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合集下载

第五讲 牧草混播理论

第五讲  牧草混播理论
第五讲 牧草混播理论
牧草混播原理 混播草地优越性 混播牧草选择原则 混播技术 混播草地利用

一、混播原理
1.牧草形态互补原理 2.牧草生长发育特性:草地利用期间产量稳 定与使用寿命 3.营养互补原理 4.草地生态学原理:适应性、种群数量互补 性
二、混播草地优越性

混播草地的优越性 (1)有利于草地产草量高且稳定 (2)能提高牧草粗蛋白含量,提高草品质 (3)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养分 (4)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5)充分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优势 (6)对放牧家畜有利

四、混播技术
混播成员比例确定 播种量计算公式:K=HT/X 播种方法





播种前土壤处理 坪床处理:牧草种子细小,精细的坪床处理有利 于播种质量提高,减少田间管理成本。 播种原则:种子处理;按种子大小适当分开分批 播种有利于播种质量 播种方法:同行条播、交叉播种、间行条播、分 批撒播、飞机播种。保护播种与保护作物。
图4-1 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数学模型的图形
三、混播牧草选择原则
1.混播草种选择原则:适合于当地自然条
件的牧草种或品种;以不同利用方式确定 混播成员比例;正确的播种方法。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牧草的生态适应性(重点:地势与草种) 草地利用年限 利用方式 成员间的协调性 的利用管理
施肥 放牧与刈割 放牧与刈割利用强度对草地产量与稳定性 研究 防除杂草 灌溉 使用后的补播

四川农区建立的牛鞭草与白 三叶混播草地成为当地发展 奶牛业的饲草基地
南方白三叶黑麦草混 播草地是大家熟悉的
混播草地与天然草地、单播草地比较 (1)单位面积产草量高而稳定 (2)草地牧草品质改善、营养比较全面 (3)便于加工调制牧草 (4)减轻杂草、病虫危害 (5)恢复土壤结构能力强

第三章 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

第三章  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

4、轮作设计
▪调查和收集资料 ▪选择适宜的轮作类型 ▪轮作中作物组成和轮换 顺序的确定 ▪轮作田区划分
第三章 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
第一节 牧草混播
1、混播的概念
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2种 或2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2、混播原理
不同草种,其生物学、生态学和植物营 养代谢特点不同。它们组成的植物群里有着 不同的结构特征,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光 合潜力。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光合潜力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植被在水平方 向上最大限度的扩展和占有较大的范围。
(4)混播在一起的牧草应具有种间相容性 ▪ 混播牧草的种间差异性不能过大。
5、混播牧草组合比例
(1)混播牧草的种数 ➢ 利用2~3年:2~3种为宜 ➢ 利用4~6年:3~5种为宜 ➢ 长期利用:不超过5~6种。
(2)混播牧草的比例 ➢ 根据利用年限确定豆禾比:由于豆科牧草寿命比 禾本科牧草短,因此,草地利用年限越长,豆科 牧草所占比例应越低。(短期利用:豆禾比7:3 或6:4;中期利用:豆禾比:3:7或4:6;长期 利用:豆禾比1:9)。 ➢ 根据利用方式确定上繁草与下繁草的比例:割草 利用:上繁草占90-100%;放牧利用:上繁草占 25-30%;刈牧兼用:上繁草占50-70%。
(2)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 ▪ 割草:中寿命上繁草;配一二年生草。 ▪ 放牧:下繁草;配上繁草。 ▪ 兼用:中等寿命上繁草+长寿命下繁草+一、 二年生草。 ▪ 改善环境 ▪ 保持水土
4、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3)根据混播草地利用年限 ▪ 利用2-3年:短寿命牧草+一、二年生牧草。 ▪ 利用3-4年或更长:中长寿命牧草+一、二年 生牧草。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高寒草原牧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寒冷干燥,草原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在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是一种常见的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的牧草,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

但是在牧草混播种植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保障混播种植的效果和效益。

要选择适宜的混播种类。

在高寒草原牧区,种植的牧草种类繁多,包括燕麦草、沿岸禾、狼毒草、菊苣等。

混播种植时,要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进行混播,考虑其生长习性、生态环境适应性、抗逆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混播比例和混播方式。

可以选择早春牧草、夏季牧草和秋季牧草进行混播,既可以充分利用牧草生长季节,也可以保证草料的供应,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饲草的品质。

要合理安排混播种植的时间。

种植混播牧草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

在高寒草原牧区,夏季气温较高,多雨,适宜种植夏季牧草;而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种植耐寒的牧草。

要根据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混播种植的时间,确保牧草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要注意混播种植的密度和间距。

在高寒草原牧区,土地资源较为宝贵,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在混播种植过程中,要合理设计牧草的种植密度和间距,保证牧草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避免牧草之间的竞争和影响,提高牧草的利用效率。

要加强混播牧草的管理和养护。

在混播种植后,要加强对牧草的管理和养护,包括及时除草、施肥、灌溉等措施,保证牧草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要加强对牧草的病虫害防治,保证牧草的安全和质量。

要注重混播种植的效益评价。

混播种植后,要及时对混播牧草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评估,分析混播种植的效果和效益,及时调整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保证混播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要注重混播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牧草的混播技术

牧草的混播技术

牧草的混播技术一、牧草混播的优越性牧草的品质、产量和利用好坏是衡量人工栽培牧草效益的重要指标。

牧草混播,发挥牧草间的互补效应,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有利于加工调制,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牧草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

二、选择适宜的混播牧草组合在牧草混播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混播组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选择混播牧草时,都应选择最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牧草品种,并根据利用目的和利用年限,选择2~3或4~5种牧草组合混播。

一般来说,混播牧草多由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两大类组成。

在大田轮作中为了恢复土壤肥力和生产饲草,混播牧草通常利用2~3年,多用上繁的疏松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

如苇状羊茅和紫花苜蓿;在饲料轮作中以刈割饲草为主,利用期为4~7年,多采用再生性较强的上繁疏松型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播。

如披碱草、老芒草、黑麦草、蒙古冰草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等;以放牧为主的人工草地则包括上繁豆科牧草、下繁豆科牧草、上繁疏松型和根茎型禾本科牧草以及下繁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而以下繁型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为主,如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紫花苜蓿、百脉根和无芒雀麦、草原早熟禾等。

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混播,有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披碱草等。

三、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混播期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土壤、气候条件决定适宜的播种期。

如禾本科与豆科牧草同为冬性或春性牧草,可以在秋季或春季同时播种,否则应分别秋播和春播。

由于禾本科牧草苗期生长较弱,易受豆科牧草抑制,可以秋播禾本科牧草而在第二年春播豆科牧草。

如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适宜秋播无芒雀麦,第二年早春播种苜蓿。

混播方法是指******牧草及其个体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方法有:同行播种:行距通常为15厘米,******牧草都播在同一行内。

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播于同一行内。

而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垂直方向播种。

间条播:又分窄行间条播及宽行间条播两种,前者行距为15厘米,后者行距为30厘米。

牧草混播的好处是什么

牧草混播的好处是什么

牧草混播的好处是什么?日期:2012-07-26 08:46 作者:来源:农业部点击: 353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使放牧草地之性能更为优越。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并能通过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素,从而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但单纯由豆科牧草建植放牧草地会引起放牧牲畜发生臌胀病。

禾本科牧草不会引发放牧牲畜臌胀病,但其蛋白质含量较低,且无共生固氮能力,单独由禾本科牧草建植放牧草地亦不理想。

二者混播,既能较好地满足放牧牲畜的蛋白质营养需求,又能避免放牧牲畜臌胀病的发生,还可减少草地管理的氮肥投入。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利于豆科牧草的青贮制作。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单独制作青贮饲料较为困难。

禾本科牧草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制作青贮饲料容易。

二者混播,既可获得具有较高蛋白质含量的牧草,又有利于青贮饲料的成功制作。

合理混播具有抑制病、虫和杂草危害的功能。

不同草种的抗病性不同,合理混播,通过抗病植株的空间阻隔作用,可抑制专性寄生病原物。

不同害虫的食性不同,合理混播,可抑制单食性、寡食性害虫。

不同草种在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分布特征不同,合理混播,使目标草种更充分地占据地上和地下空间,抑制杂草出苗和生长。

合理混播草地生物产量高且稳定,生态功能更强。

不同草种(或品种)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特性,如根系深浅、植株高矮、分蘖(分枝)类型、叶片形状与分布、喜光耐阴性、喜热耐寒性、生活年限、发育速度、营养特点等皆存在差异。

利用草种间的这些差异,合理混播,可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气、肥、微生物等资源,获得较高且稳定的草地生物产量。

亦可增强草地的水土保持、改土肥田等生态功能。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牧草混播种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创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改善草地生态系统等方面。

然而,高寒草原牧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高寒草原气候严寒,雨水稀少,草地土壤肥力较差,这就要求混播的牧草种类必须适应这些环境条件。

在进行混播种植前首先要了解每种牧草的生长条件和生态习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牧草有:贝加尔翅子草、明兴草、苦草等。

2、避免不同品种间互相竞争不同品种的牧草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也不同,如果混播的品种数量太多或者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则会导致牧草之间互相竞争、生长不平衡,影响混播种植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选种时应尽量选择生长速度相近、生态条件相似的品种。

3、掌握良好的播种技术高寒牧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播种时应尽量避免在风口播种,以免种子被风吹散。

另外,在进行播种前应做好除草工作,清理混播地块周围的草籽、杂草等。

另外,在浇水、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也需要注意掌握相应的技巧。

4、合理利用畜粪肥料家畜粪便含有丰富的养分,可用于给牧草提供养分。

在进行肥料施用时,应按牛羊的数量和草地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同时量要适量,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肥力失衡,影响牧草的生长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适宜种类的选择、避免品种间互相竞争、掌握良好的播种技术和合理利用畜粪肥料等问题。

只有做好以上各项工作,才能保证牧草混播种植的效果和成效。

牧草地混播方案

牧草地混播方案

牧草地混播方案牧草地混播是一种有效的草地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草地产量、改善草地品质、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草地病虫害和杂草危害。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牧草地混播方案:1. 确定混播成员: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利用目的的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

例如,苇状羊茅和紫花苜蓿、披碱草、老芒草、黑麦草、蒙古冰草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等。

2. 确定播种量:根据牧草单播的播种量及混播的比例、混播成员生长期内的竞争度计算播种量。

3. 确定播种时间:原则上春性牧草春播、冬性牧草秋播。

冬性牧草也可春播,但秋播更有利,因为秋季杂草少,利用出苗和生长。

同时播种更优,省时省工且避免后播对牧草幼苗的伤害,因此具体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4. 确定播种方法:同行条播:各种牧草同时播种与一行,行距通常,此法操作简便,但是由于不同牧草籽粒大小不一,且容易造成种苗相互竞争互相抑制。

表现出良好中间协调性的草种,如紫花苜蓿和草地羊茅宜同行播种。

交叉播种:先将一种或几种牧草播于同一行,再将另一种或几种牧草与前者垂直方向播种。

间行条播:不同牧草分种间行条播,此法可保持各自的播种深度,出苗整齐。

一般分为窄行距15cm和宽行距30公分两种播法,亦可宽窄行间行条播。

款窄行间行条播时,一般在窄行种播种耐阴或竞争力强的牧草,在宽行种播喜光或竞争力弱的牧草,该法可减少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在建植期间的竞争。

撒播:各混播成员分别或者混合后用人工或者撒播机播种。

播前需土壤镇压,播后轻耙覆土且不宜覆土太深。

该法用种量多,各草种难以均匀分布,也不易满足各自要求的覆土深度,影响发芽出苗,除建植草坪外多不采用。

5. 确定播种深度:较大粒种子,如红豆草,老芒麦等,一般播深3-5厘米;较小粒种子,如紫花苜蓿,白三叶等,一般播种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

播前镇压,使土层紧实,便于控制播种深度。

请注意,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草地管理目标以及牧草的特性进行调整。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高寒草原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区域之一,因其气候寒冷、草原植被覆盖广泛,适宜发展畜牧业。

而牧草混播种植是高寒草原牧区多年来推广的一种畜牧业发展模式,旨在提高牧草种植的利用率和产量,保障牧草资源的稳定供应。

但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保障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牧草资源。

一、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高寒草原气候寒冷,气温低,所以在选择牧草品种时,需要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

考虑到高寒草原牧区土壤瘠薄、水分短缺的情况,还需要选择耐旱、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羊草、燕麦草等。

这样可以确保牧草在高寒草原环境下生长良好,提供充足的牧草资源。

二、合理搭配牧草品种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条件,合理搭配牧草品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种主牧草和一种副牧草进行混播种植,主牧草应具有较强的产草能力和适应性,副牧草则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以确保牧草混播种植的效果。

比如可以选择黑麦草和燕麦草进行混播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三、合理施肥和管理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

首先要做好土壤的改良和养分补充工作,通过施肥、翻耕等方式,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还需要加强对牧草的田间管理,如及时浇水、除草、疏松土壤等,保证牧草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提高产量。

还要加强对牧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牧草的健康生长。

四、科学调控放牧在牧草混播种植后,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控放牧。

适当的放牧可以促进牧草生长,提高产量,但如果放牧过度,将会影响牧草的生长和再生,降低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放牧,选择适宜的放牧时间、强度和区域,避免过度放牧对牧草的损害,保护好牧草资源。

五、合理配置养畜数量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后,还需要合理配置养畜数量。

牧草轮作、套种、混播高产栽培模式

牧草轮作、套种、混播高产栽培模式

牧草轮作、套种、混播高产栽培模式陈家振1模式一:冬牧70黑麦与美洲狼尾草轮作1.1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冬牧70黑麦,利用至5月上旬,腾茬后播种美洲狼尾草,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利用完毕,然后腾茬播种冬牧70黑麦。

此种模式适合于黄淮海区域。

模式中的美洲狼尾草也可由杂交狼尾草、墨西哥饲料玉米、中原单32、苏丹草、籽粒苋、苦荬菜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取代。

1.2原理冬牧70黑麦为喜温耐寒性作物,适应性强,温带和寒温带生长良好。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0.5-2.5℃,停止生长的临界温度为0.4℃。

利用冬牧70黑麦耐寒性较强的特点,9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和12月初可分别利用一次,然后进入越冬期。

2月下旬开始生长,3-4月为生长繁茂期,4月中旬以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4月中旬以后进入拔节期,刈割后生长势减弱。

美洲狼尾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饲料玉米、中原单32饲用玉米、苏丹草、籽粒苋、苦荬菜等牧草均属喜湿性牧草,耐高温酷暑,是夏季的高产牧草。

冬牧70黑麦与上述喜温性牧草轮作,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

1.3高产措施冬牧70黑麦是喜水喜肥性植物,播种时要施足底肥,以后刈割后要及时追肥、灌水,并灌好越冬水和返青水,为促进喜温性牧草早发,延长生长季节,提高生物学产量,可对美洲狼尾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饲料玉米、中原单32饲用玉米、苏丹草等在4月上、中旬进行提前育苗,5月上旬待冬牧70黑麦生长势衰退时腾茬移植。

苏丹草苗期比狼尾草、玉米类提前15天左右,育苗时间也应相应推迟15天左右。

为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可将冬牧70黑麦和喜温性一年生牧草分批分期腾茬,分批分期播种(移栽)。

1.4效益分析据笔者三年种植经验,冬牧70黑麦可刈割4-5次,刈割时间分别为10月末,12月初,3月中旬、4月上旬、5月中旬,每次的亩产鲜产量约为700kg、450kg、1000kg、1700kg和600kg,总产量约为4450kg。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0引言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牧草混播作为种植中的一项技术措施,对建立永久放牧地或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自2003年在新疆的28个县(市)全面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截止2007年底,累计安排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建设面积9720万(667m2);在已退牧还草的草场上实施补播改良面积1698万(667m2);近两年来,加大了人工饲草料地的建设力度,牧草混播技术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所以已在改良草地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上广泛应用。

1牧草混播的优越性1.1产量高而稳定牧草混播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在空间上具有较合理的配置比例,能够充分地利用阳光、CO2及土壤养分、水分等,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

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寿命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当其中一种牧草衰退时,另一种牧草也可以弥补上。

因此,各年牧草产量比较稳定。

1.2改善牧草品质由于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磷等。

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等,两者混播比其中任何一种单播牧草的营养成分都要全面,品质优秀。

而且牧草混播还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多数豆科牧草放牧地。

易引起反刍家畜的膨胀病,混播牧草由于禾草比例增加,皂素含量下降,可避免此病发生;红三叶草含植物雌激素,在单纯红三叶草地放牧易引起家畜假发情,混播亦可避免此病发生。

1.3便于收获和调制有些牧草具有匍匐或缠绕的生长习性,单播时匍匐于地上或易倒伏,与直立型牧草混播可防止倒伏,便于收获。

更有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

禾本科牧草茎叶含水量较少,水分散失较均匀,又不易脱落,而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且茎叶含水分差异较大,水分散失不均匀,干燥时间延长,叶片易损失,调制较难。

混播牧草则较易调制,干燥时间缩短,损失也减少。

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缓冲能较高,含糖量较少,单独直接青贮不太容易,与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禾草混贮,可制成优质青贮饲料。

牧草混播技术要点

牧草混播技术要点

而根 系深 ,有能 固定空气 中的氮 素 ,并 可供 给禾
本 科 牧 草 的利 用 ,这 些 牧 草 的混 播 ,可 以增 强 对 光 能 和 土壤 肥 力 的利 用 。 由 于不 同 牧 草 生 长 习 性 不 同 ,对 杂 草 和 病 虫 害 的抵 抗 能 力也 不一 样 ,而
应 当选择最适合 当地土壤 、气候条件 的当家牧草
文章编号 :1 0 0 3 — 4 8 8 9 ( 2 0 1 3 ) 0 6 - 0 0 5 6 - 0 3
1 牧 草 混播 的优 越 性
1 . 1 混播牧草提高牧草产量 。改善牧草营养结构
不 同 的 牧 草 生 长 年 限 不 同 ,在 一 年 的 不 同 季 节 盛 衰 时期 也 有 差 异 ,牧 草 的 混 播 可 以利 用 各 自的 有 利 条 件 ,共 享 光 、热 、水 等 资 源 。不 同株
内。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混播可以给土壤遗留
大量 的残 根 ,增加 土壤 有机 质 ,逐渐 形成 腐殖 质 ,
高的牧草其叶片在空间分布也不 同 ,如上繁草 叶
片 分 布 上 下 较 均 匀 ,而 下 繁 草 叶 片则 贴 近地 面 。 不 同根 型 的牧 草 ,其 根 系在 土 层 中分 布 的深 浅 各 异 。如 禾 本 科 牧 草 根 系浅 而 密 ,豆科 牧 草 主根 粗
在 大 田轮 作 中为 了恢 复 土 壤 肥 力 和 生 产 优 质 饲 草 料 ,混 播 牧 草 通 常 利 用 2 ~ 3 年 ,一 般 多用 上 繁 的
疏松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 。如苇状羊茅和紫花苜
蓿 ;在饲料轮作 中以刈割饲草为主 ,利用期为3 ~ 5
年 ,多 采 用 再 生 性 较 强 的上 繁 疏 松 型 禾本 科 牧 草

饲草生产学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

饲草生产学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

第三章牧草混播与轮作倒茬第一节牧草混播一、混播的原理1、混播的概念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2种或2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牧草混播是牧草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对高产人工草地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栽培牧草除一些植株特别高大、生长迅速、一年内可多次利用的牧草适合单播以外,大多都采用混播。

2、混播原理不同草种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植物营养代谢特点都不相同,他们组成的草地植物群落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光合潜力的功能方面。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光合潜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植被在水平方向上最大限度的扩展和占有较大的范围。

由于混播可按照人的意志十分准确地增加混播牧草的密度和改变牧草的种类及比例,因而它在改善群落结构方面的作用和效率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1)形态学互补原理混播牧草的组合属于人工植物群落中的混合群体,各混播成员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全部混播成员构成了人工植物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主要指植物分层现象)。

豆科牧草在形态学方面有显著差别,其地上部分叶片和枝条的成层分布,能充分利用光照;其地下部分根系的成层分布,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

将多个在分枝、叶分布、株高、根系分布、矿物吸收等形态上相反的牧草种类混播在一起,可比单播牧草更能有效地利用整个环境资源,从而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草地的产草量。

(2)生长发育特性原理牧草的幼苗活力、生长发育强度、生长速度和再生方式,尤其是表现在种间、种内的差异是确定混播组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混播组合中的各类植株均要求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再生方式。

例如:紫花苜蓿主要从根颈长出侧枝,而禾草不仅可从割去的叶片处长出再生草,也可从基部分蘖再生。

因此,不同草种混播,由于生长特性各异,可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产生相互效益而增产。

牧草种类不同,其生长年限长短、发育速度快慢、高产年份迟早也各不同。

因此,不同草种混播能较快地形成草层,每年都有较高额而稳定的产量,且能防止杂草侵入,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

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

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前言牧草作为畜牧饲料的主要来源,是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不合理的草地管理、过度利用以及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逐渐成为了草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牧草复种轮作?牧草复种轮作是指在草地上进行不同种类牧草的轮替种植,以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这种轮替种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同种类牧草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提高草地的抗逆能力。

同时,牧草复种轮作还能够极大地延长草地的使用寿命,避免过度利用导致毁草。

在进行牧草复种轮作时,通常需要根据草地的环境和地形条件、气温、降水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并且根据草地的生长状况和资料记录,制定相应的轮作计划。

什么是牧草混播?牧草混播是指将不同种类的牧草混合在一起种植。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抗逆能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利用土地,增加草地的多样性,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

在进行牧草混播时,通常需要先调查草地的土壤条件和水分质量,然后根据草地的特点以及畜牧养殖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牧草种类和配比。

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牧草搭配时,它们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光照、温度、土壤等因素对于牧草的影响。

因此,在混播时,需要在合理搭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管理。

牧草复种轮作和牧草混播的区别牧草复种轮作和牧草混播都是为了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通常会在同一个草地上进行,但它们的理念及具体实践方法略有不同。

其一是选择不同的牧草种类。

牧草复种轮作在相同的草地上进行不同时期的牧草种植,提高草地养分的利用率、避免过度养殖造成的毁草,同时延长草地使用寿命;牧草混播则是在同一个时期选择不同的牧草种类共同生长,期望达到互补作用,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和抗逆能力。

其二是管理不同。

牧草复种轮作要遵循轮替的原则,按照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种类的牧草生长,也就是进行“定期换草”。

试论牧草混播的原理

试论牧草混播的原理

试论牧草混播的原理牧草混播指将两种或以上不同性状的牧草混合,一起播种,用于牧草的生产。

而牧草混播的原理在于,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不仅可以扩大牧草的种类,也能够提高牧草的品质和产量。

首先,不同种类的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养分不同,混合种植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例如,一些浅根系的牧草可以在较浅的土层上生长,从而获得浅层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而深根系的牧草则可利用深层土壤中的养分。

通过混合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壤养分得到更好的利用。

其次,不同种类的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也不同。

有些牧草需要比较多的水分才能生长,而另一些牧草则可以在干旱条件下生长。

因此,混合种植可以使牧草生长得更加均衡,保证牧草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混合种植也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不同,有些种类的牧草能够防止一些特定的病虫害,而另一些品种则能够对抗其他类型的病虫害。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可以增加期望产量,同时减少对防病虫害药物的需求,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

牧草混播的优点不仅在于上述原理,也在于它能够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混合种植可以有效利用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创造出更加适合牧场实际情况的牧草组合,提高整体的饲草产量,创造经济利益。

同时,提高牧草产量也可以减少牛、羊等畜牧动物到野外寻找食物的次数,避免造成过度放牧,保护自然资源。

总之,牧草混播的原理在于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的牧草所需的养分、水分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以及提高饲草产量等优点。

在实践中,牧场经营者可以根据牧场的土壤、气候和牲畜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牧草种类进行混播。

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适合牧场实际情况的牧草组合,使牧场的生产效益最大化。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牧草混播是一种常见的牧草种植方式,在高寒草原牧区尤其常见。

牧草混播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牧草地的采食价值和抗逆性,丰富草地生态种类,增加产量。

但是,在进行牧草混播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选择适合混播的种类。

高寒草原牧区的气候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在选择混播的种类时要注意选择适应高寒草原气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一些常见的适合在高寒草原混播的种类包括黑麦草、披碱草、羊草、大针茅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种类进行混播。

其次,要注意混播比例的选择。

混播比例要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混播比例要根据草的特性、适应性、产量等方面进行选择。

比如,如果要增加牧草地产量,可以适当增加产量较高的种类的比例;如果想要增加草地抗逆性,可以适当增加抗旱、耐寒的种类的比例。

再次,要注意混播期的选择。

混播期的选择需要根据牧草的生长特点和地区气候特点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在高寒草原牧区,混播期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最为适宜。

春季混播可以充分利用牧草地水分资源,提高幼苗抗旱能力;秋季混播可以利用低温环境促进优良品种的萌发和壮苗。

最后,要注意混播管理的规范。

混播种植后,需要适当的管理和养护,如及时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牧草地的生长健康和充足的产量。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种类间的竞争关系和合理的放牧方式,以避免混播牧草地的草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综上所述,混播是高寒草原牧区的常用牧草种植方式,但在混播时需要注意种类选择、混播比例、混播期、管理和养护等方面的规范,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牧草地的价值和效益。

为什么要将草种混播

为什么要将草种混播

一、概述1.种子的质量:采用纯度在97%以上、发芽率在50%以上的经过处理的种子。

2.播种量和播种时间:单播应根据草种、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一般用量为10-20g/m2;混播则要求2-3种草按合适比例混播,其总用量为10-20g/m2。

暖季型草种可在春末夏初播种,冷季型草种宜在秋季播种。

3.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

条播是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拌均撤入沟内。

撤播不开沟,撒种人应作回纹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耙土镇压使种子入土0.2-km。

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籽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贮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喷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

4.播后管理:播种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等幼苗长至3-6cm时可停止喷水,但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

二、混播目的和原则在充分了解草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优缺点基础上综合考虑草坪所在地块的实际需要和现在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养护费用,草种间是否兼容,所绿化地块的档次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长绿色期,提高草地适应不良气候和抗逆能力,减缓草坪退化,延长草坪寿命。

三、经验与体会1.混播草种间既有互补又有竞争,选择那些互补性强而竞争又相对较弱的品种进行混播;选择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的乡土草种为主要建群种,再组合一些表现优良、与主要建群种互补性强的外来品种。

2.根据各草种的建坪速度快慢、叶片质地粗细、耐热抗旱性强弱、适宜修剪高度、抗病性和草种间互补性强弱以及人们对绿地的不同需要来确定混播比例,从而体现出草坪的观赏价值和坪用价值。

如要建植高质量的草坪就应加大草地早熟禾等细叶品种的用量,减少高羊茅的用量,从而保证草坪景观效果。

3.混播品种数量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4种,播种期宜在仲春或秋初。

施肥重点在秋季,春季适当追施一些复合肥和磷、钾肥。

修剪重点在春季至夏初,秋季至冬初。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高寒草原牧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自然生态环境,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草原牧场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牧场的利用率和增加牧草的产量,近年来在高寒草原牧区进行了牧草混播种植试验。

由于高寒草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牧草混播种植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牧草混播种植的原理、适用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在高寒草原牧区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牧草混播种植的原理牧草混播种植是指在同一块牧草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

其原理是通过不同牧草的相互作用,实现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牧草地的产草量和产草质量,达到增加畜牧业产量的目的。

一般而言,混播种植的牧草应该具有相对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以便在同一地块上形成互补互利的生长格局。

二、适用品种的选择在高寒草原牧区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

高寒草原的气候寒冷干燥,土壤瘠薄,对牧草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在选择适用品种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期的选择:为了保证混播种植的效果,首先需要选择生长期不同的牧草品种。

比如早春和初夏生长旺盛的牧草品种和夏季和秋季生长旺盛的品种进行混播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牧草的利用率。

2. 密度和高度的选择:在高寒草原牧区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应该考虑牧草的生长密度和高度,以便使不同品种的牧草之间形成生长上的互补关系,提高牧草地的产量和质量。

3. 抗逆性的选择:因为高寒草原牧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牧草品种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能够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和水分的极端不足。

三、种植技术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合理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高寒草原牧区进行牧草混播种植时应注意的种植技术:1. 土壤改良:高寒草原牧区的土壤大多为粘重土壤或者砾石土壤,因此在进行牧草混播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饲草学-013第十二章牧草混播技术

饲草学-013第十二章牧草混播技术

第十二章牧草混播技术•第一节牧草混播的原理•第二节牧草混播的优越性•第三节混播牧草的组合************** ******************************* *****************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建立混播人工草地的目的就是要持续地获得优良牧草的高额产量,同时要使人工草地中的各牧草第一节牧草混播的原理•一、形态学互补原理•二、生长发育特性三营养互补原理•三、营养互补原理一、形态学互补原理在一个混播群落中,通常各成员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构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即成层结构,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由于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在形态学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如豆科牧草叶片分布较高,禾本科牧草则较低;豆科牧草叶片平展,禾本科牧草的叶片斜生,这种叶片和枝条的Hedgerow intercropping, often called alley cropping, is a much-researched agroforestry technology in the tropics. Several tree/shrub species have been tried as hedgerow species with different agricultural crops in a number of locations. The picture shows an alley cropping experiment with Leucaenaleucocephala, pruned close to the ground, as the hedgerow species and maize (Zea mays) as the crop, in Kenya.*******************************另外,混播时由于不同草种的根系多少、深浅和幅度大小各异,地下根系的分布也存在着互补现象。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0引言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牧草混播作为种植中的一项技术措施,对建立永久放牧地或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自2003年在新疆的28个县(市)全面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截止2007年底,累计安排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建设面积9720万(667m2);在已退牧还草的草场上实施补播改良面积1698万(667m2);近两年来,加大了人工饲草料地的建设力度,牧草混播技术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所以已在改良草地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上广泛应用。

1牧草混播的优越性1.1产量高而稳定牧草混播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在空间上具有较合理的配置比例,能够充分地利用阳光、CO2及土壤养分、水分等,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

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寿命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当其中一种牧草衰退时,另一种牧草也可以弥补上。

因此,各年牧草产量比较稳定。

1.2改善牧草品质由于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磷等。

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等,两者混播比其中任何一种单播牧草的营养成分都要全面,品质优秀。

而且牧草混播还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多数豆科牧草放牧地。

易引起反刍家畜的膨胀病,混播牧草由于禾草比例增加,皂素含量下降,可避免此病发生;红三叶草含植物雌激素,在单纯红三叶草地放牧易引起家畜假发情,混播亦可避免此病发生。

1.3便于收获和调制有些牧草具有匍匐或缠绕的生长习性,单播时匍匐于地上或易倒伏,与直立型牧草混播可防止倒伏,便于收获。

更有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

禾本科牧草茎叶含水量较少,水分散失较均匀,又不易脱落,而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且茎叶含水分差异较大,水分散失不均匀,干燥时间延长,叶片易损失,调制较难。

混播牧草则较易调制,干燥时间缩短,损失也减少。

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缓冲能较高,含糖量较少,单独直接青贮不太容易,与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禾草混贮,可制成优质青贮饲料。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贺海燕,韩步龙(卓尼县气象局,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600)摘要:高寒草原可以看做是草原群落的一种植被类型,高寒草原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海拔较高,占地面积广阔,我国高寒草原的海拔均在四千米以上。

较高的海拔引起了高寒草原的一系列恶劣环境例如寒冷潮湿、日照时间过久,紫外线辐射范围较大等。

自然生长在高寒草原的生物数目有限,导致其生态系统较为单一、不稳定。

高寒草原的生态情况又对附近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稳定性都有细微的影响,为了丰富草原生态系统,强化其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人工引入作物,进而改善高寒草原的植被情况。

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高寒草原牧区采用混播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牧草的成活率,是完善该地区植被结构的有效方法。

就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意见,若有表达不当之处,万望指正。

关键词:高寒草原牧区;牧草种植;混播种;注意事项0 引言人们栽培牧草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混合播种,一种是单独播种。

顾名思义,只播种一种牧草的叫做单播,播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叫做双播。

相较于前者而言,后者更为经济有效又不浪费土地等资源,是高寒地区人工播种的常用方式。

由于高寒草原牧区温度较低,干旱缺水,多数种类的牧草不以单独生存,经多年研究发现,混合保种方法就能够有效提升其成活率。

故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1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合播种的优势1.1 丰富生物种类高寒地区受恶劣天气条件限制生物种类较少。

相较于一次播种一类生物,混合播种的显著优点在于将不同种类的牧草同时播种于一个面域,提高了该地的牧草产率,且将不同种类的牧草进行混播有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其发生突变的概率。

其产率增加的原因是同一片牧区的土地、阳光、水分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牧草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得以不断被创造、吸收、利用转化,实现了良性循环。

举个例子,我国部分川藏地区高寒牧区采用燕麦、豌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混播,经实践证明,最终其产量增长近30%[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0引言
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牧草混播作为种植中的一项技术措施,对建立永久放牧地或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自2003年在新疆的28个县(市)全面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截止2007年底,累计安排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建设面积9720万(667m2);在已退牧还草的草场上实施补播改良面积1698万(667m2);近两年来,加大了人工饲草料地的建设力度,牧草混播技术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所以已在改良草地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上广泛应用。

1牧草混播的优越性
1.1产量高而稳定
牧草混播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在空间上具有较合理的配置比例,能够充分地利用阳光、CO2及土壤养分、水分等,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

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牧草的寿命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当其中一种牧草衰退时,另一种牧草也可以弥补上。

因此,各年牧草产量比较稳定。

1.2改善牧草品质
由于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磷等。

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等,两者混播比其中任何一种单播牧草的营养成分都要全面,品质优秀。

而且牧草混播还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多数豆科牧草放牧地。

易引起反刍家畜的膨胀病,混播牧草由于禾草比例增加,皂素含量下降,可避免此病发生;红三叶草含植物雌激素,在单纯红三叶草地放牧易引起家畜假发情,混播亦可避免此病发生。

1.3便于收获和调制
有些牧草具有匍匐或缠绕的生长习性,单播时匍匐于地上或易倒伏,与直立型牧草混播可防止倒伏,便于收获。

更有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

禾本科牧草茎叶含水量较少,水分散失较均匀,又不易脱落,而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且茎叶含水分差异较大,水分散失不均匀,干燥时间延长,叶片易损失,调制较难。

混播牧草则较易调制,干燥时间缩短,损失也减少。

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缓冲能较高,含糖量较少,单独直接青贮不太容易,与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禾草混贮,可制成优质青贮饲料。

1.4改善土壤结构
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能在土壤中积累大量的根系残留物。

禾本科牧草根系浅,具有大量纤细的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层30cm,以内;而豆科牧草根系深,入土深度大于1~2m,甚至更深。

混播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根系的重量,这些根系死亡之后即成为土壤腐殖质的来源。

禾本科的须根把土壤分成细小的颗粒,豆科根系能从土壤深层吸收钙质,钙质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结合,形成水稳性的团粒结构。

因此,提高了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1.5减轻杂草的危害
混播草地茎叶繁茂,周密的草层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细弱,分枝、分蘖减少。

特别是混播牧草封垄后盖度增大的情况下,杂草的竞争力削弱,生长锐减,开花结实率降低,产生种子困难。

遗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出苗率低,即使出苗也因混播牧草的遮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饥饿死亡。

混播牧草减轻杂草危害的程度取决于混播牧草的组成、混播群落的密度和稳定性。

混播群落稠密稳定,杂草就少,反之就较多。

2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在牧草混播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混播组合,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比较复杂的问题。

混播牧草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适应种植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牧草对自然环境条件具有适应性,因此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等条件的牧草草种,如抗逆性强。

产量高等。

2.2混播牧草的利用目的
以调制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要目的的割草地。

其重点是高产优质。

通常用中寿命的上繁型疏丛禾草和直根型豆科牧草混播,配以一定比例的一二年生牧草和上繁型根茎禾草,并要求各种牧草成熟期基本一致,以利于刈割调制干草。

如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成熟期相同是很好的组合。

在放牧利用情况下,由于家畜频繁采食适口性好的幼嫩牧草,所以采用的牧草草种应具备再生力旺盛、多分蘖强、耐践踏等特性。

2.3混播牧草的利用年限
轮作制一般分为大田轮作和饲料轮作,大田轮作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大田作物,混播牧草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其次才是饲料生产。

大田轮作中,混播牧草通常利用上繁的疏丛禾草和上繁的豆科牧草。

在饲料轮作中,栽培混播牧草的目的在于收获牧草。

混播牧草的利用年限较长,一般3~5年或更长。

要选择寿命中等或寿命较长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同时加入寿命短、发育速度快的一二年生牧草,以便在前两年有较高的产量。

并抑制杂草滋生。

2.4混播牧草相容性
混播牧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可以不一致,但应当能相容。

混播牧草如有相似的侵占性和适应性,可产生良好的相容性,易形成稳定的混播群落。

一种牧草不宜生长过强,生长过强会排挤其他牧草。

牧草的茎枝形态和根系类型也应具有相容性,一般根茎和丛生型的禾草难以相容,而丛生型禾草能与匍匐型豆科牧草一起生长,如鸭茅和白三叶。

疏丛型禾草能和直立型豆科牧草相容,如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

斜生型的豆科牧草最适合和丛生型禾草混播,直立型、斜生型豆科牧草适宜和丛生型禾草混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