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启示

合集下载

帕博尔事故反思

帕博尔事故反思

帕博尔事故反思第一篇:帕博尔事故反思博帕尔事故观后感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的天字号大事,安全生产与人的生产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公司组织观看了博帕尔事故警示视频,对我的触动很大,很深。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

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依旧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其实就是抓人的思想工作,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来提高。

现在我们每个车间、班组、科室按照安全计划培训学习,这种方法其实都是在意示着我们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觉;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蚂蚁窝,只要是在平地的蚂蚁窝,都会在洞口边发现一圈高高的土,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们就是怕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洞里。

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如此。

其次我们还要通过身边的典型和事例来警醒。

现在调度室班前会都会讲2014年科创股份公司各个单位发生的事故事件,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当时心痛一下,更多要从中反思,总结教训,不断的警示自己,告诫自己该怎样做,从哪里做起。

增强安全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明白放缓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

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

长盛不衰。

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实现,除了有极强的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本领强的队伍,包括管理队伍和生产队伍。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启示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启示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启示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的启示根据公司要求,合成氨厂于6月10日组织我们观看了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影碟。

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

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

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MIC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

当气体洗涤器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

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

在操作前未加盲板隔离;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和污水从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上升,几分钟后达到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气体洗涤器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的排放高度为33m。

他们还试图启动致冷系统,但是因为没有致冷剂而告失败。

安全阀一直开启了两个小时,毒气释放到空气中。

调查表明,该事故是由于水进入异氰酸甲脂(MIC)贮罐引起(聚合)放热反应,致使压力升高,防爆膜破裂而造成的。

氯离子使贮罐发生腐蚀,而产生游离铁离子,在铁离子催化作用下又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压力急剧上升,防爆膜破裂,安全阀打开,漏出大量MIC。

漏出的MIC喷向氢氧化钠洗涤器,因该洗涤器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

最后的安全防线是燃烧塔,但结果燃烧塔也未发挥作用。

冷却系统(使贮罐内MIC始终保持在O.5℃左右)从1984年6月起就已停止运转。

印度博帕尔事故视频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事故视频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事故视频观后感机电动力科最近,公司组织观看了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事故视频。

事故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这起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观看后令人怵目惊心,也让我对化工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事故教训。

1、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

1982年,美国总公司对博帕尔工厂的安全问题就指出“此工厂具有发生严重事故的隐患,如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并劝告厂方为防止泄漏应安装1台强力喷水装置以代替现在的装置,可这一建议未被采纳;另一安全装置气体洗涤塔(中和塔),其最大设计处理能力仅为这次泄漏量的四分之一,根本不足以处理这次事故;第三个安全装置点火塔(用以燃烧泄漏的气体),即使没有压力存在,也只能处理这次泄漏气体量的四分之一,点火塔在事故发生时,根本没有起作用;仪器仪表失灵不及时处理。

如果这些设备隐患能够在发现时及时进行改造,在事故来临时发挥作用,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

化工企业需要对危害较大的工艺系统进行系统的工艺危害分析,辨别工艺系统可能出现的偏离正常工况的情形,找出相关的原因与后果,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所以,全体员工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排查隐患工作,及时完成隐患治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树立“违反操作规程就是违章”的观念,做遵章守纪员工。

事故前几个月,由于工厂电源紧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总管和美国联碳总部商议后,违反操作规程关闭了设计用来冷却异氰酸甲酯以防止化学反应的冷却装置,其中冷却剂氟里昂被抽出,用到工厂其它地方;一位受过训练,但不了解工厂操作规程的工人,奉一新工头命令,冲洗一根和贮罐连接、但没有完全和罐内密封的管道,这是规章所禁止的;对罐中MIC是应有限制,泄漏的贮罐中MIC的量严重超标。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分析[范文模版]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分析[范文模版]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分析[范文模版]第一篇: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分析[范文模版]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分析2010年6月7日印度中央邦一家法庭裁定,25年前博帕尔有毒气体泄漏事件8名涉案人员因“玩忽职守”获判有罪。

美联社报道,8名涉案印度籍高管,一人已经离世,其他几人已70岁左右,最高面临两年监禁。

宣判一出,引发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一、印度毒气泄漏事故概况及经过1984年12月2日子夜,印度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一个储气罐的压力在急剧上升。

储气罐里装的四十五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

3日零时五十六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漏了出来,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扩散。

一小时之后,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已笼罩在全市上空。

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越过工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数百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

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

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十多人丧生,二百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毒气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二十五平方英里的市区。

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

距农药厂几百米外,一个农场主听到附近传来沉闷的呼噜声,还以为是母牛反刍时发出的声音。

他起床出外察看,发现已有两头牛死在地上。

另一头正在痛苦地叫着,不一会儿也倒在他的脚前。

这时,他的双目也开始疼痛起来。

他后来在医院里紧闭双目,泪流满面,向人们说:“我原来以为是发生了瘟疫。

”不少人以为城市遭到了原**的袭击或是发生了大地震,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后来人们知道是工厂漏出了毒气,就慌忙外逃。

人们坐着小汽车、拉着木板车、骑着自行车,以各自最快的速度逃走。

然而,毒气是无情的,不少人在逃跑途中双目失明,一头栽倒在路旁,再也爬不起来。

在大街上、道路旁,牛和狗以及其他牲畜在痛苦中挣扎。

过了短短的几个夜晚,2500人丧失了生命,还有3000人左右濒临死亡的边缘。

印度博帕尔事件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事件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事件观后感《印度博帕尔事件观后感》当我了解印度博帕尔事件的时候,真的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一开篇看到关于事件的简单介绍,说这是一起发生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化工灾难。

当时我就想到,化工这种东西,虽然平时感觉离我们有些遥远,但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可一旦出事,那就是极为可怕的。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看到那些毒气泄漏后的画面。

整个城市就像是被恶魔笼罩了一样,街道上满是惊慌失措的人们。

人们在毒气中无助地挣扎着,眼睛看不见了,捂着喉咙拼命咳嗽,呼吸急促,很多人就那么突然倒下了。

看到这里我感觉,那一瞬间他们一定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原本平静的家园突然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那些画面里,夫妻在寻找彼此,父母在找孩子,到处是哭喊声。

这让我深切地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

一个巨大的工厂事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无尽的痛苦。

还有那些执着求生的人们,他们努力向着没有毒气的地方奔跑。

很多人由于吸入毒气身体机能急剧下降,跑着跑着就没了力气,但依然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艰难爬行。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我以前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就闹情绪,说放弃,可那些灾民们在那样绝境下都没有放弃希望。

这让我十分惭愧,也感到人类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是不可小觑的。

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思考起企业的责任。

那么大一个化工厂,在安全管理上怎么就能出现如此巨大的漏洞呢?这种化工企业的存在原本是要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但因为管理疏忽造成了这么不可挽回的局面。

在我的生活周边也有一些工厂,我暗暗祈福它们不要发生类似的悲剧。

看完后我明白了,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可能引起巨大的灾难,这不仅仅是对一地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更是会给社会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这次事件给印度、给世界都是一个血的教训,应该警钟长鸣。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精选」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1】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大连化物所安全月的安全培训会议,会上学习了关于博帕尔事故的资料片,颇有感触。

片中事故发生后受害民众无助和绝望的表情以及满街尸体的惨状历历在目,不禁引起我对安全生产的深思。

博帕尔事故是1984年12月2日发生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的一所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造成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死亡,20万人终身残疾。

事故的起因是异氰酸甲酯贮罐中被注入了约500kg 水,水与异氰酸甲酯剧烈反应,温度压力骤升导致43吨异氰酸甲酯泄漏。

资料片中讲到,在各方展开详细调查后发现,由于公司管理以及员工操作诸多安全环节的疏忽造成了这一人间惨剧。

首先是安全设备缺乏维护,诸如安装在冲水管与贮罐间的盲板在事发时不知所踪、用于防止漏水的压力装置由于存在严重泄漏而未起作用、用于焚烧处理废气的装置也在事发时无法启动等等。

其次是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员工将一段关键部位的旧管拆下后未能及时更换新管,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安装一根新管需要花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而未能安装;第三是管理方面的不负责任,公司一味地缩减成本,缩短员工培训期,大面积裁撤员工,重要岗位如安全岗位在裁撤后未能及时补缺,缩减工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包括关键安全设备导致多个安全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是著名的海恩法则。

博帕尔事故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法则,从管理层的疏忽和不负责任,到员工的麻痹大意、无责任心,每一环节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生事故只是时间问题,归根到底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不力,从上到下安全意识淡薄,漠视生命。

作为大型化工厂尤其要重视生产安全,发生事故不仅仅是公司财产受损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将危害员工以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全安,以及对环境将造成严重破坏。

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

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

重视本质安全,深刻吸取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该起事故共造成6495人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博帕尔事件被公认是“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学工业灾难,事故后果之严重为人震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警示,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起事故。

一、事故背景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工厂始建于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

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安全纪录。

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长职务。

新厂长有很好的财务背景,但是对于安全和生产知之甚少。

从1982年起,由于干旱等原因,印度国内市场对于该工厂的产品需求减少,1983年工厂的销售额下降了23%。

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工厂停产了6个月。

期间,工厂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成本,诸如:1、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

最初的人事政策,要求聘请受过高等教育并获得学位者担任操作员,并为他们提供长达6个月的脱产培训。

为了节约成本,工厂放弃了这一政策,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由6个月减少至15天。

2、减少员工数量。

原本每个班组有1名班组主管、3名领班、12名操作工和2名维修工,后来减至1名领班和6名操作工,不再设班组主管。

3、尽量聘请廉价的承包商(尽管他们缺乏经验)和采用便宜的建造材料。

4、减少对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对关键安全设施的维护)。

5、停用冷冻系统。

发生事故的MIC储罐本来有一套冷冻系统,其设计意图是使MIC的储存温度保持在0℃左右;为了节约成本,工厂停用了该冷冻系统。

二、事故经过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尝试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

在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正常的作业程序要求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并在“隔离法兰”处安装盲板。

最新博帕尔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最新博帕尔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博帕尔事故给我们的
启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博帕尔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生产农药的剧毒液体原料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

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0多人毙命。

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

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

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

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

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

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大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一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

二十多年过去了,毒气渗入了当地的土地和地下水,受到毒气侵害的大多数都是印度积极贫困的阶层,一些男人,女人失去了生育能力,甚至就连他们的下一代很多孩子也患上了精神错乱,或者是侏儒症,他们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

仅供学习交流。

博帕尔事件心得体会

博帕尔事件心得体会

博帕尔事件心得体会【篇一:博帕尔事件分析】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

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的巨毒液体。

这家化工厂从设计之初就没有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那些所有产品的化学原料都是mic(异氰酸甲酯),这种液体很容易挥发,沸点为39.6℃,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

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这种储存措施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且不说泄露之后的处理难度极高。

光是平时安放时就会不断产生小的渗漏,这对工厂的工人健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种污染极大的工厂会建设郊区且没有预备的防护措施呢?在20世纪后半叶,公害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谈虎色变,十分敏感。

由于对此制定的环境标准越来越高,致使很多企业都把目标转向了环境标准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企业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热衷于吸引外资,重视技术和设备,忽视安全和环境保护,把一些发达国家几乎不允许设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重新布局”——把污染企业从受控制区域向不受控制区域转移,被称为“污染天堂”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贫困、工业缺乏和对环境服务要求不高,表现为倾废设施经济价格不高。

一个国家如有丰富的“自净”能力的资源,有足够的自净潜力,“清洁”工业就会相对不发达;如果“自净”能力枯竭,则“肮脏”工业衰竭,而“清洁”工业发达。

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污染转移使得许许多多污染或毒性极大的企业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城市郊区甚至居民区之中。

联合碳化物公司仅仅是无数例子中的一个。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

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

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

重视本质安全,深刻吸取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训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该起事故共造成6495人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博帕尔事件被公认是“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学工业灾难,事故后果之严重为人震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警示,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起事故。

一、事故背景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工厂始建于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

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安全纪录。

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长职务。

新厂长有很好的财务背景,但是对于安全和生产知之甚少。

从1982年起,由于干旱等原因,印度国内市场对于该工厂的产品需求减少,1983年工厂的销售额下降了23%。

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工厂停产了6个月。

期间,工厂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成本,诸如:1、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

最初的人事政策,要求聘请受过高等教育并获得学位者担任操作员,并为他们提供长达6个月的脱产培训。

为了节约成本,工厂放弃了这一政策,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由6个月减少至15天。

2、减少员工数量。

原本每个班组有1名班组主管、3名领班、12名操作工和2名维修工,后来减至1名领班和6名操作工,不再设班组主管。

3、尽量聘请廉价的承包商(尽管他们缺乏经验)和采用便宜的建造材料。

4、减少对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对关键安全设施的维护)。

5、停用冷冻系统。

发生事故的MIC储罐本来有一套冷冻系统,其设计意图是使MIC的储存温度保持在0℃左右;为了节约成本,工厂停用了该冷冻系统。

二、事故经过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尝试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

在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正常的作业程序要求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并在“隔离法兰”处安装盲板。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1】2016年7月19日厂安监部组织观看《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在 1984 年 12 月 3 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这起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气泄漏事故,造成 12.5 万人中毒,6495 人死亡、20 万人受伤,5 万多人终身受害,观看后令人怵目惊心,也让我对化工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观看该视频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以后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第一、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的检修票证管理制度去执行,不能有一点松懈。

如果,博帕尔的这次检修按照制订好的检修措施将盲板上好再去进行作业,也就不会有水进入储槽发生这么大的事故。

第二、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

这起事故用血的代价证实了这一安全理念。

如果仪表是正常的、如果洗涤塔的正常设计量达到要求、如果燃烧炉管道无断裂安装好的、如果喷淋装置是好的等等,那么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

第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事故的应急演练,什么事都会有出错的时候,那么我们在发生事故后能不能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展,正确的处理。

总之,对于化工危险行业来说,安全历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一直是我公司安全生产强化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永恒的主题。

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是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在于管理安全工作的不到位,将责任落实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工作的目的。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观后感2】1984年12月4日0时56分,位于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酯(Methyl Isocyanate,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6495人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尽管毒气泄漏事件已过去30多年,但是许多家庭仍然生活在这一可怕的恶梦中,残留的有毒气体不但影响着存活者的健康,而且威胁着他们下一代的健康,许多人都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

印度博帕尔事故经验教训(4)

印度博帕尔事故经验教训(4)

印度博帕尔事故感想通过最近宾馆组织观看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事故视频,事故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这起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气泄漏事故,造成2000多人死亡,观看后令人怵目惊心,也让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事故教训。

1、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

对于任何细小的安全隐患都不能听之任之,否则长久下去,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性的,它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我们的安全工作存在漏洞、隐患,我们没有及时检查、发现。

就很有可能出现事故。

而且我们检查出问题之后,还要去积极的协商解决,不能因为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姑息养奸,全体员工要重视排查隐患工作,及时完成隐患治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觉得任何事故都是可放、可治、不可怕的。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树立“违法操作规程就是规章”的观念,做遵章守纪员工,健全安全管理规程,并严格执行做到“七想七不干”。

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杜绝误操作和违章作业。

严格交接班制度,记录齐全,明确责任,奖罚分明。

确保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安全。

3、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增强安全意识,防范事故发生。

加强对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根源分析和学习,经验表明,后果轻微的事故和未遂事故是重大事故的前兆,需要重视宾馆所发生的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故,仔细分析和消除它们的根源,做到“四不放过”。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生产安全教育和个人安全及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普及事故中的自救、互救知识。

4、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一直是宾馆安全生产强化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永恒的主题,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制度的缺失,而是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在于管理安全工作的不到位,将责任落实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工作的目的。

印度博帕尔事故启示录

印度博帕尔事故启示录

21
主要 原因
博帕尔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缺陷 和管理层面的混乱。
22
232425 Nhomakorabea26
二)就工艺安全而言
1 、需要对危害较大的工艺系统进行系统的工艺危害分 析。辨别工艺系统可能出现的偏离正常工况的情形,找 出相关的原因与后果,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 施,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2 、建立和切实执行工艺系统的变更管理制度,严肃对 待工艺系统和操作/维修程序的变更。工艺系统的重要 安全设施(如本案例中的冷冻系统和火炬)之所以存在, 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工艺意图,不能随意取消或绕过它 们;如果确实需要这样做,应事先按照变更管理程序的 要求,对新的做法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依据分析结 果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
27
3、加强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包括承包商)的培训和管理。帮 助员工和承包商一了解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危害、相关的控制措施 以及工厂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作业许可证制度)。 4、加强对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根源分析。在本次灾难性事故发生之 前,博帕尔工厂就发生过多次小规模的 MIC 泄漏事故,工人们都 有过眼睛不适的经历( MIC 损伤眼睛、肺部和神经系统等)。但 是,这些前兆并没有引起工厂管理层的足够重视。经验表明,后 果轻微的事故和未遂事故是重大事故的前兆,需要重视工厂所发 生的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故,仔细分析和消除它们的根源。
28
5、重视职业安全的同时,更需要高度重视工艺安全。职 业安全和工艺安全都是工厂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两者又有区别:职业安全事故往往是伤害一个人或几 个人;而工艺安全事故的后果通常会严重得多,它不仅 仅是伤害几个人而已,有可能严重损坏工艺系统本身、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使整个公司倒闭、甚至给周围公众 或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博帕尔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 例子。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一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一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一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工程伦理案例分析一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一.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经过1984年12月3日零点刚过,印度中央邦首俯博帕尔市农药厂储存有45t甲基异氰酸酯的3号储罐温度迅速升高,保养公试图扳动手动减压阀[自动阀门已坏]未成功急忙报告工长,4名工人头戴防毒面具进行处理,但毫无结果。

温度在上升这意味着罐内介质开始汽化。

在工厂上班的120工人惊恐万分,抛下工作,各奔家中,只有1名家萨基儿阿赫迈德的工人仍在3号罐前孤军奋战。

一名工人拉响警报,但太晚了。

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3号罐阀断裂,-股乳白色的烟雾直冲天空。

(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1h后,博帕尔市政当局从巴哈喇特重型电器有限公司派来技术人员,他们成功地封闭了3号储罐,但罐内甲基异氰酸酯已泄漏25t,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工业事故。

事故致使3859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10万人终身残疾,20万人中毒。

人们那这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灾难。

二.事故原因①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20~240gal[lgal=3.785dm3]水进入甲基异氰酸酯[简称MIC]储罐中,引起热反映致使压力升高,防爆膜破裂而造成的。

致使水如何进入罐内问题未彻底查清,可能是工人误操作。

②此外还查明,由于储罐内有大量氯仿[氯仿是MIC制造初期作反应抑制剂加入的],氯仿分解产生氯离子,使储罐[材质为304不锈钢]发生腐蚀而产生游离铁离子。

在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加速了放热反应进行,致使罐内温度、压力急剧升高。

③漏出的MIC喷向氢痒化钠洗涤塔,但该洗涤塔处理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

④洗涤塔后的最后1道安全防线是燃烧塔,但结果燃烧塔未能发挥作用。

⑤重要--点是,该MIC储罐设有-套冷却系统,以使储罐内MIC 温度保持在0.5摄氏度左右。

但调查表明,该冷却系统自1984年6月起就已经停止运动。

没有有效的冷却系统,就不可能控制急剧产生的大量MIC气体。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视频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视频观后感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视频观后感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视频观后感大家知道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吗?看了吗?有何心得呢?【1】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视频观后感1984年12月3日的凌晨,死神悄悄的降临到了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

一位博帕尔郊区的农夫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牛今晚不太正常,于是他打算出门看看情况,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自己的三头牛有两头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另一头也在自己的注视之下倒下了。

与此同时,他感到了自己的眼睛有一种强烈的灼烧感,眼泪止不住的一直往下淌……他在夜色中疯狂的奔向了城中的医院,这才勉强的保住了性命,但是其他博帕尔的居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原来这天晚上,在博帕尔郊外的一家美国化工厂发生了剧毒化学品泄漏。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工厂周围两个小镇上数百位居民在睡梦中死去。

随后,剧毒物质借着风力大面积的扩散到了博帕尔周围数十公里的地区。

3天之内,超过八千人在这场事故中死亡,到该年年底,死亡人数增加到了两万人!另据不完全统计,其他因此中毒致残或留有后遗症的人数超过了50万!这场事故从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损失最惨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根据事后的调查:这家化工厂隶属于美国化工巨头联合碳化物公司,是印度国内的重点化工厂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大力发展国内的化肥农药产业,美国大企业联合碳化物公司趁虚而入,与印度组建合资公司。

凭借印度的低劳动成本、松散的监管体系和庞大的市场,整个七十年代,这个工厂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不断的投入和持续扩大的生产终于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印度农药化肥的销量越来越不如意,于是厂方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不断的减少对化工原料安保成本的投入,最终酿成这起惨祸。

后来的调查材料中写道:工厂大量削减雇工人数,70多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有1名操作员管理,异氰酸酯生产工人的安全培训周期也从6个月降到了15天。

在博帕尔惨案发生的时侯,农药厂生产线上的6个安全系统无一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的启示
根据公司要求,合成氨厂于6月10日组织我们观看了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影碟。

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

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

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 MIC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

当气体洗涤器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

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

在操作前未加盲板隔离;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和污水从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上升,几分钟后达到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气体洗涤器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的排放高度为33m。

他们还试图启动致冷系统,但是因为没有致冷剂而告失败。

安全阀一直开启了两个小时,毒气释放到空气中。

调查表明,该事故是由于水进入异氰酸甲脂(MIC)贮罐引起(聚合)放热反应,致使压力升高,防爆膜破裂而造成的。

氯离子使贮罐发生腐蚀,而产生游离铁离子,在铁离子催化作用下又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压力急剧上升,防爆膜破裂,安全阀打开,漏出大量MIC。

漏出的MIC喷向氢氧化钠洗涤器,因该洗涤器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

最后的安全防线是燃烧塔,但结果燃烧塔也未发挥作用。

冷却系统(使贮罐内MIC始终保持在O.5℃左右)从1984年6月起就已停止运转。

不可能控制急剧产生的大量MIC气体。

这次灾难是由于操作失误、设计欠缺、维修失灵和忽视培训而导致的。

该灾难给我的启示是很多大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往往是由于一系列被认为“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造成的。

作为一家化工单位,要避免类似悲剧,做好以下几点是必须的: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二,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用可靠;三,定期校验仪表,比对现场和远传指示;四,完备应急预案并经常演习;五,巡查时注意易忽视的地方,发现异常或数据(温度压力流量分析)突然变化及时报告并查清原因;六,及时纠正每一个小错误,小错误往往酿成大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