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册语文第17课电子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书湖阴先生壁》作为一首题壁诗,画面感极强,这就给了学生很好的想象平台。
将诵读与想象结合,那种呼之欲出的画面和情感即跃然纸端。
基于这样的理念,个人有了以下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古诗,感受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想象这种画面所传递出来的情感;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理解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的恬淡、愉悦、轻松心情。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诗歌朗诵视频四、教学方法诵读、想象、小组讨论、电子白板五、教学重难点1.诗歌炼字——“静”“长”“护田”“送青”,体会诗歌用字用词的精确与精妙;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由景及人,由湖阴先生及诗人自己,领悟诗人内心的恬淡、清静、脱俗情趣。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解析标题1)白板出示郑燮的《竹石》,学生背诵。
教师提问:《竹石》是诗人题于自己《竹石图》上的一首诗,同时以诗明志。
它属于什么类型?2)由“题画诗”引出“题壁诗”概念。
黑板板书诗题——书湖阴先生壁。
3)白板出示“书——湖阴先生——壁”,解析诗题“书湖阴先生壁”,白板出示王安石简介,介绍作者王安石。
2.教学活动——读诗论诗1)自由诵读诗歌。
白板出示诵读提示:读完诗歌你有什么感受?2)同桌互读诗歌。
白板出示诵读提示: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给了你什么感受?3)小组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话初步完成诗意解析。
小组展示。
3.教学活动——辩诗赏诗1)单个朗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载”。
提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诗句中的“长”“静”“自”如何理解?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环境清静及人物心静与志趣)引导分析湖阴先生形象与情感:长、静——爱干净、喜爱清静自——喜爱花木、热爱生活、文人雅士的生活品味2)齐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盼 公开课教学设计
17、《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
4. 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
难点: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你能说一说你童年的美好吗?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二、初读感知1.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课文3.出示课文字词注音及重要词语,指名读一读(1)拼一拼,读一读疯(fēng)甩(shuǎi)嚷(rǎng)袖筒(xiù)斗篷(peng)瓦蓝(wǎ)酱油(qiàng)腥味(xīng)嘴唇(chún)(2)看谁读得快,读得准袖筒斗篷收缩疯狂瓦蓝甩开叫嚷酱油炖肉嘴唇蹦跳楼梯(3)词语解释斗篷: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
瓦蓝:指天空的颜色,纯净但又璀璨的蓝色。
腥味:像鱼的气味儿。
嘟囔:连续不断的自言自语。
玛瑙:一种玉石,可用来做装饰。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
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4.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铁凝,当代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 部编版
《江南春》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继续运用习得的“品词析句想画面”的方法,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莺啼、烟雨”等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体会古诗中的“想象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想象等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熟读成诵。
难点:诵读古诗,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古诗中的“想象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杜牧。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抽查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春意盎然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背诵出《咏柳》《春晓》《清明》《鸟鸣涧》等古诗,)2.说说赞美春天的词语。
3.导入诗题:春天姹紫嫣红,春天鸟语花香,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春天。
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
(板书:江南春)4.解题:同学们,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学情预设:“这首诗是描写江南的春天。
”“我感受到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
”)5.过渡: 同学们理解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导朗读古诗。
⑴指导读正确,读顺畅江南春。
⑵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①课件出示全诗,范读。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自由练习读,指名读,评议后全体同学齐读,引导欣赏把节奏韵律读出来。
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生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味。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感悟诗境1.理解前两句⑴学生自读,感悟诗歌描述的景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优质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
(板书课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
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
②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全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浪淘沙》教案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直接揭题:浪淘沙(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三、抓字眼,明诗意(一)初读,理解词义。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三)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江南春》优质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江南春》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
(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读准生字“郭”的读音。
“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重点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3.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难点:1.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2.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九曲黄河浩荡奔流,辽阔江南春景如画,田园山水中也蕴含着无穷乐趣。
山水永恒,美景无限。
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对自然风光的吟唱……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节奏。
三、学习《浪淘沙》。
1.知诗人,解诗题。
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交流了解。
全班汇报。
师相机指导。
学生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师相机补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他的诗也写得很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为“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学生汇报对诗题“浪淘沙”的认识。
出示: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精品教案
17 盼教学目标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前准备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
1.会写“袖、篷、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斗篷、袖子、遮盖”等词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感悟课题。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盼》。
一个“盼”字带给大家怎样的联想呢?老师看到“盼”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他盼望的是春天的来临,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人们,对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是多么盼望啊!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盼”的经历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盼”的经历。
预设: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盼”的经历,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为全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介绍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教师提示易读错音、易写错字,整理特殊结构的词语。
袖筒斗篷缩着疯了瓦蓝衣柜喧闹甩打叫嚷酱油嘴唇蹦出来楼梯(2)整理文中特殊结构的词语。
①AABB式:(窸窸窣窣满满当当瓶瓶罐罐)②ABB式:(凉冰冰厚墩墩静悄悄甜丝丝)③ABAB式(瓦蓝瓦蓝滴答滴答)预设:课文中ABB式词语特别多,读来十分亲切、生动,就像课文中的小女孩在向我们描述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种种事物,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3)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题中的“盼”指的是什么?明确:盼着变天、下雨,盼着穿上新雨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2.朗读古诗。
(指名读、齐读,同桌对读)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4.简介作者刘禹锡。
(课件出示)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1、2句。
(1)(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诗句。
(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
)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4)师:说说诗歌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要求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
)2.学习第3、4句。
(1)(出示3、4句诗)齐读。
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同桌交流)(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
(男、女生分组读诗句)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4.尝试背诵。
(指名背,全班背)四、小结这首诗中,诗人用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样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生活恬静而美好,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如今他们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
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
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教案设计
26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初读课文,了解“我”与闰土不同的身份,并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仿写人物外貌一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初读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1)“闰”字的“门”内是“王”不是“玉”,不要多写一点。
(2)正音:划去()里不正确的读音。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7《盼》精品优质课件优质教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7《盼》精品优质课件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学习。
该文选自教材第四单元“人间真情”,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失去父母小女孩在盼望与姐姐重逢过程中,所展现出顽强生活信念和对亲情渴望。
教学内容涉及课文理解、生词学习及语文素养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情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视亲情,培养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细节,理解小女孩盼望与姐姐重逢心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情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战争年代图片,让学生解战争给人们带来苦难,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过盼望经历?那是一种怎样心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经历,为新课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b.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学习生字词。
c. 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解小女孩盼望姐姐心情。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一句话:“她望着窗外,眼里满是期待。
”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文中其他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勇敢面对困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盼》2. 主要内容:课文结构、人物情感分析、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造句:用“盼望”一词写一个句子。
2. 答案:a. 小女孩在战争年代,失去父母,与姐姐相依为命。
她渴望姐姐能平安归来,带着她走出战争阴影。
b. 示例:我盼望着周末到来,那样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收录在《王临川集》。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7《盼》精品课件教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7《盼》精品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课文通过对小主人公对节日盼望的描绘,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具体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 词汇学习: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3. 语法讲解:分析课文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 写作技巧: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学会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盼望过年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小主人公盼望什么;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生字词、句式、写作技巧等;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写作练习;6.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8. 课堂拓展: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他们小时候的盼望,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盼2. 生字词:若干生字词,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3. 句式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式;4. 写作技巧:心理描写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盼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2. 答案要求:运用心理描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重点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3.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难点:1.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2.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九曲黄河浩荡奔流,辽阔江南春景如画,田园山水中也蕴含着无穷乐趣。
山水永恒,美景无限。
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对自然风光的吟唱……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节奏。
三、学习《浪淘沙》。
1.知诗人,解诗题。
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交流了解。
全班汇报。
师相机指导。
学生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师相机补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他的诗也写得很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为“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学生汇报对诗题“浪淘沙”的认识。
出示: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
17少年闰土(第一课时)2018年11日20日(第12周星期二第二节课)教学目标:1、会写7个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3、通过学习闰土给“我”讲的四件趣事,从闰土的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闰土的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介绍朋友: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生齐说:想)大家看。
(出示:看瓜刺猹的画面)2、静静的音乐声中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
(课文第一自然段)3、初次见面,大家对这位朋友印象怎样?指名回答。
4、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就是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来,大家跟这位新朋友打打招呼吧!(生齐读课题)5、介绍写作背景。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这次回到故乡,幼年时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后来(1921年),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朔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同学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闰土这个朋友?(生:想)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
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课件出示阅读要求)2、学生默读课文,圈一圈,划一划。
3、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课文先写了“我”回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接着写了闰土和“我”相识的情景;然后写了闰土和“我”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了两个人的离别。
(板书:回忆相识相处离别)三、品读对话,体会特点1、这个四部分当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生:相处)这部分也是课文中写得最详细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7课 盼 教案设计
17盼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3个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
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
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
于是,她就盼呀盼呀。
(板书:17.盼)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
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1.“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快点下雨?五、教学第三自然段1.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
(我开始盼着变天)2.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
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斗)(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埋怨总是晴天)六、教学4—17自然段,体会“盼”(一)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7 少年闰土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3、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二、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