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完整版)

合集下载

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7谈话的艺术在于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声音。

五代时道家著作《还金述》有言:“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意思是真正精妙的言论是最直接的,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著名画家林风眠的作品别具一格,具有“东方神韵、西方格调”的美誉。

有一次,学生问林风眠:“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林风眠说:“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只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

”老舍在《言语与风格》中说:“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人深刻的印象的。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能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使其寓意简洁明了。

林风眠托物陈喻,喻之以理,告诫学生在艺术修炼的道路上,要善于“作茧自缚、破茧而出、羽化成蝶”。

先要“编织一只茧”,便是不惧孤独、不畏寂寞、孜孜不倦、苦心孤诣的精神。

有此等精神,何愁技艺不能精进?有一次,记者采访著名书法家沈鹏:“您的书法很美,令人叫绝。

那您对生活中的美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沈鹏说:“我喜欢足球,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那阵子,我常想起中学时代一位比我高三届的校友曹鹏。

曹鹏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著名指挥家,中学时代他喜欢踢足球,担当‘后卫’角色。

曹鹏球艺不算出众,但他常常能在关键时刻面对对方的进攻,突然飞速猛冲,全身仰倒在地,将球踢出,化险为夷。

这样的惊险镜头,在时隔半个世纪以后,我还历历在目。

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境界,这是足球的美学境界,难道不也是人生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在生活里不是与赴汤蹈火、舍己救人的精神相通吗?”世间最了不起的妙言至理,往往都来源于生活的炼意。

沈鹏谈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没有高谈阔论,而是从一件“老友踢球”的小事中悟理明道,格外推崇的是“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己为人”的人性美德和担当品格。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古人云:大道至简。

意思是: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大道至简。

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是长久。

假如我们觉得某件事情很复杂,做得很艰难,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找对做事方法。

古人日行千里,很难,很辛苦,因为那时侯靠马。

现代人日行万里,很容易,因为现在靠飞机。

成功其实也很简单:确定合适目标,把握方法,坚持不懈,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为什么生活中成功的人凤毛麟角,这是因为知易行难。

人人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害人害己,即便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标志,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吞云吐雾。

人人都知道吸毒让人家破人亡,国家机关也在打击吸毒和贩毒,但现实中依然有吸毒人存在。

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吸取知识的捷径。

但从古到今,能够读好书,读成书、读活书的人比例很少。

这些都是知易行难的例子。

之所以知易行难成为普遍现象,是因为人性存在弱点。

人最根本的弱点是贪婪与恐惧。

贪婪会让我们贪图眼前享受和利益,而忘记、丧失自己的长远利益。

恐惧则使自己患得患失,丧失坚持走下去的信心,过早认输出局。

毅力是克服或规避人类贪婪与恐惧的弱点最有效武器。

传说苏格拉底对他每一批新入学苑的弟子都从甩手(自然站直,尽力把人的双手往前甩,然后再尽力往后甩)开始学起,并要求每天做300次,天天坚持。

一个月后,有90%的学生能坚持。

两个月后,80%的人能坚持,但偶尔有忘记做的日子。

一年之后,他突然问道:“诸君坚持每日300次的甩手了吗?”,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柏拉图。

甩手是世间最容易的事,每日300次不难,但真正能持之以恒却又甚难。

这个故事深刻地说明了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所以,人要修炼的是自己的毅力。

只有毅力,才能让人一直坚持努力地走下去。

人最根本的是要战胜自己,战胜或规避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战无不胜。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当然也会有许多的诱惑。

学业有成的秘诀,就隐藏在对待各种诱惑的不同态度中。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悟在天成。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悟在天成。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悟在天成。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认识事情的道理比较容易,而去做或者去实行这件事比较困难。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自然功成。

这句话叫我想起了[励志名句:聪明的人下笨功夫-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傻子精神)]励志中国梦认为能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到最后的人都是伟人有个很经典的成功案例就是当年李兴平的hao123网址导航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一个html的几个页面,给别的网站做一些连接成导航形式,却帮助了很多初级网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百度以3000万的价格收购。

hao123网址导航就非常简单,简单到一个初中生都能做出来,但是令很多大的门户站都望尘莫及,现在已经成为互联网流量的一个入口!这就是大道至简,最成功的的事情可能就是你没留意的在身边最简单的事情!但在现实中,人们更倾向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可以显得非常有学问,真是让人深怀敬意啊。

所以千万别学中国式的砖家了!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这句解释来自百度知道,我觉得说的很好!)简单一点就是在这个世上不管做什么事情,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实则不易,只有用自己的真心、汗水、智慧、操守、无私以及做人的品行努力的实践磨炼才有可能功成名就…这才是人间大道、正道…但是能真正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要不断的反省、鞭策。

只有践履德行,做到事上磨炼,才能知行合一。

也许,《弟子规》从我们为人处事之基本处着手,传达圣人之训,正是告诉我们这个“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的道理“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出处?现代寓义?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这句成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它的意思是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世界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单,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

再大的事情,“一分为二”就很简单了,再难的事情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就能做成。

因此,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吸取知识的捷径,梁老师要求我们天天阅读,哪怕每天只读十分钟,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坚持下来是很难的。

王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做口算,如果不是强制要求,估计我是坚持不下来的。

所以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贵在坚持。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我明白了:每一天的学习都要认认真真,从简到难,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的简单的目标,坚持去做,战胜了自己也就取得了成功。

大道至简(精简版)

大道至简(精简版)

大道至简(精简版)第一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1万事万物变化中,但其间有不变者。

变者,谓之无常;不变者,谓之常。

常,有常性,有常态。

常性、常态,皆为常识。

常识看似简单,却是一切复杂建构的基础。

立足常识,如顺风扬帆;背离常识,若逆水行舟。

2人有常性,人群亦有常性,社会故有常态。

人之常性,谓之欲。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群亦有常性,谓之禀赋、境界、认知各异。

人类社会之常态,谓之矛盾永存、难臻至善。

世界不理想。

3民以食为天。

对个体而言,活着是一切的基础。

吃饭,是生命金字塔的最基础部分。

进而言之,人,首先是生存。

乃至,主要是生存。

挣钱,有着基础性意义。

对国家而言,老百姓不饿肚子,是最基本的政治。

进而言之,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须臾不可动摇。

何时政治挂帅,国家乃走弯路。

4性,关乎繁衍,关乎愉悦,关乎幸福,关乎爱情,关乎婚姻,关乎家庭,关乎道德,关乎法律,关乎教育,关乎文化,关乎宗教,关乎教化,关乎安定,关乎和谐,关乎人类方方面面。

性,本是最应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却自古讳莫如深。

何时能坦诚面对、深入研究性问题,社会则可前进一大步。

5性,人皆爱之,而人皆不敢直言爱之,甚而人皆嗤之以鼻。

于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众皆如此,而社会虚伪矣。

社会虚伪,遂将性欲、性爱、性生活等混同于恶,目之为俗。

道德洁癖,有如涟漪,一石击之,则必圈圈扩散。

终将作茧自缚,人人动辄得咎。

人间烟火,市井繁华,舍七情六欲而寡味矣。

雅俗一体,雅俗交织,雅俗共赏,才是人间常态。

不能用纯粹的标准衡量之,不可用至高的尺度约束之。

即便用九牛二虎之力去打扫市井,市井也会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活过来。

政治家们常常期望,让理想的人们生活在理想的社会,以为这是极崇高的理想。

然而,事实上,让世俗的人们生活在世俗的社会,或许才是真正崇高的目标。

6人人只表达、展示积极面,不敢流露消极面,久之则虚伪矣,隔阂矣,提防矣,猜疑矣,进而督察矣,举报矣,揭发矣,打击矣,再进而可能构陷矣。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道功成古人云: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是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高明的医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绝对不会开乱七八糟的药物骗钱;真正有实力的学校,无需宣传,生源自然源源不断;上述例子无不告诉我们,大道至简。

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是长久。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合理化。

假如我们觉得某件事情很复杂,做得很艰难,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找对做事方法。

为什么实际上成功的人却凤毛麟角,这是因为还有个知易行难的原因。

人人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害人害己,国家也在烟盒上赫然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可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吞云吐雾,乐此不疲。

人人都知道吸毒让人家破人亡,国家也动用暴力机关打击吸毒和贩毒,但现实中依然是吸毒的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视死如归。

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吸取知识的捷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几乎人人知道这句话。

但从古到今,能够读好书,读成书、读活书的人比例很少。

上述都是知易行难的深刻例子。

之因为会出项这种知易行难普遍现象,是因为人性的弱点使然。

人最根本的弱点是贪婪与恐惧。

贪婪会让我们贪图眼前享受和利益,而忘记、丧失自己的长远利益。

恐惧则使自己患得患失,丧失坚持走下去的信心,过早认输出局。

毅力是克服或规避人类贪婪与恐惧的弱点最有效武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就是理论。

行,就是实践。

知行需要合一,知行应该合一。

就像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应该合一。

知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这是方法理论,这是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是过程实践,这是行;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知行合一。

你学会了理论技巧,还不行,还要将这些技巧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夯实基础,我们学过心理学都知道,加深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重复。

《论语》智慧: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论语》智慧: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论语》智慧: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释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办事简要,有效率。

”仲弓说:“居心诚恳、恭敬,做事简洁,效率高,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挺好吗?但是对自己要求随意,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注释:子桑伯子,其生平已不可考,有人认为他就是《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与子舆是好朋友的子桑户,鲁国的隐士;仲弓,孔门十哲之一的冉雍。

今解: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了世界的本质,那么他做事情一定能找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

当别人用他的方法的时候也就感觉很简单,很方便了。

但如果一个人不去探究事务的本质,一味追求简单,不求甚解,那么他的方法必定会漏洞百出,看似最好,却是最坏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去教导别人的道理。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大道至简至易,小道至繁至难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大道至简至易,小道至繁至难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

大道至简至易,小道至繁至难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真佛只说平常话,因为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

玄是啥意思,就是故意搞的很神秘,很复杂。

简就是很简单,简单明了,轻松愉快,直接。

繁是啥,就是搞的特别复杂,一环套一环,没完没了的,把人搞晕。

比如给能量,那就是能量直接给你完事,仅此而已。

如果搞繁,那就要沐浴更衣,一大套仪式仪轨,烧香磕头,等等等等。

玄是啥,那就是故意制造神秘,神仙忌讳这个,忌讳那个,你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你要怎么怎么做,然后他在搞什么七星踏步,九斗运转,再念叨什么真言,喷什么净水。

反正怎么忽悠怎么干。

繁,玄,才显得大师牛逼,伟大,为了帮你付出多大,你得感恩啊,你得领情。

大道至简!你不要想着,我这个问题很严重,必须得有什么什么非常复杂的方法才能处理掉。

你不要这么想,这么想就错了。

因为任何一个事情的发生。

他都是一个最原始的,最小的一个点,你针对这个点去下手就可以了。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

出了一个问题的时候,越是真正的道,处理的方法越简单。

越是小道处理问题时候,就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邪道呢,他就是考虑用一些歪门邪道的,外力等各种方法去处理。

学道必须从自己的内心深处下手,人的心理行为不改变,外在的行为做的再多,都是没有用的。

学道,必须得亲自去做呀,你光靠看文章,不去做,没什么用的。

有很多的道理,必须得亲自去实行,亲自去做,你才能深刻的理解。

那种理论上的理解,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增加你的傲慢心让你会越来越跑偏的。

大道至简至易与小道至繁至难千百年来人们学习工作用的是人的后天左脑逻辑思维,科学家探索研究运用的也是后天思维。

只有在有意无意之中,瞬间右脑的先天灵光直觉思维灵光一现,偶尔露峥嵘,瞎猫撞着死老鼠,发现了处在某层次中的真理真相而得以创造发明或荣获诺贝尔奖。

岂不知,那些可望而不可求的灵感直觉皆是人的先天右脑思维的产物,也是成就所有天才神童艺术家们的根本源头智慧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在中国哲学领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

此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反复提及。

更被宗教流派道教所使用。

但古往今来关于的道的本质始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道至简,意为大道理(自然人文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只需一两句话便能说得清楚……但哲学家老子提醒我们‘吾之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郑重告诫,虽然他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容易施行。

但是天下间却没有谁能够理解,并实施。

且不止老子有此感叹,隋朝大儒王通也在其《止学》开篇时提及: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明确指出过于聪明就是愚蠢,圣人从不担心自己不够聪慧,缺少智谋。

只会担心自己的品德有失,做不到早已了然于胸的浅显道理……说到这里,我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够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我想这个问题大家一定都很关心,因为没人喜欢做失败者。

但若按照老子与王通的哲学理念,似乎想要成为一名成功者并不艰难,甚至还很简单,简单到只需四个字——知行合一!只要我们能将平日里所知晓的大小道理,不打折扣,完备的付之于行动,确确实实地做出来。

那我们就是成功者,甚至圣人……好比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那就不去吸烟;更知道贪杯喝酒误事,那就不去喝酒。

甚至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通往成功道路上行之有效的笨办法。

可问题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确实地履行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生信条?所以老子等圣贤认为大道至简,所谓天人合一对应到每个人身上无外乎知行合一。

但扪心自问,我们真实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吗?我想远远没有吧。

每一名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大多都知道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自身将要实施的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但在欲望的诱惑驱使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身不由己的触犯了法律红线。

这就是人,身在红尘如坠苦海,总做些身不由己的糊涂事儿。

圣贤们认为,想成为一名成功者非常简单。

难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只是些普普通通管束不住自我的凡人。

但这番具有浓厚哲学韵味的道理,似乎只适用于人文哲学领域,用来教授人们如何做人、立世。

距离人们想象中无所不容,无所不知的理想大道相去甚远。

我想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所谓大道至简,同样也适用于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吗?已变的越来越复杂的科学运算,也可以化繁为简吗?我想可以,因为万化同源,任何具有规则性的科学认定,本质同样也来源于对自然。

每每提及‘道’,总也逃不开自然二字,所谓道法自然指道的核心内容来源与无处不在的自然。

确切的说是自然中的变化规律,简称为’易’。

古人观天测地总结自然天象,并以此创道,以道喻人生……甚至将道视为做人的最高境界(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生行为)。

而现代科学的起源同样也在来源于自然,牛顿正是站在开普勒等人的肩膀上,以观察自然为基本方式,才总结出改变的世界的万有引力等定律。

现代科学同样是一门以研究自然基本规律为准则而发展起来的应用学科。

那么传统的‘道’,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科学吗?我想这个问题没法回答。

因为在人类思维中,所谓的真理,具有广泛意义纯粹共性价值的观念并不存在。

真理总是具有相对而言的范畴限制。

如同喜欢吃苹果的人大多都会认为苹果是这个世界上相对美味的一种水果。

但也有不喜欢吃苹果的人……此时,小小的苹果身上便肩负是既是美味也是庸食的双重特性。

这感觉就像是人们为量子力学量身定做的那件华丽外衣《测不准原理》所得出的对普通人而言异常矛盾现象结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动。

如此,此时此地虽然我能够拿出一些道文化与现代科学可能具有共性价值的证据。

但它到底能不能被称之为证据,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尚需因人而异。

长话短说,道家典籍《皇极世经——观物篇》中记载: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

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

阴阳尽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也许您不会相信就是这句晦涩难懂的古文中包含有天体力学行星公转周期与轨道平均转速的运算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下这句话。

它或许是在说——什么能概括天?阴阳!(天之大,阴阳尽之矣);什么又能概括地?刚柔!(地之大,刚柔尽之矣)。

所以阴阳的作用结果创造出了时间(阴阳尽四时成焉);刚柔的作用结果创造出了空间(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若不相信可以按照此思路计算,使用任意星体的日距AU参数,如水星日距0.387AU 作为阳的表达式,之后乘积自身的根号解(√0.387),作为的阴的表达式。

将会得出水星轨道公转周期,相应的时间单位参数:0.387×√0.387≒0.24075008/年。

若乘积365.25换算为天得87.9/天。

众所周知,0.387AU是水星轨道平均日距,即水星天文单位。

(天文单位:简称AU,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

我们使用它,乘积的自身的根号解,将会得出水星轨道公转周期,时间单位0.24075008/年。

87.9/天。

而现代科学通过较围殴复杂的科学观测也得同样的结论,水星公转周期87.9/天。

但令我们困惑的是,古今两种计算、观测方法为什么会得出一致的结果?因为《皇极世经》早有记载‘阴阳尽四时成焉’。

对道家术数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很多道家典籍中都提到‘阴为阳半’尺化关系。

表示阴的具体刻度,只有阳刻度化的一半儿。

若表现在现代数学运算中,则表达为根号解方式。

(《皇极世经——河图天地全数》等书载:阳六而又兼阴六之半,是以九也。

故以二卦言之,阴阳各三也,以六爻言之,天地人各二也。

)即是说,我们运算的‘0.387×√0.387’,表示的其实就是‘阴阳尽’的作用结果。

以确实可见的空间刻度0.387AU为尺,为阳。

乘积自身的根号解(阴)。

便可以得出对应的时间单位,水星轨道公转周期87.9/天。

如若还对此规律还有异议,可以按照相同的方法计算验证。

金星公转周期:0.7233×√0.7233≒0.61514528/年……224.7/天(0.7233AU:金星轨道平均日距)。

而在天体力学诸多参数中,金星公转周期确实为224.7/天。

地球公转周期:1×√1≒1/年。

365.25/天。

火星公转周期:1.52366×√1.52366≒1.88075446/年……686.94/天。

(1.52366AU:火星轨道平均日距)类推……木星:5.203×√5.203≒11.86/年。

土星:9.554×√9.554≒29.53/年。

天王星:19.22×√19.22≒84.26/年。

海王星:30.06×√30.06=164.8/年。

冥王星:39.264×√39.264=246.0321/年。

以上是太阳系八大行星外加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参数,与我们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

但先别急着困惑,因为更加令您困惑的事情将要发生。

哈雷彗星平均日距17.8AU,那么其公转周期为:17.8×√17.8=75.09/年。

还有太阳系最小的行星谷神星的公转周期为:2.8×√2.8=4.68/年。

此结果也与天文学观测结论一致。

最最神奇的是小型带内三颗最大的小行星,其公转周期分别为——智神星:2.773×√2.773=4.617/年。

若乘积365.25换位为天,将得到‘1686/天’的天文学准确观测结论。

婚神星:2.672×√2.672=4.367/年。

(同样换算天,1595/天)灶神星:2.361×√2.361≒3.6278/年(1325/天)看到了吗,各方面数据都可以精确到以天为单位。

而且没有误差。

同时也包括彗星的参数的运算。

如按照彗星表查询得知,短周期彗星恩克的平均日距,轨道半长轴为2.21585AU,那么其公转周期为:2.21585×√2.21585=3.2984548/年.比拉彗星轨道半长为3.5253AU,其公转周期为:3.5253×√3.5253=6.619/年.法叶彗星轨道半长为3.8478AU,其公转周期为:3.8478×√3.8478=7.54777/年.布罗森彗星轨道半长为3.1AU,其公转周期为:3.1×√3.1=5.458/年.请容许我偷个懒,因为彗星表内记载的所有具有回归性质的周期性彗星的公转周期,都可以通过其轨道半长轴被如此简便的计算出来。

包括1965年被发现的‘紫金山二号’,其公转周期为:3.584×√3.584=6.785/年。

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如果通过动量计算出其公转周期为288年的预测无误,那么其准确的轨道半长轴应为43.6AU。

还有被命名为阋神星的柯伊伯带矮行星‘136199Eris’,其公转周期为:67.67×√67.67=556.665/年。

而这些数据,全部都于天文学观测结论吻合。

现在我们可以大胆的断言,太阳系内任意具有回归性质的行星,其公转周期参数都与自身日距的变化有关。

或许您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它或许意味,任意行星的轨道运行参数,哪怕只偏离一丁点,都会引发始料不及的巨大变化。

如八大行星中运行速度最慢的海王星,如果其出现在水星轨道,公转周期也理应缩短为87.9天……这说明,产生星体运动推力与速度的诱因,或许不止只有我们已认识到,并加以命名的所谓动量与角速度等问题。

更本质原因或许是老子总结的‘反者动之道’。

在现实空间背面,还存在某个以时间为主要构成基底的平行宇宙的世界。

或许正是时间的膨缩特性,成为了推动时空运动第一源动力。

我也想个结论不会也不可能出现意外,因为纵览整个太阳系系统,没有一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可以逃脱到此规则之外。

甚至就连天文学中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天文参数,行星轨道平均转速,也都与此规则呈现出诡异而有效的反比状态。

请注意,接下来的计算中,我们将试图证明‘刚柔尽而四维成焉’的说法。

首先来明确何为四维?对应天文参数所谓‘四维’应该是确实的空间刻度。

如地球轨道平均公转速度29.79km/s。

地球围绕太阳做出公转运动时,每一秒钟划出的空间轨迹。

那么‘刚柔尽’的作用机制如何才能被数字化的表现出来?直入主题,除算!因为古文化记载,时间与空间具有此消彼长,互补守恒的特性。

对空间距离的刻度化跨越,将会被刻度化的转化为相应的时间单位(只对自然行星运动有效)。

还是以水星举例。

水星轨道平均转速这样计算:29.79/√0.387≒47.88km/s。

这里的29.79表示地球公转速度每秒29.79公里,我们以它为尺,作为古文化‘刚’的表达式。

除算相应AU参数的根号解(柔),便可得出对应行星轨道平均转速。

但为什么这样的运算可以成立?因为时间与空间可以等价互换,从而形成‘刚柔尽四维成’的时空变化规律。

如水星转速47.88km/s便由此而来。

金星日距为0.7233AU,那么其相应转速为:29.79/√0.7233≒35.0276k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