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本要求
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自评报告
![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自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14c2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1.png)
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我校是一所位于中国某地的高级中学,以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为特色。
学校成立于20XX年,占地面积约200亩,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秉持“德、智、体、美”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发展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注重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周组织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古代文化讲座等系列活动。
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2. 传统艺术培养学校开设了多个传统艺术班级,包括书法、国画、舞蹈、音乐等。
通过专业的教学团队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辅以完善的培训计划,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才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3. 文化体验活动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博物馆、考古遗址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学生通过实地体验,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特色课程设置1. 中华文化课程学校开设了中华文化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中国传统音乐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2. 传统艺术课程学校设有传统艺术课程,包括书法、国画、舞蹈、音乐等。
通过专业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才华。
3. 文化活动课程学校注重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包括校园文化节、文化讲座、文艺晚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参与中提高综合素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四、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并经过专业培训。
他们充满热情和责任心,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他们不仅擅长知识传授,而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成效与展望自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有了显著提升。
学生获得了多项国内外艺术比赛的奖项,学校的文化活动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cdb7e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0.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教基〔2022〕159号•【施行日期】2022.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2022〕159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现将《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5月19日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广大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文化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有序深入开展,不断丰富中小学校德育内涵,提升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切实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二、工作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格,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3e06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f.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包括孝顺、谦恭、忠诚、诚实等美德。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强调这些美德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尊重长辈,尊重他人,保持诚信,忠于职守,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2. 通过儒家经典、古诗词等文化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着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二、培养家国情怀1.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热爱祖国,尊重传统,传承民族文化。
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名人事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在教育内容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敬畏,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的人。
三、崇尚孔孟之道1. 孔孟之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倡导崇尚孔孟之道,通过解读《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孔子课程,讲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业上得到启发,品性上得到熏陶。
四、促进全面发展1. 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还包括艺术修养、体育锻炼等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全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感,体育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2.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展书法、国画、传统手工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强调继承创新1.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继承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引导学生继承传统,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创新。
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六、培养文化自信1. 在我国传统文化肇始的地方中,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b57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7.png)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案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案为标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其发展和传承。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研究。
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我们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修复和保存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确保它们能够传承给后代。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和普及。
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但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被遗忘。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艺术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中,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艺术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艺术。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生动的系统,它不应该被固化和僵化。
我们应该鼓励艺术家们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同时,我们也应该支持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其与科技、商业等领域的融合,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支持。
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设立专业的艺术学院和培训机构,为年轻人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保障。
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和研究、加强教育和普及、加强创新和发展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支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5bc24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6.png)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1.16•【文号】教体艺函〔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函〔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经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复核与公示,教育部认定北京市昌平区流村中学等1035所学校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是引领青少年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增强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学校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探索学科融合协调发展,整合优化美育资源,全面提升学校美育质量的创新之举;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有益探索。
各传承学校要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辐射带动为拓展,以成果展示为助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打造成本校的美育特色和品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传承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传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附件: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教育部2018年1月16日。
本校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
![本校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78c60b54693daef5ef73d69.png)
本校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传承该项目的目标1、了解地方文化遗产,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通过宣讲、走访、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掌握京剧、剪纸、书法等非物质文化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习文化遗产知识,掌握文化传承技能。
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初步具备学习、宣传,传承京剧、剪纸、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
3、探索学生社团模式,形成校园传承特点。
通过开展各项学生社团活动,探索研究校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和活动序列,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特色学校创建之间的关系。
4、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开发校本教材课程。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活动,培养一批有研究能力的教育工作者,逐步开发,完善具有地方文化和校本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使我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活动、科研等工作基础扎实,条件充分,成果明显。
传承该项目的计划1、不同学段不同传承。
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成长中传承。
小学低年级:让学生了解非遗知识为主;小学中年级:了解非遗知识,参与京剧、剪纸、书法等非物质文化的学习,小学高年级:了解并掌握非遗传承的方法、技能和技巧,适当参与各种形式的演出或展示活动。
2、探索社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策略。
采取学校教师讲解和民间剧社专业艺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
利用每周的美术课、音乐课或社团活动课时间宣讲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历史文化价值等相关知识;民间艺人或志愿者走进校园指导各项目技能;学生社团走出学校调查研究、进社区等演出或展演。
3、探究网络型社团活动模式。
学生社团走出校园,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架。
通过教师组织,家长参与,专家指导的形式,学生走访调查、撰写报告、记录不同的文化。
由学生社团带动家长、由家长带动社会,全方位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研究科学化社团活动,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7f8a1870172ded630b1cb6ec.png)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对本校开展传承项目的简要说明(800字左右)乔乐,山清水秀!处西山之脚,与湾里、奉新、高安相邻!乔乐,与文相通!明英宗钦点状元谢一夔乃乔乐乡前泽人!乔乐,与武结缘!江西省武警总队训练基地与之一步之遥!乔乐中学创建于1957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近百亩。
近年来,共筹集资金1400万元,先后兴建了新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周转房,并对两栋老教学楼进行了改造;新建了校门、食堂、幼儿园、塑胶运动场;新建了体艺大楼、“谢一夔主题公园”,校园绿化率达到75%以上。
学校变化翻天覆地,初步实现了管理规范化,教学楼房化,设备现代化,校园园林化。
2015年9月将马溪小学并入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后乘势发展,秉承状元谢公之遗志,依托毗邻江西省武警总队之优势,确立了“崇文尚武,胸怀天下”的远大目标,旨在培养文韬武略、励志爱国的乔乐学子。
近三年来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特色足球学校”、“中国好老师江西基地校”、“江西省知识产权试点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基地”、“江西省妇联家风家教基地”、“南昌市文明学校”、“南昌市优秀少年宫学校”、“南昌市绿色环保学校”等光荣称号。
乔乐中学尚武之道从武术、舞龙、街舞、广场舞、常规体育锻炼、军训中求得!舞龙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意志,起到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团结、奋进、向上的作用,成为凝聚龙的传人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乔乐乃靖安、奉新、安义三县交界处,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绿林好汉聚集之处,民风强悍。
人们为保卫家园,广泛习武,习练者遍及乔乐乡野。
学校秉承先祖习武之遗风,借助毗邻江西省武警总队训练基地之优势,以军事化管理为载体,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舞龙”为抓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对华夏民族的亲切感,归属感和欣慰感;通过舞龙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e617d1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4.png)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关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它以其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对塑造国民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根基和灵魂。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思想精神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升,实现全面的人格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修身养性,推崇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道德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学校教育应通过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接触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培养他们在行为准则、待人接物方面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的重要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充满智慧的古代思想体系,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中华智慧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启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教育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拓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交往能力的重要资源。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14fa5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8.png)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5.10•【文号】教体艺函〔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教体艺函〔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着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
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目标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三、建设原则(一)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彰显美育、体育特点和校园特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体育人。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92598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2.png)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价值观。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历史和传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历史和传统。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不能随意改动或扭曲。
二、注重创新和发展传承并不意味着一味地照搬和守旧,而是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注重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使传统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多元共生和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
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共生和包容性。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价值。
四、传承者的责任和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需要一批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传承者。
传承者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努力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大众参与和社会支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传承活动中来,通过普及教育、文化活动等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49debe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8.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12.07•【文号】教体艺厅函[2011]46号•【施行日期】2011.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厅〔2010〕6号)下发后,各地高度重视,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申报推荐工作。
根据评选条件与办法,我部组织专家组,对各地报送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评选,现确定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等449所学校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要健全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艺术教育资源,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形成艺术教育特色和传统。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
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性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把握育人宗旨,坚持创建活动原则,定期总结、推广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52198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e.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弘扬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仁爱、礼义、忠诚、诚信等传统道德伦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需要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
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思想。
3. 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如中国绘画、音乐、戏曲等。
通过欣赏和体验,增强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文化传统的传承:教育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使其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5.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确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6. 引导学生修养和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文明人。
7.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传统文化教育应鼓励学生挑战传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能有所发展和突破。
以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并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优秀的素养和品质。
(完整版)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表
![(完整版)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4e492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4.png)
附件 2学校名称 :省 (区、市 )通讯地点学校种类学校所处地区学校性质专人美育教师人数学校负责人学校分管美育的负责人中华优异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请正确填写全称 )内蒙古地(市)乌兰浩特市县(市)科右中旗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邮编029400小学;初中;完中;一般高中;职业高中;其余()城区;镇区;农村公办;全校班级数30个;全校在校生人数1307 人;民办全校教师人数188 人音乐 5 人;音乐人;美术兼职美育教师人;6 人;美术人数其余人其余人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校长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副校长本校传承艺术项目名称(注明能否列入“国马头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级或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拥有指导该传承项目能力的教师本校教师1人(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认可,请在兼校外邀请兼职教师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职教师后的括号中填写有关信息)传承人人,姓名:)开设该传承项目校本课程的年级/ 班级年级一个(详细年级:八年级)班级一个参加该传承项目的学生数人数48人,占学校学生的27.23 %对本校展开传承项目的简要说明(800 字左右 )马头琴有着特别悠长的历史,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象征并代表着蒙古族音乐。
2005 年 6 月 2 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马头琴琴声婉转悦耳、声音圆润、音域广阔。
马头琴音乐深邃、粗暴、激动 ,是蒙古民族几千年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实践在音乐艺术提炼的精神结晶。
马头琴音乐的传承 ,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的传承方式 ,到此刻进入学校课程 ,实现了跟从时代变迁的不停发展。
我校是蒙古族民族学校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是作为民族特点学校的历史使命。
而马头琴作为蒙古民族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自然成为本校展开传承的项目。
本校传承该项目的优势与条件,获得的成就描绘(1000 字左右)建校以来全体师生将“把学校办成拥有民族特点和地区影响力的名校”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传承民族特点文化为切入点在创立民族文化气氛,传承经典民族艺术方面进行不停的探究与研究。
创建chuancheng 学校工作计划
![创建chuancheng 学校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c29da030740be1e650e9a2f.png)
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教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大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落实《山东省转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鲁教体办字『2010』3号)精神,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1、学校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推进教育改革,以艺术文化教育为载体,积极探索特色学校创建之路,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突出学校美育个性,创建学校教育品牌,从而形成学校浓厚的教育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感悟各种艺术文化,掌握各种艺术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3、教师发展目标:教师在学校艺术文化的创建中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领悟艺术文化教育的理念,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教师新形象。
三、创建步骤:创建艺术文化传承教育特色学校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需要学校、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们在创建艺术文化传承教育学校时,要依托教育科研,遵循从“课程开发——艺术教育——特色教育学校”的过程,对艺术文化特色教育进行分阶段、分目标,研究实施。
第一阶段:学校配备了专用的艺术教育工具和设备供学生使用,并建立了各种艺术教育专用教室。
以各类艺术文化作为学习的基地,专门制定了有关特色教育的活动计划,规定每周一至周五特定时间为各类艺术兴趣小组统一活动时间,安排教师具体进行指导。
学生对书各类艺术教育的渊源、关系、基础技巧、表现手法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各楼的走廊及楼梯墙壁上展示了学生的各类艺术文化作品,效果良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6f3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8.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方案范文(通用 5 篇)为进一步贯彻 Xx 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Xx 教育局《Xx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全面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Xx 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传承与宏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哺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哺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 Xx 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
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宏扬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作为今天建设 21 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习莒文化。
研究和学习莒文化, Xx 二中编写了一整套莒地史话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研究莒文化的依据。
包括莒地历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风俗人情、历史遗迹等,固然还包括文化遗存,如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
五、活动内容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践行活动。
(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1)计划在 11 月 20 日举行莒文化研讨会,邀请莒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举行报告会报告会。
(2)平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习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6b37d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4.png)
松枝鸟列入(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木刻版画(未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具有指导该传承项目能力的教师
(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在兼职教师后的括号中填写相关信息)
本校教师3人
校外聘请兼职教师4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人,姓名:冯玉喜、李广祥、商显勇、赵恒莲)
开设该传承项目校本课程的年级/班级
本校传承该项目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等(1500字左右)
一、传承该艺术项目的目标
1.学校坚持艺术课开课率达到 100%。
2.深化艺术课教学改革,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技术手段,提升现代化教学水平, 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3.建设并完善一支能满足我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组织管理科学
1.领导重视,管理科学。学校领导从理念到制度到操作层面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在管理上形成了系统 的管理体系,突出发展优先制、项目领衔制和绩效考核制。
2.发展优先制。学校的艺术教育优先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鼎力支持。
3.项目领衔制:每一个艺术项目都责任到人。
二、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校外跑竹马继承人、滕县松枝鸟传承人到校亲临指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81e0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1.png)
实验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我们实验中学是2017年新建的一所新型学校。
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学生的获奖成绩也很显赫。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
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达到:1、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体验活动,弘扬和传承我国的国粹,通过戏曲的表演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体现党的伟大,表达师生对祖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通过太极扇,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运动兴趣,表演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4、诗诵是歌唱,亦是祭奠!我们用诗诵的形式,表现为对亲人的感恩,和对革命先烈的怀念!5、通过书法教育,学生们大都练就了一笔好字,领会到汉字文化的崇高以及深远的哲学真理,激发了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也陶冶了身心。
二、活动原则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1、开展“戏曲进校园”体验活动。
2、剪纸。
3、太极扇。
4、诗诵。
5、书法教育。
四、工作要求1、抓好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践者和示范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取信于学生,让全体师生成为“忠、孝、雅、诚”的行动者。
2、营造学校新文化。
理念表现出一种精神,精神体现出一种文化。
各班要通过这次主题教学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创新,为学生在学校生活营造学校的新文化,使其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8fd13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5.png)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6.13•【字号】晋教体函〔2019〕26号•【施行日期】2019.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晋教体函〔2019〕26号各市教育局,省属学校: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函〔2019〕40号)的要求,将在全省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2019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一、遴选内容将在以下传承项目中开展遴选: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书法(篆刻)、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
二、组织实施(一)自主申报。
凡符合《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本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的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均可申报。
申报学校要认真填写《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书》(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书》,需加盖学校公章),并报送至所属教育行政部门。
2011年和2017年已获批的33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此次不参与申报(名单见附件5)。
(二)市级推荐。
各市教育局需对本市申报学校的材料进行审核遴选,按照规定的名额指标向省教育厅推荐(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4),按要求填写《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推荐表》(见附件3)推荐学校《申报书》,一并报送至省教育厅;厅直省属学校按属地上报市教育局。
(三)省级复核。
省教育厅将严格依照教育厅所制定的《基本要求》对拟申报学校的材料进行复核,并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择优向教育部推荐。
(四)推动创建。
传承学校不实行“终身制”。
省教育厅对传承学校创建活动进行动态监测,教育部组织专家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和成果验收,不合格学校,将被取消传承学校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本要求
为确保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明确各地遴选推荐传承学校的依据,特制定本要求。
一、组织管理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将美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有力。
有校级领导分管美育工作,要建立健全以专任美育教师为主,以班主任和兼职美育教师为辅,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传承学校创建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传承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实施、教学管理、活动开展、师资队伍、条件保障、检查督导等方面的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项目推进扎实有效。
二、教育教学
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美育课程的开课率达到100%。
加强传承项目课堂教学,将传承项目纳入校本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传承项目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多种类型的传承项目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工作坊,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效果,定期开展传承项目成果展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传承项目有
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师资队伍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美育教师,满足美育教学基本需求。
建立相对稳定的传承项目专兼职师资队伍。
根据本校传承项目的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聘请校外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艺人担任美育兼职教师,切实提高该传承项目的教育教学水平。
定期开展传承项目教研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美育培训和交流研讨,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四、条件保障
学校美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器材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设有传承项目专用教室或活动室,配备持续开展传承项目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和相关资料。
安排一定的传承项目工作经费,确保传承项目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美育教师开展传承项目教学、指导工作坊和学生社团建设、组织课外活动等计入工作量,与其他科目教师同工同酬。
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切实履行美育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本地区学校创建传承学校工作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