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配调一体化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通过整合营销、配电、调度等多个环节的数据与
资源,建立线损管理中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效提升电网线损管理水平。
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数据共享、精细化监控和智能分析,减少和治理线损,提高供电
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1. 数据采集和共享: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电表等手段,实时获取电网设备运行数据、用户用电数据、线路负荷数据等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2.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
洗和分析,建立线损计算模型和预测模型,准确地评估线损率和线损分布,并预测可能存
在的线损风险。
3. 线损分析和诊断:根据建立的模型和预测结果,对线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线损治理措施和方案。
4. 线损治理和优化:根据线损分析和诊断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线损治理措施,包括
设备的优化配置、线路的优化规划、用户的用电行为引导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5. 监控和反馈:建立线损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反馈线损数据,对线损率、线损分
布等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问题,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实现电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智
能化和集成化,有效提高电网线损管理水平,减少供电损失,提高用户满意度,推动电网
现代化建设。
该模式还可以为智能电网等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方式,有效降低低压台区线损,提升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成为了电力行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角度,分析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低压台区线损的现状低压台区线损是指在供电过程中,由于线路、变压器、设备等各环节存在一定的功耗、电流损耗和电压降等因素,导致实际供电量与计划供电量之间的差异。
线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目前,我国低压台区线损普遍较高,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营配贯通深化应用成为了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重要手段。
二、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意义营配贯通深化应用是指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供电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的高效运转。
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运行效率: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以实现线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线损治理的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线损。
3.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以实现用户用电需求和供电线损的动态匹配,提升用户用电体验。
三、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挑战及对策低压台区线损治理面临很多挑战,例如供电设备老化、用电负荷波动、线路过载等问题,需要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来解决。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 优化设备结构: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以对低压台区的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老化和负载过重等问题,并进行优化。
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以对低压台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线损。
针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共享和整合:各部门之间共享数据,实现全程数据整合和共享,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随着电力负荷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中低压台区线损治理问题日趋突出,成为电力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低压台区线损主要表现为线路损耗、电能表误差、变压器铁损和漏损等,其中漏损所占比例较大。
该文将围绕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角度,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进行分析。
一、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必要性1、提高监控和管理水平。
通过将营销与配电管理贯通,可实现对低压台区线损的全面监控,提高线路、电能表、变压器等设备的管理水平。
2、提高供能效率。
实施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低压台区线路供能效率,减小线损损失,提高供能质量。
3、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贯通营销和配电管理,能够更准确地触达客户需求,有效解决客户投诉和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4、促进智慧能源建设。
营配贯通深化应用有利于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促进智慧能源建设,为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二、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手段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手段可分为三个层次:供电侧治理、接线侧治理和用户侧治理。
1、供电侧治理。
主要包括线路的优化和管理、变压器的优化和管理、电能计量设施的管理等措施。
其中,线路的优化和管理包括线路距离的优化、导线截面的合理选择和线路最大电流容量等因素的考虑,变压器的优化和管理包括空载损耗的控制、载损比优化和铁损补偿等方面。
电能计量设施的管理包括电能表的准确性监测、电能表的选用、装设和检验等方面。
2、接线侧治理。
主要包括互感器选型优化、线路接头的加固和连接点的优化以及连接器的优化等措施。
其中,优化互感器的选型可提高互感器的精度、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加固线路接头和优化连接点可有效减少接头损耗的影响,优化连接器则可以提高接触点的接触质量,降低接触电阻。
3、用户侧治理。
主要包括负荷侧管理、合理用电、电能质量管理、智能化应用等措施。
负荷侧管理包括通过智能电表和远程监测等手段对用户负荷进行监测和管理,合理用电则包括对用户的电力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电能质量管理则包括改善用户用电环境,保证电能质量,智能化应用则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控制等手段实现供需匹配,降低能耗损失,提高供电效率。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营配调一体化中台是指将营销、配电、调度、电力物联网等业务融合到一起,实现中台统一调度和权责统一。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的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而能否建立效果良好的中台,其中线损管理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线损管理是保障电网安全、节约能源的重要工作。
在营配调一体化中台的实践中,如何有效管理线损,减少电网损耗,保证电网稳定可靠运行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先进的线损管理模式,以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
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往往过于依赖人为判断,存在主观性和盲区,难以有效防止线路跳闸、线路短路等故障事件。
而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现场监控、数据处理、智能预测等环节,完善了电网管理和调度模式,实现了实时监测、动态调控、预测预警和系统分析。
一、智能化线损监测线损率是评价电网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时监测线路运行情况是实现线损管理的基础。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监控设备,对各级电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对关键指标进行较高频次地检测,以及系统异常检测,自动化地收集现场数据并上报,实现电网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二、较精细地数据分析在线损管理中,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是及时排查线损隐患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线损清单和分项监管,对线路、变压器等易出现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重点监测和排查,以及对各级设备进行投资、运维、维修的全周期管理,大幅度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通过智能预判,通过行业数据的分析,提前发现和预警线路隐患,有效降低电网损失。
三、创新的线损控制手段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加了多种线损控制手段,如智能调节器、容量分析、变电站运行优化、主动损失补偿等,弥补了传统线损控制方法盲区和不足。
此外还通过满足部分用户需求,减少线路开发和拓展,提高电网使用率,同时提高了用户电力质量和服务效果。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摘要】本文探究了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对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概述、优势分析、实施过程、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该管理模式在提高电网线损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文章还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该模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探讨了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为电网运营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营配调一体化、优势分析、实施过程、应用案例、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1. 引言1.1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在当前电力系统中,中台区线损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推进,营配调一体化的模式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作为营配调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与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分析其概述、优势、实施过程、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营配调一体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为推动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概述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指通过运用营配调一体化技术,对中台区的电力线路进行监测、管理和调控,以降低线损率、提高电网效率的一种管理模式。
中台区是指电力系统中介于变电站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区域,是电力输配电的重要环节。
在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中,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中台区的电力线路情况,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及时发现线路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发布时间:2021-11-26T03:35:54.69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2期作者:周虹宏[导读]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
利用营配调贯通的数据采集成果,采用大数据技术及其分析方法,针对台区线损的管理问题进行创新及优化,并且利用台区同期线损的分析制定有效提高管理效果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台区的采集率,还能获取良好的降低线损的效果,对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提高营配调贯通数据采集水平、提高营配调贯通的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智能电表以及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台区同期线损概念被更多人认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需要根据营配调贯通开展,将用电、用电数据采集和检测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台区线损治理达标率和精准降低线损作为工作目标,还能突出线损管理的实效性,促进线损管理的升级和优化。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四川资阳 641300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
利用营配调贯通的数据采集成果,采用大数据技术及其分析方法,针对台区线损的管理问题进行创新及优化,并且利用台区同期线损的分析制定有效提高管理效果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台区的采集率,还能获取良好的降低线损的效果,对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提高营配调贯通数据采集水平、提高营配调贯通的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智能电表以及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台区同期线损概念被更多人认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需要根据营配调贯通开展,将用电、用电数据采集和检测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台区线损治理达标率和精准降低线损作为工作目标,还能突出线损管理的实效性,促进线损管理的升级和优化。
关键词:营配调贯通;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对策随着同期线损开展精细化管理,从而在保证运检以及营销等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数据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同期线损的管理效果,因此针对异常数据实施积极处理处理在同期线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摘要: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由于其点多面广成为电网企业线损管理中的难点,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受采集覆盖率低、未实现营配调贯通及台区考核表覆盖率低等条件约束,无法大规模开展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评价,局限于只能开展台区统计线损分析工作,而台区统计线损受供售电量不同期、人工抄表质量因素影响,台区统计线损率与实际的台区线损率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故障定位,制约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营配调贯通;台区;同期线损;管理1营配调数据推送对台区线损管理的影响首先,台区新投异动和低压客户新增、更换后,GIS系统不能及时同步维护,营配调贯通数据覆盖后造成新投台区和低压客户新增、更换在GIS系统和SG186系统中数据丢失。
其次,GIS系统客户信息与SG186营销系统不一致,营配调贯通数据覆盖后,SG186营销系统已经清理合格的“线-变-户”关系再次与现场不一致,增加了重新清理“线-变-户”关系工作量。
数据覆盖后,SG186营销系统与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模块不一致,线损异常,无法判断所属系统的线损逻辑关系问题,造成对时线损排查困难。
其三,GIS系统中的配变名称与SG186营销系统不一致,部分GIS系统中的配变与SG186营销系统中配变关联错误,导致营配调贯通数据覆盖后,数据错误。
其四,GIS系统由于开发原因,推送客户信息后,所有专变、专线、配变管理单位全部为供电公司级,不能对应到供电所级的管理班组,造成专变、专线、配变售电量无法统计到供电所级的管理班组,线损无法统计。
最后,GIS系统中的线路以变电站10千伏出线为基准,10千伏开闭所10千伏出线不能在GIS系统中体现,部分开闭所的多条出线分属不同的管理班组,推送后造成班组售电量统计混乱。
2台区同期线损计算模型2.1业务数据情况实现营配调数据贯通后,电网GIS系统中维护了低压计量箱与公用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维护了低压计量箱与电能表的对应关系、电能表的综合倍率、计量点主用途类型等营销档案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电能表的采集数据。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营配调一体化是指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将供配电调度和营销服务两个业务控制中心中的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系统协同,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管理模式。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营配调一体化中的线损管理模式,下面将对其进行探究。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将线损管理由原来的区级分散管理调整为中台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存在线损计算流程和数据传递过程冗长、信息闭塞、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而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可视化系统、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员协同管理等方式,实现了线损数据的快速传输、精确计算和实时监控,提高了线损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线下数据传输和同步的机制,确保线损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各级电网公司的线损管理系统通过与供配电调度中心建立数据接口,实现了数据实时同步和共享。
通过线下数据传输和同步的机制,可以实时获取各级电网公司的线损数据,避免了数据延迟和丢失的问题,提高了线损数据的可靠性。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可视化系统,提高了线损数据的可视化和监控能力。
线上可视化系统将线损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在电网公司的管理平台上,方便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和监控线损情况。
线下可视化系统则通过大屏幕的形式将线损数据展示在电网公司的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通过线上线下可视化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线损异常和问题,提高线损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果。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了线损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中台区线损管理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级电网公司的线损数据,构建了线损模型和预测算法。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线损数据的规律和特征,提取线损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价值,为线损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线损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提前发现和解决线损问题,减少线损损失。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通过人员协同管理,提高了线损管理的组织协同和工作效率。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摘要: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线损是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台区同期线损又是线损管理的根基,是直接反映电力营销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表征。
关键词:营配调贯通;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引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营配调贯通建设项目实施,建立了“变电站-线路-配变-用户”营配调一体化数据模型,实现了营销用电客户数据与电网设备数据关联贯通,再加上“全计量全采集”项目的持续推进,为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1台区同期线损现状分析台区负损难以彻底消灭。
台区户变关系不一致、采集失败、计量失准等问题导致台区线损为负。
台区基础信息数据量较大,且不断在变化,治理困难。
无线采集方式受信号影响,无法保证100%采集成功,用户用电量存在估读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负损台区很难彻底消灭。
小电量高损台区成为线损治理难点。
小电量高损台区主要存在于新建房地产台区和季节性负荷台区。
这些台区用户用电量较小,采集设备、表计、配电设备、低压线路等自然损耗占比较高,导致台区高损。
窃电现象“屡禁不止”。
目前窃电现象依然存在,台区窃电用户零星、分散存在,致使窃电用户未能被及时发现,电量异常损失,引起台区高损。
2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2.1技术措施加速配网改造,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对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线径过小的台区制定合理的配网升级改造计划,尤其是搭乘政府美丽乡村建设这辆高速列车加速农网改造,采用切割末端低压用户至邻近台区、分设配变、更换架空线路等方式减小台区线损。
新分设的台区要做好中长期规划,配变要安装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地方。
增设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
针对功率因数较低的台区进行合理无功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进而减少电能损耗。
根据线路首末端电压判断三相负荷是否平衡,针对三相不平衡情况比较严重的台区制定线路负荷调整计划,通过用户落火线相位调整、原大负荷单相用户通过增容安装三相表、安装三相平衡自动调整装置等方式减小三相负荷不平衡。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体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作为中国电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台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中台区的管理效率,减少电力线损,成为电力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台区线损管理的挑战中台区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电力传输、分配、调度等重要功能。
由于中台区环境复杂,设备众多,管理难度大,线损严重等问题,给中台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 环境复杂:中台区通常位于城市或者乡村的交通要道,周围环境复杂,有大量的建筑物、高压线路、电缆等,导致中台区内的设备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 设备众多:中台区内设备众多,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设备等,因此管理和维护工作非常繁重。
3. 管理难度大:中台区涉及到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包括设备运行、操作维护、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4. 线损严重:由于中台区长期以来存在管理不善、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线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中台区线损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中台区的管理水平,减少线损,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中台区线损管理的挑战,电力行业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1. 模式概述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将用电侧(营)和配网侧(配)以及调度中心(调)三个部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为手段,实现中台区线损的减少,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2. 模式特点(1)一体化管理:将用电侧、配网侧和调度中心三个部门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2)技术手段支撑: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支持,提高管理效率和监控水平。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摘要:营配贯通的主要业务包括故障抢修调度、停电消息智能公布、用户安装方案的制定、配电智能管理、设备巡查和检测、供电分析等。
为全面完成95598全网业务的集中服务,不断加大力度推进落实营配贯通工作,电力企业各个单位应该就此达成一致,增强责任意识,团结一致加快营配贯通工作快速有效落实,从电力公司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的关系。
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对工作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争取各个方面的工作稳步向前进行。
同时,营配调数据贯通工作还为线损研究与分析带来了准确的电网设备数据信息资源,同时为线损的实用化分析和应用带来了具体的数据资源。
关键词:营配调数据;线损;实用化;应用一、营配调贯通和线损概述(一)营配调贯通概述营配调贯通是国家电网公司比较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同时完善并且协调配电网和营销两部分业务系统,尽力达到营配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完善和相互协助运作。
因此应该以收集并采取系统的全覆盖为支撑,用来进一步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用平时的形式来展开营配集成相关业务当手段,更深程度地探究并挖掘、采取并收集系统的数据、功能应用,进一步的加强营销和配电等相关系统的集成,达到精细化的线损管理,进一步的提升公司的供电服务水平。
国网公司实行的营配调贯通包含:公用配变、10kV线路、变电站,高低压客户专变、电能表、表箱、专线、销售营业网点等数据资源。
营配调贯通工作最终要完成在PMS2.0(电网GIS平台)系统中建立“变电站—10/20kV馈线—专、配变-低压线路—用户接入点”的电网模型,包括设备台账、图形信息、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拓扑关系信息,在营销SG186系统中建立营销客户的档案信息,并且按照同步异动机制,实现“营配调数据一张图”。
(二)线损概述线损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各电力设备(不包括用户侧的用电设备)使所产生的电力和电能损耗。
它是从发电厂出线侧(不包括厂用电、升压变和母线损耗)至用户电能表上所发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3.台区同期线损指标评价体系
在台区同期线损计算中通过台区全采集率、台区同期线损可算率、台区同期线损合格率指标,构建了台区同期线损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台区线损管理成效。具体指标算法如下。台区全采集率=全采集台区数/已贯通台区数×100%。全采集台区数指电网GIS1.6系统中该变压器下计量箱所带的所有电能表均已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调通。台区同期线损可算率=同期线损可算台区数/已贯通台区数×100%。台区同期线损可算率1月目标值为30%,其他月目标值每月递增5%。完成目标值得分100%,完成值比目标值每低0.1%,减指标分值的0.1%。同期线损可算台区数指电网GIS1.6系统中,该变压器下计量箱所带的所有电能表均已实现采集且该变压器下存在台区考核表;已贯通台区数剔除带一户一表的高压自管户专变台区。台区同期线损合格率=同期线损合格台区数/同期线损可用台区数×100%。台区同期线损合格率1月目标值为55%,其他月目标值每月递增3%。完成目标值得分100%,完成值比目标值每低0.1%,减指标分值的0.1%。同期线损可用台区数是指在台区同期线损可算台区中,存在台区考核表和用户电能表且所有电能表起止表底均采集到数据的台区数;同期线损合格台区数指在同期线损可用台区中,同期线损率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9%的台区数量(0kWh≤日供电量和售电量≤50kWh的轻载台区同期线损指标趋势台区均视为同期线损合格台区)。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分析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供电质量,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营配贯通深化应用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配贯通是指企业的营销部门与配供电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在以往的工作中,这两个部门往往是独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共享。
而营配贯通的实施,则是通过信息系统和流程的整合,实现两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 线损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营配贯通,可以实现低压台区线路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营销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线损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用电质量和公司形象。
配供电部门可以及时发现线路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减少线损。
2. 技术支持和培训:营配贯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配供电部门解决技术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
营销部门可以提供线损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帮助配供电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资源配置和调度:营配贯通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调度,提高低压台区线路的运行效率。
营销部门可以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合理调度供电资源,减少线损。
配供电部门可以根据线路负载情况,调整供电策略,减少线路过载和线损。
4. 故障处理和维护:营配贯通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
营销部门可以通过综合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故障情况和影响范围,指导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配供电部门可以通过营销部门的反馈,提前预防故障的发生,减少供电中断时间和线损。
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协同作业,可以提高低压台区线路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减少线损,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营配贯通的推广和应用,为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浅议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浅议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摘要:线损控制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台区线损管理作为线损管理的关键,主要同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电力营销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想提高配网线损管理水平,有必要采用营配调一体化运行模式,以此来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
关键词:营配调;中台区;线损管理一、营配调一体化在配电网中的应用1.1集成数据信息营配调一体化主要包括两部分六大信息的系统数据,分别是营销类信息管理相关系统:“95598”电话客服系统、需求监测系统和营销类技术支持系统;生产类信息管理相关系统:输配电中GIS系统、调度中EMS系统和生产过程中PMS系统。
它可以实时的采集数据,并及时整合客户和电网台信息,在生产系统和营销系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实现了客户需求、电网供电之间互动和数据信息交换,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办理跨部门的业务需求、进行跨专业的快速业务办理,在整个电力公司内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1.2优化业务流程营配调一体化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业务流程,分别是电网线路建设改造的业务流程、客户需求报告的业务流程和停电办理的业务流程。
只有同时实现三个业务流程集中、统一办理,才会横向集成生产和营销信息,实现衔接互动的闭环工作链条。
1.3智能管理电力故障抢修当客户进行电力故障报修后,营配调一体化会对故障信息进行受理,并及时发布故障信息。
电力公司的抢修人员在收到抢修指令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故障现场进行抢修。
在修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利用手持终端向抢修中心的应用平台实时汇报现场的抢修状况,中心应用平台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物资和人员调度,以最科学的方法对故障抢修进行指导。
1.4实时分析线损电网在正常工作时,由于某些主观原因,会出现一些线路的调整,这是就需要重新计算相关线路信息,进行线损模型的计算。
电网线路调整的情况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的变更(如客户新装或销户)、供电电源的变更(如台变的建设改造)和关联关系的变更(如改变运行方式)等,当这些突发状况出现时,可以通过营配调一体化进行平台驱动,根据EMS系统得到相关线路和变电站的电网供电负荷电量,及其相关客户、线路和变电站的拓扑关系,以实现对配电网线路和台区的在线监测和同步线损计算分析。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线损问题也日益凸显。
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电能的传输和转换而导致的电能损失,其主要原因包括线路、变压器、配电设备等组件的损耗以及非技术因素带来的电能盗窃等。
而中台区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负责对接配电网和输电网之间的电力传输与调节,因此中台区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随着营配调一体化的推广和应用,电力企业逐渐意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建立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要兼顾管理与运营的一体化,以实现线损的降低和电网的高效运行。
本文旨在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概念、构建方式、作用机制、具体案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为电力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线损管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提高电力质量、降低成本、保障供电可靠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模式将营销、配网、调度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实现对中台区线损的全面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电力系统线损的降低。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能够通过整合各个环节、优化运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有效降低线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2.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实现对线路设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线损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推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模型等手段实现线损管理的智能化,推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线损率是公司核心经营指标,是电网规划、生产、运行、营销等各专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当前公司大力推广智能电表应用,开展营配调贯通,推进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深化线损系统需求论证,开展顶层设计,提出同期线损管理思路,同时完成了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功能开发及测试工作。
受传统抄表手段限制,公司供售电量发行不同步,线损率月度间剧烈波动,线损率失真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其应有的监控、指导作用也难以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线损管理系统,线损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系统支撑力度不够,各专业只考虑本专业线损管理需求也导致线损管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各专业所建线损模块多以满足专业管理为目标,功能各有侧重,模块的标准化、通用性程度不高,跨专业数据集成不充分,很难满足线损跨专业协同管理需求。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引言为了明确当前电网企业电量线损管理的现状,及同期线损系统的建设应用情况。
现阶段,仍有少部分经济发展缓慢地区采用抄电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网企业供售电量发行的同步性。
此种现象导致电网企业电量线损管理效率不足,影响了电网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加以分析。
其次,探讨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注意问题。
最后,重点研究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同期线损系统的建设。
1线损产生的原因1.1电阻作用电路导线、变压设备和电动机组等都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导体结构,主要以铜或铝为主要材料。
当其中有电流通过时,金属导体会因为自身的电阻性质对电流产生阻抗,一般称为导体的电阻。
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电流需要克服导体的电阻作用,因此会造成一定量的电能损失,这通常体现在导体发热现象中。
因为这部分的电能损失由因为导体电阻导致的,所以通常属于一种电阻损耗,损耗的程度与电流大小成比例。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壮大,电网建设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线损管理作为电网运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线路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的出现,线损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其特点和作用,希望为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输配电系统的调度、运行和营销管理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调度、运行和管理体系。
它将原来分散的调度、运行和管理业务集中管理起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而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在这一体化管理体系下,针对线损管理进行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整合了传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业务,使得线损管理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中;二是结合了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线路损失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线损管理提供了更加精细和有效的手段;三是强调了综合管理和协同办公,促进了线损管理与其他管理业务的衔接和协作,从而实现了全面管理和优化。
1.整合性: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将原来分散的线损管理业务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线损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了线路损失的监测、分析、评估和控制等环节,实现了线损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2.信息化: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结合了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线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线损的情况,为线损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精细的决策依据。
3.综合管理: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强调了综合管理和协同办公,促进了线损管理与其他管理业务的衔接和协作。
通过整合线损管理与调度、运行、营销业务,可以实现线损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更好地促进线损的降低和控制。
4.创新性: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线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的。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探究营配调一体化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营配调一体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其目的是将营销、配电、调度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以实现更好的协调和管理。
在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中,营配调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中,营销、配电、调度三方面的管理是独立的,彼此之间信息难以共享,协调困难。
营销部门主要负责用户的接入和销售业务,配电部门主要负责电网建设和维护,调度部门主要负责电网的调度和监控。
这种模式下,各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无法有效协调,反映到中台区线损管理中,容易导致信息漏洞、不及时的处理环节,误解、错误的处理等问题。
而营配调一体化则可以将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共同负责中台区线损的管理。
营销部门可以提供用户接入的信息,配电部门可以提供电网状态的信息,调度部门可以提供电网运行的信息,这样一来,中台区线损管理就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电网运行状态,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地响应和解决线损问题。
1.信息共享:营配调一体化与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结合,使得各种信息可以实时共享,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上的整合,还可以让三个部门之间的管理更加高效。
2.协同作业:在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下,营销、配电、调度三个部门需要进行密切的协同工作,以共同负责中台区线损管理。
协同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优化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从而节省资源。
3.快速响应:营配调一体化下的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线损问题,通过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线损问题,并做出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
4.数据分析: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这样一来,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
总之,营配调一体化下的中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协同作业,快速响应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对于电力公司的线路管理和线损率的控制都有着关键的意义。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台区线损治理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台区线损治理摘要:营配贯通是指配电网和营销两套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营配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运作。
为了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需以采集系统全覆盖为支撑,常态化开展营配集成业务为手段,深入挖掘采集系统数据和功能应用,加强与营销、配电等相关系统集成,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推进营销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公司供电服务水平。
关键词:台区线损;采集系统;营配贯通1.目前台区线损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线损分析管理主要分线损不可算和线损可算两个方面。
造成线损不可算的一方面是台区(配电房)未基本覆盖(覆盖率小于95%),低压台区用户在采集系统中的安装覆盖率达到100%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可算的前提,开展台区线损管理必须实现所有台区和用户都接入采集系统中,安装覆盖率达到100%。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会漏掉抄表数据,使得线损计算更加准确稳定,目前用户抄表数据漏抄,少抄,会对其电量进行估算,估算对于大电量台区并无影响,但是对于那些小电量台区影响非常明显。
因为用户窜台区或是现场新增用户的营销系统中走新增流程时未触发采集流程,导致采集系统中无该用户信息,无法对该用户进行抄表,从而导致台区未覆盖。
造成线损不可算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变数据缺失或公变关系错误问题,由于更换新终端时营销换取流程未及时走完,会造成数据无法抄到,或是由于终端安装处信号很弱,都将导致台区总电量缺失,使得线损不可算。
线损可算就分为超大、为负、正常三方面,线损分析处理的着重点就是如何将线损超大、为负的台区变为正常。
目前,造成台区低压线损超大、为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人为窃电,使电力企业少计售电量;使得台区线损超大。
由于台区的窃电现象严重且形式多样,排查比较困难,受到复杂情况的影响,出现“易查获,难处理”的状况。
尤其是处于老城区的台区,人员杂乱,电线私自乱拉乱接现象严重;还有的台区表计封印用的还是老式的,开封后仍然可以复原,有的用户甚至伪造封印进行窃电;(2)低压台区下的用户采集率达不到100%,经常出现用户抄表数据漏抄,少抄,系统会对其电量进行估算,估算对于大电量台区并无影响,但是对于那些小电量台区影响非常明显,一块表计电量抄不上来就会对整个台区的线损造成影响;(3)终端或接线盒接线问题。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
基于营配贯通深化应用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发布时间:2022-11-13T09:33:55.171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3期作者:唐毅[导读] 线路损耗管理是电力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低压台区唐毅国网上海松江供电公司上海市 201600摘要:线路损耗管理是电力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低压台区作为电网的终端,与广大电网的接触面相连,低压台区具有复杂的电网和复杂的客户特性,使其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将营配贯通的深入运用到低压台区线路损耗的治理中,能够针对低压台区线路损耗特征及规律,采用相应的控制策略来减少低压台区的线路损耗。
关键词:营配贯通;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引言营配贯通是电网公司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项目,它把电网企业的业务数据与配电业务结合起来,实现了电网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故障定位,定位停电范围,实时线损统计,业务报装等业务,借助营配信息化推进营配业务的发展,实现国家电网跨部门、跨专业的营配作业和客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通过对营配贯通的深度运用,能够对各个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采集,发掘出有意义的资料,从而达到对线损进行精细的经营,从而转变市场销售模式,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1.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概述(1)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针对电网企业线损管理提出了“优化技术线亏损,减少管理线亏损”的思想,以“管理系统、技术体系”建立科学、规范、效率的线损管理方式。
公司对配电柜的低压线路损耗指标进行了全面的管理,采取了各项降低的措施和技术上的降低,从而改善了公司的运营效益。
(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台区低压线路损耗的统计结果与电力部门、低压台区客户的正确匹配有关。
当前,行政机关对公众更改文件的维护与收集,有赖于稽核机构的稽核,而行政单位的低电压资料收集与公用变化量计量点的行政工作则是市场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营配调一体化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摘要:台区线损管理作为线损管理的关键,与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电力
营销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想提高配网线损管理水平,有必要采用营配调一体化运
行模式,以此来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
基于此,本文在概述营配调一体化系统
实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希望本文探讨的内容能够有效的提升供电企业线
损管理水平,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1营配调一体化系统实现影响因素
其主要有以下几点:(1)完善GIS低压电网管理功能,对台区低压电网图形
进行建模分析,对低压设备进行采录,然后再将低压电网设备的数据传递至PMS 中。
(2)丰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表箱管理功能,对表箱资产、箱-表的对应关系
进行有效管理,增强电力用户与电网设备、表箱、电网设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应该构建存量数据关联关系对应的功能;另外,增加空间地理信息维护环节,
对于GIS电网设备与电源、高压用户、变压器、表箱、集中器等的关联关系进行
动态化管理和维护。
(3)完善PMS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信息互通和传递相关功能,如图1所示,通过对电力营销、配电以及GIS设备进行集成共享,能够促进营配
电业务的协同作用,进而对台区进行智能化业务管理。
2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2.1动态采集与录入台区运行状态
2.1.1自动抄表
启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一切用户的当日用电信息、数据等进行采集、录入,这其中包含多类用户,采集范围广、类型多,具体涵盖:第一,负荷数据。
电能表功率,例如:顶端与底端的极值,负荷需求极值,以及对应的时间点;第二,电量数据信息,其中具体包括电能表中显示的数据、电量曲线等;第三,电
能质量相关数据,例如:电压因数、谐波、频率相关数据;第四,工况数据,主
要是指计量设备的运行工况、开启时间,关闭时间等。
将来自于采集系统的一切
数据信息通过Web接口来逐渐向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传输,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
对用户电费的核算。
2.1.2配变检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自身的数据库,其后方运转能够将各个配变每天、每
个月的负载率极值、发生时间等计算并统计出,同时,也能算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以及电流极值和它对应的时间,在1个月内出现的重载、轻载量,以及配变
出现失压、断流、电流过大等工作状态,然后在Web页面上进行逐类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明确、清晰、细致的单据,根据单据中的数据来判断配变有无异常。
2.1.3质量在线监测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说,其将在每天对智能电能表的终端主动上报以及昨
日电压曲线等进行自动采集,在同每天系统同步基础信息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在
后台对不同监测点的越上下限时长、停电时长、供电可靠率以及停电次数进行计算。
通过这部分计算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对目标地区累计停电次数、供电可靠率
以及停电时长等进行监测。
之后,则将通过中间库以及Web接口的方式将信息同
步到在线监控系统当中进行展示以及分析。
2.1.4配电网运行支持
对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进行充分发挥,通过营配条一体化功能的实现对调度
信息管理数据共享以及营销生产进行实现,以此为电网的进一步建设、调度以及
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台区实施监测方式的应用对配电网负
荷分布、停电以及无功电压等情况进行掌握,在对相关设备存在异常做好监控记
录实现监测、可控以及网供负荷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供需平衡进行准确的
把握。
而通过对配电变压器以及线路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则能够实现对线路负
荷切割以及电网运行方式的合理安排,在做好设备消缺维护的同时对电网的稳定
运行进行实现。
2.2动态预测、分析与诊治
线损营配调一体化模式下,能够有效梳理台区配变关系,同时,结合应用系
统内部台区户变关系,采集系统则能够主动出现其所对应的台区线损考核状况,
对应来算出台区考核计量点,以及在这些计量点客户所用的电量,再对应算出分
台区的实时线损。
这样就确保了线损计算的动态性、跟踪性。
2.2.1采集与审校数据
采集系统具有自动化采集功能,能够集中配变总表、用户表前一天的数据,
再利用数据库后台校核系统来检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另外,在实际线损率
计算操作之中,可以做到采集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进一步结合,实现关键信息
数据共享操作,这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台区数据信息、计量数据信息等等,通
过对这些数据内容的有效整理和分析,整个台区的供电量也线损率等均能良好的
呈现出来,并对其进行有效分配,如此一来,工作人员便能对整个台区线损分布
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总的来说,通过数据的合理采集和审校操作,能够为台区线
损管理提供基础条件。
2.2.2计算线损率
采集系统与应用系统同步配合,共享一些关键信息,例如:台区、配变、计
量点等的信息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统计各个台区每天的供售电量,以及线损率,对应得出不同台区线损率的分布概况。
2.2.3线损的预测与警告
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能够同步配合实时地发现线损率是否正常,识别出台区线损率超标的台区,并及时发出警报、警示,根据台区位置来对应定
位故障性客户,根据线损异常状态来对应编制线损治理方案,具体的程序如下:
开始→营配集成、台区信息同步→台区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台区供售电量与线损
的统计→线损率异常否?→Y→异常跳去在线智能诊断模型库→线损异常排查→
线损治理方案集→线损异常的处理→结束。
2.2.4在线智能诊断
对台区线损异常的表现特征以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通过层次分析方式的应用,对合理的线损管控指标体系进行建立,
从计量、采集、户变等几方面对线损管控指标体系以及异常原因库进行建立;第四,系统预警治理。
在该环节中,将以动态的方式对线损率合理以及台区偏离等
情况进行识别。
对于存在异常突变的台区,需要重点对其进行预警,并对疑似窃
电以及用电存在异常的用户进行寻找。
之后,将对台区线损异常治理方法进行研
究与制定,以在线的方式对异常台区治理进行追踪,对现场实际处理方式进行如
实反馈。
3结束语
营配调一体化模式下,依托于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之
间的联系,能够达到信息的共享,同时,达到线损数据的及时、准确计算,从而
达到供电企业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玲,吴方权,杨松,张忠静.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2):112-113.
[2]陈坤岚.构建营配调一体化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1(12):298-299.
[3]相梅,黎宁.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科技:综合,2018,0(10):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