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论据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 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 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bf6d91b9d528ea80c7790f.png)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考点2011】①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三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
(2011年佛山市)《财富与幸福》【考点讲析】(一)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有两类: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典型史实)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二)围绕“论据”,归纳命题形式。
1.概括事实论据;(难易程度:★★)方法: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事实论据:(难易程度:★★)要求: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简洁,与论点要一致。
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道理论椐:(难易程度:★★)要求:道理论据是名言警句等。
4.事例(论据)的作用。
(难易程度:★★)(一般是考查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事例)作用:①引出中心论点(题);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论据(事实和道理)能否删去(是否多余)? (难易程度:★★)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论点的成立,也就是说论据要与论点保持高度的一致。
论据是否删除或者是否是多余的,都要看看论据的有无会不会影响论点的成立。
【考点测试】一、2011年大连市花开半时偏妍(李光烈)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
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
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
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e0592b0fa6c30c2259019e50.png)
答: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据文章观点,请你在第③段画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
答:
4.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3分)
②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有用或快乐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而“善的友爱”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因此,“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也更值得人们去追求。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路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有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扶”。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带来好处。但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因为有“扶路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作支撑。在这里,选择“扶”不是期望从陌生人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而是基于为他人好的“善的友爱”。只有这种友善成为扶者与被扶者的一种共识,互信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系。
5.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才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限于选文以外)(2分)
参考答案:
(一)1.善的友爱更持久。
2.对比论证;作用:作者从道理和事实两个方面把“善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善的友爱更持久”这一中心论点。
议论文写作之论点论据补充资料
![议论文写作之论点论据补充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cc94c0ae87101f69e31959f.png)
议论文写作之论点论据补充资料一、诚信【论题阐述】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诚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坚守诚信,也是坚守人格的尊严。
【精彩论点】1.诚信是立身之本;⒉诚信是衡量人内在美的一种标准⒊诚信要靠实际行动诠释;4.诚信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⒌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6.社会和谐需要诚信;⒎守住诚信就是守住人格;【理论论据】(一)俗语类:水清见底,明镜照心;人凭心,物凭称;人要心实,火要心虚;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一诺千金;言出如山。
(二)名人名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先秦)荀子与朋友交,言面有信——(先秦)孔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宋)程颐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程颐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
——朱镕基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英国)富勒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
——(法国)大仲马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印度)泰戈尔人生不可能从诺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国)海涅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斯福【事实论据】★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
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季布说出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掩护他,使他安全度过了危难。
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晋文公以信服众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攻打小国原,晋文公重耳,命令出征部队只带三天的军粮,三天攻打不下,部队就撤退。
原国凭城固守,顽强抵抗,三天已到,未能攻下原国,晋文公文令撤退,军队统帅请求说:根据情报,原国已不能久守了,等原国投降后再撤。
晋文公说:“信用,乃立国之本,百姓的依靠,为了得到原而失信于百姓,那是得不偿失。
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c09bfc8249649b6648d74775.png)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复习(一)善的友爱朱佩娴①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三种:“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善的友爱”。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有用的友爱”;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愿意同幽默的人相处,是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这就是“快乐的友爱”;三是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希望对方好而形成的友爱,这就是“善的友爱”。
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就是“善的友爱”,它源自人们对善的追求,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
②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
有用或快乐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
而“善的友爱”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
因此,“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也更值得人们去追求。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路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有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扶”。
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带来好处。
但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
因为有“扶路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作支撑。
在这里,选择“扶”不是期望从陌生人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而是基于为他人好的“善的友爱”。
只有这种友善成为扶者与被扶者的一种共识,互信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系。
③基于“善的友爱”,人们才不仅“各扫自家门前雪”,而且会“管他人瓦上霜”;基于“善的友爱”,经济社会生活才不只是“有用无用¨的考量和利益交换,更是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互助共赢,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促进他人的利益的增加。
为论点补充论据
![为论点补充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5a61ef70f46527d3240ce096.png)
1、周恩来对别人为自己的哪怕是微小的劳动,都非常尊重. 服务员给他端茶或送东西,他不是放下手里的工作, 就是微 笑着朝服务员点点头表示感谢 ,在生命弥留之际,仍不忘 感谢守护在他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也因此赢得了亿万人民 对他的爱戴和尊敬. 2、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老爱左顾右盼,被隋炀帝认为不大老实,就免 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 做个有学问的人。他在出门看朋友的路上,也把《汉书》 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后来此事被传为佳话。
答案: 、 、 、 、 、 答案:1、3、4、5、6、8
想想:为论点补充论据有什么要求?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想想:为论点补充论据有什么要求?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5、美国前任总统哈里斯有一次和孙子一起乘马车外 出,在路边一个黑人奴隶向他们脱帽致敬,哈里斯 总统也向他脱帽还礼。孙子大为不解,哈里斯却说 “孩子,你怎么能让一个奴隶都比你有礼貌?” 6、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随便说:“你 错了。” ——卡耐基 7、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 ——车尔尼雪夫斯基 8、 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妥思妥耶夫斯基
3、列宁有一次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 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 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 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 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 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从此人们更加 敬仰列宁了 。 4、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 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 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 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概括和补充事实论据,补写分论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概括和补充事实论据,补写分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03eb3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5.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概括和补充事实论据,补写分论点(一)怎样概括事实论据
①句式: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收获(结果)
②注意:叙述“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要紧扣论点,尽量用上论点中的词语。
(二)怎样补充论据?
①明确本文(本段)观点;
②分清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③事实论据模板: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收获(结果)
④道理论据模板:朝代(国籍)+作者+言论
⑤注意:论据要真实、典型,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尽量用上论点中的关键词。
(三)怎样补写分论点
①紧扣中心论点(论题)
②从本段中提炼、概括关键词语
③关注上下段(并列段)中的分论点
④用仿写技巧,尽量与上下段中的分论点句式、字数、修辞手法一致。
补充论据-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补充论据-初中语文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94c9fd02020740bf1e9bb6.png)
补充论据
1.补充论据
【考点讲解】
补充论据是依据题目的要求和中心论点(或分论点),重新拟写一则(或几则)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充分,更具有说服力。
【命题方向】在阅读中,补充论据的考查题型多以表述题的形式出现。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请为本文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补充(补写)一则(或几则)事实论据;②请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一则(或几则)道理论椐。
③下面所述材料,对于论证中心论点(或放到文中某处),是否恰当合理,请说明理由。
【知识讲解】
我们应仔细阅读原文内容,分析已有论证和论据的特点,进而按照要求,根据全文的内容或上下文的语言表述拟写出恰当的论据。
要求:①拟写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叙述内容要简洁。
补写道理论据应尽可能补写名人名言、警句、伟人著述中的相关论述等。
②内容要能够证明论点(分论点)。
【注意事项】
(1)拟写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
(2)拟写论据要有代表性。
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
(3)表述力求简洁流畅,如果有字数限制,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4)拟写论据必须真实可信,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人物和道理要匹配,不能张冠李戴、断章取义或瞎编乱造。
1 / 1。
踏实做人 潜心干事第四段补充事实论据
![踏实做人 潜心干事第四段补充事实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d947c5c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a.png)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第四段补充事实论据针对少数中青年干部心浮气躁、安怀下神,干工作只走形式、不讲实效等不良现象,一位老同志说:“当年我们南征北战,腥风血雨,谁曾想过自己的名与利、苦与乐和生与死、荣与辱”“要踏实做人,潜心干事”。
这番话,值得深思。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要有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胸襟。
这不仅是一种性格特质,更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
这份“不敢当”的背后,是面对成绩、荣誉时的冷静清醒,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觉悟修养。
现实中,有的人作出一点小贡献,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热衷于评功摆好、表功“造势”,如此一来,人变得飘飘然,自然也就难以沉下心来做事。
心存敬畏、虚怀若谷,才能奋发进取、干事成事。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担当。
毛泽东同志说过:“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年,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硬是把荒岛变成宝岛,使群众逐渐摆脱了苦日子。
谷文昌种树,短期内是难以看到成效的,但他愿意沉下心来,默默付出,去做真正于民有利、利于长远.的事。
像谷文昌那样,远离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干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论证方法补充论据实用
![论证方法补充论据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1508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
烂旳书”。无智慧旳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
论虽多,看法毫无。纵然能够从他得报导,却不能够从他
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旳书”。然而此类旳书多极了,
读者要不挥霍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
·新课标
作业: 为下列论点补充论据。
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 乐观能让人走出困境。 成功在于不懈旳追求。 人生要学会放弃。
·新课标
道理论证:引用了韩愈旳话,有力地证明了只有
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旳,我们必须在这一 项上狠下工夫旳观点,增强了论证旳说服力和权威 性。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旳人,而且也有缺乏智慧旳书。我
们能够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旳,一类是无智慧
旳。有智慧旳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旳晶莹,斧凿
般旳犀锐,能够启发人旳心灵,开辟人旳思想,有时能够
爱惜内在旳精神财富甚于外在旳物质财富,这 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旳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 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 报关,他回答:“除了我旳才华,什么也没有。” 使他引以自豪旳是,他没有什么值钱旳东西,但他 拥有不能用钱来估计旳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旳 作家在他旳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 人旳灵魂更宝贵旳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 比。”
考点一:辨析下面语段旳论证措施及其作用
(1)美犹如盛夏旳果,是轻易腐烂而难以保
持旳。(2)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旳青
春,却迎受着愧悔旳晚年。(3)所以,把美旳形 貌与美旳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么,美才会放
射出真正旳光芒。
——培根《论美》
分析本段(1)句利用旳论证措施及作用。
加强题补充论据的方法
![加强题补充论据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fcef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c.png)
加强题补充论据的方法
加强题补充论据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提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通过提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来支持主题论点,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这些实例可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经历,或者是虚构的故事,但都应该与主题论点相关并能够清晰地说明问题。
2. 引用权威观点和专家意见:引用权威观点和专家意见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权威观点可以来自于学者、专家、名人等,他们在该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平。
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作为论证的依据,以加强主题的论证。
3. 分析数据和统计数字:数据和统计数字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论点。
通过分析数据和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一些有力的结论,以加强主题的论证。
4. 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推断: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推断,可以从已知信息中推导出新的结论。
这种推理和推断可以通过使用逻辑学中的规则和原则来进行,以加强主题的论证。
5. 引用观点的对立面及反驳:通过引用观点的对立面和进行反驳,可以展示自己的论点的优势和正确性。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广度和全面性。
6. 比较类似情况或事件:通过比较类似情况或事件,可以向读
者展示主题论点的适用性和相关性。
将类似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保持逻辑性和一致性。
论证的每个论点都应该与主题论点相关,并且通过具体的证据和推理来支持。
此外,还要注意论证的结构和组织,以确保逻辑清晰和连贯性。
如何加强论证论据
![如何加强论证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2a59c437a5e9856a56126073.png)
如何加强论证论据命中一、补充论据所谓补充论据,即针对题干的论证结构,在已有的论据之外,提供一个新的论据,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我们可以说大部分论证都是有空子可钻的,即非常周密的论证是很少的,那么这样的论证就相当于一座危房,补充论据就是给危房加上一根新的柱子,使房子更牢固。
公务员考试中命中的是如下一题:111.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
比如,3和5,17和19等。
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意思是存在着无穷对孪生素数。
该论题一直未得到证明。
近期,美国一位华人讲师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还无法证明存在无穷多个之差为2的素数对,但存在无数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
有关方面认为,如果这个结果成立,那么将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有关方面的观点?( )A.这位华人讲师长期从事数学领域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B.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需要一个漫长的、逐步推进的过程C.这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D.7000万这个数字很大,离孪生素数猜想给出的2还有很大距离【解析】本题考查加强论据之补充论据。
首先找出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
论点:华人讲师发现存在无数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
论据:如果成立,那么将是数论发展的重大突破。
A选项,不能支持“重大突破”的结论。
B选项,证明的过程漫长与是否是“重大突破”没有什么关系,是无关选项。
C选项,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构成对“重大突破”强有力的支持。
D选项,质疑华人讲师的发现的意义,属削弱性选项。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在笔者的讲义中第58页有如下题:此题是针对补充论据这一考点的练习,答案是C,补充了“下半年的手机销售量”这一论据,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手机复苏”这一结论,直接命中国考上述真题。
命中二、补充大前提所谓前提型假设,是一个论证赖以成立的基础性条件,缺少这一条件,这一论证就存在致命漏洞。
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的区别
![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ccb84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的区别
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都是在论文中用来支持主要论点的方式,但它们在使用和效果上有一些区别。
1. 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是在主要论点被提出之后,为了进一步支持该论点而提供的附加信息。
补充论据可以用来提供额外的证据、例子、统计数据或专家观点来强化主要论点的可信度。
通过补充论据,读者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
2. 插入论据:
插入论据是在主要论点中间插入的,用来增加论据的力量和说服力。
插入论据通常是一些对比、类比、引用或对反方观点的批驳等手法。
它们通过与主要论点的关联,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对比,从而加强作者的观点。
总的来说,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都是为了增强主要论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但它们的使用方式和效果略有不同。
补充论据是在主
要论点后面提供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证据;而插入论据则是在主
要论点中间插入,用来增加论据的力量和思考深度。
当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论据方式。
一般来说,补
充论据适合用于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证据,而插入论据适合用于强调
比较、对比和反驳等技巧。
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段落和结构,灵
活运用这两种论据方式,以达到更有说服力和逻辑性的论文效果。
这就是补充论据和插入论据的区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考议论文阅读之复习-补充论据(修改稿)
![中考议论文阅读之复习-补充论据(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47fe4fc5da50e2524d7f66.png)
A
2
补充论据的思路和方法1 针对性
针对论点,论据要能证明 论点。
A
3
论点1: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论 据:
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B、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游所长;辍学如磨刀之
后,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D、我每天跑10公里,才跑到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中考议论文阅读之复习
—补充论据
A
1
中考议论文阅读补充论据的题型
1、请给划线句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真正的成功者应善于在
没条件中创造条件。
2、请在横线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自古以来,就有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他们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A
13
关于“责任”的论据:
1、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2、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 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4、天才是万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5、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6、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 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 (贝多芬)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练习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f6e67516fc700aba68fc41.png)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据文章观点,请你在第③段画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
答:
4.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3分)
对个体而言,敬业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修为方式。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当我们以虔诚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事业时,就能够在精益求精中体验到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愉悦。这样来看,敬业就不是约束人的“规矩”,而是激励人的理念,需要每个劳动者、每个行业以至全社会共同遵守。
4.善的友爱是春风,娴静柔和,抚慰心灵。
(二)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3分)
2.举例论证。(1分)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1分)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3.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3分)示例:坚信中国人也能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的王军霞,坚定信念,驰骋赛场,不仅打破了世界记录,还获得了世界田径最高荣誉——欧文斯奖。
(四)1、才能来自勤奋学习。14、道理论证,引用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名言,证明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中心论点。15.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共18页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共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b00a5f543323968001c92bf.png)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议论文之补充论据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概括事例,补充论据【优质PPT】
![概括事例,补充论据【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94371b482fb4daa48d4b03.png)
(三)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 3.请围绕中心论点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 定位置上。(3分)
•
王羲之一专注于历史研究,完成了“无韵之《离 骚》”的《史记》。
做题启示:
1.答题基本格式:人+事+结果 2.事实论据中的关键词要和观点中的关 键词照应。 3.事实论据的表述要简明扼要。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 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 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 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 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 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山东省平邑 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 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 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 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 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 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 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 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 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论据集锦一、立志指立定志向。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二、拼搏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三、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
”——鲁迅10、(反例)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指坚强持久的意志。
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英•狄更斯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法•居里夫人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5、成就与汗水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
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
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同上)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
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
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就是指成功或失败。
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
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失败是个未知数》)七、惜时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2、时间就是生命。
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
——陶渊明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也可证明“毅力”)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他的成功在于积累。
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
人心齐,泰山移。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
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自尊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
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有自信心。
自尊是做人的灵魂,是自信、自强的支撑点。
只有尊重别人,自尊的法码才能加重。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5、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
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
沙皇大怒,责问他。
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十一、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
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
1、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哀莫大于心死。
——《庄子》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定。
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
——普希金6、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7、小泽征尔敢于说“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
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
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8、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十二、进取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
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
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1、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
——歌德2、贝多芬的事例3、保尔•柯察金的事例4、“拼搏”、“勤奋”栏中的一些事例十三、好问对不解的问题积极发问。
勤学与好问总是联在一起的。
1、学而知,问而广。
2、不耻下问3、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4、“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郑板桥5、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于发问。
十四、求知指探求知识,研究学问。
①求知意味着给黑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求知是现代社会参与竞争,成名成才的需要;求知的最大障碍是坐井观天,自命不凡。
②求知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屠格涅夫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3、学无止境4、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真理一步。
——托尔斯泰5、人们勤奋读书学习的事均可作为“求知”的事实论据,也可作为“勤奋”的论据:①头悬梁,锥刺股。
②凿壁借光。
十五、责任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尽的职责或应做的份内的事。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顶天立地的人,逃避责任是懦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