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共5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d07bd8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6.png)
杜甫《春望》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身处沦陷 的长安城,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深重苦难,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 。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春夜喜雨》内容概述
描述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 刻画春雨绵绵、润物无声的特点。 展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春晓》内容概述
01
描绘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
02
抒发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 光的美好心情。
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 容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情感,代表作有《琵 琶行》、《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与动机
李白《将进酒》
白居易《琵琶行》
此诗为李白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 对人生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
此诗为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所作, 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03
通过听觉感受和联想,表现 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静夜思》内容概述
刻画诗人客居他乡、 深夜难眠的孤独感受 。
构成一幅幽静、凄清 的月夜思乡图。
借助月光、霜等自然 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
古诗风格特点分析
对仗工整
三首诗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句更加整齐、有节奏感。
描绘细腻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和内 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三首
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分别是《春夜喜雨》、《钱塘湖春 行》和《江南春》。
钱塘湖
即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难点字词辨析
发生
在《春夜喜雨》中,“发生”一 词用来形容春雨的到来,意为“ 产生、出现”。与现代汉语中的
“发生”意思有所不同。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35cd8ab9dd88d0d233d46a51.png)
诗人乘船路过安仁时见到的情景。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读 准 字 音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zhē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小渔船里坐着两个 小孩,
一叶渔船两小童,
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 篙和桨。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不得没有下雨他们也 张开伞呢,
怪生无雨都张伞,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 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 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练习
哪两句刻画了小童的童真和稚气?
哪两句告诉我们两小童张伞原因的句 子?
哪两句解开了诗人的疑惑?
哪两句刻画了小童的童真和稚气?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哪两句告诉我们两小童张伞原因的句子?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哪两句解开了诗人的疑惑?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总结
这首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 都是儿童稚气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之情。当然,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 童心未泯。
无忧无虑
这是一个(天真烂漫 )的牧童。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 淡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小结:
《牧童》这首诗作者向我们展示一 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透过这首 诗,我们也看到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 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 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54张PPT)
![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fb40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0.png)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吗?
白日放歌/须/纵酒,
诗人春天启程,此时 还没有启程返乡。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巴峡”到“巫峡”再到“襄阳”最后到 “洛阳”实际距离并不近,读诗时为什么觉得这些地 方仿佛离得很近呢?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轻快、迅捷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自由朗读诗的后四句,前两句读得酣畅淋漓 一些,最后两句则要读出其中的轻快、迅疾,表 达出诗人迫切的心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
·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看图背诗。(课后第1题)
简介诗人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 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 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等。
简介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合称“李杜”。
遗 民 泪 尽 胡 尘 里 ,“遗民这”句的诗心表情达还是是 南 望 王 师 又 一 年 。诗人的心情?
绝望的心情。
借遗民之口表达诗 人的心情。
此时中原已经沦陷了六十多年,诗人身在南方 北望中原,会是怎样的心情?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用沉痛的语气读这首诗的后两句,“尽” 和“又”稍稍加重语气,充分表达出诗中深沉 的感情。
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ad40e4344afe04a1b071dee1.png)
一叶渔船CHE两NLI 小童,
25
2021/3/27
收篙停棹CHE坐NLI 船中。
26
2021/3/27
怪生无雨CHE都NLI 张伞,
27
2021/3/27
不是遮头CHE是NLI 使风。
28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2021/3/27
CHENLI
21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2021/3/27
CHENLI
22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 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021/3/27
CHENLI
19
《牧童》中“铺”字好在 把草 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平缓舒适的 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的意 思是 逗弄 ,好在 传达出了风中
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 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
2021/3/27
CHENLI
20
CHENLI
30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 气、可爱和天真。
2021/3/27
CHENLI
3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 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2021/3/27
2021/3/2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PPT共74页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PPT共7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15e092384868762caaed5d7.png)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PPT(完美版)可编辑全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PPT(完美版)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ac4e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a.png)
不知所措
垂头丧气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读出儿童的失望。
1 古诗三首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 第2题)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穿林而过)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 ), 发出了如(玻璃破碎 )的声音。唉,太 令人( 失望 )了!
弄 动作: 脱 穿 敲
天真活泼 童趣盎然
冰
器物: 银钲 玉磬 玻璃
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 稚气的小孩脱冰作戏的场景,展现了儿童 自得其乐 的盎然意趣。
1 古诗三首
乡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 陶醉,也让诗人陶醉了,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三首让人陶醉的古诗——《村晚》。
1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C )。
A.供·认不讳(g ōng ) B.供·不应求(g òng ) C.理解·(jiě)
杂兴·(xīng) 耕耘·(yún) 白昼·(zhòu)
1 古诗三首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1 古诗三首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 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喜爱 拟人
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
1 古诗三首
浸:青山、落日倒 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 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 象。
1 古诗三首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 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 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 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zhòu
昼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23a6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2.png)
主旨归纳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 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 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 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69
新知讲解
作业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 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
目录
壹 新课导入 贰 作者简介 叁 初识课文 肆 字词学习 伍 新知讲解
3
学习目标
1. 会认“昼、耘、
供、稚、漪”5个 生字,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正确书 写会写字“昼、耘、 桑、晓”。
2. 有感情地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借助注释和理解古 诗的大意。
59
新知讲解
草满池塘水满陂
释义: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60
新知讲解
草满池塘水满陂,
“水满陂”,是说正逢多 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61
新知讲解
山衔落日浸寒漪
释义: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
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
62
新知讲解
山衔落日浸寒漪
本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 挂在山头上的情况,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 水中。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 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 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这两句写人。与前两句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 得生动活泼“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 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牧童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 而是“无腔信口吹”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 真活泼、淳朴无邪。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81f7512c1ed9ad51f11df209.png)
课后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明天课堂默写,请 大家回去认真背诵;
2.背诵两首古诗的大意和小结; 3.在“词语本”上认真抄写古诗; 4.在作业本上工整抄写课后生字。
精品PPT
精品PPT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 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 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 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 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 当做词牌。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 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有下雨他们也张开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 使风让船前进啊精!品PPT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 气、可爱和天真。
精品PPT
茅檐低小,精溪品PP上T 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精品,PPT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精品中PPT 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精品溪PPT 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相吴媚音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精品PPT
m牧ù 童
(唐)吕岩
读 准
pū 草铺横野六七里,
字 音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suō
不脱蓑衣精品卧PPT 月明。
读 草铺/横野/六七里,
出 笛弄/晚风/三四声。
节 奏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精品PPT
草铺横野精品六PPT 七里,
笛弄晚风精品三PPT 四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d6c6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0.png)
互动课堂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 诗歌大意。
幼小的孩子 一般指铜盆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孩子们被敲打冰块儿发出的美妙的声音 陶醉了,边敲边舞,不亦乐乎。忽然,这声 音戛然而止,传来了另一种声音,到底发生 了什么事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 吧!
02
结构与布局规划
1-清晰逻辑框架 2-突出重点信息 3-统一风格与配色方案
03
文字与图片运用
1-简洁明了文字表达 2-高质量图片素材选择 3-图文结合增强视觉效果
04
幻灯片设计技巧
• 1-简洁美观幻灯片样式 2-恰当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 • 3-注重版式和排版规范 4-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05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是什么“浸” 在水中?
落日、青山倒映 水中,与涟漪融为一 体、摇曳闪烁的美丽 景象。
总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和《村晚》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 不同?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村晚》
一片繁忙的景象
悠闲的景象
主题概括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展现了农家夏忙时, 的劳动场面。古诗的前两句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 出农家耕织 的场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 “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 天真可爱 ,流 露出 赞扬之意。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 浓的生活气息。
童孙未解供耕织。
从事。
gòng
供奉 供养 供职
gōng
提供 供给 供应
随性而写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
作者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ad25f460b84ae45c3b358c44.png)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里写大儿子和中儿子的勤 劳,是为了为下一句,小儿子的天 真、活泼的形象埋下伏笔。)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 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 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 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 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谈谈你从词中悟到的思想感情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
准
gāo zhào
字 收篙停棹坐船中。
音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z遮h头ē 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 出 节 收篙/停棹/坐船中。 奏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 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是 代诗人 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
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
的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
《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 杨万 里 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 的是作者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 是作者的 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 池》
课后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明天课堂默写,请 大家回去认真背诵;
清平乐 ·村居
2020年最新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三首》课件
![2020年最新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daf984f705cc1755270983.png)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5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24ae5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3.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53页)一、古诗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睡眼惺忪地醒来,听到四处鸟儿的啼鸣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春天的短暂,因为夜晚的风雨声让花朵凋谢,让人不禁思考春天的花朵能开多久。
二、古诗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疑是地上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在地面上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三、古诗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远方的景象。
诗人看到太阳依着山峦落下,黄河奔腾入海,感叹大自然的壮丽。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想要穷尽千里视野的愿望,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三首古诗分别从春天的早晨、寂静的夜晚和登高远望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53页)四、古诗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睡眼惺忪地醒来,听到四处鸟儿的啼鸣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春天的短暂,因为夜晚的风雨声让花朵凋谢,让人不禁思考春天的花朵能开多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
五、古诗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疑是地上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在地面上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六、古诗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远方的景象。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76541bb865ce050876321339.png)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 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 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 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 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 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 “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 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看图,你感到了什么?
(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 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 感受。)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 (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 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 聊天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 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 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相吴媚音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 读 yuè 。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安宁、悠 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 农村生活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
。
《牧童》是 唐 代诗人 吕岩 的作 品。诗的第一句话写 所见 ,第二句 写 所听 ,分别从 视觉 和 听觉 上 给人感受,“六七里”和“三四声” 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 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诗的三四 句写 吃饱饭的牧童休息 的情景,塑造 了一个 无牵无挂 、自由自在 的牧童 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 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 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来的?
• 可爱、调皮、疲倦。
• 一个“弄”,一个“卧”。
《牧童》是 代诗人 的作品。
诗的第一句话写
,第二句写
,
分别从 和 上给人感受,“六七
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
是为了突出 和
。诗的三四句
写
的情景,塑造了一个
、
的牧童形象,表达了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小茅草屋。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屋里传来一阵带着醉意的相互逗乐 的吴音,这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 发夫妻。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豆田里的杂 草,二儿子在编鸡笼,调皮可爱的 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顽皮 的样子让人喜爱。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放牧归来,吃饱后已是黄昏。 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 天地里休息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 淡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 到牧童的快活?
怪不得没有下雨他们也张开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 使风让船前进啊!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 气、可爱和天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 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 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 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悠 扬的笛声。(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 晚风中传来悠扬的、时续时断的笛声。)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
准
gāo zhào
字 收篙停棹坐船中。
音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z遮h头ē 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 出 节 收篙/停棹/坐船中。 奏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牧童》中“铺”字好在 把 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平缓舒适 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 的意思是 逗弄 ,好在 传达出了 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 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 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背诵两首古诗的大意和小结; 3.在“词语本”上认真抄写古诗; 4.在作业本上工整抄写课后生字。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 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 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 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 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 当做词牌。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吴音,相白媚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 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 “无赖”,“亡” 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舟过安仁》是 代诗人 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
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
的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
《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 杨万 里 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 的是作者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 是作者的 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 池》
课后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明天课堂默写,请 大家回去认真背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相吴媚音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 读 yuè 。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 “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 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辛弃疾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其词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yuè
清平乐·村居(宋)相m媚è好i ,白发谁家翁ǎ媪o? 大儿c锄h豆ú 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b剥āo莲蓬。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 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 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 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 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 吧。
小学语文五年级
5 古诗词三首
读 草铺/横野/六七里,
出 笛弄/晚风/三四声。
节 奏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