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术研究: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学术研究: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

虞永平

课程审议就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作出选择和决策的

过程。随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课程审议在幼儿园课程中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加有意识地提高效率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倡导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何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如何通过课程审议完善幼儿园课程进行讨论。

一、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倡导课程审议

在我国基础教育界,除了幼儿教育,其他教育阶段要谈课程设计、课程建

设似乎有些不现实。因为国家为中小学制订了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内容都是相对统一的。偏离统一标准的课程很有可能影响学生考试成绩,进而影响学校办学“成效”。相对而言,幼儿园的课程要灵活和机动一些,所以课程设计在幼儿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宗旨、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它是指导性的、原则性的,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而且,也只有从实际出发进行选择,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因此,从原则上说,幼儿园的课程是幼儿园选择和编制的,而不是别人给予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幼儿园都在设计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中缺乏课程设计的内容,近年来虽有所改变,但从总体看很多教师仍然缺乏课程设计的能力和意识。普适课程在我国幼儿园被广泛采用,正反映了我国国情的现实状况。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和落实,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注重课程建设,无论是对普适课程的园本化改造还是从幼儿园的现实出发自己编制课程,都体现了教师的课程设计者角色意识得到了加强。幼儿园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对幼儿园和教师来说不是多余的,而是一项需要切实落实的工作。

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是实践工作者进行的设计,是直接关注课程实施成效的

设计。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性的活动,需要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对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幼儿园课程设计经常是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并进入审议的程序,那么,这个问题得到完满解决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如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没有经过教师集体审议,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审议是与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敏感性相联系的。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越敏感,越有可能将问题纳入审议过程,越有可能解决问题。因此,倡导课程审议,就是倡导及时、有效地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课程建设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不存在问题的课程建设过程,只有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践困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思想和智慧聚集、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完善课程的过程,也是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不断发展、专业成长不断持续的过程。

二、课程审议是怎样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运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呢?

首先,明确问题。意识到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是课程审议的首要环节。教师发现和意识到的问题既可能是观念和知识层面的,也可能是技术和策略层面的,不同的问题对课程的影响是不同的,但都是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一个幼儿园关注的问题类型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方面,就要反思其他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进入课程审议程序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问题,也可以是个性的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进入审议程序,只有那些对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才值得审议。有些问题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反复被提及。大家心中也很清楚如何去解决,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这样的问题再审议也还是问题。一个问题被意识到后,审议什么呢?这就要关注问题的实质。如“教师们不愿意

交游戏计划”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让教师愿意交”还是“游戏是否需要计划”,我觉得是后者。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就能避免很多人为的“问题”,也能真正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其次,分析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问题的分析是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问题分析越透彻,解决问题的策略就越丰富、越具有针对性。分析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思路:一是分析问题的表现。我们为何觉得那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哪些外在表现?其中最核心的表现是什么?这些表现是否都反映了这个问题?有没有附带问题的出现?二是分析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任何问题都可能产生影响,有些问题的影响大一些,有些问题的影响小一些;有些问题的影响可能是单一的,有些问题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把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清楚,有助于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分析问题的成因。为什么会产生问题?哪些因素造成了问题的出现?其中哪些是关键因素?对成因把握得越透彻,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就越高。

最后,形成策略。经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要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审议过程中,由于参与审议的人员经验的不同和认识能力的不同,经常会出现很多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是针对问题的同一个影响因素的,也可能是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的。形成策略的过程包括广泛形成策略和聚焦核心策略的过程。不是所有策略均能对解决问题产生成效,因此,必须把策略与幼儿园现实结合起来,从实际状况出发,讨论策略的有效性。事实上,聚焦核心策略的过程就是联系实际、追求成效的过程。相关的策略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上三个环节反映了课程审议的基本程序,但还没有反映课程审议过程与日常交流和讨论相比的特殊性。课程审议除了有清晰的问题指向外,还有确定的目的,即形成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课程审议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集体智慧又超越集体智慧。参与讨论的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是

课程审议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来自不同角度、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经验的观点会不断出现,这些观点可能是矛盾的、相互冲突的,也可能是偏离核心策略的。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观点基础上优化、凝聚和提升集体智慧,使集体的共识不断扩大,使问题的解决更为有效,是课程审议较为艰巨的任务。

课程审议主要指教师之间进行的审议。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班级课程实施的现场,我们经常能见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为活动计划和活动策略展开的讨论,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充分说明理由,形成活动展开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显然也具有审议的价值。在注重课程生成性和课程灵活应变性的今天,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审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

三、如何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

1.课程研究是课程审议取得成效的前提

课程审议是针对问题展开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课程研究,才会有审议需要,才会有审议的议题。反过来,幼儿园只有不断开展课程审议,课程研究才可能有新的进展,课程才能不断完善。因此。课程研究的展开是课程审议的前提,审议是伴随着课程研究的活动,不是为了审议而审议。要取得课程审议的成效,必须坚持深入地开展课程研究,审议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程研究中,越是真实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越是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就越有审议的价值,也越利于提升审议的成效。由此可见,审议的成效与课程实践研究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与教师的思考和行动联系在一起,与幼儿园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审议是自发的,是由教师的需要引起的,不是上级的要求和指令决定的。课程审议的议题也不是事先规定的,而是教师发现并提出的。只有这样的审议才真正可能产生成效。

2.努力形成课程审议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