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时间:检查者:
项目质量标准分值
结构2分有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2
过程40 分仪器设备专人管理 2 仪器设备有操作规程 5 仪器设备分类定点放置 3 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记录 5 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有培训考核记录 5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维修,有记录 5 每日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并有记录 5 每日检查简易呼吸器性能良好并有记录 5 仪器设备用毕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5
结果8分抢救设备器材完好率100% 8
总分50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NA”表示
2、应得总分=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3、抢救器材完好率=抢救器材完好数量/抢救器材总数×100%。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科研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实验和生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维护质量,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仪器设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我们将仪器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 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
2. 实验设备:如离心机、恒温箱等。
3. 电子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4. 机械设备:如切割机、研磨机等。
5. 其他特殊设备:如激光器、显微镜等。
三、仪器设备的采购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实验和生产的需要,确定采购的仪器设备的具体规格、型号和数量。
2. 供应商选择:通过市场调研和比较,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先进的供应商。
3. 报价和议价:向供应商咨询报价,并进行合理的议价,确保采购的价格合理。
4.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 交付验收:在仪器设备到达后,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四、仪器设备的入库管理1. 入库登记:对新购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入库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2. 质量检验:对新购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标识和分类:对入库的仪器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便于管理和查找。
4. 存放位置: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存放位置,确保易取易用。
5. 温湿度控制:对需要特殊环境条件的仪器设备,进行温湿度的控制和监测。
五、仪器设备的借用管理1. 借用申请:用户需要借用仪器设备时,需提前向管理部门提交借用申请,包括借用目的、时间等信息。
2. 审批程序:管理部门对借用申请进行审批,确保借用符合实验和生产的需要。
3. 借用登记:对已批准的借用申请进行登记,包括借用人、借用时间等信息。
4. 使用规范:借用人在使用仪器设备时,需按照像关规范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5. 归还验收:借用期满后,借用人需按时归还仪器设备,并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科研实验室、医疗机构还是工业生产现场,都离不开可靠的仪器设备。
然而,由于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仪器设备的质量也存在着差异。
因此,对仪器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和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1. 设立质量标准仪器设备的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有助于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应该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安全要求、测量准确性等因素,并经过实践验证。
2. 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仪器设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制造工艺,还与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有着密切的关系。
制造商应该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原材料的可靠性。
3. 生产过程的控制在仪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但不限于:工艺参数的调整、装配过程的监督、质量检测与测试等。
通过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稳定。
4. 质量检测与测试质量检测与测试是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仪器设备制造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与测试,包括材料的抽样检验、组装后的整机测试、性能参数的验证等。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与测试,才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符合预期。
二、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1. 售后服务与维护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不仅仅是制造过程中的控制,也需要注重售后服务与维护。
制造商应该与用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此外,定期的设备维护与保养也是保障仪器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2. 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制造商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反馈,进行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质量水平。
3. 风险管理与质量保险在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中,风险管理和质量保险也是重要的环节。
仪器设备管理一级质控内容
仪器设备管理一级质控内容仪器设备管理一级质控内容1. 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仪器设备管理的目标•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维护,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3. 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设备购置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评估,选择适合的设备。
•设备安装和调试时需要按照操作手册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设备维护保养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故障处理要及时、正确、完善,确保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
•设备报废和淘汰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设备安全处理。
4. 仪器设备质控的具体内容校准和验证•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确保设备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根据需要进行设备的验证,验证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
样品质控•建立样品质控方案,包括样品选择、制备、储存等环节。
•进行样品重复性、回收率、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和评估。
内部质控•建立内部质控体系,包括仪器的质控方案和分析方法的质控方案。
•定期进行内部质控样品的测试和评估,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质控•参加相关的外部质控活动,例如参加国家或行业组织组织的质控项目。
•持续评估自身实验室的实验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
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进行数据的及时分析和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5. 仪器设备管理的意义与挑战•仪器设备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科研工作的进行至关重要。
•仪器设备管理面临设备更新迭代、技术更新速度快等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数据质量,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仪器设备管理一级质控内容(续)6. 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设备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时间、维修保养记录等。
•定期更新设备台账,保持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150902--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及相关要求
1.引言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第 条 4.4.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 物质的溯源程序。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 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验检测机构应根 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维持其可 信度。
1.引言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路水运工程试验
检测工作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13)114号) 加强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尤其对于自动化、智能化仪 器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其检定、校准工作有效, 及时纠正出现的异常状态。 仪器的量值溯源分为3大 类 鼓励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监控系统的智能检测设备和 手段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 作在计配量置器的具仪目器录设备》中的工,凡作是计列量入器《具强,制也检就定是强的制工 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被 授权的检定机构,实行定期强制检定。如天平、 压力表等
•
对非强检的计量器具,可自行选择检定、校准、 内部校准(自校准)、仪器比对、能力验证等方
术规范进行量值溯源。 主要溯源方式:检定、校准、内部校准(与自
校准的区别)、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等 无检定规程,无法送检,无法溯源时,可开展
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
1 引言
目录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目录
3 期间核查及状态标识 4 新评审准则相关要求
5 分析与讨论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12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标准确定
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设备具体校准项目应根据试验规范确定,这样在确认时 才能认定是否满足试验规范要求,能否使用。
13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规定
1.范围适用于公司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检定、校验和校准。
2.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检测数据和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4.术语和定义4.1检定:查明和确认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的属性,它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给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给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5.工作职责5.1 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中心、生产部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及校准管理,设备检定和校准过程文件存档管理。
5.2 检测中心经理:负责对检测室内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检定及校准申报和证书存档。
6.工作内容6.1检测、计量设备的检定6.1.1检测中心设备保管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恒温干燥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类整理,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给检测中心化验主管确认后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2 生产部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3 对非强制检定设备(如温度计、刻度吸管、移液管等),可以由检测中心采用市级以上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目前尚无计量设备的可委托第三方检定)6.1.4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由检测中心联系县级计量检定中心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合格后领取合格证书及合格证标签,合格证标签粘贴于相应的计量设备上,合格证书留设备使用部门存档备查。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管理方法,旨在确保仪器设备
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该管理体系涵盖了仪器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首先,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选购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企业需要明确需要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确保选购到适合自身需求的设备。
同时,也需要在验收环节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以验证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
其次,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设备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校准、润滑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准确性。
最后,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文档管理制度。
企
业应编制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进行设备的追溯和管理。
此外,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记录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维修记录等,以便进行故障分析和问题解决。
总之,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规范
化管理仪器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环节,实现设备质量的有效控制和提升。
企业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一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因设备问题引起的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专业实验室评估指标说明及要求(供参考)
专业实验室评估指标说明及要求(供参考)评估标准体系分为六项32条目,其中重点条目(带*号)12条,一般条目20条。
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
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
如有2条以下重点条目或累计4条以下的为限期整改实验室,如有3条重点条目或累计5条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即为不合格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待下一年度重新申请评估。
评估合格有效期为五年。
为便于操作,对评估标准体系六项32条目,按照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和实施要点分析四项内容依次叙述:一、体制与管理1-1实验室的建立1、其要点是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0号《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强调实验室的建制权在学校。
2、评估时检查以学校名义正式发布的批准或确认本实验室或文件。
缺少的可在评估前补上。
1-2管理机构 *1、本条目是重点条目,本条目要点是学校有主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长,有主管实验室工作的管理机构。
2、评估时检查学校正式公布的校领导的分工文件和主管机构的职责分工文件,以确认有主管校长和主管机构。
1-3实验室体制1、本条目的要点是各实验室不能隶属于教研室,而应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其目的是提高实验室地位,减少重复设置。
2、评估时检查实验室属校、院两级管理的文件,或通过现场检查实验室的任务、人员、仪器等能说明已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记录,确认该实验室是由校、院管理。
1-4建设计划1、本条目的要点是学校要有实验室建设计划及被评实验室的建设规划或近期工作计划。
2、评估时要检查学校近期建设规划中有关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部分、被评实验室制定的建设规划或近期工作计划以及执行记录。
没有的可在评估前补。
1-5管理手段1、本条目的要点是实验室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2、评估时检查实验室的计算机数据库。
查看“仪器设备数据库”“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数据库”、“实验项目数据库”等。
3、未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实验室,查看校级实验室主管处的关于被评实验室的相关数据库。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PDCA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PDCA 引言概述:在医院病房中,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为了提高病房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PDCA(Plan-Do-Check-Act)管理循环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病房仪器设备管理中。
本文将介绍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的PDCA循环,并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和持续优化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计划阶段:1.1 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计划:根据病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确定管理的重点和优先级。
1.2 设定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种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
1.3 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根据病房需求和设备更新换代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规格和采购预算等。
二、执行阶段:2.1 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验收:按照采购计划,采购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2 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按照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3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记录,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检查阶段:3.1 仪器设备的巡检与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保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3.2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设备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检测方法,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3 仪器设备的风险评估:对仪器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四、改进阶段:4.1 仪器设备管理流程的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和问题分析,对仪器设备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2 仪器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根据设备更新换代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 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3. 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
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
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6. 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仪器仪表管理检查考核评定标准
本文由liutongwen1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仪器仪表管理检查考核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制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各单位,分公司、子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第五条仪表设备由机动处负责归口管理。
各单位在设备管理部门应设相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
机动处在主管设备管理的副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管理。
第六条机动处仪表设备管理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二)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三)检查各单位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批公司各单位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总到供销部采购,负责审批公司各部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修计划。
(六)负责审查或制定公司各单位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七)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按时汇总、上报自动化仪表技术状况表。
(八)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大型仪器设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教学科研类仪器设备。
第三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管理,遵循“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原则由学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仪器所在单位应积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避免国有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和浪费。
第四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实行校院(部门)两级管理。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为仪器设备共享的归口管理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仪器设备共享监管、评估、咨询、调配及报废等管理工作;各学院、相关部处为拥有其日常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大型仪器设备的增置第五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各学院、相关部处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提出大型设备的申购计划,填写《大型贵重仪器申购论证表》。
论证内容主要包括:(一)购置仪器设备的理由、主要用途。
(二)购置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及质量调查情况、国内外供货商以及同类仪器设备的比较分析。
(三)校内、外共享方案及共享承诺。
(四)使用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五)所购仪器设备需辅助、配套、必须的消耗品等的落实情况。
(六)使用、管理仪器技术力量及资金到位落实情况。
(七)用房面积、水电供应,防护安全,详细安装地点等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申购论证由项目立项部门负责组织。
申请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学院、相关部处须对《大型贵重仪器申购论证表》的真实性负责;论证专家组须对“专家组论证意见”结论负责;项目提议人与附议人须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及使用效益负责。
第三章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第七条大型仪器设备验收小组应由熟悉该类仪器的专家和用户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仪器设备质量保证的行业标准
仪器设备质量保证的行业标准1. 引言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质量保证的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科研设备、工业设备等。
2. 术语和定义2.1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维护等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确保设备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活动。
2.2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由组织机构、流程、程序和资源组成的,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系统。
2.3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是指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测试、验证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3. 行业标准概述行业标准是指在仪器设备质量保证领域,经过广泛共识和认可,由国家或行业协会制定的强制性或推荐性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旨在为仪器设备的生产、使用和监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4. 质量保证标准内容4.1 设计控制设计控制是指在仪器设备设计阶段,通过制定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等环节,确保设备设计满足用户需求和法规要求。
4.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在仪器设备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等要求,确保设备的生产质量和一致性。
4.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测试、验证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质量控制包括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
4.4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维护等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确保设备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4.5 人员培训和资质认定从事仪器设备质量保证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资质认定。
企业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专业能力。
5. 持续改进企业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仪器设备的质量水平。
这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及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制定改进措施。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标准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标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是保证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概念、意义、标准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概念及意义。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准,以确定其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保证仪器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生产、科研、检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标准要求。
1. 检定校准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能够独立、公正地开展检定校准工作。
2. 检定校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检定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检定校准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检定校准工作,确保其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
4. 检定校准机构应及时准确地发布检定校准结果,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或报废处理。
5. 检定校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档案记录和信息管理制度,对检定校准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存档,以备查验。
三、检定校准流程。
1. 接收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机构接收委托单位送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登记备案。
2. 准备工作,对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无损,具备检定校准条件。
3. 检定校准,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定校准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果处理,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评定,并出具相应的检定校准报告。
5. 仪器设备归还,将已完成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归还给委托单位,并进行档案记录和信息管理。
四、质量管理。
1. 人员管理,检定校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培训、考核等,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2. 设备管理,检定校准机构应对检定校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管理,检定校准机构应保证检定校准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以确保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语。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工作,确保其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为生产、科研、检验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一、引言1.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我国仪器设备的整体水平,加强国际竞争力,实施仪器设备标准化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重要性阐述(1)标准化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关键,可以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2)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3)实施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二、仪器设备标准化1.定义与概念仪器设备标准化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规定和统一,以实现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协调和一致。
2.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从国际上看,仪器设备标准化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单个产品标准到体系标准的发展过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仪器设备标准化工作,现已形成一定的体系。
3.我国仪器设备标准化现状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仪器设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检验、运输和使用等环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与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满足产品质量和顾客需求,依据国际标准(如ISO 9001)建立的内部管理系统,旨在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2.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ISO 9001是国际上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已成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3.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1)制定质量手册,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控制等;(2)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素养;(3)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4)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四、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政策与法规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仪器设备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实施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文件编号:ZLBZ-TB016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执行日期:
修订日期:第0次修订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
受检科室:仪器名称编号及结果:
项目
质量标准
分
值
说明及异常处理措施
结构
3分
有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1
有仪器设备使用意外的应急预案
1
仪器设备有使用说明书
1
过程
36分
仪器设备有操作规程(sop)
每日检查简易呼吸器性能是否良好并记录
5
血压计定期计量检测
3
血糖仪定期计量检测
3
仪器设备用毕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1
结果
11分
意外情况的处理符合预案的要求
3
抢救设备器材完好率100%
5
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合格率100%
3
总分50分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
1
仪器设备专人管理
1
仪器设备分类、定点放置
1
仪器设备编号管理
1
有仪器设备用的培训
3
抢救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有培训考核记录
1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维修,有记录
1
每日检查呼吸机性能是否良好并记录
5
每日检查除颤仪性能是否良好并记录
5
每日检查电动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并记录
5
如与抢救车管理同时检查,此两项只纳入抢救车管理计算
果栏内用“NA”表示
2.应得总分=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标准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标准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标准是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和准确测试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标准,包括选择标准、性能标准、维护标准等方面。
一、选择标准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选择是确保实验室环境监测工作高效和准确进行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关键在于满足监测需求,并符合国际标准和认证。
1.1 实验室环境监测需求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应用领域和监测要求,确定所需监测参数和范围。
常见的实验室环境监测需求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气体浓度等。
1.2 国际标准和认证选择的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和认证,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能够确保仪器和设备的品质和性能可靠。
二、性能标准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性能标准是评价其技术特点和监测能力的重要依据。
性能标准应包括仪器和设备的精度、灵敏度、稳定性、响应时间、测量范围等。
2.1 精度精度是衡量仪器和设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偏差的能力。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应达到所需监测参数的要求,并在一定工作范围内保持稳定。
2.2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和设备对监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高灵敏度的仪器和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环境变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2.3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仪器和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性能一致的能力。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比较性。
2.4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仪器和设备从接收输入信号到输出结果的时间间隔。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响应时间应尽可能短,以确保及时获取环境变化信息。
2.5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是指仪器和设备能够测量的参数取值范围。
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测量范围应覆盖实际监测需求范围,并具备足够的分辨率和灵活性。
三、维护标准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维护是确保其长期稳定工作和准确测试的重要环节。
仪器设备检定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质量,建立仪器设备检定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管理。
第三条仪器设备的检定是指通过检查、测量、试验等方法,评估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检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商、出厂日期、购置日期、使用地点、责任人等信息。
第六条公司应当专门设立检定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
第七条检定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定设备和资质。
第八条检定部门或专业机构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资质。
第九条公司应当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并依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标识。
第十条仪器设备的检定结果应当记录在检定报告中,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开展对仪器设备检定管理制度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检定程序第十二条仪器设备的检定程序应当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定检定计划,确定检定时间和检定内容;(二)按照检定计划进行检定,并记录检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三)进行检定结果的评价和判定,判断仪器设备是否合格;(四)根据检定结果提出维护和改进意见;(五)编制检定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六)根据检定报告制定使用方案,确保仪器设备正确使用;(七)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复检。
第十三条检定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当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定方法和标准。
第十四条检定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当保证仪器设备的检定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频次。
第十六条维护责任人应当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录在维护记录表中,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科研、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了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管理目标1. 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2.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 保障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4. 规范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5. 提升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1. 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或责任人,统一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登记、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
2. 定期检验: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
3. 分级管理:根据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和价值,制定不同级别的管理措施,加强对重要设备的监控和保护。
4. 使用规范:制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防止不当使用和损坏。
5. 定期维护: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6. 安全保障: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保护,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防止事故发生。
7. 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登记、盘点和报废工作。
四、仪器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1. 仪器设备购置1.1 制定购置计划,明确需求和预算。
1.2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比较和评估。
1.3 确保购置的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
1.4 进行设备验收,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是否正常。
1.5 做好设备的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
2. 仪器设备使用2.1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2 进行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使用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3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防止不当使用和操作失误。
2.5 禁止私自拆卸和改装设备,防止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3.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3.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
3
抢救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有培训考核记录
1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维修,有记录
1
每日检查呼吸机性能是否良好并有记录
5
每日检查除颤仪性能是否良好并有记录
5
每日检查电动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并有记录
5
如与抢救车管理同时检查,此两项只纳入抢救车管理计算
每日检查简易呼吸器性能是否良好并有记录
5
血压计定期计量检测
2.应得总分=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
×100%
3.抢救器材.计量器具检测合格率=计量器具检测合格数量/计量器具检测总数×100%
检查人:
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受检科室:仪器名称编号及结果: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说明及异常处理措施
结构(3分)
有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1
有仪器设备使用意外的应急预案
1
仪器设备有使用说明书
1
过程(36分)
仪器设备有操作规程
1
仪器设备专人管理
1
仪器设备分类、定点放置
1
仪器设备编号管理
3
血糖仪定期计量检测
3
仪器设备用毕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1
结果(11分)
意外情况的处理符合预案的要求
3
抢救设备器材完好率100%
5
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合格率100%
3
总分(50分)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用“N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