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6练 唯物史观备考加分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

该思想属于()A. 墨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A【解析】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项正确;儒家无此思想,故B项错误;法家无此思想,故C项错误;道家亦无此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A。

2.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

”这说明当时()A.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社会阶层出现了自由流动,导致财富转移和原有的等级关系的破裂,故C项正确。

历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故选C。

3.黄宗羲在他所著的《学校》里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这说明他()①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②主张推翻君主专制③主张学校拥有对执政者的监督权④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宗羲虽然批评君主专制,但没有主张推翻;他主张学校有对君权的监督功能,这一思想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意味,故②错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③④正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提分教程 历史核心素养练 唯物史观素养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提分教程 历史核心素养练 唯物史观素养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唯物史观素养练一、选择题1.(2019·某某适应性考试)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史观。

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选B项。

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材料主旨冲突,排除。

2.(2019·某某某某高三模拟)《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基本了解到《农政全书》的内容,根据其内容可知,这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故D项正确。

A项中“本质”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工业,B项错误;C 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本题通过考查《农政全书》,可培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3.(2019·某某六市二模)晚清以前,X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

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某某”而备受国人推崇。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国人信仰推高了X成功地位B.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C.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D.国人对孙某某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材料中在晚清以前X成功形象有褒有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X成功备受推崇,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而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史实可知,B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A. 外国先进科学技术B. 西方的政治制度C. 西方的思想文化D. 外国历史地理知识【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所以正确的是A。

BCD错误。

故选A。

2.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 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心信息“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从儒家主张的经济思想来看,桑弘羊在道德上是被批判的,但政府仍在一些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强化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C项即是这种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故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故选C。

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严重B. 恐怖主义C. 毒品走私D. 贫富差距悬殊【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环境污染的问题,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恐怖主义,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出毒品的走私问题,排除C。

依据“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判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2024年人教版高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确立了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础B、汉朝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实行了郡县制C、唐朝时期封建社会进入鼎盛,实行了科举制D、宋朝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实行了行省制2、关于新文化运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C、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蒸汽机4、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5个通商口岸C、《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完整得到维护D、《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袁世凯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1919年B. 起源于北京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8、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 《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C. 《南京条约》规定了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D. 《南京条约》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题目: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一统天下”的局面?A.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唐太宗开疆拓土 10、题目:以下哪位思想家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A. 孔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11、题干: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皇帝拥有最高权力,三公九卿辅佐B. 皇帝权力受限,三公九卿权力较大C. 实行郡县制,地方权力较大D. 中央与地方权力分离,各自为政12、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A.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B. 重视经学,轻视文学C. 建立了科举考试机构D. 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13、【题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的军事战略是:A. 分散兵力,游击战B. 集中兵力,阵地战C. 固守阵地,消耗战D. 积极进攻,运动战14、【题目】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D. 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15、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团结抗战,共赴国难”的口号,对于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13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三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改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救济,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救济的口号”。

20世纪50年头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救济政策,供应了大量经济救济。

这一改变表明美国( )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C.对外救济政策渐渐趋于科学合理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的支持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体现了美苏博弈的须要,故选D项;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和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是美国的主要目的,解除A、B两项;题干材料所述美国政策的改变主要与当时的国际背景干脆相关,不存在是否科学合理,解除C项。

2.下图所示事务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B.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C.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D.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不结盟运动和欧洲的联合体现了冷战时期新的国际力气的成长,新的国际力气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故选D项;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的发展,解除A项;当前尚未形成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除B项;“万隆精神”是在万隆会议上形成的,时间是1955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

3.关于冷战的起源,二十世纪四五十年头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20世纪60年头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入20世纪70年头后,美苏争霸愈演愈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好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会,是冷战发生的缘由,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20世纪90年头,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起先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

这表明( )A.冷战发生的真正责任者无法探求B.苏联才是冷战的主要责任方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D.冷战学术探讨体现时代不断变革答案:D解析:冷战发生的真正责任者在题干材料中存在争议,而不是无法探求,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对苏联是否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存在争议,故B项错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在冷战之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关于冷战的主要责任方的争议,反映了冷战学术探讨体现时代不断变革,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1、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A. 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B. 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C. 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显然没有看到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商品输出是不断增加的,排除AC,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揭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排除D。

2、据《中国古代职官》统计,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

这能够佐证A. 科举制保证了高素养士人从政B. 两宋以后选官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C.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科举制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说明社会底层通过科举考试流入社会上层,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

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

4、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一位同学在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了数典忘祖这个成语。

公元前527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王室。

宴席间,周景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

周景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反映出周景王对祖先历史非常熟悉B: 反映出周景王时代诸侯争霸C: 反映出周景王时代天子权威下降D: 反映出晋国大夫的无能【答案】C【解答】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晋国大夫以未受过王室赏赐,不上周天子缴纳贡物,这实质上说明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不再履行向周王缴纳贡赋的义务,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材料信息为体现诸侯争霸的史实,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晋大夫的无能,排除D。

故选C。

第2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B: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C: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D: 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提高了产量【答案】A【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A项正确,排除其他三项。

故选A。

第3题.南宋时,相扑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规则。

水平颇高的职业相扑高手大量涌现,甚至还出现了女性相扑。

比赛时,各方相扑高手云集临安,皇帝有时也去观看。

相扑运动盛极一时的主要原因是()A: 各地体育文化融合B: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 民间推崇尚武精神D: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答】第4题.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这反映了()A: 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B: 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C: 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D: 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答案】D【解答】题中体现了宋明理学中的尊卑等级观念和重男轻女等观念,故D项正确;A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B材料未体现,排除;题中没有反映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的信息,故C项错误。

人教历史2024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9)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4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9)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4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9)附答案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忱B.具有相像的政治诉求C.主见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答案 A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切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忱,故A项正确。

2、(2024·常德二模,27)武后时,官员张衡在市场购买食品受到御史的弹劾。

唐德宗时,宰相刘宴入朝时在路旁购买胡饼吃,群僚对此毫不惊奇。

这反映出唐朝()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城市人价值观念的变更C.前后期吏治有天壤之别D.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答案 B解析唐朝时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张衡与刘宴均购买食物,但前者遭弹劾,后者群僚则不觉为怪,说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已接受到市场购买食物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与吏治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不足以反映社会开放程度,故D项错误。

3、(2024·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12)中国山水画的整风光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软之美,极少有浮躁担心、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刻意呈现真实的艺术C.体现显明的儒道思想D.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答案 C解析题干中中国山水画“呈现出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软之美”,说明中国画留意写意与神韵,并非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故A项错误;中国画留意神似而非形似,并不是呈现真实的艺术,故B项错误;中国山水画的整体特征与政治观念无关,故D项错误。

4、(2024·福州一模,28)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

这一条款的施行( )A.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海关的限制B.有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允竞争C.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D.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答案 C解析19世纪中期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意味着列强限制了中国的海关,故A 项错误;华商在自己国家还要“由海关征收‘出厂税’”,事实上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不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允竞争,故B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负担加重,同时还要受海关的限制,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8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8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7、8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解析:B 本题容易错选A项,实际上“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权力,A项错误;“光荣革命”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B项正确;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是在18世纪,时间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优势,时间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

2.(2018·山东菏泽月考)“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

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

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解析:D 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权利法案》对王权从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可知,国王的行政权是受到制约的,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内阁还并未完全形成,且内阁并不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可以不经议会批准而直接任免阁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

3.(2019·山东济南期中)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此法令宣誓加冕。

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某某调研)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认同感。

“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一方面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代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不属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B项错误;材料是“祭祀”方面,属于宗族意识,不是政治制度和农耕经济方面,故C、D两项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二调)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某某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解析:B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B项正确。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前,关中地区经受战乱破坏,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

秦朝移民中“迁豪富、强族于关中”是为了加强监管,尤其是迁六国贵族,是为了削弱六国贵族势力;“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是为了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叛乱,C项排除。

材料为巩固国家统一措施,D项排除。

【教师备用】【新知生成】秦朝保障统一的配套措施(1)全国必须在经济、文化上高度统一。

这就是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简言之就是度量衡、文字、货币、车道,乃至意识形态,都趋于高度统一,使中央政令可以畅通于各地,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某某模拟)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

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

材料说明(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答案 B 清朝时,汉人与满人权力并不平衡,A项错误;从军机大臣及章京中汉人的人数可知汉人可以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项正确;军机处的建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这并非材料主旨,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

2.(2019某某某某模拟)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答案 C 依据材料中“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清朝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选C项。

3.(2018某某某某模拟)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

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答案 D 根据材料中“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可知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朝之前就已有地方监察体制,例如西汉的刺史,宋代的通判,所以说“开启”不正确,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察院设于明洪武十五年,是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的,主要监督地方官员,故C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直属皇帝,皇权加强,而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这一官职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7)(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7)(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7)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某某一模,25)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表明墨子主X()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B.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C.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D.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答案 D解析墨子是借助房屋建筑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谈辩者”“能说书者”“能从事者”体现不出各阶层应相互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对生产工具变革的要求,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墨子主X能谈辩者、能说书者、能从事者各展所长,可知其主X是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故D项正确。

2、(2018·某某临考冲刺押题卷,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答案 A解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 项正确。

3、(2018·某某调研,26)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 C解析唐代的官员大多来源于武将没有史实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代重文轻武,不能表明宋代文化比唐代发达,故B项错误;唐代在边疆设立节度使,故社会上对武将更重视,而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重文轻武,导致社会上文臣地位高于武将的现象,故C项正确;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D项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有学者在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之后提出:(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以下先秦学派其主张与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的是()A: 墨家B: 道家C: 法家D: 儒家【答案】A【解答】材料信息说明美国精英大学招生的条件是机会均等,录取主要凭借其个人的才能和成就。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二者均体现了对贤能人才的重视,有相似之处,故选择A项。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法家强调依法治国,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克已复礼,均与材料中美国精英大学招生重视机会平等贤能主义的美国精神不符,故BCD 三项错误。

故选A。

第2题.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都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斑马式的省级组织()A: 是对前代行政制度的调和与创新B: 是专制体制下权力分配的结果C: 不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 其历史作用符合制度设计者的初衷【答案】A【解答】该省级组织是指郡国并行,当时分封的思想观念依然强大,郡国并行是对周秦分封制与郡县制行政制度的一种调和,也是一种创新,A正确;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不属于专制的概念范畴,B错误;汉初的郡国并行客观上推动地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错误;郡国并行之后造成地方割据,不符合设计初衷,D错误。

故选A。

第3题.1890年,梁启超通过同学介绍拜康有为为师。

回忆自己从师康有为以前的情景时说:日治帖括,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

这段回忆是()A: 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B: 一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C: 无意史料/极具研究价值D: 学者臆说/不具史料价值【答案】A【解答】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价值最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2.《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3.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壮举,史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5.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6.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

这种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8.“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5)(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5)(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5)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绵阳一模,24)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 )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答案 A解析材料“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背后其实是对国家统一安定的渴望,故A项正确。

2、(2017·佛山月考)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

这种变化反映了( )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C.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答案 C解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买卖,而且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故A 项错误;“天饥岁荒,嫁妻卖子”“卖田宅、鬻子孙”说明战国和西汉民众生活均困难,故B 项错误;从战国时期“嫁妻卖子”到西汉民众“卖田宅、鬻子孙”说明土地成为人们的主要财产,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买卖属于迫于生存的手段,没有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 项错误。

3、(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12)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刻意展现真实的艺术C.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D.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答案 C解析题干中中国山水画“呈现出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说明中国画注重写意与神韵,并非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故A项错误;中国画注重神似而非形似,并不是展现真实的艺术,故B项错误;中国山水画的整体特征与政治观念无关,故D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一、选择题1、《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维翰”“维城”等指的是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的作用,故A项正确。

2、(2019·汕头质检)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C解析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3、(2019·日照三模,27)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答案 A解析由材料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D项错误。

6、(2019·淮南一模,31)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

”这说明()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答案 C解析据材料中“1992年”,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故C 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马克思指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下列有关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典型途径的描述有误的是()A. 推销国债,提高赋税B. 商业战争,武力征服C. 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D. 血腥屠戮,资本输出【答案】D【解析】略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A. 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B. 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C. 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 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军事统治,进行分封采邑给诸有力的武士,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即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D项正确;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天皇只是形式上授权,这时期幕府掌握国家实权,而不是天皇,A项错误;这时期幕府掌握国家实权,不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B项错误;公元7世纪的日本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而不是这时期的日本,C项错误。

故选D。

3.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其本也。

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这反映了郑观应的思想()A. 已经发展到政治实践阶段B. 希望中国实行“全盘西化”C. 对西方宪政认识不够全面D. 本质上属于儒家民本思想【答案】【解析】4.某经济学者撰文指出:“在全球化浪潮公正的贸易组织应当承认经济模式多样性的价值,全球贸易协定应该是中立且公正的,但当前贸易协定是政治这件,往往反映了主导联盟者的利益”该论点表明()①尊重不同的经济模式是完善贸易机制的前提②达成中立公正的贸易协定是各国的根本目的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实质正悄然改变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挑战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C【解析】5.《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6练唯物史观1.战国时,赵豹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不可与战……”。

材料反映了( )A.秦赵应世代交好永不交战B.牛耕在战国时已普遍使用C.先进生产力促进了国力的强盛D.赵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2.(某某市2017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6)唐前期,府兵制盛行。

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

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

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B.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C.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D.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3.(某某市2017届第二次质量检测,27)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

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4.(某某市2018届第一次模拟考试,29)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约开商埠16处。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这反映了( )A.西方扩X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产生建设性影响C.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最先近代化的沿海城市成为列强侵华基地5.(某某市2018届毕业班联考二,28)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这说明“太平军制度”()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6.(某某、某某、内江、眉山四市2017届第二次诊断考试,29)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

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某某诞生;不久,《某某白话报》创刊。

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

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愚昧,提倡某某科学B.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C.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D.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7.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8.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

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

……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A.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9.(某某市2018年综合质量检测,3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某某国”改为“苏维埃人民某某国”。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某某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B.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C.某某事变的和平解决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我国于198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它强调保护公民的财产以及人身权利B.村民自治制度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的某某法制建设历经曲折D.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11.(某某市2018年十二区县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8)古罗马法律规定:对能证明自己因贫穷而确实无力教养儿女的父母,立即给予足够的补助。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保障一切自由民的利益B.注重缓解社会矛盾C.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D.习惯法的陋习被废除12.(某某市2017届第二次联考,33)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某某改革。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某某改革( )A.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某某信仰13.(桐城2017第三次模拟,24)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A.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B.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C.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D.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题,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14.(某某市2017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33)“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非偶然。

经济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有新的利益、有着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的思想意识的新的群体。

”符合上述观点的选项是( )A.王安石变法某某改革法国大革命B.太平天国法国大革命农奴制改革C.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D.商鞅变法明治维新1832年议会改革15.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B.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D.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16.(某某2017届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认为历史在时间的链条上延续,其不同时间段的内涵没有本质性的不同。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孟子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创立“五德始终”说,认为王朝是按照“五行相胜”的规律依次兴衰更替,周而复始。

如舜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其代周而兴者当为水德,秦王朝就曾用这种理论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依据。

韩非认为,“上古之世”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中古之世”鲧、舜治水,“近古之世”汤、武征伐桀、纣,都只是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民生问题。

而这三大时代的整体演替,未必就是由“落后”逐步走向“先进”。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对于重道德的中国文化来说,甚至可以理解为是“退步”。

——摘编自魏光奇《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等材料二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

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

孙某某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无公理”。

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及经济构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观,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精析1.C [根据“秦以牛田……不可与战……”可知牛耕在战国时期是非常领先的技术,促进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实力强大,故C项正确。

]2.D [唐朝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瓦解,材料“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募兵即职业兵”反映了唐朝中期士兵由民兵向职业兵转化,军队由政府出资供养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故D项正确。

]3.B [土豆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正好可以与这段史实相佐证,故A项错误;土豆等外来高产经济作物的种植,必然有利于中国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土豆的传入是西方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X的结果,故C 项错误;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这是发生于近代的史实,故D项错误。

]4.B [西方扩X属于外因和诱因,不可能成为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故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很明显对中国是一种双刃剑的作用,在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冲击着中国的封建旧制度并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新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最先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沿海城市成为最先近代化的地区,这属于因果颠倒,故D项错误。

]5.D [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制度”即指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推行,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太平天国推行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D项正确。

]6.B [提倡某某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X,故A项错误;白话报刊的创办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白话报刊是为盈利而办,故C项错误;白话报刊的创办为维新变法服务,故D项错误。

]7.C [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故A项错误;棉纱输入是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的表现,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对华商品输出增长很快,这是经济侵略的表现,表明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后欧洲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

]8.D [1905年戊戌变法早已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是对传统“华夷”观念的突破与颠覆,故B项错误;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观是把满族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并不适应反满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故D项正确。

]9.A [结合1935年至1937年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发生于1934年,故B项错误;某某事变和平解决发生于1936年,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