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心理问答 题 心理援助的基本知识 邓明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援助的基本知识

邓明昱博士杨明磊博士

邓明昱,医学博士、健康科学哲学博士,美国纽约华人社区咨询中心主任。国际心身医学院院士、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会长。资深临床及咨询心理学家,参加过多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如:1988年重庆“118”空难,1994年海南地震活动高潮期,1998年夏季的中国特大洪灾,2001年纽约的“911”事件。

杨明磊,咨商心理学博士,台湾铭传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台湾注册谘商心理师。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港澳台分会副会长。资深咨询心理学家,参加过多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如:1999年台湾“521”大地震,2003年台湾SARS风暴。

1. 灾难过后,会对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 灾难过后,会有哪些心理冲击将随之而来?

3. 救灾人员如何初步处理心理危机?

4. 灾难的经历会导致何种心理方面的困扰?

5. 儿童的创伤后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6. 成人的创伤后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7. 如何进行儿童的悲伤咨询?

8. 如何进行成人的悲伤咨询?

9. 灾难过后,人们的反应将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有什么样的变化?

10. 灾难的幸存者如何减轻负性心理所造成的危险性,并从灾难的压力中尽快复原?

11. 如何协助孩子因应创伤性的意外?

12. 学校人员如何协助学生在创伤后重新适应生活?

13. 在地震之后,孩子拒绝去睡觉或上学,父母该怎么办呢?

14. 家人该如何相互扶持以度过创伤事件?

15 在灾害事件后,哪些人可能是自杀的高危险群?为什么?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16. 何时该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协助?

17. 何时该将受难者转介给专业精神卫生医师?

18. 救灾工作者会面临哪些生理和心理压力源?

19. 救灾工作者可能出现哪些心理症状?

20. 对于也可能受到心理创伤的救灾工作者,该如何提供他们必须的支持?

1. 灾难过后,会对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情绪影响:震惊、恐惧、悲伤、生气、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认知影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丧失、不想要之回忆、自责。

身体影响:疲倦、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人际影响: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工作问题、学校问题。2. 灾难过后,会有哪些心理冲击将随之而来?

地震对于不同处境的人员,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冲击:

幸存者:亲身经历生死关头之后,余悸犹存是相当普遍反应,也可能在逃过劫难之后,自觉苟活而对不起死者,产生罪恶感。

救难人员:日以继夜投入救灾,除了体力透支之外,目睹越来越多的人员死伤惨状,错愕、挫折感、内心疲惫、甚至愤怒都可能爆发。

罹难者家属:焦急、哀伤的情绪十分常见,当亲人获救的希望落空,愤怒、指责可能接踵而来。

社会大众:间接接收到灾难讯息的民众,内心蒙上阴影,忧郁情绪可能久久不散,对未来丧失希望。

3. 救灾人员如何初步处理心理危机?

步骤一:救灾人员衡量自己的状况,肯定现阶段的自己,在情绪、想法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三方面都处于良好功能状态,并且有充分的时间来投入救灾工作。

步骤二:承诺将于受灾者建立的关系有相当的隐私。保证安全与建立信赖,是心理危机介入的重点。

步骤三:重视受灾者在主观上的主要危机来源与对危机的解说,但是,不增强也不排斥。

步骤四:以间接的技巧,增加受灾者对时间与空间的透视感。重点是保证即使危机是不可预测,即使危机的适应是一条长路,但不是走不完的;发生在这里的危机,也可能有贡献。

步骤五:引导受灾者寻找他原有的心理挫折的技巧,并强化某些技巧的可用性。不要迷信教导新技巧的重要性,一定要相信他在意外事件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适应良好的个体。

步骤六:增加受灾者对此时此刻生活中各片段事件的感应性。维持心情有喜怒哀乐各种层面,想法时而负责时而精致时而飞驰,可订出一些具体步骤作为行动目标,将是尽早渡过心理危机最重要的关键。

步骤七:尊重其生命养成的生态环境,从受灾者熟悉的生态中去寻求权宜之道。

步骤八:建立心理介入的契约,重点是相信彼此的诚意与相互情急通报的义务。

步骤九:救灾人员自己背后要有心理咨询与支持的专业团队。

步骤十:对转换心理介入(由专业心理师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要敏感,并熟悉可以转介的后送机构。

4. 灾难的经历会导致何种心理方面的困扰?

有许多与重大灾难有关的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特别会在此刻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

(一)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二)神经症;

(三)重度忧郁症或哀恸反应;

(四)药物或物质滥用;

(五)心身症。

5. 儿童的心理创伤后的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什么是儿童心理创伤?

儿童心理创伤是指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受伤或看到意外发生,如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台风)、车祸、火灾等,所造成心理上的后遗症,进而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及以后的人生。

☆有心理创伤的孩子会有什么行为?

受创伤的孩子会变得很胆小,很黏人,很容易被吓到,他可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没有兴趣,变得容易分心,也很爱哭,爱发脾气,不听话。有的孩子反而会变得很乖很懂事,但是晚上却会作恶梦、睡不着或尿床。有些孩子会在意外发生过一段时间后才有这些行为,有些孩子只会出现其中的某几种行为。

☆心理创伤的复原过程

(一)意外刚发生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有的孩子:木然、没有反应、变得特别听话……等。

有的孩子:爱哭、爱闹、很黏人、恶梦、失眠、容易受惊吓……等。

你能做的:让孩子相信你会保护他。

(二)意外发生后一段时间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作恶梦、故意惹大人生气、一直说意外发生的经过、在玩的时候重演意外发生的情形……等。

这时候孩子会在内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是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因为我太坏了”?

你能做的:帮助孩子了解他的害怕和难过,让他说出来或用其它方式表达出来。

(三)复原后期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开始回到正常的生活情形。

你能做的:帮孩子做复学的准备、让家庭回复到以前的生活情形。

6. 成人的心理创伤后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创伤后压力疾患(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的三个月内出现,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delay onset),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技术性灾难(technological disaster)、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罹患PTSD多为直接或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

症状持续视患者的状况有极大不同,一般而言,大约有50%的患者在三个月之内复原,另有文献指出,约有30%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40%患者持续有轻微症状,20%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善甚至更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