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课件 第二章 阴阳五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变化
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母虚累子)
母病及子——顺,其病轻; 子病犯母——逆,其病重
例:先有肾病,后导致肝病
子病犯母(子盗母气)
例:心火亢盛而导致肝火炽盛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变化
相克关系传变 相乘——木旺乘土(木横克土),先有肝病变,后有脾胃的 病变。 相侮——木火刑金,肝火旺,影响肺气清肃
阳邪偏盛实热证
阴邪偏盛实寒证
阴虚则热虚热证
阳虚则寒虚寒证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 概括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
临床用药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 的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整机体失调的阴阳关系,从而达到治 疗的目的。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预防
❖ 指导疾病的预防
顺应四时,调整阴阳,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是防病 养身的根本所在。
阴阳五行 第二节 五 行 学 说
五行概述 五行学说的内容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
五行概述
❖基本概念
五——木、火、土、金பைடு நூலகம்水(五种物质) 行——运动变化 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藏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呻
正常关系
五行学说的内容
木
水
火
金
土
五行学说的内容
❖五行的相克
五行的相克: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 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的内容
❖ 五行的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 五行相侮
异常关系
五行相乘:指五行的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阳 上 外 昼 春夏
下内
阴
夜 秋冬
温度 湿度 温热 干燥 寒凉 湿润
重量 亮度 运动状态
轻 明亮 上升 动、兴 奋 亢进
重 晦暗 下降 静、抑 制 衰退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 阴阳通过比较而区分的
10℃、30℃、60℃水
❖ 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物极必反
表现为阴阳中复有阴阳,随条件变 化,阴或阳的一方可再分阴阳。例 如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的上午 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
阴阳五行
学习目标
❖ 掌握阴阳和五行各自的概念 ❖ 熟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临床的护理问题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 阴阳属性 基本内容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 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与五行相克 次序一样??
相克—正常 相乘—异常
原因:“太过” “不及”
五行学说的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 例: 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 阐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肝藏血可以济心,此乃木生火;心之阳以温脾,此乃 火生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转化是消长的结果,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形式, 即质的变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说明人体的病理功能 用于疾病的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分析色泽、声息、症状、脉象等阴阳属性
发热、肢热、面红、舌红、脉数—阳证 (热证) 怕冷、肢冷、面白、舌淡白、脉迟—阴证(寒证)
❖ 辨别症候的阴阳属性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用“二分法”收集材料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
❖确立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 (实证)
实者泻之 (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 (虚证)
虚者补之 (补其不足)
❖ 事物的五行归类
---《尚书· 洪范》
见下表
五行概述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季 五方 五气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五志 五液 五声
春
东
风
角
酸
青
生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呼
夏
南
暑
徵
苦
赤
长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笑
长夏 中
湿
宫
甘
黄
化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歌
秋
西
燥
商
辛
白
收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涕
哭
冬
北
寒
羽
咸
黑
❖阐述生命活动
功能 产生 物质 (阳) 供养 (阴)
❖ 人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 (偏盛偏衰)
阳盛(阳长太过):热证(实热证) 阴虚(阴消太多);热证(虚热证) 阴盛(阴长太过):实寒热(实寒证) 阳虚(阳消太多):寒证(虚寒证)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代表 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分为二”,二分法
阴阳属性普遍性
朴素含义:阳光的向背
阳—向日为阳—光明,温暖 阴—背日为阴—黑暗,寒冷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 一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普遍存 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中。
属 空间 时间 季节 性
按部位 上半身——阳 下半身——阴
体表——阳 体内——阴 背部——阳 腹部——阴 四肢外侧——阳 内侧——阴
按脏腑 五脏——阴 腑——阳
心、肺——阳 肝、脾、肾——阴 心——阳中之阳 肺——阳中之阴 肝——阴中之阳 肾——阴中之阴 脾—阴中之至阴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 定义人的健康状况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曰:“生之本,本于阴阳”“阴 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对立制约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着相互对立 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对的、矛 盾的。
相反导致制约,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互相抗衡、 互相牵制,使事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即阴阳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 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没有阴也无 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
互用,阴阳双方不断滋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消长平衡
所谓“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平衡,不 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 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 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