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线路异常线损治理方法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10kV配电网是城市和乡村电力配送的主要电网之一,它承载着大量的电力负荷,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10kV配电网的线损现状分析10kV配电网线路的线损主要包括技术线损和非技术线损两部分。
技术线损是由线路本身的电阻、电感等因素导致的损耗,而非技术线损则是由于盗电、线路设备老化、操作误差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损耗。
目前,我国10kV配电网的线损率普遍偏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设备老化:部分10kV配电网的设备老化严重,导致线路损耗增加;2. 盗电现象:一些用户存在偷电、私拉乱接等现象,造成了非技术线损的增加;3. 设备运行不合理:一些变压器运行负载率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损率;4. 管理不善:部分配电网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线路故障,加大了线损的发生。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10kV配电网的线损率居高不下,给电力供应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要降低10kV配电网的线损率,必须做好线损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10kV配电网的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2. 监控系统建设:建设先进的监控系统,对10kV配电网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 盗电监测:加强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打击盗电行为;4. 运行管理:合理调度变压器,降低负载率,减少技术线损;5. 故障检修:及时排除线路故障,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线损。
以上环节是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关键,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1. 技术改造: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2. 完善监控系统:建设完善的监控系统,实现对10kV配电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3. 公众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用户的用电宣传教育,减少盗电现象的发生;4. 节能改造:对变压器和其他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5. 技术培训:加强对配电网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线路巡检、故障处理等工作流程。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及降损措施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及降损措施发布时间:2021-05-28T00:39:32.499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梁波[导读] 10KV配电网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地区网络供电的主要运营中心,包括各地乡镇的供电设施。
乌兰察布电业局丰镇供电分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199摘要:10KV配电网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地区网络供电的主要运营中心,包括各地乡镇的供电设施。
在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中,因管理不妥当而导致一些配电网线的线损较为严重。
因此,为了较好的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相对管理水平,关于对配电网线损管理以及降噪必须采取有利措施,从而降低线损率,减少电能传输损耗,极大的提高供电能力。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噪措施探讨一、10kV配电网产生线损异常的因素1.11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部分1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没有全面考虑到布局,导致结构不合理。
如果10kV线路的覆盖范围过大,由于长距离供电,线路的损耗会增多;线路的选择不合理,如果截面过小,配电容量会受到影响,存在“卡脖子”现象,另外还会存在迂回现象;线损还与负荷的不均匀分布有关;配电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也会导致线损大大增加;10kV配电网的设计如果过多采用单辐射接线,与其他配电线路缺少联络,会导致配电供电半径大、负载率低、负荷分散,引发线损增加。
1.2设备因素在所有导致10kV配电网产生线损异常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配电设备的损坏和老化。
因为10kV配电网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其设备必然会发生严重老化的现象,部分电力设施使用时间较为长久,且得不到及时维护,所以易导致线损异常。
设备因素产生线损异常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电气设施的材料发生老化现象,其物理特性出现变化,从而导致设备性能出现下降,使得配电网产生较大的损耗,橡胶龟裂、介质拉弧就是典型表现;(2)由于电厂比较集中,进一步加快设备的老化,进而使得设备性能下降严重,导致电能运行中产生过多损耗;(3)环境因素,电力设备处在具有腐蚀性介质存在的环境中,受温度和湿度变动的影响,然而电能依靠电缆传输,所以必然导致损耗增加[1]。
10 kV线路同期线损治理经验

降损节能NONGCUN DIANGONG主持:朱晓敏自从新上了一体化系统,10 kV 同 期线损可以按日或按月进行査询。
通 过査看一体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 统、营销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系统核对,然后带着问题到现场进行计量装置的 检査和检测,确保线损的精准治理。
本人将自己在线损治理中的经验进行 了总结,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第一,核对模型。
在一体化系统进行供入、供出计 量点的核对,确保供入计量点数量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一致。
核对光伏模型配置,正反向一定要配置正确。
核对公用变压器和专用变压器的表码采集情况,及时 处理用电信息采集异常。
第二,确保公用变压器计量准确。
主要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査看台区线损是否合理、波动是否反常。
如不合理要现场确认公用变压器计量是否准确。
第三,确保专用变压器计量准确。
在一体化系统 中査看正常运行的专用变压器电能量是否全部采集,特别是核对报开报停的农用变压器是否有未采集或者 没有下表底的情况。
第四,系统配合现场检査。
一是通过用电信息采 集系统查看所有台区(公用变压器和专用变压器)的电 压电流,确保无失压和失流的情况,确保计量无明显错 误。
二是核査每个台区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和台区容量询W 线蹑(252100)国网山东聊城市茬平区供电公司王琳朱传孟是否匹配。
下面以我公司10 kV 杜丁线核查为例,从中可以 看出电流互感器配置过小,实际电流超过电流互感器 最大电流,造成计量不准确,影响线路线损的情况。
10 kV 杜丁线已经排查了系统无异常,并现场检 查公用变压器和专用变压器所有台区,计量表、电流互 感器完好并接线正确,锁封完整,但该条线路线损始终不合格。
经排查发现某企业为250 kVA 的变压器,电 流互感器变流比为300/5,该客户每天用电1一2 h,但 是三相电流均在360—380 A ,已经超出电流互感器最大限定电流300 A 的范围,应该影响到计量的准确度。
有一天下雨,该客户没有生产,供电公司立即进行锁定跟踪,让其停产2天核验了一下,线路线损降了下来。
10 kV线损典型案例分析及治理

N ONGCUN DIANGONG第27卷2019年第5期农村电工为提升10kV 线损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了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
国网河北深泽县供电分公司统筹运维、营销、供电所等部门,首先从基础档案入手,通过一体化系统、用电采集系统、PMS ,GIS 等,核对现场线路、配电变压器、表计对应关系,分析数据异常原因,逐条治理高损线路,2018年圆满完成了线损治理达标县创建任务。
现就该公司在线损治理达标中遇到的几例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供参考。
1线变关系错误问题原因:PMS ,GIS 中公用配电变压器、专用配电变压器所属线路错误,此两种情况较为常见,在此不多赘述;现就另一种计量表计与台区名称档案错误导致线损异常进行分析。
案例:693府前线与694新开街线两条线路日损一条高损,一条负损。
经分析一体化系统与现场,所用配电变压器所属线路正确。
后经查询计量表档案,发现深泽县医院为双电源(693府前线与694新开街线互为备用),其两套计量表计量点编号互相设置颠倒,导致一条高损、一条负损。
整改措施:需核对双电源高压用户的主、备供电电源、计量表计等基础数据是否与现场、营销186系统档案一致。
不一致的应为双电源用户在一体化系统重新配置双电源,避免因用户倒供电造成线损不合格。
2台区光伏电能量配置错误在阐述这一个典型问题前,先对目前配网运行情况进行一下背景分析。
随着近年来配网联络率逐步提升,实现“N -1”互供线路逐步增多,供电可靠性亦逐步提高。
但对于线损管理来说,两者可以说有些互为矛盾,毕竟几条线路在一体化系统中一起打包(拉手)处理不利于线损精益化管理(几条线路的输入电能量和供电能量同时计算不能体现出某条线路的线损率是否合理)。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在考核管理中对线损打包率进行了控制。
为降低因配电线路打包率过高而对10kV 配电线路同期线损考核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综合考虑互供线路网络结构及所供负荷,确定经济的运行方式,将一体化中不经常互供的打包(联络)线路进行拆分,核对线变关系,由联络线路改为单辐射线路,由几条线路输入电能量和供电能量转为单条线路输入电能量和供电能量,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是指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的电能中,在输送过程中因为线路、变压器、电缆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失。
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会造成电能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影响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完善电能计量系统:通过电能计量系统对供电和用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掌握线损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加强运行检修管理:对10kV配电网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减少线损。
3. 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根据用电负荷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合理规划10kV配电网的结构,降低线损。
4. 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对配电网中变压器和电缆等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损。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线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线损进一步扩大。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分析,需要通过完善电能计量系统、加强运行检修管理、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加强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措施来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供电质量。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及降损措施

2020.7 EPEM47电网运维Grid Operation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及降损措施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杨李星摘要:通过综合分析目前10kV配电网使用的现状找出了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基于节能的目的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原因;降损措施1 10kV 配电网产生线损异常的因素剖析设备因素。
10kV 配电网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中设备的问题主要是设备的损坏和老化,在电能的实际的传输过程中10kV 配电网会处于长时间的运行,同时各种设备多处于室外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因此设备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从而使线损异常现象经常出现。
电能传输的过程中10kV 配电网的线损异常的表现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10kV 配电网经长期运行设备内的各种配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零部件的老化使得设备的整体性能出现很大的下降,如设备中的橡胶龟裂等;由于电厂的建设比较集中,使得10kV 配电网设备的运营量比较大,从而使设备的老化现象更严重,同时导致设备的整体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使得线损率更大;10kV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设备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环境中存在很多腐蚀性物质,使得设备容易受到各种物质的腐蚀而使性能有所下降,同时设备还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无功补偿不合理。
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下、技术落后,导致10kV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的使用范围比较少同时技术水平比较滞后,从而使电能在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比较大,也使得线损率高于正常水平。
主要是当电压处于波动状态时,10kV 配电网不能及时得到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
当运输的电压低于正常水平时无功补偿不到位,使得电能的损耗不断增加。
当运输的电压高于正常水平时无功补偿也过高,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变压器选择不合理。
10kV 配电网的运行的顺利与否于变压器有直接关系,变压器的容量与线损率有很直接的关系。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增加,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线损会引起电网运行效率下降,增加电网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对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
采取有效的线损管理措施和降损措施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线损管理措施:1. 定期巡检和设备维护:定期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的故障和隐患,避免因设备问题引起的线损增加。
2. 安装智能仪表:利用智能仪表实时监测线路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调整和维修,减少线损。
3. 提高运行质量: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维护,定期清理树木、异物等可能对线路造成短路、漏电等潜在危险的因素,保持供电线路的良好状态,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损。
4. 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对线路的各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而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线损。
1. 优化线路布置:通过优化配电网线路的布置和结构,减少电流载荷过大和线路长度过长等因素对线损的影响。
通过减少线路的长度和配网变压器的设置,降低线路电阻和电气压降,从而减少线损。
2. 提高线路绝缘和设备性能:提高配电网线路、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等的绝缘和设备性能,减少电气能量的损耗,降低线损。
3. 优化负荷配置: 通过合理布置和调整负荷,减少电能在配电网中的传输损耗。
引导用户采用高效用电设备和管理措施,降低用电负荷和线损。
4. 改善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快速诊断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供电故障,减少线损。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和保障供电质量的关键。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巡检和设备维护、安装智能仪表、提高运行质量、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等。
还需要优化线路布置、提高线路绝缘和设备性能、优化负荷配置和改善供电可靠性等降损措施。
基于10kV同期线损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五步法

基于10kV同期线损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五步法染畅文 郑煜显 米 粟 曹 宇 谭舒予(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摘 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居民及企业用电量与日俱增,电力企业线损问题逐渐突显。
大部分电力企业就线损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线损管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现有的台区线损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供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针对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异常问题,结合现有10kV同期线损系统的实际运用,总结提炼出了台区线损管理“五步法”,为电网企业更加准确、快速、高效有序的进行线损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同期线损;台区线损管理;线损异常0 引言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下,线损率已成为反映电力企业工作效率,经营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1]。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电量占供电量的比率,是评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可靠指标。
要成为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电力企业需直面“降低线损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挑战。
然而,当前电力企业在供电管理中仍面对庞杂的线损基础问题,导致了基层管理者无法精准有效地识别线损问题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2]。
在这种背景下,优化电力企业线损管理,规范各项基础问题,降低用电损耗是当前电力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量自动化实用水平的提升,10kV同期线损系统得以在电力企业建立并使用,为线损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支持[3]。
因此,本文总结出基于10kV同期线损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五步法”,将看、析、核、查、管五个步骤详细设计,帮助台区线损异常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理。
1 管理线损的意义线损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方面,技术线损指的是在传输电能过程中,由中间的传输介质引起的损耗[4];而管理线损指的是在传输电能过程中,由于抄表、窃电与计算误差等各种情况而引发的损失。
浅谈10kv配网线损异常成因及线损管理对策

浅谈10kv配网线损异常成因及线损管理对策作者:单冬业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9年第11期摘要:配电网运行时,由于配电网散发的热量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线损,属于电网电导和电阻消耗的有效功率,如果电网中线损高会使线路老化和损坏速度加快,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充分注意10KV配电网的线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线损异常的原因,全面提高10KV线损管理水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10KV配电网线损的成因及纠正措施,分析了10KV配电网线损的管理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加强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成因;管理措施引言线损是由于电网释放出的热能而导致的能量损失,这是电网电阻和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线损过多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并导致电网老化或损坏速度,根据电网和内部线路设备的线路损耗所造成的损害,采取有力措施来抑制扩展并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管理水平。
一、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成因(一)变压器容量不合理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并不符合实际需求,有些电力公司使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大,不仅大大降低了传输电效率,而且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导线截面积小根据物理知识,导线的横截面积会直接影响导线的功率损耗。
当供电公司刚开始建造配电网络时,无法预测负载的增长,并且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导体的截面积相对较小。
(三)配线线路迂回过大、线路过长在电力线设计和实际施工期间,绕道线路太多,并且同一配电网区域反复被电力线包围。
一方面,制造线路的成本显着增加,在线路上造成了隐患,并增加了电力线的线损。
二、引起10KV配网线损过高的因素分析(一)影响线损的技术因素分析1.线路损耗在这方面经历的损耗主要包括:导体的不合理横截面积,该导体长时间处于高负载,无负载或轻负载状态,太大会增加损失。
2.配網损耗损耗的这一方面是导致线损率过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线损是指电力送电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线路产生的线电阻、线电感和电容耗电所引起的电能损失。
线损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线损率高意味着电网运行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需要进行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一、线损管理1.线路选择与设计:应合理选择线缆截面积,减小线路的电阻,尽量降低线损。
在线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负荷分布,避免电压降低过大。
2.设备选型与优化:选择优质的变压器、电缆和绝缘材料,减小设备的损耗。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变压器无载损耗小、电缆电阻小等。
3.合理负荷分配:将负荷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变电站和配电站,减小负荷集中度,避免部分线路过负荷运行而引起线损过大。
4.负荷监测与管理:采用智能电表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详细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用电情况,减少非法用电及电能浪费。
5.有功功率补偿:通过安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小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
7.运行维护:定期对变电站、配电站的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及时处理电力故障,减少供电中断时间,降低线路运行风险。
二、降损措施分析1.线路优化规划:对电网进行优化规划,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电流和电压降,减小线路损耗。
2.设备升级改造: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更新损耗较大的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3.合理调整电压等级:根据负荷情况和输电距离,合理选择电压等级,减小输电损耗。
4.电力巡检:定期进行电力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减少供电中断时间。
5.实施电能计量管理:对用户进行电能计量管理,提高用户用电公平性,减少非法用电和电能浪费。
6.鼓励用户节电用电: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用户对节电用电的意识,减少电能浪费,降低线损。
7.推广分布式能源:推广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线路负荷,减小线损。
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概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用电需求急剧增加,低压配电网负荷密度逐渐加大,导致了低压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的线损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于10kV以上的中高压配电网来说,虽然线损相对较小,但整个配电网络的线损也不容忽视。
线损管理线损管理是指对配电网的线损情况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的过程,旨在控制线损的发生,最终降低系统的线损率。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故障检修。
及时发现并消除线路中的故障,如短路、断线、接触不良等。
故障检修可减少负载不平衡和过载现象,从而降低线损率。
2. 做好设备运行维护。
保证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变电设备、高压产品等。
对于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换,减少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质量。
3.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如高效变压器、智能化配电等,为系统降损创造条件。
4. 合理配置线路。
通过优化线路配置方案,缩短电源至负载的输电距离,减小线路阻抗,可有效降低系统的线损率。
降损措施降低配电网的线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实现。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高效设备。
对于变压器、高压电缆等设备,应采用效率高、损耗小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3. 做好负载管理。
合理安排配电线路的负载,降低过载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减少系统的线损。
4. 加强监测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线路的负载情况、电压波动情况等,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状态,并及时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5. 推广新能源。
逐步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化配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系统的线损率。
结论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
通过做好线损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及推广新能源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系统的线损率,提高配电的效率和经济性。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摘要:在使用电能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失,在许多电力企业中,线损是经营的核心目的。
因此,需要保证供电系统的稳点,提高传输电能的技术。
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对产生线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管理方式、变电站分布模式、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需要控制线损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线损减少情况下的输电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这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10kV配电网;降低;配网;线损技术一、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的成因分析1.1设备原因在10kV配电网线损问题发生时,其中配电设备老化及损坏是导致线损发生的主要原因。
10kv配电网在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过程中,其设备容易出现老化及性能下降等问题。
特别是部分设备投入运营的时间较长,日常运行中维护不及时,极易出现线损过高问题。
当由设备原因引发10kv线损时,其表现为电气设备材料出现老化和发热情况,设备材料物理特性发生改变,导致电气设备性能下降,从而配电网运行时损耗会增加。
同时当电场过于集中中也会加快电气设备老化的速度,部分设备的功能会下降,由此而导致电能传输过程中损耗过大。
另外,当配电设备所处运行环境中存在大量腐蚀性介质时,在温度和湿度影响下也会导致线缆运行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电能传输过程中损耗增加。
1.2无功补偿不合理近年来各地用电负荷急剧增加,用电量的增加对10kv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10kv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无功补偿设备相对滞后,这就导致无功补偿存在严重不足问题,导致电能损耗过多,线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特别是电压出现波动时,无功补偿设备无法及时投切,因此电压偏低时无功欠补偿,损耗增加。
而电压偏高时无功过补偿,容易对电气设备带来损坏。
当无功补偿不合理时,必然会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1.3导线截面不足对于偏远地区,电网结构简单,电源点离用户较远,且用户居住分散,为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供电企业只能采用长距离的就近原则为用户供电。
浅谈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中压配电网线损分析管理

浅谈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中压配电网线损分析管理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线损率已成为电力运行、电网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更是成为线损可靠性的支撑平台,强化线损过程管控,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本文重点分析了10kV(20)配电网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在线变关系引起的线损异常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10kV(20)配电网;线损率;线变关系近些年,随着智能电表的大力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业务的融合与数据的共享,为引入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电能传输过程中,电网线路规划的不合理、配变的轻载与空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计量表底数据传输异常、线路电源调整、窃电等原因均会导致10kV配电线路线损异常,严重的情况会暴露出线路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必须借助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提高电能使用率并减少供电损耗,更为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
1、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从2015年正式上线V0.8.2,到2019年9月为止功能逐步完善,已更新至V3.5.0.0。
该系统通过集成各部门的生产管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SCADA、GIS等专业系统,实现对线损管理“全源头采集、全自动生成、全过程记录、全方位监督”指标建设要求,在负损治理、老旧高损配置线路技术改造、迎峰度夏重过载配变线路防治等方面开展10kV(20)线路理论线损应用分析,发挥数据服务业务、服务管理的作用。
图1为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的同期线损系统系统集成图。
图1: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同期系统管理框架2、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分析2.1 简析10kV(20)配电网线损异常原因中压配电网线损异常原因大致分为三类:一类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存在线变关系维护不规范、表计挂接错误、表底数据传输异常、计量装置维护错误、线路轻载、用户供电电压半径过长、线路临时运方调整未及时进行模型捆绑;二是线路非正常运行方式下,存在故障性停电与计划调电情况不一致、线路网架调整、双电源用户调整等情况;三类是设备情况,高耗能设备(如型号为S9、S7的配变)、设备缺陷、配变的轻载或超载也会引起线损增加;此外还有用户采用非法手段窃电或违章用电,也是造成配电网线损异常的原因。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摘要】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由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
线损率是计算电网生产各环节损耗程度、衡量电网技术经济性的关键核心指标,它综合反映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经济水平,在电网经济运行效率与电网企业运营管理中具有灵敏反应功能。
基于此,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过程中应从日常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两方面进行。
10kV 配电网降损中应升压改造配电网、优化电网结构、平衡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对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进行强化对企业人员而言有利于其更好地升级和转型,立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空间更广。
除此之外,对线损率进行控制还是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为电能供应服务和质量起到良好的保障。
因此,在此背景下探讨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相当必要。
1.配电线路线损异常原因分析配电线路线损异常原因主要可分为技术和管理原因两个方面,如图1所示:图11.技术原因技术原因又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线路损耗较高,主要因为与电网规划不合理、线路老化、无功补偿异常等;二是变电设备损耗较高,主要因为主变耗能高、运行方式不科学、无功补偿异常、主设备老化等;三是配网损耗过高,主要因为配电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安装位置与负荷中心相偏离、负压无功补偿异常。
四是计量误差大,主要因为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与相关规定要求不符以及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有关。
1.管理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抄、核、收管理不到位;二是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三是没有按照周期检修、校验和轮换计量设备;四是用户存在违章或窃电等行为。
二、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1.日常管理线损管理主要以发生线损的因素为切入点,因此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1]。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电量计量设备进行监测和实施管理。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而随着电力供需规模的扩大,电网设备的老化和线路的老化、阻抗升高、过载运行等问题日益凸显。
由此,10kV配电网的线损问题成为了当前电力生产与供应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1. 线损的概念和分类线损是指电网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电能消耗,表现为供电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与输送到用户端的有功功率之比。
线损主要包括技术性线损和非技术性线损两种。
技术性线损是指因电网本身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特性所造成的损耗,如导线的电阻损耗、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等。
非技术性线损是指由于电力设备的老化、操作不当、盗电、电表计量误差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损耗。
2. 线损的计算方法和管理手段在实际管理中,为了准确评估电网的线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线损计算方法和管理手段。
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电能表的数据和电网的技术参数,采用逐级比对法、计算法和统计法等手段进行计算。
然后利用计算结果评估线损的情况,找出问题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改进。
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线损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规范电表的安装和维护,加强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管等。
3. 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区在建设电网时对功率传输线路的选择和敷设存在不合理性,导致线损率偏高,需要加强规划和设计管理。
一些地区的电网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条件差,导致线路本身存在问题,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管理。
一些地区对于电表的安装和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计量不准确,从而带来了一定的损耗。
1. 加强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针对10kV配电网中存在的线路设备老化问题,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对于设备老化严重的部分,应当及时更换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线损损耗。
10KV配网线损异常成因及线损管理措施

10KV配网线损异常成因及线损管理措施摘要: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直都在线损方面,线损是电力企业经济技术指标中的重点,能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得到保障,对于电气企业的管理水平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配网网架、变压器或者是管理工作都能够造成配电线路的线损,控制以及减少线损能够使电能的损耗降低,进而实现能源节约的实际意义。
应当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提升认识的程度,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降损,进而提升电力传输的效率,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于此,本文将对10KV配网线损异常成因及线损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降损措施1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成因1.1 变压器容量不合理在日常应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变压器电能损耗和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有些供电企业使用的变压器功率太大,这样不但会导致输电效率大大增加,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能源浪费现象。
1.2 偷、窃电现象严重尽管近些年来对于低压网络的通过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一些地区的低压线路改造仍然不够彻底,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低压线路的管理杂乱无序,接户线不规范,各种偷、漏电情况极为常见。
此外,一些,用户自身的素质水平不高,应用各种新型窃电方式都会线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而稽查人员态度不认真、技术不先进、工作不彻底,对于偷、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不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0kV配网线损率未得到有效降低。
1.3 抄表人员的素质较差在我们的供电企业中,很多的业务人员素质都较差,对待工作不负责,错抄、漏抄等现象极其普遍,甚至有些员工还存在送人情电和关系电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不提高我们业务人员的素质,将不利于我们的电力事业顺利开展。
2 10KV配网线损管理措施2.1 优化接线方式以往会使用单边供电几点的方式对10KV配网进行架设处理,此种架设方式在10KV配网运行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一定的线损,电力部门可以使用辐射式接线方式对上述方式进行替代,辐射式接线方式主要指对所有电源点的10KV配网进行单独接线处理,可以将10KV配网线损降至最低。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一、线损管理线损管理是指对配电网中的线损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1. 数据采集与分析:借助智能电表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配电网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线损问题。
2. 选址和设计:在规划和设计配电网时,考虑到线路长度、导线材料、负荷分配等因素,选址和设计合理的配电设施,减少线路损耗。
3. 定期巡检和维护:对配电网中的关键部件和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线路故障和漏电问题,减少线路的损耗和安全隐患。
4. 告警和报警系统:建立配电网的告警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线路损耗过高或异常,及时报警,以便采取措施及时修复。
5. 运行管理和优化: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体系,通过优化调度和调整负荷,合理分配电源和负载,最大程度地降低线路损耗。
1. 优化线路布局:合理规划线路的走向和长度,减少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2. 优化导线选择:选用低电阻、低损耗的导线材料,减少导线本身的损耗。
3. 功率因数补偿:合理补偿配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不良,避免因功率因数引起的线损增加。
4. 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和配置:根据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负荷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变压器,减少能量的损耗。
5. 配电设备的优化:选用高效、可靠的配电设备和保护装置,减少线路的故障和损耗。
6. 负荷管理:对配电网中的负荷进行合理调度与管理,避免负荷过大或过小造成的线路损耗。
8. 联合供电:在供电过程中,与周边的配电网进行联合供电,利用周边的电力资源,减少线路损耗。
通过以上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10kV配电网的线损,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治理研究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治理研究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摘要:供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售电,而受节能减排及环保治理、重大活动等因素影响,仅依靠售电量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降低线损电量,可进一步压降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因此推进管理线损降低,全面完成“全力抓好线损管控,实现挖潜增效”重点任务成为提升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针对当前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排查,主要涉及10千伏主变及所属配电线路关口,目前存在现场排查困难,无法直观展现异常点的情况。
本文结合常见异常原因制定异常识别逻辑关系,定向识别故障原因,并通过变电站主变线损率、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率识别异常点,明确故障位置。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10千伏母线异常治理、定向识别引言线损率是公司重要的综合经营指标,线损管理工作涉及输电、变电、配电等多个专业领域,10千伏母线线损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德州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10千伏母线线损率异常严重阻碍德州公司提质增效攻坚目标的顺利完成。
1.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原因1.1采集数据异常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为表码采集异常,包括10千伏主变、母线下辖配电线路关口表码跳变、倒走、缺失、抄表时间不同步等情况。
1.2计量二次回路故障变电站计量用的二次回路和指示仪表,由于长时间运行导致电流表或功率表电流线圈出现烧断或氧化等情况、端子排端子因年久失修出现氧化接触不良引起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增大,使互感器误差增大,最终导致电能表少计电量,导致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
1.3电能表接线错误电能表接线错误会直接导致电能表错误计量,导致计量电量与实际电量存在明显偏差,导致10千伏母线线损率不达标。
2.10千伏母线线损异常分析方法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查看变电站、母线下属配电线路模型配置情况及线损率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2.1异常区间判定根据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母线平衡部分查询10千伏母线同期日线损数据,将10千伏母线日线损率划分为“<-4%或>4%、-4(含)~4%(含)两个区间;将<-4%或>4%区间定义为异常区间,将-4(含)~4%(含)定义为正常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 线路异常线损治理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10KV线路线损的治理。
因此,在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中,10kV路线损耗日线损率在10%以内定义为合格,若日线损率大于10%则线损不合格,须快速处理异常。
传统的线损异常查找
过程比较冗长、复杂。
同时,为有效提升线损指标,直观反映线损管理工作成效,避免为满足考核要求对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中的各项电量数据进行人工干预,真实反应公司线损情况,因此研究测算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率
基准值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10kV线路;线损治理方法
引言
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下,电量线损管理受到人工抄表准确率的影响,因此不同
的电力企业每个月的线损率有着很大的波动,有线损率失真的问题。
针对此,提
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到电量线损管理中,建设一体化的电量线损管理同期线损系统,必须配合该系统做好线损管理,提高电量线损管理的质量,进而为电力企业
长期发电奠定基础。
110kV线路线损异常查找步骤
核对线变关系。
将该线路下现场实际挂接的所有配变(公变、专变)明细进
行梳理,核实是否有系统与现场实际不一致的。
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中
“档案管理-变压器档案管理”,将该线路下的公变明细全部导出,在“同期线
损管理-配电线路同期日线损”中,将该线路上的所有高压用户明细全部导出,
并逐一与现场实际的用户专变进行比对。
核实是否采集失败。
核实线路供电关口
及台区售电量采集是否失败。
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中“同期线损管理-配电
线路同期日线损”中,核对采集成功率。
电量比对。
在核实线变关系正常及采集
成功率100%的情况下,对输入、输出电量进行逐一核对。
电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点:一是个别或部分配变的上表底或下表底数据缺失或数据异常(受采集
影响)。
整改措施为协同营销专业对该台区采集装置及时进行消缺,确保后续表
底数据完整及数据正常。
二是个别或部分配变在进行换表时,流程不规范,导致
电量异常。
整改措施为作业时协同营销专业消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是个别
配变倍率异常,整改措施为根据核查情况,协同营销人员在营销SG186系统修改
档案。
2通过典型经验法查找负损原因
一是“查”。
核查线变关系是否与现场一致,核查10kV线路所有公变和专
变的线变关系,重点核查售电量为0的高压用户,报停用户,无电量用户,核对
线变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如与现场存在差异,补对线变关系。
核查光伏用户配置,双电源用户配置是否正确。
二是“对”。
核对倍率档案,通过现场核对10kV所
有用户公变和专变的计量互感器变比现场与SG186系统是否一致。
通过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与线损系统核对所有计量表计表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表码缺失情况。
三是“量”。
对负损10kV线路站内关口计量表计的回路上串联安装一块新表,
通过新表计量读数和原表读数,确定电能表是否在0.2S级误差范围内,排除是
否因为10kV线路站内关口表误差过大导致负损。
四是“分”。
分时段查看关口
表电能示值,分时段记录电能示值,核实是否因为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不合理导致
负线损。
通过查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时段电能示值,核查电能示值的浮点数特
别是近夜间23时后,线路负荷降低,电能示值变化速度变化情况,同时核查高
压用户和台区的电能表因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比情况,核查关口表当天电
能示值多计少计CT0.01电量示值,比对线路产生负损电量,是否因为关口表倍
率过大导致产生线路负损情况。
五是“比”。
对比分析互感器和电能表等计量系
统准确度。
经过以上4步的排查后,如果没有找出负损原因,核查变电站是否为
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计量电流互感器是否为光电式互感器,是否互感器的采集存
在故障。
在10kV线路站外1号杆安装一套一体化电能测量装置,可以自带互感
器和计量电能表,计量精确度为0.2S级。
通过与站内数字采集进行比较,核查
一体化电能测量装置的计量电量是否能够消除负损情况,来判定该线路负损原因
是否为数字采集互感器误差导致负损。
3电量线损管理措施
(1)规划期降损管理。
在电网的规划建设阶段,必须要对电网安全、节约
投资、节能降损等因素,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考量,才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化、经
济化运行。
针对电网规划建设,必须应用综合思想,不断地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还要让电压等级简化,同时要使得供电半径缩短,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迂回线路,
选取适合的导线截面,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规格,并合理配备无功补偿装置
等措施,以此来减少交叉供电、迂回供电、无功远距离交换,才能实现降低运行
的损耗的目的。
(2)运行期降损管理。
如果电网保持着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
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行措施以及节能降损的措施,使用这些措施在实际的调
度运行中,以提高线损管理质量。
其中重点内容就,不断地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保持配电变压器可长时间的经济运行。
另外,必须重视无功运行的管理,针对变
压器、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合格率,及时进行统计与分析,合理使用无功补偿容
量的方式,促使受电端的功率因数提升,科学地对电压水平进行调整,从而不断
地降低电网的损耗。
(3)技术线损的降损措施。
技术线损的原因:没有及时地
对高耗能变压器进行更新或者改造;由于低压线路存在过长问题,导致末段压降
的过高,增加了一些损耗;还有就是下户线的过长和过细,还有破损严重,也会
使损耗升高。
运行中变压器的无功补偿的容量不够,存在着严重的无功穿越,形
成功率因数较低,此时电压的质量差,也就会增加有功损耗。
电力线路的老化、
缺陷比较严重、瓷件有污秽等,可能导致绝缘的等级下降,而泄漏或者阻抗就会
增大,增加损耗。
低压线路中的三相负荷没有保持平衡,导致中性线的电流过大,增加了损耗增加。
传统的电能表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
降损措施:对此技术原因
引发的线损,一定要重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像新型
节能型变压器的使用,还有一些新型的合金导线,这些都能够发挥一定节能的效果。
还要加强对存在高损线路的改造,从而使得线路末端的电压升高。
积极开展
无功优化,以就近原则为基础,对无功进行补偿,以缩短无功远输送的距离,优
化无功潮流的分布。
在优化无功补偿设备中,增加一些安装位置和容量,使用投
切策略去降低损耗。
对有破损或者零值的瓷瓶进行更换,如果瓷瓶地下有污秽,
必须及时清扫,合理地对线路通道规定中规范数目要合理地处理,从而强化线路
绝缘的效果。
对负荷曲线、平衡三相的负荷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减少因为三相不
平衡所形成的损耗。
重视电能表计改造,短时间内完成下户轮换以及改造,从而
减少因为旧表计量不准而出现的下户线损耗。
结语
线损异常时,线损管理人员要深化应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相关功能,原因查找过程中,可通过供售电量开始分析,如为售电量异常,结合一体化系统
相关系数及用户电量曲线查找异常用户,同时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分析,
多系统融合可缩短问题处理时间,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丹霞.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通信世
界,2022,26(08):240-241.
[2]黄欣,刘娜,张进.基于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J].电子
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6):149-150.
[3]刘超,杜悦,毛志海.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
化,2021(05):49-51.
[4]张绍良.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时代农
机,2021,45(08):246.
[5]王涓,吴旭鸣,王爱凤.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查找异常电能表用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1,3(2):53-54.
[6]钱海龙.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22.
[7]纪书军,李正哲,郭威,张增丽,韩旭.基于采集实用化的10kV线路线损管
理[J].河北电力技术,2021,35(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