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圆的一般方程(42张PPT)
此方程表示以(1,-2)为圆心,2为半径长的圆.
问题2:方程x2+y2+2x-2y+2=0表示什么图形?
提示:对方程x2+y2+2x-2y+2=0配方得
(x+1)2+(y-1)2=0,即x=-1且y=1. 此方程表示一个点(-1,1). 问题3:方程x2+y2-2x-4y+6=0表示什么图形? 提示:对方程x2+y2-2x-4y+6=0配方得 (x-1)2+(y-2)2=-1. 由于不存在点的坐标(x,y)满足这个方程,所以这 个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若方程x2+y2+2mx-2y+m2+5m=0表示圆,求 (1)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圆心坐标和半径.
解:(1)根据题意知D2+E2-4F=(2m)2+(-2)2- 1 4(m +5m)>0,即4m +4-4m -20m>0,解得m<5,
2 2 2
1 故m的取值范围为(-∞,5).
(2)将方程x2+y2+2mx-2y+m2+5m=0写成标准 方程为(x+m)2+(y-1)2=1-5m, 故圆心坐标为(-m,1),半径r= 1-5m.
第 二 章 解 析 几 何 初 步
§2 圆 与 圆 的 方 程
2.2
圆 的 一 般 方 程
理解教材新知
把 握 热 点 考 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应用创新演练
把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展开得,x2+y2 -2ax-2by+a2+b2-r2=0,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的形 式,那么,是否一个二元二次方程都表示一个圆呢? 问题1:方程x2+y2-2x+4y+1=0表示什么图形? 提示:对x2+y2-2x+4y+1=0配方得 (x-1)2+(y+2)2=4.
1.若x2+y2-x+y-m=0表示一个圆的方程,则m的取值 范围是 1 A.m>-2 1 C.m<-2 1 B.m≥-2 D.m>-2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PPT课件
3,∴h=
3 2.
在△BCD 中,BF=BD·cos 60°=2×12=1,DF=BD·sin 60°= 3,∴DC=2 3,
故 S△BCD=12BF·DC=12×1×2 3= 3.
∴VD-BCG=VG-BCD=13S△BCD·h=13× 3× 23=12.
[方法技巧] (1)在有关垂直问题的证明过程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 相互转化.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应用是证明垂直问题的关键. (2)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解题时, 要通过几何图形自身的特点,如等腰(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中位线定理、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得出一些题目所需要的条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 题,注意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对点练清】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平面 PAB⊥平面 ABCD,BC∥平 面 PAD,∠ABC=90°,PA=PB= 22AB.求证: (1)AD∥平面 PBC; (2)平面 PBC⊥平面 PAD. 证明:(1)∵BC∥平面 PAD,BC⊂平面 ABCD,平面 ABCD∩平面 PAD=AD, ∴BC∥AD. ∵AD⊄平面 PBC,BC⊂平面 PBC,∴AD∥平面 PBC.
若①m⊥n,③n⊥β,④m⊥α 成立,则②α⊥β 一定成立; 若②α⊥β,③n⊥β,④m⊥α 成立,则①m⊥n 一定成立. ∴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 答案: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
• 题型二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 [探究发现]
• 试总结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关 系.
提示:在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中.每一种垂直的
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如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斜二测画法》PPT课件
o'
x' 画相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
点O',使 x'O'y' = 45o.
例题 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
y
F ME
以O'为中点,在x'轴上取 A'D'=AD,
A O D x 在 y' 轴上取M'N'= 1 MN. 以点N'为中点,
B
NC
2
y' 画B'C'平行于x'轴,并且等于 BC;再以
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直观图 时,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2)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依然平行.
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直观图 时,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3)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依然相等.
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直观图 时,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C 直观图,步骤是: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
B
x y'
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 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 轴和y' 轴,两轴
相交于点 O',且使 x'O'y' 45 .它
x' 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y
D
C
A (O)
B
x
y
D
C
O
x
A
B
1.为什么要在已知图形 建立直角坐标系?
2.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
六边ABCDEF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平面及其表示法(含习题课)PPT课件
1,2,3(1)(2)
21
补充练习金太:阳教育网
l 1、A为直线 l上的点,又点A不在平面
与 的公共点最多有 _______1个.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内,则
2、四条直线过同一点,过每两条直线作一个平
面,则可以作_____1_或___4_或___6个不同的平面 .
22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2
金实太阳教例育网引入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观察活动室里的地面,它呈现出怎样的形象?
3
一.平面金太的阳教育概网 念: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光滑的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是我们
熟悉的平面形象,数学中的平面概念是现
实平面加以抽象的结果。
二.平面的特征:
平面没有大小、厚薄和宽窄,平面在空 间是无限延伸的。
文字语金言太阳:教育网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品信质赖在来源自于专诚一业信 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
面内(即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
23
点、线金、太阳面教之育网间的位置关系及语言表达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文字语言表达 图形语言表达 符号语言表达
点A在直线a上 点A不在直线a上
A
a
A
a
A∈a A∈a
点A在平面α上 点A不在平面α上 直线a在平面α内
α
A
α
α
A
a a
A∈α A∈ α
aα
a b∩α=A
直线a在平面α外 α
A α
a∩α=φ 或 a∥α24
B A
B
CαA
C
公理2.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正弦定理》PPT课件
2.正弦定理的常见变形:
(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A=2aR,sin B=2bR,sin C=2cR(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3)三角形的边长之比等于对应角的正弦比,即 a∶b∶c=sin A∶sin B∶sin C.
题型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学透用活】
[典例 1] (1)在△ABC 中,c= 3,A=75°,B=60°,则 b 等于 ( )
32 A. 2
3 B.2 2
3
6
C.2
D. 2
(2)在△ABC 中,已知 BC=12,A=60°,B=45°,则 AC=_________.
[解析] (1)因为 A=75°,B=60°,
[方法技巧]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根据题目条件,分析其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利用正
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如下:
(1)化边为角,走三角变形之路,常用的转化方式有:①a=2Rsin A,b=2Rsin
B,c=2Rsin
C(R
为△ABC
+ccos B=asin A,则△ABC 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解析:由射影定理得 bcos C+ccos B=a,则 a=asin A,于是 sin A= 1,即 A=90°,所以△ABC 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B
[应用二] 设△ABC 的内角 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bcos
形,故选 D.
答案:D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ppt
探究点1 多面体和旋转体 观察下面的图片,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具有怎
样的形状?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些物体的形状 叫做什么?我们如何描述它们的形状?
其中(2),(5),(7),(9),(13),(14), (15),(16)具有相同的特点:组成几何体的每个 面都是平面图形,并且都是平面多边形.
多面体:一般地,我们把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 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 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 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半径是指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球?
本 答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
课 时
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
栏 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
目
开 母 O 表示,如球 O.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 2 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柱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圆柱有关的几个概念是
如何定义的?
答 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
本 课
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
时 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
栏
目 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
课 时
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 底面 ;平行于
栏 目
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 侧面 ;无论旋转到
开 关
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叫做圆柱侧面的 母线 .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
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 圆锥 .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两点式方程》PPT (1)
示意图
方程
使用范围
x
a≠0,
b≠0
a
y
+ =1
b
谢谢!
解答有关问题.
思 维 脉 络
1.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名称
两
点
式
已知条件
P1(x1,y1),
P2(x2,y2),
其中 x1≠x2,
y1≠y2
示意图
方程
y-y 1
=
x-x1
x2 -x1
y 2 -y 1
使用范围
斜率存在
且不为 0
2.直线方程的截距式
名称
已知条件
截
距
式
在 x,y 轴上
的截距为 a,
b 且 ab≠0
P1(x1,y1 ),P2(x2 ,y 2 )的 点 的 直 线
都 可 以 用 方 程 (yyபைடு நூலகம் )(x2 x1 ) (x x1 )(y2 y1 )表 示 ;
x y
C.不 经 过 原 点 的 直 线
都 可 以 用 方 程 1表 示 ;
a b
D.经 过 定 点 的 直 线 都
可 以 用 y kx b表 示 .
M(
,
),即M( , )
2
2
2 2
3 1
y0
x5
过A(-5,
0),M( , )的直线方程为
1
3
2 2
0
5
2
2
整理得:x+13y+5=0
这就是BC边上中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
练习1: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方程
(1)M(-1,4),N(1,10)
(2)P1(2,1),P2(0,-3)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共41张PPT)
3
答案:288πcm3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正四棱锥O-ABCD的体积为
底3面2边,长为,则以O为3 球心,OA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
2
_______.
【解析】设正四棱锥的高为h,则 1
3
2
h
3
2,
3
2
解得高h=则3 底2 .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2
2 3 6,
所以OA=所(3以2球)2的 (表6面)2积为6,
(3)此类问题的具体解题流程:
【变式训练】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31B.∶2C.2∶3 D.∶3
3
3
【解析】选D.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内切球半径为 a ,
2
外接球半径为所以3a 半, 径之比为1∶=∶3. 3 3
2
【规范解答】有关球的计算问题 【典例】【条件分析】
【规范解答】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
3
3
答案:(1)√(2)√(3)×(4)√
【知识点拨】 1.对球的三点说明 (1)球的表面是曲面,不能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没有展开图. (2)球既是中心对称的几何体,又是轴对称的几何体,它的任何 截面均为圆面,它的三视图也都是圆. (3)球是一个封闭的几何体,既包括球的表面,又包括球面所包 围的空间.
【解题探究】1.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和表面积之比分别与半径有何关系? 3.两个铁球熔化为一个球后,哪一个量是不变的? 探究提示: 1.关键是确定球的半径. 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等于两个球的半径比的立方,表面积之比 等于两个球的半径比的平方. 3.体积不变,即两个小球的体积和应与大球的体积相同.
答案:288πcm3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正四棱锥O-ABCD的体积为
底3面2边,长为,则以O为3 球心,OA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
2
_______.
【解析】设正四棱锥的高为h,则 1
3
2
h
3
2,
3
2
解得高h=则3 底2 .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2
2 3 6,
所以OA=所(3以2球)2的 (表6面)2积为6,
(3)此类问题的具体解题流程:
【变式训练】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31B.∶2C.2∶3 D.∶3
3
3
【解析】选D.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内切球半径为 a ,
2
外接球半径为所以3a 半, 径之比为1∶=∶3. 3 3
2
【规范解答】有关球的计算问题 【典例】【条件分析】
【规范解答】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
3
3
答案:(1)√(2)√(3)×(4)√
【知识点拨】 1.对球的三点说明 (1)球的表面是曲面,不能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没有展开图. (2)球既是中心对称的几何体,又是轴对称的几何体,它的任何 截面均为圆面,它的三视图也都是圆. (3)球是一个封闭的几何体,既包括球的表面,又包括球面所包 围的空间.
【解题探究】1.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和表面积之比分别与半径有何关系? 3.两个铁球熔化为一个球后,哪一个量是不变的? 探究提示: 1.关键是确定球的半径. 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等于两个球的半径比的立方,表面积之比 等于两个球的半径比的平方. 3.体积不变,即两个小球的体积和应与大球的体积相同.
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ppt人教版
解析答案
反思与感悟
解 (1)∵这个几何体的所有面中没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 (2)在四边形ABB1A1中,在AA1上取E点,使AE=2;在BB1上取F点,使BF=2;连接C1E、EF、C1F,则过C1、E、F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棱柱ABC—EFC1,其侧棱长为2;截去部分是一个四棱锥C1—EA1B1F,该几何体的特征为:有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①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牢记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各种棱柱之间的关系(1)棱柱的分类
棱柱
(2)常见的几种四棱柱之间的转化关系
3.棱柱、棱锥、棱台在结构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见下表:
名称
底面
侧面
侧棱
高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棱柱
斜棱柱
平行且全等的两个多边形
平行四边形
第一 章 §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第1课时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认识组成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多面体;2.认识和把握棱柱、棱锥、棱台的几何结构特征;3.了解多面体可按哪些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
如图棱柱可记作:棱柱
相关概念:底面(底):两个互相 的面侧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顶点: 的公共顶点
互相平行
四边形
互相平行
平行
其余各面
公共边
侧面与底面
ABCDEF—
A′B′C′D′E′F′
答案
分类:①依据:底面多边形的 ②类例: (底面是三角形)、 (底面是四边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频率与概率》PPT课件
④抛掷骰子 100 次,得点数是 1 的结果有 18 次,则出现 1 点的频率是590.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①错,次品率是大量产品的估计值,并不是针对 200 件产品来说
的.②③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④正确.
[答案] D
[方法技巧] 理解概率与频率应关注的三个方面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随机事件 A 的本质属性, 随机事件 A 发生的概率是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频率的近似值. (2)由频率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随机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与否是随 机的,但随机中含有规律性,而概率就是其规律性在数量上的反映. (3)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要清楚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对具体的 问题要从全局和整体上去看待,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次试验或某一个具体的 事件.
(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为 2 800 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 (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 10%,在赔付金额为 4 000 元的样 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 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 为 4 000 元的概率.
[解] (1)设 A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 3 000 元”,B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 4 000 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 P(A)=1105000=0.15,P(B)=1102000=0.12.
•10.3 频率与概率
明确目标
发展素养
1.结合实例,会用频率估计概率.了 1.通过对频率与概率的联系和区别的学
解随机数的意义.
习,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会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 2.通过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事件的
机数进行模拟)估计概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ppt
开
关
答 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垂直于轴的边
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台的底面,斜边旋
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台的侧面,斜边在旋
转中的任何位置叫做圆台侧面的母线.
圆台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上图的圆台表示为圆台 O′O.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问题 3 圆柱、圆锥、圆台都是旋转体,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 图1是由圆柱中挖去圆台形成的, 图2是由球、棱柱、棱台组合而成的.
答案
返回
达标检测
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D )
1 23 4
答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底面圆直径 B.圆柱的母线与轴垂直 C.圆台的母线与轴平行 D.球的直径必过球心
解析 圆锥的母线长与底面直径无联系; 圆柱的母线与轴平行; 圆台的母线与轴不平行.
答案
球的结构特征
球
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 半圆的直径 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 简称球
相关概念: 球心:半圆的 圆心 半径:半圆的 半径 直径:半圆的 直径
图中的球表示为: 球O
答案
知识点五 简单组合体
思考 下图中的两个空间几何体是柱、锥、台、球体中的一种吗? 它们是如何构成的?
课
时
上看是由八个圆柱组合成的一个组合体,我们周围的很多建筑物
栏 目
和它一样,也都是由一些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本节我
开 关
们就来学习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一 圆柱的结构特征
问题 1 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那么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直线垂直》PPT课件
()
2.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异面直线 A1D 与 B1D1
所成的角为
()
A.π6
B.π4
π
π
C.3
D.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C
3.在正方体 ABCD-EFGH 中,
(1)AH 与 FG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2)AE 与 GH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1)45° (2)90°
• [方法技巧]
•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 • (1)找角: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通过作平行线或平 移平行线,作出异面直线夹角的相关角.
• (2)证明:证明找出的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 (3)求角:求角度,一般常利用解三角形得出.
• (4)定角:若求出的角是锐角或是直角,则它就是 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求出的角是钝角,则它的 补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证明] 如图,连接 BD 交 AC 于 O,取 BB1 的中点为 E,连接 OE.∵O 为 BD 的中点,∴OE∥DB1.∴OE 与 AC 所成的角即为 DB1 与 AC 所成的角.连接 AE,CE.∵易证 AE=CE,又 O 是 AC 的中点,
∴AC⊥OE.∴AC⊥B1D.
• [方法技巧] • 证明空间的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 • (1)定义法:利用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证明两直 线垂直. • (2)平面几何图形性质法:利用勾股定理、菱形的 对角线相互垂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底边的中
(2)连接 FH,因为 HD∥EA,EA∥FB,所以 HD∥FB.又 HD=FB,所 以四边形 HFB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HF∥BD.
所以∠HFO(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FO 与 BD 所成的角. 连接 HA,AF,易得 FH=HA=AF, 所以△AFH 为等边三角形. 又知 O 为 AH 的中点,所以∠HFO=30°, 即 FO 与 BD 所成的角为 30°.
高中人教版必修2数学课件第二章2.1.2精选ppt课件
() A.2 对
B.3 对
C.6 对
D.12 对
解析:选 C.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AC1 中,与对角线 AC1 成异面 直线位置关系的是:A1D1、BC、BB1、DD1、A1B1、DC,所以 组成 6 对异面直线.
3.如图,点 G、H、M、N 分别是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 点,则表示直线 GH,MN 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________.
(1)判断两直线平行仍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 平面几何中常用的判断方法以外,公理 4 也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 重要依据. (2)证明角相等,利用空间等角定理是常用的思考方法;另外也 可以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来证明两角相等.在应用等 角定理时,应注意说明这两个角同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扩充而成的, 由平移原理可知,当两条异面直线在空间的位置确定后,它们所 成的角的大小也就随之确定了.
1.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
B.平行
C.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D
2.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长方体的棱所组成的异面直线有
章 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会判断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两异面直线的 定义,会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能用公理 4 解决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
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1)异面直线 ①定义:把不同在_任__何__一__个__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②画法:(通常用平面衬托)
A.6 C.5 答案:B
B.4 D.8
3.若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BAE=25°.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余弦定理》PPT课件
[微思考] 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有什么关系? 提示: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解三角形的定义:
一般地,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 的_元__素__.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_解__三__角__形__.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2×( 6+ 2)×2 3×cos 45°=8,
所以 b=2 2. 由 cos A=b2+2cb2c-a2,
得 cos A=2
22+ 6+ 2×2 2×
22-2 6+ 2
32=12.
因为 0°<A<180°,所以 A=60°.
(2)由余弦定理,得 a2=b2+c2-2bccos A =(b+c)2-2bc(1+cos A), 所以 49=64-2bc1-12,即 bc=15. 由bbc+=c1=58, 解得bc==53, 或cb==35.,
二、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2. 在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记载了著名的海伦公式,利用
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b,c, 则其面积 S= pp-ap-bp-c,这里 p=a+2b+c.已知在△ABC 中, BC=6,AB=2AC,求当△ABC 的面积最大时,sin A 的值. [析题建模] 由海伦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ABC 的面积最大时 边 AB 及 AC 的长.再由余弦定理求出 cos A,进而求出 sin A.
6.4.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明确目标
发展素养
1.借助向量的运算,探索三角 1.通过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学习及运
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掌握 用,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逻辑推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向量的数乘运算》PPT课件
)
2.4(a-b)-3(a+b)-b等于(
)
A.a-2b B.a
C.a-6b D.a-8b
答案 D
解析 原式=4a-4b-3a-3b-b=a-8b.
1
3.在△ABC 中,D 是 AB 边上一点.若 = , = +λ,则
2
λ=
.
1
答案
2
解析 ∵ = ,∴D 是 AB 的中点.
|| ||
,则是以 A 为起点,向量
与
所在线段为邻边的菱形对角线对应
|| ||
的向量,即在∠BAC 的平分线上.
∵=λ,∴, 共线.
∴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方法点睛 (1)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
交点,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x+y 且 x+y=1.
2.利用向量共线求参数的方法
判断、证明向量共线问题的思路是根据向量共线定理寻求唯一的实数λ,
使得b=λa(a≠0).而已知向量共线求λ,常根据向量共线的条件转化为相应向
量系数相等求解,利用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从而解方程求得λ的值.若两向
量不共线,必有向量的系数为零.
(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外
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若M是△ABC内一点,且满足
||=| |=| |,则点 M 为△ABC 的外心.
(3)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
(4)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若 G 是△ABC 内一点,且满足 +
C.b-a D.a-b
(2)已知2a-b=m,a+3b=n,那么a,b用m,n可以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