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习题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习题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气旋与反气旋
二、教学目的:
1.知识性目的:使学生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的运动及天气特征;
2.能力性目的:使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台风、伏旱等天气现象) ,并能判读气压分布图;
3.思想性目的: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三、教学重点:
1.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及特点;
2.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四、教学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运动特点。
五、教具准备:自制CAI教学课件(光盘)。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大气的运动,我们知道,大气的水平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风。那么,在风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演示]教师用鼠标点出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出风的受力分析图。
[导入]教师点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强调由于地球冷热不均因而形成了许多高低不同的气压区,而且各气压区的等压线均成不规则
的闭合状。那么,在这些气压中心气流是怎样运动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用鼠标点出课题)。
[新授内容]气旋与反气旋(动画效果)
一、气旋:(通过对下面三幅图的演示进行讲授)
[教法]
1.北半球的气旋(图一)
[演示]教师点出北半球的气压区(强调: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
[提问]在这一低压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
[回答]由四周指向中心,并与等压线垂直。
[演示]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鼠标点出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
[讲述]北半球低压区的气流,由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并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这种运动就好比江河中的旋涡,故称为气旋。
[演示]教师讲授时,用鼠标点出代表气流运动的旋转箭头(动画)。
[强调]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图二)
[演示]用鼠标点出南半球的等压线图,并点出由四周指向中心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虚线箭头。
[提问]南半球低压区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画出。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在草稿纸上画南半球低压区气流的运动。
[演示]教师用鼠标点出代表气流运动的四个旋转箭头(动画),并要求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所画内容是否正确。
[讲述]南半球低压区的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并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叫南半球的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3.气旋的天气特征(图三)
[讲述]由于气旋的气流是从四周向中心积聚,中心空气被迫抬升.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容易凝云致雨。
[演示]用鼠标点出气旋的天气,并演示气旋天气形成的动画过程。(配有风声和雨声音响效果)
[举例]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录像]播放有关台风的录像资料。
二、反气旋(通过对下面三幅图的演示进行讲授)
[教法]
1.北半球的反气旋(图四)
[演示]教师用鼠标点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强调高气压)。
[提问]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呢?
[回答]由中心指向四周且与等压线垂直。
[演示]用鼠标点出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虚线箭头。
[讲述]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北半球高压区气流自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这种运动与气旋相反,因而叫反气旋。
[演示]用鼠标点出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动画效果)。
2.南半球的反气旋(图五)
[演示]教师首先用鼠标点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然后点出从中心指向四周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虚线)。
[学生活动]让同学动手在草稿纸上画出南半球高压区气流的运动方向。
[演示]教师点出高气压区中代表气流运动方向的旋转箭头。
[讲述]在南半球的高压区气流自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运动,即南半球的反气旋,其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3.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图六)
[讲述]由于反气旋的气流是从中心向四周流散,中心流散的空气由高空空气来补充,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雨。
[演示]用鼠标点出反映反气旋天气形成的动画过程。
[举例]伏旱,冬季寒潮。
[小结]请学生回答并完成以下表格
[练习]三道选择题,由学生举手回答。
[结束]播放天气预报录像。
点评:本节课教学设计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作者自始至终运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展示气旋与反气旋动态图,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分析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运动特点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突出了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了难点,这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难以实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本设计重视演示提问、学生活动、讲述等环节,体现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作者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尤其是声形并茂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动画过程的演示,有利于促使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牢固掌握及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性思维与动手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