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确实存在一些难点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去突破。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迅速联想到具体的物品,这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但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时,部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案例,尽量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仍然是一个挑战。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但在引导讨论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立体图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不够熟练。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能够识别不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立体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包装设计、建筑结构等。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培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空间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如何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是一大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立体图形是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它们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长方体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反思今天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1.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物模型和直观教具,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案
少学生? 答案:36
(3) 安排调查活
(4) 通过写读后 感,评价学生对 数学的认识。
甲:12×4=48(元)
教学反思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 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板书设计
1 生活中的立体 图形(2)
小组合作 活动设计
3、议一议: 投影 P3 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 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 (1) 、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 为什么?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茂兴中学“5-3-1”创新高效课堂模式活页教案
授课年级 课题 初一 2,3,4 学 科 数学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王学宇 1.3 课型 总课 时 新授 2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 “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冯说:
1 开放题,评价学 “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 4 , 生的思维水平。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辨别和区分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2. 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学会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

3.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辨别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

难点:掌握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辨别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图形模型。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3. 教学课件:立体图形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饮料瓶和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探究与学习:(1)教师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特点和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操作手中的立体图形,总结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

(3)学生代表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与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和辨别。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拼接立体图形,完成指定的图案或形状。

(3)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立体图形的填空题或选择题。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下一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立体图形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如立体图形的分类、辨别和拼接等。

3. 收集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评价其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识别和分类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概念及分类。

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举例。

3. 立体图形的特征及性质。

4. 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立体图形。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立体图形的动态变化和实际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模型。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立体图形卡片,用于识别和分类。

3. 课件准备:立体图形的相关课件和实例。

教案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魔方、牙膏盒、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共同特征。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实物都是立体图形。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识别和分类给出的立体图形卡片。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面、边、角等。

3. 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教师会向学生介绍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面、边、角等。

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会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立体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1. 实物模型:教师准备各种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2. 多媒体课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可乐瓶、篮球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立体模型,自主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等奖创新教案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等奖创新教案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等奖创新教案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并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2.理解点、线、面之间的联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学习重点】: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进一步认识点,线,面.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1. 预学: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几何体的分类,圆柱与棱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2):1.看课本p5,试一试,解决以下问题①找出图1——4中的点、线、面。

②图1——4中的哪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那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总结: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二、研学(合作发现,交流展示):探究一:课本p6议一议(1)六棱柱是有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有几个面围成的?他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他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六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一个顶点有几条棱?总结:图形的构成元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中面有平面,也有面;线有直线,也有线。

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

探究二:看课本p6 想一想总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你能举例说明这一结论吗?探究三:(1)圆柱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球体呢?(2)课本图1——5中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

总结:1、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_____,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圆柱与棱柱的相同点:圆柱和棱柱都有两个_____且_____、_____完全相同。

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_____,棱柱的底面是_____。

3.图像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1一、设计思路:人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图形是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立体图形的学习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直觉源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立体图形的核心目标。

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像、讨论、交流、推理等大量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常见几何体特征的认识。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________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认识常见几何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在主动探究中,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四、重点难点:1、“非数学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化。

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三棱柱、四棱锥、螺帽、球体各多个。

教师准备相应实物体各1个,投影片。

五、学前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首先,能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很高兴今后能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合作,遨游数学王国、领略其风采,探索其奥秘。

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快车,架起理想的风帆,远航吧!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一下以前数学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吧!说明:用亲切的语言导入新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老师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的意识,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立体图形。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相关性质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球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或图片卡片。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篮球、魔方、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培养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立体图形的性质进行问题解决。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立体图形模型,观察和比较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卫美丽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节内容,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立体图形的知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通过本节知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了解数学研究的对象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世界物体原型的抽象,同时数学的研究结果又应用于生活,改变或美化人们生活的世界。

1.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等活动,认识立体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柱体,椎体,球体。

以及这个种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情感与态度目标: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立体图形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3.教学难点:理解柱体和椎体,棱柱和圆柱,棱锥和圆锥的异同点。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同时以直观演示教学法、观察法为辅。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学生搜集的各种立体图形等。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感受、观察、概括、操作、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具:各种立体图形教学流程图: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中第一节内容,它看似简单,却也是今后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如下:一、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等活动,认识立体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柱体,椎体,球体。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识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3.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4. 立体图形的绘制和制作5. 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其特点和性质。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立体图形的图片、实物模型等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学习工具。

3. 课堂活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教案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图片,如魔方、篮球、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立体图形,教师总结并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立体图形的特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

2.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立体图形,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绘制和制作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模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 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立体图形,并尝试绘制和制作。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数学和几何的学习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1. 正方体: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边长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矩形,相对的边长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圆柱体:学生通过观察圆柱体的特征,如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矩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4. 球体:学生通过观察球体的特征,如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理解其特征和性质。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观察与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立体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饮料瓶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

3. 观察与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立体模型,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国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学习重点: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梭柱、球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七页到第十页,完成下列习题
1.图形是由构成的。

2.面由平面和两种,线有和曲线两种。

3.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

4.平静的湖面水面、黑板面是面,球的表面、水桶的侧面是面。

二、重点研讨
问题一:
1.正方体是由个面围成的,是面;圆柱由个面围成的,都是
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

问题二:
1.观察课本第八页,想一想的三幅图,发现点动成,线动成,
动成体。

2.举出生活中类似以上三幅图的例子。

三、巩固训练:
1.图中的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
2.图中的棱柱、圆锥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
3.一只小蚂蚁行走的路线可解释为;自行车的辐条运动可解释为
;一个圆沿着它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可解释为。

四、延伸迁移:
图中的几何体由几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五、达标检测:
1.球体是由个面围成的,这个面是面
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画出一图案,说明;自行车的车轮辐条是一条线,快速蹬车成面说明;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说明。

3.如图所示的物体可由图形()旋转而成。

学习收获。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加以分类。

3.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 立体图形的定义及特征: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3. 立体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实物,使学生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4. 立体图形的绘制:教授如何用平面图形绘制立体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5. 立体图形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运用观察法、触摸法、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绘制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片。

3. 教学场地和工具: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制作立体图形模型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立体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应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等几何基本元素,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师生共同提供大量的实例,以运动的观点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的描述能力。

3、通过广泛的交流,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丰富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点、线、面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2)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难点:在点、线、面、体中,曲线、曲面、含曲面围成的体,相对为本节难点,用运动的观点去理解线、面、体的形成。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新课引入在我们学习的教室中,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物体的面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线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点显然,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那么点、线、面、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线、面、体又有哪些种类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的进行1、你所认识的线都是直的吗你所认识的面都是平的吗你所认识的物体的形状都有哪些形状由学生举例说明。

(物体的形有很多种,可简单罗列几种常见几何体。

)在学生边说边议中,归纳出,线有直线、曲线,面有平面、曲面,常见的几何体有棱柱、圆柱、圆锥、圆台、棱台、球等。

2、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教室我们可以看到,教室这个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处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你能举一些其他例子说明点、线、面的关系吗练习:P6 中议一议(1)正方体是由几个在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它的各个面都是平的。

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它有两个面是平的,一个面是曲的。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圆柱的侧面和它的两个底面相交,各成一条线,它们都是曲线。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篇1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大量物体,熟悉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看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分。

3、进一步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4、通过观看、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1、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1、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二、自学导引自学检测:1、画出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并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2、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三、典例精析1、指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2、争论并填写下表: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1)、几何体特征表: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球球(2)、相同点与不同点: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圆锥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棱柱3、小组活动,争论并沟通下列问题及其解答:(对比观看,理解相关性质)(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_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条边?(4)图形是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构成的。

(5)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_。

四、随堂演练:1、用笔点一点,让点动起来,然后把你得到的图形平移,观看图形。

2、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1)(2)(3)(4)(5) a b c d e总结: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2010年8月24日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重点:点、线、面、体的形成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受几个特殊几何体的形成过程。

二、课前导读
1、长方体这个几何体有个面,面与面相交形成了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了个点
2、关于长方体你学过的知识还有哪些?
3、绕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用这种方法要得到一个圆柱,旋转的图形是。

三、板书课题
生活当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你知道组成几何体的元素点、线、面、体是怎样形成的?圆柱、圆锥、球等几何体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四、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五、自学指导
同学们自学课本P7-P8,重点完成P8议一议。

想一想。

六、检测题
同学们自学了课本,是否理解掌握,还需要进行下面的检测。

1、圆锥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圆锥是有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
2、雨点从高空落下形成的轨迹说明了;车轨快速旋转时看起来象个
圆面,这说明了;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一个球,这说明了 .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的边为4πcm的正方形,则它的表面积为______cm2.
七、当堂训练
必做题:P8随堂练习 1题。

习题1.2知识技能1题。

P10页2题。

选做题:P10页 3题。

八、课后作业
1、由一个曲面和一个圆围成的几何体是什么?有一个曲面和两个圆围成的几何体又是什么?由一个圆围绕自己的直径旋转一周后形成几何体是什么?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分别为10cm、8cm,分别绕其长与宽旋转一周的两个几何体,试比较两个几何体体积的大小。

3、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A、圆锥
B、圆柱
C、圆
D、球
4、下列立体图形中,面数相同的是()
①圆柱②圆锥③正方体④四棱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表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种现象说明的几何道理是。

6、下面几何体中,表面没有曲面的是()
A、圆锥
B、圆柱
C、圆
D、棱柱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cm2,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