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抗菌药物的调整

合集下载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摘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摘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指南(2020年版)摘要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法以及如何合理使⽤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率和死亡风险⾄关重要。

中华医学会⾎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修订,形成《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指南(2020年版)》。

关于抗菌药物升、降阶梯策略以及抗菌药物调整,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抗菌药物升阶梯策略的适应证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适应症1. ⽆复杂临床表现2. 不确定有⽆耐药菌定植3. 此前⽆耐药菌感染4. 本中⼼粒缺伴发热因耐药菌导致感染罕见初始抗菌药物选择1.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他啶)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3. 哌拉西林+阿⽶卡星抗菌药物降阶梯策略的适应证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适应证1. 复杂临床表现a2. 存在耐药菌定植3. 发⽣过耐药菌感染4. 本中⼼粒缺伴发热常见因耐药菌导致感染初始抗菌药物选择1. 碳青霉烯类单药2.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重症患者选择β内酰胺类中的碳青霉烯类)3. 早期覆盖⾰兰阳性耐药菌(如果存在⾰兰阳性球菌风险):糖肽类、利奈唑胺或新型抗菌药物注:a复杂临床表现包括:⾎流动⼒学不稳定、局灶性感染(如肺炎、肠炎、中⼼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长期和严重营养不良、并发症(出⾎、脱⽔、器官衰竭、慢性病)、⾼龄(60岁以上)抗菌药物调整建议产超⼴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可供选择药物头孢菌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诺);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培南)联合治疗⽅案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备注①⽅案应结合药敏及个体因素选择;②⼤部分仅需单药治疗,仅少数严重感染需要联合⽤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可供选择药物可供选择药物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联合治疗药物磷霉素钠;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异帕⽶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培南)①当碳青霉烯类最低抑菌浓度(MIC)<16 mg/L,须与其他药物联合使⽤,增加给药次数或剂量,延长滴注时间;②当碳青霉烯类MIC>16 mg/L,应避免使⽤;③当多黏菌素B或E MIC≤2 mg/L时可使⽤,⼴泛耐药(XDR)或全耐药(PDR)可同时辅助吸⼊多黏菌素E或B;④当多黏菌素B或E MIC>2 mg/L,联合使⽤敏感药物(如磷霉素钠、替加环素)的联合⽅案;联合治疗⽅案①两药联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多黏菌素+替加环素;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磷霉素;替加环素+磷霉素;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双碳青霉烯联合⽅案)②三药联合: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磷霉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备注①应以早期、⾜量、联合为原则;②针对我国流⾏的碳青霉烯酶,KPC:头孢他啶/阿维巴坦,IMP:氨曲南/阿维巴坦;③多黏菌素B剂量可增加⾄300 mg/d④美罗培南可⽤⾄2 g 每8 h 1 次,⽐阿培南可⽤⾄0.3~0.6 g 每6~8 h 1 次,均持续静脉输注3 h 以上⑤两种碳青霉烯类联⽤:厄他培南+多利培南或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由于体内证据较少,需谨慎使⽤铜绿假单胞菌可供选择药物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妥布霉素、异帕⽶星);氨曲南;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单药治疗对于⾮多重耐药(MDR)轻症患者,没有明显基础疾病时,可以⽤除氨基糖苷类外的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案① MDR菌: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或磷霉素;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或环丙沙星或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② XDR菌: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或磷霉素③ XDR或PDR菌引起的肺炎:可在静脉⽤药的基础上,雾化吸⼊氨基糖苷类(如妥布霉素、阿⽶卡星)或多黏菌素B或多黏菌素E④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或环丙沙星或磷霉素或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备注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4.5 g 每6 h 1次,持续滴注3 h;②严重感染时,可增加剂量、延长滴注时间(2~3 h 以上);③双β内酰胺类联⽤可能有效,但需慎⽤,建议⽅案:头孢他啶或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氨曲南鲍曼不动杆菌可供选择药物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培南);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四环素类(⽶诺环素、多西环素);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异帕⽶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①⾮MDR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② XDR或PDR: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多黏菌素或替加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或多黏菌素;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利福平+多黏菌素或妥布霉素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利福平或氨基糖苷类或替加环素备注①对于MDR感染,舒巴坦剂量可增⾄6~8 g/d;②碳青霉烯类可增加剂量、延长滴注时间嗜麦芽窄⾷单胞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复⽅磺胺甲恶唑;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四环素类(⽶诺环素、多西环素);头孢菌素(头孢他啶)联合治疗⽅案复⽅磺胺甲恶唑+头孢哌酮/舒巴坦或氟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或头孢他啶或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或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他啶备注①联合⽤药适⽤于严重感染、XDR 或PDR菌株感染等;②嗜麦芽窄⾷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③替加环素的临床经验有限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备注①根据药敏结果及感染部位选择;②⾎流感染慎⽤替加环素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中介⾦黄⾊葡萄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精讲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精讲

医院死亡率 (%)
P < 0.001 60
52
50
40
30
24
20
24
10
0 全因死亡率
P < 0.001
42
18
18 感染相关死亡率
不适当治疗 适当治疗
• 感染患者 (655)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接受起始适当抗生素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 1999;115:462-474.
风险
低危
二、肿瘤患者感染
住院 静脉治疗
感染风险评估
低危(无以上因子,并具有多数以下 情况):
门诊病人出现发热 无需要住院治疗或密切观察的相关 急性合并疾病 预计严重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短 (≤100<7天) 体能状态良好( 0-1) 无肝功不全 无肾功不全 风险指数≥21
住院 或
门诊治疗 或
家庭治疗(设施 良好的选择性低 危病人)
需要万古
万古霉素 +
氨基糖甙类 +
碳青酶烯类 (泰能、美平) 头孢他啶 马斯平 特治星?
特定部位检查 经验性治疗后随访
实验室检测和培养: 复查血培养,记录细菌血症﹑真菌血症清除情
况 评价治疗反应和药物毒性: 发热趋势、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评价药物毒性包括重要器官毒性(和肾功能检测,
至 少每周2次)
3-5天内评价对经验治疗的反应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肿瘤相关性免疫缺陷 ♣ 粘膜屏障破坏 ♣ 脾切除和功能性无脾 ♣ 糖皮质激素和其它淋巴毒性药物的使用 ♣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初始评价
特殊的病史和体检: 血管穿刺及置管 皮肤 肺和鼻窦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小肠,直肠) 会阴/肛周
补充病史信息: 主要合并疾病 以前有记录的感染史 医学史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的治疗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的治疗

高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 低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可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
Freifeld A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4):e56–e93
初次评估的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
实验室检查
2010年IDSA指南明确指出:由于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 降低,且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活性较弱,因此不再推荐头孢他啶为 经验性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首选药物
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 抗菌活性降低 头孢他啶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 的活性较弱
1.Spanik S et al. J Infect Chemother.1999;5:180-184 2. Fritsche TR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3;47:435 –440

预防性应用
(1)应考虑对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预期危险≥20% 的患者预防性使用集落刺激因子(CSFs)。 (2)在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有较大发热和/或严重 感染危险时,尤其应考虑应用CSFs预防。如果危险 ≤10%,获益较低,通常不推荐应用CSFs。如果考虑 应用,CSF治疗应在化疗结束后立即开始。
经验性抗菌治疗疗程



对于有临床或微生物学感染证据的患者,疗程取决于 特定的微生物和感染部位;抗菌药物应持续用于至少 整个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直至ANC≥0.5×109/L ), 如临床需要,用药时间可再延长。 对无法解释的发热患者,建议初始治疗持续至骨髓有 明显的恢复迹象;一般终点是ANC增加超过0.5×109/L 。 如果适当的疗程已经结束、感染的所有症状和体征消 失、仍旧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可以再次口服氟 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直至骨髓恢复。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在感染危险度和耐药评估后应当立即经验性 使用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旨在降 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其原则 是覆盖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生命的最常见和 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 果。因此,有效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评 估患者(危险度分层、感染部位、脏器功能、耐药危 险因素)、细菌(当地以及本单位/科室的流行病学和 耐药监测数据)以及抗菌药物本身(广谱、药物代谢 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等)等多方面因 素,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且安全性 良好的广谱抗菌药物,并需注意与治疗原发病药物 (如造血系统肿瘤的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之间 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的叠加。 对于低危患者,其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住院 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推荐 联合口服环丙沙星、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左氧氟沙 星或莫西沙星”2I。在门诊接受治疗的低危患者,应 得到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恰当的医疗处理,如病情加 重最好能在1 h内到达医院。不能耐受口服抗菌药 物治疗或不能保证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到达医院的 患者应住院治疗。反复发热或出现新的感染征象 而必须再次住院的患者,按静脉广谱抗菌药物经验
性用药常规进行治疗。
在医院内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 波动于26.7%~37.7%b。81。中国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血液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发酵菌在革兰 阴性菌中的检出比例为37.2%[4 3。非发酵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发生率明显增高。近10年来鲍曼 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发生率从2005年的
万方数据
主堡血澶堂苤盍2Q!§生5月箜32鲞筮』翅£biD』H!婴!!!!:丛!I 2Q!§,yQ!:32,丛!.5 表3复杂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并发感染的规范诊疗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并发感染的规范诊疗
特征
粒缺伴发热,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 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 Hg) 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实体瘤或血液恶性肿瘤且无霉菌感染史 不伴有需静脉补液的脱水症状 粒缺伴发热,症状明显 无需入院治疗 年龄<60岁
分值
5 5 4 4 3 3 3 2
• 高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 • 低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
定义
中性粒细胞缺乏 ANC< 0.5×109/L 预计48h后 ANC < 0.5×109/L 严重粒缺ANC< 0.1×109/L
“功能性粒缺”
Text
定义
发热
口腔T≧38.3 ℃
口腔T≧38 ℃ 并持续 1h以上
避免腋下和直肠测T
老年和状况不良病人 可能低体温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评估检查
抗菌药物调整方案
起始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
调整抗生素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加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 ➢环丙沙星 ➢氨曲南 ➢万古霉素
调整抗生素
➢真菌 ➢耐药G+球菌 ➢碳青霉烯耐药G-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NCCN-起始治疗无效患者的后续治疗
感染部位未明确
病情稳定
病情不稳定
感染部位明确
继续起始抗感染治疗 持续发热超过4天,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NCCN-不同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的疗程
感染部位和病原菌 皮肤软组织
G-或G+细菌 血流感染 金葡菌
酵母菌 鼻旁窦 细菌性肺炎
真菌
念珠菌 霉菌
病毒
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流感病毒(奥司他韦)
疗程 7-14天 10-14天 血培养阴性和心脏超声正常后至少2周 血培养阴性后至少2周 10-21天 10-21天 血培养阴性后至少2周 至少12周 7-10天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常见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和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可能导致化学药物减量或延迟、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严重的感染,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甚至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评估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早期识别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感染并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及抗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在《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旨在为我国肿瘤学医师提供关于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断和治疗有效的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恶性肿瘤;专家共识;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应用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和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患者自身因素以及联合用药有关。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引起治疗费用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的延长、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延迟,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脓毒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正确评估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早期识别FN和感染并进行合理地预防和治疗,对减少CIN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及抗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及反复修改,在《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更新,具体更新内容如下:(1)将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定义更新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 5×109/L或ANC<1.0×109/L但预计在随后的48 h将下降至<0.5×109/L。

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临床分析论文

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临床分析论文

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检查结果、抗感染治疗方案和疗效。

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

病原体构成以细菌为主。

广谱抗感染治疗后,293例次感染均有效控制。

结论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细菌及真菌药物对控制感染及降低与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均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感染;广谱抗菌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61-02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手段,但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成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仍然是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也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治疗成功与否,常常是决定化疗成功的关键。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特点。

现在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61例患者,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149例,女性112例,年龄12-89岁,平均年龄637岁。

2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住院465例次,化疗后均出现粒细胞缺乏,其中305例次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是指病人住院48-72h后或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12 方法121 资料收集回顾性查阅病人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症状,胸部ct、血培养、大便及小便培养结果,抗感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等相关资料。

2 结果21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以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居多,占6197%(189/305),其次是血液感染占2623%(80/305),消化道感染占1180%(36/305),泌尿系感染占361%(11/305),肛周感染占164%(5/305),感染部位不明者占1475%(45/305)。

粒缺伴发热的指南解读

粒缺伴发热的指南解读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粒缺伴发热是血液科的常见患者类型
• 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 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 关的发热的比例1:
• 在国内医疗条件下,当外周血WBC<0.5×109/L时,感染发生率可能达到
95.3%~98.1% 2 •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粒缺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11%3
原因
不能缩短发热时间 或降低总病死率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什么特定情况加用抗G+菌的药物?
①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它严重V血流感染证据 ② X线影像学确诊的肺炎 ③ 血培养为革兰阳性细菌 ④ 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 V ⑤ 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⑥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定植 ⑦ 已预防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经验性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时出现严重黏 膜炎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低危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初始治疗可以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联合口服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可以单用左氧氟沙星
接受氟喹诺酮类预防的患者
应接受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
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
需要保证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恰当的医疗 护理
病情加重的患者
防不足 & 防过度
应将危险分层作为粒缺伴发热患者治疗开始前必要的工作:
防 尽管经过经验性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 不 者均可平稳度过中性粒细胞缺乏期,但也有少 足 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而对于全身状况良好、粒细胞缺乏时间短暂的 患者,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治疗过度的情况。
防 过 度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谱抗菌药物来降低因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率增高;对病 情较为危重的患者采取降阶梯策略,以改善预后。
高危患者静脉应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能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 严重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
鉴于耐药菌比例日益增加,在初始选择药物时还应基于体外药敏 试验、已知特定病原体的最敏感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 应动力学资料。 在权衡风险获益后,也可以经验性选择替加环素、磷霉素等。
六、抗菌药物的调整
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应根据危险分层、确诊的病原菌和 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等综合判断,决定后续如何调整抗菌治疗。 正在接受经验性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低危门诊患者,如果其发热和临 床症状在48h内无好转,应住院重新评估并开始静脉应用广谱抗菌 药物治疗。 对于明确病原菌的患者,可根据药敏结果采用窄谱抗生素治疗; 检出细菌如为耐药菌,可参照表5选择药物。 对于未能明确病原菌的患者,可参照图2调整后续流程。 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真菌和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可能性, 参照血液病患者的真菌诊治指南尽早开始抗真菌或抗其他病原菌治 疗。
2.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T>38.3℃(腋温 ≥38.0℃)或T>38.0℃(腋温≥37.7 ℃)持 续超过l h。 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 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 围黏膜和软组织。
二、流行病学
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 后会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 伴感染时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 据报道,13%~60%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病死率达12%~42%。 在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当中性粒细胞缺乏 持续>21d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

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表至今4年,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期间国际及国内关于粒缺伴发热的诊疗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我国在粒缺伴发热的病原学,尤其是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应用带来新的危险因素。

因此,参考欧洲白血病感染相关指南(ECIL指南)[1,2,3]、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肿瘤合并粒缺患者治疗指南(IDSA指南)[4]、2019年西班牙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管理共识[5]等,结合我国当前细菌流行病学、耐药菌监测数据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行修订。

一、定义1.粒缺: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或预计48 h后ANC<0.5×109/L;严重粒缺指ANC<0.1×109/L。

2.发热:指单次口腔温度≥38.3 ℃(腋温≥38.0 ℃),或口腔温度≥38.0 ℃(腋温≥37.7 ℃)持续超过1 h。

粒缺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侵入。

需要指出的是,发热是粒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由于这群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医师的判断在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

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也需要医师仔细甄别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警惕感染时可能无发热或表现为低体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抗菌药物的
调整
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关于何时、如何作出调整抗菌药物覆盖的决定,应根据危险分层(低危或高危)、确诊感染的病原菌和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图2显示了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4 d后的患者治疗流程。

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如果患者反复或持续发热>3 d时,应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一套新的血培养检查和根据相应症状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寻找感染源。

对于病情稳定却有无法解释的发热患者很少需要更换抗菌药物,如果发现感染进展,则需相应地调整抗菌药物。

对于临床或微生物学检查明确的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和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报告来调整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

对于初始应用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未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证据,应尽早停用抗革兰阳性菌药物。

有持续性发热但无明确来源、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应将其抗菌方案扩展至能够覆盖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和真菌。

可将初始用头孢菌素类改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也可以加用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环丙沙星、氨曲南或万古霉素。

在初始经验性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除了考虑真菌和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以外,还要考虑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细
菌(包括非发酵菌)感染的可能性,可以选用抗非发酵菌效果较好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正在接受经验性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低危门诊患者,如果其发热和临床症状在48 h内无好转,应该住院重新评估,并开始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4~7 d后仍有持续或反复发热的高危患者和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10 d的患者建议加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