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解析资料
浅谈广播电视受众分析及意义
浅谈广播电视受众分析及意义中文摘要: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体制问题的思想观念问题,对《中美广播电视分析》主要强调中国,其次带过美国受众,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阐述。
分别从中国受众1.电视受众分类2.受众与媒体人关系3.受众与节目类型4.受众心理5.受众研究,美国受众进行受众的研究。
关键词:受众媒体人市场关系Abstract:On the issue of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s ideology problem, for the analysis of Sino-American radio and television mainly emphasizes that China, followed by United States audience, conducted a series of analyses in this paper. From Chinese audiences 1. TV audience classification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media 3. audience and program type 4. audience 5. audience studies, United States audience research audience. Keywords: audience media market正文受新媒体发展的影响,电脑网络的普及,使电视地位下降。
目前中国电视观众平均每天的收视时间还不到3个小时,但经过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已经超过2个小时。
大背景下,电视的危险越发严重。
从媒体角度,必须分析出观众需要什么,去搜集观众信息,研究观众心理,并编导出符合市场口味的优秀作品,才是长久维护媒体发展下去的道路。
广播电视 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广播电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播电视在当前媒体市场的发展情况,并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广大观众对广播电视的使用情况、收看习惯和满意度,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发展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了1000位受访者,包括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地区的人群,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三、调研结果1. 广播电视的渠道选择调研结果显示,观众使用广播电视,主要通过家庭电视机观看,占比为80%。
其次是使用电视机顶盒或有线电视,占比为15%。
%的观众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
同时,有%的受访者使用互联网接收广播电视节目。
2. 广播电视的使用频率根据调研结果,观众对广播电视的使用频率不同。
%的受访者每天都会收看广播电视,%的受访者每周会收看一次,%的受访者每月会收看一次。
少部分受访者表示很少或几乎不使用广播电视。
3. 广播电视的主要节目类型根据调研结果,观众喜欢收看的广播电视节目类型有所不同。
%的受访者偏爱新闻节目,%的受访者喜欢综艺节目,%的受访者喜欢电视剧,%的受访者喜欢体育节目,%的受访者喜欢纪录片。
4. 广播电视的满意度对于广播电视的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观众意见各异。
%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表示一般满意,%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表示不太满意,%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表示非常不满意。
四、调研分析1. 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观众对广播电视的使用频率和满意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现代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平台收看新闻和节目,而广播电视的固定播出时间、无法个性化定制的特点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2. 节目类型需多样化观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喜好多样化,传统节目如新闻和综艺仍然是主流,但体育节目和纪录片也受到一定关注。
广播电视媒体应该根据观众的需求,增加多样化、创新性的节目内容,以提高观众的黏性和满意度。
第八章 受众研究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1. 认识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 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 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2.实用论的(使用与满足论的)解释
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 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二、受众差异论
受众差异论是对受众被动论的否定。
承认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承认受众对媒介
及媒介信息的选择。
主要理论: 个人差异论 社会类型论 社会关系论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一)个人差异论
重点强调: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
的个人差异
主要观点:“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
对传播的启示:
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 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 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意见领袖在传播中的重要中介作用。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三、受众主动论 使用满足论
重点强调: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
性和影响力。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主要观点:
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 用媒介;人使用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 需要。 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 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 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 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廊坊师范学院
第八章 受众研究
传播学概论
受众研究
主要内容
认识受众
受众的信息选择与接受研究 受众研究的理论 意见领袖
电视受众研究
电视受众研究本文以2010年1月起至今大陆地区主要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及部分高校学报文章为研究对象,评述电视受众研究的相关成果,旨在勾勒出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受众研究的大致图景。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
当然,其在电视研究领域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电视受众的专门研究也越来越多。
2010年,中国内地关于电视受众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研究范围更广泛、研究子题更深入,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等特点。
多种媒介角度的研究:2010年的电视受众研究,不再将研究对象的范围局限于传统电视,而是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电视媒体形式的受众研究列入电视受众研究的范畴,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多种身份特征角度的电视受众研究:2010年电视受众研究不再局限于对城市受众全体的集中关注,众多研究者将视角转向传播学关注较少的农村,农村电视受众研究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于此同时,青少年、女性角度的电视受众研究也有一定的比重;在受众心理研究等方面也有突破。
总体上看,受众研究方法呈现出宏观微观并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
受众媒介素养研究、影视剧受众研究等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一、多种媒介角度下的受众研究从电视媒介本体出发,通过对电视媒介本体性质以及行业变化,探讨如何提高电视传播内容的质量,满足电视受众需求,并以期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这方面的课题仍然受到一部分的学者以及业界人士的关注。
除了对传统意义界定下的电视受众研究外,新电视媒介形态视角下的受众研究的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中网络电视、公交电视以及手机电视受众的分析研究成为2010年电视受众研究的新热点。
1.传统电视受众研究传统意义界定下的电视受众研究,是基于电视媒介的制作、传播、接受等媒介行为对受众产生的各种影响来进行研究的。
其最重要的出发点是观察传播效果,并期待通过对受众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从而达到传播目的,产生一定的政治、经济效益。
周建新从我国电视受众研究的宏观角度,对中国五十年的电视发展史做了受众角度的全面梳理。
第八讲 受众分析 ppt课件
能动性——对魔弹论的纠偏 多样性——制约传播效果 适度效果——对“有限效果论”的矫正
32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局限性
A 个人心理因素——脱离社会因素 B 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脱离传媒内容生产提供过程 C 不能反映受众更广泛的能动性
33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质疑
5
●大众社会理论的衍变
精英(elite)vs大众(mass)
(1)19世纪、20世纪前期,以托克维尔为代表的学者 (2)20世纪30年代之后,以曼海姆为代表的学者 (3)二战之后,以里斯曼、孔豪瑟为代表的美国学者 (4)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霍尔、费斯克为代表的欧
洲学者
6
• 我不相信“大众”是“文化傻瓜”,他们并非被 动无助的一群,没有辨别力,因此在经济、文化 和政治上受文化产业的大资本家任意摆布。我也 不同意另一种假设,认为卑俗是不同人和不同社 会群体之间惟一共同的地方,因而艺术要引起大 家的共鸣,只能诉诸人们所说的“动物本能”。 ——[英]约翰·费斯克
• 结论: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说明了受众的
能动性和选择性,而不是任意被传媒所 控制)
13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大众市场 小众市场 (分众市场)
14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 传播权:言论自由 • 知晓权(知情权):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 媒介接近权:传媒必须向公众开放
• 理论和方法上的质疑 质疑一:前提?
研究者怎么知道受众的需求是什么?
?
实证主义
34
• 依赖调查个人对自己心理需求所做的主观回答不 可靠 依 据 人类动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弗洛伊德以来的心理学研究)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受众认知调查与研究
对电视公信力的认同度更高。 (二)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可信度
依据行政级别、覆盖范围和隶属关系,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分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 和境外四级。当前,中央级广播电视媒体的可信度在受众中具有普遍的高认同度,省级和地
市级广播电视媒体的认知度相对较低,而境外广播电视媒体可信度评价普遍偏低。 中央级别的广播电视公信力普遍被受众认同,这与这些媒体在媒介市场中所具有的高收
道具体调研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分项研究。本文即是在抽取第二部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对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受众认知情况所作的研究报告。
为便于广播电视公信力的量化调查,本部分的调查问卷使用了“媒介可信度”作为受众 认知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概念。媒体可信度是新闻媒体及其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所信任 的程度,是判断媒体公信力的最重要依据。“公信力”与“可信度”这两个概念均来源于英 文的“Credibility”, 从词源使用来看,“媒体公信力”或“媒体可信度”都可以对应“Media Credibility”这个英文表述。不过,媒体公信力和媒体可信度在中文使用中,含义和适用语 境有细微的差别,目前研究者的使用情况都不尽一致。总体上,媒体公信力适用于宏观层面 的意义,更强调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美誉度。媒体可信度则强调新闻传播中,受众对媒 体和信息信赖程度的认知和评价。一般情况下,媒介可信度与媒体公信力成正比关系。本文 将媒体可信度和媒介公信力的关系界定为:媒体可信度是媒体公信力的量化和具体表现,以 媒体可信度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作为评判媒体公信力的量化指标。
广播电视学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处理好隐性采访涉及的问题2.保护信息提供者3坚定地维护新闻客观真实性4自觉抵制节目庸俗化广播电视媒介受众分析1.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2.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传播的目的和归宿3.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行为主体之一4.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反馈者广播电视的特点:广泛性、复杂性、自主性、隐匿性、稳定中的流动性六分法: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四分法:新闻类、教育类、文艺类、公共服务类②存在的问题:(1)节目形式雷同化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真实性问题:采用“VCR+现场访谈”的方式原生态准纪录制作,“美”的过于完整,引发真实性的质疑。
(3)刻意煽情这种刻意的煽情,易使观众萌生受骗感和厌倦感,并暗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凌驾与轻视。
(4)热衷隐私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媚俗为结果(5)表演化表现出了浓重的策划和导演痕迹甚至用演员进行表演,以再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电视新闻消息、口播、口插画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思路:一是挖其“深”,二是探其“广”,整合报道,以广度代替深度。
调查类深度报道《新闻调查》②评论类深度报道《新闻1+1》(《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
)《新闻夜宴》1追踪报道是另一种形式的连续报道,采用的结果往往是由果及因,由现象到本质的连续性报道。
2现场直播指与事件发生、发展、结束同步直接播出的新闻传播形式。
3连续报道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分段报道。
特点:一般不少于三篇。
单条报道往往不是深度报道,但是因为持续的关怀、连续报道而转变成深度报道。
具有纵向性,稿件顺序不可调4记录报道是广播电视记者运用录音、录像设备或使用文字将现场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采访记录下来,经过编辑、制作而而进行报道的形式5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报道,多次、连续地展开报道。
广播电视 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广播电视调研报告一、引言广播电视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和大众传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受众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使用情况、娱乐需求、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等。
三、调研结果1. 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有85%的受访者家庭中有广播电视设备;7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会使用广播电视,其中55%的受访者使用频率高于其他媒体。
2. 广播电视受众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是中老年人,40%的受访者是青少年和年轻人。
其中,中老年人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和消遣,而青少年和年轻人则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
3.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评价:调研结果显示,50%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表示满意,40%的受访者表示一般,10%的受访者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不满意。
受访者普遍认为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单一、重复播放率高,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四、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广播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率较高,但节目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节目类型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不少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不满意。
五、发展趋势1. 多元化节目供给: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节目供给,创新节目形式,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2. 网络与广播电视的结合: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未来,广播电视将与网络相结合,实现媒体融合,提供更多的互动性和便利性。
3. 高清化和智能化:高清化和智能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将向高清、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
六、建议1. 提高节目质量:广播电视台应加大对节目质量的投入,提供更多原创、多样化的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引入新技术:广播电视台可以引入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供更丰富的观看体验。
第八章广播电视文艺类节目
–4、节目播出的连续性
功能
1、提供娱乐
2、社会教育
3、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受众文艺欣赏水 平
第一节
广播文艺类节目
一、广播文艺类节目分类
• (一)按节目内容分: • 音乐广播,戏曲广播,曲艺广播,文学广播, 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广播剧; • (二)按节目功能分: • 欣赏型、信息型、评介型、知识型、服务型; • (三)、按节目制作方式分: • 直播型、录音实况型、剪辑合成型、创作型、 受众参与型。
●系列剧:
• 与连续剧的区别: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主线 ,是 按“块”来讲故事,即一集或几集形成一个独立 的单元,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没有贯穿全剧 的主线人物,人物完全是按故事需要设定。对于 观众来说,即使丢掉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不看,也 不致于看不懂、或看不明白。 • 系列剧的特点: • (1)故事结构的模块性,即统一的故事类型 ,每一个单元有一定的人物。 • (2)单元式的艺术结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 一个独立的整体。 • (3)人物以单元为单位,讲叙一个故事,形 成固定的性格特征、或是语言习惯、生活细节、 个性爱好等。
• 整体效果=音响效果+语言+音乐
语言
• 解说+台词(对白、独白等) • 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是广 播剧的重要表现手法。
音响效果
• 现实的、写实的音响效果 • 描写环境情景,形成视觉通感的音响 • 交代特定的空间环境,营造空间的纵深 感、立体感 • 以音响效果交代剧情的时间背景 • 表达情绪或比喻的音响效果 • 实录、效果录音资料、拟音
• /hebei/fm1024
二、广播剧
1、 定义
•
供广播电台播送的戏剧作品,运用 对白,独白,唱词等手法,以及充分运 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以加强氛围,并 穿插必要的解说词,以帮助听众了解剧 中的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状态。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
为了了解现阶段广播电视的市场状况以及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和评价,我们进行了广播电视调研。
通过该调研,希望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调研目的】1. 了解广播电视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
2. 了解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3. 探究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使用场景和喜爱的节目类型。
4. 分析人们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使用态度和习惯。
【调研方法】1. 定性调研:采用深入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受访者对广播电视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节目内容的评价。
2. 定量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收视率以及观众对广播电视的使用和喜好情况。
【调研结果】1. 广播电视的普及率较高,但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主要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2. 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关注度较高,但满意度有待提高。
3. 大部分人在家中使用广播电视,且喜爱综艺类和电视剧类节目。
4. 人们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存在一定的取舍和平衡,普遍认为广播电视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但新媒体更加方便和个性化。
【调研建议】1. 加强广播电视内容的创新和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增加观众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2.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开展互动和社交功能,提高用户黏性和参与度。
3. 注重广告策略的优化,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减少观众的厌广度。
4. 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多平台内容和服务,扩大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调研总结】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通过优化内容、加强互动和提供多平台服务,广播电视行业有望在新媒体时代中保持持续发展。
同时,需密切关注观众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广播电视 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调研报告》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依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了解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使用习惯和偏好,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播电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尽管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但广播电视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受众群体。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都会通过广播电视收看新闻和节目,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或娱乐时。
这表明广播电视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调研发现年龄对广播电视使用习惯有一定影响。
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应用获取信息和娱乐,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通过广播电视观看节目。
这提示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调整自身定位,更好地吸引年轻受众。
在节目偏好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仍然是受众们最喜欢的类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受众对于文化、教育类节目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对广播电视的内容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依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受众的需求,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八 受众分析
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 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 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 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角度 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 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 行为的效用。
▲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 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 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
需要两个条件:
1、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 边必须要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 质条件。
2、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 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 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 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受众的传媒接触是一个符号解读 的过程,解读过程受到受众的社会背 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制约。
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 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 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 有助于纠正 “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 态的多样性,强调受众需求对传播效 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 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 要作用。
第三,“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 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 这对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 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 种有益的矫正。
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 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2、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 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性别、年 龄、学历等等,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 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 量标准,而把公益性和 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电视观众调查报告
电视观众调查报告电视观众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放松休闲,还是在公共场所等待,电视都是人们的首选娱乐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视观众的需求和喜好,我们进行了一项电视观众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电视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喜好各有不同。
首先,我们发现大多数观众每天花费的时间在2-4小时之间。
这表明电视节目对观众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娱乐方式。
然而,也有一部分观众表示他们只会在有特别感兴趣的节目时才会打开电视,而其他时间则更喜欢通过其他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在观众对不同类型的节目喜好方面,我们发现新闻和纪录片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两类节目。
观众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电视了解最新的新闻和时事,同时也对纪录片中的历史、科学等知识性内容感兴趣。
此外,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也是观众们的热门选择。
观众们喜欢通过综艺节目放松心情,而电视剧则能带给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和故事的延续。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一些观众对电视节目的不满意之处。
观众们普遍认为广告时间过长是他们最大的不满之一。
他们希望电视台能够减少广告的播放时间,以提高观看体验。
此外,一些观众还表示他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有所担忧。
他们认为有些节目内容过于庸俗低俗,缺乏深度和内涵。
观众们希望电视台能够更加关注节目的品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对于电视观众的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年龄和性别在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的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年轻观众更喜欢时尚、娱乐和音乐类节目,而老年观众则更偏好新闻和纪录片。
此外,男性观众更喜欢体育节目和科幻类电视剧,而女性观众则更喜欢家庭剧和言情剧。
调查结果还显示,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观看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视节目。
观众们表示,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自由度更高,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来选择观看。
然而,仍有一部分观众表示他们更喜欢传统的电视观看方式,认为电视机更能营造出家庭的温馨氛围。
第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借用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阐释 受众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所谓认知心理,在此是指 受众通过电视传播,根据电视形象特征,推测、判断、理解其 本质或内在属性的心理活动模式。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五十八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该片还使用了情景再现的手 法,与其他记录片再现手法不同 的是,主创人员崔永元每次都在 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因此,这部 记录片既有娱乐性,又有很高的 史料价值,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五十八分。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提供服务
在 2005年初,先后有两名犯罪嫌 疑人因为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神州夜航》节目而决定投案 自首,结束逃亡生涯。
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五十八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严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五十八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受众需要是一种建立在广播电视受众共性基础上,以其 个性为依据的信息需要,这种需要呈现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收看节目的户数(人数)
收视率=
X100%
同一地区拥有电视机的总户数(人数)
收视率测量途径:挨户访问、电话访问、日记调查、仪器测量
(填写收视记录)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五十八分。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 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事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以求得良性发展。
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兴趣特点、收视时间段等信息,为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播出安排提供依据。
1. 调研目标和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和内容。
例如,可以设定调研目标为了解用户对不同类型节目的喜好程度,调研内容包括用户对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的评价与期望等。
2. 调研方法和工具为了获取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可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和工具。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可以结合数据分析、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获取大数据背景下的用户行为信息。
二、用户需求分析市场调研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以便把握用户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为节目创新和改进提供参考。
1.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可以挖掘用户需求的关键特征和规律。
例如,可以找出用户对某一类型节目的集中喜好,进一步优化该类节目的内容和播出时段。
2. 反馈和建议收集除了市场调研,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应积极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设立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户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价和期望,为改进和创新提供直接的参考。
3. 跨平台整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获取信息和观看节目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应积极探索跨平台整合的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平台提供在线点播功能,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 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从随机点开始 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
❖ 3、分层抽样:把总体各单位分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相互独立的完全的组,从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组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 4、整群抽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分群, 每个群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中 抽取若干群,抽中的样本群中所有单位都要 进行调查。
抽样框:也叫抽样 范围,是指一次抽 样时总体中所有单
位的名单。
抽样调查的方法
❖ 概率抽样:是指在调查总体样本中的每个单 位都具有同等可能性被抽中的机会。
❖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 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 1、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分 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在重复抽样中, 每次抽中的单位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 可能不止一次被抽中。不重复抽样中,抽中 的单位不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只能抽 中一次。社会调查采用不重复抽样。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1.2.1521.2.1513:43:4613:43:46February 15, 2021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2月15日星期一下午1时43分46秒13:43:4621.2.15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2月下午1时43分21.2.1513:43February 15, 2021
❖ ❖ ❖
感 谢 您 的 下 载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年2月15日星期一1时43分46秒13:43:4615 February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下午1时43分46秒下午1时43分13:43:4621.2.15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1.2.1521.2.15Monday, February 15, 2021
江西省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报告
江西省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报告2003年初,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CDC)课题组要求在江西地区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在参考人均GDP基础上,按全国统一的抽样方法选取了南昌市、九江和赣州作为三个二级样本地,共对315个样本进行了入户访问。
其中:南昌106人,全部为市区人口;九江和赣州(均包括市、县、乡)分别为107人和102人。
全部样本中,男性163人,占51.7%,女性152人,占48.3%;按户籍分,城镇户口232人,占73.7%,农村户口83人,占26.3%。
本文即为江西调查总报告中关于广播电视受众的行为和态度描述的部分。
一、广播电视及辅助设备的拥有状况广播长期滑波难以崛起的现状在本调查中可见一斑。
调查发现,全省受访者家庭中拥有有线广播喇叭的家庭仅为4.8%,拥有1台以上的收音机或收录机的为49.8%,以赣州最低,仅四成。
调查显示,收音机是听众收听广播的主要工具,比例高达75%,在南昌市这一比例接近九成。
同时,全省有两成半的听众通过有线喇叭或收录机收听广播,主要集中在九江和赣州地区。
在电视方面,全省拥有彩电的家庭为83.1%(拥有两台以上的占18.7%),拥有黑白电视机的为25.7%。
其中南昌市家庭彩电拥有率最高,达87.7%,赣州最低,为78.4%。
此外,全省家庭拥有有线电视插口的比例为73.7%,三地差别不大,其中拥有2只以上插口的占26.6%。
不忽视的是网络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调查表明,有12.4%的受访者家庭已拥有1条以上的上网线路,而全省拥有电脑的家庭已达到22.9%,南昌市达到33%,九江接近16%,赣州接近两成。
二、广播的收听行为分析1、接触频度广播曾是新中国90年代以前代表性的主流媒介。
现在,人们听广播的情形又如何呢?本调查均以五级量表测度受访者对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态度评价。
结果表明,全省受访者在收听广播的五个频度上的人数所占比依次为:几乎每天听7.9,经常听4.4,有时听9.2,偶尔听11.4,从不听的6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9.总计受众 一般收视(听)某一节目总计用户数或 人数,与累计受众的计算方法(每户只计算 一次,不重复)不同,总计受总是受众每收 视(听)该节目一次即计算一次,有重复。
16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10.覆盖人数和接收次数 表示年收听一个节目的家庭或个人数, 一个观众只计算一次,因此覆盖人数等于累 计受众数。
3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意义
广告部:利用收视率数据吸引更多的客户在 电视媒体进行投放;
广告公司:利用软件进行分析并做出媒介计 划,从而引导客户进行适当的电视媒体投放;通 过事后评估,可对该公司对客户前期投放多种广 告指数进行较精确的测量。
4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意义
企业:独立进行收视率分析并做出媒介 计划,尽量避免在电视媒体投放过程中产生 的不必要的浪费,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利用分 析软件进行较完备的电视广告投放设计。
29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5.被动观众测量器 在电视机上安装视觉传感器,可以自发地 辨明房间的观众人数,并根据某些表象特征, 测定观众的局部信息。
30
接收次数指在一段时间内每个受众接收 某特定节目的平均次数。
17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18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和其他媒体调查在程 序上是一致的,大致分为: 准备阶段 调查阶段
研究阶段
总结阶段
19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1.准备阶段 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索,确定社 会指标,选择调查区域、抽样、对象、记录 方法、置信率(统计的显著度)、最大误差, 安装测量装置、组建调查队伍。
13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7.节目收视(听)率
指收视(听)某一节目的户数与所有电 视机、收音机的户数之间的百分比。
14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8.累计受众 指在特定时段内至少看了一次某个节目 的不重复的户数或人数。累计收视率表示在 一个调查区内,不相互重复的受众数量相对 于调查区内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它与覆盖率 相关,对广告策划特别有用。
11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5.开机率
指在特定时段内处于开机状态的户数与 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户数的百分比,它表 明某一时段内收视(听)节目的总受众数。
12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6.受众份额比率
指在某一时段内收视(听)特定节目的 总数与同时段视听其他广播、电视节目的所 有总数的百分比。
27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3.日记调查法
选取愿意配合的家庭,填写收视(听)日 记。通过受众每天所做的记录,对不同受众群 的收视(听)情况进行设计与分析。
28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4.机械计量法
先定抽样户,然后在愿意配合的家庭安装 计量器。计量器与电视、收音机连接,随时记 下开关时间和接收频道,并把记录传回公司。 优点:避免手工操作出现的错误和遗忘; 缺点:只能测量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使用, 无法反映多少人在收视收听。
1.面对面调查(面访)
抽样人到抽样户家里,逐个访问每个家庭 的收视(听)行为可以得到详细的信息。面对 面调查包括对节目的评价和态度。
26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2.电话调查(电访) 随意选定一些地区的电话号码,填写收视 (听)行为。 优点:调查迅速、费用低; 缺点:未列入电话号码簿的家庭无法抽样。
第八讲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1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意义
从广播电视传播的角度来看,广播电 视节目质量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受众上。受 众是否愿意看、愿意听关系着节目的成败。 因此受众的调查分析意义重大。以收视率 调查为例……
2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意义
收视率数据的用途:[思考]
电视台:利用收视率数据进行台里内部评估, 是台领导进行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 总编室:利用收视率数据进行栏目的编排、改 版、调整和更新; 节目部:利用收视率数据引进高质量的节目;
20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2.调查阶段 采取各种有效的调查方法,按照调查设 计要求做好资料搜集工作,注意分工协作。
21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3.研究阶段
整理资料,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开展理论研 究,具体包括: 审查资料。按照要求复核资料,归类序化 集中,保证资料的准确、真实、完整和简明。 统计分析。运用有关公式研究其数量关系, 总结其现状、趋势、结构、比例。
22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程序
4.总结阶段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和分析调查 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角度。
23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24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受众调查方法主要有: 问卷调查法 收视(听)率调查法 来信分析法 典型分析法
25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方法
狭义的电视收视调查一般特指收视率调查。 收视率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8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2.稳定受众
指长期不间断或很少间断地收看、收听 广播电视节目的那一份受众。
9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3.不稳定受众
指偶尔或间歇收看、收听广播电视节目 的那一份受众。
10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4.潜在受众
指抽样地区有接收机(电视机或收音机) 的所有家庭,包括收视(听)或没有收视 (听)的受众 。
5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6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调查机构使用的术语虽受众规模的术语 分析术语
7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常用术语
1.总体调查区
数据包括广播、电视所覆盖的总户数、 人口数和每套节目按年龄、性别等分别估算 的收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