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修正自己的意见》教案
精品六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本学期学科课程标准摘要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对个别学生心理异常现象进行防治和纠正,让学生具有一个健全的高尚品格。
4.引导学生学生摆脱自卑心理,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表现自己。
策略三、巧妙地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正确观点
四、反思内化
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第四课 坚持己见要勇敢
策略一、勇敢地坚持自认为完全正确的观点
策略二、发现他人观点有理,要认真倾听意见,改进或修正自己的观点
策略三、巧妙地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正确观点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领悟打扮得体的含义和诀窍。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同学们,在学习和探究新的内容之前,我想先问大家几个小问题:
你曾因为打扮而烦恼吗?!告诉大家你曾经的烦心事。
二、观点意识
打扮自己需注意:
书上11~12页,共计六条,
老师根据要求逐一讲解
三、策略训练
策略一:最美的打扮就是干净整洁
策略二:向衣着得体的同学学习
三、反思内化
故事《毛泽东与补丁》
说说通过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第三课 打扮自己要得体
策略一:最美的打扮就是干净整洁
策略二:向衣着得体的同学学习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第四课 坚持己见要勇敢
主备教师:
《做更好的自己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做更好的自己》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学会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现自我提升。
3. 掌握有效的进修方法和技巧,提高进修效率和成绩。
二、进修内容:1. 什么是自我提升?2. 如何设立目标和制定计划?3. 如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4.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方法和技巧?三、进修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名人事迹或案例,激发学生对自我提升的兴趣和热情。
2. 进修:介绍自我提升的观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3. 实践:让学生设立一个短期或长期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
4.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进修和生活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和持续性,鼓励学生坚持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设立目标和制定计划的作业,写出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2. 反思自己的进修和生活方式,列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具体的改进措施。
3.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自我提升和进修方法的知识。
五、评判标准:1. 能够理解自我提升的观点和重要性。
2. 能够设立明确的目标和制定详细的计划。
3. 能够反思自己的进修和生活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 能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活动,展现自我提升的认识和行动。
六、拓展延伸:1. 邀请成功人士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自我提升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与自我提升的训练营或活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设立自我提升的小组,定期分享进修心得和进步效果,互相监督和支持。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实现自我提升,做更好的自己。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尽力,不息进步,成为更加优秀和成功的人!愿大家都能够成为自己心中最好的自己!。
勇于面对错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4课时

勇于面对错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4课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犯错误,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应对,而勇于面对错误的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顺利成长,让我们来听一下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4课时的内容。
第一节课:“自认错误,善待自己”在这个课时中,老师会播放一个视频,这个视频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后,心情郁闷,便爆发了对同学的报复。
日后,他不敢坦承自己的错误,选择了逃避,孤独的走向了人生的黑暗。
这个视频通过小男孩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自认错误,善待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会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学会承认错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无论是语言不当还是行为不恰当,都需要能够承认错误,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快地释放心情,走出困境。
2.善待自己有时候,大人会对孩子们进行过于苛刻的要求,导致孩子们内心产生很大的压力,自我怀疑、自责。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们,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善待自己,从而更好地走出困境。
3.积极面对挑战孩子们在长大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有时候看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只要积极面对,相信自己,就能够战胜难关。
第二节课:“勇于承认错误,坦然面对”在这个课时中,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生活中的一些示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地承认错误,而非逃避。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会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认真检讨孩子们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要及时进行检讨,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解决问题。
2.勇于承认错误孩子们在检讨的同时,要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快地释放心情,重振信心,开始一段新的路程。
3.坦然面对孩子们在面对错误时,不要害怕、畏惧,要勇于坦然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第三节课:“学会原谅他人,消除恶意”在这个课时中,老师会通过一个小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会原谅他人,消除恶意,以及从中收获生命的价值。
2024-2025学年中职生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班会教学设计

(3)作业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通过展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改过自新的计划”,并邀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建议。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的概念,可以提供以下几篇拓展阅读材料:
(1)《从错误中学习:如何让失败成为成功的阶梯》
(2)《自我反省的艺术:如何通过反思提升自己》
(3)个性化辅导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例如,针对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讲解团队合作时,强调诚信、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模拟:通过设定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技巧。
2. 案例分析: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特定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课堂反馈与评价: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例如,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短的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和自我反思

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和自我反思一次,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为了让学生正确书写和理解品位这首诗,我拿起粉笔,故意将诗抄错了几个字,我是这样抄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支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骄莺恰恰啼。
”随即,我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自由读书上这首诗。
读了两遍后,我又让学生大声朗读黑板上的诗,看看有什么区别。
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很快找到了错别字,于是我让学生上台用红粉笔纠正,引导他们思考:“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请联系古诗说明理由。
”思考后再组织他们讨论,然后再回答。
整个讨论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
“诗中的‘溪’写错了,应该是‘蹊’,指的是小路。
”“‘支’应该是‘枝’,指的是树枝。
一丛丛、一簇簇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
”“‘骄莺’应该是‘娇莺’,指娇小可爱的黄莺。
”于是,全诗的意思学生也非常顺畅地理解了: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认识了字的正确写法,而且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整句诗甚至整首诗的内涵。
在随后的古诗抄写和默写中,学生百分之百正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错误,将错就错,为学生提供找错、析错、改错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尝试、自我剖析、自我修正和自我反思。
一、设置陷阱,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教师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并在快乐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彻底避免该错误。
针对学生易写错别字的现象,可以有的放失地在易错的字词上布陷阱,有意出错,诱使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制造思维冲突,再诱导他们改正错误。
比如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书写古诗、读好古诗、理解好古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教学古诗前,我总是把古诗抄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背诵。
在抄写时,我故意把诗中易错的字词写成错别字,然后让学生在诵读理解时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利用这种方法加深学生记忆,防止学生重蹈覆辙。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模版)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模版)第一篇: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模版)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与“勇于认错”一课同属一个德目,是在要勇于认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必须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难免的。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能知错就改,就会助长错误的发展,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因此,对他们进行“知错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课文讲的是小学生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立即改正的故事。
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孙芳和周丽犯的错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而她们能够主动改正。
故事中人物的年龄与二年级学生接近,这样利于学生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1.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中“知错就改”利于进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第一个栏目“想一想”,可以让学生对“勇于认错”一课有所回忆,这样利于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使教学增强连续性。
3.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角色,体验孙芳、周丽急于练习跳皮筋准备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听了李爷爷的劝告立即改正错误后的心情。
这样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和谚语,让学生抄写在功课表旁,或制成书签,时刻提醒自己。
5.建议将“议一议”“讲一讲”栏目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教学中使用。
“讲一讲”栏目可以让学生为故事配画外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错就改”“小错不改会犯大错”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第六课知错就改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关于知错就改的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知错就改的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和及时改正的习惯1.2 教学内容引入知错就改的概念讨论知错就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知错就改的重要性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第二章:知错就改的定义和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错就改的定义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知错就改的认同感2.2 教学内容讲解知错就改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知错就改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知错就改的定义和意义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错就改的重要性第三章:勇于承认错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勇于承认错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习惯3.2 教学内容讲解勇于承认错误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何在不同场景中勇于承认错误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勇于承认错误的意义和价值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引导学生练习勇于承认错误第四章:及时改正错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4.2 教学内容讲解及时改正错误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何在不同场景中及时改正错误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及时改正错误的意义和价值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引导学生练习及时改正错误第五章:知错就改的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错就改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知错就改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5.2 教学内容讲解知错就改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讨论如何将知错就改应用于日常生活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知错就改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知错就改应用于日常生活第六章:案例研究成功的知错就改实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知错就改的成功故事培养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和提取经验教训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历史上的成功案例,特别是企业和个人如何在犯错后成功改正讨论案例中的关键因素和值得学习的经验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详细讨论几个经典的知错就改案例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成功要素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的可能性第七章:知错就改的障碍与对策7.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实践中知错就改可能遇到的障碍培养学生面对障碍时能够采取的策略和解决方案7.2 教学内容探讨在承认错误和改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提出应对这些障碍的策略和建议7.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知错就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克服障碍的策略第八章: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8.2 教学内容讲解习惯的形成过程和知错就改习惯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日常实践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8.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方法行动计划: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以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第九章:评估与反思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知错就改行为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评估个人的知错就改行为讨论如何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9.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评估和反思的方法个人反思: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记录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展望和持续改进的决心10.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将知错就改的原则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未来的应用计划和目标目标设定:帮助学生设定具体可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知错就改的定义和意义环节重点:理解知错就改的概念和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优点缺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活动一:优点缺点清单,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分享给大家。
活动二:自我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写作和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正视自己的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活动一: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活动二:问题解决计划,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并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分享和计划制定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改变自己的态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态度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积极改变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反应。
活动一:态度改变实验,让学生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观察效果。
活动二:态度日记,让学生记录下每天的态度变化和感受。
3.3 教学方法采用个人实践、小组分享和日记记录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改变自己的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积极改变行为。
培养学生实际行动的能力和习惯。
4.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希望改变的行为和习惯。
活动一:行为改变计划,让学生选择一个行为,并制定一个改变计划。
活动二:行为改变记录,让学生记录下每天的行为变化和成果。
4.3 教学方法采用个人实践、小组分享和记录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积极面对未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面对未来的重要性,并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未来的能力和信心。
第一课教案(1)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三(1)班教学目的:1、认识责任心的重要性2、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对造成的后果勇于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教学难点:学会积极面对错误,勇于承任错误,担负责任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游戏、阅读小故事等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关于责任的资料文章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以负荆请罪的故事引入主题。
廉颇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负荆请罪,知错就改)是啊,曾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在知道自己的浅薄之后,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如初,共同辅佐赵王。
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非但没有被蔺相如讥讽,被大嘲家笑,反而成就了一段刎颈之交的美谈,千古传诵。
可见敢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是中华民族所颂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崇高荣誉。
二、阅读小故事李想:1、人的一生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责任是不能推卸的。
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可是,要做到像廉颇那样可真不容易,下面进入我们的情景园,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请看(出示幻灯片)情景一:两个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烂班里窗户的玻璃,甲说:不关我事,是他把球踢到窗上的。
乙说:要不是你把球踢到窗边,我怎么会踢到到这个窗呢?情景二:孩子不小心弄烂父亲心爱的花瓶,却告诉父亲是家里的小猫弄的,结果猫被爸爸狠狠踢了几下。
情景三:班里几个孩子打了起来,在班主任面前很不服气地在七嘴八舌说个不停,都说是别人先打到自己的,自己才还手的。
教师: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刘杨:不对,这些同学们在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都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却先将责任推给别人。
教师:2、是啊,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请看(出示幻灯片)“这不是我的错。
”――――全盘否认。
“我不是故意的。
”――――请求宽恕的说法。
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
” ――――最直接的否认。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0: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学习改正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0: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学习改
正。
反思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言行,发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自我批评来改正自己的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迟到、说谎、偷东西等。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深刻的反思。
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会犯错?这是由于我们的大意、忘记了某些重要的规则,还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于社会一些现象的认知?通过反思,我们会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短处,并能够及时地改正。
但是,仅仅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改正自己的行为。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学习了解一些正面的行为方式和做事方法,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交流,来寻找改进自己的途径。
在改正自己的行为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再重复犯错误。
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行为,离不开集体的帮助和支持。
老师、父母、朋友等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导师和助手。
他们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见解和思考,能够引导我们选择更加恰当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在和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丰富自己的思考,寻找行动方案,促进自我提高。
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学习改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这个目标,在不断反思和改正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错就改》教案

《知错就改》教案教案名称:《知错就改》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发现错误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面对错误时勇于改正的品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3. 能够体验到“知错就改,不亦说乎”的智慧与力量,理解错误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错误?2. 错误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3. 如何及时发现错误?4. 如何勇于改正错误?5. 错误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关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引出本堂课的主题:“知错就改”。
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讲解错误的含义和错误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学生常见的错误案例,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及如何去改正。
四、小组活动(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错误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出改正错误的策略和方法。
五、个人反思(15分钟)1. 学生个人写下自己近期的一次错误经历,并进行反思和分析。
2. 学生将反思的结果进行分享,鼓励互相学习和改正。
六、知识巩固(15分钟)1. 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前记录并改正一个错误,并写下改正后的感受。
2. 学生下次课时进行反馈,分享自己改正错误的过程和成果。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
2. 强调“知错就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1. 小故事或图片素材2. 学生常见错误案例3. 小组分组表格4. 反思和实践任务表格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反思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教案及评课)分析自我,调整自我教案.doc

天佑中学心理教育公开课教案分析自我,调整自我——潘晓岑老师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三, 理论分析: 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室布置:将桌椅转移位置,使之在讲台的两侧.留出中间的空位,以便行走. 班会过程:班主任致辞: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努力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进步.但是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或多少多的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厌学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们班特地搞了这次的主题班会.下面宣布主题班会开始.正确认识自己活动鼓励各个同学争先恐后表现自己(各人说出赞美自己的话不少于5句,缺点一句)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大仲马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愿.——高尔基1 学生发言:如:精力旺盛,热情,沉着冷静,求知欲强,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细心,大度,爽朗,谨慎,想象力丰富,独立,随机应变,诚实,乐于助人,拥有多方面的才能,父母关心体贴,拥有自己珍爱的物品,喜欢音乐,美术等.诚实害羞有礼貌乐于助人可靠快乐懒惰有进取心整洁身体健康合群勤奋认真幽默好幻想孤独爱表现果断勇敢有毅力谨慎2 学生将自我欣赏公布于众,让同学倾听及评价.3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感到很高兴,大家都有那么多优点且被大家认可,我为你们而骄傲,那同学们能不能谈一谈认识自己的优点会有什么好处学生分析:能帮我们树立自信;能帮我们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能多创造成功的记录,能更好的发挥潜力…认识缺点师:你的优点你知道了,你的缺点你是否也清楚呢请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师:认识缺点有必要吗为什么学生发言:不认识自己的缺点,容易因自负而失败;优点可能会受到缺点的影响;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就会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就会骄傲;只退不进,失去尊严……师:我们既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可总是有一些同学老是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只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比,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分析:容易形成嫉妒虚荣的心理;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形成消极情绪……师:那就请你伸出你那双温暖的手帮这些同学出出主意,告诉他们怎样改变这种不良心态.学生发言:我会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想办法改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参照标准;要比自信,比勇气,比前进的方向…教师结束语: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那是金子.只要是金子,无论散落在那里,都会闪闪发光.但我们也不能拿放大镜来看自己的优点.每个人身上的缺点,就像一条蛀虫,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肌体和灵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它.大海不拒百川之水,才变得浩荡;泰山不拒细小沙石,才变得高大;蜜蜂采百花之精华,酿出最甜的蜜;我们取长补短,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天佑中学教师评课记录授课人:潘晓岑授课内容:高二年级《分析自我调整自我》评课主持:高晶评课时间:2013年9月24日参与评课人员:高晶、王国龙、潘华庆、王国龙、俞丽霞优点:1、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有的才刚进入青春期,对自我意识模糊,迫切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从整体上看,潘老师这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勇敢面对自己,敢于自我革新——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勇敢面对自己,敢于自我革新——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3、能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4、能够学会爱护自己、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1、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2、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谈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2、如何学会爱护自己、热爱生活。
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法。
2、情景模拟法。
五、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心理,了解生命的本质,是我们身为人类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全面、持久、全效健康发展的需求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人类体内、体外和社会立体观念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使个人具备对复杂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进行正常的、适度的应对。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新理念和新技术,将为我们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明天。
2、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人生的每一笔、每一幕都有其独特、不同的生命价值和个性化的表现,关键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清自己的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缓解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发现自身问题并真正的认识自己。
3、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失恋,家庭问题以及学业压力等。
除了课堂这种形式的学习外,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运动,阅读以及沉浸自己在爱好中,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
学会与朋友、老师等人交流,寻求帮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应对方法。
4、爱护自己、热爱生活。
无论何时何地,爱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和挑战,我们需要启动内心的自我保护机制,保持内心的坚强。
我们还要学会热爱生活,为自己的生活注入一份温暖。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学,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内心思维和现实生活的缝隙,并受到同学们的启发和鼓励。
关于知错就改的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知错就改的含义、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知错就改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如何发现错误并主动改正。
2.2 教学难点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教案、PPT、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指导书等。
3.2 环境准备教室环境舒适,教学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知错就改,为什么要知错就改。
4.2 讲解知错就改的概念和重要性详细讲解知错就改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知错就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一能力。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4.5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展示知错就改的过程。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身上存在的错误和如何改正的文章,以加深对知错就改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拓展6.1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知错就改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一品质在伟人身上的体现。
6.2 能力拓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引导他人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堂小结7.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本节课讲解的知错就改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
7.2 强调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强调知错就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这一品质。
八、课后反思8.1 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并制定改正计划。
8.2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9.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知错就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走出惯性,敢于变革——勇敢试一试心理教案

走出惯性,敢于变革——勇敢试一试心理教案。
第一步:认识自己的漏洞和缺点在学生身上,他们可能会有很多缺点、漏洞和不足的地方。
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并认可这些问题,这是这个教案的第一步。
利用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和尚需改善之处。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那么他们就会有动力和信念去改变自己。
第二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问题人们在观察问题时有时会产生片面的想法,使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采用力争开放、正视问题的态度,某些事物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问题,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和心态。
第三步:让学生学会放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往往是由于惯性的思维所引起的。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到这可能是一个信号,需要放弃现有的方法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放下目前的想法,接受新的思考方式,尝试新的想象和解决方案。
第四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事物为了激发学生勇于尝试的潜力,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去尝试新的事物。
进一步,给学生把爱好、兴趣转化成实际行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克服对尝试新事物的恐惧,也能从中找到动力和信念去坚持尝试,从而达到“大胆试一试”的目的。
第五步:给学生足够的支持、鼓励现在,许多学生会感到孤独和孤立,渴望得到信任与支持。
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指导他们走出去,学会交际和人际交往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和经验得到直接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与同学、家长等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受到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尝试新事物的信心。
最终,他们将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能够尝试着去从失败中寻找未来的契机。
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
我们教育者需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会勇于尝试,走出自己的惯性思考,学会接受新的方式和视角去看待事物,从而成长为更加成熟、稳定的人。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更多勇于尝试、愿意改变的学生。
幼儿园大班知错就改教案

幼儿园大班知错就改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养成自我纠错的好习惯。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让大班同学互相鼓励和支持。
教学重点1.知错就改的意义。
2.心态调整,排除负面情绪。
3.团队合作,大班同学互相鼓励和支持。
教学准备1.小黑板。
2.计时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知错就改的概念1.介绍知错就改的概念,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图片等形式。
第二步:学会面对错误的心态调整1.和孩子们分享一些错误会带来的负面情绪,让幼儿明确出“承认错误是件好事”。
2.引导幼儿,不要害怕结果,即使犯错了,也不要自责或者懊悔,要鼓励幼儿确定下一步计划,积极向前。
第三步:进行练习1.布置一个面向大班的练习:玩一个比赛,规则是一小组(5个人左右)接力完成一个小任务,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有人做错,需要重新开始。
练习完成后,团队内部可以进行分享分析,感受不同状态下的办法。
第四步:提出问题1.教师提出做过的错误方法和错误结果。
2.提问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让孩子能够清楚自己的错误,同时强化自我纠正的能力。
第五步: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1.结合谈话的过程,先从有的错误尝试表达,调整内心阅读过程,遵守讨论的规则。
2.让孩子去分析假如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会产生什么结果,是什么影响。
第六步:巩固练习1.通过之前的练习和讨论,让大班同学更加意识到自我纠错的重要性,现在在面对错误时,能够更加果敢地面对,互相鼓励和支持,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师生互动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为讲授型和小组竞赛型,让学生基于生活实例进行讨论和分享,督促学生归纳重点,提升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课后拓展在幼儿园班级中,可以通过编写纠错拍摄视频、大班检查和综合诊断等方式,让孩子从犯错为主动转变为自我完善。
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夯实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基础。
关于初步理解自我改进的教案

关于初步理解自我改进的教案初步理解自我改进的教案教案是每位教师备课时都需制定的重要工具,它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成为了我们教师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初步理解自我改进的教案进行探讨,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一、教案的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本节课中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且与学生需求相契合。
2. 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确保课程进度合理,内容熟练掌握。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的安排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4.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多元化的教学体验。
5. 教学资源: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6. 教学评价:合理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针对性地反馈并改进教学策略。
二、自我改进的重要性教案制定虽然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求。
1. 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反思教案,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适应学生需求: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不断变化,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与发展需求。
3. 推动个人成长:教师通过不断改进教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推动个人的专业发展。
4. 促进教学创新:教师通过改进教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自我改进的途径1. 反思与总结:教师需要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借鉴他人经验:与同事交流教案制定的心得与经验,借鉴优秀教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自我批改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标题《(学科)——(课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知识点);(2)了解(相关背景知识);(3)培养学生(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计算等能力);(2)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等)。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知识点);(2)理解(相关概念);(3)提高(能力)。
2. 教学难点:(1)突破(难点问题);(2)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2)情境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问题导入: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1)详细讲解(知识点);(2)分析(相关概念);(3)指导(能力培养)。
3. 课堂练习(1)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练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总结重点、难点;(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 教学内容的处理:分析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3. 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氛围的营造:分析课堂氛围是否积极向上,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5. 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分析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
六、改进措施1. 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优化教学设计;3. 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丰富教学手段;4. 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课堂管理能力;5.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实施差异化教学。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

吸收好习惯,改启思园你认识自己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陋习1、 没有长远的目光 糊里糊涂,; 还是老样子呀2、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计划性怎么办(=@__@=) 经验之谈什么是好习惯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名人名言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
同学们商量看看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形成好习惯。
小故事的启示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则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会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
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
”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
你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存的本质。
”此时在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手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的梦想老师的话无论是什么做法,贵在坚持。
只要坚持你就可以成功。
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其实,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全新的自我!为即将到来的中考而努力,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敢于修正自己的意见》教案主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克服自卑心理,在他人面前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
心育目标:1、让学生认识思维独立性与个体创造活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创造人格特征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以名人故事作为引入,讲完后,组织学生讨论主人公创造活动成功的原因。
通过教师点拨,提出一个结论:故事中主人公的创造活动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善于独立思考,有着良好的思维独立性品质。
故事简介: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他经过慎重思考,大胆地提出生物之所以遗传,除了细胞核起决定作用外,细胞质也起重要作用的结论。
并为此作了一系列实验。
他从鲤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一种“核糖核酸”,将其注入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居然孵化出一种既像金鱼又像鲤鱼的“怪鱼”。
被誉为“童鱼”。
“童鱼”的发现,为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改造生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心理测试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测一测”,根据评价标准,让学生分析自己的思维独立性情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过渡: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我们思维独立性品质?
三、指导策略
1、故事讲述。
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内容简介:有一次,一位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未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
又一天,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感慨万千。
2、组织讨论。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女教师为什么会感慨万千?真正聪明失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点拨。
真正聪明的人是那种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的人,这也是思维具有独立性的体现。
这样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才符合当前时代的需要。
4、出示齐读“相信自己也能想出好主意,也能探索出真理。
不要总认为别人的瓜儿比自己的甜!”然后组织学生观身说法,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克服自卑心理的,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的。
四、心灵细语
1、教师把“告诉你”的内容制成名言条送给学生。
2、自己对自己说一句最重要的话,提醒自己不要自卑,要勤于思考,汇于“心灵细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