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文学(上)

第一节:生生不息:文学的起源

一、中外文艺理论家关于艺术起源的见解:

模仿说、传情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

(文学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劳动。)

二、关于文学:

在原始艺术中,更接近文学的品类是原始歌谣和神话。

三、原始歌谣的种类:

1、直接歌唱劳动情景: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2、两性爱慕的歌唱:

(《候人歌》:候人兮骑。)

3、与根基于两种生产需要的原始宗教紧密结合的颂歌:

(《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葛天氏之乐等。)

四、原始崇拜:

大自然(种植)、生殖、图腾崇拜等,集中凝结了原始人类对人丁兴旺、雨露滋润、百害莫生、万物生长的渴盼和祈求。

(可联系《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章内容:原始观念文化。)

五、对上古神话的理解:

上古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及自身认识和表述的总和,因其讲述的形象性、故事性、幻想性而与文学更加贴近。

第二节:从神到人:先秦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轨迹

综述:文化形态的发展:从万物有灵到巫风盛行,从天命神授到制礼作乐,从史官文化到百家争鸣。

文学态势的发展:从上古神话到巫祝文学,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从历史散文到诸子散文,从北方理性到荆楚浪漫。

总体发展轨迹:从神到人纵向发展和人神交织横向延伸的轨迹和态势。

一、史前时代与上古神话

1、母系氏族:

①约至旧石器时代后期至新石器时代前中期,史前人类相继进入氏族组织的第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

②初以采集、渔猎为主,进入新石器时期后,出现了种植和畜养,制陶业渐趋发展,禁止了无长幼之别的自然婚,实行族外群婚。

③万物有灵观和视动植物为亲族的图腾意识。

(仰韶文化彩陶器物出现的凤鸟纹、人蛙纹、人面蜥蜴纹;《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红山文化母神庙,生殖神陶塑。)

④神话与基于神话的祷辞、咒语和图腾之歌,便是此时文学的主要样式和内容。风神、雨师的原型,女娲、简狄的初创,都应产生在这个时代。

2、父系氏族:

①大约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男性在生产中作用的提高,加之经过对偶婚阶段男性在生殖中的作用被发现,母系氏族组织最终为父系氏族所取代,并随着剩馀财产的增加,氏族之间战争的出现,陆续形成了大小部落和部落联盟。

②传说中的“五帝”应该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与此相应,此时的宗教在自然神、图腾、女神之外又出现了英雄神、至上神崇拜等,权威和力量受到推崇。后羿射日、黄帝与蚩尤之战等神话,应该都是此时之作。

二、夏商巫风与巫祝文学

1、甲骨系统文字的形成:龟甲兽骨

2、相当成熟的青铜时代:司母戊鼎

3、等级划分业已分明:“王族”“多子族”“邦伯”“侯田”“众”“多羌”

4、武官分称,军队已有严密组织:“多马”“多亚”“多射”“戍”

5、刑罚名目,国家机器进一步强化和完备:伐、墨、劓、宫、刖

6、此时的文学即与祭歌巫舞和卜筮占断相伴共存。

7、巫祝文学留下书面文本的主要作品,是殷商时书于甲骨的占卜记录和刻于礼器的铜器铭文。

三、周代礼乐与《诗经》

1、宗教方面,周人用天命观改造了殷人的祖帝崇拜,迈出了从神治走向人治的第一步。“天”被诠释为关怀下民惠顾德君的冥冥主宰,周族君王正是因为得民心、善理政,才受到天神青睐,代殷而立。

2、政治方面,周人以殷亡为鉴戒,以“番屏”周室、维系四方为旨归,通过大举分封,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政治体系,其中包括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世袭制和馀子分封的分封制,由此确立了大宗小宗的关系和区别。

3、文化方面的制礼作乐正是为了配合这种需要而展开。周人所“制”之“礼”,不同于前代事神之“礼”的根本即在于将其仪式化,等级化,且必有“乐”与之配合,不但所祀对象因身份而别,对于祭祀中的用牲、用器、用乐等等,也都规定项细,从而建立起周人所特有的礼制规范。

4、礼乐文化决定了与歌乐舞蹈相伴的音乐文学的发达,《诗经》就是它的产物。

四、史官文化与历史散文

1、史官的职责是记载、对记载加以保存和据记载明辨法度,其初与巫职多相混同。

(尹、乍册、卜、史、北史、卿史)

2、代殷而立的周人有了明确的历史鉴戒意识,由此建立起十分完备的史官制度。

3、殷商人主要用来记录卜事的文字,在周人这里更多被用来记载时人的政治、军事、礼仪等活动。

4、史官制度的完备,带来历史散文的发达,并出现偏于记言、偏于记事之分。

五、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

1、进入战国后,周天子的一统已名存实亡,列国内部的权力之争也见分晓。

2、战国是一个理性精神空前张扬的时代,也是一个创造思想体系的时代,此时已经相对独立的“学士”担当了它的主角。

3、齐在临淄稷下设置学宫,招徕学者,至千人,著名学者淳于髡、宋钘、慎到、邹奭等七十馀人,称为“稷下先生”。

4、“百家”学说蔚为大观:

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等“九流”“十家”;儒家的孔、孟、荀;道家的老、庄、列;法家的申、慎、韩;还有墨家的墨子;名家的邓析、尹文、公孙龙和惠子;纵横家的苏子和张子;此外还有兵家的孙子等等,可谓流派纷呈,思想家荟萃,共同营造出春秋战国学术的辉煌。

六、荆楚文化与楚辞赋

1、楚人本也属华夏集团,后来迁徙南方定居,与当地文化融合。

但楚作为异姓之国,又封在蛮地,周人一直以蛮夷看待,楚也便以蛮夷自居,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说”。

2、与北方中原对峙,使楚人较少受到周王控制和周礼束缚;自动向“蛮夷”习俗认同,更使楚形成了不同于北方文化的地域特点。

当中原已形成史官文化之时,荆楚之地仍较多保留了巫觋文化的风俗习惯。

这种氛围使楚地仍广泛流传着极其丰富的神话传说,上演着人神交往的歌舞剧目,吟唱着祈神驱鬼、乘龙御凤的巫觋之歌,这都为楚辞楚赋的孕育和诞生积淀了丰厚的土壤。

3、与此同时,特别是进入春秋之后,楚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发展迅速,不断向外扩张,蔚为大国,至战国更与齐、秦鼎足而立。长期与中原列国冲突会盟,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百家争鸣在楚国也有回声。

4、正是这种独特的南北文化碰撞,感性理性融会,文明原始交响,铸就了楚国辞赋的崛起和辉煌。《离骚》《九歌》《天问》《九章》《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等,其神奇奔放浪漫的风格多来自巫觋文化的渊源和基础,其历史意识、自我意识则与北方理性精神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