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复习过程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f7ac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c.png)
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概述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是一个知名的学者,他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布鲁姆提出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系统,该系统将学习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心理动作目标。
这一系统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指个体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发展目标。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记忆(记忆识记):学生能够回忆和识记相关信息,例如背诵诗歌、乘法口诀等。
这是学习的基础,有助于后续的认知阶段。
2.理解(理解概念):学生能够解释和解释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情境中。
这需要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
3.应用(应用知识):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和情境中,发展实际运用能力。
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4.分析(分析问题):学生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并理解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5.综合(综合信息):学生能够将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涉及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6.评价(评价结果):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提出合理的理由和依据。
这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帮助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情感目标除了认知目标,布鲁姆还强调了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兴趣等方面的目标。
1.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信任: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支持的。
3.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布卢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完整版
![布卢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3703b249649b6649d74711.png)
布卢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布鲁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布卢姆认知目标知识维度分类二维分类框架运用举例教育目标(educationalobjectives)同教育目的或宗旨(aim,purposesandgoal)关系密切,在课程改革中又紧紧地同内容标准(contentstandards)或课程标准(curriculumstandards)联系在一起。
但不管我们怎么称呼,教育目标在系统设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简单的说,我们希望学习者学会的东西,既是教学的预期结果,也就是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活动,像阅读教材,做实验,参观旅行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的手段。
所以,教学活动不是目标。
同理,测验本身也不是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
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
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
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
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学习者将学会区分(认知过程)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知识)"。
其中,"区分"是属于认知过程中"分析"的一个具体类别;名词短语"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预期学习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线索――"体制"是一个概念性知识。
所以,根据二维矩阵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目标就落在"分析"和"概念性知识"相交的方格内。
既然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矩阵内每一个具体结合就是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
用最简明的话来说,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和评价者评价。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7df07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a.png)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
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实用的东西呢!你看啊,布鲁姆把认知领域分成了六层,就好像爬楼梯一样,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难。
最下面那层呢,就是记忆。
哎呀,这不就像是我们记电话号码、记单词嘛,虽然简单,但是没它可不行呢!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后面的楼层可就爬不上去啦。
再往上一层,理解!这就好比是你拿到一本超级厚的书,你得搞明白它到底在说啥呀。
可不是光记住字就行,得理解其中的意思呀,对吧?然后呢,应用!这就像是你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你得真的骑出去,在路上跑起来呀!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这才是真本事呢。
分析这一层呢,就好像是个侦探,要把一个复杂的事情拆开来,仔细研究研究,看看里面到底有啥门道。
综合呢,那就是创造啦!就好比你用一堆零件,组装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来,多厉害呀!最后一层,评价!这可不得了,你得像个大师一样,对各种东西发表你的高见,判断好坏呢。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说学做饭。
你得先记住各种食材、调料的名字和用量吧,这就是记忆。
然后你得理解怎么做饭的步骤和原理呀,这是理解。
接着你得自己动手做出来,这就是应用。
你还得分析一下为啥有的菜好吃,有的不好吃,这是分析。
你能自己创造出一道新菜,那就是综合。
最后,你还能评价一下自己做的菜和别人做的菜,这就是评价啦!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就像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指明灯呀!它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还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咱可不能小瞧它哦,它能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目标,更有效率呢!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个分类法,我们学习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吗?有了它,我们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越来越厉害!难道不是吗?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让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6128e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4.png)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文章】目录:一、引言二、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 记忆目标2. 理解目标3. 应用目标4. 分析目标5. 评价目标三、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发展1. 知识获取阶段2. 知识理解阶段3. 知识应用阶段四、布鲁姆目标分类及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五、结论一、引言在认知领域,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了一种广为流传的目标分类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这个分类系统帮助教师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并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系统以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教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分类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五个层次。
1. 记忆目标记忆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记住和回忆出学习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这一层次的目标主要关注对事实、概念、定义和规则的记忆和识记。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需要记住基本的运算规则和公式。
2. 理解目标理解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和信息的含义和概念。
在这个层次上,学习者不仅仅是记住了相关知识,还能够解释其意义。
在学习外语时,学生不仅需要能够记住单词的拼写和发音,还需要理解这些单词的意思。
3. 应用目标应用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学习者需要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学习物理时,学生需要能够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实际物体运动的问题。
4. 分析目标分析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解和分析,辨别出其组成部分和关联关系。
学习者需要能够识别问题的特征和模式,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能够分析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5. 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评价和判断。
学习者需要能够评估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968f8b84254b35eefd34f6.png)
2.理解(Understand)——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
解释(Interpreting)
澄清(Clarifying)
释义(Paraphrasing)
描述(Representing)
转化(Translating)
说明(Explaining)
建模(Constructing models)
构建一个系统的因果关系(例如,说明法国18世纪重要事件的原因)
3.应用(Apply)——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
执行(Executing)
执行(Carrying out)
将程序应用于熟悉的任务(例如,两个多位数的整数相除)
归入(Subsuming)
确定某物某事属于一个类别(如概念或类别)(例如,将观察到的或描述过的精神疾病案例分类)
总结(Summarizing)
概括(Abstracting)
归纳(Generalizing)
概括总主题或要点(例如,书写录像带所放映的时间的介绍)
推断(Inferring)
断定(Concluding)
评论 (Critiquing)
判断(Judging)
发现一个产品与外部准则之间的矛盾;确定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外部一致性;查明程序对一个给定问题的恰当性(例如,判断解决某个问题的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好)
6.创造(Create)——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性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产生(Generating)
假设(Hypothesizing)
基于准则提出相异假设(例如,提出解释观察的现象的假设)
计划(Planning)
利用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构建新型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堂模式
![利用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构建新型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堂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01d5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0.png)
利用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构建新型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堂模式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是教育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它认为教育目标可以按认知维度划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三大类。
在英语词汇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理论构建新型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堂模式。
1. 认知目标英语词汇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词义、词形、词性、用法等方面。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让学生背诵单词、组织词汇测试等方式进行复习。
为了更加科学地复习,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1. 制作词汇卡片:将英语单词、词义及例句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记忆。
并且可以让学生相互检查,对错的抽出下一轮进行复习。
1.2. 制作词组: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去学习词组、短语,从而让学生学到原文中使用到的更多的表达方式。
1.3. 组织词汇瘦身活动: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单词卡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教师在一个桌子上放上不同的题目卡或者图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记忆找到卡中对应的单词,找到后将卡留在自己的桌子旁边。
当教师说停止时,看谁的单词卡留下来最少。
2.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英语词汇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成情感目标:2.1. 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复习中加入一些诙谐有趣的场景,让学生觉得英语词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且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
2.2. 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可以通过网络红人制作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单词掌握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通过词汇的复习和讲练,强调学生学习英语的价值并去建立学生的语言观和要学习多语言的意识,减少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恐惧感。
3.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在英语词汇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成技能目标:3.1. 听力训练:学生可以听教师朗读单词、阅读理解文章等,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3.2. 口语训练:可以采用两个学生组成一组,由教师发放不同的词汇卡片让学生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4fd8195a98271fe900ef9f0.png)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公布出来,该领域的教育目标包含由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教资考试经常以例子反选的形式出现,需要我们对每个概念有准确的把握,接下来,将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进行区分。
一、知识:记住所学材料,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等的回忆;可使用的描述动词:定义、叙述、背诵等。
例1、背诵《春江花月夜》。
例2、匹配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间和名称。
二、领会:领悟所学材料的意义,但不一定将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可用描述动词:解释、辨别等。
例 1、概括《老人与海》的故事。
例2、通过阅读,辨别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各自的特征。
三、运用:将所学概念、规则等运用于新情景中的能力;可以描述动词:计算、操作等。
例1、演示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模拟商店购物,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分析: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 ;可用描述动词:分解、说明等。
例1、让学生将《荷塘月色》的结构分解出来。
例2、让学生区分一篇报道中的事实与观点。
五、综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可用描述动词:创造、编写等。
例1、让学生设计出科学试验程序。
例2、给定事实材料,写出一篇报道。
六、评价:对材料作价值评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评判;可用描述动词:评价、对比等。
例1、评价孔乙己的价值观。
例2、给定两篇报道,让学生评判那篇更真实可信。
考题再现例 1.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概括出《孔乙己》的故事情节,这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 )。
A.知识水平B.领会水平C.分析水平D.评价水平【答案】B。
解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领会水平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概括出《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就是把握该文章的整体意义。
例 2.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别所给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逻辑”,这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 )。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dcb5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1.png)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回忆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几乎原封不动地记住教学所呈现的材料时,与之相关的认知过程类别就是记忆/回忆,它涉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
记忆/回忆类别的两个具体认知过程是识别和回忆,与该类别相关的知识可能是事实性知识或概念性知识,也可能是程序性知识或元认知知识,还可能是这几类知识的某种组合。
2.理解理解需要在将要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更为具体地说,理解是新获得的知识与现有的心理图式和认知框架的整合。
因为概念是组成这些图式和框架的基本模块,所以,概念性知识是理解的基础。
理解类别中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
3.应用应用涉及使用程序去完成练习或解决问题,因此,应用与程序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练习”这类任务,学生已经知道需要使用的适当程序因此已经形成相当程式化的完成步骤。
对于“问题”这类任务,学生起初不知道解决问题的程序,所以,他们必须首先确定程序然后才能解决问题。
应用认知类别包括两个具体的认知过程:执行——其任务是完成练习(学生熟悉的);实施——其任务是解决问题(学生不熟悉的)。
4.分析分析涉及将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分析认知类别包括区别、组织、归因三个具体的认知过程。
分析类别的教育目标包括学会确定信息的哪些部分是相关的或重要的(区别)、信息各部分是以什么方式组织在一起的(组织)以及信息背后的目的(归因)。
虽然学会分析本身就可以当作目的,但在教育上可能更有理由把分析当作理解的外延,或当作评价、创造的开端。
5.评价评价是指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一些是常使用的准则包括质量、效果、效率和一致性等。
这些准则许是由学生或其他人决定。
标准可以是定量的(如,够量了吗?)也可以是定性的(如,够好了吗?)我们能够把标准应用到准则上。
评价类别包括的认知过程有检查(判断内部一致性)和评论(基于外部准则进行判断)。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df2b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6.png)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简介认知领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语言等方面的问题。
布鲁姆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认知目标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
一、布鲁姆对认知目标的分类1. 认知目标的三种类型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三种类型:认知信息处理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1)认知信息处理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思维和记忆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记忆:即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以备后续使用。
- 知识:即掌握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相关信息。
- 理解:即理解某种事物或现象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 应用:即将已经掌握和理解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情感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情感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表达:即通过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情感理解:即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 情感调节:即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
(3)行为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行为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动机:即推动人类行动的内在因素。
- 行为执行:即将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
- 行为反馈:即了解行为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
2. 认知目标分类的意义布鲁姆对认知目标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通过将认知目标分成不同类型,可以更加系统地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从而深入挖掘认知心理学领域中许多重要问题。
二、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发展历程1. 儿童思维发展布鲁姆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思维发展问题。
他提出了“层次结构”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逐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理论对于儿童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教育目标分类问题。
他提出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种类型,从而指导教育者更好地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
布鲁姆认知过程
![布鲁姆认知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fe01c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e.png)
布鲁姆认知过程我想跟你聊聊布鲁姆认知过程,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有用的东西呢!你知道吗?就像我们建房子,从打地基到最后盖好屋顶,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
布鲁姆认知过程就像是这个建房子的过程在我们大脑学习和思考中的映射。
布鲁姆把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
最开始的那个层次叫记忆。
这就好比我们大脑里有个小仓库,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像货物一样存放在里面。
比如说背单词,那些单词就先被存进这个小仓库里。
我有个朋友小明,他就特别擅长这个。
老师要求背的古诗,他总是能很快背下来。
我就问他:“你咋这么厉害呢?”他就笑着说:“这就是记忆嘛,就像把东西放进抽屉,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就行。
”可是,仅仅会记忆就够了吗?那肯定不够啊!接下来就到了理解这个层次。
理解就像是给仓库里的货物贴上标签,你得知道这货物是啥、有啥用。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理解概念可太重要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做数学题,那道题是关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我当时就只记住了公式,可真正做的时候就懵了。
小红就过来跟我说:“你光记住公式可不行,你得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为啥底乘以高还要除以二呢。
”这就像你看到一个工具,你得知道它怎么用,而不是只知道它叫什么。
再往上呢,就是应用。
这个就好比我们从仓库里拿出工具去干活。
还是说数学题,理解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之后,就能应用这个公式去解决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面积问题了。
这时候我就像个小工匠,拿着我的工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我就想啊,要是只会记忆和理解,却不会应用,那知识不就白学了吗?就像你有一堆建筑材料,却不知道怎么盖房子一样,多可惜啊。
然后就到了分析这个层次。
这就像是把房子拆开来,看看每一块砖头是怎么放的,每一根大梁是怎么支撑的。
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分析文章结构、人物关系之类的就属于这个层次。
有一次讨论一篇小说,小刚就特别厉害,他把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说:“你看,这个人物在这里出现,他的行为和语言其实是为了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就像齿轮一样,一环扣一环。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复习进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131f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d.png)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复习进程引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是经典的教育目标分类模型,也是教育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
它将学习过程划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技能过程三个维度,其中认知过程维度是最核心的一个。
认知过程维度包括了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认知层次,这些层次描述了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不同能力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重点讨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中的各个层次以及复习进程的实施。
一、知识记忆层次知识记忆是指学习者能够记住并回忆事实、概念、概括、规则等知识内容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记住它。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复习,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记忆。
这可以通过背诵、复述、总结等方式来实现。
二、理解层次理解是指学习者能够解释和阐释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理解层次的复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的解释和演示,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的内涵。
例如,可以通过解答问题、解答例题、讲解知识点等方式来加深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应用层次应用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层次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练习和讨论,激发学习者的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习者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四、分析层次分析是指学习者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
在分析层次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问题拆解和论证等方式来提高学习者的分析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习者进行问题拆解和详细分析。
五、评价层次评价是指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在评价层次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习者所完成任务的评价和反馈来促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指标,让学习者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创造层次创造是指学习者能够创造新的观点、思路、解决方案等的能力。
最新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教学内容
![最新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afa0b1f336c1eb91a375de2.png)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
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低阶思维技巧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低阶思维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160fc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0.png)
教学计划: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低阶思维技巧教学目标•理解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掌握低阶思维技巧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能够运用低阶思维技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和低阶思维技巧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低阶思维技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课堂练习:设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低阶思维技巧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1:引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和低阶思维技巧有了解吗?步骤2: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介绍•通过PPT或者黑板等方式,讲解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解释每个层次的含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步骤3:低阶思维技巧概述•介绍低阶思维技巧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其在解决问题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解释低阶思维技巧的几个基本概念:观察、分类、比较、归纳、分析、解释、描述等。
步骤4:低阶思维技巧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低阶思维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观察和描述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再例如,给出一个分类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将问题中的元素进行分类和比较。
步骤5: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低阶思维技巧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并互相评价对方的观点和解决思路。
步骤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低阶思维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思维技巧,回答相关问题。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3c6f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0.png)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Bloom's Taxonomy)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教学和评估教学成果的教育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提出并发展完善。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心理动力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再细化为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便于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本文将对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关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思维水平。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记忆(Knowledge)记忆是最基础的认知层次,指的是学生能够记住、回忆和重述已经学过的知识、概念或事实。
例如,学生能够记忆并重述一首诗歌的内容,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科学知识点等。
2.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所学知识的含义和意义,能够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或者解释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生能够解释一个物理实验的结果,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等。
3.应用(Application)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等。
4.分析(Analysis)分析是指学生能够将学习对象进行拆解,分解为其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出其中的结构、目的和功能。
例如,学生能够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一个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5.综合(Synthesis)综合是指学生能够将学习对象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整体,并表现出创造性的思维。
例如,学生能够整合各种信息制作一份报告,整合各种材料设计一个方案等。
6.评价(Evaluation)评价是指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信息或观点进行评价和判断,能够根据标准进行评估或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简化版)NAIT-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整理)
![(简化版)NAIT-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9770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1.png)
(简化版)NAIT-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整理)NAIT-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整理)介绍NAIT-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和NAIT(New Approaches to I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教育模型相结合而产生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它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用于制定教育目标,指导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
本文将对该分类法进行简化整理。
目标分类1. 认知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研究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涉及事实、概念、原则等。
1.2 理解目标:学生通过研究使知识与思维结合,理解、解释和解决问题。
1.3 应用目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1.4 分析目标: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分解,辨别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并进行归纳和分类。
1.5 综合目标:学生能够将已学知识和技能整合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
1.6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评价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2. 技能目标2.1 感知与运动技能:学生能够通过感知和运动执行任务,如动作协调、舞蹈表演等。
2.2 创造性思维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促进创意和创新。
2.3 交流和合作技能: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进行团队工作。
2.4 自我管理技能:学生能够自我管理研究和行为,制定目标、组织时间和资源。
3. 情感目标3.1 自我意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能力,并加以管理。
3.2 社交目标:学生能够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包括友谊、合作和尊重等。
3.3 情绪管理目标:学生能够的情绪,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4 道德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标准,并积极投入社会。
应用范例下面是一些应用范例,帮助理解教育目标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认知目标:在生物课上,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种类植物的特征和生活性。
2. 技能目标:在音乐课上,学生能够表演一段简单的乐曲,展示感知与运动技能。
认知过程_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认知过程_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a803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c.png)
认知过程_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为了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分析教育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分类方法。
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后来,在不同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渐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维度。
其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认知维度的修订版,即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记忆、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来获取和加工知识的过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将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记忆是指个体能够回忆、描述和重复已经学习过的事物或信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笔记、朗读、背诵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
应用是指个体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实验、项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分析是指个体能够将事物或信息分解成组成部分,并能够识别、区分、分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解剖、分类、比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综合是指个体能够把分析过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性的处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的项目、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价是指个体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判或判断,并提供有关其质量和效果的信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作业、考试、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六个层次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按照学生年级划分的。
每个层次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同时也受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总结起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认知维度提供了一种系统、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教育目标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复习进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605369b4daa58da0114a8c.png)
将程序应用于熟悉的任务(例如,两个多位数的整数相除)
3.2实施(Implementing)
使用,运用(Using)
将程序应用于不熟悉的任务(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适用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该定律)
4.分析(Analyze)——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
5.评价(Evaluate)——基于准则和标准做出判断
5.1检查(Checking)
协调(Coordinating)
查明(Detecting)
监控(Monitoring)
检验(Testing)
发现一个过程或产品内部的矛盾和谬误;确定一个过程或者产品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查明程序实施的有效性(例如,确定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与观察数据相吻合)
4.1区别(Differentiating)
辨别(Discriminating)
区分(Distinguishing)
聚焦(Focusing)
选择(Selecting)
区分呈现材料的相关与无关部分或重要与次要部分(例如,区分一道数学文字题中相关数字与无关数字)
4.2组织(Organizing)
发现连贯性(Finding coherence)
2.3分类(Classifying)
归类(Categorizing)
归入(Subsuming)
确定某物某事属于一个类别(如概念或类别)(例如,将观察到的或描述过的精神疾病案例分类)
2.4总结(Summarizing)
概括(Abstracting)
归纳(Generalizing)
概括总主题或要点(例如,书写录像带所放映的时间的介绍)
(简化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整理)
![(简化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de3c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3.png)
(简化版)NAIT-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整理)介绍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法是一种用于设计、评估和优化教育课程的方法。
它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教育界广泛应用。
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法将研究目标分为认知(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情感态度)三个层次,为教师提供了设计和评估课程的指导。
布鲁姆研究目标分类法的三个层次1. 认知层次(知识)认知层次是指学生对事物的了解、理解和记忆。
它包括以下六个细分层次:1. 记忆(Remembering):学生通过回忆信息,可以重现出学过的内容,如记忆术语和定义等。
2. 理解(Understanding):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解释为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并能够描述其含义。
3. 应用(Applying):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不同的情景中,并解决相关问题。
4. 分析(Analyzing):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解和组织,并能够识别出其中的关系和模式。
5. 综合(Evaluating):学生能够评估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6. 创造(Creating):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独立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或提出新的观点。
2. 技能层次(能力)技能层次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表演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五个细分层次:1. 接收(Receiving):学生能够主动接收并理解他人传递的信息。
2. 反应(Responding):学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反应或回应。
3. 感知(Valuing):学生能够准确、有目的地为自己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找到适当的理由。
4. 组织(Organizing):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起来,形成有条理的整体。
5. 内省(Characterizing):学生能够通过反思自己的研究经验,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情感层次(情感态度)情感层次是指学生形成和表达情感态度的能力。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设计教学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设计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edf33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e.png)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设计教学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对吧?其实呢,它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概念,专门帮助老师们设计课程,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想象一下,你在课堂上,老师给你讲知识,突然有种“啊,我懂了!”的感觉,这就是布鲁姆的分类帮忙的地方了。
简单来说,布鲁姆把学习分成了几个层次,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高,需要你更深入地思考。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大类。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层次感?这就像是你玩游戏从一级打到最后一级,每一关都有不同的挑战。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要分那么细?直接教就得了呗!”嘿嘿,别急,来听我给你讲个小故事。
假如你学做饭,老师告诉你:“好了,先把番茄切成块。
”这就是记忆层级,你记住了切番茄的方法。
老师又说:“番茄块加热一会儿,出来的味道会更浓。
”这就是理解,你知道为什么番茄要加热,理解了它的作用。
然后,你自己做饭时就能根据情况调整火候,这就是应用。
再比如,你知道番茄汤不够浓,你会分析怎么调味,找出解决办法,这就是分析。
要是有个朋友说,这番茄汤好吃,你就心里想:“我是不是也能做得更好?”这就是评价。
你做了一道比原先更好的番茄汤,甚至还加了别的食材,这就叫创造。
是不是觉得学习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像做饭一样一步步往前走?我觉得布鲁姆的分类特别聪明,它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鼓励我们“从浅到深”地思考问题。
就像爬山一样,先走平路,再走陡坡,最终才能登上山顶,享受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
比如在学校里,老师不仅仅要你记住一个个公式,还要让你理解它们背后的原理,让你学会怎么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新的方法、创造新的解法。
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就是你脑袋里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而且呢,布鲁姆分类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可以应用到任何学科,无论是数学、语文还是历史,甚至你以后工作中做决策的时候,都会受益无穷。
比如你学数学,第一步你得记住公式,记得牢牢的,这就像你记住自己家门牌号一样,没记错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姆认知目标修订二维分类——物质的分类
活动设计以达到双向细目表中的教学目标:
【引入】观看幻灯片,播放图书馆书籍分类,超市物品分类的图片。
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能在琳琅满目的超市或图书馆迅速找出1、10 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引导学生进入分类的思想,并用自己
的话给分类下定义
【总结】讲解分类的定义,及其分类的标准。
4、7
【提问】请学生对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运用分类的实例。
2、3
【过渡】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曾经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这节课我们将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来研究。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讲述】让学生看课本24页下面一段,看一下对碳酸钠、硫酸钠、
碳酸钾、硫酸钾是怎么分类的。
6、7、
让学生初步体会交叉分类法的应用。
8、9
【讲解】教师强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同一种物质归到
不同的类别中。
例如,对于碳酸钠来说,从其组成的阳离7
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
盐。
【练习】幻灯片放映:
HCL 含氧酸
H2SO4 无氧酸
HNO3 一元酸9
H2S 二元酸
让学生自己练习,巩固应用交叉分类法
【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用示意图进行详解。
【归纳总结】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
法可以使我们的化学知识系统化。
5、10
2.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标准同一事物可以分到不11、12
同的类别,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3.运用单一分类法有很大的局限,而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这
种不足。
【课后作业】利用交叉分类法对我们学过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山东课改模式之一
——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