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思想里的主症和经方应用
仲景这个仅2味药的经方,不止治尿路感染那么简单!中医人必知
汉末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尔后经晋代医者王叔和整理而出《伤寒论》,时至宋代,又经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校订,又继出《金匮要略》一书,因此,如果谈起《伤寒杂病论》那么大家就会知道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本书。
《金匮要略》记载“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何,其脉微数”。
从上述原文描述来看,百合病似乎是一种与情志因素有关的疾病,但想查病因又很难查出来,所以仲景开篇就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治其病也”,用清代医家陈修圆的话说就是,百合病找不到病由是什么,由于百脉朝肺,如果百脉俱病,虽然病形错杂不能一一治疗,所以这个时候,就都百脉汇聚的地点来治疗了。
参考文献:
[1]梁华龙,王振亮等.仲景研究大成·治法方药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1.
从上述原文描述来看百合病似乎是一种与情志因素有关的疾病但想查病因又很难查出来所以仲景开篇就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治其病也用清代医家陈修圆的话说就是百合病找不到病由是什么由于百脉朝肺如果百脉俱病虽然病形错杂不能一一治疗所以这个时候就都百脉汇聚的地点来治疗了
仲景这个仅2味药的经方,不止治尿路感染那么简单!中医人必知
其中的《金匮要略》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以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古之病症,有许多也延续至今,但是也有不少病名从今天来看,也可以见其踪迹,最为令人惊奇的是,古之方者,绵延至今,倒是展现出一派“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样子。
中医临床经典学,仲景学说与经方应用
中医临床经典学,仲景学说与经方应用仲景学说是中医临床经典学中最重要的学说之
一,出自《伤寒论》,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也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
仲景学说以《伤寒论》为基础,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其运行状态受到“风、寒、暑、湿”四气的影响,而“风、寒、暑、湿”又受到“虚、实”两种状态的调节。
基于此,仲景
学说提出了“温病以温,寒病以温,虚病以补,实病以泻”的论断治疗原则,并对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论述,形成了有系统的学说体系。
仲景学说是中医临床经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了“温病以温,寒病以温,虚病以补,实病以泻”的论断治疗原则,使中医治病更加有效。
仲景学说对中医的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也为中医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仲景学说不仅在论断和治疗上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中医经方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仲景学说强调“以药养生”,认为经方的制药应该根据患者的脏腑体质和病情来选择,以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使治疗更加有效。
总之,仲景学说是中医临床经典学中最重要的学说之
一,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也为中医经方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从而使中医治病更加有效。
医圣张仲景十类经方方证
医圣张仲景十类经方方证一:桂枝类方(1)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
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
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脉象沉迟舌质淡。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二、麻黄类方(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最精辟:诠解仲景用药思维!
最精辟:诠解仲景用药思维!仲景处方不但用药很精简,其配伍也都有一定的法度。
编者对此略有体会,写出来供初学者参考,并借以就正于先进。
仲景承认桂枝是温药(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并用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可见仲景是以桂枝为温药),所以主要只用于未化热的寒证,而不用于热证。
假使已化热而必须用桂枝,那就要配以解热药,或泻火药,黄连汤便是一个例子。
仲景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太阳病都要用到桂枝汤,桂枝汤是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药。
桂枝、芍药所主治的患者,虽然有时也会出汗很少,但总是比较容易出汗的。
正因其容易出汗,脉搏必不紧张,肌肤必不粟起,所以发热也不会太高。
因为桂枝汤里有芍药,时解肌剂而不是发汗剂,能解表而又能固表,所以只适用于脉缓汗出的表虚证,而不适用与脉紧无汗、热不得越的表实证。
仲景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就是指此而言。
王叔和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也是指此而言。
假使单用桂枝而不配以芍药,也可以起解肌的作用。
不过这是比较轻微的表症:虽然有点怕冷,但脉搏并不紧张,虽然没有显著的出汗,但肌肤并不显干燥、发痒,虽然有点发热,但热度也很轻微。
这种表症或者是由于已经发过汗,只是汗出不彻而已,或者是本来所感就很轻,又经过时日已在欲解之候。
对这样的症候,既不需要配麻黄以发汗,也不需要配芍药以和营,一味桂枝便足以了之。
五苓散和桂枝人参汤里的桂枝所起的解表作用就是这样。
桂枝与芍、草同用,不但能调和营卫以解肌,同时也能温通经脉以止痛。
桂枝汤之所以能和营卫,并能治“头痛”和“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之所以能治“腹满时痛”,也就靠这几味药的作用。
又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所以能止痛,其道理也就在此。
但“胃气弱易动”者,宜减芍药(可参考280条)。
“胸满者”宜去芍药(可参看21条),方书所谓“减芍药以避中寒”殆即本诸此。
芍药、干草同用,能除血痹,缓挛急,对腹挛痛及腿脚挛痛尤为有效。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治常见病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治常见病转载自微信号汉古经方张仲景与脾胃病【解说】脾胃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不能正常饮食、病人身体消瘦等症状。
传统中医对此病有很多记载,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中就记载着“脾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后天之本的观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聂惠民】在《伤寒论》里张仲景是非常重视脾胃的,脾胃这二者共同出于人体的中焦,也就是腹部,胃属于腹,脾属于脏,这二者功能是相互协调的,胃呢它收纳水谷,脾呢主于传化精微,传化糟粕,这二者共同担负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的功能,它把营养物质传送到全身,在内可以营养脏腑经络,在外可以滋润皮毛,肌腠。
【解说】胃和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胃吸取养分提供给人体所需要的动力,脾负责排除人体中的糟粕,使人体的器官避免遭受病菌的侵害,二者功能互相协调,共同担负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传送和排泄,胃和脾一旦发生疾病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聂惠民】张仲景他在《伤寒论》里面,描述胃脘疼痛的症候是非常具体详细的,比如说“心下痞”,“心下痞硬”“胃中冷”“腹中痛”还有“腹中急痛”,这些个描述论疼痛的性质来说,它可以有腹中拘急而痛,胃中的隐隐作痛,还可以胀满痞痛。
【解说】张仲景在治疗脾胃病时多采用辨证方法,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他创立了许多名方用于治疗脾胃病,如采用瓜蒌、半夏、黄连、吴茱萸、人参、小陷胸汤治疗胃痛的方剂就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聂惠民】如果是胃寒痛,这是寒邪胃导致的,可以用仲景的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如果是郁热痛,这是由于郁热而导致胃脘痛,可以选择大黄黄连泻心汤,小陷胸汤,如果是气滞而导致的胃脘痛,这叫做气滞痛,可以应用小柴胡汤,或者是四逆散,如果是伤食,食积而导致胃脘痛可以采用仲景的小承气汤来导下食积而治疗。
【解说】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这些论治脾胃病的理论和方法,也启迪了现代医家在治疗脾胃病时选方用药的思路,,他的一些方剂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并受到重视。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中,虽然不直接讲述脉法,但脉学确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这是凭脉用药的具体运用。
中医特别是经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脉辨证,通过脉诊判断患者的病机,然后通过病机推导出患者的症候群,再根据症候群来选择处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临床疗效显著,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个人对脉诊的一点体会。
脉诊,又称切脉、按脉,属切诊范畴,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仲景十分重视脉诊的地位及作用,几乎在各篇目均冠以“脉证并治”字样,提出了脉证合参的诊断原则,而且也在《伤寒论》自序中即责怪了那些“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出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等忽视脉诊的医生。
现在有不少人对中医的脉诊“云里雾里”,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是脉诊部位的对应关系不清,二是复合脉诊的综合分析不明,一、脉诊部位《伤寒论》中的脉法与《中医诊断学》以及《脉经》是有差别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对应部位是不一样的,《中医诊断学》中寸关尺对应的是“右侧肺脾命,左侧心肝肾”,而《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焦、下焦、中焦,”并没有出现具体脏腑对应的关系。
根据《伤寒论》的精神,我体会到寸口这个脉往往对应胸隔以上部位的疾病,包括心、肺、气管以及五官官窍等。
凡感冒,热性的咳嗽,肺热喘促,多见右寸弦滑或浮大滑数;肺痈胸痛发烧,常见右脉滑数;阴虚阳亢高血压头痛,寸脉常盛于尺部,这表明了上盛下虚的症候。
如果肺癌的患者,寸口脉特别沉,沉主里、主水,所以肺癌患者往往有胸水,而导致憋闷、气短、心慌等胸水压迫症状;如果肺癌患者寸口脉特别洪大,洪大之脉多为热与气上冲于肺,所以患者往往没有胸水,而只有单纯的暴咳、干咳等症状。
中医如何结合十剂法善用仲景方
中医如何结合十剂法善用仲景方谈到仲景先生《伤寒论》是根据《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开创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治疗病症。
比如麻桂系列是汗法,瓜蒂散、栀子系列是吐法,承气系列是下法,柴胡系是和法,四逆辈是温法,白虎系是清法,五苓散、猪苓汤是消法,理中汤等是补法。
读者可以参阅该书了解仲景先生神乎其技灵活运用八法,达到治病效果。
本文要谈的是东汉仲景之后,魏晋南北朝的徐之材,创制“宜、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疗法,以回顾仲景先生的先知灼见,为后世开启十剂的创制思想基础。
谈方剂,要从商朝的宰相伊尹谈起。
自古英雄不怕出身低,孟子就说:“伊尹,圣之时者也。
”伊尹是厨师出身,也是中国制作汤液的鼻祖。
他能将各种素材调和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美味可口的菜色。
当上宰相之后,调和鼎鼐,政通人和,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们从事医学的人要懂得辨证论治,化繁为简。
为国家生民大计的政治家或政府官员更应懂得“调和鼎鼐,政通人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如此医家能冶病如神,政治家也能如厨师将食材调和,将不同族群意见融合一体,专注经济,为民兴利,使国家社会呈现色香味俱佳的祥和景象。
谈到这里,并看到现在国家、社会对立的乱象,让我想起几次去马来西亚、新加坡演讲,看到他们路上行人、车上乘客,甚至卡车、工程车上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印尼人,大家相安无事,充满喜悦,为何我们有些政客总喜欢挑起族群或阶级对立而虚耗国力?我多次在不同场合劝勉同道或学生,做为医家除要有慈悲心外,还要有商朝伊尹“调和鼎鼐”的功夫,才是病患与家属的福气。
仲景方与十剂疗法仲景先生比魏晋南北朝的徐之材早很多年,但根据徐之材先生归纳的“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用方分类十剂,我们可回溯探讨如下:1.宣可决壅仲景先生的栀子豉汤、瓜蒂散,当胸膈积水痰饮或胸口紧闷造成不通,就可用这二个方剂催吐。
2.通可行滞由于水份囤积身体某部位,导致泌尿系统小便不利,或痰饮导致身体组织异常,仲景先生用五苓散、十枣汤通利。
两大高手谈脉法: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两大高手谈脉法: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一、王幸福谈仲景脉法也许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医对生化检查、核磁、CT、B超等检查技术非常熟悉,传统的四珍八纲虽然强调应用,但真正能做到张仲景所强调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越来越少了,特别对于脉诊,其应用大多也是关注一分钟跳几次,甚至连浮沉迟数都分不清。
这也难怪,对于脉诊这样事关中医前途的如此重要的内容,在目前长达五年的中医教学中,据说脉诊教学的课时不到20个学时,甚至在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中,把有关仲景脉法最为关键的两个章节“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都删除了。
古人对于脉诊的难学不易早有名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一辈子都不容易掌握,这短短的20学时又怎么能学得好?况授课者大多自己不懂,往往照本宣科,一带而过,郭博信先生批评该现象是“以已之昏昏,使人之昏昏”!以致有人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妄言“中医不能停留在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上”,甚至某些自诩为铁杆中医的也认为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貌似有理,实则误人不浅,毁了中医事业的根基。
2008年11期中医杂志发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一篇题为“基于小型猪特点建立脉诊教学模型”的文章,用猪的后肢股动脉切脉、前肢腋动脉采集脉图的方法作为脉诊的教学模型,这种脉学教学方法竟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实际上,脉诊不光是经典中医的特色,更体现了现代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换言之,只有精于脉诊,才能做一个好中医,既然号称中医,就得坚持中医特色。
张仲景虽然也认为“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望而知之谓之神”,既没有通天之灵,但通过努力做一个好中工、下工总是可以的,提高临证水平,学好四诊八纲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强调重温经典、学习经方,更应该溯本求源,把应用经方的基础打牢。
而应用经方掌握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和“**脉证并治”冠以篇名,说明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
医圣张仲景的50个基础经方总结,太实用了!
医圣张仲景的50个基础经方总结,太实用了!导读:学好经方的最佳思路与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学好用活经方的基本准则必须深入研究代表方,充实与扩展经方的最佳方法是深入研究衍生方。
学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学好经方的最佳思路与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
基础方是指辨治病证主要针对脏腑病变属性具有普遍性的方剂。
研究用活经方的第一要领是务必学习用活基础方,基础方既具有固定性、稳定性和特定性,又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可行性。
只有重视深入研究基础方,才能为应用经方奠定扎实的辨治用方思维;只有从基础方深入学习与理解,才能把握与应用基础方。
辨治疾病选用基础方的最大优点是针对病变属性而非局限于病变部位,尤其是辨治疾病的病变部位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时。
常用的基础方我进行了总结,可以这样说,在临床实际中,如四逆散作为一个理气解郁基础方,所有的气郁病人都可以首先考虑使用四逆散。
桂枝茯苓丸,作为活血化瘀基础方,换一句话说所有瘀血我们在治病的过程中,都可以把桂枝茯苓丸作为首选方。
赤丸,有四味药,包括乌头、半夏、茯苓、细辛,就是温化寒痰。
在临床中辨证就两个痰,一个痰是寒痰,一个痰是热痰。
热痰用小陷胸汤,是清热化痰基础方,寒痰就是赤丸。
一个人有湿热,选一个方治疗湿热,叫作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汤有栀子、黄柏、甘草,在临床实际中,只要见到一个人是湿热,首先选用栀子柏皮汤。
一个病人来看病,下焦湿热,还有瘀血,我们选两个基础方就是栀子柏皮汤和桂枝茯苓丸合在一起。
治疗寒湿的基础方是甘姜苓术汤,这个方有四味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
举一个例子,我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女同志,她说带下量多色白,从我们中医来说应该是寒湿,接着她又说她的病证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一不顺心,盆腔炎就复发了,心情一好,病证没有好,但是相对来说轻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开两个方,一个是甘姜苓术汤,一个是四逆散。
在门诊还遇到这样一个病人,慢性盆腔炎,带下色白,经常感到小腹疼痛像针刺一样,开甘姜苓术汤与桂枝茯苓丸,这是我们学习基础方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
《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是一部关于杂病诊治和方剂的经典著作,由张仲景所著,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这部古籍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各种杂病诊治经验,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理法方药兼备,是中医临床治疗杂病的典范之作。
在临证实践中,《金匮要略》的运用广泛而重要。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进行简要阐述:1.重视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强调对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诊治疾病时,要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症状、舌脉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于现代医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丰富多彩的方剂学成就《金匮要略》共收录了200多个方剂,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名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这些方剂具有组方合理、用药精炼、疗效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同时,《金匮要略》还详细阐述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等信息,为后人学习和应用方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对临床各科的指导意义《金匮要略》所论述的各种杂病和方剂,对于临床各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对于内科疾病,书中论述了咳嗽、哮喘、胸痹、心痛、腹痛、呕吐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外科疾病,书中论述了痈疽、疔疮、湿疹、痔疮等疾病的诊治方法;对于妇科疾病,书中也详细论述了痛经、崩漏、带下等疾病的诊治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1.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和贡献《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书中所论述的各种杂病和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被后人奉为经典。
同时,《金匮要略》也是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此外,《金匮要略》还对其他医学流派产生了影响,如温病学派就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总之,《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具有极高的临证应用价值和学习价值。
治发热看仲景,用六经别方证
治发热看仲景,用六经别方证
东汉末年以前数千年临证经验集的仲景要方(后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宋本《伤寒论》序言,对比学习,知原序诸多谬误,盖为王叔和所写!
仲景书非为发热性疾病而设——六经提纲➕伤寒,没有一处说必有发热。
仲景书可以治疗发热性疾病(包括疫病),病位、病性明确!以症状反应论治,无病因、经络概念!方治规范!从发热、恶寒看,不管病人体温高低,只看自觉症状(三阳):表证恶寒,里证怕热,半表半里往来寒热。
后世仅得其一二,常常顾此失彼。
又从病因、经络立论,使临证支离破碎!不可解!
孙思邈得表证,说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吴又可得半表半里证,总结治疗瘟疫经验,写成《瘟疫论》
里热证:吴鞠通识得阳明病(缺经验),强立三焦辨证,仿仲景立论,说啥温病传手经伤寒传足经,可笑!
里热证:叶天士识阳明病(实践经验丰富),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而今,被温病、发热一统江湖,中医思想趋炎附势(炎症——热症——凉药——清热消炎抗病毒),一见发热就是火(热症、温病),立马用凉药,以冰救火,失之者多,得之不足一二!
看临床,从来不问发热病人是否怕冷,如此则不识寒热、不识表证,不问病人出汗如何,如此则不识虚实。
八纲中六纲不识,阴阳散漫,难怪临证大论中西医结合,遇到重症、发热,束手无策,即使轻症、表证、半表半里证发热,也得推荐病人用西药退热。
为啥?寒凉清热药,治不了表证、半表半里证的发热!。
张仲景46个经方的应用指征、现代疾病,总结的太全了!
张仲景46个经方的应用指征、现代疾病,总结的太全了!导读:这篇文章总结了张仲景用三味药的方子,每个方介绍了主要的应用指征,并现代应用在哪些疾病当中。
要言不烦,值得收藏学习。
1、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生姜,枳实。
用于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也就是胃里、胸口觉得悬着一个东西堵得慌,疼痛。
现代用在慢性胃炎,胃下垂,水饮停留者;或伴随胸痛的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等辩证内有痰饮,心胃阳气不足的均适用。
2、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炙甘草。
等分捣细过筛混合,散剂冲服一次2克,一日服三次。
若不能服散剂,煎汤,水煎七沸,再入散剂2克,水煮三沸,令药液稍冷,少少含咽,能使药物布散于咽喉,增强疗效。
主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
表现是咽痛而无燥渴、心烦、咽疮、不眠诸热证。
现代治疗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喉炎、食道炎、声带水肿等疾病。
3、旋覆花汤:旋覆花,葱,茜草根。
感到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
现代常用在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甲肝、乙肝、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疾病。
4、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炙甘草,炮附子。
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虚寒体质的表证,“但欲寐”、“无热恶寒”,表证微热时使用。
现代用在肺心病、心律失常、过敏性疾病、水肿、遗尿等。
5、麻黄附子汤:麻黄,甘草,炮附子。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无水虚胀者,为气。
水,发其汗即已。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
现代治水肿,全身性水肿,恶风寒,不发热,身无汗,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沉。
6、白通汤:葱白,干姜,生附子(用淡附片)。
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用在体内阴寒太重时,出现阳气会外脱。
适合少阴病拉肚子,脉虚弱到几乎把不到。
现代常常治疗失眠或者困倦睡不醒,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头面部水肿等症状突出的情况。
7、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炮附子。
太少两感证。
太少两感证既可有脉沉、欲寐、四肢不温的少阴阳虚见证,也可有恶寒、发热的太阳表证。
仲景 伤寒论 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
仲景伤寒论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仲景伤寒论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一、主题介绍仲景,古代医学家,他所著述的《伤寒论》被誉为中医经典之一,对中医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伤寒病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的专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教育领域。
在《伤寒论》中,仲景根据不同的病机,分类了多个病证,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治疗方剂。
这些方剂是从古代医书中汇总而来,通过广泛的实践应用,被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按照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的方证相应经方,进行详细的汇总和评述。
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1. 太阳证(表证)太阳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初期表现为寒邪束表、脉浮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太阳证包括伤寒初起、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喜温喜按等特点。
对于太阳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
2. 阳明证(实证)阳明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实热、便秘、口干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阳明证主要包括伤寒二三日、口渴欲饮、大便秘结、腹胀疼痛、小便少等症状。
对于阳明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大承气汤、大黄甘遂汤等。
3. 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少阳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初期表现为半表半里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少阳证主要包括伤寒初起、寒热不食、苔黄、胁痛等症状。
对于少阳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柴胡汤。
4. 太阴证(寒证)太阴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寒邪郁于里、体寒、脉沉等寒证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太阴证主要包括伤寒三五日、脉沉紧、身寒而无汗、苔白等症状。
对于太阴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白通汤、大建中汤等。
5. 厥阴证(食证)厥阴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胃寒、腹胀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厥阴证主要包括伤寒五七日、脉微紧、下利清谷、口不渴、腹微满等症状。
对于厥阴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小建中汤。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通常是以六经传变之次第排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六经相续相通。
阴阳之经原互相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
凡互为表里者,阴阳之经并行,阳行于表,阴行于里。
这样的排序,是以《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的理论为基准:【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同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1、太阳经太阳亦称“隆阳”,是阳气旺盛之经。
阳气循膀胱经脉达于肌表,敷布于全身。
太阳处于他经之外,故主表,排序在前。
寒邪侵袭在表,即太阳时相中阴超过自身本位而侵犯到阳的本位上,发为太阳病。
2、阳明经阳明,有阳气旺盛的涵义,是阳气发展的高峰阶段,阳热之气旺盛到了极点的恶象征。
阳气的升发超过了在外的阴的正常约束,阳热之气无法正常收降导致,即为阳明病。
3、少阳经少阳,有阳气初生的含义,故又有“小阳”、“幼阳”、“稚阳”之称。
少阳之火为“少火”,“少火生气”,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此火温养。
若邪犯少阳,胆气郁结,则生理性“少火”就变为病理性的“壮火”,“壮火食气”,故少阳为病多以火气病变为主。
阴寒之邪侵犯半表半里,即少阳时相中阴超过了它的本位,使阳气郁滞,发为本病。
4、太阴经太阴,有阴气旺盛的意思,因其位于三阴之表,故又有"太阴为开"之说。
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
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根,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病由所生。
太阴时相中阴侵犯了阳的本位,形成了内阴外阳的气逆格局。
从《伤寒论》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思维方法
从《伤寒论》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思维方法顾哲元【摘要】[目的]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方法]列举相关文献,引述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经方的见解,理论联系实践,条文对应临床,对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进行论述及总结提炼.[结果]《伤寒论》充分体现出仲景的辨证思想,可从中提炼出方证对应、抓主证及辨证论治法.抓主证指在面对有特异性的证时可以采用抓主要特征的方法;方证对应指方药与疾病病机和症状体征相契合,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辨证论治指在疾病某一阶段,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总结得出证型,再根据证型病机特点立法处方,选择相应方药的循序渐进的治疗法则,以及通过病机分析法对经方进行扩展应用的思维模式.三者构成仲景辨证思维方法的主线.[结论]张仲景著《伤寒论》辨证准确,方证合一,对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与完善辨证论治有着深远影响,其辨证思维方法对后世多有启发,值得进一步研习.%[Objective]To discuss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of ZHANG Zhongjing.[Method]Lis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quoting physicians' views on book and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 discuss and distill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inking method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fully reflects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oughts, where can be conclud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and the method of treatment.Catching the main syndrome means when facing with a specific syndrome can be used to catch the main character of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ecipe and syndrome is the prescrip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symptoms of disease 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Meanwhil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s a principle of step by step treatment that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sum up syndrome type,and then prescribe and select drugs at some stage in the disease.And it is also a thinking mod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extended application by pathogenesis analysis. Those constitute the three main lines of the thinking method of differentiation.[Conclusion]Accurat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rescription are consistented with the syndrome type of"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exert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use and perfec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which inspire future generations of doctors.Therefore, it deserves further stud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pplication thought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profound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thinking;the theory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2)001【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经方;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主证;各家学说【作者】顾哲元【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有着“辨证思维”这一独特优势,它在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中即得到充分体现。
张仲景辨证施治原则
张仲景辨证施治原则
《张仲景辨证施治原则》
张仲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为中医药学之祖。
他的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临床学杰作,其中所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至今仍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辨证施治,是张仲景医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辨证、以病为主、对症下药和调整治疗。
首先,辨证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
张仲景非常强调辨证施治,即通过观察病人的整体症状、舌象、脉象等,分辨出疾病的本质,准确判断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他认为,辨证是判断疾病性质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步骤,只有准确辨证,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其次,张仲景提倡“以病为主”。
他强调,治疗要根据疾病的本质进行,不同的病症,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治疗伤寒病时,他根据病情轻重和发病阶段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药物组合,以病症为依据进行个性化治疗。
第三,对症下药是张仲景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他认为,只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他对药物的选择非常讲究,结合病情进行搭配,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最后,张仲景提出调整治疗的原则。
他认为,治疗不应固守一种疗法,而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患者病情有好转或者加重时,应及时调整药方或疗法,以进一步促进康复。
张仲景辨证施治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因势利导”,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他强调了治疗的系统性和个体化,为后世中医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至今,他的医学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广泛运用于中医治疗中。
内经立论仲景立方《伤寒杂病论》临床必读必学
内经立论仲景立方《伤寒杂病论》临床必读必学仲景立方,慎重之心,精而不杂,有名有症,有机有理。
凡病有名有症,有机有理。
如中风、伤寒、温暑、湿等类,此为名也。
外有头痛、身热、腰痛;内有喘咳、烦渴、吐利、胀满,所谓症也。
其间在表在里、有汗无汗、脉沉脉浮、有力无力,是其机也。
此时恶寒、恶热、苦满、喜呕、能食、不能食、欲寐不得卧、或饮水数升、或嗽水不欲咽,皆病情也。
因名立方者,粗工也;据症定方者,中工也;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
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凡中风伤寒杂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合法,此谓医不执方也。
今谈仲景方者,皆曰桂枝汤,治中风不治伤寒;麻黄汤,治伤寒不治中风,不知仲景此方主何等症,又不察仲景何症用何等药,只在中风伤寒二症中相较,“青龙”“白虎”命名上敷衍,将仲景活方活法,为死方死法矣。
仲景立方,精而不杂,其中以六方为主,诸方从而加减也。
凡汗剂皆本桂枝,吐剂皆本栀豉,攻剂皆本承气,和剂皆本柴胡,寒剂皆本泻心,温剂皆本四逆。
浑而数之,为一百十三方者,未之审也。
六经各有主治之方,而他经有互相通用之妙。
如桂枝麻黄二汤,为太阳营卫设,而阳明之病在营卫者亦用之。
真武汤,为少阴水气设,而太阳之汗后亡阳者亦用之。
四逆汤,为太阴下利清谷设,太阳之脉反沉者亦宜之。
五苓散,为太阳消渴水逆设,阳明之饮水多者亦宜之。
猪苓汤,为少阴下利设,阳明病小便不利者亦宜之。
抵当汤,为太阳瘀血在里设,阳明之蓄血亦用之。
瓜蒂散,为阳明胸中痞硬设,少阴之温温欲吐者亦用之。
合是症,便用是方,方各有经,而用可不拘,是仲景法也。
仲景立方,只有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并无伤寒杂病中风之分别。
且风寒有两汤迭用之妙,表里有两方更换之奇,或以全方取胜,或以加减奏功。
前人论方不论症,故反以仲景方为难用耳。
桂枝汗剂中第一品也,麻黄之性直达皮毛,生姜之性横散肌肉。
故桂枝佐麻黄,则开玄府而逐卫分之邪,令无汗者有汗而解,故曰发汗。
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
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孤云独闲按:《伤寒论》中有五个泻心汤,作用各不相同。
最近看了一些泻心汤的案例,再对照原文,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外感病中,仲景主要遵循,或者说是严格遵守六经辩证的原则。
“六经”是统领外感疾病的纲领,简单地说,仲景把外感疾病的各种症状归属于“六经”,这样非常清晰。
其次,六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阐述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即沿着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的顺序发展。
当然,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如果是因为病人体质、旧病,特别是误治导致的“变证”就难说了,没有太多的规律,只有常见的情况。
为什么要先谈一下“六经”的问题呢?是因为:五个泻心汤反映的病症,究竟属于哪一经?“心”的位置指什么?是表是里,还是半表半里?2、五个泻心汤的主症,就一个字:痞。
究竟什么是“痞”?《伤寒论》在说到五个泻心汤的条文中有如下描述: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
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把上面概括一下,痞的特点是:心下痞,按之濡,有时会见到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鞕)。
简单地说,痞证没有食积、瘀血等硬物积聚。
3、为什么用“泻”治心下痞?根据上面的分析,痞不是实积。
既然如此,为什么仲景都冠以“泻”字呢?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明明指出胃中虚,有几方中都用了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气,为什么仲景还要“泻”?究竟把什么东西泻掉?后代医家在评论泻心汤时,都用了“辛开苦降”这个说法,难道这就是仲景名以“泻”的真实含义吗?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
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案例,谈点个人看法。
1、痞,不属于六经中的某一经,但可以看作是从太阳经往少阳、阳明传变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
2、泻心汤证中的“痞”,是热气结于心下,不是实积,所以按之濡,不痛。
因为主因是热气痞结,所以五个泻心汤中均使用了黄连、黄芩两味药。
3、为什么称为“泻”?因为热气是外邪,要泻去;又热气是阳热亢盛,亢则泻之。
仲景心法 (4)
仲景心法
仲景心法是以仲景为名的古代中医学家所创立的一套诊疗
技术和治疗方案。
仲景(公元456年-536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他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誉为中
医界的祖师。
仲景心法是他治疗疾病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观察:仲景强调医生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四诊:望、闻、问、切,即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其描述症状、询问详细信息以及脉搏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
病因。
2. 以整体为主:仲景强调疾病治疗应以整体为主要原则,
即要考虑人体的整体状况,而非只是凭症状进行治疗。
3. 辨证施治:仲景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辨别病症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他提出“病因必求,候法必审,辨证归纳”等思想,强调辨别病因和病症的准确性。
4. 以汤药为主:仲景在治疗中主要运用中药煎剂,尤其是方剂,如他的《伤寒杂病论》中介绍的众多经典方剂,成为后世医生临床常用的中药方剂。
总的来说,仲景心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诊疗方法,强调整体观察,辨证施治,并以中药煎剂为主要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景思想:
抓
主
症
,
对
症
用
方
总
结
与
思中医二班赵则阔
考201135750214
目的摘要:太阳病中主要体现抓主症,对症用方的条文的分析
关键词:主症方药现代应用
A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
太阳病本证中的一条,桂枝汤证,本条以“太阳病”冠首,并直接描述桂枝汤的四个主症,凡见汗出,恶风,头痛,汗出者,无论其脉证如何,皆可用桂枝汤。
汗出,恶风是区别于太阳伤寒的主症,亦是区别于麻黄汤证的地方,下文中详细描述。
现代应用:可用于感冒,呼吸道炎症,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心律不齐,痛经,慢性疲劳综合症,过敏性鼻炎等。
对体温和汗腺分泌,肠蠕动,免疫,心率,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B中风表虚证的兼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无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本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入脾胃经,辛凉解肌退热,治项背强痛,项背强几几,为葛根的要证,本证治疗当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生津舒经,方以桂枝加葛根汤。
现代应用:可用于感冒,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病毒性痉挛性斜颈等,其辨证要点是营卫失和,气血阻滞,筋脉失养。
C伤寒表实证,太阳病,头痛发热,神疼腰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若本条与(1)(3)条和参可知其脉证为浮紧,但本条详症略脉,本条的麻黄八症(头痛,发热,神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是太阳伤寒的主要表现,又称“伤寒八症”。
见其主症,知其为伤寒表实证,只需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无汗不为表虚,无用考虑桂枝汤)。
成无己解释本条: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头痛,身疼腰疼,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荣血不利也。
皮肤闭而为热者,寒在表也。
风病于卫,卫实而荣虚者,自汗出而恶风寒也,寒并于荣,荣实而卫虚者,无汗而恶风也。
以荣强卫弱,故气逆而喘,与麻黄汤发其汗。
D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
本条冠以太阳病,必有发热头痛之症,参看条文中的无汗恶风,知其为伤寒表实证。
其脉必为浮紧脉,条文中有项背强几几一症,参看第十四条可知为葛根汤证,故以发汗解表,生津舒筋的葛根汤为主。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8)
太阳中风为病因概念,在此病因下,凡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这几个主症者,皆可用大青龙汤,文中不汗出而烦躁的不汗出即为症状看,又是烦躁的病因。
本方证较麻黄汤症更甚,且内有郁热,表现烦躁一症。
E伤寒表不接,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本条冠以伤寒表不解,可知尚有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伤寒表实证。
小青龙汤主症为干呕,发热而咳,小便不利,少腹满,或渴或利,或噎,喘中的部分或没有。
识清主症,对症用方。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124)本方主症为脉微而沉,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瘀热互结,为蓄血急重症。
治疗以破淤血,泄血热,为法则,故以破血逐淤泻热除实,抵挡汤来治疗。
现代应用: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结核性胸膈炎,慢性鼻炎,也应用于水邪内停所引起的胃病,肠易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F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妙,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6)
本方证的成因为发汗后。
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心中结痛。
文中已经明确表述以上主症,此可用清宣郁热的栀子豉汤。
若症加少气者,加补气之甘草,若伴呕者,加止呕之生姜。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
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而致心悸的症治。
主症为心悸心慌,喜按,即可用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
现代应用:主要用于内科之自豪组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胃炎,肝炎,胆囊炎,肠伤寒,副伤寒,病毒性心肌炎等;外科职痤疮;妇科之经前鼻出血,妊娠恶阻;儿科夜啼等,辩证属于热扰胸膈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