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文心雕龙,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刘勰的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该书以辨析文学艺术为主题,全面阐述了文学创作的要领和艺术原则。
它是中国文论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心雕龙一书涉及诸多文体,包括诗、赋、歌、乐、赋、剧、小说等,可谓博大精深。
其内容主要由绪论和下文八篇组成,下文包括理情、辩议、纪效、议尚、劝进、文教、志操、悦性八篇。
全书共三十余万言。
在当时的文学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都会学习并研读《文心雕龙》。
它以其独特的文学批评角度和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备受赞誉。
刘勰通过对不同文体的剖析和比较,发掘了不同文体之间的共性和独特之处,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奥秘。
《文心雕龙》的翻译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让世界各地的读者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精髓,也促进了中外文学交流与对话。
翻译作品要准确传达原书中的观点和意义,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进行适当调整和转化。
然而,《文心雕龙》的翻译并非易事。
首先,因为该书的内容广泛而深入,需要翻译者对不同文体和文学批评理论有深厚的造诣。
其次,因为中文和英文等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对于某些特定概念的准确翻译常常会遇到困难。
此外,因为该书是古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翻译者还需要对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翻译《文心雕龙》,翻译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准确传达原书中的观点和意义是最重要的。
尽可能地理解原书中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体规范,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进行适当调整和转化。
尽管不可能完全照搬原书的表达方式,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和转化,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最后,要有耐心和恒心。
翻译一本如此庞大而深入的著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果。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心雕龙》以其独特的批评角度和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为后世文学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文心雕龙简介
文心雕龙简介《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所著的一本文学批评理论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论宝典之一。
它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文学的本质、规律和技巧,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本书分为三十篇,主要内容涵盖了文学的基本理论、修辞技巧、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等方面。
刘勰以明代杨慎所编《文心雕龙》为蓝本,结合自己的文学批评经验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
他从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总结了文学的创作技巧和审美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感、念、思、情、志”五个层次的文学表达要素。
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在读者心中引起感动,激发起念头和思考,表达出情感和志向。
他强调了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作品才能够真正打动读者,产生艺术上的共鸣。
刘勰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修辞技巧和写作方法。
他详细论述了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描写、议论、叙事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技巧。
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整体统一性和个性化,要求作家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审美价值方面,刘勰强调了作品的创新和独特性。
他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能够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审美享受。
他提出了“奇”、“巧”、“新”、“异”的审美标准,鼓励作家在创作中追求独创性和创新性,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以求得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的来说,《文心雕龙》是一本系统而全面的文论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后世的文学批评家和作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无论是对于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当今社会,尽管《文心雕龙》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其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文学的本质和规律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刘勰提出的修辞技巧和写作方法也可以为当代作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成书于公元~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
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
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
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内容了解《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
分上、下部,各25篇。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写下。
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
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
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
《文心雕龙》是东晋文学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句,深刻地反映了刘勰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名句:
1."文章之要,一曰雕龙,二曰镂云。
"
译文:文章的要素,一是雕刻神龙,二是雕刻飞云。
2."文章合理,宛转可爱,谓之雕龙;言词丽媚,比类可观,谓之镂云。
"
译文:文章要合理,灵巧而可爱,称之为雕龙;言辞优美,形象生动,称之为镂云。
3."修辞之曲直有度,若钟磬之音。
"
译文:修辞的曲直要有度,如同钟磬悠扬的音律。
4."声情并茂,使物尽其意,谓之至音。
"
译文:声音和情感并重,使事物表达得淋漓尽致,称之为至音。
5."盖无论胜己伦比,言之似己,形之有己。
"
译文:无论是超越自己还是相互比较,言辞要贴近自己,形象要有自己。
6."圣人之书,古今共之,读者之心。
"
译文:圣人的著作,受到古今人们的共同尊崇,触动读者的心灵。
7."物情之微,用力易见,非用微言,何得知之。
"
译文:微小的事物,用力量难以观察,如果不用微妙的言辞,又怎么能够理解它呢。
这些名句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对修辞技巧的探讨,被后来的文学家引为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名言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名言1、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感情生动,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言辞,将道理表达出来,就会体现在文章中。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联系了一千支乐曲,才能够通晓声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之后,才能知晓如何识别兵器。
3、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蔚:文辞华美。
深刻的文章,内容多采且含蓄,言语之外韵味深藏不露。
4、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自身的才能与后天学习的知识能够相辅相成,文章的文采一定会称霸一时。
5、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诬:这里指违背实情。
文词夸张但是有所节制,增加华美的修饰,但不违背事实。
6、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瞻。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删除了字句,就会使得意思残缺,这样做是短缺,而不是核心的思想。
言辞扩充,但却使得语句重复,是繁杂,而不是丰富。
7、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诗歌有固定的体裁,但思想却没有固定的规矩。
随个人的性情来适应,很难有能将各种体裁都做的好的。
8、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说欢快,字字都涉及欢乐;谈及悲伤,字里行间都声带着哭泣。
这句话说明写文章言语与内容要一致。
9、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辩骚》。
选着奇伟的内容,但不失去其真实。
鉴赏花朵,但是不弄掉他的果实。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
文言文《文心雕龙》的概述及作者介绍
文言文《文心雕龙》的概述及作者介绍概述《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作者介绍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
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文学特点传统修辞学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方面。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这两方面都有精当而深刻的论述,尤其对消极修辞的论述,不仅论及文章技巧,而且深入到心理活动和思维规律与语言生成关系的层面,不仅当时直至今天也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语音在语音修辞方面,刘勰没有沿习名人沈约的“八病说”,而着重提出了“飞沉”问题、“双声叠韵”问题。
在《神思》中,刘勰就提出了“寻声律而定墨”的主张,在《声律》中又说:“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
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
”刘勰认为,作韵易而选和难。
足见刘勰不但非常重视而且准确把握了汉字汉语的语音特点,对语音修辞在理论上作出了可贵贡献。
语汇在语汇修辞方面,刘勰提倡慎重遴选词语。
语汇修辞中,还涉及用字,刘勰在《炼字》提出用字“四要则”: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
无怪刘勰叹曰: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
语法语法修辞部分,刘勰在《章句》中提出了要按内容安排章句和按情韵安排章句的主张。
刘勰主张,句式的选择上,用长用短,或长短穿插,整散结合,完全要符合情韵需要,情韵急,少音节短词句,情韵缓,可用舒曼之长句,情韵起伏跌宕,则可长短并用整散结合,以收荡气回肠之效。
刘勰《文心雕龙》“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刘勰《文心雕龙》“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一言穷理,两字穷形。
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至如《雅》咏裳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
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有删改)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2.《文心雕龙》是中国(朝代)文学理论家(人名)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3.根据文本概栝作者关于文学创作的主要观点。
【答案】1.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2.南朝刘勰3.描写景物结合自己思想感情细心琢磨;描写要“以少总多”;不宜追求华丽,堆蝴词藻。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
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根据名词“长卿(人名)”“势”“声”“山”“水”“诗人(《诗经》作者写的东西)”“辞人(辞句)”,虚词“之”“则”“而”,“诗人丽则而约言”和“辞人丽淫而繁句”结构相同,再结合本句大概意思:后来司马相如等人,于文章的气势力求奇特,于文章的音节力求动听,往往要用一系列的形容词藻,来描写山水景物。
这就真如扬雄说的《诗经》作者写的东西虽华丽,但恰如其分,而且文字也比较简约;辞赋家写的东西,就过于华丽,辞句也过于繁多。
句子可以断开为: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看看小编整理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吧!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原文】春秋代序①,阴阳惨舒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③,阴律凝而丹鸟羞④,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⑤心,英华⑥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⑦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⑧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⑨。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注释】①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
代:更替。
序:次序。
②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
秋冬为阴,春夏为阳。
惨,戚,不愉快;舒,逸。
③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
玄驹:蚂蚁。
步:走动。
④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
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
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
丹鸟:螳螂。
羞:吃。
⑤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⑥英华:美丽的花朵。
⑦郁陶:忧闷郁积。
⑧矜:严肃、庄重。
⑨“情以物迁”二句:《明》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译文】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
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阴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
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
至于人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情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最新版】目录1.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简介2.《文心雕龙》名句概述3.名句中所蕴含的文学思想4.名句对后世的影响及启示正文刘勰,字彦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
他所著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批评巨著,对后世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书中,刘勰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文学见解,其中一些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文心雕龙》的名句包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等。
这些名句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审美等诸多方面,展现了刘勰独特的文学思想。
首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味着只有广泛涉猎、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这一观点强调了作家在创作之前需要对生活、社会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
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文学大家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创作出了不朽的文学名篇。
其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则表明文学创作应紧密联系现实,与时俱进,为时代而歌。
这体现了刘勰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文学观。
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许多文人墨客为时代奉献了许多有价值的作品,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者,“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真实性与适度性。
这意味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又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做到适度夸张,既具有审美价值,又不失真。
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之,《文心雕龙》的名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所蕴含的文学思想,不仅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文学史观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文学史观研究综述一、引言《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刘勰。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对文学史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篇文章旨在综述《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的文学史观,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析。
二、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概述《文心雕龙·时序》是《文心雕龙》的第一卷,共分为十章。
其中,刘勰论述了文学创作的时序与章法,对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体裁及不同文学风貌进行了分类和概括。
他将文学发展过程分为开良、盛衰、兴废三个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中又分成了六个时序:1. 先秦时期2. 汉魏六朝时期3. 隋朝唐朝时期4. 五代十国时期5. 宋朝时期6. 元明清时期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以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文学特点、风貌和才子佳人,为后世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刘勰的文学史观1. 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刘勰认为文学发展有其规律,与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他将文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开良到盛衰再到兴废,体现了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他指出文学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
2. 文学创作的文体分类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对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类,包括诗、赋、曲、文、小品等,分析了各种文体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他强调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认为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3. 文学家与作品的关系在刘勰看来,文学史不仅是作品的历史,也是作家创作生涯的历史。
他关注文学家的时代背景、成就和影响,重视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他通过对重要文学家及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使得文学史更加具体和生动。
四、刘勰文学史观的意义和影响1. 为后世文学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文心雕龙·时序》中刘勰对文学史的分类和概括,为后世文学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原文注解与鉴赏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原文注解与鉴赏文心雕龙·神思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
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密则无际,疏则。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沉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鞍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
难易虽殊,并资博练。
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若情数诡杂〔51〕,体〔52〕变迁贸〔53〕,拙辞〔54〕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
视布于麻〔55〕,虽云未费〔56〕,杼轴〔57〕献功,焕然〔58〕乃珍。
至于思表纤旨〔59〕,文外曲致〔60〕,言所不追〔61〕,笔固知止〔62〕。
古诗文心雕龙全文翻译_文心雕龙作者及名句翻译赏析
古诗文心雕龙全文翻译_文心雕龙作者及名句翻译赏析《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着。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分为“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总序”等五部分。
其中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打下理论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探讨,也是全书精彩部分;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文心雕龙》全书受《周易》二元哲学的影响很大。
《文心雕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批评的书,“体大而虑周”,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
刘勰把全部的书都当成文学书来看,所以本书的立论极为广泛。
《文心雕龙》文章列表:原道第一征圣第二宗经第三正纬第四辨骚第五明诗第六乐府第七诠赋第八颂赞第九祝盟第十铭箴第十一诔碑第十二哀吊第十三杂文第十四谐隐第十五史传第十六诸子第十七论说第十八诏策第十九檄移第二十封禅第二十一章表第二十二奏启第二十三议对第二十四书记第二十五神思第二十六体性第二十七风骨第二十八通变第二十九定势第三十情采第三十一熔裁第三十二声律第三十三章句第三十四丽辞第三十五比兴第三十六夸饰第三十七事类第三十八练字第三十九隐秀第四十指瑕第四十一养气第四十二附会第四十三总术第四十四时序第四十五物色第四十六才略第四十七知音第四十八程器第四十九序志第五十《文心雕龙》是刘勰在入定林寺的后期所写,是“齿在逾立”之年的作品,他曾帮助僧佑整理佛经,有学者认为《文心雕龙》多少有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知识点总结
刘勰文心雕龙知识点总结一、《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1. 刘勰生平刘勰(约466-约530),字义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
他出生在山东,后来移居扬州。
刘勰精通经史,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批评。
他的思想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道家、墨家和法家诸家之长。
他的著作《文心雕龙》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之作。
2. 《文心雕龙》的创作背景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背景是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文化发展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局面。
刘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助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文学创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二、《文心雕龙》的内容概况1. 《文心雕龙》的体例《文心雕龙》共20卷,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的内容主要是论述文学创作的心法和原则,下篇则是具体剖析文学修辞的技巧和方法。
《文心雕龙》的结构严密,内容翔实,论证周密,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
2. 《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文心雕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文学是要想象、要创造、要虚拟、要美化的。
文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言传情、以文抒志、以文为快、以诗妙心等。
(2)文学创作的原则:刘勰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六字箴言,即“严谨正直审慎精研”,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态度。
(3)文学创作的心法:刘勰强调文学创作需有“灵感”和“技法”的结合,要有“积蕴”和“沉潜”的过程,要有“真情”和“意境”的营造。
(4)文学修辞的技巧:刘勰深入剖析了文学修辞的技巧和方法,包括比兴、比类、象物、转喻、典比、对类、指事、象声、对仗、相映、照影、暗射等。
3. 《文心雕龙》的影响《文心雕龙》一书的影响非常广泛。
首先,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方面,《文心雕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之作,为后世文学评论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其次,《文心雕龙》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也有重要的影响。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以下是分享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原道第一作者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①,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②,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⑤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⑥,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⑦。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注释】①璧环状的玉。
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②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
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⑥贲(bì)装饰。
华花。
⑦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锽钟声。
⑧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译文】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
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解说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解说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由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所著。
这部作品博大精深,系统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原理、方法、技巧以及文学批评的标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心雕龙》全书分为五十篇,涵盖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各个方面。
刘勰在书中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
同时,他也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认为文学是传播道义、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详细分析了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各个环节。
他强调文学创作要遵循“神思”、“体性”、“风骨”等原则,即要在深入思考、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用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风格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刘勰还提倡“博览群书”,认为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在文学批评方面,《文心雕龙》提出了“六观”说,即从六个方面来评价文学作品:一观位体,即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二观置辞,即作品的语言和表达;三观通变,即作品的创新和变化;四观奇正,即作品的独特性和规范性;五观事义,即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六观宫商,即作品的音韵和节奏。
这一评价体系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不仅系统地总结了前代文学批评的成果,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在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中,通过对《文心雕龙》的深入解读和生动呈现,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精髓和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一)文之为德也1,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2,方圆体分3,日月叠璧4,以垂丽天之象5;山川焕绮6,以铺理地之形7。
此盖道之文也8。
仰观吐曜9,俯察含章10;高卑定位11,故两仪既生矣12。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13,是谓三才14。
为五行之秀15,实天地之心16。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龙凤以藻绘呈瑞17,虎豹以炳蔚凝姿18。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19;草木贲华20,无待锦匠之奇21。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22,调如竽瑟23;泉石激韵,和若球锽24。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25。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26;有心之器,其无文欤27?〔译文〕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它和天地一起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同时,一片锦绣似的山河,也展示了大地条理分明的地形。
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产生的文采。
天上看到光辉的景象,地上看到绚丽的风光;天地确定了高和低的位置,构成了宇宙间的两种主体。
后来出现钟聚着聪明才智的人类,就和大地并称为“三才”。
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是天地的核心。
人都具有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
人以外其他事物,无论是动物或植物,也都有文采。
龙和凤以美丽的鳞羽,表现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动人的皮毛,而构成壮丽的雄姿。
云霞的彩色,比画师的点染还美妙;草木的花朵,也并不依靠匠人来加工。
这些都不是外加的装饰,而是它们本身自然形成的。
还有林木的孔窍因风而发出声响,好像竽瑟和鸣;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韵,好像磬钟齐奏。
所以,只要有形体就会有文采,有声音就会有节奏。
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都有浓郁的文采;那么富有智慧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呢?〔注释〕1文:《文心雕龙》全书中单独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处(据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文心雕龙新书通检》)。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
22)籁:风吹孔窍发出的声音。(23)竽:像笙,吹奏乐
(24)球:玉磬,敲击乐器。锽:
(25)郁然:草木茂盛貌,形容文采丰盛。2.人文之
2)正文及注
《易》象惟先。庖牺画
、《坤》两位,独制《文言》。
《洛书》韫
,
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
《雅》、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24)益、稷:伯益、后稷,
(25)敷奏:臣下对君主
(26)夏后氏:指禹。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27)
(28)九序:九,虚数,指一切。九序,
(29)弥缛:弥,更加;
繁。(30)逮:到。(31)胜:胜任,能相配。(32)《雅》、
:《诗经》中的《雅》诗和《颂》诗。被:及,指影响。
33)文王:周文王姬昌。患忧: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
因此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木铎启而千里应,
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换句话
3.爰
3)正文
、《洛》,问数乎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
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民胥以效。注释:(1)爰:于是。风姓:指伏牺,
(2)暨:及、到。(3)玄圣:前圣,指伏牺等
(4)素王:指孔子。古代称有帝王之道而无其位的人为
摇)辞》;它如玉石的花
,对
,正如在音乐上集各种乐器声
自然之道也。”人是天地间的灵魂,因此语言的诞生,
其无文欤?”本段开始,自然而然地由作为一切存
即宇宙自然之“文”,转到了“人”之“文”,即“人
即人的一切外在表现,包括“仁义礼智信”的外显。文章、
《易》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
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以下是分享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原道第一作者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①,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②,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⑤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⑥,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⑦。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注释】①璧环状的玉。
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②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
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⑥贲(bì)装饰。
华花。
⑦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锽钟声。
⑧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译文】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
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南朝宋代刘勰所写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文学批评集成,被誉为“文学批评的圣经”。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文心雕龙的原文及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学理论。
一、《文心雕龙》简介《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文学批评汇编,共分为十篇,包罗万象。
刘勰在书中涵盖了很多文学范畴,包括文学分类、文学艺术、文学传统、文学规范等等。
这本书于南朝宋代刘勰时期创作完成,严格来说它更像是一部写作指南,为文人提供了指导他们如何写作以及如何在文艺创作中追求真理、表达情感和展示个性的方法。
这本书以文学创作的四种基本要素——主题、情感、思想和文学技巧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不仅提供了文学学者、作家和艺术文化爱好者极具参考价值的文学规律和文艺创作技巧,更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和意识体验。
二、《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主题之要原文:凡作品之成则必有主题。
主题, 则是作者发源于气象风俗并与之相关连的深切思虑;主题,是诠解生命之真谛;主题,是反映历史之风貌;主题,是体现审美之趣味。
所以作品之主题若是不正,则其形式再为美丽,亦无所谓好作品也。
翻译:A work must have a theme in order to be completed. The theme must originate from the author's profound reflection related to the climate and customs. The theme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life, the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yle, and the embodiment of aesthetic taste. Therefore, if the theme of a work is not correct, even if its form is beautiful,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good work.2.文学之道原文:然古文者本以传主旨、达情思、发议论为主,故不拘于形式,亦不计创制,但凡能达其旨、引其意者,皆可谓之佳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勰《文心雕龙》
《文》的上半部从《明诗》起到第二十五篇《书记》论述文体各篇,在篇名中提到的文体共有33类: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
……
他的文体分类,有大有小,主次分明,诗赋是当时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故摆在最前面。
自《明诗》至《哀吊》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皆有有韵之文与无韵之笔,而自《史传》以至《书记》均为无韵之笔。
还提出了评论文体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