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doc
意外生成,绽放光彩——灵活捕捉幼儿园生成性教育资源
意外生成,绽放光彩——灵活捕捉幼儿园生成性教育资源有位专家曾说:“幼儿园的课程是一段幼儿与教师一起进行的美妙旅程,是能够引发幼儿自主建构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有预设和生成两种取向,生成性课程是指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或新情况。
生成性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开展的策略等方面更加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它有机结合了幼儿的游戏、生活及经验,更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幼儿园教学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活动性等特点,再加上幼儿本身就活泼好动、好奇好问。
在幼儿园教学中,与教学相关的生成性资源会不断涌现,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巧妙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
一、细心观察,顺应幼儿兴趣与需要幼儿园生成性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不是预设,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出发点,目的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这也是尊重幼儿为主体、贴近幼儿实际的体现。
幼儿的注意力是短暂的,而且容易随兴趣发生转移。
那么,教师应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呢?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只有细心观察,真正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状况,才能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
有时候幼儿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产生生成性的教育活动。
如我们幼儿园的草地上有一个玩石区,每次户外运动时,幼儿总喜欢到玩石区里玩石头,户外活动结束后,部分幼儿总是依依不舍地把石头带回教室,放在建构区里玩。
有一天,建构区里吵起来了,原来玩石头的小朋友总是不小心把建构作品碰倒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商量着,可以把建构区隔开,一半玩建构,另一半玩石头,于是,我们班的玩石区就这么产生了。
幼儿园课程素材收集 幼儿园课程素材
收集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素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课程素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探讨幼儿园课程素材的收集方式、收集注意事项以及收集后的有效利用。
一、收集方式:1. 网络收集:现今,互联全球信息站有大量的幼儿园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学全球信息站、教育评台等途径,收集到各种形式的课程素材,如图片、视瓶、PPT等。
而且,许多全球信息站还提供免费下载和上线观看的资源,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们的收集工作。
2. 实地收集: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参观其他幼儿园、教育展览、图书馆等方式,实地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
通过参观其他幼儿园,教师可以学习到其他园所的教学特点和经验,从而汲取灵感,收集到实用的素材。
3. 制作收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素材,比如DIY教具、手工制作的教学道具等。
这样的素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二、收集注意事项:1. 素材的质量:无论是网络收集、实地收集还是制作收集,教师都应该注重素材的质量。
素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选择高质量的素材,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适合芳龄裙体:幼儿园的幼儿芳龄段相对较小,因此收集的素材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素材的内容和形式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和成长,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多样性:教师在收集课程素材时,应该尽量选择多样化的素材,包括图画、故事、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4. 知识的系统性:收集的素材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系统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需求,做到知识的整合和延伸。
三、有效利用:1. 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素材,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形式的素材进行教学。
从瑞吉欧教育理念浅谈幼儿园生成性课程
从瑞吉欧教育理念浅谈幼儿园生成性课程1. 引言1.1 什么是瑞吉欧教育理念?瑞吉欧教育理念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尊重和关注,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天赋,应该受到个性化的教育。
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成长。
通过提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的、愉快的体验,儿童应该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通过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和支持,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
1.2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重要性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和品德素养。
这种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通过生成性课程,幼儿能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生成性课程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这种课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责任心的未来公民。
在幼儿园教育中,生成性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之一。
2. 正文2.1 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影响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差异和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这对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成性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创造出一个个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
瑞吉欧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对生成性课程的目标设定和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课程中,幼儿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浅析生成性主题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浅析生成性主题课程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摘要】《指南》中提示我们游戏是促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能够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
在活动中作为老师要走进游戏,走进儿童,老师能够时刻问问自己:“游戏,是多了,还是少了?、“游戏,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儿童的游戏,还是老师的游戏?”、“没有老师,儿童怎么玩?”。
游戏是儿童园最基本的活动,贯穿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根据儿童这个兴趣需要作为基础让儿童在自主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身心全方位发展。
根据《纲要》中的指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我们注重儿童在游戏中的所得,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品格,在游戏中促动他们的发展。
另外,《纲要》中关于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中也明确提到了:既要适合儿童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既要符合儿童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
既要贴近儿童的生活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儿童的经验和视野。
【关键词】儿童游戏课程生活区域材料那谈到课程,什么是生成课程呢?它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持续调整活动,以促动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理解的过程。
这几年的尝试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理解: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成点与儿童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儿童内在的需要做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这与老师中心课程是有根本差别的。
同时我们也理解到,在生成课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老师的支持、协助、引导,这也是生成课程与儿童中心课程之本质差别。
所以,生成课程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
那么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
作为一名儿童老师,对于孩子们所喜欢的是要有深入的了解学习的。
不过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
主题活动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从哪里来——一份特殊礼物引发的惊喜
主题活动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从哪里来——一份特殊礼物引发的惊喜每一个教育者都希望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习环境,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生成性课程资源正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
可以说,生成性课程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一份特殊礼物的角度,探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以及它所带来的惊喜。
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由教师或学生创造、改编和设计的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材料、任务和活动。
那么,这些资源究竟来自哪里呢?1. 教师的创造与改编教师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创造者和改编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各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创作故事或写作文的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2. 学生的创新和分享学生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
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为课程内容增添了新的元素和视角。
比如,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课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进行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实验方法和发现。
3. 外部资源的导入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外部资源也可以为生成性课程提供支持和灵感。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电子教学资源、网络学习平台或者专业机构的案例,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外部资源可以是图书馆中的书籍、教育网站上的视频资料,或者是一些网络论坛上的案例分享。
二、生成性课程资源带来的惊喜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为教学带来一系列的惊喜。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创造和使用,无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生成性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实践和创造。
最新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教程文件
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1日作者:李然来源:《幼教博览》2016年第4期生成课程是指师幼在互动过程中,针对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发展出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课程,其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在幼儿园中,教师实施较多的是预成课程,其方案设计一般比较清晰、严密,能有目的地促进幼儿发展,且易于实施;而生成课程更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培养幼儿的能力、情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生成课程对教师的课程把控能力有一定要求,其课程资源来源很多,需要教师予以了解和把握。
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与约翰·尼莫教授在《生成课程》一书中阐述了生成课程的九个来源,分别是:儿童发展的阶段任务、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课程中的资料、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共同的生活以及相关的价值观。
本文在借鉴此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将生成课程的来源分为幼儿、教师、环境、材料、意料之外的事件和原有课程的拓展这六大角度,对生成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案例式分析。
教师可根据这些角度扩展生成课程的实施思路,丰富更多可行的实施来源。
从幼儿出发的生成课程1.幼儿的兴趣在传统的预成课程中,幼儿更多的是被动等待教师安排好的内容,扮演的是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因而很难产生出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热情。
而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
幼儿对众多事物都有较强的兴趣,许多时候,成人眼中的一些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事情,幼儿探究却是津津乐道。
某幼儿对班内所养的一只乌龟感兴趣,得空便到龟缸前观察乌龟。
一次,在结束了与天气话题相关的活动后,教师走到了那名观察乌龟的幼儿旁边,说很多小动物在不同天气时发生的不同变化,并鼓励幼儿可以一起想办法探究乌龟是不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产生一些变化。
许多幼儿对此表示了兴趣,开始想办法如何探究出天气变化与乌龟特征的关系。
可以看出,教师能够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将之前活动的主题与幼儿对乌龟的兴趣相结合,生成出新的科学探究课程,使幼儿不限于表面观察,对乌龟的习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探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探析幼儿园科学教育为我国教育进步的体现,对于我国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科学教育重在要求对幼儿的实践指导,帮助幼儿形成探索和求知的精神。
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开发其对社会认知,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因素,将各种资源融合一体展开幼儿教育,利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育的实际作用。
一、努力挖掘幼儿本身所蕴藏的课程资源1、应趣而生——妙用幼儿的兴趣资源幼儿天生不具备科学能力,但其在生活学习中保持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幼儿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保持很高的探索兴趣,不断地向周围提出疑问,虽然这些简单的问题在成人眼里不足为奇,但却深含着幼儿的基本特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
在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必须设立幼儿感兴趣的科目,让幼儿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
例如,在自然社会课上,教师应多结合实物进行教授,帮助幼儿在看到实物产生联想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
可以给出幼儿一株成长中的大蒜,让幼儿自己主动的提出问题,教师作为旁观者来进行解释其中的问题,并且鼓励幼儿们之间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幼儿们讨论话题的方向。
在其中,不同的幼儿由于其自身特点存在着思维上的差异。
此外,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增设其动手实践内容,让幼儿切实的加入到课程中。
同样,在讲解大蒜的生长特点过程中,让幼儿自己观察大蒜在不同环境下的成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根据结果所处其特点,这样的教育方式充分考虑了对幼儿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探索的精神。
2、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幼儿的经验资源第一,以幼儿疑问进行教课。
帮助幼儿解决疑问能够在幼儿心灵上给予赞同,让幼儿在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所以,在教课过程中应鼓励幼儿进行提问,并详细记录幼儿们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如,在进行“蚕的生长过程”科学课程中中,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幼儿每人养一只。
浅谈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的来源
浅谈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的来源作者:詹丽艳来源:《家长·下》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结合我园主题课程的案例就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生成性主题课程时有更清晰的目標和选择。
关键词: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来源一、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的开展现状(一)一线教师开始积极尝试生成性主题课程的开展和实践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线教师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主要是以预设的主题课程为主,容易忽略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欲望。
这几年,随着幼儿园课程的不断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摸索,不断地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生成性主题课程的开展。
(二)生成性主题活动的开展呈现零散性和不够整合性幼儿园生成性主题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并且因为幼儿的个性认知和兴趣上的多样性,使生成性主题课程常常会呈现出零散性,和其他游戏活动相比,也会呈现一些割裂,不够具有整合性。
二、生成性主题课程的来源(一)应趣而生一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它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个性的内驱力,但是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孩子会对不同的问题感兴趣。
这时候教师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和甄选很重要,判断的标准就是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幼儿的教育目标,衡量幼儿兴趣的价值。
课例1:我们园中班开展的一个主题《有趣的陀螺》就是源于班级一个孩子带来陀螺玩具引发班级其他孩子的兴趣和激烈讨论,由此跟随着孩子们的问题和想法我们不断丰富着陀螺的主题活动,生成了“陀螺的秘密、我最喜欢的陀螺、一起做陀螺、陀螺大比拼、陀螺变美了、陀螺小展馆”等活动。
教师在顺应着孩子兴趣同时,也在进行活动的价值分析,并为他们提供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主题环境,给予足够的支持。
(二)探究自然——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自然界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我们生活中有趣的自然规律和现象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随时都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们教师应该多为孩子们创造和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引发孩子们主动观察和探究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
生成性课程在幼儿园
生成性课程在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珍视孩子的生成,使我们的幼儿拥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
面对3~6岁的孩子,生成性课程的资源从哪里来?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孩子的思维带有明显的跳跃性和随意性,常常会跳出教师预设的内容,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
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 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又该如何实施呢?(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幼儿敢于“生成”。
教师如果以高高再上的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的面前,势必使幼儿与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孩子们对教师从心底里敬畏,那么,孩子或沉默不敢发表见解;或人云亦云没有新意。
那么教师就听不到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孩子敢于“生成”的第一环。
例如:在主题活动“春天”中,有这样一个活动,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寻找春天发芽的树。
正当大家争相把自己发现的发芽的树告诉老师的时候,几个“小顽皮”却离开了“大部队”,偷偷的钻在大松树下。
只见丁浩用小手帕在包着什么东西,然后往裤子的口袋里塞,于是我挥挥手向他示意,问到:“浩浩,你发现了什么宝贝?”丁浩拿出他的小手帕打开,小朋友们马上叫了起来:“浩浩把小芽苞摘下来了,小芽苞要疼的呀……”我看了看浩浩说:“浩浩你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把小芽苞摘下来好吗?”浩浩被小朋友们说的有点害怕,看到我鼓励的眼神,他说:“我想把小芽苞带回家种。
”我马上问小朋友们:“浩浩把小芽苞带回家,小芽苞能发芽吗?”孩子们马上议论开来,意见分成了两派,于是我请浩浩将小芽苞分给别的小朋友一点,让他们在教室里试一试。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摘要: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为了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资源意识和敏感性,解决教师在捕捉生成性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专业素养与能力不足的缺陷,幼儿园立足幼儿生活,以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切入点,构建更为贴近幼儿真实生活,符合幼儿真实兴趣与需要的生活教育园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通过实践探索,分析出可以利用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特征、分类,梳理出将生成性资源捕捉转化为课程资源的具体操作步骤,总结提炼出了以生活为基点,以幼儿为载体,关注预设中的问题,亲近大自然,借助节日契机、融合社区资源六大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生成性资源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有效捕捉与转化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策略。
这些策略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内化生活教育理念,立足儿童生活去发现、捕捉与转化生成性资源为课程资源,从而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以生活为基点,捕捉生成性资源对儿童而言,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生活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蕴含了涉及各领域发展的丰富的学习和发展契机,教师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抓住园内的一日生活,关注幼儿生活,挖掘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的资源来生成活动,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
例如,在“清洁小床”活动中,幼儿发现床上有小黑点,于是教师巧妙引导幼儿进行劳动。
清洗需要什么工具?探索怎样使用工具?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等,在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对做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于能力较弱的则鼓励他们不放弃,让幼儿养成自理的好习惯。
(二)以幼儿为载体,发现生成性资源一是注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活动的产生只有来源于儿童,生成于儿童,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活动中,并充满好奇地去主动探索。
儿童在自主状态下总有讨论不完的话题,只要多加关注与引导,就能挖掘出许多生动有趣的主题。
例如,主题活动“有趣的陷阱”便是基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生成的主题。
孩子原本在沙池堡里挖沟修渠,老师发现有的孩子执着于挖很深很深的坑,孩子们称之为“陷阱”,并期待有人掉进陷阱里。
幼儿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幼儿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一、做“有准备”的教师,促动教育资源的有效生成“有准备”的教师能使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水平为幼儿组织学习经验。
做“有准备”的教师,需要持续更新观点、改实行动,通过推动式的备课、对比式的课堂、跟进式的反思等有效形式来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促动教育资源的有效生成。
(一)推动式的备课推动式的备课主要是指教师备课应经历“一课三备”的推动式过程,“第一备”为教师个体的独立备课,教师凭个人经验来准备,并形成教学方案初稿。
“第二备”为参加年级的或结对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利用集体智慧来补充、完善方案。
“第三备”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班情、学情,形成更具可行性且有一定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
实行推动式的备课,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不同层次间的教师沟通交流,充分预想其“资源”生成的可能性与有效性,并作好不同方式的处理准备,有助于实现教师之间经验的互补,相对减少教师在独自备课中因考虑不全或知识经验储备不足等引起的低效备课,提升预成教学的质量。
推动式备课还使教师不但注重自己怎么教,更注重幼儿会怎么学,使教案成为更切实可行的导学案。
教师对导学案预设得越周密,考虑得越详尽,则转换为生成资源并得到有效利用的可能性就越强,所以推动式备课是教师精心预成,促动课堂资源生成的有效途径。
(二)对比式的课堂在对比式课堂中,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取舍方法实行比较学习,促动执教者在研究教材、幼儿和自身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促动课堂生成、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教学技艺,学习彼此的现场调控经验。
“一课三研”“同题异构”等是对比式课堂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能够是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各自设计导学方案,采用不同方式组织教材,以表现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生成各自不同的精彩点,产生多样的课堂生成性资源;也能够多名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相同的方式组织教材,表现出教师在生成性资源取舍上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对比式课堂有利于教师在比较中拓宽教学思路,引发教师智慧碰撞,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形成最佳策略方法,取长补短,提升教学水平。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地生成课程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地生成课程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幼儿受教育的好时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表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所谓生成课程主要来源于生活,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对幼儿的独特表现做出及时适当的指导,有效促进课程的生成,提高课程的执行力。
以下是我对生成课程分析的几个条件:一、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突发事件的生成所谓生成课程:它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也不是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
它是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自由地产生的。
教师通过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学习。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如有意外或突发事件的产生,教师应抓住教育的契机,能马上判断出突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如果该事件存在着教育因素,那么课程就生成了。
因此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可以在幼儿活动的突发之事中生成。
如:在体育游戏“跨越障碍”中,幼儿用竹梯和轮胎自己搭了跨越障碍,突然有一个幼儿把梯子给踩断了,其他人都不说话,他看起来特别害怕,我说:“怎么办呀?”他想了想,说了一声“我有办法”,就很着急地去教室拿了一卷透明胶带,绕了起来。
我将这个孩子的做法录制了视频。
在活动之后,我让大家来看一看,讨论一下怎样修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大班幼儿有能力去找工具去修补,在讨论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动手修补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自我学习的潜能得到了真正地发挥。
二、要善于发现季节变化之中的生成课程大家都说“自然”是指自然界,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所能理解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季节、气象、生态景观等。
幼儿园园本资源背景下生成性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园本资源背景下生成性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摘要:近年来,生成性主题课程作为一种动态的可以随时调节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被更多人所关注。
如何利用园本资源,深入挖掘包括幼儿园本身资源、学生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家庭资源、文化资源在内的所有园本资源成为了新的命题。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海丝幼儿园为例,分析了该幼儿园在其背景情况和本土资源优势,并探讨了其在园本自已背景下生成性主题课程的策略与实践,旨在为其他幼儿园的生成性主题课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资源、生成性主题课程、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生成性主题课程是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而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要求教师针对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而设计、调整活动,而且强调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必须随时根据儿童的情况和反应调整课程,以切实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本课程所包含的经典主题已经形成了既定的框架,无形中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在这些框架中寻求突破,让课程变得更加有趣、有新意,这一问题逐渐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开始积极寻求并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生成性主题课程中,从而让课程更加丰富、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探索。
这些环境资源包括幼儿园本身的资源、学生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等等。
在使用环境资源开展课程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统筹规划,还要贴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创造出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教育场景。
教学的要点是以儿童为中心,自由探索,动手实践,并促进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情感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场景中,幼儿不仅仅是被从外部推着前进的、被动接受信息的,他们会在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图像、创意、问题、假设和猜测等等,形成适合他们自身认知和理解水平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儿童,启发思考,触发兴趣,同时要注意创造机会让儿童去体验、去自我探究和创造。
浅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
浅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什么是生成课程?它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这几年的尝试给了我们这样一种认识: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成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要做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这与教师中心课程是有根本差别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生成课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这也是生成课程与儿童中心课程之本质差别。
因此,生成课程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
那么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我想就我园生成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谈以下七方面的内容来源给大家一点启示。
一、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在生成课程中,我们一再强调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是因为在以前的课程中我们忽视甚至无视幼儿主体的存在。
但是,作为处于发展状态中的幼儿,他们还不具备正确选择自身行为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引导幼儿发展的依据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生成课程从根本上讲是在《纲要》中“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指导下进行的。
因此,我们把“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作为生成课程的第一个内容来源。
但是,对源于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课程来说,不能把《纲要》中的内容“拿来”就用,而需要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兴趣、需要。
要实现这一转化,教师一方面要对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了解本班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特点与能力特征,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差距与中间的桥梁,进而提供蕴涵着教育目标的活动材料与相关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萌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如此,就可以把孩子们的发展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兴趣与需要,生成有价值的课程。
比如,《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及“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老师就根据自己对本班幼儿的了解,学期初布置教室时在天花板上悬挂了一些具有弹性特点的玩具。
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 (1)
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1日作者:李然来源:《幼教博览》2016年第4期生成课程是指师幼在互动过程中,针对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发展出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课程,其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在幼儿园中,教师实施较多的是预成课程,其方案设计一般比较清晰、严密,能有目的地促进幼儿发展,且易于实施;而生成课程更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培养幼儿的能力、情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生成课程对教师的课程把控能力有一定要求,其课程资源来源很多,需要教师予以了解和把握。
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与约翰·尼莫教授在《生成课程》一书中阐述了生成课程的九个来源,分别是:儿童发展的阶段任务、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课程中的资料、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共同的生活以及相关的价值观。
本文在借鉴此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将生成课程的来源分为幼儿、教师、环境、材料、意料之外的事件和原有课程的拓展这六大角度,对生成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案例式分析。
教师可根据这些角度扩展生成课程的实施思路,丰富更多可行的实施来源。
从幼儿出发的生成课程1.幼儿的兴趣在传统的预成课程中,幼儿更多的是被动等待教师安排好的内容,扮演的是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因而很难产生出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热情。
而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
幼儿对众多事物都有较强的兴趣,许多时候,成人眼中的一些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事情,幼儿探究却是津津乐道。
某幼儿对班内所养的一只乌龟感兴趣,得空便到龟缸前观察乌龟。
一次,在结束了与天气话题相关的活动后,教师走到了那名观察乌龟的幼儿旁边,说很多小动物在不同天气时发生的不同变化,并鼓励幼儿可以一起想办法探究乌龟是不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产生一些变化。
许多幼儿对此表示了兴趣,开始想办法如何探究出天气变化与乌龟特征的关系。
可以看出,教师能够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将之前活动的主题与幼儿对乌龟的兴趣相结合,生成出新的科学探究课程,使幼儿不限于表面观察,对乌龟的习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
浅谈幼儿园游戏生成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与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生成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与实施策略幼儿园游戏生成教学活动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通过师幼互动,共同构建教学内容。
它要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幼儿学习中的动态生成点,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活动方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及其实施策略,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一)幼儿教育目标与任务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首先来源于教育目标与任务。
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发展的总体方向,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例如,在培养幼儿科学兴趣方面,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开展实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阅读了《小豆芽生长记》这一绘本后,幼儿对豆子发芽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疑问。
兴趣、疑问就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动机。
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探索欲,于是,老师带着幼儿开展了以“小豆芽生长记”的实践探索活动——幼儿通过亲自尝试,经过了泡水——沥水——筛选——育苗盆——精心护养,终于成功发出豆芽,而且还长出了长长的豆苗。
在老师的支持下,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感受豆豆从种子到发芽的变化,丰富了幼儿生活经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二)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生成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据此设计活动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表达,同时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
例如,在幼儿园午点时间,小三班阳阳小朋友用力撕扯着橘子的梗,费了半天的力气也没扒开,试图又用手指去抠,但发现还是剥不开,于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脸腼腆地看着橘子,呆呆地坐着。
而另一边汤圆小朋友也求助道:“老师,我不会剥,帮帮我。
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复习课程
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幼儿园生成型课程资源的来源初探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1日作者:李然来源:《幼教博览》2016年第4期生成课程是指师幼在互动过程中,针对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发展出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课程,其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在幼儿园中,教师实施较多的是预成课程,其方案设计一般比较清晰、严密,能有目的地促进幼儿发展,且易于实施;而生成课程更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培养幼儿的能力、情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生成课程对教师的课程把控能力有一定要求,其课程资源来源很多,需要教师予以了解和把握。
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与约翰·尼莫教授在《生成课程》一书中阐述了生成课程的九个来源,分别是:儿童发展的阶段任务、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课程中的资料、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共同的生活以及相关的价值观。
本文在借鉴此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将生成课程的来源分为幼儿、教师、环境、材料、意料之外的事件和原有课程的拓展这六大角度,对生成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案例式分析。
教师可根据这些角度扩展生成课程的实施思路,丰富更多可行的实施来源。
从幼儿出发的生成课程1.幼儿的兴趣在传统的预成课程中,幼儿更多的是被动等待教师安排好的内容,扮演的是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因而很难产生出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热情。
而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
幼儿对众多事物都有较强的兴趣,许多时候,成人眼中的一些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事情,幼儿探究却是津津乐道。
某幼儿对班内所养的一只乌龟感兴趣,得空便到龟缸前观察乌龟。
一次,在结束了与天气话题相关的活动后,教师走到了那名观察乌龟的幼儿旁边,说很多小动物在不同天气时发生的不同变化,并鼓励幼儿可以一起想办法探究乌龟是不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产生一些变化。
许多幼儿对此表示了兴趣,开始想办法如何探究出天气变化与乌龟特征的关系。
可以看出,教师能够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将之前活动的主题与幼儿对乌龟的兴趣相结合,生成出新的科学探究课程,使幼儿不限于表面观察,对乌龟的习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资源来源初探发表于:XXXX年4月21日作者:冉立资料来源:
《幼教博览》XXXX第四代课程是指教师和儿童在互动过程中开发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课程,旨在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它的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在幼儿园,教师经常实施预先形成的课程,并且他们的方案设计一般是明确和严格的,这可以有目的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并且易于实施。
生成的课程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生成的课程对教师控制课程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来源很多,需要教师去理解和把握。
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和约翰·尼莫教授在他们的《《生成课程》》一书中阐述了生成性课程的九个来源,即: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课程中的材料、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突发事件、共同生活和相关价值观。
本文在借鉴该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将生成性课程的来源分为六个主要角度:儿童、教师、环境、材料、突发事件和原有课程的拓展,并对生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角度拓展生成课程的实施思路,丰富更多可行的实施来源。
儿童兴趣在传统的预习课程中,儿童更被动地等待老师安排的内容,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从而产生一种达到目标的热情。
生成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密切相关。
孩子们对许多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
很多时候,孩子们喜欢谈论成年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个孩子对他班上养的一只乌龟很感兴趣,所以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去乌龟罐子看乌龟。
有一次,在完成了与天气主题相关的活动后,老师走到观察乌龟的宝宝身边,说许多小动物在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变化,并鼓励宝宝想办法探索乌龟是否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许多小孩对此表示了兴趣,并开始想办法探索天气变化和海龟特征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教师可以观察儿童的兴趣点,将以前活动的主题与儿童对海龟的兴趣结合起来,生成一个新的科学探究课程,使儿童不仅能从表面上观察,还能进一步探索海龟的习性。
此外,教师需要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弄清楚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从而丰富课程的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生成更多有价值的课程。
2.孩子们的疑惑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经验,很多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新奇的,所以他们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成为宝贵的教育机会。
在活动区的一次活动中,两个小孩在争论青蛙是如何长大的。
一个孩子说小青蛙一点一点长大,另一个说蝌蚪变了,所以他们请老师来判断。
老师召集几个孩子一起讨论,每个人都说青蛙被蝌蚪变了。
当老师继续问蝌蚪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青蛙时,每个人都
不知道。
所以老师第二天带了几只蝌蚪来和大家讨论观察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大家终于明白了蝌蚪的渐变过程,从而产生了艺术活动。
孩子们分工画蝌蚪变化的阶段,并把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墙上。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关于青蛙成长的争议的答案,而是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问题,然后为孩子们困惑的问题生成相应的课程。
因此,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有价值的课程就可以不断产生。
从教师开始的世代课程1。
教师自己的兴趣生成课程并不局限于儿童的兴趣。
课程中的教师、幼儿等反映在教师和幼儿处于相同或相似的事实中----冉立资料来源: 《幼教博览》XXXX第四代课程是指教师和儿童在互动过程中开发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课程,旨在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它的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在幼儿园,教师经常实施预先形成的课程,并且他们的方案设计一般是明确和严格的,这可以有目的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并且易于实施。
生成的课程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生成的课程对教师控制课程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来源很多,需要教师去理解和把握。
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和约翰·尼莫教授在他们的《《生成课程》》一书中阐述了生成性课程的九个来源,即: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课程中的材
料、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突发事件、共同生活和相关价值观。
本文在借鉴该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将生成性课程的来源分为六个主要角度:儿童、教师、环境、材料、突发事件和原有课程的拓展,并对生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角度拓展生成课程的实施思路,丰富更多可行的实施来源。
儿童兴趣在传统的预习课程中,儿童更被动地等待老师安排的内容,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从而产生一种达到目标的热情。
生成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密切相关。
孩子们对许多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
很多时候,孩子们喜欢谈论成年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个孩子对他班上养的一只乌龟很感兴趣,所以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去乌龟罐子看乌龟。
有一次,在完成了与天气主题相关的活动后,老师走到观察乌龟的宝宝身边,说许多小动物在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变化,并鼓励宝宝想办法探索乌龟是否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许多小孩对此表示了兴趣,并开始想办法探索天气变化和海龟特征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教师可以观察儿童的兴趣点,将以前活动的主题与儿童对海龟的兴趣结合起来,生成一个新的科学探究课程,使儿童不仅能从表面上观察,还能进一步探索海龟的习性。
此外,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弄清楚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而丰富课程的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生成更多有价值的课程。
2.孩子们的疑惑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经验,很多事情在他们眼
里都是新奇的,所以他们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成为宝贵的教育机会。
在活动区的一次活动中,两个小孩在争论青蛙是如何长大的。
一个孩子说小青蛙一点一点长大,另一个说蝌蚪变了,所以他们请老师来判断。
老师召集几个孩子一起讨论,每个人都说青蛙被蝌蚪变了。
当老师继续问蝌蚪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青蛙时,每个人都不知道。
所以老师第二天带了几只蝌蚪来和大家讨论观察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大家终于明白了蝌蚪的渐变过程,从而产生了艺术活动。
孩子们分工画蝌蚪变化的阶段,并把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墙上。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关于青蛙成长的争议的答案,而是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问题,然后为孩子们困惑的问题生成相应的课程。
因此,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有价值的课程就可以不断产生。
从教师开始的世代课程1。
教师自己的兴趣生成课程并不局限于儿童的兴趣。
课程中的尤平老师和其他人反映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在我表演之后,谁想成为一个小明星在我面前表演?”然而,我想提出一个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在表演中使用他们的围巾。
“听说他们可以成为小明星,孩子们非常兴奋,赶紧去表演。
因此,一些喜欢跳舞的孩子非常积极地用鲜花表演舞蹈。
其他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唱歌和摆姿势。
在学习扎花的过程中,许多幼儿发现这项活动的内容并不难。
任务完成后,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场面变得过于活跃。
老师及时调整了活动的难度,增加了新的活动内容,即舞台表演。
要求儿童使用以前制作的丝巾和鲜花作为表演道具,表演形式不受限制,呼应课程主题,发展
儿童思维。
当然,除了跳舞和唱歌,老师还可以继续指导孩子们选择其他形式的表演,比如讲故事或讲故事。
由意外事件产生的课程每天都不相同,并且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
因此,在一天的生活中有许多课程材料值得探索,如儿童之间的冲突、儿童的健康习惯、儿童的饮食等。
或者当孩子们生病时,我们可以讨论如何照顾好我们的身体以及如何照顾生病的同伴。
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也可能与孩子的生活有关。
例如,老师可以和孩子讨论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一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他人和同情心。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向儿童渗透一些防灾的基本知识,以增强他们的安全保护意识。
面对课程生成,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教育机会。
即使有些问题不能立即解决,他们也应该首先记录这些问题。
一个蝴蝶剪纸是在一次艺术活动中制作的。
当老师展示蝴蝶的照片时,一个小男孩脱口而出说那是一只飞蛾。
事实上,这的确是一只蝴蝶,但老师只对他说,我们这次会是蝴蝶,并不是说它与蝴蝶无关。
孩子们不理解飞蛾和蝴蝶的区别。
如果老师及时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孩子们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反,这会使孩子失去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总之,生成课程有许多方法。
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提高生成课程的意识,将生成的课程与预先形成的课程有机结合,为儿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Word教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