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48
执笔人签字:焦振娟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使学生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知识结构。
课程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业务外包,以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业务流程重组、绩效评价等理论和实践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先修课程为物流学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抽象新颖,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对供应链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刻的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1)熟练掌握掌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类型,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运作方式等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策略,理解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内
容。
(3)能够熟练掌握需求预测需考虑的因素,需求预测的类型和方法,并清楚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4)熟练掌握供应链采购的含义、特点、实施和准时采购思想。
(5)能够熟练掌握掌握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及库存管理策略。
(6)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
(7)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哪些业务可以外包以及如何对供应链管理中的业务进行外包。
(8)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的原因、过程有明确的认识,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特征和方法。
(9)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0)了解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熟练掌握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能够书写基本的供应链绩效报告。
方法能力:(1)具有上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验。
(2)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从事程度较复杂的工作的能力。
(3)能够举一反三,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提高。
(4)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获取并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社会能力:(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具备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5)具有善于总结、力求上进的工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学习情境)。
(二)学习情境设计
各学习情境划分子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思路,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并说明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物流软件模拟实训室
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2.师资条件
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要求。
(二)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三)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正在筹备中
五、课程评价、考核方式
课程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变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变终期性考核变为过程性考核。
本学习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以考核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训工作任务考核,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理论知识考核,总体采取了三种考核方式:平时表现考核占20%;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占30%;试卷考核占50%。并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
感谢你的观看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如教材、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书;
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与利用。
七、其他说明
无
感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