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微博信息发布中的舆论引导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作者:汪利娟李晓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7期摘要: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其信息传播的情绪性与渗透性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
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发展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关键词:微博传播舆论引导策略微博,俗称“围脖”,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它是基于Web3.0新兴起的一种供用户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共享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超文本形式发送到个人微博首页上,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字符以内。
①微博最早起源于2006年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Twitter,该网站集传递信息、社交服务、微小博客等功能于一体,为人们随时随地分享观点、见闻提供及时分享的交流平台。
②继2007年5月校内网(即现在的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似Twitter网站饭否网后,国内的微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如叽歪网、腾讯滔滔、新浪微博等。
在这些微博网站中,尤以新浪微博表现最为突出、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
在争取用户上,新浪微博不断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吸引用户,如策划“万能微博助你买房”的活动,紧扣当今社会百姓的现实需求,在活动启动后短短一个月就吸引了20多万用户参与。
从用户规模看,截至2011年3月2日,仅新浪微博的用户总数就已突破1亿。
③用户规模的急速增长带来了信息流的几何式扩张,使微博成为多样信息集散地的同时,也让其发展成多元声音的意见场。
各种观点的角力导致其舆论引导的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部分虚假甚至被刻意歪曲的信息,也在这个更新快、扩散强的信息循环链中悄然生长且影响着受众。
作为拥有强大效力的微博传播,加强舆论引导,构建良好舆论生态应当是其快速发展中的现实要求。
微博的传播特性自微博在中国大陆诞生三年多时间以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新生事物迅速变身为用户上亿的流行品,跻身重要的信息载体之列,这与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是分不开的。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主流媒体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具备了传播和发声的能力。
随之而来的是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新形势,传统的舆论监督者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监督者,而同时也可能成为舆论引导者。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呈现出了多元化、全方位、实时性等特点。
多元化体现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监督者,不再需要依赖传统的媒体机构和专业记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是全方位的,因为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可以涵盖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群体。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是实时的,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和监督。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监督者。
舆论监督的主体从传统的专业记者和编辑转变为普通公民,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通过发表评论、转发信息等方式参与到舆论监督的行列中来。
一些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会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一些专业人士也会在微博上对事件进行解读和评价,这些言论和观点都可能对事件的进展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也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是个性化。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等平台对舆论进行引导,因为每个人所关注的领域和观点都可能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舆论引导方向。
其次是互动性。
新媒体平台更加注重互动和分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参与到舆论引导中来。
最后是影响力。
新媒体平台上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或者机构也可能通过自己的平台对舆论进行引导,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来塑造舆论的方向和结果。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是相互关联的,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和便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监督者和舆论引导者,因此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力量更加分散和多样化。
浅析政府微博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传噤趼怒玉黜浅析政府微博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张磊(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江苏南京210003)摘要:微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舆论带来了巨大的变数,这就给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与不确定因素,但细细观之,也有一定的机遇,这就需要政府在舆论引导中不断克服微博带来的不利因素,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当前,面对作为新兴媒体的微博,政府在实现舆论引导上还缺乏充足的经验,本文着眼于当前政府徼博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微博舆论机遇挑战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微博的问世,预示着一个新的传媒时代的到来。
较之于传统媒体,微搏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草根性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容易将众多网民的意见整合起来,在形成社会舆论上发挥重要功能。
但是,微博的匿名性、情绪化等特征也使得其所产生的舆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微博舆论的引导,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微博的正面效应上下功夫。
一、徽博时代政府舆论引导的机遇与挑战2009年,湖南桃源县率先开通了微博“桃源网”,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
随后,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徼博云南”面世;紧接着各级党政机关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开通微博已然成为政府部门执政的潮流,给网络舆论引导带来新的契机。
微博时代,政府舆论调控有了新的机遇,首先,微博为政府了解民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给政府的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契机。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新媒体,无论是谁,只要稍稍懂得一点电脑知识的人都可以通过微博表达想法、传递信息,这就改变了以往政府单方面新闻发布的格局,实现了话语权的下放,民众的参与可以影响舆论的走向和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微博为政府联系群众、倾听民众声音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平台,政府可以通过对微博内容的分析和观察,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方便进行及时的引导。
微博时代,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
日报》 的影 响力 , 提升其舆论引导力。
此外 ,为确保重大新 闻策划的有效 执行 和在版面上的准确体现 ,报社还需
l 6 中国地市报人
2 0 1 3/1 0期
“ ‘ 泉州杯’ 整合资源 破局突围 做优做强地市报” 征文 国跚墨墨
种意见产生作 用 ,达到参 与群体 预期 的
结果。
好与实际的结合文 章 ,切实提高宣传效
果, 增强舆论 引导能力 。 同时要合理安排 版面, 增加 版面 内容 的知 识性 、 趣味性 、 可读性 , 突出报纸服务功能。 对版式进行
现差错的人员进行奖励 ,从制度上保 证
舆论引导力的充分发挥 。■
( 作 者 系中共 河 南 濮 阳 市委 宣传 部 副部 长 , 濮 阳 日报 社 阳 日报 》 围
绕市委 、 市政府 的重大决策 、 中心工作 、
重大事件 , 超 前搞好策划 。通过组织策 划, 推 出一个又一个宣传 战役 , 使 之产生
强烈 的“ 舆论磁 场” 效应 , 在全市上下 营 造 出凝 心聚力 、 奋 发有为 、 埋头苦 干 、 争 创一流 的良好舆论氛围, 进而增强《 濮 阳
树立主流媒体 为主、各类新兴媒体共 同
参与的传播理念 。 那么 , 主流媒体 怎样做 好舆论 的引导 呢?
首先 ,以微博为媒介载体 的事实性 舆论改变着传 统大众传媒影 响舆论 的方
媒体 作 为 反映 舆论 的一个 重 要 途 径, 日渐对舆论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社会 转型的大背景下 ,中国社会 的各个 阶层 出现 了更 多的利益诉求 和困惑 ,而这些 公众舆论 的焦点 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 依靠媒体来传播与讨论 的。 可 以说 , 网络 媒体 的出现打破 了传统媒体一直 以来 主
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b gig l g 。是 由博 客 演 变 的一 种新 媒 o n
体 。用户可以通过 网页 、 手机 、 户端 客 软 件 、ma 等 方 式 向微 博 客 发 送 信 E i l
微博客 信息发 布迅 捷 , 乎每分 几 钟都在 更新 。这 种大信息量 的全天候 直播 .能够让传统媒 体甚 至其 他新媒
一
生7 . 2级地震 。 台湾女孩 萧姗姗在新浪 微博上发 出“ 地震 ! 好强” 的信 息 , 成为 全球描述这 场地震 的最 早 的文字。有 人专门做了对 比 , 在萧姗姗 于 2 点 0 1 3 分在新 浪 微博 按下 “ 发布 ” 的 I 键 1分 钟后 。网络虚拟 社区 天涯杂谈 才开始
体失去 先机 。 去年 1 2月 1 9日, 台湾发
二 、 博 客 舆 论 成 为 干 涉 微
现 实 的利 器
微博 客 是 在 虚 拟 的 网络 空 间发
息 ,文 本内容字数 通常限 制在 20 8 个
字符 (4 10个汉 字) 以内 , 同时可以实时 跟随及转发 某些用 户发 布 的信 息 。微 博客 正以 其简 短 、 意 、 随 轻松 、 自由的 特 点 。迅速成 为大量原 生信息 的发布 平 台。作为 当下互联 网媒 介新时 代的 标 志 ,微博客对 舆论 的引导具有 不可 忽 视的作用 。
满足 了信息接收 者的好 奇心 ,因此很
快受 到网民 的欢迎 。 2信 息发 布 简便 快捷 , . 易成 为舆
论 引 导 的 先 发 力 量
编织 成 一个 无边 无际 的公 共 交 往 平 台 ,能够 引发公 众对某一 重大事件 或 切 中人们普遍 兴趣的 言论 的关注和讨
论, 成为舆论形成和 传播 的热地 。
社交平台的舆论引导
社交平台的舆论引导当代社会信息量剧增以及社交平台的增多,导致新闻媒体对舆论的形成和舆论的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逐渐成为舆论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社交媒体平台在社会舆论中已经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成为了舆论信息的源头,本文以目前较大的社交平台微博为例,研究社交平台对舆论引导的影响。
标签:社交平台;舆论引导;微博;自媒体近年来,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主流传播平台,涵盖了互联网、移动手机、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各种APP,公众可以在社交平台上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接收实时社会热点信息。
当遇到各种社会突发事件时,如果官方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
因为舆论是自发产生的,并且带有非理性的成分,他在表达公众意见的同时,也集中了各种短见和偏见,就会形成意见分流的一种社会舆论形态,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意识、观念,重视舆论引导尤其是在信息混杂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积极引导舆论使其走向正轨,形成积极影响。
一、社交平台舆论引导自发性由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自由性,公众可以随意在上面发布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公共事件的态度。
由于前期公众对事件认知不清,就会容易导致舆论走向错误的方向。
根据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国王敏规模达到8.29亿,全年新增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中最常用的渠道之一。
2018年中国微博用户规模及使用情况中,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微博数据用户规模为3.37亿,与2017年末相比增长3456万人,在整体网民数量中微博用户数比例达到42.3%。
微博用户数量之庞大,很容易成为热点事件的舆论场,网民自发性的舆论,不受任何组织团体、个人的指使,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的自发舆论,是潜意识支配下的发言。
新媒体与社会舆论引导
新媒体与社会舆论引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正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引导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新媒体以其便捷、快速而广泛的传播特点,成为了塑造舆论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如何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首先,新媒体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实现社会舆论引导。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下,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个人可以直接发布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当一条信息被广泛传播并引起关注时,它就很可能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从而影响社会舆论的形成。
例如,一位知名专家在微博上发布的观点,可以通过快速传播引导公众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其次,新媒体通过个人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舆论传递的格局。
传统媒体只能由编辑和记者来决定什么新闻应该被报道,这种门槛相对较高。
而自媒体则没有这种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个人自由度的提高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自媒体账号,他们成为了舆论领域的新力量。
通过精心策划的内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一些自媒体账号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成为了社会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这些账号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选择和引导来影响公众的思想态度。
然而,新媒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的碎片化和片面性容易导致公众对事实本身的误解。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到片面的信息冲击,忽视其他可能的解释。
例如,某个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能会拿出一段视频或一张照片,而公众在没有全面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就对这个事件进行评论和判断。
这样的片面性容易导致偏见和误解的产生,从而使得社会舆论偏离事实。
其次,新媒体需要负责任地引导社会舆论。
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不仅要关注信息的传递速度,更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面对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时,新媒体应该深入调查核实事实,并通过专业报道和分析引导公众形成理性、客观的看法。
只有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媒体才能成为舆论引导的可靠力量,而不是为了迎合点击量而散播虚假信息。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应对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应对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中,自媒体成为了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和普及,使每个人都成为了潜在的意见领袖和舆论制造者。
然而,自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包括舆论引导、信息失真以及对抗虚假消息等。
本文将探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应对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自媒体对舆论引导的作用。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垄断,使更多的人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个人博客等自媒体平台,人们可以直接发布信息,而无需经过审查和编辑。
这种信息的即时性和直接性使得自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有效工具。
例如,一条微博转发或点赞数高达数十万,就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社会舆论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自媒体的兴起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自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不经证实的消息传播,虚假信息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
许多自媒体从业者更注重点击率和流量,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信息的失真和操纵。
由于自媒体平台缺乏严格的信息监管和审核机制,一些人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舆论操纵和谣言传播。
他们可以通过编造事实、夸大或歪曲事实来塑造社会观念和引导舆论。
最后,社会舆论的极化和封闭。
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往往只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和舆论封闭。
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意见相符的信息,而对相反意见的抵触和排斥。
这导致社会舆论形成对立的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信息监管和审查。
自媒体平台应建立严格的信息过滤和审核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核实和验证。
平台方应对虚假消息进行查处和删除,并对发布虚假消息的自媒体从业者进行处罚。
其次,提高信息素养与辨识能力。
公众应该提高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教育部门可以在课程中加强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平台,并教授辨别虚假消息的方法。
自媒体时代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效应及其引导
自媒体时代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效应及其引导微博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
社会突发事件、新闻热点等,正利用微博不断发酵、升温,进而形成舆论场,备受人们关注,微博意见领袖在舆论场中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
因此,结合自媒体的传播特征,依据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圈群化”“权威性”“集权性”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等社会负效应及原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正确引导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可以使他们发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
标签:自媒体;微博;意见领袖;舆论当下频繁发生的公共事件,让受众始料不及的新闻热点,正在利用微博这个传播平台不断发酵、酝酿、升温,进而形成一个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舆论场。
2013年的“雷政富不雅视频”“女主播纪英男被包养”“曾成杰执行死刑”“湖南临武瓜农死亡”等社会热点事件,都和微博的传播息息相关,这些在网络舆论场中发酵升温的公共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微博意见领袖不仅是这些事件的信息源和传播者,还是主导公众对这些事件发表意见的“舆论场”,正在掌控舆论导向。
正如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所言:“就信息或言论扩散的特征而言,微博呈现出塔形结构。
处于塔尖的是传统概念中的‘舆论领袖’。
”①微博为意见领袖提供了一个积聚和互动的平台,私人化的特点使微博意见领袖更真实、鲜活地表现出信息互动和交流时的亲和力。
②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刘锐总结了微博意见领袖与以往意见领袖的不同特点,主要有积聚性、集权性、圈群化、跨界化、亲和力五个特征。
微博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传播优势和较强的影响力,在很多突发事件中都起到了扩散舆论效应的作用。
一、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但并不意味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意见领袖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相反,微博意见领袖表现出更多的优势来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微博意见领袖通过“圈群化”传播形成舆论场微博“圈群化”“积聚性”的传播特征,使意见领袖极易形成舆论关注群,为舆论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一条微博、一段视频、一篇公众号文章,都有可能在瞬间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然而,这种自由和便捷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虚假信息的泛滥、负面舆论的扩散、网络暴力的滋生等。
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新媒体时代舆论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传播速度极快。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采编、审核和发行流程,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一个热点事件在几分钟内就可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其次,传播范围广泛。
新媒体平台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群体和地域之间迅速扩散。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事件,都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再者,互动性强。
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互动渠道,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信息发表评论、转发和点赞,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舆论的影响力,也使得舆论的走向更加复杂多变。
此外,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由于新媒体的低门槛和匿名性,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导致虚假信息、谣言等层出不穷,给舆论引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有效的舆论引导在新媒体时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可能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通过及时、准确的舆论引导,可以消除公众的疑虑,稳定社会情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能够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
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公众容易被各种观点和情绪所左右。
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帮助公众辨别真伪,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形成理性、客观的看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思维能力。
再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手段的创新方法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手段的创新方法1. 微信群体讨论:通过创建微信群聚集有影响力的媒体从业者、意见领袖、专家学者等,组织讨论,引导舆论,增加话题的曝光度和讨论的深度。
2. 利用互联网论坛:在各类互联网论坛中以特定身份发布贴子,引导讨论,控制舆论方向。
3. 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公众意见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舆论引导手段。
4. 引进“潜伏媒体记者”:雇佣潜伏在媒体中的人员,以记者的身份进行宣传、报道和引导,将所需信息植入报道之中。
5. 资讯快讯推送:通过手机APP、微博等形式,以及时、便捷的方式向用户推送具有引导性的资讯快讯,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
6. 媒体人士讲座:邀请有影响力的媒体从业者、意见领袖、专家学者等进行公开讲座,通过讲座的方式传递特定观点,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7. 代言人营销:借助知名人士、明星代言人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动特定观点在公众中的传播和接受。
8. 媒体合作关系:与独立媒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提供资金、资源或其他形式的支持,获得媒体的支持和报道,实现舆论引导的效果。
9. 媒体融合报道: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报道互动,形成多媒体的报道模式,加大特定观点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传播力度。
10.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覆盖面和用户参与度,进行舆论引导和传播特定观点。
11. 舆论热点话题制造:通过有针对性的报道、评论,制造或放大社会上出现的热点话题,引导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将特定观点渗透到话题讨论中。
12. 指控与反驳:针对有挑战性的观点或声音,通过媒体发表文章、评论等方式,辩驳并批驳对立观点,增强自身观点的说服力。
13. 隐性控诉:通过铺陈相关事件的背景信息、细节等手段,引导公众形成对相关人物或组织的不良印象,间接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14. 小道消息传播:通过私下传播消息,使特定观点迅速在公众中传播,形成声势和压力。
以热门事件分析如何引导微博舆论场
2、提供全面的信息:在传播热门事件时,应该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不仅 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应提供相关背景和各方观点。
二、媒体素养
提高媒体素养是引导舆论场的必要条件。在面对热门事件时,人们需要具备辨 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在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时,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盲目相信 传闻或未经证实的消息,要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作为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重要角色,在突发公共事件 的舆论引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其他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等也 在应对着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试图在舆论引导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次演示将以 温州动车追尾事件
为例,对与其他媒介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单向 性。然而,在等新媒体的冲击下,这一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的传播特点使得每 个个体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平等和自由。在温州动1 热门事件分析如何引 导舆论场
03 二、媒体素养
02 一、信息传播 04 三、社会责任
目录
05 四、社交媒体管理
07 参考内容
06 五、应对负面舆论
热门事件分析如何引导舆论场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热门事件在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如何正确引导 舆论场对于事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第一时间发布了事故现场的信息,使得公众能够迅速了解事件的状况。
与此相比,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等在信息传播上则显得较为迟缓。尽管他们 也报道了这一事件,但由于制作周期、审查流程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 与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竞争。此外,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往往是单向的,缺 乏与受众的互动,
传媒微博的舆论引导方式探讨
闻发布会 ” , 其信息传播得天 独厚 的速度
优势 、 舆论影 响瞬时可 得 的效 果 、 网络 空
间 的无 限延展 和及时 沟通反馈 的双 向互 动, 使得众 多的大众媒体纷纷 寻求 与之融
合 的发展 之道 。 同样 , 微博 中信息 的碎 片 化、 虚假化 、 情绪化和易被操作化等缺点 , 也需要大众传媒及时对其进行引导。
“ 控制者”向 “ 指路人”的转变 。
媒体微博 的生命 力在 于内容 , 任何一 家媒体 的微博 为了 自己的品牌 和公 信力 ,
媒体个人 ) 已达 1 1 0 1 6 6个 。 其中 1 7 2 2 1 个 都会在 内容 上精 益求 精 , 以便在媒体竞争 媒体机 构微博 和 9 2 9 4 5个媒 体人微博 。 ① 中取胜 。 在信息传 播过 程 中, 传媒 组织通 新华社有关 负责 人也 曾说 : “ 面对微博 这 过 一道道 “ 关 口”进行 的把关 , 是依 据一 种新兴的传播方式 , 不能缺位 , 不能失语 ,
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 所 以在微博 内容 的
、
通过对微博信息 的把关引导舆论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主要 的信息提 供者 , 具有强大 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 , 但 是 即便大众传媒借助 了网络资源 ,它所能
提供 的信息也 只能是社会信息 的一 部分 。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 “ 把关人 ” 决定着受众
N [ W S W O R L D l 传 媒e 时 代
传媒微 博 的舆 论 引导方 式探 讨
。王 琰
【 摘 要】 相较 于传统媒体 , 微博 由于其在信息传播 速度 、 广度和便捷性等 方面的优 势, 加上其庞 大的用户数量 , 对社会 事件 的介 入 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 成为社会舆情传播 的新途径和 集聚地 , 打破 了原有舆论 格局 中传统媒体的 中心地位 , 形成 “ 新 的舆论 中心” 。 随着媒体 微博向新 闻舆 论领 域的纵深发展, 它在新 闻传播 与社会舆论 引导方面的 问题也逐 步显 现 出来 因此对 当前媒体微博舆论 引
舆论引导工作的内容
舆论引导工作的内容一、舆论引导的意义和作用舆论引导是指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对公众的意见、观点和情绪进行引导和影响的工作。
舆论引导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舆论引导的原则舆论引导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正、客观原则:舆论引导应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不歪曲事实,避免引导出现误导和偏见。
2.权威、可信原则:舆论引导应依托权威机构和专业媒体,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意见,增强引导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3.合法、规范原则:舆论引导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4.针对性、有效性原则:舆论引导应根据不同群体和问题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引导措施,提高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舆论引导的对象和渠道舆论引导的对象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
舆论引导的渠道包括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和新媒体(微信、微博、网站等)。
四、舆论引导的策略和方法1.信息发布策略: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2.舆论引导话语的构建:通过精准的表述和措辞,引导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议题的看法和态度。
3.专家论证策略:邀请权威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4.舆论导向的塑造策略:通过正面宣传和负面引导,塑造社会共识,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舆论引导活动策略:组织公众参与讨论、调查、座谈等活动,增加公众对某一问题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五、舆论引导的挑战和应对1.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引导策略。
2.信息泛滥和谣言传播:信息爆炸式增长和谣言的传播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困难,需要加强信息监管和公众素质提升。
3.公众参与度的提升:公众对舆论的参与度提升,需要舆论引导工作更加注重公众的意见反馈和参与决策。
六、舆论引导的创新与发展1.加强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提高引导策略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热点事件微博舆论生成的四种模式及引导_周洋
播渠道或内容,处于绝对的话语 “权力中心”,舆论呈现出自上 而下的“瀑布倾泻模式”;而新
场域外信息输入
草根 微博
媒体的崛起,尤其是社交媒体的
崛起,为民间舆论的表达与抗争
□ 微博舆论生成的“社交场域模式”。
提供了渠道,微博平台上的每一 个节点都对信息传播产生着作用。在“微笑 局长”事件中,草根微博、网络大V、媒体 微博以及杨达才本人都通过微博进行话语 “博弈”与沟通,公共信息的价值也在“围 观”“抗争”与“协商”中逐步凸显出来。
2.“V+媒”与“V+V”双膨胀扩散模 式。相对中心辐射模式而言,“V+媒”与 “V+V”双膨胀扩散模式的特点在于核心节 点与桥节点之间能量的交换并非简单的“中 心—边缘”的辐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建构 的过程。这其中,通常扮演“桥节点”的 意见领袖“大V”们通过“V V”对话或者是 “V媒”互动的形式,实现议题的推广和观 点的重构。核心节点与桥节点通过对话、融 合、膨胀并生成新的中心节点,实现话语能 量的二次或多次辐射,推动整个微博舆论的 走向。譬如在“微笑局长”事件舆论生成过 程中,“V媒”互动就产生了重要影响。微 博首先扮演的是舆论“触发器”的作用,在
是如何在各个地区的用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传 播和蔓延的。除此之外,正在兴起的“社交媒 体服务”还能提供更为细致的托管解决方案, 譬如,根据机构和功能的需要量身定制,对特 定的议题事实进行概念分析、目标分析和系统 报警;提供社交媒体感情语言色彩分析、信源
热点事件中如何实现对微博舆论的 地理位置分析;还能直接提供渠道,与发表不
解,应将其视为动态的、斗争的和结构化 传播议题,数学流行模式则负责描绘这些思想
的产物。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场域是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舆论监督方面,新媒体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网络调查、网上评论等,实现了更为广泛和及时的监督。
新媒体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对舆论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实现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平衡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不仅对社会舆论形成和政府决策产生影响,也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进程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但也会面临着谣言传播、信息失真等新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形式、作用、方式、优势、平衡、重要性、发展趋势、未来挑战。
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在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与他人分享观点和观念。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还包括信息呈现的多样性和即时性。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还呈现出个性化、互动性强的特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来源、参与讨论,形成自己的信息圈和观点。
新媒体时代还具有虚拟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信息过载的困扰。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筛选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多样性、即时性、互动性强,但也面临着虚拟化、碎片化和信息过载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2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舆论监督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舆论监督能够促进政府公正廉洁,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通过媒体和公众监督,政府的不当行为和腐败行为难以逃脱公众的眼睛,从而增强政府的廉洁形象,推动政府更加务实和廉洁地履行职责。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重要。
2 1年3 日. 0 1 月2 仅新浪微博 的用户 总数就 已突破 1 。@ 亿 用 户 规模 的急 速增 长 带来 了信息 流 的几 何 式 扩 张 , 微 使 博 成 为 多样信 息 集散 地 的 同时 , 也让 其 发 展成 多 元声 音 的 意
客相比, 微博 进 一步 下放 话语 权 . 加凸 显草 根性 和 平民化 更 现 场感 的 用户体 验 。许 多事件 发生 的信 息 往往 是微博 第
一
时 间发 布 出来 的 . 这种 即时性 大 大缩 短 了事 件发 生 与信 息
图片 或视 频等 超 文本 形 式 发送 到个 人 微 博首 页 上 , 文本 内 容
见场 。各 种观 点 的 角力 导致 其 舆 论引 导 的难 度 不 断增 加 , 尤 其 是 部分 虚假 甚 至 被刻 意 歪 曲 的信 息 ,也在 这 个 更新 快 、 扩 散 强 的信 息循 环链 中悄 然生 长且 影 响着受 众 。作 为拥 有强 大
微 博是 舆 论 的载 体 。上 亿 的用 户 规模 , 得微 博 这 一 观 使 点 表达 平 台 已经形 成 一个 巨大 的虚 拟 舆论 场 。传 统 媒体 、 公 众 人 物 、企业 以及 普 通用 户 等 多元 传 播 主体 纷 纷通 过 信 息 、 评 论 、 发等 方 式 表 达 意见 。 各 种 潜 在 的 价 值 导 引 与文 化 转 使
发 布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时 间差 , 再辅 以图 片 、 频 的运 用 , 受 众仿 佛 置 视 使 身 事件 发 生 的现场 。除此 之 外 , 用户 还 能像 聊 天一 样 通过 评 论 及 时反馈 自己的意 见 、 法 , 看 与信 息 发布 者 进行 互 动 . 成 构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塑造公众意见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塑造公众意见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和舆论引导成为许多组织和个人重要的工具。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Twitter等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的便利。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来塑造公众意见。
一、社交媒体的崛起与网络舆情的形成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动态、评论和转发等形式,快速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他人。
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舆情的形成。
1.信息传播速度明显提升:社交媒体平台采用实时更新的方式,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
当某一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时,用户可以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信息传播速度得以极大提升。
2.用户互动程度增加:社交媒体鼓励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讨论,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其中。
这种互动程度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舆情的扩散和形成。
二、社交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不仅使得舆情的形成更加迅速,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组织和个人可以塑造并影响公众意见。
1.掌握信息话语权:社交媒体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在舆论引导方面,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相关新闻和观点,掌握信息话语权,引导公众对特定事件和话题的看法。
2.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更强:社交媒体平台在用户注册时会要求填写基本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推送消息和内容,对公众意见进行引导。
三、社交媒体的舆情管理与风险防范社交媒体的发展不仅给舆情引导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组织和个人需要积极进行舆情管理和风险防范。
1.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社交媒体上的舆情动态,并对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
这有助于组织和个人及时了解公众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舆情管理。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情况总结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情况总结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可以及时传递各类信息,引导公众舆论,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信息发布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企事业单位、媒体等各方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向公众传递重要的政策、法规、活动等内容。
这些信息的发布能够帮助公众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政策变化,提高公众对社会事务的认知水平。
同时,信息发布也能够及时传递紧急事件的处理进展,帮助公众了解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舆论引导工作在社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导舆论,可以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政府、媒体等各方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
舆论引导还可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解读各类事件,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发布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不准确的信息会误导公众,导致社会不稳定。
因此,信息发布者需要严格审核信息的来源和内容,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其次,舆论引导需要遵循公正、客观、中立的原则。
舆论引导者不能以个人或特定利益为出发点,应该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引导公众形成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
为了提高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效果,需要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和媒体等各方应该加强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广泛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发布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在舆论引导方面,需要加强舆论监督和评价,确保舆论引导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可以及时传递各类信息,引导公众舆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然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渠道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作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微博信息发布中的舆论引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上网用户的增加,微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然而,在给人们带来信息发布与获取便利的同时,其中的虚假信息、模糊认识乃至非理性情绪如何规范与治理,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种种思路中,通过记者微博来有效地引导相关舆论,也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式。
微博的传播特性对公众认识事物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传播特性明显不同,这也影响了其受众对事物的认识。
其一,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使微博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肢解或误读。
微博在有限的字符中传递的信息未必能够完整地反映事物的全貌。
特别是面对一个复杂的事物,如果发布者的概括能力不够,很可能遗漏某些关键要素,影响到信息的完整性。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面对同一条微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即使微博发布的主要信息是完整的,但由于缺乏细节进一步印证,也可能导致受众误读。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提到的一个情况可作为例证:2012年4月,人民日报社一位编辑在分析一篇国际评论的网络反响时发现,在环球网的全文转载下,77%的读者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而新浪微博一个知名账户以140字将该文编辑后转载,打乱了说理逻辑,没有纳入关键语句,网友的反应就截然不同,55.4%的持否定态度,半数跟帖是发泄不满的。
①
其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微博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微博使更
多的人有了自主发布信息的平台,但缺乏像传统媒体那样对内容层层把关的环节,这就影响到信息传播的质量。
虽然微博用户发布信息的热情很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信息的采集与发布需要一定的专门技巧,大多数未经过此类培训的人很难完整地传递信息。
更何况,有一些用户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有意散布某些信息的。
其三,传播路径的特殊性使微博发布的信息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微博用户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信任的用户予以关注,并且由于这种特殊关系而更容易接受这些用户发布的信息,形成对这些信息的“忠诚度”,即便某些信息不见得正确,也会深信不疑。
此外,粉丝的层层转发又促成了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使其在更大范围产生影响力和号召力。
记者微博信息发布的特殊性
记者工作的特性,决定了记者微博特别是“加v”认证的记者微博,在受众中有特殊的影响力。
这种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记者有发布信息的冲动。
身为专业的信息传播者,记者总是希望利用一切平台发布自己得到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在重大新闻现场发现而未能在传统媒体上发布出来的信息。
由于版面或播出时长的限制,在传统媒体上记者不可能把自己在新闻现场发现的所有信息都发布出来,只能择其重要者,其余的信息往往被湮没。
微博的出现,使记者可以把这些次要信息发布出来,而这些信息对于受众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
其二,记者有发布信息的能力。
训练有素的记者,具备信息发布的专业技能,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新闻现场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来,这是仅仅有信息发布冲动而缺少专业训练的其他微博用户难以企
及的。
这也是记者微博中虚假信息、片面信息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
其三,供职媒体的公信力赋予记者微博更强的可信性。
总体来看,大多数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是相对较好的,而供职于这些媒体的记者特别是知名媒体的名记者所发布的微博,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好感与信任。
这种信任不仅表现为其微博被受众接受,更表现为微博信息被受众大量转发。
记者在发布微博信息时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对于记者特别是在传统媒体中有大量受众、在微博中有众多忠实粉丝的名记者来说,既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引领“大众”——所有接触过这一报道的人,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影响“小众”——微博中的粉丝。
由于后者是受众的自主选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比前者的影响力还要突出、持久。
调查显示,我国前100位微博意见领袖中有三分之一是媒体人(33人),②这足以说明记者微博的影响力。
在不断培养忠实粉丝、壮大自身影响的同时,记者微博应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其一,发布信息要有全面意识。
与其他微博用户相比,记者的一个明显优势在于其接触的信息面广、信息量大,可以从各方汇集来的诸多信息中进行分析鉴别,以确定一条信息是否值得在微博上发布、发布到何种程度、以何种形式发布。
如果发现一条信息就即
时通过微博发布出去,有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或由于缺少参照而对事实作出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引发错误的舆论。
对于复杂的现象和问题,一条微博可能语焉不详,这就要求记者对事实进行精准的概括,并尽量链接有详细信息的网页,使受众能够尽可能完整地了解事实,避免误读。
其二,转发微博要有求证意识。
记者在转发其他用户的微博时要注意,只有那些被证明确实真实可信的信息才能转发,否则经记者微博转发的或虚假、或残缺的信息会借助转发而使更多的受众信以为真,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转发。
在良莠不齐的海量微博信息面前,记者一定要有求证意识。
不论它是自己的同行还是其他用户发布的,都不能简单地一转了之,而应认真核实后再予以转发。
其三,评论要有责任意识。
对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是微博信息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舆论的有效方式。
记者微博在发布此类信息时要特别强调对事件、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即对话题进行理性、辩证、独立的评判,不能随意而为导致评论的片面性,也不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不能一味迎合微博中的某些不正常情绪以博取更大的粉丝量。
只有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事件进行辩证的分析,敢于亮出与众不同却又言之有理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
其四,要有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能力。
面对同一个事件,微博用户往往有不同的关注点,发布的信息自然会有差异,加上专业信息采集能力的不足和微博碎片化传播的特性,常常导致不同的微博
用户各说各话,如同“盲人摸象”。
很多时候,只有把微博上关于同一事件的主要信息汇集、整合在一起,才能接近事件真相,据此形成正确的舆论,这也是微博自我净化能力的一种体现。
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能力进行碎片化信息的整合,如果专业的信息采集发布者——记者能够做好这项工作,无疑有助于正确舆论的形成。
诚然,微博是一个用户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不能强求所有的记者都在微博信息发布中承担起舆论引导的职能,但是对于主流媒体的记者来说,同时运用所在媒体和微博两个传播平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应是主动的选择。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网络热点事件中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策略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d2010058】注释:
①张研农:《人民日报仍然是我国主流舆论的首席代表》,人民网,2012年4月27日
②该调查结果据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发布的《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参见姜泓冰:《〈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首发》,凤凰网,2012年3月9日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