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汉英成语双解词典
罄竹难书的成语解释
罄竹难书的成语解释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
罄竹难书罄竹难书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
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
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
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形容事物众多繁复,无法一一列举或记载。
字面上的意思是“竹子用完了,书还写不完”,意味着要用很多很多的书才能够记载清楚。
它的背后蕴含了一种丰富多样、庞杂繁复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罄竹难书所代表的意义。
首先,罄竹难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事物的数量多到极致,难以计数。
例如古代的书籍,以经书、史书、子书为代表,数量庞大,如《春秋》、《左传》、《论语》等等,要将这些书一页一页地写下来,无疑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情景被形容为罄竹难书,也是暗示着人类的智慧有限,无法穷尽其大千世界的奥秘。
其次,罄竹难书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极其繁多,无法完全掌握。
例如医学领域,众多的疾病、症状、治疗方法等等,要全部掌握并写成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即便是一位医学专家,也只能深入研究某个领域或病种,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
这也再次表明,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世界的奥秘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此外,罄竹难书还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人写的文章、书籍等非常多,数量巨大。
有些作家或学者,如中国历史上的司马迁、纪晓岚,以及现代的鲁迅、余华等,他们的作品数不胜数,令人称奇。
这样丰富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种人类智慧的展现,而这种成就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
罄竹难书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庞大的信息量无法一一记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泡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超载的问题。
我们无法仔细消化所有的信息,很多信息只是被我们匆匆浏览过。
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概括,无法做到全面记录。
综上所述,罄竹难书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庞杂和繁复程度超乎想象。
它暗示了人类的智慧有限,世界万物的奥秘无法穷尽。
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进一步探索的诱惑。
无论是用来形容古代书籍的数量,还是形容现代医学的知识,抑或是某个人的作品量,罄竹难书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不可及之处。
罄竹难书的用法
罄竹难书的用法一、罄竹难书的起源与定义1.1 起源罄竹难书的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
据传,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子罕的文人,他的书法技艺非常高超,被誉为“国之瑰宝”。
有一天,齐国的一位官员听闻子罕的名声,前来访问。
官员到达时,子罕正在念书,他见到客人后临时不知该写什么。
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竹简,在上面随意写下几笔,然后将竹简递给客人。
这位官员看到后,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子罕的随笔竟然写得如此优美、流畅,仿佛经过深思熟虑一般。
所以,他赞叹说:“罄竹难书啊!”意思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和难以揣摩。
1.2 定义罄竹难书成语的含义是指书法或文章写得非常难以揣摩、难以理解或难以模仿的艺术作品。
它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高度和独特性,代表着作者的才华、智慧和创造力超出了常人的范畴。
二、罄竹难书的用途和价值2.1 书法艺术中的罄竹难书在书法艺术中,罄竹难书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高超的技法和独特的风格。
书法家通过独特的构图、华丽的笔画和精湛的技巧,使作品达到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境地。
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体现了书法家的修养和才华。
而且,罄竹难书的出现也会激发其他书法家的创作灵感,促进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2.2 文学作品中的罄竹难书在文学作品中,罄竹难书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一种优美、深入人心的文字表达。
作家通过精确的词语、独特的句式和生动的描写,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内涵。
这样的作品不仅引人入胜,还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罄竹难书的文字表达也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深度和独特创造力。
2.3 科学研究中的罄竹难书在科学研究领域,罄竹难书也可以被运用。
科学家通过创新的研究方法、独特的实验设计和深入的数据分析,产生了一系列的罄竹难书式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既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罄竹难书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体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勤奋和创造力。
三、创作者功力与罄竹难书3.1 才华出众的创作者在创作罄竹难书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具备出色的才华和技巧。
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
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1成语出处“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
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他生性聪明灵活。
在一次值班的时候,因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认为他不老实,于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从此发奋读书。
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骑着牛,把《项羽传》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恰巧被宰相杨素看见,杨素跟李密亲切地交谈了一阵,觉得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杨素回到家跟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的学识渊博,才能也很强,将来有什么重要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
”从此杨玄感和李密好朋友。
后来杨玄感起兵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就把李密请去当他的谋士,可是杨玄感因被别人迷惑,几次关键时刻不用李密的计谋,最终导致兵败被杀。
李密脱离危险后,继续反抗隋朝,他投奔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在李密的帮助下,这支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胜利。
翟让就主动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李密。
李密建立政权后,在进攻洛阳时,李密发出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宣布隋炀帝有十大罪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炀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决开东海的堤坝,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炀帝的恶行还没有流完。
成语“罄竹难书”,比喻罪恶滔天。
《新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成语典故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罄竹难书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罄竹难书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编号 249 成语罄竹难书注音ㄑㄧㄥˋㄓㄨˊㄋㄢˊㄕㄨ汉语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音ㄑ|ㄥˋ,用尽。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
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
#语本《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
后用「罄竹难书」形容罪状极多。
典源#《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1>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国有游蛇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于国,有人自天降,市有舞鸱,国有行飞,马有生角,雄鸡五足,有豕生而弥,鸡卵多毈,有社迁处,有豕生狗。
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其残亡死丧,殄绝无类,流散循饥无日矣。
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2>、越3>之竹,犹不能书。
〔注解〕(1)典故或见于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奇正》。
(2)荆:荆州,我国古代九州之一。
地约当今湖南、湖北二省及四川省东南部、贵州省东北部与广东省北部西隅连、连山二县及广西省全县等地。
(3)越:春秋时越国之地,地约当今江苏、浙江及山东南部。
〔参考资料〕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奇正》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典故说明「罄竹难书」的「罄」,是「用尽」的意思,「竹」指的则是从前用来刻写文字的「竹简」。
古代在还没发明纸之前,人们都是把竹子剖成一片片的,然后在上面书写文字。
所以「罄竹难书」整个成语的语义便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
此语较早见于战国时的文献《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文中有一段描述了乱世的各种异象,譬如天上的云呈现出怪异的形状、太阳有日蚀的现象、同时有两个或四个月亮一起出现、马的头上长出犄角、有人养出长有五只脚的雄鸡或母猪生下小狗等等,这些奇怪的现象「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闲话“罄竹难书”(磬竹难书)
闲话“罄竹难书”(磬竹难书)朱英贵“罄竹难书”(磬竹难书)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用尽竹子做的竹简也难以写完。
这个成语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故,同时也留下了两个疑点:一个是,通行的写法都是“罄竹难书”,可不可以写作“磬竹难书”;另一个则是,通行的用法都是用于贬义,可不可以用于中性或者褒义。
下面就来闲话一下这些相关的典故、写法、用法的问题。
由于是“闲话”,也就是随便说说,无意于争论是非,更无意于颠覆传统,只是谈谈个人浅见而已。
先来看相关的典故。
“罄竹难书”的典故原本出自李密的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
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他生性聪明灵活。
在一次值班的时候,因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认为他不老实,于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从此发奋读书,后来他投奔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在李密的帮助下,这支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胜利。
翟让就主动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李密。
李密建立政权后,在进攻洛阳时,发出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宣布隋炀帝有十大罪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炀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决开东海的堤坝,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炀帝的恶行还没有流完。
这篇檄文见于《旧唐书·李密传》,其中历数了隋炀帝的十宗大罪,其文如下: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宝,胠箧以取神器。
及缵承负扆,狼虎其心,始曀明两之晖,终干少阳之位。
先皇大渐,侍疾禁中,遂为枭獍,便行鸩毒。
祸深于莒仆,衅酷于商臣,天地难容,人神嗟愤!州吁安忍,阏伯日寻,剑阁所以怀凶,晋阳所以兴乱,甸人为罄,淫刑斯逞。
夫九族既睦,唐帝阐其钦明;百世本枝,文王表其光大。
况复隳坏盘石,剿绝维城,唇亡齿寒,宁止虞、虢?欲其长久,其可得乎!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
而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谁谓敤首之贤,翻见齐襄之耻。
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诸王子女,咸贮金屋。
罄竹难书的用法
罄竹难书的用法
罄竹难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数量非常之多,难以用笔墨尽述。
下面是对罄竹难书的详细解释和用法。
一、罄竹难书的来源
罄竹难书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大唐西域记》中,其中有一句话是:“其地多罄竹,不可胜数。
”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罄竹难书”,用来形容事情的数量非常之多。
二、罄竹难书的意义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数量太多,难以用笔墨尽述”。
它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或记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些难以计数的事物,比如历史上的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数量等等。
三、罄竹难书的用法
罄竹难书通常用于文章、演讲、报告等场合,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数量之多。
例如:
1. 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大,罄竹难书。
2. 这个国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细节和故事,罄竹难书。
3. 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具体的项目和客户,罄竹难书。
四、罄竹难书的注意事项
使用罄竹难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使用的场合和语境正确,不要滥用成语。
2. 确保使用的内容真实准确,不要夸大事实。
3. 确保使用的语言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华丽。
总之,罄竹难书是一个形容数量之多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难以计数的事物。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内容的准确性,以免出现不当的情况。
罄竹难书的意思及故事
罄竹难书的意思及故事【成语】:罄竹难书【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解释】:罄:《说文》器中空也。
古文磬字。
《诗·小雅》罄无不宜。
《传》罄,尽也。
【出处】:“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举例造句】: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乱用成语“罄竹难书”闹笑话。
【成语典故】: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
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
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
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
成语罄竹难书的意思-罄竹难书造句示例
成语罄竹难书的意思-罄竹难书造句示例
词语解析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可数擢发难数罪行累累擢发莫数作恶多端
反义词寥寥可数宅心仁厚不胜枚举丰功伟绩
近反义词
1、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2、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3、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4、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5、日本人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所谓是罄竹难书。
6、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7、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8、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9、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10、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11、汽车对城市犯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啊!
12、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13、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14、如果你觉得这值得一书,那真是罄竹难书了。
15、这个歹徒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词语造句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举例造句】: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邹韬奋《抗战以来》
【拼音代码】: qzns。
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_1
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2023年罄竹难书成语故事1成语出处“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
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他生性聪明灵活。
在一次值班的时候,因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认为他不老实,于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从此发奋读书。
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骑着牛,把《项羽传》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恰巧被宰相杨素看见,杨素跟李密亲切地交谈了一阵,觉得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杨素回到家跟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的学识渊博,才能也很强,将来有什么重要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
”从此杨玄感和李密好朋友。
后来杨玄感起兵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就把李密请去当他的谋士,可是杨玄感因被别人迷惑,几次关键时刻不用李密的计谋,最终导致兵败被杀。
李密脱离危险后,继续反抗隋朝,他投奔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在李密的帮助下,这支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胜利。
翟让就主动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李密。
李密建立政权后,在进攻洛阳时,李密发出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宣布隋炀帝有十大罪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炀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决开东海的堤坝,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炀帝的恶行还没有流完。
成语“罄竹难书”,比喻罪恶滔天。
《新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成语典故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罄竹难书成语故事短_成语典故素材
罄竹难书成语故事短罄竹难书的故事说的是李密是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声势浩大。
李渊想要拉拢李密,可是这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在他面前称大。
而李渊也是聪明人,写信时投其所好,让李密对他卸下防备之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罄竹难书成语故事短,欢迎来参考!罄竹难书的故事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心突厥坏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们的悍马,于是,听从他人建议,与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
最终,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还大开粮仓,救济灾民,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率领他们打起仗来很是辛苦。
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文章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书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炀帝的罪恶。
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李密的声势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
不过,李密认为洛阳城还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时。
李渊这边呢,倒是很想拉拢声势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书。
但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担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去河南,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骄傲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我来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李渊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没有那个野心,我愿意跟随你。
罄竹难书是贬义词吗
罄竹难书是贬义词吗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罄竹难书
【色彩】贬义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基本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二、成语造句
1、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2、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3、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4、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5、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6、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7、帝国主义者穷凶极恶,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罄竹难书。
8、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9、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10、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英文版成语典故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Not Enough BambooBefore Cai Lun invented the technology to make paper in 105 AD, the ancient Chinese had tried many othermaterials as the medium for writing, including bones, bamboo, tortoise shells and silk.Of them all, bamboo was most widely used for nearly 1,000 years. Naturally this treelike grass, which flourishesin east and south China, has found its way into many Chinese sayings.Toda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hinese expressions related to bamboo is Qing Zhu Nan Shu or literally, "allthe bamboo, not enough to write it all."This expression was first used to mean that even if youcould cut down all the bamboo grown in the states ofChu and Yue for writing, you still wouldn't have enough space to record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Wang Mang,who lived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24 AD).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dynasty, Wang poisoned the Emperor Pingdi to death, and then ushered in the XinDynasty (8-23 AD), naming himself as its first emperor.After seizing power, Wang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unpopular policies to increase state revenues by levying heavy taxes on the people. Meanwhile, he spent a lot of money from state coffers on extravagant temples andluxurious palaces to benefit his own family. In addition, he launched a number of bloody wars to suppressminority people living in remote areas.Wang's brutal rule soon triggered loud out-cries of anger all around the country. Thousands of desperatepeasants and even his own troops began to rebel against him.In a public denunciation of Wang, rebel generals first used the expression Qing Zhu Nan Shu to indicate thatthe usurper's crimes were too numerous to record them all. He called on the whole nation to support the rebelforces in overthrowing the Xin Dynasty.In 23 AD, rebel peasants overran the capital of Chang'an (today's Xi'an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stabbedtheself-proclaimed emperor to death. This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any crucial turning points in Chinese history.Today, although most Chinese use paper or electronic devices for writing, they still cite this idiom associatedwith bamboo to describe any multitude of crimes committed by an individual or a group of people.。
最热中学常考高频成语学习资料
中小学高频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罄竹难书——罄:qìng,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趋之若鹜——鹜:wù,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曲突徙薪——突:烟囱。
徙:xǐ,搬移。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
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千头万绪——绪:丝的头,比喻开端。
头绪很多。
形容事物纷繁,情况复杂。
千古绝唱——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也指最好的作品。
自古以来最好的作品。
可圈可点——“可”:值得。
“圈点”:古人读书,在精彩或重要处加圈加点。
现在是值得欣赏、值得赞美。
开门揖盗——揖:yī,作揖,表示欢迎。
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沆瀣一气——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
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慷慨解囊——是资助别人,不是自己花钱买东西。
涸辙之鲋——涸:hé,水干。
鲋:fù,鲫鱼。
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的人。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
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昭,明显;揭,举。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
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
紫气,祥瑞之气。
坐而论道(贬)——坐着空谈大道理。
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至当不易——至:极;当:恰当;易:改变。
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
至人人殊——殊:不同。
说的话个个不同。
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
形容失败惨重。
指日可待(褒)——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众目睽睽——众人都在注视、监督。
一般用于当众公然做坏事。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城墙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诛心之论——揭穿动机的批评。
中考常考高频成语重点资料(精选)
中小学高频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罄竹难书——罄:qìng,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趋之若鹜——鹜:wù,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曲突徙薪——突:烟囱。
徙:xǐ,搬移。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
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千头万绪——绪:丝的头,比喻开端。
头绪很多。
形容事物纷繁,情况复杂。
千古绝唱——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也指最好的作品。
自古以来最好的作品。
匪夷所思——匪:fěi, 不是。
夷:平常。
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后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
翻云覆雨(贬)——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
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焚膏继晷——晷:guǐ,日影。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焚琴煮鹤(贬)——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大煞风景。
犯而不校——犯:触犯。
校:jiào,计较。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要计较。
每况愈下——况:由对比而显明。
比喻情况越来越坏。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理解成“看问题片面、狭隘”。
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往往误解为“怒目而视”。
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名不虚传——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的事业。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用于表扬人。
不能用于赞美景物。
难兄难弟——难:nán。
指兄弟才德都好,难以分出高下。
难兄难弟——难:nàn。
指彼此曾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难言之隐——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
指难以说出的事物或原因。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
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中考备考常用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大全
中小学高频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罄竹难书——罄:qìng,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趋之若鹜——鹜:wù,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曲突徙薪——突:烟囱。
徙:xǐ,搬移。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
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千头万绪——绪:丝的头,比喻开端。
头绪很多。
形容事物纷繁,情况复杂。
千古绝唱——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也指最好的作品。
自古以来最好的作品。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洗心革面——洗心:清洗内心的污秽。
革面:改变旧面目。
比喻彻底悔改。
喧宾夺主——喧:大声嚷嚷。
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
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
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作,并非只讲不作或光说不练之意。
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虚。
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破产或流亡的惨象。
不可误解为十户人家九家没人。
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往往误解为“写文章用笔生动有趣”。
拾人牙慧(贬)——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辜:罪恶)兼收并蓄——把各种不同内容的东西都接收、保存下来。
加人一等——并非是指给予的比别人多一等,而是形容才能出众。
间不容发——距离很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机关用尽——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形容用尽心机。
多用于贬义。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罄竹难书的成语故事
罄竹难书的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的成语故事导语: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词目】罄竹难书【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作恶多端【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成语解释】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
【成语故事】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心突厥坏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们的悍马,于是,听从他人建议,与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
最终,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还大开粮仓,救济灾民,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率领他们打起仗来很是辛苦。
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书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炀帝的罪恶。
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李密的声势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
不过,李密认为洛阳城还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时。
李渊这边呢,倒是很想拉拢声势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书。
但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担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去河南,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骄傲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我来坐收渔翁之利。
罄竹难书典故
罄竹难书典故罄竹难书是形容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那罄竹难书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罄竹难书典故,供大家阅读!罄竹难书意思【出处】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等【近义词】罪大恶极、数不胜数【反义词】微乎其微罄竹难书典故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
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
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
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