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1.以下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2.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示区(如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沙雕展示区.此次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表达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会越枯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分发生了( )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熔化3.如下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在以下各图中,能正确描绘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5.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场的.根据对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夏天吃雪糕凉快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6.如下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展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展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参加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8.因其神秘的视觉效果,每年春晚完毕后,魔术揭秘总会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如下图,魔术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原因是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掺有下表中的物质是________,主要是利用该物质___________的性质.9.上海世博会使用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Array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10.林那么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那么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那么徐用自己的智慧保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那么徐看到的“雾气〞是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11.如下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12.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例如中的形式,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好.三、简答题(9分)13.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4.(10分)在“探究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搜集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1)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2)该晶体熔点是____________℃.(3)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4)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15.(12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如下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测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液体外表的大小;②液体________的上下;③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3)进展实验、搜集证据(针对猜测①)①取两块一样的玻璃板.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一样的酒精,使两滴酒精外表大小明显不同,如下图.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____一样.④假设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外表的大小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16.(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到达90 ℃时,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所示.(1)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2)请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3)由实验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拓展提升】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丁所示.请你答复:(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2)图丙中,__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比拟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一样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丁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微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A.3.A.4.C.5.C.6.C.7.A.8.醋沸点低9.熔化汽化(或蒸发)10.液化汽化(或蒸发) 吸11.晶体固液共存12.电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日光灯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13.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向下飘,因为它的温度降低,密度变大.14. (1)海波 (2)48 (3)固液共存状态 (4)温度逐渐升高15. (2)②温度③外表附近空气流动(3)③外表附近空气流动快慢(4)有关 (5)控制变量16. (1)94 (2)如下图(3)当地的大气压偏低(或水不纯洁等,合理即可)【拓展提升】(1)92 (2)BC 增加(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或水的比热容大或冰的比热容小)(4)98 低于(5)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3.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B.C.D.4.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印度曾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6.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9.生活中人们发现,如果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3.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4.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7.雷州半岛常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今年2月21日我市在廉江高桥镇发射了6枚火箭,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凝华、液化D.升华、液化8.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A.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9.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10.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第十二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各2分,共18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教室的高约6m ;B .起重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 .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40℃;D .中学生在体测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2、先在保温瓶中装入一定量0℃的水,再向保温瓶中放一小块-5℃的冰,盖上保温瓶盖,过一会儿,你的猜想是( )A 、冰的质量增加;B 、冰的质量减少;C 、冰的质量不会改变;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新鲜的白菜放两天就“蔫”了。

对此,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主要从防止水分蒸发的角度白菜保鲜的问题展开了探究。

他所采用的下列四项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 、将白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B 、不让白菜在太阳下晒即可;C 、将白菜直接放入冷冻室;D 、用塑料膜包好白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4、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 1) ( 2);B. ( 1) ( 4);C. ( 2) ( 3);D. ( 2) ( 4)。

5、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B .汽化C .熔化D .凝固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章汽化与液化第四章升华与凝华第五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t表示,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细弯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般题型为:选择题、实验题)a.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实验(详见书本)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14章 共3套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14章 共3套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铁丝网上的白霜屋檐下的冰凌A B冰冻的衣服晾干草叶上的露珠C D2.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干冰变小树枝上形成霜A B干手器将手烘干冰雪消融C D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A BC D5.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情况的是()A BC D7.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8.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9.“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熔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 mi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2020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在公共厕所洗手处安装了自动干手器.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器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原因是舒适的暖风加快了手上方的,并提高了水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12.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汽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汽(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13.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4.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1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戴着面罩工作一段时间后,面罩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面罩的(选填“内侧”或“外侧”).16.如图所示,烧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凉水后会,说明.17.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有“巴山明珠,伊甸天国”的美称.该地1月的平均气温为-0.8 ℃~4.5 ℃,常出现雾凇奇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树枝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8.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9.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17 ℃78 ℃水银-39 ℃357 ℃20.下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过程(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21.下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选填“吸”或“放”)热成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相互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2分)23.(6分)小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3)从图乙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24.(12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的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5 51 52.5 温度/℃(1)在下图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答案图(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3)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25.(4分)小雨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C.水的温度.(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你认为小雨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热风挡在上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小雨由此得出,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教师版(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铁丝网上的白霜屋檐下的冰凌A B冰冻的衣服晾干草叶上的露珠C D2.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C)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B)干冰变小树枝上形成霜A B干手器将手烘干冰雪消融C D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C)A BC D5.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B)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情况的是(A)A BC D7.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C)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8.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9.“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B)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熔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C)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 mi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2020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在公共厕所洗手处安装了自动干手器.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器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原因是舒适的暖风加快了手上方的__空气的流动__,并提高了水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12.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汽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汽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13.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_正在__(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4.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_固体__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1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戴着面罩工作一段时间后,面罩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面罩的__内侧__(选填“内侧”或“外侧”).16.如图所示,烧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凉水后会__重新沸腾__,说明__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__.17.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有“巴山明珠,伊甸天国”的美称.该地1月的平均气温为-0.8 ℃~4.5 ℃,常出现雾凇奇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蒸气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树枝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8.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9.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3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酒精__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17 ℃78 ℃水银-39 ℃357 ℃20.下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汽化__,此过程__吸热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21.下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__凝固__(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物质是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__吸__(选填“吸”或“放”)热成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高空中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成小水滴,相互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2分)23.(6分)小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__.(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98__℃.(3)从图乙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24.(12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的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5 51 52.5 温度/℃(1)在下图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答案图(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__.(3)海波是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__48__℃.25.(4分)小雨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C.水的温度.(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你认为小雨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__水的表面积__是否有关.(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热风挡在上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小雨由此得出,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的温度相同__.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被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花争艳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少B.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5.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6.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7.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8.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9.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不能采取的措施是()A.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设备,以减少烟尘排放量B.冬季采取集中供热,去掉一家一户的采暖煤炉,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C.一家一户的采暖煤炉不必去掉,只要将烟囱加高即可D.普及煤气和天然气的使用10.汽油机飞轮转速是3 600 r/min,在1 s内汽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次数及完成的冲程数为()A.15次,60个冲程B.18次,120个冲程C.30次,120个冲程D.100次,30个冲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舌尖上的中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满屋飘香是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12.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从而蒸发越快.13.在建设施工中,我们经常看见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工人师傅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这是由于锯片在切割路面时不断,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锯片浇水,是通过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14.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它们温度升高时都要吸收热量.同质量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内能的改变量(选填“相同”或“不同”);0 ℃的冰全部熔化成0 ℃的水时,温度不变,内能(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1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小孔往瓶里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空气把塞子推出时,对活塞做功,使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实验表明物体.16.某辆行驶的小轿车,其正常工作时燃料的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若汽油机在工作中完全燃烧了 2 kg汽油,输出的动能为 2.3×107J,则输出的内能和声能共计J,则小轿车正常工作时汽油机的效率为.(汽油热值为4.6×107 J/kg)17.如图所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冲程,若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2 400 r/min,该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次.18.净含量为350 mL(1 mL=1×10-6m3)的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为kg.若将其放入冰箱冷藏,温度降低了20 ℃,则水放出的热量为J.[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19.汽车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汽缸正常工作时四个冲程的顺序是(对甲、乙、丙、丁重新排序),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图.20.如图所示是某液体在均匀放热的条件下凝固成固态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且凝固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则物质第20 min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 min的内能,该物质液态与固态的比热容之比为.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4分)21.(8分)在“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中:(1)设计实验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①用水和煤油做实验,要使水和煤油的质量和相等.②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应用了相同电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对外供热的特点.(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烧杯、电加热器、、搅拌器、天平、电源、计时的秒表、水和煤油.(3)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烧杯编号液体质量m/g初温t1/℃末温t2/℃加热时间t/min1水300203012.32水1202030 6.23煤油3002030 6.14煤油3002025 3.1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②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③比较分析号和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4)实验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还与有关.22.(16分)小红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她在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 min记录杯中水的温度.(假设每分钟消耗的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等)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甲杯水温/℃25 27 29 32 34 36 38乙杯水温/℃25 26 27 28 29 30 31(1):先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均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水的.(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理由是.(4)小红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酒精灯中燃料的质量,实验后测出了剩余燃料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她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她的计算结果可靠吗?.理由是.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6分)23.(8分)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0.02 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 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24.(9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节能汽车.这种汽车在内燃机启动时给车提供动力,同时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已知某型号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蓄电池组能够储存的最大电能是1.9×108 J,若该车以9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20 min,此时所受阻力f大小为900 N,蓄电池组的电能也增加了最大电能的10%,内燃机共消耗燃油2 kg.q油=4.6×107 J/kg,问:(1)该汽车此次行驶中,若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2)该汽车行驶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25.(9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号新一代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电磁隐身、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等优异性能.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37 t,最大飞行高度达20 000 m,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合3 060 km/h),最大载油量为10 t,飞机航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见下表: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107 J/kg.问:(1)飞机发动机完全燃烧10 t航空燃油获得的能量是多少焦?(2)当飞机以400 m/s的速度巡航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千瓦?(3)若在飞机油箱中加满航空燃油,并且以500 m/s的速度巡航时,飞机的最大航程约是多少千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教师版(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C)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被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C)A.春天,百花争艳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少B.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5.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B)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章汽化与液化第四章升华与凝华第五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t表示,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细弯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般题型为:选择题、实验题)a.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实验(详见书本)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检测一、单选题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①热水瓶口冒“白气”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就干了③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④冬天玻璃窗上产生冰花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图所示的现象中,用水壶烧水,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手拿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发现勺子上有水滴滴下,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当水壶内的水沸腾时,才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B.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高,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6.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因为水升华成为了水蒸气B.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C.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加入一些冰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在10~25min不吸热D.第2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8.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4题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2.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升华 4.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A .水凝固时放热B .水汽化时吸热C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A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6.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和凝固B .汽化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升华和凝华 7.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B .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C .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D .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8.2015年10月5 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小的凝固点C .较低的熔点D .较低的沸点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 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 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题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 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2.如下图所示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冰凉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3.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 固态B. 液态C. 固液共存状态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5.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A. 氧B. 氮C. 二氧化碳D. 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B. 液化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液化后汽化8.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观点你认为合理的是()A.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和人体体温接近的温度B. 宜城夏天最高气温可以达到23℃C. 用湿抹布擦电冰箱冷冻室内壁时,抹布会粘在上面是因为水发生了凝固D. 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60℃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常看到从壶嘴中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门,看到从门里放出“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 冬天,人在室外讲话,常常会看到口中冒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热而形成的D. 通常所说的“白气”,其实质是雾状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0.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A. 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B.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D. 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11. 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积水干涸C.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2.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汽化B. 凝固和液化C. 凝固和凝华D. 汽化和升华二、填空题1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__,此过程会________(吸热/放热).15.“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较冷,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________,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时感觉到暖和是因为________,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沪科新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高D.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低2.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吸放热的情况。

下列物态变化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树上挂满了雾凇B.草叶上有露珠形成C.铜水铸成铜像D.雪人慢慢变小3.深秋的屏山县老君山常常出现“缥缈的雾,晶莹的露,轻柔的雪,凝重的霜”这种现象,下列对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升华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D.“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4.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48℃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该物质不是晶体B.物质在cd段时是气态C.第5分钟时物质熔化完成D.物质在bc段也需要吸收热量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处应该刻上5℃B.C处应该刻上﹣5℃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8.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此时()A.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B.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C.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8℃D.湖底的水温为﹣8℃9.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C.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都放在阳光下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10.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大雾弥漫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安装在浴室的电热“防雾镜”,其内部有电热丝。

“防雾镜”的“防雾”功能启动时,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太子河雾凇B.鸭绿江晨雾C.渤海湾封冻D.辽西稻田干涸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放热C.高压锅中的食物容易被煮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低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凝华现象5.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

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6.冬天,晒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B.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8.图中,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叶上露珠C.秋天,山中晨雾D.严冬,树上雾凇9.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单元检测题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单元检测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30 ℃B.33 ℃C.37 ℃D.39 ℃2.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在路面上撒盐。

这是因为( )A.盐从雪中吸热B.盐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D.盐起化学作用3.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图1中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 CD图14.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B.水银比酒精的沸点高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液化现象D.冰块的形成是凝华现象6.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A.豆腐中有空气,使豆腐体积变大7.一保温筒内盛有20 ℃的水,把水蒸气缓缓地通入筒中,在图2中表示水和水蒸气混合后共同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 B C D图28.同学,你注意观察了吗?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请你作出正确判断(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9.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冰花”,形态各异。

随着太阳升起,“冰花”会慢慢消失。

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0.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B.冰箱冷藏室是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C.广州市是沿海城市,春季经常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使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天气寒冷,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雾凇”的美景是凝固现象 11.长岛是一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章汽化与液化第四章升华与凝华第五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t表示,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细弯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般题型为:选择题、实验题)a.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实验(详见书本)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3.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2.液态晶体的凝固: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3.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物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t/℃t/℃t/℃t/℃练习题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2.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 一般而言,普通人洗澡时的适宜温度是()A、20℃B、40℃C、60℃D、80℃4.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它需要不断的___热,温度保持___________,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5.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熔点是___℃;(2)加热_____min后,冰开始熔化;(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4)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5)经过_____min,温度升高20 ℃。

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海波的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组装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至下而上”)的顺序。

(2)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的目的。

(3)乙图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熔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体处于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整个熔化过程用时分钟;(4)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7.纯铁的熔点是1535℃,则1535℃的铁()A、是固态B、是液态C、是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1)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实验】水沸腾的实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沸腾前后气泡大小、温度变化)思考:1.实验中,如何缩短水的沸腾时间?2.为什么有时候水沸腾时的温度不是100℃?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

b.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c.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2.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3.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体积思考:冬天说话时,嘴边的“白气”、沸腾的壶嘴,冒出“白气”“白气”(白雾)是气体还是液体?练习题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A.继续升高B.保持不变C.缓慢降低D.忽高忽低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A.凉水的温度低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D.是人的心理作用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C.这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4.下列关于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C.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汽化现象D.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5.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_________成小水珠后又发生__________所导致的现象。

6.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提议,要提高植物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水分蒸发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一、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伴随着吸热) 凝华: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伴随着放热)二、人工降雨的过程练习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C.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恋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周围的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干冰高空中水蒸气遇冷 小冰粒 小水滴 升华吸热 凝华 下落熔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题,共计32分)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雾凇形成B.冰化成水C.露珠形成D.蒸笼旁的“白气”2.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需要用力甩3.为了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14℃B.18℃C.22℃D.26℃4.“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人们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5.如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6. 如图所示,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变成液浆,再由喷头喷出固化而成。

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凝固B.先液化后凝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熔化后凝华7.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9.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B.C.D.11.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12.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13.生活中常用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15.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6. 如图所示是某地l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5℃读作“5 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