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能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利用公式v=s/t做计算题。

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对平均速度的认识及其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根据复习计划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

二、先学环节(22分钟)

(一)出示复习指导:

课件展示复习指导,学生复习。

以回顾以前所学的主要知识为主,通过课件展示的复习指导与提示,使学生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顾。

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准备展示

(二)学生复习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师巡视,指导游离在复习外的同学。

(三)复习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他的“1柞”约为40 cm (柞:念zha ,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他的“1庹”约为3 m (庹:念tuo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75 m

C.1.85 m D .1.95 m

3.某物体第1S 运动1米,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 (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体第3秒的速度是3米/秒

4.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

A 、

B 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车A 做变速运动,小车B 做匀速

运动

B.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运动

C.小车A 、B 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 、B 都做变速运动

5.全国铁路已进行多次大提速,“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的车次前都以字母“Z ”,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根据

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h ,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 km/h 。Z85次和Z86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中________次列车稍大。

6.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 苏州 苏州 北京 运行距离 Z85次 北京到 苏州 Z85次 19:35开 次日6:55到 Z 86次 19:28开次日6:51到 1379K m

看见甲静止不动 ,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四)质疑问难

展示小组自学情况,处理自学检测中的问题。

三、后教环节(10分钟)

核实答案--交换学案用红笔更正。

1.针对学生复习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注重规律、方法、难道、易错易混点的点拨。

2.针对本单元复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适时穿插合作学习探究点。

在本环节中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共同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四、梯度训练(10分钟)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拓展训练。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 (1)该实验是根据_________公式进行测量的. (2)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

(4)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斜面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5)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2.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 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 /s 的速度走完 路程(cm ) 时 间 (s ) 平均速度(cm/s ) AB 段

5 2 BC 段 5 5 AC 段

10 3.3

了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成以1.5 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课堂总结:(1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目标,同学们要善于总结所学内容,找到不足点,力争复习的更好。

附:板书设计

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2.参照物

【教学反思】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

斜度的简 单计算,强调其格式 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 思考(2)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α=BC:AC=1:n (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锥度(GB/T15754-1995) (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 (3)作图方法与步骤: 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 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 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课堂拓展】 椭圆的作图方法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 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 (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 解) 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 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 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 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 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 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1-7)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节 机械运动 教案

《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参照物而言。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物体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2、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还可以逐级分类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4、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利用运动速度的公式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对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5、能够说出平均速度的作用,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从情景再现,生活体验中提炼科学知识,应用科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种哲学概念的初步建立。 二、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参照物的概念和参照物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判断和选择。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金属车、木头车、米尺、秒表、长木板、有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放映多媒体有关运动片段,指出:坐火车或汽车时,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运动吗? 新课讲解: 一、参照物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教师出示图片电梯: 地面上的人看电梯中的人:运动 电梯中的人看电梯中的人:静止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老师补充: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高低的时候有个标准,同样我们在研究物体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标准,是把地球看成不动的物体,把地球作为标准,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变化的,我们认为这些物体是运动的;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变的,我们认为是静止的。如,人站在教室里,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人是静止的,如果走动了,则相对于地面来说发生改变,我们说是运动的。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所以我们说物体的静止或运动是相对与参照物来说,但平时我们通常没有说明参照物指什么。我们把事先被选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带领学生阅读P89页阅读,思考为什么飞行的子弹能用手抓住。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实验](1)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 (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3)让电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 分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实验](4)陀螺的旋转(滚动笔杆) (5)擦黑板 总结:不同类型的运动 [读图]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梳理 1、长度单位:米(m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千米( km )、米(m )、分米(dm )、厘米( cm )、毫米(mm )、微米( )纳米(nm ) 2、单位换算: ×1o 3×1o 3×1o 3×1o 3 Km m mm nm ×1o -3×1o -3×1o -3×1o -3 3、时间单位及换算:时(h )、分钟(min )、秒(s ) 1h=60min=3600s 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认清量程和分度值;②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侧,有刻度线一边要 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相平;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④记录时,要记录数值和单位。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例1】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 ,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 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例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um 【例3】如图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A.20s B. 3.2min C.200s D.180s 【变式训练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放置正确 的是刻度尺(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cm。 【变式训练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的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如:树叶飘落,灰尘飞舞等)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①任何物体都可选做参照物,除了研究对象本身;②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则默认为静止状态;③一般选取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4】火车在路上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火车是,火车上的座椅是。 【例5】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 【例6】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变式训练4】4×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变式训练5】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 【变式训练6】在水平面上有三个物体甲、乙、丙,某时刻甲、乙相距3m,乙、丙相距5m。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相距4m,乙、丙相距仍为5m。若以乙为参照物() A.甲一定是运的,丙可能静止不动 B.甲一定是运动的,丙一定是运动的 C.甲可能是运动的,丙一定是不动的 D.甲一定是运动的,丙一定是不动的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知识回顾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远,运动越快;②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等于路程(s)与时间(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 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 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 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描述 1、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2、总学时:60学时 3、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电气专业电子信息专业 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6、课程要求:必修 7、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机械制图》 张景耀编《机械制图》人民邮电出版社 王冰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力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投影理论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训,掌握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技能。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普高机电专业等机械类专业的学生。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 2.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 3.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 4.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三《机械制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 l、理论知识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 合体正等测图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会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手册,养成严格遵守 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2、技能要求 (1)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手工绘制仪器图和草图。 (2)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 (3)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典型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具备一定 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3、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 1、了解:要求对有关教学内容有一般的了解。 2、掌握:要求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在掌握的基础上对相 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3、熟练掌握:对于今后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的重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这些内容,不仅 要深入理解,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及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专科的必修技术基础课。学生必须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并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定基本能力,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继续提高。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各种实训课乃至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完整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科学之旅 有趣有用的物理 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7种颜色? 4.冰棍为什么会冒气?冒出的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5.保险丝的应用 6.汽车观后镜的设计 怎样学习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难点 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田径运动会,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都要用到那些工具?这些工具又如何使用呢? 二、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 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单位换算方法: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 结?7?5cm.25?101?125nm?12510cm?“数不变,换算过程为: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如:单位换,进行算”以下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例1.出正确算式?100cm=520cm (1)15.2m=5.2m666????=6.5m 10um=6.5(2)6.51010(二)长度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 (2)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4) 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 2.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 (1)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 (2)观察量程是多少,实际情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3)观察分度值是多大,据不同情况和要达到的精确度,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三会” (1)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放倾斜。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doc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学到《机械运动》这一课,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的设计,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机械运动的兴趣引入(如宏观的天体运动或微观的分子运动) 教学重难点: 1.参照物选择? 2.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 知识点一: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程、最小分度值)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测量长度的主要工具 是,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①,②,③,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要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⑴ = m = cm, ⑵ 720s = min = h,⑶ 36min = h = s,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把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绕32圈后用刻度尺量线圈长度为 cm ,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4.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5.⑴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刚数出了100张相同的纸张,压齐后,用刻度尺测出了100张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μm。 ⑵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了这段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 为。⑶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他用停表测量,在1min内脉搏跳动了72次,则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 s。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圈通常是30s和60s两种,常用停表的分度值有两种和,停表上边的按钮用来旋紧发条和控制表秒的转动。小表盘一周量度30min,分度值为.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运动的描述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机械运动演示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总结归纳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1并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汽车、轮船、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 白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地面 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看一看要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 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是 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2并提出问题:窗外的树木真的 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张开伞后 运动员真的上升了吗?以上的现象怎样解释呢?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 学生理解,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静止的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选择的另一个物体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观看录像1(或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公路上有停着汽车和行驶的汽车;码头上有停着的轮船和正在航 行的轮船;飞机场上有停着的飞机和正在起飞的飞机.学生:1、以公路边的树或楼房为参照物,相对于参

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 节次 课题制图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课型新课教学时数 2 教材分析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板书设计一、什么是机械图样? 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 1、斜度 2、锥度 (1)、斜度的概念 (1)、锥度的概念 (2)、斜度的标注 (2)、锥度的标注 (3)、斜度的画法 (3)、锥度的画法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学生。 重温:中分线的画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课堂 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 1、下节课上课之前务必准备好绘图工具。 2、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否则须进行课后必要的辅导。 【新课导入】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之 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 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新课教学】 一、机械图样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 之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 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二、斜度与锥度 1.斜度 (1)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 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的形式。(见下 图) 第1节课 严格要求学 生

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新课标[人] 第一章机械运动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 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探究加深对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概念的体验,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激发学生对运动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将物理和生活联系的意识. 本章是整个初中力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参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教材知识紧紧围绕机械运动的描述逐步展开.首先通过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进入初中物理的学习,然后再通过参照物的引入,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的角度用科学的术语来描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而运动的物体自然有快慢的不同,顺理成章地进入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需要用平均速度来表示,这些基本的运动知识也为后续学习认识运动奠定了基础.为了尽快让学生熟悉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了实验室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引导学生在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础上,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同时实现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的理念,本章的想想议议都以学生熟知的典故和事例形式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学以致用,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跨越.整章的学习探索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特色. 【重点】 1.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2.机械运动的描述与探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4.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 【难点】 1.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2.运动的相对性、速度的测量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解题方法.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以及时间的测量是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注意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事物,往往由于司空见惯而失去好奇心与关注度.因此在课堂的一开始,本课程并不直接讲授测量的有关知识,而是从分析运动与长度和时间有关,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通过比较课桌的长宽高,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常见的长度测量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常见的长度估算方法、精确的测量、测量结果中的单位换算等,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物理学习,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长度和时间,每天都在各种时间的标准下度过,见到标注长度的各种事物,在潜意识中埋下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种子.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测量学习,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实际操作能力,为本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能力方面的准备.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思想,为本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 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务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 节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教学班级12 数控技术高 2 班 年月日 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学习目标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 学生情况分析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析教学方法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 中学,做中教”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 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 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 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 ,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能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利用公式v=s/t做计算题。 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对平均速度的认识及其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根据复习计划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 二、先学环节(22分钟) (一)出示复习指导: 课件展示复习指导,学生复习。 以回顾以前所学的主要知识为主,通过课件展示的复习指导与提示,使学生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顾。 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准备展示 (二)学生复习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师巡视,指导游离在复习外的同学。 (三)复习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

教学时数: 1 学时 课题:绪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使用说明书、相应的工程图纸引入…… (讲授新课)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图样,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利工程图样,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其他图样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制图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简述你对学好制图的看法。 教后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Examples of mechanical motion teaching plan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 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 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 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 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 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 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 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 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 (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 —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 长度千米km1km=1000m=10 3 m 米m— 分米dm1dm=0.1m=10 -1m 厘米cm1cm=0.01m=10 -2m 毫米mm1mm=0.001m=10 -3m 微米 1 卩m=0.000001m=106m 纳米nm1nm=0.000000001m=10 -9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1)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零刻度线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