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学与专制主义

合集下载

儒家为什么会接受君主专制制度佚名

儒家为什么会接受君主专制制度佚名

儒家为什么会接受君主专制制度佚名从历史上看,儒家对现实政治虽然多有批评,但基本上并不直接否定君主专制本身。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在儒家眼里,君主专制多少不失为一种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制度。

其实不然。

有两种现象值得一提。

第一,包括《春秋》在内的一大批由儒家撰写的史书,内中涉及到数以百计的帝王,但能够被儒家誉为圣贤者寥寥无几。

第二,在通俗文化方面(其中儒家思想占有相当地位)。

包括戏剧、小说、民间传说,其中的帝王人物,绝大部分是无知、昏庸、残暴、腐败的。

这两个现象说明,在古代中国,从士大夫到平民百姓,一般都并不认为帝王是圣人。

或者反过来说,他们并不认为当时的政治制度能够提供较多的机会给圣人当皇帝或是使皇帝成圣人。

尽管在为现行制度作辩护时,不少人使用儒家的语言概念。

但事实上,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与君主专制的政治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人多共知的相当严重的冲突。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我们知道,儒家一向盛赞三代。

说到三代,尧大概是由各部落首长推举的、舜和禹则是由于禅让。

意味深长的是,盛赞三代的儒家却极少有主张选举制的,倡导禅让的也不多。

这是为什么呢?莫非儒家都把“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应然”命题误解为“实然”命题。

因此相信凡得天下者必是得了人心,从而便尽是圣贤吗?即便如此,儒家为什么接受皇位世袭这一规定呢?毕竟儒家不是血统论。

象“传子不传贤”这种说法本身,已经暗示了“子”未必是“贤”。

刘备临终表示愿把皇位让给诸葛亮,诸葛亮坚辞不受,宁可去辅佐那个缺德寡智的后主。

这显然与儒家的圣王主张不合,但后世儒家对此通常并不加以责备,反而予以颂扬,其道理安在?其实,儒家之所以接受君主专制这种制度,并非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制度最有利于实现其圣王理想,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制度能够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政治秩序。

儒家主张“定于一”,强调纲常名分。

是这些思想,而非圣王理想,才是其认可君主专制的真正依据。

而支持一统天下,纲常名分等理念的则是他们对于一种稳定的政治秩序的强烈追求。

论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与政治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与政治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与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与政治制度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和政府的基石。

儒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影响了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治制度作为儒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本文将从儒学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角度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儒学思想和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儒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和要义儒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仁、礼、诚和忠孝等。

其中,仁是儒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道德关系,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礼是儒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强调个人应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并以此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诚是儒学思想的基本要义之一,强调人的诚实和真实性,主张人应该保持诚实,以求得感化他人的教化作用。

忠孝是儒学中的两个重要伦理观念,分别代表了对国家和父母的忠诚与尊敬。

二、儒学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1. 对君主制度的影响:儒学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尤其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在儒学看来,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臣民,臣民则应以忠诚不二之心侍奉君主。

这种以仁爱和忠诚为基础的统治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对一夫一妻制的影响:儒学思想中的礼与仁观念对家庭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学不仅强调了夫妻之间的爱情和感情,还强调丈夫应以诚信之心对待妻子,夫妻双方应以忍让之心维系家庭关系。

这一伦理观念的核心是夫妻之间的互信互爱,对于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对侍奉忠孝的影响:儒学思想中的忠孝观念主张儿女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对于家庭制度和家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儒学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认为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这一观念的鼓励和弘扬,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儒家学说自孔子创立以来,在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探讨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的相互关系来展现其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即关爱他人,追求和谐。

这一理念在社会中引发了许多正面的改变。

在古代政治中,儒家的“仁政”原则被普遍接受。

仁政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着想,保障人民的权益。

儒家的这一观念使得古代政治体系注重民众的福祉,推动了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发展。

其次,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相互融合也较为明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主要体现为封建君主制,而儒家思想主张君主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和才干,以便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儒家思想注重君臣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义务,强调君主必须尊重百姓,促进民众的幸福。

因此,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结合,使得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施时更能体现礼仪、稳定和公正。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的地位还体现在教育制度上。

在古代,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官方学说,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传承,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家和行政官员。

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和个人的自律,这为官员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准则。

通过儒家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政治体制得以传承和稳定,政府拥有了一支儒家化的官僚阶层,促进了社会的秩序和发展。

另一方面,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点,如重视礼仪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等,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尊重等概念相契合。

政治体制的存在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实践提供了舞台。

儒家思想在政治体制的支持下,得以广泛传播和推广,成为统治阶层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儒家思想在政治体制中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与专制制度

儒家思想与专制制度

二、儒家思想与专制制度的关系
(一)“入世”与“出世”:儒家思想的二重属性
1、儒家人性论、知识论与识能力、理性能力乐
观自信
(3)道为本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论
(一)“入世”与“出世”:儒家思想的二重属性
2、对人与人的社会持积极肯定态度(“入世” ) 牟宗三:儒家思想的“常道”性格 徐复观:“不是以打倒现实去改造现实,而是 钻入到现实之中,采用脱胎换骨的方法去改造 现实”
(二)儒家文化与民主政治的深层冲突 2、乐观、自信的知识论及其政治逻辑
(1)儒家知识论的特点 ① 知识存在着固定的总量,可以被穷尽和“全 知”;
② 求知的路径是“发自内心”而“不假外求” ; ③ 知识内容上的道德一元论,各类知识之间存 在优劣、主从关系;
④ 人皆有“知”的潜能,但知识的占有和分配 事实上是不平等的。
(二)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冲突
2、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摩擦、冲突
(1)儒家思想和中国君主制度所奉行的基本理 念、基本目标取向有很大差异 (2)道、势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
(3)双方在具体政治过程中的冲突
(二)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冲突
3、“道”、“势”冲突对帝制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影响
(1)使专制制度能够形成某种政治生态,发育出一定的批评 监督机制和遏制力量,降低君主专制的随意性和非理性。 (2)使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具备了一定的超越性和公共性。 (3)儒家与专制制度的结合与冲突导致了君主制的儒家化和 儒家思想的制度化,造成了君主专制政体下官僚系统的某 种自主性,使得缺乏外在制度约束的专制制度有了一定的 内在制约与调节机制。 (4)君主本人生活在以儒家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之下,完成了 其社会化的过程。 (5)儒家思想提供了中国人独立的价值源头和“意义世界” 的建构。

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妨碍了中国在二十世纪实现民主转型。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仍然有一部分论者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决定论逻辑的观点,除了有其他逻辑和事实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错误的理论前提,即对于儒家思想本身的歪曲与误解。

一、儒学:民间舆论兴起的产物学术大家对于原始儒家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于孔子时代的儒学不是"官学"而是一种"私学",则没有什么疑义。

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

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

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游士"阶层的最初代表。

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

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

由于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儒家思想中具有一些原始的民主意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孔子整理的经典中有这样的论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万章篇》引《泰誓》)"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书经·多士》)。

孟子和荀子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社会契约论思想。

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儒学与政治讨论稿

儒学与政治讨论稿

儒学与政治讨论稿0830******* 象玉婷(一)儒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国政治在儒家学者那里一般从尧舜讲起。

通常把尧舜所处的禅让年代被认定为一个"天下为公"的历史阶段。

《礼记礼运》对这一阶段作了经典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的大理想、最高理想。

不过,这一大同理想在尧舜以后的儒学实践中并未实现过。

此后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对此,《礼记礼运》又作了这样的描述:"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这是儒家的小理想、次级理想。

对于大同理想,孔子表示"有志焉";对于小康理想,孔子明言"吾从周"。

孔子对大同之世的志向和对小康之世的追随,成为了春秋战国之后儒家努力的基本样式。

后世儒家大多埋头追求小康之世,而基本上无人抬头顾及大同之世。

秦以后,中国进入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一直到明末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儒家基本上无人根据大同理想而对专制皇帝的正当性提出质疑和挑战由于秦以来的儒家一直遮蔽于小康之世的阴影,古中国的儒学实践始终只是在"天下为家"的格局中绕圈打转。

(二)儒学对当代政治的价值与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远的影响,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都继承了中国儒学中的重民、民贵、民本和吏为民役的传统思想。

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共产主义思潮,也都与儒家的大同理想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说都有相通之处。

3-儒表法里与君主专制

3-儒表法里与君主专制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 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史记·儒林列传》) 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请为博 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

二、儒术独尊的本质

马端临《文献通考》:“帝之驱下,以深刻为 明;汤之决狱,以惨酷为忠。而仲舒乃以经术
“容隐”与“告亲”之间的选择 ?
--儒家:赞赏“容隐”、禁止“告亲”
--法家:禁止容隐、鼓励告亲

用人制度的差异?
-- 儒家:贤者政治 -- 法家:强者政治
(二)行政正义与行政安全的差异
--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不君则如何?父不父则如何?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
“天听自我民听”,“顺天应民”
第四章 儒表法里与君主专制
第一节 独尊儒术与“百代都行秦政制” 第二节 职官制度的特点与君主专制 第三节 科举制的演变与思想专制的强化 第四节 中国式专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独尊儒术与“百代都行秦政制”
一、儒学地位的确立 二、儒术独尊的本质
三、儒法政治的差异
四、儒表法里对吏治的影响
一、儒学地位的确立
(三)地方分权与地方集权之循环
(四)政权末梢与基层自治的循环


秦汉:不许族居,设置乡、亭,“闾里什伍”之制 。
东汉:地方宗族兴起,里制衰亡。
北魏:“废宗主,立三长” ,邻长、里长、党长
隋唐:逐渐乡土化自治化 北宋:王安石保甲法:保、大保、都保 元:里社制 明:里甲制
第三节 科举制的演变与 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

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

黄敏兰: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作者:黄敏兰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期点击数:677 更新时间:2012年02月23日当下随着“国学热”的升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优越性”被一些人不断发掘出来,以至新论迭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观点是儒家文化成功地制约了专制权力。

例如方朝晖说,儒家以贤能政治制约君主制。

[1]金春峰说儒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没有儒学的转化和教育,中国的王权更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

[2]陈启云说,两宋时期,儒学士人们对朝廷君主专权保持了相当的制约功能,而在宋之前这项功能更强,在东晋时达到巅峰。

[3]王瑞来的说法更为独特,他说,士大夫以先秦限制君权的理论成功地限制了秦以后的君权。

“君德成就责经筵”,通过对皇子和皇帝的正常制度化教育,使君主自律。

王瑞来甚至说,士大夫设置了种种规范,对皇帝层层围堵。

其中“天”、“道”、“法”这三道“紧箍咒”可以说是威力无穷,将皇帝束缚得规规矩矩,就像《西游记》中“唐僧一念紧箍咒,顽皮的猴子孙悟空便会头痛得满地打滚,顿时老实起来”。

他还说,历史上的无道昏君会被群臣推翻,而按照他们的意愿另立新君;皇帝政事有失便要主动禅让,让位给被认为是贤者的人。

[4]秋风的《儒家宪政民生主义》[5]定性道:“儒家就是宪政主义的。

”秋风还写作《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说透过董仲舒的天道宪政主义规划,儒家构建了士大夫与皇权共治的体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宪政主义性质,并一直持续到清末。

[6]虽然一直以来有不少人一般地认为儒家文化具有制约专制权力的意义,但是像这样明确肯定其功效的说法尚属罕见。

对于这些“新论”,已有不少学者(如袁伟时、易中天、刘泽华、王也扬、张绪山等)从学理上提出批评,笔者在此谨根据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是否成立。

一、专制统治者操纵儒家文化和儒者的命运应该看到,儒家文化具有两重性:一种是制约王权的层面,如先秦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思想和“公天下”主张。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1、演变历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

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本文看点:1、苏格拉底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分别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径。

2、东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智识的发展。

3、文化即秩序。

人际关系格局,是一切制度的起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思想文化人物,也是自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

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就是中国的国粹。

国学是国粹之学。

而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注册商标,孔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资产。

持相反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孔子是中国两千年多年专制的精神教父,要对中国的内衰外辱负责。

不论持哪一种观点,双方都有大量的证据。

尊孔与反孔成了近现代中国最经久不衰的辩题。

我曾在“开放的传统”一文中提出,传统是开放的、演化的。

对传统的继承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我想循着这一思路,对孔子思想的构成,及其与自由、专制的关系加以梳理、分析和选择。

作为一位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者,我最关心的还是孔子的思想与自由与专制的关系。

具体地说,我试图分辨出,孔子思想中哪些是自由的成分,哪些是专制的成分。

为此,我想以人类秩序的两种人际关系格局作为我的分析工具。

一类我把它叫做伙伴关系格局,一类我称之为做君臣关系格局。

在伙伴关系的格局之下,每个人是自由的、平等的,不存在统治—服从关系,一个人无权强制另一个人,公共权力由社会成员的自愿同意产生。

这种关系在性质上是自由的。

历史上主张伙伴关系的思想都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遗产。

在君臣关系的格局之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统治与被统治、服从与被服从的权力关系;强制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手段。

历史上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君臣关系的思想在性质上是维护专制的,是专制主义的思想遗产。

孔子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孔子思想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张力与孔子的多重身份是分不开的。

我认为,孔子的主要身份有三种。

它们分别是:先知、君子、帝师。

为什么说孔子是先知?因为孔子先于他人知道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根本道德准则并告知于众。

37.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原因

37.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原因

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原因孙文袭一、思想方面的原因——“阳儒阴法”是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一)阳儒与中国的专制儒家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自从孔子收徒讲学,儒家就开始形成,在其后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一脉传承,香火不绝。

近现代以来,社会的剧烈变革使得儒学式微,尽管“五四”的文化领袖曾高呼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尽管“文革”的革命健将曾掀起“批林、批孔”的风暴,但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把儒家埋葬。

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儒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最为直接和深刻的方面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伦理政治的影响。

儒家讲求的是仁、礼——孝、悌——忠,在这一脉络,可以看出儒家的伦理标准落脚点在于忠,其余的无一不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它的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们内心。

中国人特别有人情味,特别有家庭观念,特别注重孝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完美和和谐的。

中国历史上总是统一的时期多,分裂的时期少,任何一次分裂导致的都是更大范围内的统一,中国总是以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姿态屹立世界东方,所有这些不能不归功于儒家的那套治国方略。

然而,任何一种理论、制度都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当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后,它的弊端也会暴露出来。

儒家强调孝,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不但生前不能违抗,死了还必须遵从,《论语·学而》: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子》书中还讲过一个有关舜的故事,说舜父瞽叟几次三番要加害舜,舜侥幸逃脱后,不但不记恨其父,还依然尽孝如一,这种畸形的伦常得到了肯定。

特别是后来,儒学宗教化,孝道成了教条,宋明理学家打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幌子,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样,孝更成了扼杀人性的屠刀,子女在家庭中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服从才是绝对的义务,以致演出了许多家庭悲剧,被反映在史书和文艺上。

本来,儒家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论述孝的,但孝有极大程度上违背了人性,善之花结不出善之果,历史在这里产生了悖论。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蒋国保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在当前关于"国学"的争论中,关于儒学与封建专制关系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本文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肤浅看法;儒学与封建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地说.本文之论述将涉及以下内容;(1)儒学是前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之创立,本意不是为当时社会设立一种专制统治的政治方略,而是为当时失范的社会设立伦理规范(五常)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2)孔子儒家所设立的伦理规范是以双向约束为准则的平等性的伦理规范.它本来不具有拥护专制的意向,而儒学后来成为封建官方哲学.是由于汉儒将孔子儒学私自加入了"三纲"说内容;(3)"三纲"说之入儒学,改变了孔子儒学的价值取向(以"人之平等"为价值),使儒学变得易于服务封建专制,从而为封建帝王所利用;(4)儒学成为封建官方哲学后仍对帝王专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总页数】13页(P21-29,253-256)
【作者】蒋国保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J], 阎秀芝
2.论儒学与专制有必然的联系——与蒋国保先生商榷 [J], 李宪堂;刘占虎
3.论反腐败与不作为没有必然联系 [J], 包晓
4.李明新:学生“阴盛阳衰”与男教师少没有必然联系 [J],
5.肥胖与吃肉没有必然联系 [J], 袁永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儒学与专制主义

浅论儒学与专制主义

浅论儒学与专制主义【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民间和官方“祭孔”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似乎中国社会的土壤已非常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及恢复儒学正统的希望已初露端倪。

对二十世纪中国对儒学传播的两次扼杀进行探讨。

【关键词】儒学;专制主义;文化批判;意识形态;孔子经过近几年的“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的造势,随着民间和官方“祭孔”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社会的土壤似乎已非常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恢复儒学正统的希望似乎已初露端倪。

但二十世纪中国对儒学传播的两次扼杀---为“五四”的文化批判,一为”文革”时的意识形态摧毁儒家文化的世俗体系--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

在他们的心目中,儒学是落后的、过时的、“封建主义”的;儒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违背社会的文明。

他们简单的认为儒学就是纲常名教,是封建社会的或曰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维护“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造成近代落后的根源,笼统地把罪名扣到儒学,特别是孔子头上,把‘中国一切风俗、人心、学问、过去未来之责任,堆积在孔子两肩。

’(易白沙,1916年2月,《新青年·孔子评议》)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是儒学的一个大“罪名”,也是最为今人所诟病所憎恶的,即所谓的儒学是专制的,儒学乃中国专制主义之根源。

这种观点至今很有市场,不仅在一般的社会大众之间,而且存在于“学术有专攻”的学者之间。

孙文袭在《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原因》一文中就有相似的提法。

连李大钊也说,“孔子之道不适于今日社会,势必归于消灭”,把“掊击孔子”当作“掊击专制制度之灵魂”。

诚然,中国专制主义荼毒国人两千余年,流毒余孽至今未得根除。

专制主义人人得而诛之,这是毋庸置疑,然而就此义愤填膺地将专制主义归结到儒学头上,不仅失之偏颇,而且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不能去掉今人思想上的这个价值判断,不能洗掉强加于儒学的这个“罪名”,则复兴儒学无望。

首先有两个概念需要明确。

上文所谓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一提法是不当的。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近来,有学者指出,前现代社会的儒学“是与那个时期社会体系相配套的”,“是专制君主选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主干是经学”,儒学是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三纲六纪”果真是与君主专制相配套吗?儒家学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代表中华文化最根源的意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古之道术”。

就孔子而言,它只是以周文自任,既要“删述六经”,更要“垂宪万世”,为中国文化的存亡绝续而继往圣,开来学,本没有什么家,也无所谓什么派。

只是顺应中华文化的主流、大流而来。

如果强名孔学为儒学,由孔子开始的学派曰儒家,那么儒家所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大流、主流意识。

有的学者为了说明儒学是封建意识形态,一再强调儒学是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配套的,并引陈寅恪先生言:“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有《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最高之境”。

在证明儒学与君主制度相配套时,又将儒学等同与中国文化,又认同其为中国文化的主旨。

那么,“三纲六纪”果真是与君主专制相配套的吗?对此应作辩证的分析。

首先,以“三纲六纪”来定义中国文化只是从社会构造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作的功能主义的解读,并不能反映儒家思想的实质。

从中国社会的构造上说,秦汉以下中国君主专制的社会结构是法家理论的产物,而不是儒家的发明。

稍具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三纲”之说不见《论语》、不见《孟子》、不见《大学》、《中庸》乃至《荀子》、《易传》等先秦原始儒家的典籍。

就流传文献言,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

韩非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

”这种臣下要绝对事奉君上,儿子要绝对事奉父亲,妻子要绝对事奉丈夫的专制主义理论源于法家。

其次,韩非之所以提出这套理论恰恰是为了与儒家所宣扬的尧舜禅让、汤武革命的政治理论对着干。

儒家的理论只是君礼臣忠,只是父慈子孝,只是夫妇有别,只是长幼有序,只是朋友有信,孔子何时说过某为某之纲?然而主张君臣易位,尧舜禅让,乃至汤武革命则不乏其人。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儒学与专制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论争的热点,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儒学与专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儒学之所以被误认为和专制有必然关联是在它成为官方哲学后被术化的结果,从它的精神实质方面看儒学是反专制的,即使在它成为官方哲学后仍然对封建专制起到了限制作用。

标签:儒学;专制;精神实质;反专制对儒学与封建专制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经过详细考察与梳理,我们认为儒学与专制不存在必然联系,为论证这一观点,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儒学的产生看,儒学不是为政治服务,更不是为专制服务;第二,儒学后来确有被专制利用的部分,但儒学的被利用是术化的结果,不表明儒学的本质如此;第三,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后,仍对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一、从思想与社会的关系看,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孔子创立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末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变动的社会:周天子的权威出现动摇与衰落,王道丧失;周礼所规定的伦常秩序紊乱,人们的正常生活丧失了依托。

孔子对这种局面深感痛惜,他立志依据周礼,以继承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恢复正常的人伦秩序。

可见孔子创立儒学的着眼点是人类正常社会的建立,即人怎样才能过上正常有序的社会生活,其基本途径是恢复周礼,重构伦常秩序,故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之说。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儒学反映了西周的社会性质,西周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儒学的实质和发展取向。

这恰是从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做出的基本论断。

关于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前人已有明确的界定,且已形成共识。

如杨向奎先生说:“西周是‘宗法封建制’,西周大宗是最高统治者;小宗是自由平民、士,他们是国人的主要成分;而野人则是受奴役的殷人”[1]。

许倬云对西周社会则做了如下描述“周君和各种不同等级的大夫们组成了诸侯国中的权力集团。

他们统称为贵族,……次于权力集团的阶层是士”[2]8,“真正的生产者只是那些庶人和亲自耕种土地的士……庶人有义务在土地上劳动来养活那些上层阶级的人”[2]10。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近来,有学者指出,前现代社会的儒学“是与那个时期社会体系相配套的”,“是专制君主选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主干是经学”,儒学是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三纲六纪”果真是与君主专制相配套吗?儒家学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代表中华文化最根源的意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古之道术”。

就孔子而言,它只是以周文自任,既要“删述六经”,更要“垂宪万世”,为中国文化的存亡绝续而继往圣,开来学,本没有什么家,也无所谓什么派。

只是顺应中华文化的主流、大流而来。

如果强名孔学为儒学,由孔子开始的学派曰儒家,那么儒家所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大流、主流意识。

有的学者为了说明儒学是封建意识形态,一再强调儒学是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配套的,并引陈寅恪先生言:“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有《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最高之境”。

在证明儒学与君主制度相配套时,又将儒学等同与中国文化,又认同其为中国文化的主旨。

那么,“三纲六纪”果真是与君主专制相配套的吗?对此应作辩证的分析。

首先,以“三纲六纪”来定义中国文化只是从社会构造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作的功能主义的解读,并不能反映儒家思想的实质。

从中国社会的构造上说,秦汉以下中国君主专制的社会结构是法家理论的产物,而不是儒家的发明。

稍具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三纲”之说不见《论语》、不见《孟子》、不见《大学》、《中庸》乃至《荀子》、《易传》等先秦原始儒家的典籍。

就流传文献言,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

韩非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

”这种臣下要绝对事奉君上,儿子要绝对事奉父亲,妻子要绝对事奉丈夫的专制主义理论源于法家。

其次,韩非之所以提出这套理论恰恰是为了与儒家所宣扬的尧舜禅让、汤武革命的政治理论对着干。

儒家的理论只是君礼臣忠,只是父慈子孝,只是夫妇有别,只是长幼有序,只是朋友有信,孔子何时说过某为某之纲?然而主张君臣易位,尧舜禅让,乃至汤武革命则不乏其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儒学与专制主义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民间和官方“祭孔”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似乎中国社会的土壤已非常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及恢复儒学正统的希望已初露端倪。

对二十世纪中国对儒学传播的两次扼杀进行探讨。

【关键词】儒学;专制主义;文化批判;意识形态;孔子
经过近几年的“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的造势,随着民间和官方“祭孔”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社会的土壤似乎已非常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恢复儒学正统的希望似乎已初露端倪。

但二十世纪中国对儒学传播的两次扼杀---为“五四”的文化批判,一为”文革”时的意识形态摧毁儒家文化的世俗体系--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

在他们的心目中,儒学是落后的、过时的、“封建主义”的;儒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违背社会的文明。

他们简单的认为儒学就是纲常名教,是封建社会的或曰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维护“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造成近代落后的根源,笼统地把罪名扣到儒学,特别是孔子头上,把‘中国一切风俗、人心、学问、过去未来之责任,堆积在孔子两肩。

’(易白沙,1916年2月,《新青年·孔子评议》)
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是儒学的一个大“罪名”,也是最为今人所诟病所憎恶的,即所谓的儒学是专制的,儒学乃中国专制主义之根源。

这种观点至今很有市场,不仅在一般的社会大众之间,而且存在于“学术有专攻”的学者之间。

孙文袭在《中国长期存在专制主义的原因》一文中就有相似的提法。

连李大钊也说,“孔子之道不适于今日社会,势必归于消灭”,把“掊击孔子”当作“掊击专制制度之灵魂”。

诚然,中国专制主义荼毒国人两千余年,流毒余孽至今未得根除。

专制主义人人得而诛之,这是毋庸置疑,然而就此义愤填膺地将专制主义归结到儒学头上,不仅失之偏颇,而且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不能去掉今人思想上的这个价值判断,不能洗掉强加于儒学的这个“罪名”,则复兴儒学无望。

首先有两个概念需要明确。

上文所谓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一提法是不当的。

李慎之(2000)指出,秦始皇以前的中国先是宗法社会,后来是封建主义的社会,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以后就不是什么封建社会了。

中国自己的传统则历来都把秦始皇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前称为封建时代。

从社会制度上说它与是西方一般史学家普遍说的封建主义基本一致。

秦以后到鸦片战争两千多年的社会,我以为可称为皇权专制主义社会。

另一个概念即是专制主义。

什么是专制?古希腊人认为,自由国家里主宰一切的是法律而不是统治者;专制政体(despotism)就是运用非法的手段实施统治的政体。

在那里,没有自然法,有的是单独一人发号施令,法只不过是专制统治者任意发布的命令。

孟德斯鸠把政体形式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孟德斯鸠认为专制的原则是恐怖,恐怖的目的是平静。

专制主义是指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通俗的看法是,专制是专断独裁的意思。

具体是指担任社会公职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独揽公共权力,完
全凭自己或集团意志行事,而不受任何限制。

中国的专制主义始于秦始皇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注意这里指的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与西方话语中的专制主义又有不同(具体见叶剑锋的《论中西语境中专制主义的不同含义》)。

叶剑锋(2005)认为政治制度形态的专制主义,实质就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它生长于自然经济、等级制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世袭、终身制的君主超越任何权力和法律之上,不受任何权力、法律和机构的制约;君主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全面支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身都在权力的统制之下,人民在政治生活、个人生活、经济领域、文化生活方面完全处于专制权力的压制、强制和控制之下。

社会最高权力职位的获取以血缘世袭的个人私授方式来完成。

这种最高权力存在时,没有有效的制约力量,不对任何人具有负责关系。

在这种权力的绝对所有制下,国家最高掌权者对他的统辖范围是一种全面的统辖关系,而这个统辖范围中的一切人与物对这个最高掌权者是全面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中国的专制主义确有其思想根源,然而并非儒学,而是法家学说。

稍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学者都知道,法家是极端专制思想的鼓吹者,也是最早的专制政体创建者的精神导师(陈代湘,2006)。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

天则不非,鬼则不困。

势行教严,逆而不违”,其所宣扬的法、术、势都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

“行制也天”说的是法;“用人也鬼”说的是术。

君主运用法术,叫臣下和百姓高深莫测。

“势行教严,逆而不违”,是说君主拥有最高权势,臣下和百姓虽然不服,也不敢反对。

韩非主张一切赏罚皆操于君主一人之手,否则就会受制于臣下。

而且要在国内实行全面的”禁”:“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这就是主张要实行全面控制,不但要控制人们的言行,而且要控制人的思想。

韩非这一套学说正好迎合了秦始皇建立没有书简文化,否弃先贤仁义,纯用酷吏暴法的“理想国”的追求,而秦的焚书坑儒实是对儒学的毁灭性打击。

实际上,儒家在理论上是专制主义的批判者,在实践上则常常是专制主义的迫害对象。

现代以来流行于大众间的对儒学的偏见其实是源于他们根本不了解儒学的真正要义。

那么,儒学的根本是什么?不是“民”和“君”的政治关系,也不是三皇五帝和大同社会。

儒学最根本的乃是“人”和“仁”。

“人”作为“仁”的基础,而“仁”是“人”应该争取的至高道德境界。

孔子说,人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仁就是人的道德自觉性,人如果没有自觉性,只是受欲望所驱使,甚至只是像一般生物那样受生存的本能所驱使,那么一切典章制度有什么意义呢?无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专制也好,法治也好,神权也好,民主也好,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

其次才是儒学的政治思想。

这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八个字:内圣外王,君师合一。

《大学》开篇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说。

其隐含的意义是儒学所谓的圣人应该是天然的政治领袖。

儒家有一种极强的批判现实精神。

儒门君子用一种“天下为公”的高远理想,在“忧道不忧贫”、“从道不从君”等古训的影响和熏陶下,始终站在“道”的理想层面上对私欲膨胀掌握权势的统治者进行批判,便常常与统治者发生冲突。

且不说现实君主对儒家极口赞赏的“汤武革命”的畏忌,“天视即我民视”、“民贵君轻”这些反映儒家民本精神的表现,单看被大多数人误解为封建卫道士的南宋朱熹对专制帝王统治的批判,就
知传统儒学大师坚持的批判精神与专制君主有多大的冲突。

孔子以后的儒学过于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儒学引入到政治这个狭小的领域,把自己当作所谓“王官学”,当作所谓治国的大纲,当作和法家权谋比权量力的经国之术,结果只赢得表面的虚荣,而将专制的祸水和误解全部揽到了自己头上。

可以说,法家与皇帝制度相结合的政体更像是专制政体,而孔子儒家学说与皇帝制度结合的政体更像是君主制。

儒学反对专制主义,却不反对君主制,而又没有强有力的民众节制机制,故而不能有效地防止专制主义的滋生。

因此,与其说是儒学导致了专制主义,不如说是儒学没有一套有效防止专制主义的理论和措施,反受其害。

而受专制之害的儒学则成了人们眼中满口仁义道德而吃人的恶魔。

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因为树人的儒学居然成了吃人的礼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