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1、“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危险,人类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你认为是这样吗?请论述之。
2、中国在古代很发达,但是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你认为是那些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请论述之。
1、我认为不会这样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和推动力在人类的始祖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前,猿还是那只猿,石头还是那石头。
当他们用朦胧的科学技术在偶然间制造了第一批工具,从此跨越了被马克思等划定的人与猿的分水岭,人类随之也划时代地诞生了。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昌盛。
纵观近3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使物质生产力大大地向前推进;特别是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而近2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已高达60%-8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生产方面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优势。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条件,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包括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与人类社会推入到虚无然而,科学作为人类准确把握外界事物的工具,却永远无法关注人的内心和存在意义。
科学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外界,人们能够依靠科学技术走到太空,能够依靠科学技术看清原子的结构,满足了人类追求真理、追求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更为人类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观的尺度和前提,是人类从外部自然界求得解放、获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
但科学不是万能的,单纯的自然科学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义,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承诺、保证和根基,难以满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科学不涉及人的价值领域,因而不会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走向解放人性的最终胜利。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1:简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分析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范围,论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3:简述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论自然观和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姓名:×××学号:×××××××日期:×××1、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
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客观自然界的一种重要理论思维形式,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因此,自然辩证法可以成为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一种有效思想武器。
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部是自觉或不自觉遵循唯物论利辩证法的结果。
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当他从事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时总是受某种哲学思想支配的。
问题只在于是受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支配,较快地达到日的,取得成果。
还是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支配,缓慢地做出成绩。
任何一个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时候,首先必须以客观世界为对象。
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如果不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则一切研究就失去了立足点。
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科学工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意识。
自然辩证法文理交叉,蕴涵着科学文化职能。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增强科技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古代自然观有哪些局限性?自然观是对自然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古代自然观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观,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当时的自然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差不多都包含于统一的哲学之中,其中有不少是来自抽象的思辨和猜测。
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仍然是一回事,并且是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索为目的的。
这种自然观来自天才的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虽然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的联系;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当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总体上去把握自然界,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对构成总体的部分和细节尚不清楚,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
这就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因而古代人的自然观念是笼统的。
2、现代自然观相对于古代自然观有哪些进步?现代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
为正确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社会的研究,以及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3、科学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实证性与宗教的信仰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获取知识的认识与研究活动。
宗教则是人类在未知自然及其规律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消极的认识态度和方式,它束缚了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科学追求的是客观真理,它的成果属于全人类,科学没有阶级性,它具有中立性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的作业
1、简述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答: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2、简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答: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样,就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细胞把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联系起来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巨大的支持。
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
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
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分析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与范围,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在去年繁重而又紧张的考研准备期间,虽然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对自然辩证法有一点点的了解,但那时候作为一个工科男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对这个政治科学有更加深入的学习,仅仅知道这是一门教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和正确去看待世界万物的一种方法,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的领袖提出来的。
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之后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几节课的学习下来老师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深入浅出的将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进行诠释,我感觉自然辩证法离我好像没那么远。
这门课程是后半学期开设的,虽然后半学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但是我仍然没有缺席这门课程的每一堂课,因为无论是曹卫国老师还是蔡文学老师他们的讲课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曹卫国老师将许多科学家联系起来再加上他故意杜撰的部分,这使得整个课程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下进行,帮助我们减轻了学习和科研所带来的压力;蔡文学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为我们讲“箩”仙的故事,来引导我们如何科学的方法去思考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我自认为还是可以的。
关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故事,可以紧跟老师的思路,沉浸在老师的故事中;而对于那些偏向理论的东西,难以提起兴趣去耐心的听讲经常会做一些其他课程的作业,在此对认真讲课的老师说一声抱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首先要涉及的一个概念就是杨华老师所讲的自然观,所谓的自然观就是一个人对自然界的总得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4年12月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研究生的课程,这门课由三个老师对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第一章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二章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并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小测试,通过这次小测试我了解到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四个小节。
第四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该章包括三个小节,分别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并通过一次小测试了解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以及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由于体制目标的不同而有区别,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共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立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而技术的社会规范则是所有者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
在本学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中,虽然我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的发言,但是我学习的非常认真,平时上课也从不迟到和早退,因为我认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具有尤为重要和有着深远的意义。
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
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
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
在一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
自然辩证法作业
A2.对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如何评价,你认为应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
它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经历了“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的十分曲折的过程。
在不断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日益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大量物种濒临灭绝……这些灾难性后果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到“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自私狭隘地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也是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价值追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彻底转变“人是自然主宰”的自然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坚持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努力建设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B2.如何认识科学的社会规范及越轨行为?近年来,随着一些学术抄袭、造假事件的出现,科学越轨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科学越轨行为一般是指在科研立项,方案实施报道或评议研究结果等过程中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科研程序,数据分析,剽窃或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歪曲报道科研结果,一稿多投,以及其他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不端行为。
自然辩证法论文大作业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题目(论人文关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影响和作用)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6年04 月05 日论人文关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影响和作用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带进了个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
然而,当我们期望通过科学技术获得生活便利的同时,伴随着它所带来的后果与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从内在本性上看,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
一个社会只有同时倡导、高扬科学与人文两面旗帜,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正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促进人类发展和造福人类是我们一直要必须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出发探究,认识到人文关怀在这个科技发展占主流的时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基于以上,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课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提出现在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人文批判;其次,从科学本质,人性本质及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论述人文关怀是科学技术的内在要求;再次,本文根据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现实,提出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本文试图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视野出发,努力探寻实现科学技术人文关怀的现实路径,最终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高层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关怀;实现;和谐发展研究目的与意义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所具有的潜在利益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
然而,当人类期望通过科学技术获得更大利益的同时,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与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20世纪,科学技术构成了人类整体的文化背景,这一时代成为科技文化张扬的时代。
自然辩证法课程大作业
用发展观探索,用知足心生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神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崇尚驱使着我们人类不断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进行探索。
这种能力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客观的也是无可否认的,所以,渴望人类无知地满足于现状,任随岁月摆布而无任何觉察也是不现实的。
既然如此,就不必悲观地看待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所有的探索都是试探性的,最初的结果不一定好,所以,在如今自然问题出现时,就更不必不加条件地批判科学与发明。
只是,如今社会问题,自然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说明我们在探索的路上,还缺少了一点约束。
比如全球气温变暖问题,比如资源浪费问题,比如人口问题等等,无不说明我们人类在探索过程中缺少制约,有时候甚至是盲目。
以满足人性的贪婪为出发点的探索是不科学的,这势必使我们人类的行为激进,不假思索,难以控制,因而也自然而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正是由于人性的贪婪,人类追求金钱财富,贪图物质享受的贪婪,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的高掠夺与环境的高破坏,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导致了诸多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人有恶感,天有灾应,这是无可否认的。
假如没有人类的探索精神,也许世界还处于原始,虽然这种原始属于落后,但就自然本身而言,那却是很理想的状态。
我们发明火车汽车飞机,我们发现煤炭的利用价值,我们了解到塑料橡胶的优良性质,可是,这是这些发明与发现,让我们面对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破坏等等问题。
据《卫报》最近报道,所有喜马拉雅山冰川都在融化,平均每年融化10-20米,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5K多米处,发现了黑色苍蝇,这在几年前是根本不会出现的现象。
这说明近年来,全球自然环境恶化之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加入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不管不顾这一系列问题,将来受到惩罚的仍旧使我们人类自己。
所以,我们的探索之路需要制约,需要我们自觉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可持续的眼光对待探索与发现。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我们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观摘要:人类的生产生活建设给自然带来了深重的影响,但同时人又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生态的好坏反馈到我们的切实生活中,高瞻远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人类的得以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造福后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环境和谐自然孕育出来万物生灵以及人类,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有自然力,生命力。
人类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视自然为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实践劳动改造自然,以期将自然物改造,获得更好的生产资料,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人也是受制约的,受限的。
自然有其承载力,不合理的建设必将会导致自然不可避免的责罚与灾难。
出于利益政绩等各方面原因,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索取与需求越来越肆无忌惮。
往往是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对自然承载力,自然恢复能力,社会影响力关注甚少。
短视性工程建设[1],企业工厂凌驾于自然之上,微小利益的背后往往是一幕幕“蝴蝶效应”式的恶果。
癌症村是最触目惊心的一种自然惩罚。
癌症村是一种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群体疾病现像。
由于生产引发的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内部机制严重受损,造成某一村庄大规模的癌症病发。
企业为其利益,毫不在乎其带来的生态影响,致癌的废水废气随意排放,破坏原有生态环境,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监管上也存在着包庇之嫌,最终居民深受其害背井离乡,企业不得不下马,留给后代一片被污染的土地以及垂危的病人。
人类文明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万年,绝大多数时间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工业革命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迅速紧张起来。
生产力的发展伴开始往往伴随对事态大局的忽视,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体是前进的,人类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可怕性,自然便展示其宽容的一面,利用其自然恢复能力,在该有的惩罚过后,自然又会恢复平静。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由于历史上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毫无生态意识的矿物开采加剧污染,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为患人口外流,成为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机电工程学院自然辩证法大作业学号:S314070070专业: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刘通任课教师:蔡文学曹卫国杨华2014年12月《自然辩证法》心得与总结辞旧迎新之际,《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在令人深思且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悄然结束,两个月的学习,三位优秀老师以不同风格的讲授与互动完成了这门学科的教授。
以一名工科生的角度来看,这门课有深度且不枯燥,发人深省。
一、自我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学习状态很好,出勤率在我所有的课程里面都能保证,因为我觉得从这是对我喜爱老师的尊重,难得的是对这类课程稍有抵触情绪的我在几位老师调动下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但是主动回答老师问题这方面还是略有不足。
课上作业独立及时完成,并且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粗浅见解。
二、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具有哲学性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地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
杨华老师通过严谨的讲授使我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她整理的大量自然社会现象使我们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
通过介绍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的气候问题,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象的阐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这一自然辨证观的基本观点。
使我们充分了解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
曹卫国老师讲授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曹老师表达自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学技术与经济壮行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认识,又巧妙引导我们形成学生自己对这三方面的认识。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反映了科学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的结构特性。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1、请思考,什么是科学精神?你所理解的科学精神的养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科学精神是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科学价值的核心是科学精神。
默顿提出的科学共同体的四种基本规范或精神气质:①普遍主义(普遍性),②公有主义(公有性),③不谋私利精神,④有条理(有根据)的怀疑精神。
可见,默顿所言的科学精神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如气质、境界、规范、概念等,可将其概括为: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
只有理解了科学精神的内涵所包含的东西,抓住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才可以养成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求真务实的精神。
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第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想的怀疑。
有条理的怀疑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
第三,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由此可见,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养成科学精神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科学探索中不怕犯错误、不怕失败,要力求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个人得失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
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眼见为实”要坚持怀疑、坚持理性,反对轻信和盲从。
3、对于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敢于科学创新。
4、培养科学协作精神、互相尊重、虚心谦让。
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
为此,必须做到5C,即是自信(confidence)、创造欲望(creative desire)、竞争意识(competition)、贡献(contribution)、合作(cooperation)。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机研113黎俊希S2*******汽车科学史交通工具一直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而汽车作为现在人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里将介绍汽车发展的科学史。
一汽车的概念汽车,原指以可燃气体作动力的运输车辆,也指有自身装备动力驱动的车辆。
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
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
二汽车的远祖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
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
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所以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
另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相当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
到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诸候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
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战车式样,代表了2000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2:哲学的作用答:哲学虽然本身没有用,但用它装进万事万物,它就是是度量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如果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可以认为哲学是方法论,是一种认识工具。
哲学是一个可用的公式,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你把哲学公式、哲学体系或把哲学常识代入到具体的事件之中,就可以得出一自圆其说的逻辑体系,并得到相对正确的结论,同时能指出其它的理论体系在这些事物上的结论不足之处或谬误之处。
把哲学原理代入到具体学科中,将哲学概念转换成专业概念,哲学原理就能化生为专业理论和具体规律。
哲学是一种用来解答全部世界问题的思考方法。
这种思考方法具有先验性,即当我们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哲学教你如何认识它、了解它、总体上判断它,进而把握它。
当我们面对熟悉事物的时候,哲学告诉你万物是变化的,两个不时空上的事物属性有差异,你不能用老眼光看问题,要在动态中发现老问题的新特点。
而真正的哲学理论就是建立和寻找这种认识世界的规律,具体的科学规律有无数个,哲学就是澄清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和特殊性,继而完善并统一各种规律,建立一个最简单的先验模式,用它来认识万事万物,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的最高原则。
如果没有哲学,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有力地指导遍及世界的大运动;没有哲学,人们就无法有坚定的信念和赢取胜利的信心;没有哲学,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也显得飘忽不定,无所依据。
3:你所从事的专业或进行的项目在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在实际经济过程中与其关联的技术有哪些,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请举例说明。
答:环境工程在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环境工程的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现代科学与技术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使得科学和技术日益一体化。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专业:固体力学班级:硕3037姓名:王健从科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但是由于种种社会与制度原因,近代科学并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多次错过了科技革命的可能与机遇。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国人忙于抵御外辱与寻求自身变革之中,科技创新也没有得到发展。
全国解放以后,百业振兴,科技发展很快,但很快又犯了20多年的“左”倾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一方面两弹一星上天,成绩显著;一方面科研条件遭到破坏,知识分子被打击。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95年党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快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中国应对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三十多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政府加大了投资,出台了政策,学者平民也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对国家、民族已及个人理想实现的重要性,并且都为此付出了努力。
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虽有进步,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自主创新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西安交大最崇敬的校友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科技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社会障碍主要有三个:思想束缚、应试教育、社会浮躁。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1、你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应加强或侧重哪些内容的教学?陈诉你的理由。
1)绪论 2)自然观 3)科学技术方法论 4)科学技术社会观答:学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应加强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这两方面内容的教学。
如果学来的知识不去用,那当初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学。
身为一名工科研究生,学生比较看重一些实际的东西,希望所学的知识能跟实际应用有所关联。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方法作出概括和总结,从而建立起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科学体系。
它为学生自身知识系统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又是建立在各门具体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的,它必须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并不断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从而使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对增加学生自身的科学眼界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技术社会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
学生是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并用它来指导学生的研究生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社会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观点。
学生希望能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观的学习,对自身辩证唯物主义修养有所提高,对当今科学技术的前沿方向有大体的把握,能够正确的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以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自己对运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预见性。
这对以后的工作和更深层次的研究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学生认为应该侧重于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的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自然观就不重要。
要辩证联系的看待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这三者是一体的,不可分的。
2、你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应采用哪些方式或方法教学?陈述你的理由。
1)启发式 2)讨论式 3)专题式 4)其他(请说明)答:学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应采用讨论式加专题式的模式。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自然辩证法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和发展与哲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已有成果的总结和概括。
科学技术方法是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适用于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和适用于各种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30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和探索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实现农业机械化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综合国力的实际出发,解放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速的,农业机械是我国农业生产获得显著成就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增产是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正是因为技术的巨大发展,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
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的生产实践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从技术层面看,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现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科学领域的进步。
同时,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进步也对机械工业产生了影响。
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共同进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期末结业论文
1.自我学习状态评价
作为一名研一的新生,我在第一学期选择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
从本学期的第十周一直上到第十七周,我的出勤率几乎达到了100%,只有一次上过第一节课之后导师临时找我谈话,故而缺席了后半节课,为此我也感到很遗憾。
虽然在本科期间我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实践有着粗浅但不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没有经历过考研,自认为自己的政治水平不高,同时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现代科学技术与哲学世界观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保持着一种认真学习的心态,没能敢于在课上发言,这对我也是一种遗憾。
经过了八周的学习,我感受到这门课是按照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要求和精神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大纲教学内容研究、教学热点重点和难点讨论、学术前沿及问题讨论、历史资料与案例研究、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建议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论、以及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等内容展开了全面的研究。
从整体来看,我认为这八周的课程对我来说是收益良多的,我对我这八周的自我学习状态还是非常满意的。
2.在本课程中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本册教材的安排上,分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讲解,第五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讲解,但是前面的四部分中每一部分都包含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思想,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在第一部分中,我掌握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的思想经过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到西方机械唯物注意自然观的发展,
最后形成以继承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具有以上特点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等观点。
接着我们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个方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在课上的测验上我们还详细讨论了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与西方“天人相分”的传统自然观之间的差异。
在第二部分中,我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它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而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促使产业革命,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制度的更新与发展。
在第三部分中,我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
其基本原理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首先我们认识到科技方法是连接主体客体的中介或桥梁,是帮助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工具和方法,同时科学技术方法也是构建科学体系的工具,它规范了科学体系的基本走向,而且它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所应用的辩证思维,包含了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等过程。
在课上的测验中,我们还学习了科学实践的具体方法与过程,它包括了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仪器的使用和科学实验室的作用等,同时我们还梳理了观察、实验与理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技术方法的合理使用奠定了基础。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学习到科学技术一方面作为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日渐凸显和增强,另一方面,作为第一生产力,本身也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建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开拓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不断使生产活动科学化,经济结构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从整体上改变了社会面貌;同时形成的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以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为基础,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为导引来保证科学技术良好运行的机制。
在课上的测验中,我们学习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由于体制目标不同而有区别。
科学社会规范以公有主
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为标准;技术社会规范则是所有者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
3.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知识有哪些
通览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蔡文学老师所讲的“箩仙”案例。
蔡老师讲了一个十分神秘的故事,首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验证,而且就大家主流的观点来说“神鬼”一类的事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在强调自然界是物质的,没有理由去支持“神鬼”一类人们意念上存在的事物。
但是蔡老师所讲的故事又是他的亲身经历,这又使得我们无法辩驳“箩仙”故事的真实性。
因此,我认为蔡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真实用义在于考验我们对一个未知事物的认知方法与科学理解,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实现。
对于未知事物的认识,我认为不应该采用一种主观臆断的方式去片面地给出结论。
就像中世纪欧洲学者对于两种铁球是否同时落地的争论,多数人们片面地采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重球应该先落地;只有伽利略敢于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正确结论。
以上两个事例都说明了我们对待未知事物的判断应该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辩证地去思考,如果我们想弄清楚这个故事背后的本质,那就需要将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依次进行现象描述,猜想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反馈修正,得出结论,理论解释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辩证的思维形式,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实现,也是我们在日后解决其他问题应该采用的科学方法。
4. 你认为哪些内容对你的学习和科研有所帮助
经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看待问题的立场更加客观。
在科研过程中,有毅力与耐心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在科研工作中选取的角度不够客观,有再多的耐心与毅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因此,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跳出以前的固有思维模式,以更加客观实际的角度来处理科研上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应该培养一种发散思维的思考方式,不能局限于一种特定的传统方法。
在思考的过程中不能徘徊当前,不思改变,要多多采用创新思维,不能总是满足于当前的方法与结论,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使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只有角度的多样化才能使我们看待问题的立场更加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