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合集下载

政治常见简答题汇总

政治常见简答题汇总

政治常见简答题汇总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答: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

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与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P14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马哲练习答案第四章

马哲练习答案第四章
C、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D、可能防止科学发展受到束缚
二、多项选择题
1、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E、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2、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 )
A、绝对确定的 B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51、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主观认识是否和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D、认识和理论是否相一致
42、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B、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44、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相对谬误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化
4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48、“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观真理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观题以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观题以及答案

1.如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认识与实践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行动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总之,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到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第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人类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从内容上看,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选择题

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选择题

17.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指 :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指 A真理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真理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实在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真理的标准 是客观的 C真理即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真理即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D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18.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 这句话强调了: 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论的指导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论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一切真知都必须自己亲自参加实 一切真知都必须自己亲自参加实 践才能获得 B既可以通过实践获得也可以通过学 既可以通过实践获得也可以通过学 习获得 C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 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 来源于书本 D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 无论是直接经验, 无论是直接经验 还是间接经验, 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实践
19.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 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理性认识的作用 B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否认或轻视感 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性认识的作用 C认为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认为感性认识可靠, 认为感性认识可靠 D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一、单选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5.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6.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9.“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1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11.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实践的观点,另一个是A.缺乏辩证法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1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3.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直接性14.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毛概第二章

毛概第二章
1.对“实事求是”首先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被誉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宣言书的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a
A.邓小平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正确答案:b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多选题
1.实事求是是( A B C D E )
正确答案:abcde
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B.列宁主义的精髓
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E.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的统一
一、判断题
1.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 × )
正确答案:√
2.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 √ ×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c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5.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 B C D )
正确答案:c
A.政治路线
B.组织原则
C.思想路线
D.工作作风
6.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A B C D )
3.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 × )

马概第二章考题

马概第二章考题

第二章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一章)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P44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2.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一章)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P85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P100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P110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5.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理解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P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理解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D)理解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9.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 ) P98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1.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P121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1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山西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山西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山西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下列选项中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A.民政部门对王某成立社团的申请不予批准的行为B.城建部门将施工企业的资质由一级变更为二级的行为C.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高产农作物的行为D.某市公安车管部门发布了排气量在1升以下的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规定,并据此对吴某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行为【答案】:C2.下列不属于××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是()。

A.在××市发生的,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B.在××市发生的重大涉外案件C.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D.在××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答案】:A3.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A.总量平衡目标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C.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D.结构优化目标【答案】:B4.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决定的。

A.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C.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D.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答案】:C1/ 125.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是()。

A.地下水B.陆地上的江河湖泊C.泉水D.冰川【答案】:D6.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行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银行业发达B.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C.市场繁荣D.汽车制造业发达【答案】:B7.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B.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的差异C.不同区域气温的差异D.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答案】:D8.在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Et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人的实践活动B.自然界自身的运动C.工具的制造与使用D.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A9.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8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9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0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第一章1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2.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4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联系。

5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6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7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8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9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0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11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4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7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马原一章一练-第二章

马原一章一练-第二章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目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3.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A.直接现实性B.感性的物质活动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5.“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概念-判断-推理9.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0.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11.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2.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真实可靠,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练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练习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不定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E、辩证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A、B)A、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而且是与被改造的关系C、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主观与客体的关系E、主体与客观的关系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不同表现在(A、B、C)A、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C、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E、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E)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C、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E、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6、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7、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A、B、C、D、E)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B、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C、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8、以下关于哲学中的“价值”范畴及其特性的阐述,正确的有(A、B、C、D、E )A、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B、价值具有主体性C、价值具有客观性D、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E、价值具有多维性9、任何真理都是(A、B、C、E)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C、具体真理D、不可能向谬误转化的E、从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过程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A、B、C、D、E)A、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B、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C、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D、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E、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旧唯物主义只看到认识的摹写性11、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物质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A.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C.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D.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4.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5.达成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是()。

A.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6.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指向关系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主体客体化D.客体主体化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法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这句话肯定了()。

A.感性认识的作用B.理性认识的作用C.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马克思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认识论部分(2011年1月31日修改)1-5 BBCCA 6-10 CACCD 11-15 DCCDB16-20 BABBD 21-25 AAACD 26-28 ADC一、单项选择题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这说明( )A. 真理具有客观性B. 真理具有绝对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是否清楚明白7.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8.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9.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

这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教条主义的错误D.经验主义的错误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1.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个观点是( )。

A.相对主义B.诡辩论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2.真理是( )。

马原马克思主义原理辨析题(最全、最全版考试专用)

马原马克思主义原理辨析题(最全、最全版考试专用)

辨析题1.社会规律具有主观性。

P29错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所转移的。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

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围,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意识统一于物质。

P28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P26对观念即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依赖物质4.凡是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参考答案工程项目管理自考本科试题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P101-P104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局限,真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P127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作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观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3)认识不仅能反应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12-113答:(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理性认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P117-P118答:(1)真理的绝对性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马基习题1

马基习题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绪论练习题1.单项选择(1)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A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体系D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总和(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实证主义B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指()。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7)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最突出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0)首先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第(11)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2)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
本的观点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克服了过去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它认为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第一,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而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时才能发生,而使主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不实践这个桥梁,主体就无法选择客体,认知就不会发生。

第二,人的认知能力和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只能来源于实践。

它是实践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2)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促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实践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如下:
这个观点就是“实践”。

意思就是说,实践的观念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的特点: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主张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同时,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