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_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曹刿论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

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文化和作品背景。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注重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难点)【教学方法】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3、积累法(解说:培养学生善于积累,勤于记录的习惯)【教学手段】课件、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战争文化1.请你记诵两条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2.《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孙武,春秋时期3.“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出自哪一部描写战争的著名小说?关羽,《三国演义》4.谜语猜与“军事”有关的成语。

(1)“神农布阵”;草木皆兵(2)“军事论文”纸上谈兵5.说一说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及相关人物。

•官渡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一鼓作气释义:表示鼓起干劲, 一口气完成。

这个成语来自哪儿?让我们一同走进《曹刿论战》。

二.学习目标1.了解战争文化和作品背景。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注重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积累。

三.补充文体知识及背景1.《左传》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20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1.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体会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

3.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梳理故事情节。

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梳理故事情节。

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梳理故事情节。

新课导入历史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长勺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左传》中对这次战役也有记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活动内容】出示课件中的“长勺之战的背景”,教师介绍长勺之战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左传》的相关信息,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内容作为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诵读课文【活动内容】1.听《曹刿论战》的范读音频,留意课文的停顿处,可根据范读音频在教材上做标记。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准节奏,体会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

教师出示课件的朗读节奏示例。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知文言特点,培养文言语感。

四、疏通文意【活动内容】1.学生自主归纳文中的重难点词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

课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较多,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识记。

2.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尝试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握文意,理解文本内容。

五、文本研读【活动内容】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仿照示例,将内容补充完整,并据此复述课文。

请见→_______→参战→_______【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以便背诵。

曹刿论战第1课时精品教案

曹刿论战第1课时精品教案

《曹刿论战》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梳理课文线索。

3.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梳理课文线索。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发生了一场战役,后世这样评价: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毛泽东这是历史上可以与井陉、淝水等大战相并列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体现战略防御思想的著名战例。

——黄金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战略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师:为什么这次战役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咱们共同研学《曹刿论战》。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评价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作者简介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儒家思想)、散文家、军事家。

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语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合作探究是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他勇于担当、忠心爱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法学法】诵读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等,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次长勺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长勺之战的文章《曹刿论战》。

二、学习新课。

(一)介绍背景。

请一位同学介绍战争的背景。

(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加以简单的补充,多媒体呈现)(二)简介《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

《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多媒体呈现)(三)朗读课文,初知文意。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多媒体播放)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四)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明确重点词语: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上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有关《左传》及作者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读消除文字障碍,利用不同的朗读方式熟读成诵。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及语感。

2.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曹刿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曹刿论战小视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导入。

二、知识备查1.作品介绍《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著作,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旧传为春秋末期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所作。

补充: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背景知识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齐桓公取得君位。

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齐桓公当即反击鲁军,齐胜鲁败,齐桓公对鲁国怨恨难平,第二年春天(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再次发兵攻打鲁国。

双方战于长勺。

3.历史散文体例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

《国语》《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二、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点名学生朗读)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 é)夫战fú)望其旗靡(mǐ)(二)听、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听的时候注意标注不会的字音。

《曹刿论战》教案四篇

《曹刿论战》教案四篇

《曹刿论战》教案四篇【精华】《曹刿论战》教案四篇《曹刿论战》教案篇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⑴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⑵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练读中,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开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读法、演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

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____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

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个终究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讲解《春秋》的一部著作。

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

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这部书既是一部比拟完好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分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

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迎击。

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读1、个体自读。

结合注释,读得准,读得畅,老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

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虚词停顿要鲜明;要再现故事的气氛。

《曹刿论战》教案1+优质公开课统编

《曹刿论战》教案1+优质公开课统编
(3)肉食者鄙。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4)小惠未徧。徧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6)、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7)小信未孚,神弗福福也。:赐福,保佑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
(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2.听课文范读,标注生字词,并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借助注解翻译课文,标记难词难句,小组合作解决
4.疏通课文,理清线索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1.文学常识(1)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9.中差生标注,其他学生纠正,所有学生一起朗读、掌握。
10.逐段翻译课文。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11.解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订正并做好笔记。
12.讨论、更正,质疑问难。
13.自主练习,订对答案。
1.结合实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学法并板书。
2.过程方法:诵读课文,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情感态度:分析人物的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重 点
难 点
重点: 理解文义,试背全文。
难点:能创造性地评价曹刿和齐桓公。
教法
选择
学导式教学法、诵读法
课型

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20曹刿论战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

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略思想就受到过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去看看历史上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一长勺之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勾连,让学生快速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品和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本文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

1. J z解作品。

日课件出示《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实。

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写作背景。

日课件出示 ...............................................写作背景: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

据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两百多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居然达四百多次,也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役,其次数之频、规模之大、延续之久在中外历史上都少见。

其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

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u)国和鲁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是为齐桓公。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全文
学生回答
各小组竞赛
让学生扎实掌握重点字词
理解全文意思
五、强化朗读
1、自由朗读
2、全班朗读
3、分角色朗读
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升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
观其辙乱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学生分析找答案
小组竞赛
信息反馈
让学生学会补充文言文省略的成分,掌握相关的成语。
小结巩固
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长勺之战记叙鲁庄公和曹刿的言论,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而写曹刿又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曹刿及鲁庄公的形象。
2、肉食者鄙。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间:参与。
4、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能够一战。能够:能够凭借。









六、探讨
(一)在括号中填充省略的词
1、()乃入()见()[省略主语、宾语]
2、民弗从()也[省略宾语]
3、必以()分人;能够()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
4、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主语]
(二)请试一试说出相对应的成语)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讲课教案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讲课教案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

教学重点: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诱导与激发:1.导语:大家谈一谈历史上有哪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有这么一场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称赞的战争,那就是长勺之战。

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曹刿论战》。

2、背景: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

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

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

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

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长勺在山东莱芜东北,属于鲁国境地。

(出示长勺之战地图)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左传》。

3.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

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

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二.阅读感知:1.放朗读2.自由读3.指名读4.齐读三.合作交流:(翻译课文)自由议文:借助书下注释,讨论交流。

1.古今异义:间、鄙、牺牲、狱、忠、加、专、再2.一词多义:请、信、故3.词类活用:福、鼓、伏4.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案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曹刿论战主备董菊辅备李啸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翻译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第一段。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具准备PPT第一课时环节师生活动调整修改‘一:揭题示标1、导入新课(1分钟)师:由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曹刿论战作者3、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下列学习目标.1、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翻译课文第一段。

(指名让一个学生大声读出学习目标,使其他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熟记于心。

)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下面咱们开始第一次自学。

2、学生介绍《左传》和时代背景。

二:学习指导(一)(一)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2分钟)1、出示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或同桌帮忙扫除字词障碍,5分钟后,请几位同学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最准确、流畅,然后听录音,注意正音、把握节奏。

2、自研共探。

1)学生自读课文。

2)、生轮读汇报。

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指名几个同学(中下等生)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纠错。

3)、生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和节奏。

注:教师相机引导纠错。

把容易出错的字词板书到黑板上。

3、学情展示(幻灯出示可能会读错的字或词)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弗()敢加也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彼竭()我盈()望其旗靡()四、学习指导(二):(二)积累文言词语(8分钟)1、出示学习指导: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段课下注释中字词句的意思,边读边记课下注释中的内容,6分钟后比谁能解释重点词和句子的意思。

2、自研,学生根据幻灯片内容自我学习。

3、学情展示(解释词语)1)、十年春,齐师伐我。

师:军队伐:攻打2)、肉食者鄙。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间:参与4)、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精品3篇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精品3篇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认识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朗读中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合理,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并使语句流畅,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文章大意,进而要求熟读成诵。

2、点拔法。

本文突出了人物语言的描绘,而且写了战前准备,战时经过,战后总结三部分,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学生在朗读之后,借助于比较完备的课下注释,可以粗通大意。

【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法: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知识,诸如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重点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等。

【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哪位同学能举出实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1)教师补充:《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

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曹刿论战》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王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孙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孙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案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案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3.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重点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异义的差别。

学习难点理解词语古今异义的差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他称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资料助读1.《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

《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来自竭观其辙乱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学生分析找答案
小组竞赛
信息反馈
让学生学会补充文言文省略的成分,掌握相关的成语。
小结巩固
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长勺之战记叙鲁庄公和曹刿的言论,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而写曹刿又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曹刿及鲁庄公的形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知识与水平目标
理解文学常识及背景,掌握本节课的实词及重点文句,理解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与练习,掌握字词,理解大意。
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重点
理解文章大意,掌握字词。
难点
掌握字词,补充省略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答案提示
3、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朗读
使学生能理解学习任务,这样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
一、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2、时代背景介绍
二、检查预习:给红色字注音
1)又何间()焉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全文
学生回答
各小组竞赛
让学生扎实掌握重点字词
理解全文意思
五、强化朗读
1、自由朗读
2、全班朗读
3、分角色朗读
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升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生聆听
总结全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下节课的欲望
巩固练习
(一)、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齐师伐我()
2、公将战 ( )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4、肉食者鄙( )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探讨
(一)在括号中填充省略的词
1、()乃入()见()[省略主语、宾语]
2、民弗从()也[省略宾语]
3、必以()分人;能够()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
4、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主语]
(二)请试一试说出相对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学生做题,信息反馈
让学生巩固重点字词、句
板书设计
一、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2、背景介绍。
二、字音过关
三、重点实词及翻译
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请对人物作简要的评价。
2、肉食者鄙。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间:参与。
4、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能够一战。能够:能够凭借。
2)肉食者鄙()
3)弗()敢加也
4)小惠未徧()
5)小信未孚()
6)望其旗靡()
7)登轼()而望
三、朗读
(一)听录音朗读
(二)个性化朗读
学生看投影
学生回答
协助学生理解背景,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读准字音并在多次朗读中理解文意
四、梳理文章大意
(一)字词过关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学生背诵、回答
检查并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出示教学目标:
1、理解文学常识及背景。
2、掌握本节课的实词及重点文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