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當代重要建築師隈研吾認為,二十世紀以來的建築是水泥混凝土的時代,但他比較主張之前取之於自然如木頭、石頭等的建材。有人說沙子、石灰石做成的水泥也是自然建材,他在《自然的建築》書中,從混凝土的優點中,指出混凝土的缺點,凸顯自然建材能與環境共生的特色,可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隈研吾表示,混凝土若是自然建材,那麼由天然原料石油製成的塑膠也是自然素材,相信這點不易獲得大家認同。他闡釋自然建築有兩個特色,一是要能與環境共生,不斷成長變化,木頭房子建材就能拆卸、移來移去重裝,有很大彈性;二要讓人住進去有幸福感,即房子場所自然而然使人與幸福感連結。
有人認為混凝土是很自由的建材,它除了經得起風吹雨打,蟲不蛀,可做成非常強固的建築,更可用版模定出形狀後,外表釘上薄薄的木材或石板等各種自然建材,就變成像自然的建築,一點也不麻煩,這些是公認的優點。隈研吾反駁說,混凝土從柔軟變堅硬後無法改變,外釘自然建材不是建築師足以驕傲的工匠技藝;真正自然的建築一腐朽就看得出來,混凝土崩壞時,肉眼看不到,都是缺點。
作者也以他設計的案例闡釋他的建築邏輯概念。他應聘在長城底下呈現竹子工法的自然建築。為使梁柱堅靭不易斷裂,隈研吾尋找到南美瓜多竹,又以浸油克服竹子耐久度不夠的缺點,並採龜甲編織法將竹子編成牆壁,透過材料與材料相遇,這樣的竹屋呈現不同的中國風味,又有現代意義,形成與當地景觀非常協調的特殊視覺感受。讀者可以想像一下,在這樣的自然建築中,是不是很幸福呢?
.作者:隈研吾Kengo Kuma
.譯者:林錚顗
.分類:社會人文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10/08/22
混凝土很堅固,不管在上面安裝什麼,它都是最容易的素材。而且裝飾附著性如此優異的材料,在其他東西是見不到的。在此意義上,由於混凝土是最為普遍的材料,所以對於所有的設計、所有的風格,它都應付得來,而且從低成本的東西到高級建築,即是對於一切等級、成本,混凝土都能以匹配的裝飾,做出精彩的對應。
混凝土不但具有如此壓倒性的普遍性,而且還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建築素材,它抗地震、抗火災,也不被蟲咬。因此,這種萬能素材,在二十世紀不普及是說不過去的。所謂普遍性,意謂著無須選擇場所,此外,也不必選擇建築的風味(從單純的東西到裝飾繁複的東西)、類別(從住宅到辦公室),而且也應付得了任何的成本。
不過,無須選擇場所這件事,反過來說,由於混凝土這樣的技術以及隱藏在這個技術裡的單一哲學,把所有的場所都同一化了。此外,所謂場所,不外乎是大自然的別名。
多樣化的場所,多樣化的大自然,卻遭受混凝土的單一技術力之破壞。此外,所謂不必選擇風味、類別、成本這件事,反過來說,其實在多樣化的表面妝扮之下,隱藏著只是混凝土單一的、不可動搖的本質。如此一來,不只失去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同時也失去了建築的多樣性。所謂二十世紀,就是這麼孤獨的時代。
再者,有關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強度」的本質,這一點我們必須更注意,並且看清它。混凝土會突然間變硬,但在此之前,是稀稀的、形狀不定的液體,卻在某個瞬間,突然轉變成令人無法想像的堅硬又強固的物質。從那瞬間開始,再也不能回復原狀了。混凝土的時間,屬於非連續性的時間,而木造建築的時間,可以拿來與它做個對照。在木造建築方面,不存在有如混凝土的時間一般地「特別的時間點」,它會隨著生活的變化,或者因應部分材料的劣化,可以一點一點地修理,一點一點地換新,一點一點地變化下去。
若以逆向思考的話,二十世紀的人類追求的是,有如混凝土一般的不連續時間。因此,在將形狀不定的東西予以固定方面,燃起莫大的熱情。
譬如,二十世紀的人類,在為核心家族建造住宅方面,投注了極大的心力。維持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的,乃是對於「購屋」的願望。當過去的地緣、血緣關係崩壞後,近代家族這個孤立的單位,從二十世紀開始,在大海中漂流。針對近代家族這種既不確定又不安定的存在,為了給予它某些確實又固定的形狀,甚至他們利用住宅貸款所借來的一大筆錢,建造一個住宅,企圖把家族「固定」住。或者,藉著將人們收容在混凝土公寓之類的堅硬容器內,將不安定的存在「固定」住。換句話說,利用混凝土這種硬梆梆的東西,試圖把因地緣、血緣崩壞所造成的不安定的自己,再一次穩固下來。
同樣地,無論是國家或自治體等所有的共同體,的確有此打算,想藉由混凝土帶來的固定化與明確的「形狀」的方式,來消除那份存在的不安定感。而所謂「箱物」,便成為因此而做成的、堅硬的建築物之別名。由此可見,針對那些人的要求,混凝土應是最適合的素材吧。
但事實上,靠著表面的固定化,亦無法拯救不安定的東西。不安定之物,最為需要的是,應該是柔軟性。固定化只是對於不安定之物再加上了不自然的手鐐腳銬而已。
或者,因混凝土所造成的固定化,對於任何人早就不需要的、做為一種無用的存在之共同體,更是不必要的支出。所謂混凝土,正是逐漸消失的不安定之物的臨終的叫聲。
有溫度的建築×無形的溫暖=「負建築」代表隈研吾
/article/3654
作者:林珮芸 / 2015-05-11 瀏覽次數(2406)
日本當代建築大師接班人
四月初春空氣中飄浮著微微的涼意,周六的十一點,信義區飯店六樓景觀露臺的大片落地窗前,靜謐但散發熱烈的工作氣氛。一批批專業的工作團隊謹慎有禮地低語交談;隨著時間的節奏迎賓送客。遠從日本抵達台北的當代重量級建築師隈研吾,一身充滿時尚感的黑裝,親切微笑地向我們致意。訪談在輕鬆的早午餐中揭開序幕。
隈研吾奔跑的負建築家
台灣讀者對隈研吾絕對不感到陌生,《十宅論》、《建築慾望的末期》、《反標的物》、《負建築》、《自然的建築》到甫出版的《奔跑的負建築家》,每本都是建築人書架上的聖經必備。繼安藤忠雄與伊東豊雄之後,日本最重要、當紅的建築家隈研吾發跡之處不在日本東京,反而在世界各地的鄉間、城市。作品散發濃濃風土味、冷靜、直白,毫不掩飾地表達隈研吾創時代的建築理念;尤其是「弱建築」、「負建築」、「反混凝土」的批判思想,令人不得不重省二十一世紀建築與人們的關係。
雙城之間看到微光風景
「我在東京大井町和橫濱兩個地方度過我的童年,那時候的橫濱還是鄉下,是個有山、有人養雞的田園景觀。兩個地方只有20分鐘距離,但我很小就看到了都市和鄉村的差別。」隈研吾笑著回憶說。一般孩子少有城鄉之間的共同回憶,鄉下孩子等不及渴望到城市見識;都市孩子缺少與土地親近的回憶。所以等隈研吾成了旅行世界的國際建築師,當他和東京同業聊到城市的工作,很快覺得不吸引他而萌生到其他地方看看的遠行念頭。「小時候我喜歡赤腳套上長靴,四處遊玩,當時大倉山滿是農田、竹林、堆肥場,無論晴雨我都穿著長靴到處探險。生於明治時期的父親喜歡土木裝修,所以家人共同的興趣就是改造房子。」隈研吾坦承日本傳統老家是他的設計原點。
小時候的隈研吾安靜不多話,在哥哥姐姐之下總是擅於聆聽,喜歡一個人在鄉野走著,編織天馬行空的夢想。「如果沒當建築師的話我應該會當獸醫吧,我很喜歡貓,不過現在四處旅行無法養貓。」威名四方的建築師難得露出可愛表情。他說:「1964年,東京奧運會是我第一次聽說建築師這個職業。」當時十歲的他開始對這個崇高的工作心生嚮往。為了尋找更接近建築本質的工法和材質,隈研吾開始旅行世界,走訪人稱第三世界的地方,如非洲大草原、阿拉伯世界埃及開羅,看到不同文明都市對「家」的概念。年輕時以為在美國可以找到職涯的答案,沒想到極度資本化、商業化的紐約讓他幻想破滅。
美國建築界的日本親善大使
「1985-1986年,我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研究員身分赴美國進修一年,在那寫了《十宅論》;看到了美國泡沫經濟的問題。」觀察到美國學界擅長以思辯釐清觀點問題,當時隈研吾在紐約公寓房間擺了兩張榻榻米,曾經邀請不少外籍朋友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