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化与社会 每课一练 人教版必修3
第1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三)
---------------------------------------------------------------最新资料推荐------------------------------------------------------ 第1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三)第第 1 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三)一、单项选择题 1. 文化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有位大学生对人没有礼貌,人们说他是文化人缺文化。
文化人中的文化指的是(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知识文化修养,受教育的程度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D.文化积淀状况、文化素养 2. 湖北榜样湖北新闻广播大型人物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榜样候选人物。
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大人物、不是名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基层老百姓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们以平凡的举动展现了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开展湖北榜样评选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②使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③让人们感受文化的物质力量④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这体现出( ) A.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 美国财政部1 / 7造币和印钞局,连续 12 年发行祝贺中国春节的十二生肖主题吉利钱。
限量发行的农历蛇年吉利钱一美元纸币,在辞旧迎新之际向全球送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祝福。
这主要表明() A.中华文化被美国侵权 B.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C.中华文化属世界主流文化 D.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 右面漫画《谁丢的?》启示我们( ) A.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B.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6. 强调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 D.经济发展了,文化必然发展 7.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弃置案头,以致湮没失传近 300 年。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同步训练(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第1课时体味文化1.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
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
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C.不同地方的文化,呈现出相同的特色D.文化创造了人类社会答案 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生活中处处有文化现象且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都有其特色,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来说的,因此应选B。
A是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说的,与题意不符。
C、D说法明显错误。
2.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这里的“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答案 C解析A、B是广义的文化;D是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C正确。
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①文字②道德③自然科学④艺术⑤语言⑥社会科学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答案 C解析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③⑤符合题意。
道德、艺术、社会科学属于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④⑥排除。
4.“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上述内容主要反映了()A.语言是动物的一种特有本能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C.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答案 B解析鹦鹉、猩猩虽然能言,但仅出于动物本能。
人之所以不同于它们,是因为人能主动的、有目的的进行人类活动。
题干中礼义是由人发明创造的,为人所特有,故B正确。
山东省东营市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1.1 文化与社会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课节训练一、选择题2010年11月13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据此回答1~2题。
1.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文化”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C.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因为()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唱得幸福落满坡——2011年北京新春音乐会》于2011年1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亮相②2010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十六条控制物价措施③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开幕④2011年贺岁大片,《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在全国热播⑤来自香港各中小学的师生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齐唱《孔圣颂》,隆重纪念孔子2 560周年诞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4.2010年12月8日,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在甘肃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继续发扬抢险救灾精神,努力推进舟曲灾后重建,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这里的抢险救灾精神()①是文化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③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是自发形成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培养出来的B.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C.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D.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6.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7.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通过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我们所学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A.物质范畴 B.经济范畴 C.精神范畴 D.政治范畴3.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活动,而是一种依托A.物质载体的活动B.主观意志的活动C.政治力量的活动 D.经济力量的活动4.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文化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A.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B.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C.阻碍社会的发展 D.促进社会的发展5.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演讲、辩论等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歌唱、舞蹈等各种文化活动。
这表明A.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文化生活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无处不在C.文化活动就是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D.文化活动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6.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②一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③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④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8.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不同人的文化素养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人们对文化的态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B.自然社会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科学素养11.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A.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B.社会物质生活的贫困上C.民族和国家的一定阶段中D.社会精神生活的贫困上12.右边漫画表明了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文化的关系C.文化与经济的关系D.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3.庆祝民族节日,是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民族历史的重新演绎③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就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测:1.1文化与社会
1.1文化与社会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需要进行学习2019年4月17日,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A.B.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D.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9.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大力推进10.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 “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
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11.西方发达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体现了(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12.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
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
这两句话警示我 们( )①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②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2019年是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其主题是“土耳其就在这里”。
举办文化年活动已成为国家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
这说 明( )A.B.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14.进入21世纪,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
2019年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课一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课一练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2018年3月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欢乐吉祥闹元宵”晚会B.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C. 2018年4月5日,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 4.9级地震D. 2018年4月6日,中方对美国大豆、汽车等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2.面对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十三五”期间,我国必须把大力发展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巩固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这说明()A.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B.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 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趋激烈3.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
“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
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②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此举是基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④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 / 75.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
这种“石头文化”表明()A.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6.康德说:“人民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0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4、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5、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6、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句话主要提示了()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B、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D、国际竞争的实质7、“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一课一练(含答案)一课一练01 文化与社会(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故选D项。
答案:D2.2013年5月,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爆出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这再次引发国人对出境旅游者行为的热议,有人将此行为斥为“没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等D.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解析:在景区乱涂乱画是不文明的表现,因此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一种文化素养,故选D。
答案:D3.(2013·海南卷)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悬棺岩画的内容都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说明精神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C4.象形文字,我们的祖先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
第1课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新人教必修三).doc
第1课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新人教必修三)一、单项选择题1.2014年4月23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知新明理开卷有益”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
上述做法符合的文化生活道()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D.书本知识越多,文化素养越高2.迄今已举办五届的海峡论坛,加强了海峡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利平发展。
这说明()%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和谐”,国家目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适逢其时。
“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同时乂能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和谐文化”中的“文化”是()%1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1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
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区的战略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③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联袂召开④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A.①②B. @®C.①③I).③④6.近年来,河南省郑州高新区检察院重视文化的泽润和引领功能,开辟“文学一角”,鼓励引导干警多读、多写,由该院干警创作的长篇小说《雄鸡一唱天下白》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第1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人教版必修三)
---------------------------------------------------------------最新资料推荐------------------------------------------------------ 第1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第 1 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人教版必修三)一、单项选择题 1.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相继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该活动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之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其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今年继续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3.第二季好声音还未开唱,就已经将 3 亿人民币收入囊中。
《中国好声音》延续去年好声音的强势,第二季好声音的广告冠名费从 6 000 万上涨到了 2 亿人民币,网络独播费用高达 1 亿人民币。
这还不算,节目中的 5 秒广告最高达到了 115 万元。
1 / 9这些说明()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 中华民族是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而绵延至今的伟大民族。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1课《文化与社会》练习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是2010年9月开学后,某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学校办工厂为同学们生产练习本②学校举办运动会③学生会举办演讲会、辩论会④总务处购买蔬菜水果⑤同学们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校合唱团、舞蹈队进行表演⑦同学们在微机课上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校工维修课桌椅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④⑦⑧2、(2011·汕头模拟)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兔”文化,深受百姓喜爱。
这说明()①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2011·长沙模拟)有种说法是“十个福建人,一人念‘茶经’"。
这其中,安溪乌龙茶功不可没,“中国茶都"就是对它们最好的赞赏.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茶文化提升了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因为()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2010年9月是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山东省东营市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1.1 文化与社会 每课一练1(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小综合练一、选择题1.在南京召开的首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表彰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地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里的“文化”()①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③指高深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及过硬的本领④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我们文化生活中所指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文化不包括物质成果;③观点错误,文化不一定是高深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及过硬的本领;故选B项。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就越具有价值②精神文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①本身错误,精神文化是否具有价值,看它的存在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从悬棺岩画中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正确;③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④正确,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所以正确。
3.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
这说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是人类的特有的精神现象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含解析
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C.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行为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
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这表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3.扶贫首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即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
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4.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不断攀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弱小。
同世界五大传媒集团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中具有现代企业形态的部分才刚刚起步,资产、产值、规模效益等都远远无法同国外的那些“文化航母”相抗衡。
这启示我们()A.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B.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力量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D.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5.(2017·湖南郴州模拟)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即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创新成果的理念和追求。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一、选择题1.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
这种“石头文化”表明()A.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康德说:“人民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 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3.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埘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①文化自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④先进思想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
由此可见()A.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B.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 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5.“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曾经的丝绸之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④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管子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时,他又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座号
1.1 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2.2013年5月,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爆出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这再次引发国人对出境旅游者行为的热议,有人将此行为斥为“没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等D.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3.(2013·海南卷)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5.《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
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④
7.2013年5月30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基于()
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文化氛围决定人的成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某知名教授认为,机动车有两个发展阶段。
一个是物质交通阶段,另一个是精神交通阶段。
在物质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享受机动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而在精神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则是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和舒适程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我国逐步进入精神交通阶段。
两个发展阶段()
①精神交通阶段的到来说明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③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说明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9.2013年1月18日,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王小谟颁奖。
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因为() A.知识和科技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D.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10.《中国好声音》除了是2013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外,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
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 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加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这些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1.目前,山东省正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力争在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使之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山东省的支柱产业。
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山东省文化产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人们的文化消费将更加丰富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近年来,我国各地都相继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该活动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之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其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
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3.“莫言是一个开始”英国某网站写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是意外。
跟许多奖项一样,诺贝尔奖经常受到当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经济的前列,现在似乎是以更多方式汲取中国文化的适当时机,也希望今后能开启一个各地区平等的新时代。
这一网站主要传递的信息有()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各国应当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传播
③只有中国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真正的发展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有人说,苹果引领了世界潮流,它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信仰。
这句话说明()
①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附着文化的内容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③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6.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然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将文化全部“市场化”和“产业化”。
这主要是因为()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的经济价值日渐消失D.文化不能走市场化道路
17.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0%左右。
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8.泰宁县是闽西北一座古老小城,建县一千多年来,文化奇葩绽放、文化名人辈出,有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时代民居真品——尚书第建筑群,有极具浓郁的闽西北地方特色的梅林戏,有邹应龙文化、峨嵋峰慈航宗教文化,更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文化盛况。
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走“旅游兴县、生态立县、品牌强县、文化靓县”发展的新路子。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泰宁县提出“文化靓县”思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分)泰宁县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靓县”,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泰宁县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靓县”,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综合实力。
22.辨析: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