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广播电视传播与受众

合集下载

国家广电工作面试题及答案

国家广电工作面试题及答案

国家广电工作面试题及答案一、国家广电工作面试题:1. 请谈谈对广电行业的了解和认识。

2. 你认为广电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3. 如何看待网络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冲击?如何应对?4. 请谈谈你对广告业务的理解和看法。

5. 如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率?6. 在推动国家广电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7. 请解释一下广播电视的版权保护问题及解决方法。

8. 请谈谈你对国际广播电视交流与合作的看法。

9. 在工作中,你认为自己具备哪些重要的能力和特质?10. 如果在广电行业工作,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二、国家广电工作面试答案:1. 对广电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广电行业是指广播电视行业,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广电行业以传播信息、传递文化、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其主要职责是制作、播发和传播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观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娱乐。

2. 广电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广电媒体在社会中起着宣传、教育、娱乐等多重作用。

它可以向观众传递政府政策、社会热点和重要信息,对于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广电媒体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娱乐节目,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网络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冲击及应对:网络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广电媒体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自己的网络传播平台,提供更多的互动性、个性化的服务,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4. 对广告业务的理解和看法:广告业务是广电媒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它能够为企业提供品牌宣传和推广的机会,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广告业务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以保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广电媒体还应注重广告节目的质量和观众体验,以提高广告的效果。

5.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影响力和受众率的方法:要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率,首先需要优化节目内容,确保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播音学概论复习提纲

播音学概论复习提纲

播音(bō yīn)学概论(10主持二班(èr bān)补考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播音(bō yīn)定义:(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tōngguò)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2、节目(jiémù)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点,用有声语言和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的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

3、播音员: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工作的专业人员。

4、播音工作的内涵: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任务的职业。

5、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以有声语言驾驭节目进程。

6、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

它按时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组织内容,依次传播。

7、创作主体的定位: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承担的任务、起的作用确定其在传播活动中应有的位置。

8、广播电视受众:是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

在播音创作活动中,“受众”又是接受的主体。

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受众”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

9、稿件:稿件是播音创作中的基本元素。

10、受众心理:影响、制约听众、观众接受行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可分为:共性心理、特性心理和逆反心理等)11、受众需求:是受众的重视要求与广播电视节目实际情况之间的反应,是受众试听行为的原动力。

12、受众反馈:传播者通过受众对所接收的传播信息的反应,推测和判断受众的心态和需求,检验和证实传播的效果。

13、内心感受:语言表达者透过稿件文字和文字间的相互关系,感受到其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的间接刺激作用。

14、形象感受:语言表达者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空间时间知觉等,对所表达的内容中描述的食物进行具体能动的体验。

15、情景再现:就是稿件中的人物,时间,场面,在播音创作者的脑海里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产生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CCTV-8电视剧频道受众、收视简单介绍

CCTV-8电视剧频道受众、收视简单介绍

CCTV—8栏目特点及观众特点 栏目特点及观众特点
黄金强档】 【黄金强档】——黄金剧目 品质为王 黄金剧目 海外剧场】 【海外剧场】——白金收视 独步荧屏 白金收视 青春剧苑】 【青春剧苑】——老少皆宜 青春时尚 老少皆宜 【大剧场 】——经典重温 首选剧场 经典重温 环球影院】 【环球影院】——名声鹊起 速递佳作 名声鹊起 魅力100 100分 【魅力100分】——真实享受 魅力生活 真实享受 都市剧场】 【都市剧场】——充实夜晚 含金量高 充实夜晚 影视同期声】 【影视同期声】 影视俱乐部】 【影视俱乐部】 世界影视博览】 【世界影视博览】
集 数 29 35 34 50 42 最高收视率 % 2.42 1.88 2.7 4.09 2.26 同时段电视 剧节目排名 2 2 2 1 2
题材
剧目
平均收视率% 1.80 1.39 1.81 2.93 1.62
战争 剧目头杀出绝地 现代 言情 年代 谍战 中国维和警察 倾城之恋 人间正道是沧桑 虎胆雄心
较高的收视率和覆盖率决定CCTV-8能够触及最大规模的收视群体,有 效到达企业现有顾客群体和潜在顾客群体,在强化现有顾客购买行为的同 时,不断吸引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参与,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产品的消费群 体,有效提升短期的销售业绩。
全天 频道 中央 一套 中央 八套 湖南 卫视 02:00-26:00 收视率 0.70 0.46 0.35 市场份额 5.52 3.66 2.77 白天 频道 中央 一套 中央 八套 中央 五套 06:00-18:00 收视率 0.42 0.30 0.29 市场份额 4.85 3.44 3.27 晚间 频道 中央一套 中央八套 湖南卫视 18:00-24:00 收视率 1.86 1.22 0.80 市场份额 5.97 3.91 2.56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过程是大众传播—意见领袖—普通受众。

也可以具体理解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及其影响不是一般认为的直接流向或者传达给普通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介,这里的意见领袖是指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再由意见领袖传达给受众。

这个理论是在4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举例说在欧美换届选举中,一般选民们对于自己所要选择的政党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对于他们的选择起重要作用的反而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一般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从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意见领袖那里,这主要是一个信息传达的过程,然后在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

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态度形成、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它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的一种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

大众传播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种“议事日程”,也就是说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可以给那些“议题”分清轻重缓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作突出报道,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以此来影响民众对周围世界的重要事件的判断。

而且大众传播不能决定人们对这些事件的具体看法,也无法影响人们去想什么,但是可以通过那些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举例说,之前发生的“7·23”动车事故,全国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这次事故的相关追踪报道,在报纸和电视媒体上都是放在第一位报道的,这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民众的重视,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而当时的其他一些事件就没有都不是那么地引人注意了。

可见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

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

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

4通过分析调查表明,可以看出新媒体其实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形式,新媒体技术本身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新型媒体要素形式,其不仅有着较高的受众率,与此同时,对于用户观看电视的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现如今的发展形势下,新媒体方式日益多变,其包含的类型众多,比如手机、IPAD,这些都是相应的媒体传播形式,其不仅实现了传统媒体、信息技术以及新型媒体技术的全方面发展,与此同时,还更好地满足了人员发展需求。

一、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当前,随着新媒体电视的快速发展,其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感受,与此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以及个性化发展趋势。

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新媒体电视具备的作用如下所示:(一)观摩行为具备较高的可控性,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自从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时间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比方,在上班途中等车的时候,可以借助手机功能来浏览新闻、微信以及微博等,或者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视频。

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同时还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成本。

(二)接收信息速度快,信息包含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以往获取信息的方式为翻阅报纸、听取广播以及观看电视等,现如今不同,自从有了新媒体,人们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旧的信息获取方式相比较而言,新媒体优势更高,其具备多样化特征,在这一阶段中,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便是最为明显的一个案例。

对于新媒体而言,可以借助网络对不同的信息分类说明,然后传输给人们,不管人们处于什么区域,只要手拿智能手机,连接网络,都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从中看出,此种方式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

(三)观摩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交互性,能够有效地发表出自身的想法人们可以采取评论以及留言的方式参与到该项活动中去,以此提升了新媒体的感官体验。

有利也有弊,不过,此种新媒体传播方式虽然产生的效果极高,不过,自身也具备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如下所示:1.信息的可信度以及权威性较低,经常影响人们的思维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既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新媒体选择信息和审批信息的时候,过于随意。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传媒媒体,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娱乐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

首先,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一种媒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来实现,而电视除了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之外,还需要使用电视机等设备来接收和显示信号。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一般较广,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

其次,广播电视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播给大众。

广播主要传播各种声音,包括新闻、音乐、广告等,通过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接收;而电视在传播音频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视频信号,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电视机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多样的节目内容。

广播通过调频和调幅等方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汽车音响等设备接收广播信号。

而电视则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信号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视盒子等设备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种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广播电视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资讯来源,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和各种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广播电视还扮演着教育和宣传的角色,播放各种教育节目和宣传片,提供给人们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总之,广播电视是传媒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教育和信息资源。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媒体,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的兴起。

最早的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音频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次收听到无线电广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广播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传输声音和图像数据的一种方式。

CCTV各个频道受众分析

CCTV各个频道受众分析

C C TV-1综合频道囊括最广泛的受众,忠诚度最高。

整体采用高频次、跨频道、多栏目组合的高覆盖率的投放策略。

C C TV-1综合频道投放,基本属于广域受众受众广泛,追求高品质生活,引领社会舆论、具有极强的忠诚度,对品牌树立有很好的作用。

C C TV-1综合频道高投放,特点是高等学历、中高收入的管理者及白领比较集中,以高知群体为核心,追求高生活品质,具备高话语权,引领社会舆论、影响价值标准,增强品牌的信誉度。

同时也给经销商很大的信心。

C C TV-2财经频道,特点是高等学历、中高收入的管理者及白领比较集中,以高知群体为核心,追求高生活品质,具备高话语权,引领社会舆论、影响价值标准。

C C TV-3综艺频道的配合投放,拥有广域的受众群体,对于品牌长线投放或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都较为有利;而且拥有稳定观众以及极高的观众喜爱率。

CCTV-3综艺频道投放,良好职业者是家庭主要收入者,高学历良好职业又为高收入、高消费奠定必要基础,聚揽多层次受众带来强有力的消费群,核心广众为家庭消费决策者。

在CCTV-3综艺频道高投放,特点是网罗更加广泛的收视人群,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和家庭观众也很多,追求高生活品质,引领产品消费方向、直接带动了销售,增强了品牌的信誉度。

C C TV-4国际频道的投放,观众对象主要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我国驻外外交、经贸、文教等机构的常驻人员,在海外的留学生及其家属。

意在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增加现有消费者使用量。

C C TV-5体育频道的收视人群广泛,侧重影响黄金消费者特别针对男士消费群,在行业领域引领产品消费方向、直接带动了销售以及对品牌的信赖。

C C TV-6电影频道较高投放,囊括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和家庭观众,追求高生活品质,对于品牌长线投放或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都较为有利;而且拥有稳定观众以及极高的频道忠诚度。

C C TV-7军事频道较高投放,是培养民族品牌、扩大本土企业知名度开辟的一条良好途径。

第六讲传播者和受众

第六讲传播者和受众
四是观点一致(对社会事 务和面临的问题看法一致、 观点相同)
五是利益一致(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唇亡齿寒)
受众的心理效应(三)
晕轮效应
指受传者在接受活 动中将认知对象的 某种印象不加分析 地扩展到其他方面 去的接受倾向,从 而得出全部好或全 部坏的整体印象。
晕轮效应具有使信 息接受变简单、便 捷的特点,因而合 理地加以利用可迅 速取得某种传播优 势,获得即时的短 期的传播效果。
受信息的人,它既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接受群体— —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 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
受众的角色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 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受众的特点:
就受众在空间上分 布、存在的态势看, 表现为:众多性、 混杂性、分散性和 隐匿性
受众的心理效应(一)
威信效应
传播者个人或群体 的权威性、可信性 对受众的心理作用,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 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传播活动中,受 众威信效应的产生 主要取决于传播者、 传播机构或信息来 源在受众心目中的 威望和地位
“名片”效应
这是指传播者先向
受众传播一些他们 所能接受的和熟悉 并喜欢的观点或思 想,然后再悄悄地 将自己的观点和思 想渗透和组织进去, 使受众产生一种印 象,似乎传播者的 思想观点与他们已 认可的思想观点是 相近的。
概要:课堂讲授进入点的层面。介绍
传播媒介的发展、分类及各自特点。 重点讲述受众的传播行为、类型和特 征,受众研究理论及其流变。
练兵上推选代表发言,最后由教 师总结点评的方式,训练学生把握重 点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 神
受众(Audiences,又译为受传者、接受者),就是接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n受众特征:
一、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稳定中的流动性 电视传播的覆盖率 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
二、收看的随意性、自主性与隐匿性 家庭收视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频道)的选择范围 电视技术提供的便利(遥控器)
三、理解的差异性 影响观众理解信息的因素:人的个性心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200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80 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 台联合推出12集大型纪录片《 故宫》。
《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 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 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 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 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 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 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 视野中。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 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 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 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 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 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 果。
• 电视传播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的功能 文化规范的培养 给人以情绪宣泄的机会 密切社会沟通和文化交流 引导和形成社会流行时尚 为人们提供社交话题 构造“虚拟环境”及麻醉精神 电视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地球村”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娱乐功能:陶冶、审美、休闲、移情
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
2009年是快乐大本营12周年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保持其竞争力的对策:
• 1 坚持新闻传播,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 2 重新定位文艺传播模式,把音乐节目作为收复失地的重要对策; • 3 广播节目的广告化趋向必须防止; • 4 必须进行广播改革,实行专业台战略; • 5 实现传播观念的转变,为听众提供“视听”并茂的信息; • 6 利用高科技,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对四种传播媒介的认识

对四种传播媒介的认识
5.报纸能够图文并茂,给读者以感官上的影响,使读者对于其所传播的信息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6.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报纸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点上,报纸优于电子媒介,充分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7.报纸媒介可以有效的保存,信息不易丢失,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可以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
8.报纸的头版头条对新闻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扩大化效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2.播音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解说来感染听众,可以在对特定新闻的传播中渲染一定感情色彩,从而使听众更容易对所传播的信息做出情感上的评判,并且更易获得内心的共鸣。同时,播音员也可以运用语言的特点吸引听众,引起听众兴趣,使信息传播不再单调乏味。
3.广播具有跨时空性,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把信息及时地传播到四面八方,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因此,广播的时效性也更强。
6.杂志携带便捷,阅读受时间空间局限少。
相应地,杂志也具有以下缺点:
1.杂志的有限。
2.杂志专业性强,传播面窄,其影响面比不上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介;相对于报纸,杂志的大众化程度有限,对读者人数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影响力弱于其他媒体。
3.杂志的发行周期长,一份杂志的发行周期通常介于一周至一月之间,时效性差,在突发性重大新闻的报道上,杂志常常迟于其他媒体,从而无法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3.信息密集行强。网络媒介可以说是目前信息量最集中的,通过浏览一个页面,我们就能够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4.形式多元化。网络媒介信息的传递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介的方式于一身,既有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有电子媒介的新鲜性和及时性,还有自身的图文阅读性和印象视听性。
5.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网络媒介传递和交流信息,不需要纸张,不需要印刷、投递,也不需要发射广播电视节目所需要的昂贵而复杂的设备,它是将讯息拨号入网,在通讯线路上自由传递,不分地区、不论国界,随传随至,既方便快捷,又省钱省力。

《广播电视传播》导学案

《广播电视传播》导学案

《广播电视传播》导学案广播电视传播导学案一、引言广播电视传播作为现代传媒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信息传递、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导学案将介绍广播电视传播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和挑战。

二、广播电视传播的概念广播电视传播是利用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传输声音和图像信息的传媒形式。

它通过广播和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大众观众,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传播力。

三、广播电视传播的特点1. 广泛覆盖:广播电视节目可以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观众无需特定设备即可接收。

2. 高度可视性:广播电视传播以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呈现,能够直观地传达信息,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3. 双向互动:现代广播电视传媒具备与观众互动的能力,观众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媒介与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互动交流。

4. 多样化节目:广播电视传媒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四、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历程1. 无线电广播时代:20世纪初,电台开始运营,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接收到音乐、新闻和娱乐等节目内容。

2. 有线电视时代:20世纪中叶,有线电视兴起,观众可以通过电缆接收到更多的电视频道和节目。

3. 卫星电视时代:20世纪末,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可以接收到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视频道和节目。

4. 数字化传播时代:21世纪初,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传播更加清晰、稳定,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互动和个性化功能。

五、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1. 信息传递:广播电视传媒是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新闻节目和专题报道,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并影响着观众的思想和行为。

2. 文化传承:广播电视传媒可以传播民族文化和优秀作品,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3. 社会互动:广播电视节目的互动环节可以促进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拉近观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传播学受众名词解释

传播学受众名词解释

传播学受众名词解释
受众是指在某一特定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实现信息的接受者。

受众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

个人受众是指接收信息并作出反应的单个个体;集体受众是指接收信息并达成一定共识的集体。

在传播学中,受众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的概念。

受众的构成、需求、兴趣和心理特征等因素都会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

受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目标受众:指信息传播活动所针对的特定群体。

这类受众的需求和特点需要在传播过程中特别关注。

2 .大众受众:指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广泛传播的信息可以覆盖到的受众,这些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3 .细分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为了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可以将受众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细分受众群体传播相应的信息。

4 .行为受众:指受众接受信息后的实际行为,这包括受众对信息的态度、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5 .反馈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通过反馈机制与传播者进行互动,包括对信息的评价、建议和意见等。

反馈受众可以帮助传播者了解受众需求,调整传播策略。

6 .网络受众: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受众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传播学受众研究旨在揭示受众的需求、心理、行为和特点,为传播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概念:国际市场营销调研:国际市场营销调研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系统地搜集、记录一切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信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把握目标市场的变化规律,为国际市场上的营销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文案调研:文案调研方式是指从各种文书档案中检索出有用的信息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确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一种以收集第二手资料为主的调研方式。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指市场调研信息资料直接来源于国际市场,从而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寄给被调查者,请其回答后寄回以获取信息资料。

抽样调查:这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观测和调查,并以所观测和调查的样本指标推断或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二手信息资料:第二手资料包括联合国、各国(地区)政府、贸易协会及其他组织公布的资料,企业内部记录和报告以及从各种渠道得到的间接资料。

第一手信息资料:是市场营销人员直接从顾客、中间商、推销员和竞争者等方面收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

询问法:指采取询问方式向具有代表性的被调查者了解情况,从而获取原始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指由调研人员直接到现场,指由调研人员直接到现场,指由调研人员直接到现场,通过工具、机器或直观方法,通过工具、机器或直观方法,通过工具、机器或直观方法,观察被调查者观察被调查者的行动和表情,收集原始资料。

实验法:实验法:指在一定的小范围市场指在一定的小范围市场指在一定的小范围市场(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样本空间)内,对某一购买行为进行实验性的内,对某一购买行为进行实验性的统计性观察,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2.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调研:国际自然环境;人口资源;国民收入;各国社会和文化;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市场的消费者调研:消费者调研;消费量调研。

第八章受众2

第八章受众2
1、多:规模巨大、人数众多 2、杂:个体差异、层次丰富 3、散: 分布广泛、没有组织 4、匿: 时空分离、无缘见面
第二节
受众的选择机制
报偿的保证 费力的程度
媒介选择的或然率
一、受众的选择行为
美国传播学者克拉帕指出, 受众对信息的 选择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 解以及选择性记忆。
1、选择性注意
2、魔弹与靶子
• 魔弹论(或靶子论): • 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就会对他产生 媒介所预期的效果。 • 实质是过分扩大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认为受 众在这种非常强大的传播势头面前除了束手就范 就别无他法。
• “火星入侵地球” •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二)联合御敌的受众
受众并不是乌合之众,他们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他象一张无形的网络把受众联 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3.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 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 容。这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最末环节。
• 1958年,科勒与琼斯: • 对种族隔离政策赞成与否的研究:喜欢种族隔离 的人记得支持种族隔离的言论,比他们记得支持 反种族隔离的言论容易得多。
受众有自己的防卫圈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 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 • 2、受众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 3、受众所属群体的影响因素 • 4、受众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因素 选择性心理、从众心理 • 5、传播媒介的影响因素
1955年
阿西的实验
X
A
B
C
出 错 率 群体 规模
1人
3人
7人
15人
• • • • • •
有限效果论
• 这种新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力是有限的,它要对 受传者产生影响,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包括 个人接受信息必经的选择过程、群体规范形成的压 力以及各种个人影响等等。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媒体的方式,向大众传播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媒体形式。

它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广播电视的总结:
1. 信息传递:广播电视是一种快速有效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

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种新闻、报告、天气预报、紧急消息和其他实时信息。

2. 娱乐:广播电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音乐会等。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收音机享受到各种精彩的娱乐内容。

3. 教育:广播电视也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

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知识。

同时,电视台也制作并播放一系列教育性质的节目,如纪录片、科普节目等。

4. 文化交流:广播电视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电视台和电台,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音乐、电影等,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5. 广告宣传:广播电视也是商业广告宣传的重要渠道。

各种企业和品牌可以通过电视台和电台投放广告,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总之,广播电视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娱乐,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播音主持概论【精选文档】

播音主持概论【精选文档】

第一章1。

播音的定义广义: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活动).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2.播音的重要性从播音的地位来看,播音处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前沿。

从播音的作用来看,体现播音的重要性。

播音是揭示节目思想内涵的主要工具.播音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3。

播音学的定义播音学是研究广播电视播音的创作活动和规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4。

中国播音学的定义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换句话说,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传播各类信息的创作活动。

它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主持.5.传播用语的现实思考方言的草根性决定其传播的地域性普通话的规范性带来传播的广泛性6.基本矛盾:播——受7。

对“播音”的误解播音就是念字 -—否定播音的创造性播音和主持是两回事——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a。

主持是播音的延伸产物b.主持和播音本质核心相同第二章1.播音主持发声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性、艺术性)2.播音主持的性质创造性(基本属性)多质性:言语传播性、技术性(业务属性)新闻实践性、艺术创造性性质的主调:新闻性(根本属性)3.播音主持的创造性(什么是创造)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新的符号系统。

运用到艺术领域,创造赋予了情感。

通过情感的力量来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新的符号系统。

4。

什么是创造播音员自身实现了对腹稿(心中的文字符号)和稿件文字符号系统的转换,建立了符合听觉、视觉规律的新的符号系统,从这一点来说,属于创造。

5.播音创作的特征创造和再造的双重性创作素材的二度性创作手段的声像性交流对象的虚拟性吐字发音的规范性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创作时间的紧张性创作范围的社会性接收方式的个体性创作活动的日常性强烈鲜明的时代性6。

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及受众分析

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及受众分析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频道定位,受众分析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及受众分析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概述:CCTV-1综合频道受众广泛,25岁以上居多集中了央视最优秀栏目,将新闻、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优化整合播出 CCTV-2财经频道偏男性中年群体集中度高以财经、资讯、生活服务节目为主CCTV-3综艺频道中青年女性偏多以音乐及歌舞综艺节目为主CCTV-4国际频道偏男性,年龄在40岁上以居多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导,以文化类为支撑,以对台湾报道为重点 CCTV-5体育频道偏男性,中青年居多唯一国际级体育频道,拥有多项国际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 CCTV-6电影频道男性偏多,中青年居多每天播出8部不同风格电影纪录片等CCTV-7军事农业频道中高年龄群居多、中等文化程度唯一专业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频道 CCTV-8 电视剧频道偏女性,中年居多以优秀电视剧为主要播出内容 CCTV-10科教频道偏男性,年龄偏大开办有二十余个科教栏目CCTV-11戏曲频道中老年居多汇集各地戏曲种类200多个,播出新戏和传统戏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受众广泛、偏男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制专业频道,以普法、讲法为主要宗旨 CCTV-新闻频道偏男性以时效性为核心宗旨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各频道受众特征综述一套(综合频道):央视主频道,影响力强,覆盖人群广泛;二套(财经频道):频道定位经济,受众收入高,农村收看少;三套(综艺频道):大众化综艺,受女性偏爱,收视人口广泛;四套(国际频道):主要覆盖海外,高龄男性观众居多,收入一般;五套(体育频道):体育直播赛事,偏向男性观众;六套(电影频道):主要播放电影,观众细分不明显,男性偏多,收入水平中下;七套(军事·农业频道):面向农村,整体观众学历、职位、收入等较低;八套(电视剧频道):热播电视剧,以中年以上家庭女性收看为主;十套(科教频道):面向文化传播领域,男性偏多,其他观众群分布相对平均;十一套(戏曲频道):以老年观众为主,主要播出各类戏曲节目;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各类法制节目、影视剧,受众学历、收入偏低;十三新闻频道:专业化新闻定位,高端男性偏好强;十四少儿频道:观众以青少年为主,播放各类卡通,少儿节目;。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2)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2)

公共政策分析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激发机制:一种触发机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或整个事件),该事件把例行的通常问题转化成一种普遍的共有的、消极的公众反应。

公众反应反过来成为政策问题的基础,而政策问题随之引起触发事件。

当一个事件把一种消极状况催化为要求变化的政治压力时,就会因触发机制的持久性而发生性质改变。

2.政策执行客体:政策执行客体又称政策目标群体。

政策目标群体是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

目标群体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一定的公共政策通常是以一定的公共团体作为政策诉求的对象。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政策能否成功,并不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一相情愿,它与目标群体有着直接的关系。

3.公共政策学习:依赫克罗的观点,学习就是政府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新形势的反应;政策学习被视为一种由政策制定者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足为了应对外部政策“环境”的改变的行为。

当环境改变时,政策制定者要让其政策成功,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

4.公共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能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政策工具概念往往与政府工具、管理工具、治理工具、政府手段以及政策手段、政策机制等术语相关联。

是公共政策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为取得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技术或途径,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5.政策调整:政策调整,也就是在政策评估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系统、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6.公共危机决策:公共危机决策也称为非常规决策,它是相对于常规决策而言的,是指决策问题不常出现,或者决策情景变化无常,难以事先规定解决方案和决策程序的决策,因而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

通俗地说,公共危机决策就是在有限的时问、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心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一出现预料之外的某种紧急情况,为了不错失良机,而打破常规、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计受众:指在特定时段内至少看了一次某个节目的 不相重复的户数或人数。 累计收视(听)众率:指在一个调查区内,特定 时段至少看了一次某个节目的不相重复的受众数量与 调查区内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skip
满意度调查:是测量广播电视受众对频道或节 目质量的满意程度。 满意度调查的应用意义: 1.为节目编排和调整提供依据 2.为频道定位与发展提供依据
受众权利
表达权: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 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 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 名誉权:指受众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 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隐私权:是指受众拥有的对个人的身体或日常生活不 愿公开的“隐”的情况和“私”的权利。
收视率的采集方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 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 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 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 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 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 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 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 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 受众参与 “受众本位” 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 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义务:
帮助传播者搜集、制作、传播信息义务;
对大众传播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监督批判的义务; 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反馈传播信息的义务; 了解传媒、掌握传媒、充分利用和保护传媒的义务; 选择积极有益的传播内容、自觉抵制消极庸俗的传播内 容的义务等。
(三)受众构成
广播的受众构成
1.从年龄上看:15~24,50~64是广播收听 最集中的两个群体。30~45岁收听人数也呈上升趋 势。 2.从男女性别比例看:男性爱听广播,女性爱看电 视(相对) 3.从受教育程度看: 广播:受教育程度高的听众要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听 众; 电视:受教育程度低的听众要多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听 众。
(六)受众调查的主要术语
潜在受众:指抽样地区内有接收机(电视机或 收音机)的所有家庭。 ① 以家庭(户)为单位; ② 随着人口增减和接收机的普及每年需进行 修正; ③ 可收到哪些广播电视节目。
开机率:指在一个特定时段内处于开机状态的户数与 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户数的百分比。
skip
受众份额比率:指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收看(听) 节目的户数与同时收看(听)其他节目的户数 的百分比。
(五)受众调查内容
弗兰克· 斯坦顿的问题(1935) 1.听众什么时候收听广播? 2.收听的时间有多长? 3.选择收听哪些电台的节目? 4.什么样的人在收听节目(性别、年龄、经济和教育水平)? 5.在收听广播时,听众还会做什么? 6.听完节目后听众会有什么反应? 7.听众喜欢什么类型的节目?
受众调查研究观念的变化 : 1.由关注多少人在收看(听),转为关注“谁”在收看(听); 2.由关注受众“是否”在收看(听),转为了解受众“为什么” 在收看(听); 3.由“泛”受众群转为“窄”受众群; 4.由调查过去的收视(听)率,转为预测未来的收视(听)率。
减少人为美化, 还原历史真实。
三、受众调查
受众的需求和选择最终决定新闻媒介的命运,因此 在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
反馈,是构成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指受传 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和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 的反作用。 反馈是一种双向对话,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 动性的重要机制。
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
享受娱乐 “逃避”
获取信息 “媒体依赖性”
受众参与 “受众本位”
自我实现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1.广播电视的真正大众化
器材 发布接收渠道 从博客到播客到维客
所谓维客即 Video Blog
2.传统大众媒介的变革
原有节目增强互动性 为受众开辟展示平台
例如,短信参与
案例
每周一至周五21:00~21:20,CCTV-10播出
目被安排连续播出
1997年12月4日,由原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和法国索福瑞 (Sofres)集团合作正式成立了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CSM)。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CSM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的 收视率调查专业公司。CSM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收 视调查网络。
2011年平均收视率3.73
2011年平均收视率3.43
受众即市场
2.“受众即市场”受众观的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经营性
反映了广播电视机 构的某些特性
商品性
竞争性
娱乐性
决定了广播电视节 目的某些特性
针对性 波动性
3.“受众即市场”受众观的社会后果
传受双方复杂的社会 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 单纯的买卖关系
节目设置及内容更多的着眼于受众 的购买力及消费特点 收视收听率成为判断传媒成败的唯 一标准,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被忽视 知情权 监督权
(一)受众的选择心理与行为选择
求知 求新 求同 受众选 择心理 求异 求趣 求美 从众 逆反 受众行 为选择
易得性、对比性、报酬与威胁
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
(二)受众的权利和义务
知情权:公民了解公共事务、获得和知晓相关信息特 别是官方信息的权利。
媒介接近权:指受众利用新闻传播媒介阐述主张、表 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受众作为社会成员的 正当权益遭到忽视和 侵害
知情权 监督权
表达权
(二)受众差异论—实证主义: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前,就 具有倾向性,而这些倾向性则与受众的社会经历、所处的社
会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推销手段的广播电视与受众
1.经济语境下的广播电视受众观
内涵 发展 概况
把受众看作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消费者和广播、电视 企业的经济来源。 这种观点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媒介向企业经营 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出现,如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 流观点。
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受众是新闻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他们是新闻信息的受传者, 又是反馈信息的发布者。
规模的巨大性、广泛性
从人口特征来说
身份的模糊性、不确定性 彼此联系的稀薄性、独立性
随意性(或称伴随行)
从行为特征来说 能动性 非强制性 隐匿性
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
广播电视传播者把受众摆在什么位置,不仅是一个业务问题 和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广播电视性质的原则问题。
,传播
1.政治语境下的广播电视受众观
内涵 发展 概况
广播电视被视为向大众灌输某种观点的工具, 是某个组织赢得人心的法宝。 这种观点在战争时期、对外宣传以及实行广播电 视产业公有国营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充分体现。
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首 次把文献纪录片当成一种重要的宣传 手段。
受众作为社会成员的 正当权益遭到忽视和 侵害
表达权
(三)受众主动论: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 目的。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主见的信息使用 者和创造者。
“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行为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
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 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的过程。
[德]莱尼· 里芬斯塔尔
2.宣传机器受众观的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公有国营类 非盈利性
广播电视机 构的性质
非商品性
非竞争性
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类
从传播者的需要出发
广播电视节 目的特性
一定程度的强迫性性
相对的稳定性
3.宣传机器受众观的社会后果
传受双方复杂的社会传 播关系被简化成了我说 你听的单项灌输关系
节目设置及内容完全从传播者 的需要出发,不顾及受众兴趣 内容僵化、传播效果差成为不 可避免的结果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传播与受众
一、概念解析
受众(audience)
(广义)指所有一对多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如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等 (狭义)由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是典型的一对多 传播模式,因此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受众是大众媒介的 受众。
受众的历史发展 书籍、报纸、广播、电视 、 网络,对于不同的传播类型来说,其受 众也不尽相同。 受众含义的几度扩张: 受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受众参与和接受信息传播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别在消失。
案例
内容定位:早间经济资讯节目 节目特点: 早间的“氛围”——轻松、温暖、明快、向上 早间的“味道”——经济味、早间味、人情味 整体风格——实用、鲜活、大气
板块简介: 第一时间· 新闻 第一时间· 马斌读报 第一时间· 时尚 节目特色:每天选定主题,邀请观众短信参与,时时插播!
3.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
《革命周年祭》 《十月革命》
《列宁》
[前苏联]吉加· 维尔托夫
案例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对纪录片宣传 作用的认识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发展 和应用,使其成为全球对抗的一个重 要武器。
[美]弗兰克· 卡普拉
我们为何而战
战争序曲
俄国之战 英国之战
纳粹运动
分化与征服
战争逼近美国
中国之战
案例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宣传纪录片。
受众和传播媒介的关系
表面上看,受众是新闻传播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 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从根本上看,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新 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是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决定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