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的预防教案

合集下载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标准;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提高预防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健康、关爱他人的情感,积极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及临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3. 例题讲解:(1)为什么说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如何预防碘缺乏病?4. 随堂练习:(1)判断题:我国实行食盐加碘政策,所以不需要担心碘缺乏病。

()A. 甲状腺肿大B. 生长发育迟缓C. 智力低下D. 皮肤病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家中正确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定义、病因、危害。

2. 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 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说明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分析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2. 答案:(1)碘缺乏病是指因碘摄入不足导致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土壤、水源中碘含量不足。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有: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2)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我国推荐的碘摄入量为:成年人每天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200微克。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道碘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学会正确选择富含碘的食物,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3、培养幼儿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碘缺乏病的危害3、如何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三、教学方法:讲授、互动答题、游戏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给幼儿们出示多种食物图片,让他们辨认哪些食物是富含碘的,并简单介绍碘对人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a。

让幼儿们看一段有关碘缺乏病的短片,并向他们解释碘缺乏会引起的各种危害。

b。

老师与幼儿们互动,问问他们富含碘的食物有哪些,有哪些食物是碘缺乏的。

c。

介绍日常生活中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多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和蔬菜水果,每天饮用富含碘的盐水。

3、游戏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游戏,在环节中巩固所学知识,如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碘,比赛谁能快速挑选出富含碘的食物等。

4、课堂总结让幼儿们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并说出几种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种富含碘的食物图片2、营养学和健康学相关的PPT或短视频六、教师课后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以及对老师安排的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

同时通过家长会议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从而为日后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2教案主题:防治碘缺乏病教学内容: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饮食营养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了解饮食中的碘含量以及如何搭配饮食营养。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1、碘含量表格。

2、饮食搭配图表。

3、课件或PPT。

4、相关实物,如海藻、海产品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老师通过儿歌、动画等方式引入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防治碘缺乏病?第二步:讲解碘缺乏病知识1、阐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其表现。

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共含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甚至造成造成智力缺陷。

为了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我校做了如下碘缺乏病防治健教工作计划:一、做好三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要求学校食堂必须使用合格碘盐,并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及校园广播举行“消除碘缺乏病”的专题讲座,倡导师生吃加碘盐;三、在校园板报上宣传以“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主题的黑板报。

师生吃加碘盐标语;四、上好每学年4节“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课,要求每位师生均要掌握碘缺乏病核心信息要点,做到学校有安排,教师有教案,学生有知识检测试卷。

五、各班开展一次以“预防碘缺乏病”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懂得碘缺乏病的危害、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以及科学适量补碘、食用合格碘盐的意义。

六、每班出一期以“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主题的黑板报,使教师、学生应掌握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七、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向自己的`父母传授相关碘缺乏病的核心信息,要求家长购买加碘盐。

八、开展一次以“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为内容的作文竞赛和演讲活动。

九、宣传日的活动,我校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全校小学生碘缺乏病的调查和防治宣传,发放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单,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对家长进行防治知识教育;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知识竞赛,如:防治碘缺乏病主题作文大赛,防治碘缺乏病主题手抄报比赛,防治碘缺乏病主题班级黑板报竞赛等。

篇2: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年5月15日是我国第*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碘缺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以及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提高健康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参与碘缺乏病防治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重点: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

(2)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

(3)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

(4)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在家中进行碘盐检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份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问卷,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1. 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2. 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3. 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4.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答案要点:(1)食用碘盐。

(2)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如海带、紫菜等。

(3)定期进行碘营养监测。

2. 作业题目:简述碘缺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1)甲状腺肿大。

(2)智力低下。

(3)生长发育迟缓。

(4)聋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碘缺乏病防治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避免碘缺少病一、教学目旳:1、使学生全面理解什么是碘缺少病。

2规定弄懂碘缺少病旳危害,并让他们到处宣传。

3、让学生明白如何避免碘缺少病。

4.规定每个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到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弄懂碘缺少病旳危害。

2、明白如何避免碘缺少病。

三、教学准备:收集碘缺少病旳资料与制作碘缺少病图片课件。

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碘缺少病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旳“病”是什么病?(鼓励学生发言) 2、教师提示:这种病俗称大脖子病,书名叫碘缺少病。

这种病是如何产生旳?又如何避免呢?3、教师板书课题:如何避免碘缺少病(二)新课讲授:1、什么是碘缺少病科学家调查研究:如果摄入旳碘不能满足人体旳需要,就会影响体格和智力旳发育,医学上叫碘缺少病。

碘是一种化学元素,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岩石、土壤、水、动植物、空气中都具有碘,但在不同旳地区,碘旳分布并不均匀。

海洋中旳海带、海鱼、贝类含碘较高;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类、乳汁品中具有一定旳碘。

我们湘西地区是碘缺少地区,因此我们湘西地区最容易患碘缺少病。

这种病有什么危害呢?2、碘缺少病请记住:碘缺少病旳最大危害是影响胎儿和小朋友旳智力和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是导致甲状腺肿,俗称就是粗脖根或大脖子病。

智力是人类最为珍贵旳财富,人旳智商不高,将严重影响社会旳进步和经济旳发展,同步对一种家庭来说,也是愚昧和贫穷旳重要因素。

碘缺少病有这样严重旳后果,但同窗们不要怕,由于碘缺少病是可以避免旳!3、如何避免碘缺少病:大伙目前都懂得碘缺少病是缺碘导致旳,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碘旳补充,就能避免碘缺少病。

那如何补充碘呢?(1) 食盐中加碘是防治碘缺少病旳有效措施。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购买和食用盐业部门生产旳加碘精制细盐,就可以避免得碘缺少病。

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朋友对碘旳需求较大,更要补充碘,除吃精制加碘细盐外,平时还应当多食用海带、海鱼等海产品;也可以多食用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类、乳汁品等,也能补充身体所需旳碘。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一)一、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xxx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

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

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

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

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摄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

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预防方法如下:1.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g(即每升水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注射适用于发病率低,无须普遍加碘的地区。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

二、碘缺乏病的病因1.环境因素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碘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孕妇和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预防碘缺乏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预防碘缺乏病的措施1. 碘盐供应将碘添加到食用盐中,以增加人体摄入的碘量。

碘盐的添加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碘的含量适宜。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碘盐的质量监控,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符合标准。

2. 食物多样化饮食中应摄入多种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等)、海鲜、牛奶、蛋类等。

多样化的饮食可以提高人体摄入碘的机会和量。

3.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宣传、讲座、海报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碘缺乏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方法等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孕妇和儿童的关注孕妇和儿童是碘缺乏病的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其碘摄入情况。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增加碘的摄入量,可以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或服用碘补充剂来满足需要。

对于儿童,家长应引导其多食用含碘食物,并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

5. 碘缺乏病监测建立碘缺乏病监测系统,定期对人群的碘摄入情况和甲状腺功能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可用于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调整预防策略。

6.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碘缺乏病预防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碘盐生产和销售的监管,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碘缺乏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三、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评估通过对碘缺乏病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判断预防措施的效果。

评估指标包括碘盐的合格率、碘摄入量、甲状腺肿大的发生率等。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预防策略,提高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四、预防碘缺乏病的意义和价值预防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碘摄入可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水平,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范例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范例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十二章“营养与疾病”第二节“碘缺乏病”,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碘的作用、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科学补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掌握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科学补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碘缺乏病的危害及科学补碘。

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病的概念。

(2)碘缺乏病的病因、危害及临床表现。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科学补碘,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补碘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碘缺乏病的典型病例,分析病因及治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碘缺乏病防治知识2. 板书内容:(1)碘的作用(2)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4)科学补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如何科学补碘?2. 答案:(1)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功能。

(2)碘缺乏病的危害: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

预防措施:食用碘盐、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3)科学补碘方法:食用碘盐、适量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碘缺乏病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教案第一篇:碘缺乏病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教案第一课什么是碘缺乏病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及补碘的必要性。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

教学准备:教材宣传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碘?碘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符号是“I”,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岩石、土壤、水、动植物、空气中都含有碘。

但在不同地区,碘的分布并不均匀。

我们身体里也含有极微量的碘,人体的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应当每天摄入适量的碘,在停止碘摄入时,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长期补碘。

二.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组织是碘的重要聚集地,体内的碘大约有三分之一集中在甲状腺,其余的碘分散在体内的其他组织中。

甲状腺就生长在我们的脖子上,在喉结下面,气管两侧。

甲状腺制造的甲状腺激素对我们人类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它能调节身体的物质代谢,提供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能量,帮助我们维持身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体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称作恒温动物的原因。

其次,甲状腺激素负责我们的体格发育,包括骨骼、肌肉和性发育。

甲状腺需要足够的碘作为原料,用来制造甲状腺激素。

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仅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身体长不高,四肢无力,更重要的是会造成脑发育不全和智力损伤。

第二课碘缺乏病因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碘缺乏病及其危害。

2.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教学准备:多媒体宣传图片教材教学过程:一.碘缺乏病及其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机体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碘缺乏病的概念和危害;2.了解有关碘的营养知识;3.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策略;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碘的摄入。

二、教学重点:1.碘缺乏病的概念和危害;2.饮食中的碘源;3.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引导学生回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碘缺乏病患者的现象和后果,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兴趣和关注。

2.教学背景知识。

向学生简要介绍碘缺乏病的定义、表现和危害,以及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4.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和策略。

介绍常见的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策略,如多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合理摄入碘盐、增加海鱼、海藻等的摄入量等。

向学生强调碘缺乏病预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预防碘缺乏病的意识。

5.游戏环节。

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对碘缺乏病预防方法和策略的记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6.饮食记录和评估。

要求学生进行一周的饮食记录,并教授如何评估自己的饮食结构中是否缺乏碘。

教学至此,强调学生的角色,通过记录和评估饮食结构,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整。

7.疑问解答与总结。

培养学生问问题和寻找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提出碘缺乏病相关问题并进行解答。

最后进行本节课的总结,重点强调预防碘缺乏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饮食习惯的调整来预防碘缺乏病。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饮食记录的完成情况以及对碘缺乏病预防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征集相关的饮食食谱,并在班级内分享。

2.请相关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深入了解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和意义。

3.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家庭和社区中碘缺乏病的患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和危害,知道碘的营养知识,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策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碘的摄入。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碘缺乏会导致碘缺乏病,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为了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发生,制定本教案。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碘摄入量和补充方式,提高对碘缺乏病的预防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碘缺乏病2. 碘缺乏病的原因3. 碘缺乏病的症状4. 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5. 碘的摄入量和补充方式四、教学步骤1. 介绍碘缺乏病的定义和分类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分为甲状腺肿大型、神经系统型、儿童发育迟缓型等。

2. 解释碘缺乏病的原因碘缺乏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中碘的摄入不足,以及碘在食物中的含量不足。

碘主要存在于海产品、海藻、牛奶等食物中,如果长期摄入缺乏碘的食物,就会导致碘缺乏病的发生。

3. 介绍碘缺乏病的症状碘缺乏病的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代谢率降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

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最常见的症状,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4. 介绍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碘缺乏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增加碘的摄入和补充,以及改善饮食结构。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预防碘缺乏病:- 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海藻、牛奶等;- 使用碘盐替代普通食盐,以增加碘的摄入量;-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健康。

5. 介绍碘的摄入量和补充方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每天的碘摄入量有所不同。

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90-120微克的碘,学龄儿童每天需要摄入120-150微克的碘,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50-200微克的碘。

补充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物摄入: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海藻、牛奶等;- 碘盐补充:使用碘盐替代普通食盐,以增加碘的摄入量;- 碘剂补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剂进行补充。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他们对碘缺乏病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碘缺乏病的概念:介绍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碘缺乏病的症状:描述碘缺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甲状腺肿大、智力障碍等。

3. 碘缺乏病的危害:阐述碘缺乏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症等。

4. 碘缺乏病的预防:讲解碘盐、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

5. 互动环节:解答学生关于碘缺乏病的疑问,分享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的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分享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的实例。

3. 视听教学:播放碘缺乏病的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碘缺乏病的宣传资料,如宣传册、视频等。

2. 准备碘盐、碘剂等实物,以便讲解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

2. 学生能掌握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并在生活中践行。

3. 学生对碘缺乏病的防范意识有所提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碘缺乏病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描述碘缺乏病的症状:详细介绍碘缺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甲状腺肿大、智力障碍等。

4. 阐述碘缺乏病的危害:讲解碘缺乏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症等。

5. 讲解碘缺乏病的预防:阐述碘盐、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

6. 互动环节:解答学生关于碘缺乏病的疑问,分享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的实例。

7. 总结回顾: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碘缺乏病的预防和重要性。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宣传册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3. 提高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碘缺乏病的概念:介绍碘缺乏病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 碘缺乏病的症状:讲解碘缺乏病的主要症状,如甲状腺肿大、呆傻、免疫力下降等。

3. 碘缺乏病的危害:阐述碘缺乏病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

4. 碘缺乏病的预防:介绍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如食用加碘盐、多吃海产品等。

5. 国家政策与措施:讲解我国政府针对碘缺乏病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如实施食盐加碘、推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碘缺乏病的基本概念、症状、危害、预防措施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严重危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碘缺乏病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

3. 分析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

4. 组织学生讨论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分享各自的见解。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碘缺乏病的预防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基本概念、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碘缺乏病预防方法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程。

2. 课件:碘缺乏病的症状、危害、预防措施等。

3. 视频资料:碘缺乏病的实例,国家政策与措施的宣传视频。

4. 图片资料:碘缺乏病的症状图片,海产品图片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碘缺乏会导致碘缺乏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碘缺乏病的预防教育。

二、碘缺乏病的表现1. 甲状腺肿大: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形成甲状腺肿。

2. 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3. 智力发育迟缓:孕妇和儿童缺碘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三、预防碘缺乏病的措施1. 食物补碘: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碘,如海鱼、海带、紫菜等,应合理搭配饮食,摄入足够的碘。

2. 食用碘盐:选择含有适量碘的食用盐,每天食用碘盐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

3. 补充碘剂: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儿童,可以适量补充碘剂,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

四、预防碘缺乏病的教育宣传1.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碘缺乏病的教育宣传活动,包括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碘缺乏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社区宣传:社区可以组织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3.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发布碘缺乏病的宣传信息,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4. 互联网宣传: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广泛传播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措施。

五、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评估1. 碘摄入量调查:通过调查人们的饮食习惯,了解碘摄入量的情况,评估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2. 甲状腺检查: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观察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的情况,评估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3. 智力发育评估:对儿童进行智力发育评估,观察智力发育的情况,评估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六、总结预防碘缺乏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合理补充碘,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预防措施,确保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xx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第一章:碘缺乏病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定义、分类及发病原因。

1.2 教学内容:1.2.1 碘缺乏病的定义:碘缺乏病是指由于长期摄入碘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1.2.2 碘缺乏病的分类: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1.2.3 碘缺乏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摄入的碘不足,常见于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人群。

第二章:碘缺乏病的危害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2.2.1 碘缺乏病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2.2.2 碘缺乏病对智力发育的影响:碘缺乏病会导致胎儿和婴幼儿智力发育受损,严重者出现智力障碍。

2.2.3 碘缺乏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碘缺乏病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足。

第三章:碘缺乏病的预防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3.2 教学内容:3.2.1 食盐加碘: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2.2 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等。

3.2.3 饮水摄入:在碘缺乏地区,提倡饮用碘化饮水。

第四章:碘缺乏病的诊断与治疗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2 教学内容:4.2.1 碘缺乏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4.2.2 碘缺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碘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第五章:碘缺乏病的监测与评估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指标。

5.2 教学内容:5.2.1 碘缺乏病的监测:主要包括尿碘监测、食盐碘含量监测等。

5.2.2 碘缺乏病的评估:主要评估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治疗效果等。

第六章: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特点。

6.2 教学内容:6.2.1 碘缺乏病的全球分布:碘缺乏病主要分布在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山区、丘陵和内陆地区。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篇一」有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关碘、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的危害、儿童青少年碘缺乏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碘缺乏病,了解盐的作用和功能,为碘缺乏病宣传设计口号。

2、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问题解答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设计:(一)FLASH导入新课1、师播放FLASH。

2、生初步获得有关碘缺乏病的知识。

(二)碘知识攻关1、师叙述节日由来:2、师提问,学生攻关解决:(1)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碘(化学符号为I)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

自然界含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有量位居第47位。

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

我们把自然环境碘含量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境碘缺乏。

同样,把人体内碘营养不足称为体内碘缺乏。

在本书和其它出版物中所见到的缺碘和碘缺乏是同义词,可互相代用。

科学家们一致公认环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的最重要致病原因。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无素碘缺乏病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的水、土、粮食和蔬菜中缺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2)碘缺乏有什么危害?严重碘缺乏会得“大脖子病”。

在医学上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发生肿大可引起吞咽困难、气促、声音嘶哑、精神不振。

也可演变为甲状腺肿瘤,病人十分痛苦。

甚至不能从事体力劳动。

孕妇缺碘不仅操作自身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

缺碘的胎儿特别容易受碘缺乏的危害,不仅会造成体重儿、先天畸形、单纯性聋哑等,更重要的是引起不可恢复的大脑发育损害,重者呆傻、矮小、聋哑、瘫痪,轻者智力低下,影响学习。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13篇)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13篇)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13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碘缺乏病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碘与人体健康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的作用至关重要。

2、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而甲状腺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碘缺乏病的危害1、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进而引起新陈代谢减慢、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2、碘缺乏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智力损害、弱智或智力残疾。

3、孕妇缺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问题。

三、碘缺乏病的预防1、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方法。

通过食盐加碘,可以保证人们每日摄入足够的碘。

2、除了碘盐,还可以从海带、海鱼、海虾等海产品中获取碘。

经常食用这些富含碘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碘缺乏病。

四、如何正确食用碘盐1、购买碘盐时,应选择有效期内和密封的小包装产品,避免购买非碘盐。

2、碘盐应随吃随买,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碘挥发。

3、使用碘盐时,应避免高温烹饪,以减少碘的挥发损失。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盐是否为加碘盐,如果不是,提醒家长及时更换。

2、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碘。

最新最全预防碘缺乏精品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预防碘缺乏精品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预防碘缺乏精品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预防碘缺乏”。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的危害,碘的作用,预防碘缺乏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学补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的危害,认识到预防碘缺乏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碘的作用,了解如何科学补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的作用机理,如何科学补碘。

教学重点:碘缺乏的危害,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展示(碘盐、含碘食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健康教育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危害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病人得了什么病吗?”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碘缺乏的定义、危害及碘的作用。

教师活动:讲解碘缺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碘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及实施情况。

教师活动:展示相关数据和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现状。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科学补碘,引导学生掌握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教师活动: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科学补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如何预防碘缺乏。

教师活动:布置随堂练习,指导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七、板书设计1. 预防碘缺乏2. 内容:碘缺乏的危害碘的作用预防碘缺乏的方法科学补碘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的危害。

(2)如何科学补碘?(3)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预防碘缺乏。

2. 答案:(1)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甲状腺肿大、克汀病等疾病。

(2)科学补碘的方法包括:食用碘盐、摄入含碘食物、服用碘剂等。

(3)略。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碘缺乏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碘缺乏会导致碘缺乏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教案,旨在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案内容1. 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摄入碘过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智力低下等。

碘缺乏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一些碘缺乏地区。

2.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1)合理膳食饮食中应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紫菜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含碘盐来烹饪食物。

(2)补充碘剂在一些碘缺乏地区,可以通过口服碘剂来补充碘元素,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3)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

(4)加强健康宣教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 碘缺乏病的危害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智力低下等。

长期缺碘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4. 碘缺乏病的早期识别通过定期体检,特别是甲状腺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碘缺乏病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5. 碘缺乏病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碘缺乏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碘剂、调整饮食结构等。

三、教案实施方式1. 学校教育在学校开展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展板、宣传册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2. 社区宣传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向居民普及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3.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进行碘缺乏病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4. 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碘缺乏病的在线课程,提供相关知识和预防指导,方便公众随时学习。

四、教案效果评估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对碘缺乏病的认知程度、预防意识的提高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缺乏病的防治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

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状况。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了解碘:
碘――人体的微量元素。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要,绝对不能少了它,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也就是所谓的“碘缺乏病”。

碘一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与成长,尤其是它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如果缺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人群都有影响:(1)胎儿期:先天性畸形发病率高,婴儿期死亡率高;(2)新生儿期:新生儿甲肿,新生儿甲减;(3)儿童和青少年期:青春期甲肿和甲减,智力落后,体格发育落后,单纯聋哑;(4)成人期:甲肿及其并发症,甲减、智力障碍等。

2、人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

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我们中国的大片国土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都很低。

这些地方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饲养出来的家畜、家禽及至野生动物,体内的碘含量也不多。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又只吃当地产的饮食,当然就不然得到足够碘供应。

如果3――6个月内又得不到足够量碘的补充,就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继而导致碘缺乏病。

3、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颁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

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

4、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发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

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缺碘不很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
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5、严重缺碘的智力缺陷不能恢复。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是智力缺陷。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克汀病人的智力缺陷。

克汀病多是因母亲妊娠期严重缺碘,胎儿随之缺碘,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胚胎、胎儿、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发育分化不全或有缺陷,成为克汀病。

克汀病特有的症状如下:
最突出的症状是智力低下或弱智或白痴;身体矮小,下肢为短,年龄赵大越明显;既聋又哑;面容丑陋;瘫痪。

克汀病病人的智力缺陷是不可恢复的,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会主动进食,将终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补碘的重点人群是儿童、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

其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婚妇女、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缺碘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胎儿和乳儿,对胎儿的危害又远大于对母体自身的危害。

7、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8、购买、存放和食用碘应注意:(1)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2)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避光的瓶或有盖的陶瓷罐。

(3)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

(4)碘盐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

(5)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6)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能放在锅里煎炸。

9、天然含碘较高的食品有:海带、海鱼和紫菜。

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摄入其它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海产品是自然界中含碘较高的食品,平时应注意多吃这类食品。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身体状态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