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1.土地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确保农民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确权登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益。
2.深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和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股份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3.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提供更多的定向贷款和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小额贷款和融资需求。
4.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附加值。
5.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动人才和技术的输入和转化,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素质。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和交流的便捷性和效率。
7.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和政策,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8.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金融、农业大数据等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
总之,农村经济体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土地制度,确保农民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和公共服务。
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024年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2024年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一、背景与任务2024年,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旨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我们按照中央和地方的要求,制定了2024年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二、工作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
我们加强对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研究,针对改革中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和修订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成立了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对改革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
3. 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和宣传渠道的作用,广泛宣传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4. 规范产权归属。
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明确各类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产权归属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5. 推动产权流转。
在改革中,我们鼓励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将集体经济产权流转给具有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体,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6. 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制定了相关的评估指标和考核机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2024年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
我们修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解决了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农民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解释,农民对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改革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3. 产权归属明确。
通过标准化的操作和公开透明的程序,各类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得到了解决,减少了争议和纠纷,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产权流转进一步加快。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存在着权力滥用、腐败问题,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影响了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改善和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也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意义在于探究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对策,对于改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其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现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所在,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路径;借鉴成功经验和提出创新方案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目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
通过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研究结论的总结和展望未来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不断优化,为构建富裕美丽幸福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一:浅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龙源期刊网 .cn浅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者:鲁晟珲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xx年第11期摘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出现了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农村合作经济是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未来趋势;农村合作经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努力之下率先取得了突破。
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现在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复杂艰辛的过程。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得到启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合作经营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未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民在土地经营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离。
从此以后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农村的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并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发展,国家调减了农副产品的统购与派购计划,生产关系开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生活开始好转。
第二阶段:198—1988年,在这阶段中,农村年的经济发展开始按商品经济的轨迹运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不断完善,党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政策的到了基本落实,全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改革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走向市场的农产品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的产业活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再有几乎商品经济的指导下进入新发展。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农业增产,稳步推进体制改革。
1988年党中央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扭转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更好的推进改革剑圣。
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随着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一些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格局存在明显差距。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也亟待解决,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不规范,存在着权责不清、决策不科学等现象。
现行政策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执行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全面有效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新形势下,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意义村级集体经济在中国农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村级集体经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研究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可以更好地洞察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可以为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分析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问题和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为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和机制提供经验教训。
研究新形势下村级集体经济的转型难题,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由此可见,本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2. 正文2.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资源约束、技术不足、市场竞争不足等问题。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较小,资源匮乏,难以享受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经营成本,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村级集体经济往往处于落后状态,难以融入市场竞争,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土地利用权、资源配置等诸多问题,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制约了其整体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背景介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指针对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
二、问题分析1. 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存在以下问题:1.1 农业生产模式单一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农业经济形式。
这导致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较低。
1.2 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生产要素,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和承包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这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较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1.3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
2. 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农业结构优化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
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和农产品质量提升。
2.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发展农村劳动力服务业,鼓励农民参与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2.3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三、重要措施1. 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核心。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增加农业产出。
2. 完善土地制度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利用。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鼓励土地流转和合作社经营,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市场体系、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详细阐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
一、农村土地制度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目前,农村土地的承包制度已经存在多年,但存在着土地流转不畅、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不明晰等问题。
因此,应该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机制,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二、农村产权制度农村产权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农民家庭的土地使用权、农村建筑物和农村集体资产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应该建立起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农村产权制度,确立农民的产权保护机制,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三、农村金融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四、农村市场体系农村市场体系同样需要进行改革,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较弱。
因此,应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五、农村社会保障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中,农村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因此,应该建立起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六、农村人才培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还应该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源素质。
目前,农村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村人才教育的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的专业能力。
七、农村科技创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也应该注重农村科技创新。
农村进一步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进一步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刘伯霞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第01期30年农村改革已经走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步,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今天正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迈出农村综合改革为标志的第三步。
第三步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它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
但是,农村进一步综合改革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寻求方法,突破难点。
一、农村进一步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一)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增大农村改革走到今天,基本特征已发生重大变化:1,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
第一代改革主要是框架式的,今天的改革主要是结构性的,出台的政策尤其需要具体、细化。
2,改革的成本高了。
过去的农村改革主要是放开问题,现在无论是财政体制、教育、文化、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
3,改革不能即期见效。
过去一个政策出来,立竿见影,“大包干…一包就灵”,今天的改革很多都是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很难短期见效。
同时,各类利益群体胃口高了,要求不断攀升。
解决温饱后,人们的欲望变成无数个,“实惠越来越多,满意度越来越低,幸福感越来越低”。
即使是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
4,改革的支持率低了。
社会群体不断裂变、分化、组合,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很难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形成强烈的改革共识。
5,改革的复杂程度高了。
经济与政治,社会与文化,纵向与横向,过去与现在,都需要协调对接,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6,更依赖政府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
而一些政府部门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且利益硬化,很难沟通。
7,初期的改革是自下而上推动,现在是自上而下推动。
过去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焦点是农民怎么干;现在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全方位提供服务,焦点是政府怎么干。
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
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2020年是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巨大力量。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以推动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发展。
一、工作总结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落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了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探索适合当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稳步得到保障和提高。
2. 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三农”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
3.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在农村地区发挥金融作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融合,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无缝对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1. 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很多地方对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2. 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尚未打破传统的金融模式,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时性、可持续性、适应性有待提高。
3. 在“三农”问题解决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土地流转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三、下步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支持体系。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1.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农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质量和水平。
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打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质量,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杜 娇 摘 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实现农民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整体仍处在打基础、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亟须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破解人才、资源、资金等难题,以久久为公的韧劲,持续凝聚人心,实现循序渐进的稳定推进。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机制;推进思路改革开放40年来,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国家粮食自给能力。
但由于过度强调“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普遍薄弱,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服务管理能力。
中央自2015年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每年都下发文件强调要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为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在把握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对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发展思路,以期能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制定操作层面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强,而中西部农业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则普遍滞后。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多措并举力图全面消灭空壳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加速期。
这一阶段的发展可概括为:以行政为主导,以产业扶贫为契机,以政策机制为保障,以资产和资金入股为主要方式,以特色农业种植与加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为产业方向,以消灭空壳村为初步目标,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虽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仍处于打基础、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时期,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1.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提升,但可持续能力有待增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经营收入5万以下的村占比达到77.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该破解哪些困境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该破解哪些困境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破解。
一、人才短缺困境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外流的现象,年轻人大多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此外,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差,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难题。
要破解人才短缺困境,首先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开展针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培养一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投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比如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要注重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资金不足困境资金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自身积累有限,收入来源单一,难以筹集到足够的发展资金。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使得农村集体经济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且存在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困境,需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贷款门槛,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具体措施
1 背景
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农业发展水平
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农民相对贫困、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农业增量受限、农村大量贫困人口、农村开发存在失衡等突出问题,而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改革。
2 具体措施
(1)实施适度的税收分流和缓解负担的政策。
农村税收分流政策
是改善农村财政收入结构的重要措施,降低农村税负,缓解农业生产
成本压力,有利于提高民间投资。
(2)大力发展财力落后的地区。
以免税、减税支持,降低农村财
力落后地区的经济负担,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增长;以贷款、投资支持,充分利用政府、金融行业以及社会资源,发展农村经济。
(3)重点发展农业加工业。
要大力发展一些可以提高农产品价值、节约人力成本的加工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收入,缓解农
民的贫困。
(4)扩大低保及社会救助范围。
『政策、低保、工资和社会救助,有效减轻了贫困地区农民和农村社会的负担,保障了农民基础生活。
3 结语
从以上几点措施可以看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实施措施都决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否得到真正体现。
正式系统、有序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农业综合发展,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层反映农村改革发展面临五大主要困难和问题
基层反映农村改革发展面临五大主要困难和问题2008年06月20日来源:福建农办信息网【字号:大中小】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耕地资源紧缺,中低产田比例较大,农业设施装备比较落后,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上洪涝灾害和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的毁坏,造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制约了我市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特别是现有的水库中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多数带病运行,安全隐患较多。
我市地处山区,农作物生长期间,常遇“三寒”(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冰雹、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形势日趋严峻,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特别是防疫体系薄弱,养殖方式落后,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快,优势品牌不多,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且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不断增多,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产值上亿元的仅有15家,省级龙头企业也只有14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难以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业内部增收受资源约束越来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是农业资金投入有限,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投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财政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
财政投入由于我市自身财力有限,重点是保工资、保运转,难以安排足额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金融投入由于缺乏有效担保主体,农民自身房屋、土地又不能抵押,金融支农难以落到实处;社会投入方面,由于我市工业企业比较落后,招商引资受到地理位置和资源约束,非公有制经济比较薄弱,加上农业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
四是农村科技人才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三农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三农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低。
我国农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收入占比较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业生产方式传统、效率低下。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对策: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普及高科技设备、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农村人才倾向于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对策: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引导农村人才回流,支持农村自主创业。
五、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广科学化耕作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施农业生态保护工程。
六、农民收入不稳定、风险较大。
农村居民主要依靠种植和养殖业获取收入,受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农民收入不稳定,风险较大。
对策:建立农民收入稳定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保险发展,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七、农村金融服务薄弱、融资难题。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难题成为农民创业发展的一大制约。
对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指改革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产权分置、统一市场交易和法人治理,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解决。
本文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权属不清、界限不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权属不清、界限不明。
在过去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的权属问题一直存在不明确的情况。
由于长期的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界限模糊,产权归属不清,往往出现土地闲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2.法人治理不健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法人治理不够健全,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利益冲突等现象。
由于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制度,导致很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不够科学、管理不够规范,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农民权益受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地方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干部侵吞集体资产,导致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4.财务问题突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财务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财务缺乏透明、账目不清等问题,导致资金管理不善,资金流失问题突出。
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对策1. 深化产权改革,明晰产权界限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就要从源头入手,明晰产权关系和界限。
要完善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的流转制度,实行统一的土地和林地产权登记制度,强化产权保护,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浅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89浅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胡静 陶子贤摘要:多年来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重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战略部署。
为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速度相较缓慢的农村经济应该怎样发展是我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形式近几年来一直都是研究的热门话题,单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求,那么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实践问题和不足之处。
从实践的角度阐述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结合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实践及相关经验,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和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度经济学;存在问题;建议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报道都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优化。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
中央“三农”一号文件不断出台,对三农问题作出了相关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集体财产占有、收益、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利,发展农民股权合作的制度,这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结构改革,是个重大的创新。
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意见》明确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目标、任务和推进原则,对改革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划部署。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这对深化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集体林权制度等,保护农民土地产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农村投资和融资渠道,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
3.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村税负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积极性。
4.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改革: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革: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人才流动和创业,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7.农村环保治理改革: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生产绿色化、循环化和可持续发展,保护优质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上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全面振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一、土地制度1.扫除农村土地制度上的障碍:解决土地承包期限问题,创造条件让农村土地能够流转和交易,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2.完善农村土地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源确权、登记、交易、流转的法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的土地产权得到保护。
3.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根据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土地制度方案,促进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产权制度1.实施农村农业产权制度:建立农业产权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入股等权益关系,完善产权保护机制。
2.建立健全农业产权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提供信息和平台,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
3.市场化农业资源配置:引导农村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进行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实现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三、农村金融1.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性支持力度,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2.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加强信用管理,提高信用意识,推动农村信用环境的良好发展。
3.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村振兴方面的资金需求。
四、农民合作社发展1.加大农村合作社培育力度: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有序参与经济活动,促进农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2.加强农民合作社法律法规保护:健全农民合作社经营、运营、纳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确保农民合作社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乡村振兴战略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
2.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Lu n y u a n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机遇。
现结合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
一是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
有不少乡镇重视经济工作,但对基层班子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不够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是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
现在农村存在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而懂经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班子,主要是因为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村干部的工作合力不强。
有的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还不能及时足额兑现误工报酬和固定补贴。
另一方面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合拍,难以发挥村班子应有的作用,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上缺乏应有作为。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
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就要遭受损失。
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
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1、实行农村承包制度,将农业生产资料所有权由集体经济组织转移
到农民个人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
2、推动农村小额信贷普及化,运用各种政策和手段,提高农户的资
金和信贷负担能力,以提升农业发展能力。
3、引进大量社会资本,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提升贷款、担保、种植和合作等方面的效率,使农村耕种者享受到更多的贷款和担保服务。
4、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朝现代农业发展,采用数字化
技术,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5、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改良种子和新型农
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利设施、公路、电力、通信等,
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素质。
7、根据不同基础设施配套情况,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建立农业示范区等,引导农村行业化发展。
8、综合考虑成本、投资回报期限等多种因素,实行农村基础设施投
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以叶赫满族镇白木匠村为例,分析了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发展策略,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和产业关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问题策略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1.1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
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人们或多或少地听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但是不知道其内涵,不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在哪里,更不用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准。
1.2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生产结构和生产水平等因素限制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白木匠村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获得收入,几乎没有人参加过有组织的技能培训,生产技术水平低,农民的收入很难提高。
1.3教育问题突出
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农村学校数量少且教学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只能外出上学,再加上有家长陪读,导致教育费用负担加重。
1.4卫生工作有待加强
乡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有待加强,新能源开发力度不足。
虽然现在村里已经修了垃圾站,但是大部分农村的垃圾没有及时处理,很多是堆积在村口等地,污染了环境。
1.5人口老龄化严重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人才外流现象突出。
在外务工人员相当数量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下。
2解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措施
2.1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认知度
通过张贴字报等形式,让村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性文件,认识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会议,组织集体学习,使村民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白木匠村盛产苹果和梨,应鼓励村民种植果树,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将现代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和提高果品的产量上,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与此同时,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为专业养殖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2.3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依靠群众,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村干部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解决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定期在宣传栏中张贴关于国家政策、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海报,提高农民的素质[1]。
2.4建立环境保护机制,整治村容村貌
农村的垃圾点要定期清理,做到“事有人管,事有人干”。
完善卫生管理办法,保证卫生清扫人员的待遇,使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改善生
态环境。
2.5修建农村道路,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力度
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是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促进乡村公共交通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推手[2]。
3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前提下,解决好农村经济改革出现的问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蕊.山东邹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17):4,6.
[2]王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向深水区迈进———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J].经济,2018(10):10-13.
作者:郑佳军刘禹宏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