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介绍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摘要:
1.尚书的定义与含义
2.尚书的起源与发展
3.尚书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4.尚书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正文:
【尚书的定义与含义】
尚书,又称《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经典著作。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尚书主要记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末期的各种历史事件、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堪称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尚书的起源与发展】
尚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孔子曾对尚书进行过整理和编辑。
到了汉代,尚书被正式确立为儒家经典,地位日益崇高。
从汉代到唐代,尚书一直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之一,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尚书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在古代文学中,尚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方面,它为后世的历史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素材,如《史记》、《汉书》等均受到了尚书的启发和影响;另一方面,尚书作为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著作,对古代文学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尚书中的许多名篇佳句也成为了后世
文人墨客传颂不衰的佳话。
【尚书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时至今日,尚书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尚书中包含的许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忠诚、诚信、仁爱等,对于培养现代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仍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最后,尚书作为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名著,对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尚书 原文+注解
《尚书》《尚书》简介《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
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
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
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
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
《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
《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
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
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
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
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尚书》简介及概要
《尚书》简介及概要第一篇嘿,朋友!今天来跟你聊聊《尚书》。
《尚书》啊,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一部书!它可是咱们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哟。
这书里的内容,那可丰富得很!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记载了好多古代帝王的言论和事迹。
就好像是一部时光机,能带着咱们穿越回好久好久以前,看看那时候的天下大事。
比如说,尧帝是怎么治理天下的,舜帝又有着怎样的智慧和品德。
里面还讲了好多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事儿。
而且哦,《尚书》里的文字虽然有点古奥,但每一句都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它可不只是一堆文字的堆积,而是一部能让人长见识、明事理的宝典。
你想想,几千年前的智慧,到今天还能给咱们启发,这得多牛啊!读《尚书》,就像是在跟古代的智者对话,能让咱们明白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虽然有时候读起来可能有点费劲,但是一旦搞懂了,那收获可大啦!怎么样,是不是对《尚书》有点感兴趣啦?第二篇亲,咱们来聊聊超棒的《尚书》呀!你知道吗?《尚书》可是老有来头啦!它在咱们中国文化里,那地位高得很哟!这书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古老故事的大箱子。
里面有上古时期帝王们的诏令、大臣们的奏章,还有各种重大的决策过程。
比如说,大禹治水的艰辛历程,在《尚书》里就有记载。
还有商汤推翻夏朝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也能在里面找到。
《尚书》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智慧的结晶呢!它告诉咱们古代的君王是怎么管理国家的,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里面的道理,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哟!像是要勤奋努力啦,要关爱百姓啦,要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啦。
而且呀,读《尚书》能让咱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那些古老的文字里,能看到咱们祖先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它虽然古老,但却有着无尽的魅力。
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神秘大门,能发现好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咋样,有没有被《尚书》吸引住呀?。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最新版)
目录
1.尚书的起源和含义
2.尚书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尚书的文学价值和特点
4.尚书的现代意义和应用
正文
尚书,最早见于《尚书》,是古代中国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著作。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汇编,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尚书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
它被誉为“群经之首”,是古代文人学子必读的经典之一。
它对后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尚书的文学价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上。
它以记事的方式,记载了从尧舜到春秋战国的历史,既有史书的客观性,又有文学的生动性。
其文风雄浑豪放,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尚书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它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同时,尚书的许多思想观念,如“民为邦本”、“德治国”等,对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第1页共1页。
《尚书》介绍PPT课件
3/22/2021
.
14
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 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 由於经书散亡,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 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即所 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恭王 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 写的《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 “古文经”。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 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成了“今文经学 派”和“古文经学派”。
3/22/2021
.
21
3/22/2021
.
19
六、《尚书》注本
• (1)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十三经注 疏本)。以南朝以来流行的各种义疏为基 础,恪守“疏不破注”的准则,把刘炫、 刘焯等人的著作综合起来并作了时代性的 发挥。
•鳴盛、江聲、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 是《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
3/22/2021
.
15
今文经学派
• 1、今文经学的神学化。汉代今文经学受战国以 来邹衍等人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较为明显。 对儒家原本较为平实的宗法思想和伦理观念进行 了神学化的改造。往往牵强附会,妄加穿凿, 《洪范五行》可谓其典型代表。
• 2、今文经学繁琐而空疏的治学方法。重视阐述 六经的微言大义,因而在治学上注重章句,着力 于挖掘、阐释经典中的深刻含义。但往往对《尚 书》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使简单问 题复杂化,以至离题万里,十分繁琐。
•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 的书”。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 说:“济南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 之《尚书》。”
•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 家郑玄在《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 之曰《尚书》。”
尚书、逸周书
庸 蜀 羌 髳 微 盧 彭 濮 位 置 圖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 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 惟婦言是用。※昬棄厥肆祀,弗答;昬棄 厥遺王父母弟,※不 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 逃,是崇是長,是信是 使,是以爲大夫卿士, 俾暴虐于百姓,以姦宄 于商邑※。
右图为古纣王画像
惟婦言是用
《史记· 殷本妃》言:‚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 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 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 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 苑台,多取野兽蜚鸟臵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 沙丘,徐广曰:‚最,一作‘聚’。‛以酒为池,悬 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利簋铭文释文: 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 赐有司王朝至於 商郊牧野※,乃誓。王左 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曰:“逖矣,西土之人!”
左圖大銅斧
牧 野 《尔雅·释地》言:‚邑外 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 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垌。‛
2、成书年代与编订者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之 时,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追迹三 代之礼,序《书传》,上 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繆, 编次其事。……故《书传》 《礼记》自孔氏。‛ 《史记· 三代世表》“孔子因 史文次《春秋》,纪元年, 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 于序《尚书》则略,无年 月;或颇有,然多阙,不 可録。故疑则传疑,盖其 慎也。‛
第二节
《逸周书》介绍
《逸周书》的来历 《逸周书》的史料价值和注本
《逸周书》,原名《周 书》。班固在《汉书· 艺文 志》中称《周史记》。东 汉许慎作《说文解字》, 始称《逸周书》。因为 《逸周书》所记内容系周 朝史事,而这些史事又是 《尚书· 周书》所无的,故 叫它《逸周书》。
古代文学——《尚书》
古代文学——《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尚书》原称《书》,后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故又称《书经》。
《尚书》的尚通上,指上古之书。
汉代以后,有今文、古文《尚书》之分。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内容上一部分是商周天子对臣下的演讲、训词、命令、誓言等,一部分是大臣告上的谋议和规劝。
[注:今文《尚书》,是指秦焚书后,由汉初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今文写成的,共28篇。
古文《尚书》,是指汉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壁时发现的,用先秦时古文书写的。
西晋未年,该书失传,东晋时梅赜献奏《古文尚书》58篇。
唐宋后,已有人怀疑其伪,清人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以大量论据,证明了梅本之伪。
今本《尚书》只有28篇《今文尚书》是可信的。
]
《尚书》的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
殷商时代强调天命神授,周代强调敬德保民。
《尚书》之文,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有的篇章适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这对先秦历史散文的
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尚书》风格直朴,所记之言,不事雕琢。
但是语言佶屈聱牙,词汇古僻、句法别拗,不用或少用关联词,造成语句拗口,意思晦涩难解。
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
介绍尚书及其文章分类尚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献,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也是最早的官方文献之一。
尚书作为一种文献,它包含了很多的文章和记录,这些文章和记录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尚书的概述、尚书的分类、尚书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尚书的概述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献,它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当时的尚书是负责记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的官员所写的记录。
尚书最早的形式是铭文,后来发展为纪传体。
在秦汉时期,尚书成为了官方文献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尚书作为一种文献,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各种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尚书的分类尚书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了《尚书》、《尚书·大传》、《尚书·小传》、《尚书·禹贡》、《尚书·洪范》、《尚书·乾坤》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尚书进行详细介绍。
1.《尚书》《尚书》是尚书中最早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五经》中的《周书》、《周礼》、《仪礼》、《乐经》、《诗经》等内容。
《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2.《尚书·大传》《尚书·大传》是尚书中的一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大传》共有九篇,分别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益稷》、《泰誓》、《誓命》、《泰坦》、《周官》。
3.《尚书·小传》《尚书·小传》是尚书中的一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小传》共有十篇,分别为《桓公》、《文公》、《襄公》、《周公》、《召公》、《穆公》、《庄公》、《昭公》、《定公》、《献公》。
《尚书》介绍:周代政治制度的反映
《尚书》介绍:周代政治制度的反映尚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典籍,记录了周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及其变迁。
本文将从《尚书》的起源与背景、组成结构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来介绍这部经典著作。
一、《尚书》的起源与背景《尚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可追溯到周朝时期。
周代的政治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是非常先进和完善的,而《尚书》则是周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反映。
《尚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文王时代,当时周文王在建立西周政权之际,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许多法律制度,其中就有《尚书》的雏形。
之后,随着周朝政权的发展,尚书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周代重要的政治文献。
二、《尚书》的组成结构《尚书》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卷和下卷。
整部书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部综合性极强的文献。
在上卷中,主要记载了周朝的皇帝和贵族之间的往来书信和诏令,以及各级官员的任免、赦免等重要政务。
下卷则包括了各类朝贡国的官方文书和财务收支的记载,对周代政权的统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尚书》的主要内容《尚书》作为一部政治制度反映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法律制度、贵族礼制等内容,展现了周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迁。
首先,《尚书》中的法律制度是周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反映。
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周代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善,注重君臣之间的权责分明、法律的公正性和不可篡改性。
《尚书》中记载的法律条文,几乎涵盖了周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材料之一。
其次,《尚书》中的贵族礼制也是一大特色。
在周代,贵族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他们的生活和礼仪有着一套独特的规范。
《尚书》对这些贵族具体的仪式和礼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的特点,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尚书》还对周朝的军事制度、土地分配、宗庙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周代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
综上所述,《尚书》作为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是对周代政治制度的真实反映。
《尚书》解读
《尚书》解读《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词目:尚书拼音:shàng shū英文译名:The Book of history基本解释尚书 Shàngshū:解密的皇家文档[Shang Shu] 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
“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王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
后世有朝廷官职“尚书”,专事执掌王朝的文书奏章。
作为官名的“尚书”与作为皇家文档的“尚书”的意思是相当一致的。
《尚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
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
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
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
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尚书》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摘要:
1.尚书的定义与含义
2.尚书的起源和发展
3.尚书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4.尚书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正文:
尚书是古代中国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同时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上起黄帝,下迄春秋,跨越两千多年,包括了虞、夏、商、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
尚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它主要是由官方收藏的各种文书、档案、诰命等组成,用于记录国家大事和统治者的言行。
随着历史的发展,尚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尚书已经成为了一部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著作,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在古代文学中,尚书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上。
尚书的写作风格以记事为主,注重实录,同时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尚书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同时,尚书的许多思想和观念,如“民本”、“德治”等,对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启示
和借鉴意义。
《尚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
《尚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尚书》原称《书》,汉代始称《尚书》。
“尚”通“上”,意为“上古之书”;儒家将之列入“六经”,又称《书经》。
《尚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大体是春秋之前各代史官对帝王、大臣言行的记录及所藏政府文献资料的汇编,保存了上古三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
《尚书》中的文章在先秦时以口头方式单篇流传,后来才被编辑成书。
《汉书·艺文志》称“《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
上断于尧,下迄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史记·孔子世家》也称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记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
实际上先秦典籍的编定,都不是一人一时之事。
《尚书》的整理孔子也许曾参与其中,但他所“编次”成的《尚书》,绝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经秦代之后,先秦典籍多已失传,或残缺不全,不复原貌。
《尚书》在汉代才有了定本,而且有了定名,但出现了今文古文之争。
今文《尚书》是由汉初经师故秦博士济南伏生口述才得以留存,用“今文”也就是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有二十八篇;古文《尚书》系景帝时在孔子故宅的墙壁中发现的,因为是用战国时期的“古文”书写的,所以叫做古文《尚书》。
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
西汉时政府只重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直到西汉末年刘歆的提倡和力争才得以立于学官,惜又因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而亡佚。
后东晋人梅赜献《古文尚书》五十八篇,这也是如今能在《十三经注疏》中见到的本子,但被历史上众多学者考为伪作。
所以我们今天谈《尚书》,一般都是认为比较可靠的今文《尚书》。
《尚书》二十八篇包括《虞书》二篇、《夏书》二篇、《商书》五篇和《周书》十九篇。
其中《虞书》和《夏书》常被疑为是战国时人的拟古之作,但应当有自古流传的史料为其依据,不可全盘否定。
《商书》和《周书》虽不免有后人增损,却基本可靠。
全书承上古时代神权政治观念,以敬天保民、延续先王之业为中心思想,多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之辞。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尚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共二十四篇,五百零四章。
它用记言的方式记载了上古历史文件和传说。
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这是儒家对圣人在品德上的要求。
父慈、子孝,主要是强调为人父者对儿女不可施暴,以及为人子者必须孝顺父母。
而“君义、臣行、父慈、子孝”这句话出自于《尚书·君牙》。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应该具备贤明之德,做到正直无私,就能上行下效,使老百姓也跟着道德修养。
老百姓道德修养好了,自然会顺从君主的管教,因此君王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谨慎地选择并任用德才兼备的贤士,遵循正确的办事原则。
”《尚书》开创了中国上古时代以写信体裁撰写历史的先河,后世的《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等都深受其影响。
而且它还被奉为经典,成为士大夫必读之书。
《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它最初称《书》,汉代改称《尚书》。
它的体例以历史事件为纲,叙述天下大事。
由于汉武帝时政治改制的需要,刘向把《史记》、《书》、《春秋》三传统合为一编,并根据孔子、司马迁、班固的见解,以历史上的儒家经典《论语》、《孝经》为主,参考《诗经》,编定为五十二篇。
《尚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它的最初目的是记言,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篇。
但汉代儒生对它加工整理,著录历史,标榜微言大义,所以东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经典。
《尚书》的本意是要君王和诸侯勤于政事,而《夏书》和《商书》则强调要发扬民力,使人民生活安乐。
两书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基本倾向是相同的。
《尚书》中的思想,保存在《书经》中。
孔子的弟子曾参,是最早注释《尚书》的人,他曾把《诗经》、《尚书》、《礼经》等儒家经典,集在一起,作为教材,供弟子们学习。
汉代设立的经学,是把《尚书》作为必修课,这时候的《尚书》已不是原来的面目。
但到唐宋时期,又成为儒生必读的经典。
尚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信息
尚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信息
《尚书》主要内容是上古时期的政治言论和史事记录,而它的基本信息包括作品的结构、流传及文体特点等。
《尚书》,又称为“书经”,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我国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言论。
现存的《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其中被学者们确认为真古文的有二十八篇。
《虞书》包含了关于尧舜治理国家的事情;《夏书》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商书》和《周书》则分别记录了商朝和周朝的相关政治文献和谈话记录。
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古代帝王的文告,也包括了君臣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
从文体上来看,《尚书》的文字风格古奥且复杂,被称为“周诰殷盘,诘屈聱牙”,表明其文字晦涩难懂的特点,但也有部分篇章相对形象和流畅。
这部作品不仅在结构上渐趋完整,层次分明,而且在命意谋篇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初步形成的阶段。
综上所述,《尚书》不仅是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献。
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
我国最早记录允许的资料文献
我国最早记录允许的资料文献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在《尚书》之前,据史料记载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样的历史文献,可惜这些书都没有流传下来。
这个《尚书》之名可不是我们在电视剧里常看到的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之意。
“尚”在古代与“上”是同义字,可以通用,《尚书》实际就是“上书”,意思是上古的书。
后因其被列入儒家经典,因此也称为《书经》。
这部上古之书究竟古到什么时候呢?它所涉及的年代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中间历夏、商、西周三代,一直到春秋前期的秦穆公时期,时间跨度大约在1400年。
从《尚书》的内容看,可将其分成三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记录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布的训令和军队誓师词。
像《牧誓》一篇,记录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时,周武王临战前发表的一篇战争动员令,内容包括列举商纣王的主要罪状,如何列阵攻击,如何对待投降的敌人,等等。
其次一部分是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和规劝,还有一小部分是远古时代的传说。
如此看来,《尚书》主要记录的是虞、夏、商、周各代部分帝王的言行,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皇室”档案集。
叙述《尚书
叙述《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尚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许多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礼仪规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的国王会将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战争等记录在青铜器上,这些青铜器就是《尚书》的前身。
到了周朝时期,周武王将这些青铜器整理成了一部书,称之为《尚书》。
《尚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大禹治水》、《尧舜禹启》和《周官》。
《大禹治水》是《尚书》中最早的一部分,它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
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他治理了黄河流域的水患,使得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治水技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尧舜禹启》是《尚书》中的第二部分,它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三位圣君——尧、舜、禹的历史事件。
尧、舜、禹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三位圣君,他们都是以仁德治国、爱民如子而著称的。
《尧舜禹启》中记载了他们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官》是《尚书》中的第三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礼仪规范。
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政治制度和礼仪规范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官》中记载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礼仪规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礼仪规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尚书》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原创版】
目录
1.尚书的起源和发展
2.尚书的文学特点
3.尚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正文
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著作。
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同时也是儒家五经之一。
本文将从尚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特点以及对古代文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尚书的起源和发展。
尚书,又称《书经》,主要记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历代君臣的言论和政事。
尚书经历了多次传承和编辑,内容逐渐丰富,形式也日趋完善。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书,也是一部政治哲学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尚书的文学特点。
尚书作为一部历史文献,它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字古朴,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二是叙事详尽,记载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后世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三是思想深邃,尚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哲学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尚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尚书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尚书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格局,对后世的史书、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尚书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念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尚书中的道德观念、政治哲学等,都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资源;最后,尚书对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得古代文学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综上所述,尚书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无论在历史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叙述《尚书
叙述《尚书1. 尚书概述《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书》原名《尚书大传》,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之一,又称《尚书经》、《书经》、《周书》等。
它是以前代各国的历史为主线,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记载了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尚书》被尊为“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之一。
2. 尚书的意义《尚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其次,它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一部分,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变化,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最后,它是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3. 尚书的内容《尚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各国历史、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经正义”和“尧舜禹禹贡”等内容。
《尚书》还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如君主制、王位继承、官制、兵制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尚书的影响《尚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书》中的许多内容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总结《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
它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尚书》中的很多内容也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2019
6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尚书》最初只叫《书》,《尚书》的 称呼据考证是从汉代才开始的。对《尚 书》的命名是有不同解释的。
• 上述各家之言,不无道理。大体上我们 可以说,《尚书》是上古时代记载帝王 言行的书籍。
6/12/2019
7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8
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
• 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 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周代 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 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
• 4、 《尚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哲学经典,在儒家“五经”中地位最尊, 既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又是封建士大 夫必读必遵的“大经大法”,影响着两 千年来的中国历史。
6/12/2019
11
《尚书》壁中本
•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
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
文《尚书》及《礼记》、《论语》、
《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
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
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
-------《汉书·艺文志》
6/12/2019
12
其它的汉代《尚书》本
6/12/2019
4
《尚书》介绍
•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
的书”。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 说:“济南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 之《尚书》。”
• (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 家郑玄在《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 之曰《尚书》。”
6/12/2019
5
2
【知识点】
• 1、《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伪 《古文尚书》。
•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3、牧野之战的时间与过程。
• 4 、有关历法、官职、民族、军队等方 面的内容。
• 5 、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6/12/2019
3
【重点、难点】
• 1、重点:《尚书》的体例特点和史学地 位。
• 2、难点:《尚书》复杂的演变和原文的 释读。
• 刘歆《让太常博士书》曰:“欲抱残守缺, 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 心……专已守残,党同门,妒道真。”
•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曰:“汉人最重师 法,师之所传,弟子所受,一字毋敢出入, 背师说即不用。”
6/12/2019
17
古文经学派
• 古文经学家把六经当作历史,因而在治 学上重文字训诂和名物制度的阐释,反
6/12/2019
9
三、《尚书》的流传演变
• 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 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 • 3、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
6/12/2019
10
《史记·儒林传》
•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孝 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 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 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 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 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 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 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 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 矣。”
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成了“今文经学 派”和“古文经学派”。
6/12/2019
15
今文经学派
• 1、今文经学的神学化。汉代今文经学受战国以 来邹衍等人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较为明显。 对儒家原本较为平实的宗法思想和伦理观念进行 了神学化的改造。往往牵强附会,妄加穿凿, 《洪范五行》可谓其典型代表。
•鳴盛、江聲、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 是《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
6/12/2019
20
• (3)江灏等人的《今古文尚书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此书以题解、 注释、译文三种形式对《尚书》原文作 了较为详细的解说。
•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正统观。 • 2.是研究上古社会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 • 3.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具有深远的
影响 • (1)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 (2)它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 • (3)它为后世书志开了先例。
6/12/2019
19
六、《尚书》注本
• (1)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十三经注 疏本)。以南朝以来流行的各种义疏为基 础,恪守“疏不破注”的准则,把刘炫、 刘焯等人的著作综合起来并作了时代性的 发挥。
13
伪《古文尚书》的来源:
•பைடு நூலகம்《晋书》:
• “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 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 (皇甫)谧之外弟也;季授城阳臧曹, 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 又为预章内史 ,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 施行焉。”
• 此段记载被多数学者否认。作伪者是皇 甫谧、梅赜、王肃、还是孔安国,至今 为止,尚无定论。
四大部分,记事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
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记载
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 史内容。
•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
文献记录,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
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 主诏令、臣僚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6/12/2019
• 1、河间献王本《尚书》,约在汉景帝时 期。见《汉书·景十三王传》。
• 2、张霸“百两本”《尚书》。汉成帝时, 作伪高手张霸向朝廷献上他所捏造的一百 零两篇的《尚书》。见《汉书·儒林传》。
• 3、杜林漆书《古文尚书》。东汉杜林于 西州(今甘肃)得漆书《古文尚书》。见 《后汉书·杜林传》
6/12/2019
对今文经学派为现实政治所用的学风,
不取神学化的经学和充满妖妄灾异的谶
纬之学,倡导考证训诂、追根问底、探 求经文原意。
• 这两个学派在後来不断地相互竞逐,最
後到了东汉末年郑玄兼融今、古经学之
长,两派界线才归於泯灭,汉代经学也
是日後各代儒家学理传承的重要奠基时
期。 6/12/2019
18
五、《尚书》的价值
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尚书》
(一)
6/12/2019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尚书》的体例和内容。 • 2、了解今古文《尚书》的流变。 • 3、把握《尚书》史料价值和史学地位。 • 4、了解《尚书》的主要注释与研究。 • 5、掌握选文《牧誓》的基本内容、主要
词语和特殊句法。
6/12/2019
6/12/2019
14
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 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
由於经书散亡,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
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即所
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恭王
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
写的《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
“古文经”。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
一、关于《尚书》的命名
• (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 由于《尚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 命及相关的政治活动,故曰《尚书》。
• (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 上天垂文,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 (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 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 所为,下所书。”
• 2、今文经学繁琐而空疏的治学方法。重视阐述 六经的微言大义,因而在治学上注重章句,着力 于挖掘、阐释经典中的深刻含义。但往往对《尚 书》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使简单问 题复杂化,以至离题万里,十分繁琐。
6/12/2019
16
今文经学派
• 3、今文经学派恪守师法家法,抱残守缺, 党同妒异。
• (4)王定璋的《尚书之谜》 ,四川教 育出版社2000年。此书对《尚书》的版 本、篇目、流传、辨疑、文本等内容作 了通俗易懂的说明,可谓初入门者的辅 导书目。
6/12/201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