因为无色的气体是看不见的.“白气”一般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跟踪训练】100 ℃的水蒸气比等量的100 ℃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C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肤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第4节升华与凝华1.知道升华的概念、常见的升华现象及升华需要吸热.2.知道凝华的概念、常见的凝华现象及凝华需要放热.3.统一认识、比较所学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一、升华【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升华需要吸(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烧瓶中,瓶口盖上玻璃片,开始加热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化?答: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2.舞台上的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等特殊效果得力于干冰升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如图所示),请说明原理.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导致周围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这便是我们看见的淡淡薄雾.【教师】1.要了解常见的升华现象:钨丝升华、萘升华、冰升华、干冰升华、碘升华等.2.发生升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而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升华.【跟踪训练】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C )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为缓解旱情,某市多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投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投撒干冰的作用是( C )A.使空气液化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二、凝华【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凝华需要向外放(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放入少量碘,加热,至出现紫色气体时,停止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说明什么问题?答: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玻璃片下表面和烧瓶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说明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2.继续对烧瓶加热,待瓶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瓶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这说明什么问题?答:没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需要向外放热.【教师】1.要了解常见的凝华现象:钨蒸气凝华、水蒸气凝华、碘蒸气凝华等.2.发生凝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的,而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凝华.【跟踪训练】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4、2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熔化、汽化、升华这些物态变化过程都是吸热过程.2.凝固、液化、凝华这些物态变化过程都是放热过程.【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制冷剂在“蒸发器”发生汽化(填物态变化)时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在“冷凝器”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放热(填“吸热”或“放热”).【教师】1.判断物态变化时一般采用三个步骤:①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②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③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2.对本章的物态变化知识可以总结如下:【跟踪训练】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液化,同时伴随着放热.第5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节水的一些措施.一、全球变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7、2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作为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全球变暖.【小组讨论】如图所示,说说全球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答: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厄运或被迫转移.【教师】1.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高温天气将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导致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一些热带地区疾病也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向更多的国家传播.2.全球变暖使海面上升,其后果是引起地球南、北极的冰山熔化,这将使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二、水资源危机及珍惜每一滴水【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并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随手关水龙头、水的循环使用等.【小组讨论】我们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想想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方法?答: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用淘米的水浇花、关紧水龙头防止水的无谓流失等.【教师】谨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跟踪训练】1.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D )A.汽车排放的尾气B.污水的任意排放C.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2.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C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复习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内容。
具体包括:1. 温度及其计量单位;2. 热量传递的方式;3.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4. 物态变化的判断;5. 生活中的热现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热量和物态变化的概念,掌握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量传递的方式,物态变化的判断;2. 教学重点: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生活中的热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温度、热量和物态变化的概念,重点解释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如冰融化、水沸腾等,引导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现象;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6.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温度与物态变化1. 温度:计量热冷程度的物理量;2. 热量:热能的传递;3.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4. 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5. 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6. 物态变化的判断:观察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说明原因。
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c. 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
2. 答案:a. 冰融化成水:熔化,因为冰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b.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凝结,因为水蒸气放出热量从气态变成液态;c. 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因为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导学案沪科版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学习目标】1.了解水有三种状态,了解什么叫做物态变化.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
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通过测量一物体的温度,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重点】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使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1~2题。
1.水有哪三种状态?答:固态、液态和气态。
2.什么叫物态变化?答: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4内容,完成3~5题。
3.什么叫温度?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4.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与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
5.读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我国最低气温是“-52。
3℃”.答:“37℃"读作37摄氏度,“-52。
3℃"读作负52。
3摄氏度或者零下52。
3摄氏度。
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5~6内容,完成6题.6.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结合实物讲解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指出常见错误用法。
答: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液泡仍浸入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自主阅读教材P7,完成7~8题。
7.列表比较三种常见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种类量程分度值主要用途实验室用温度-20~110℃1℃测水温等计寒暑表-35~50℃1℃测气温体温计35~42℃0.1℃测体温8.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哪里?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使用上还有何区别?答: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极细的缩口,使水银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所以,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把液体甩回玻璃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某同学测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__。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物理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详解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与液化问题式导学案
课题:§ 12.3 汽化与液化问题集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知道汽化和液化的观点;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知道蒸发、沸腾吸热;理解沸点.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领会研究学习的方法;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养成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认识沟通的重要性课前预习:1、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样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6、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7、液化的条件是:;8、液化的两种方式:和。
课中问题:1、什么叫汽化?你能举例吗?2、汽化有哪几种方式?3、什么叫液化?你能举例吗?4、什么叫沸腾?5、你感觉水在什么状况下会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又如何变化呢?6、我们怎么来判断水烧开了没有呢?7、水开了为何要冒气?8、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9、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特点?10、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是否是温度会愈来愈高?11、水熬干后,水去哪里了?12、实验中如何做能够“既节俭能源又节俭时间”?13、、如何使用酒精灯?14、沸腾的条件是什么?15、什么叫沸点?同种物质的沸点会变吗?16、什么叫蒸发?蒸发的快慢与哪些要素相关?17、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18、什么叫液化?发生液化的条件是什么?19、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经典例题:1、夏季扇扇子人感觉凉爽,主假如因为扇来的风()A. 降低了四周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速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四周的热气。
2、对于蒸发和沸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蒸发能够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一定在必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迟缓的汽化现象,沸腾强烈的汽化现象。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和物态变化 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选择题训练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放热的是()A.冰雪消融B.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冬天晨练的人们不断呼出“白气”D.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烂变质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块熔化B.山间生雾C.枝头结霜D.瀑布结冰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5.关于物态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是一种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6.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汽化为水蒸气C.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D.冬天的早晨辽河边出现美丽的雾凇,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凌的形成B.冰雪消融C.雾松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9.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10.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11.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A.蒸发B.液化C.凝华D.升华12.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13.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14.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1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16.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新
第十二章【复习目标】1.能回忆并说出本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
3.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
【复习重点】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
【复习难点】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物态变化⎩⎪⎪⎪⎪⎨⎪⎪⎪⎪⎧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使用熔化与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图像汽化与液化⎩⎪⎨⎪⎧汽化⎩⎪⎨⎪⎧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吸热,沸点液化——放热——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压缩体积升华与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温度和温度计【典例1】 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其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9℃。
,(a)),(b))知识模块二 物态变化图像 【典例2】 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B ),甲) ,乙) ,丙) ,丁) 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B.甲、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典例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 ,乙)(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高(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2℃。
知识模块三物态变化【典例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
这是由于水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及学案 沪科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器材: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进行新课: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可否判断温度高低?学生讨论如何判断?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温度与热量、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掌握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2. 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难点:1. 温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2. 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导学案、笔记本、温度计、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介绍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然后逐一向学生介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例题讲解:为学生提供典型例题,讲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为学生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温度与物态变化1. 温度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2. 物态变化熔化:固体→液体,吸热凝固:液体→固体,放热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液化:气体→液体,放热升华:固体→气体,吸热凝华:气体→固体,放热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
(2) 物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3) 物体在凝华过程中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目标确定的依据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温度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2.教材分析为改变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解知识体系和习题的模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复习课重点以图片和图象为主线,通过课件增加学生对图片、图像的识别、探讨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增大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放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知识的探索,让学习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是有用的。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4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对本讲的考查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且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会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综观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应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水循环。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
同时也学习了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相信蒸发过程要吸热以及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就会液化这两种现象,除了设计好演示和随堂小实验外,还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启发,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导学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导学案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学习重难点: 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自主学习】(一)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P47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的(填“冷”或“热”)。
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二)温度计: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
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三)温度计的刻度原理:阅读P48“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
(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注意:体会一下摄氏温度规定的含义: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支没有画刻度线的温度计,需要你用摄氏温度将刻度线画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面稳定后,在液面位置记下0,然后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沸水中,因为液体受热膨胀,液面会上升,待液面温度后,在液面位置记下100,然后把从0到100的长度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代表1℃,记0的位置代表0℃,记100的位置代表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真题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精品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知识梳理1.温度与温度计①温度②温度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2.熔化与凝固①熔化与凝固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汽化与液化①汽化②蒸发③影响蒸发的因素④蒸发吸热制冷⑤沸腾⑥液化4.升华与凝华①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②升华吸热的应用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二、题型、技巧归纳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升华:物质由固态。
固体升华时要,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
气体凝华时要。
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归纳小结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的测量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温度的测量①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温度计构造: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带答案)温度与温度计I:温度的概念教学情境寒冷的冬天,在户外放两把椅子,一把木头制成,一把铁制成的现在都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早上分别用手感受一下两把椅子的冷热情况思考?1.你感觉哪一把椅子更凉。
2.它们的温度是否一样。
3.它们的冷热程度是否相同。
物理学上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温度的物理意义是。
温度用字母表示,越热的物体温度,越冷的物体温度。
温度的单位。
读作。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在这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常见物体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37℃。
让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23℃。
人洗澡时的水温40℃。
II:温度计有时我们需要精确的测量出某个物体的温度,需要的测量工具叫做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常见温度计有1. 实验室用温度计 2. 体温计3. 寒暑表。
3.温度计的构造4.不同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
分度值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煤油。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0.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
体温计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结果更加精确III: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先观察。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面,同时,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
3.待温度计液面稳定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面体温计的使用1.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
2.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不同点在哪?如果使用前没有甩,会出现什么现象?物态变化教学情境生活中我们接触做多的一种物质就是水,请思考,水可以有几种状态存在?常见物体的三种状态分别为,,。
三种不同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水可以结冰,兵可以熔化成水,水也可以变为水蒸气。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大雾弥漫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安装在浴室的电热“防雾镜”,其内部有电热丝。
“防雾镜”的“防雾”功能启动时,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太子河雾凇B.鸭绿江晨雾C.渤海湾封冻D.辽西稻田干涸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放热C.高压锅中的食物容易被煮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低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凝华现象5.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
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6.冬天,晒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B.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8.图中,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叶上露珠C.秋天,山中晨雾D.严冬,树上雾凇9.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带答案)温度与温度计I:温度的概念教学情境寒冷的冬天,在户外放两把椅子,一把木头制成,一把铁制成的现在都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早上分别用手感受一下两把椅子的冷热情况思考?1.你感觉哪一把椅子更凉。
2.它们的温度是否一样。
3.它们的冷热程度是否相同。
物理学上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温度的物理意义是。
温度用字母表示,越热的物体温度,越冷的物体温度。
温度的单位。
读作。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在这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常见物体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37℃。
让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23℃。
人洗澡时的水温40℃。
II:温度计有时我们需要精确的测量出某个物体的温度,需要的测量工具叫做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常见温度计有1. 实验室用温度计 2. 体温计3. 寒暑表。
3.温度计的构造4.不同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
分度值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煤油。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0.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
体温计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结果更加精确III: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先观察。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面,同时,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
3.待温度计液面稳定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面体温计的使用1.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
2.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不同点在哪?如果使用前没有甩,会出现什么现象?物态变化教学情境生活中我们接触做多的一种物质就是水,请思考,水可以有几种状态存在?常见物体的三种状态分别为,,。
三种不同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水可以结冰,兵可以熔化成水,水也可以变为水蒸气。
三态六变化图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从变为,熔化要。
2.凝固:物质从变为,凝固要。
常见的凝固现象有。
晶体: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随着温度升高会逐渐变软熔点:。
常见的晶体有。
非晶体有。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注意事项1.器材安装顺序为。
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加热方式为。
优点是。
3.实验时,采用小颗粒的冰,目的是。
4.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为和。
5.熔化过程物质的状态为。
6.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气化与液化1.气化:物质从变为,气化要。
气化最典型的两种代表是和。
2.液化:物质从变为,液化要,常见的液化现象雨,露,雾,白气。
3.实现液化的两种方法和。
4.蒸发与沸腾的比较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加快水沸腾的措施是①,②,③。
3.图甲为水沸腾(前或后)的情形,图乙为水沸腾(前或后)的情形。
4.水沸腾的条件是。
5.水沸腾的特点是。
6.水的沸点与有关。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变为,升华要。
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干冰的升华,碘的升华,钨丝的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华:物质从变为,凝华要。
常见的凝华华现象有雪,霜,雾凇。
思考作业1.解释雨露雾的成因?2.冬天会发现窗户上有小水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3.烧水时,壶嘴会出现白气,是如何形成的?4.雪是如何形成的?5.解释干冰营造舞台效果的原理?6.钨丝灯用久了会发黑?答案:1.雨露雾都属于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
2.冬天,室内水蒸气温度高,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液滴,出现在玻璃内测3.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4.雪是凝华现象,水蒸气遇到低温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雪5.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形成雾。
6.钨丝在高温下发生了升华,变成钨蒸汽,当温度降低时,钨蒸汽会发生凝华,形成黑色粉末状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时间久了会发黑达标检测。
1.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A)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D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 D.38℃和38.5℃3.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4.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D )℃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B.℃℃C.℃℃D.℃℃℃5.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6.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C )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B )A.BB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BB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B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A)A.B.C.D.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10.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1.液化的方法通常有____降温_____和___压缩体积_______两种;家用的煤气罐就是用___压缩体积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运输.12.电灯正常工作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____熔点___(选填“熔点”或“沸点”)较高,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壁变黑,这是钨先__升华_____后__凝华____形成的。
13.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液化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气化_____的缘故。
(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14.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_48_℃;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_C _。
15.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___升华_________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液化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16.(2019.临沂)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铁圈(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98℃;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偏大(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17.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受热均匀_____,这种加热方法是___水浴加热_____.(2)乙图是小童绘制的海波熔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晶体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体处于___固液共存_____态(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____6____分钟,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持续吸热,温度不变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