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介绍

合集下载

《尚书》概说

《尚书》概说

《尚书》概说赵金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五经当中的《尚书》。

一、《尚书》的内涵与名称中国古代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远远早于其他文明,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而我国的历史典籍当中有五经(诗、书、礼、乐、春秋),而在这五经当中有两部是跟历史有关系的,这两部就是《尚书》跟《春秋》。

《汉书•艺文志》在介绍我国古代等历史传统时这么讲,“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古代的这些王者他们每一代都有史官,“君举必书”,国君有什么样的行动,他们一定会记录下来,“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就记录下君主的行为,为了什么?为了谨慎君主的言行,为后代留下法度和典范。

紧接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君主的身边有两位史官,一位记录君主的言语,而一位记载君主的行为,也就是记言和记事,而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历代的帝和王都有这样,都有两位史官记录他们的言行,而记言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尚书,我刚才讲中国古代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

但这里也要交待一点,我们古代所说的史官,尤其是古之两史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一般认为的历史学家。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可以看古代的史官他记的是君主的行为,其目的是慎言行,昭法式,也就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历史学家所要做的考证事情,记录事情是不太一样的,他有很强的道德目的和道德性在其中,所以《尚书》这部书既是部历史著作而又是一部德行道德著作。

那么《尚书》为什么叫做“尚书”?我们来介绍一下尚书的名称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先看先秦的经籍,不管是经书还是子书,并我们正我们今天所说五经当中的尚书为尚书的,他们怎么称呼,一般直接说书曰,或者直接引用《尚书》当中的某一篇的篇名,比如说康诰曰。

当然墨子的《明鬼》一篇也提到了“尚书”一词,但它的意思是“上古之书”,是一个泛称,并不是专指五经当中的“尚书”。

最早用“尚书”这一词来指称五经当中的“尚书”是汉代人伏生,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传尚书的伏生。

尚书文化介绍词

尚书文化介绍词

尚书文化介绍词
尚书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崇尚敬畏之心的传统文化,它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尚书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其名称自大禹帝的五言诗《尚书》一章而来。

尚书文化一直被用来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各个社会能够生存所需向前发展提供了根本理念。

尚书文化以“尊孔孝君”为指导思想,提倡智慧和修养,追求自然、和谐、友好、真实的精神境界,重视天道人德、顺从定规,强调诚信、勤勉、爱憎分明,加强社会纪律,承袭传统文化,以行正言有度和以善尊敬宗法为准则。

尚书文化通过规范思想、行为、语言、风俗习惯,决定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使很多传统文化储存、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和象征。

尚书文化促进了祖先们传播仁义礼礼俗,并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为大众传播出尊孝、郑重、宽仁、诚实等优良传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

同时,它也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尚书文化也受到广大社会的赞誉和尊敬,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引导。

同时,它也带给每一个中华儿女温馨、尊崇、高贵的感受。

它尊敬祖先、追求真善美,倡导公义正义,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护他人和拥抱大自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之一。无愧于中国国学经典中的作品!。
对于不太看文言文的人来说,有些难啃,看典籍里的中国过来的,想看看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才可以如此 令人感动。
历史传承文化,文化奠定了如今的中国。
先秦散文课学的第一本书,老师推荐读原文,用了三周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经典《六经》之一,故又称为《书经》,也简称《书》。
精彩摘录
“尚”即“上”,为“上古”之意;“书”即历史简册,所以“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第一种文体:典。典,主要记载了君主的言行与事迹,如《尧典》主要记录的是尧帝的言论。 不仅宽宏大量而且恭敬谨慎;不仅处事干练而且井然有序;不仅行为谦逊而且严肃认真;不仅行为耿直而且 态度温和;不仅能从大处着眼而且能从小处着手;不仅刚正而且不鲁莽;不仅勇敢而且善良。能够在自己的行为 中表现出这九种德行来,就能够将事情处理好了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如此自然 可以和睦。
周诰殷盘,果然诘屈聱牙。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这些传统的方法可以运用到现代小企业管理中,可 以为创业容易,守业难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臣民当中有不按照义理办事的,又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所以上天 就惩罚他以端正他的德行。
笔记 ◆第2章尧典 >>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就是用这样的情感咏唱出来的 ◆第3章皋陶谟 >>不仅宽 宏大量而且恭敬谨慎;不仅处事干练而且井然有序;不仅行为谦逊而且严肃认真;不仅行为耿直而且态度温和; 不仅能从大处着眼而且能从小处着手;不仅刚正而且不鲁莽;不仅勇敢而且善良。

古代古籍名著介绍

古代古籍名著介绍

古代古籍名著介绍古代古籍名著介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我们对于学习一定不能马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古代古籍名著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四书”“五经”“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等人。

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4、《尚书》《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

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

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

在古代文学史上,尚书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政府高官的名称。

在文学作品中,尚书常常作为主角或重要人物出现,他们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例如,在《左传》中,郑庄公和他的母亲姜氏之间的故事,以及后来的三国时期,都有尚书的身影出现。

这些尚书的形象和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次,尚书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尚书的作品主要是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如《尚书》就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尚书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左传》中收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其中很多都与尚书有关,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尚书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无论是作为官职名还是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尚书的形象和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 尚书 好德 考终命 解释

中华经典 尚书 好德 考终命 解释

中华经典尚书好德考终命解释摘要:一、引言:介绍《尚书》和“好德”概念二、好德的内涵:阐述好德的五个方面三、考终命的意义:解释“考终命”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四、好德与考终命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五、如何践行好德以考终命:提出具体实践方法和建议六、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好德与考终命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正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尚书》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承载着古代先哲们的智慧。

在《尚书》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好德者,考终命。

”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好德”的含义。

好德,指的是一个人具备的美好品德,包括诚信、孝顺、仁爱、宽容、谦虚等。

一个人拥有好德,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力量,也是他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基石。

那么,“考终命”又是什么呢?在这里,“考”意味着考验,“终命”指的是生命的终结。

换句话说,考终命就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不断经历考验,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好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德与考终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具备好德的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时,能够凭借自己的品德优势,化解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

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好德,他在面对考验时,很容易陷入迷茫和困境,甚至导致生命的遗憾。

那么,如何践行好德以考终命呢?这里提出几点建议:1.增强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诚信为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诚信,为人真诚待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3.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关心家人,传承家庭美德,使家庭和睦美满。

4.仁爱待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5.保持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总之,好德与考终命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

一个人要想在一生中不断成长、进步,实现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具备好德,并且在此基础上,经受住生活的种种考验,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

古文尚书内容

古文尚书内容

古文尚书内容
《尚书》是中国古代先秦文献之一,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商、周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下面将对《尚书》的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共分为两部分:尧典和虞典,又称《尧书》和《舜书》。

其中尧典记载了尧帝传位给舜帝的过程,以及舜帝治理天下的事迹;虞典则详细描述了舜帝传位给禹帝的过程,以及禹帝治理天下的事迹。

《尚书》中记载了尧舜禹等帝王的治国理政之道,倡导了君主需要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思想。

尧帝在位时,民风大治,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舜帝继承了尧帝的治国理念,大兴水利,平定蛮夷,实行贤能之用,使得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富裕;而禹帝更是将尧舜二帝的治国理念推向极致,开创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模范形象。

此外,尚书中还记载了商汤、武丁等周代君王的事迹。

商汤在位期间消灭了夏朝残余的势力,确立了商朝的地位;武丁则继续加强了周朝的地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周室更加繁盛。

除了记载帝王的事迹外,《尚书》中还包括了天文历法、宗教祭祀、神话传说等内容。

其中天文历法的记载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宗教祭祀的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则展示了古代人民对神灵、神仙的敬畏和崇拜。

总的来说,《尚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尚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和精神风貌,也可以从中找到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介绍尚书内容

介绍尚书内容

介绍尚书内容
1. 《尚书》啊,那可真是一部超级厉害的经典!就好比一座宝库,里面藏着无尽的智慧。

比如说,其中记载的那些治国理政的方略,哎呀,那真的是太有价值了!就像我们现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一样,不也得有智慧和方法嘛!你难道不想去了解一下这些古老而又实用的智慧吗?
2. 嘿,《尚书》的内容可丰富啦!就像一个巨大的故事集,有好多精彩的情节呢。

比如说那些关于上古帝王的事迹,听起来是不是很神秘很吸引人呀!这简直和我们看精彩的电视剧一样让人着迷呢!你还不赶紧去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独特的魅力?
3. 哇哦,《尚书》啊,那可是历史的沉淀!它就如同一位睿智的老者,默默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像其中有关礼仪制度的描述,那可是对古代社会的生动展现啊!这不就像我们看老照片一样,能看到过去的样子吗?你难道不好奇古人是怎么生活的吗?
4. 讲真的,《尚书》真的不一般!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

拿其中的历史教训来说吧,多深刻呀!这不就像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一样吗?你不想去挖掘一下这些宝贵的经验吗?
5. 《尚书》的内容真的太有意思啦!它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打开就有惊喜。

比如那些关于道德规范的讲述,真的超有意义!这和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原则不是一个道理吗?你不快来探索一下这个魔法盒子里的奇妙世界?
6. 哎呀呀,《尚书》绝对是一部值得深究的经典!它仿佛是一幅宏大的画卷,徐徐展开无尽的精彩。

想想其中那些对人文精神的体现,多么令人赞叹啊!这就好比我们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一样!你还在等什么,赶紧投身其中去领略吧!
我觉得《尚书》真的是非常有价值和魅力的经典,大家应该积极去了解和学习它。

尚书简单介绍

尚书简单介绍

尚书简单介绍《尚书》,那可是咱中国文化里的一颗超级璀璨的明珠呢!这书啊,就像是一位从古老岁月里走来的智慧老者,肚子里装满了数不清的故事和道理。

《尚书》可老早了,它就像一座桥梁,把咱们和遥远的古代连接起来。

在那时候啊,这书里记载的可都是些很重要的事儿呢,什么政治大事啊,帝王将相的命令啊之类的。

就好比咱们现在的政府文件、领导讲话,都是些很严肃、很重要的内容。

不过那时候的文字可比现在的难懂多了,就像看天书一样,密密麻麻的,每个字都像是一个小密码,得费好大劲儿才能解开它的含义。

这里面的文章风格也是多种多样。

有的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在训话,言辞庄重严肃,充满了威严,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正襟危坐;有的呢,又像是一个智者在娓娓道来,给你讲述着那些过去的故事和经验,就像夏天晚上坐在院子里,听老爷爷讲故事一样。

比如说其中有一些关于治理国家的篇章,就像是一本秘籍,告诉你怎么管理一个国家,怎么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要是放到现在的企业管理里,那也是相当有借鉴意义的啊,就像给企业管理者开了一个古代智慧的宝库,让他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

而且啊,《尚书》里面的很多思想,就像一颗颗种子,撒在了咱们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然后生根发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它里面的道德观念、政治思想,就像水流一样,慢慢渗透到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咱们中国人现在所崇尚的一些品德,像忠诚、正直、有担当,在《尚书》里都能找到源头。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尚书》是树根,咱们现在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是那繁茂的枝叶。

再说说这书里的文字表达吧,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

虽然难懂,但是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就像古代的工匠打造一件绝世珍品一样,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有时候一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包含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就像一个小小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宝藏。

读《尚书》可不容易,但是一旦你钻进去了,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宝藏洞穴,里面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宝贝。

你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也会更加了解咱们中国文化的根源。

尚书、逸周书

尚书、逸周书


庸 蜀 羌 髳 微 盧 彭 濮 位 置 圖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 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 惟婦言是用。※昬棄厥肆祀,弗答;昬棄 厥遺王父母弟,※不 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 逃,是崇是長,是信是 使,是以爲大夫卿士, 俾暴虐于百姓,以姦宄 于商邑※。
右图为古纣王画像
惟婦言是用
《史记· 殷本妃》言:‚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 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 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 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 苑台,多取野兽蜚鸟臵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 沙丘,徐广曰:‚最,一作‘聚’。‛以酒为池,悬 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利簋铭文释文: 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 赐有司王朝至於 商郊牧野※,乃誓。王左 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曰:“逖矣,西土之人!”
左圖大銅斧
牧 野 《尔雅·释地》言:‚邑外 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 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垌。‛


2、成书年代与编订者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之 时,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追迹三 代之礼,序《书传》,上 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繆, 编次其事。……故《书传》 《礼记》自孔氏。‛ 《史记· 三代世表》“孔子因 史文次《春秋》,纪元年, 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 于序《尚书》则略,无年 月;或颇有,然多阙,不 可録。故疑则传疑,盖其 慎也。‛
第二节
《逸周书》介绍
《逸周书》的来历 《逸周书》的史料价值和注本


《逸周书》,原名《周 书》。班固在《汉书· 艺文 志》中称《周史记》。东 汉许慎作《说文解字》, 始称《逸周书》。因为 《逸周书》所记内容系周 朝史事,而这些史事又是 《尚书· 周书》所无的,故 叫它《逸周书》。

简要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

简要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经典《六经》之一,故又称为《书经》,也简称《书》。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其体裁属史料选辑,它的内容主要是商、周二代的政府档案,如政府报告、公告、誓词、命令之类,因而能说它是一部远古的政治论文集。

在《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中都言明《尚书》为百篇,但经过秦始皇焚书,《尚书》一度散佚,到了汉文帝时,才由伏生口授出来,共28篇。

这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

28篇中以朝代分,计《虞书》2篇:《尧典》、《皋陶谟》;《夏书》2篇:《禹贡》、《甘誓》;《商书》5篇:《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勘黎》、《微子》;《周书》19篇: 《牧誓》、《洪范》、《大诰》、《金滕》、《康诰》、《酒诘》、《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

《尚书》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其内容大都是历史人物的言语以及朝廷的文诘。

若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1.讲述帝王事迹:如《尧典》,这已经能称之为正式历史;2.记载典章制度:属于后来志书性质,如《禹贡》,能说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3.议论国家政治: 《洪范》就是箕子为武王论天地之大法、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4.誓师词:如《甘誓》、《牧誓》;5.策命:如《文侯之命》;6.诰: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的是自上而下,也有的是自下而上。

由此可见,前三类是历史记载,后三类是文书档案。

虽然仅存28篇,但它所涉及的历史很长一上起尧舜时代的历史。

《虞书》这两篇的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能看作是姊妹篇。

《尧典》着重记载尧和舜的事迹,反映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解体的历史。

《皋陶谟》的中心问题是讨论治国的方略,提出“知人”、“安民”,同时提出了“五礼”与“五刑”。

朱自清对尚书的介绍

朱自清对尚书的介绍

朱自清对尚书的介绍
朱自清在《尚书》的研究中,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地位、内容和发展演变。

首先,朱自清指出,《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

它是六经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其次,朱自清在研究《尚书》的内容时,特别关注其语言和思想。

他指出,《尚书》的语言是雅言,即当时的普通话,但今天读起来较为难懂。

此外,他发现《尚书》中的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例如在《盘庚》等篇中有所体现。

他认为西周以前,君主即为教主,可以随意行事,不受政治道德的约束。

而西周以后,由于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富力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政治道德的观念逐渐兴起。

最后,朱自清也探讨了《尚书》的发展演变。

他发现《尚书》在流传过程中有被篡改的可能,例如有人伪造了《古文尚书》孔传。

他指出这种伪造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以合于东汉儒者所记的《古文尚书》篇数。

这些伪造的篇章主要阐明了儒家的“德治主义”,强调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

总的来说,朱自清对《尚书》的研究深入且全面,不仅关注其内容和思想,也探讨了其流传和发展的过程。

《尚书》介绍课件

《尚书》介绍课件
,顺应天道,为人民谋福利。
同时,《尚书》也强调了人民对 君主的道德义务,即“尊君”和 “忠君”,认为人民应该服从君
主的统治和管理。
《尚书》的政治与伦理观念
《尚书》的政治观念可以概括为“大一统” 和“尊君”,认为国家应该统一管理,君主
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
书中强调了君主的智慧和品德对国家治理的 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以身 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
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合作机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同时,《尚书》也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 想,认为君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
要意义。
在伦理观念方面,《尚书》强调了孝悌、忠 信、礼义等传统美德,认为这些美德是人与 人之间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03
《尚书》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尚书》的文学风格
古奥典雅
语言简练,用词古雅,具有浓厚 的历史感。
文化氛围
在周公摄政时期,周王室重视文化教育,提倡“明德慎罚”的思想,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以德教为本,而不是单 纯依靠刑罚。这种思想氛围为《尚书》的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尚书》的历史地位
儒家经典之一
《尚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被视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对 后世的政治、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注重篇章结构的安排,前 后照应,层次分明。
《尚书》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思想价值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 念,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社会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和道德观的体现,对后世社会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01
历史价值
作为先秦历史的珍贵记录,对于 研究先秦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
版本情况

《尚书》简介

《尚书》简介

《尚书》简介《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

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

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

《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

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

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

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

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也可能是项羽火烧咸阳造成流失,亦或秦二世之后战乱流失。

虽然始皇的法治与"诗书"中的"王道"治国有偏差,以始皇的明睿不可能做毁灭文化之暴举,咸阳应存有"诗书"的正本,所谓"焚书坑儒"不过是政治需要,雷声大雨点小。

不能望文生义为"焚掉所有书籍,坑杀所有儒生"。

历史有待验证,此处不可偏信偏听,特此注解),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

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

《尚书》介绍

《尚书》介绍

《尚书》介绍§1解题《尚书》可以单称作《书》。

但后来用《书》专指《尚书》容易和一般书籍发生混淆,所以这个名称现在不通行了。

在后人把《尚书》列入儒家经典之后,《尚书》又可以被称作《书经》。

《尚书》还有一种提法是《书传》,这里的“传”有“传说”的意思,古代“书”与“传”都是一种历史文献。

先秦时,二者分得很清楚,前者被认为是可靠的历史文献,后者只是后人记载的历史传说而已。

但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也称“书”为“书传”。

这里需要插一句,后人把解释“经”的“注释”也称为“传”,如《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等等。

这与先秦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一定要注意所谓《书传》即指《尚书》。

至于以后称解释《尚书》的注释为《书传》则是后话了。

这部书为什么叫《尚书》?普遍的解释是“尚”乃“上”的同义通用字,《尚书》即《上书》。

但关于“上”却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1,“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2,“上”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

3,“上”代表“君上”,即“君王”,因为该书内容多是大臣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故曰“尚书”。

§2成书《尚书》的前身大多是殷周时代王室或诸侯国内史官建立的历史档案文献汇编。

在春秋时期,由于贵族们学习历史和政治理论应付实际活动使这些文献汇编一度普及起来。

春秋末年,又由于孔子经常与弟子们谈论《诗》《书》,使这些文献得到广泛的流传。

因此,后代儒家把《尚书》奉为经典,并产生一些关于孔子和《尚书》的牵强附会的传说:比如《尚书》的《书序》是孔子作的;又如孔子将《尚书》原先的三千多篇减成百来篇。

详见下文。

当然这些都是不可信的。

《尚书》各篇写成的时间先后不同,其定本可能是在战国末期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尚书》中的《尧典》和《禹贡》等篇关于唐、虞、夏禹时期的记载与战国中期以前所有关于上古时代的传说都不太的符合。

2,《尚书》中体现大一统的观念只有战国晚期的人才具备。

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

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

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尚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献,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也是最早的官方文献之一。

尚书作为一种文献,它包含了很多的文章和记录,这些文章和记录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尚书的概述、尚书的分类、尚书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尚书的概述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献,它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当时的尚书是负责记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的官员所写的记录。

尚书最早的形式是铭文,后来发展为纪传体。

在秦汉时期,尚书成为了官方文献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尚书作为一种文献,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各种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尚书的分类尚书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了《尚书》、《尚书·大传》、《尚书·小传》、《尚书·禹贡》、《尚书·洪范》、《尚书·乾坤》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尚书进行详细介绍。

1.《尚书》《尚书》是尚书中最早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五经》中的《周书》、《周礼》、《仪礼》、《乐经》、《诗经》等内容。

《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2.《尚书·大传》《尚书·大传》是尚书中的一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大传》共有九篇,分别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益稷》、《泰誓》、《誓命》、《泰坦》、《周官》。

3.《尚书·小传》《尚书·小传》是尚书中的一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小传》共有十篇,分别为《桓公》、《文公》、《襄公》、《周公》、《召公》、《穆公》、《庄公》、《昭公》、《定公》、《献公》。

古文尚书的内容

古文尚书的内容

古文尚书的内容
《尚书》(又称《书经》)是古代中国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自上古至春秋时期约1500年间的重要政治、历史、文化资料。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共58篇。

以下是《尚书》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虞书》:包括《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主要记述了虞舜、大禹、皋陶、益等贤臣的治国之道和政治活动。

《夏书》:包括《禹贡》、《甘誓》、《五子之歌》等篇,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启、太康、仲康、少康等君主的事迹。

《商书》:包括《汤誓》、《盘庚》、《微子》、《牧誓》、《武成》等篇,主要记述了商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微子兴商、武王伐纣等。

《周书》:包括《泰誓》、《牧誓》、《武成》、《康诰》、《酒诰》、《梓材》等篇,主要记载了周朝的建立、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以及周武王、周公旦等君臣的事迹。

《尚书》的内容涉及国家制度、政治伦理、道德规范、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古代
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部分篇章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尽管如此,《尚书》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 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 由於经书散亡,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 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即所 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恭王 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 写的《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 “古文经”。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 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成了“今文经学 派”和“古文经学派”。
词语和特殊句法。
3/3/2021
整理ppt
2
【知识点】
• 1、《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伪 《古文尚书》。
•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3、牧野之战的时间与过程。 • 4 、有关历法、官职、民族、军队等方
面的内容。 • 5 、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3/3/2021
整理ppt
3
【重点、难点】
12
其它的汉代《尚书》本
• 1、河间献王本《尚书》,约在汉景帝时期。 见《汉书·景十三王传》。
• 2、张霸“百两本”《尚书》。汉成帝时, 作伪高手张霸向朝廷献上他所捏造的一百 零两篇的《尚书》。见《汉书·儒林传》。
• 3、杜林漆书《古文尚书》。东汉杜林于西 州(今甘肃)得漆书《古文尚书》。见 《后汉书·杜林传》
3/3/2021
整理ppt
5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 由于《尚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 命及相关的政治活动,故曰《尚书》。
• (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 上天垂文,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 (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 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 所为,下所书。”
• 1、重点:《尚书》的体例特点和史学地 位。
• 2、难点:《尚书》复杂的演变和原文的 释读。
3/3/2021
整理ppt
4
《尚书》介绍
•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 的书”。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 说:“济南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 之《尚书》。”
•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 家郑玄在《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 之曰《尚书》。”
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尚书》
(一)
南通大学文学院
3/3/2021
主讲教师:崔荣华
整理ppt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尚书》的体例和内容。 • 2、了解今古文《尚书》的流变。 • 3、把握《尚书》史料价值和史学地位。 • 4、了解《尚书》的主要注释与研究。 • 5、掌握选文《牧誓》的基本内容、主要
3/3/2021
整理ppt
15
今文经学派
• 1、今文经学的神学化。汉代今文经学受战国以 来邹衍等人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较为明显。 对儒家原本较为平实的宗法思想和伦理观念进行 了神学化的改造。往往牵强附会,妄加穿凿, 《洪范五行》可谓其典型代表。
• 2、今文经学繁琐而空疏的治学方法。重视阐述 六经的微言大义,因而在治学上注重章句,着力 于挖掘、阐释经典中的深刻含义。但往往对《尚 书》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使简单问 题复杂化,以至离题万里,十分繁琐。
3/3/2021
整理ppt
11
《尚书》壁中本
•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 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
文《尚书》及《礼记》、《论语》、 《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
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
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汉书·艺文志》
3/3/2021
整理ppt
3/3/2021
整理ppt
10
《史记·儒林传》
•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孝文 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 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 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 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 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 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 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 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3/3/2021
整理ppt
6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尚书》最初只叫《书》,《尚书》的 称呼据考证是从汉代才开始的。对《尚 书》的命名是有不同解释的。
• 上述各家之言,不无道理。大体上我们 可以说,《尚书》是上古时代记载帝王 言行的书籍。
3/3/2021
整理ppt
7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四大部分,记事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 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记载 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 史内容。
•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 文献记录,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 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 主诏令、臣僚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3/3/2021
整理ppt
8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 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 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周代 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 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
• 4、 《尚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哲学经典,在儒家“五经”中地位最尊, 既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又是封建士大 夫必读必遵的“大经大法”,影响着两 千年来的中国历史。
3/3/2021
整理ppt
9
三、《尚书》的流传演变
• 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 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 • 3、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
3/3/2021
整理ppt
13
伪《古文尚书》的来源:
• 《晋书》:
• “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 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 (皇甫)谧之外弟也;季授城阳臧曹, 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 又为预章内史 ,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 施行焉。”
• 此段记载被多数学者否认。作伪者是皇 甫谧、梅赜、王肃、还是孔安国,至今 为止,尚无定论。
3/3/2021
整理ppt
16
今文经学派
• 3、今文经学派恪守师法家法,抱残守缺, 党同妒异。
• 刘歆《让太常博士书》曰:“欲抱残守缺, 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 心……专已守残,党同门,妒道真。”
•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曰:“汉人最重师 法,师之所传,弟子所受,一字毋敢出入, 背师说即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