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案纺锤棒箱

合集下载

蒙氏纺锤棒箱教案

蒙氏纺锤棒箱教案

蒙氏纺锤棒箱教案教案标题:蒙氏纺锤棒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蒙氏纺锤棒箱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蒙氏纺锤棒箱进行操作。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纺锤棒箱中的规律和特点。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蒙氏纺锤棒箱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教学准备:1. 蒙氏纺锤棒箱。

2.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纺锤棒。

3. 目标图卡,上面绘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纺锤棒。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蒙氏纺锤棒箱,并解释其基本概念和用途。

2. 向学生展示目标图卡,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图卡上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纺锤棒。

探索活动:1. 让学生自由探索蒙氏纺锤棒箱,观察箱中的纺锤棒。

2. 引导学生发现纺锤棒的不同形状和颜色,并让他们尝试将纺锤棒插入相应的孔中。

实践活动:1. 将纺锤棒取出,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将它们重新插入到相应的孔中。

2. 引导学生观察纺锤棒的形状和颜色,找出规律,并将纺锤棒按照规律重新插入到孔中。

创造活动:1. 给学生一些新的纺锤棒,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图案和形状。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学习。

总结活动:1. 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并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用纺锤棒箱进行其他创造性的活动,如组合、分类等。

2. 引导学生将纺锤棒箱与其他学科或主题进行结合,进行跨学科学习。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探索、实践和创造活动中的表现。

2. 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和进步。

3. 在评估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教案标题: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定义和功能。

2. 掌握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实物。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个人纸张和铅笔。

三、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并向学生解释它们的定义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3. 将纺锤棒和纺锤棒箱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和摸索。

4. 引导学生描述纺锤棒的形状、材质和特点,并让他们尝试将纺锤棒放入纺锤棒箱。

5. 引导学生发现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形状和尺寸是相互匹配的,只有正确匹配才能将纺锤棒放入纺锤棒箱。

实践:6. 让学生自由搭建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组合,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式。

7.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并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9.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拓展:10. 引导学生思考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设计新的实践任务。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观察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匹配情况、搭建组合的稳定性等。

2. 收集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总结,评估他们对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其他具有匹配关系的物体,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设计新的实践任务,例如利用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搭建桥梁、楼房等结构。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使用方法;3.能够正确地使用纺锤棒和纺锤棒箱进行实验操作;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纺锤棒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纺锤棒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形状类似于纺锤,底部较宽,顶部较窄。

它主要用于混合、搅拌、溶解等实验操作。

2. 纺锤棒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纺锤棒箱是一种用于存放纺锤棒的器皿,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纺锤棒,防止其受到损坏或污染。

3. 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使用方法3.1 纺锤棒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前,应先清洗纺锤棒,并确保其干燥无水迹;2.将需要混合、搅拌或溶解的物质加入纺锤棒中;3.将纺锤棒放入试管或其他容器中,进行实验操作。

3.2 纺锤棒箱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前,应先清洗纺锤棒箱,并确保其干燥无水迹;2.将纺锤棒放入纺锤棒箱中,注意不要使纺锤棒相互碰撞;3.关闭纺锤棒箱的盖子,确保纺锤棒得到充分的保护。

4. 实验操作4.1 实验一:混合物的制备1.将一定量的盐和糖加入纺锤棒中;2.用纺锤棒将盐和糖混合均匀;3.将混合好的盐糖溶液倒入试管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4.2 实验二:搅拌物的制备1.将一定量的沙子和水加入纺锤棒中;2.用纺锤棒将沙子和水搅拌均匀;3.将搅拌好的沙子水倒入试管中,观察其沉淀情况。

5. 实验注意事项1.在使用纺锤棒和纺锤棒箱前,应先进行清洗和消毒;2.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纺锤棒碰撞或破裂;3.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纺锤棒和纺锤棒箱。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演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

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使用,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地使用纺锤棒和纺锤棒箱进行实验操作。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教案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教案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教案篇一:蒙氏数学初级蒙氏趣味数学班课程初级第一节(数前准备)教学内容:配对、排序、分类教学目标:分类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分类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排序有助于学习计数,能帮助幼儿认识数的顺序,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1、配对教具:小熊穿衣、穿珠2、排序教具:彩色圆柱体、粉红塔3、分类教具:几何图形若干、糖葫芦串珠4、作业单《1空间方位练习》教学过程:一、配对:1、把配套的小熊衣服与裤子进行简单搭配。

2、水果找朋友(按照形状、颜色、大小)3、延伸将相同物、相似物、互补物进行配对二、排序:1、圆柱体排排队(大小、高低、粗细)2、延伸粉红塔、套杯、套盒三、分类:1、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分类2、延伸用途分类、数量分类四、作业单操作《1空间方位练习》第二节教学内容:一一对应、型式排列、数的守恒教学目标:型式排列,可以促进幼儿可逆性和双重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物概念。

教学准备:插座圆柱体;穿珠、串珠及相应图卡、几何图形数字卡片异同水杯各两个橡皮泥两块积木和木棍若干教学过程:1、一一对应:出示插座圆柱体,打乱顺序,利用圆柱找圆穴或圆穴找圆柱2、型式排列:出示图卡,看图请幼儿摆事物a出示接龙型式卡,看图接龙b 摆实物,按老师摆的接着摆c 出示中间定位的型式卡例如:123o456o789o3、数的守恒:a面积守恒:1、平面正方形的塑板若干2、横、竖或直角排列正方形塑板3、变换方式“ 田”字格型式排列4、看图卡b体积守恒:1、两块相同大小的橡皮泥2、演示变成不同形状,问两开是否还一样大3、把两杯相同的水倒入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再倒回来,反复2次比较:1、积木盖的高楼 (是否一样高怎演变成一样高)2、木棍摆的直线 (是否一样长怎样变成一样长)作业单 : 型式排列备注:型式排列:仿造型式或发现接下去的型式或中间不变的型式,所谓形式是一种重复顺序的序列序列:依据木种属性的等级给予排列的过程数的守恒:指物体的数目不因外部特征和排列型式的改变而改变比较(相等化): 依据某种属性大小长短高低重量,使两个东西或两组集合相等的过程(结合法平均分做准备)第三节平面几何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片嵌板厨1—3层教学目标:通过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平面几何: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教学准备:示范匣集合嵌板厨1—3层教学过程:1、出示示范匣右手三指取出图形2、左手三指取圆,右手食指中指顺时针方向在圆形边上摸一圈(再在图形框上摸一圈),并说这是圆形,圆形有一条边3、依次介绍三角形、正方形4、三阶段教学法a 命名b 辨别c 发音5、通过游戏强化左手三指取教具与图形框一一对比找到相应的圆形框右手两指顺时针摸图形及图形框6、嵌入图形7、双手两指自上而下有两侧摸图形第一层构成:圆形教学过程:1、整体类的概念“这些都是圆形”2、右手三指取出圆形散放3、提问它们一样吗,4、左手三指任意取圆形从第一个开始比圆形框5、顺时针方向用二指摸圆形形,顺时针摸圆形框嵌入(通过肌肉和触觉来帮助视觉认识图形大小)6、错误控制摸框边配对7、a 取出图形、图框散放b 取圆和圆框一一配对排序a取出圆形按大小排队,根据图形找图形框图片图形图形框1、用实心卡片做和图形的配对及图形框的配对2、图片有序 (图形及图框无序)3、图形有序------4、图形框有序第2 3 层同上第四节平面几何教学内容:几何图形嵌板厨5—6层教学目标:通过肌肉和触觉记忆来帮助视觉认识平面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卵形、椭圆、花菱形和多边形教学准备:几何嵌板厨5—6层教学过程:方法同1—3层第五节教学内容:数棒砂纸数字数棒与数字卡片教学目标:认识1—10 的连续量及相邻数,认识:“,”“ ,”“ , ” 号教学准备:红蓝棒 1 —10 砂数字板0—9数字卡片教学过程:1、数棒1—10的量与名称练习(1) 、取得方法先取短的后取长的(2) 、三阶段名称练习:认识数量,做数名与数量的结合(边摸边说“这是1这是2 哪个是1” )2、砂数字板(1)、通过砂数字板认识数字:边摸边说:“ 1 这是1 ”(2)、三阶段教学法认识数字1—9(3)、学习1个1和1个0合起来年做10(4)、数字板与数字卡片配对3 、数棒与数字卡片(1)、取工作毯,散放红蓝棒(2)、另取工作毯,数字卡片散放(3)、从1开始配对(这是1,这是数字1)(4)、请幼儿一起操作4、左边工作毯散放数棒,右边工作毯数字卡片纵向排列(1)、将散放的数棒与有序的卡片对应好这是1 取数棒1 这是2 取数棒2 2比1多1(2)、和幼儿互动学习,1—10的数棒与卡片配对5、学习相邻数:(1)、按顺序每人发一根数棒,相邻的幼儿比多少创意排列(2)、学习数学符号写与10 的分解对应的加法算式延伸练习:作业单第六节纺锤棒箱零的游戏教学内容: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零的游戏教学目标:理解1——9的实际意义,手口一直点数1——9 ,加强属于亮的结合及零的概念,认识相邻数。

纺缍棒与纺缍棒箱

纺缍棒与纺缍棒箱

纺锤棒与纺锤棒箱教具:由两个样式相同的木箱和45根纺锤棒构成.每个木箱各分成5格,在空格上印有顺序的数字,一边是0-4,另一边是5-9.另外需一个盛放纺锤棒的整理小木箱和8条橡皮圈.适用年龄:熟悉数棒的数'量练习的孩子.感知0—9的数与量的对应;2、在点数过程中,增强对数量、数名、数字的结合认知;提示:1.将纺锤棒介绍给小朋友理解2.老师做在右侧,两个木箱按0-9并排在一起.3.0除外,让小朋友从开始按顺序念.(从1-9)4.老师读1的数后,拿起一根纺锤棒,一边说"1",一边把纺锤棒放进1的空格里.5.其次数2的数,取两根纺锤棒"2",放入2的空格中.6.再把放进2格子的两根纺锤棒拿出来,放在左手手掌上,用一条橡皮圈把2根棒子扎起来.7.再放进2的空格里.8.问小朋友"要不要试试看呢?"给予小朋友练习的机会.9.依同样的方法一直实行到9.(这时整理箱中的纺锤棒全部用完.)10.最后提示0.老师指着0让小朋友念念看.说"0"就是什么都没有.0的格子是空的."11.全部练习过后,按顺序把纺锤棒放回整理箱.2以上的将捆绑的橡皮圈取下,放进小盘里.12.将教具放回原位.错误的订正:纺锤棒有多余或不够时.或由老师订正.直接目的:指导0的概念.增强数与量的结合概念.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理解“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6各一个,珠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相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一:游戏:介绍自己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理解“0”的意义。

1、理解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理解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1、抓豆子玩法:请7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6,然后拿对应的珠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珠子。

2、看谁听的准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对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活动案例《纺锤棒箱》

活动案例《纺锤棒箱》

活动案例《纺锤棒箱》活动目标:1、练习数量与此同时数字的配对。

2、理解“0”的概念。

活动准备:纺锤棒:45根木制纺锤棒放在一个小木箱中。

纺锤棒箱:两个样式相同的木箱各分为5格,格中按顺序印有数字,一个木箱上印有0——4,另一个是5——9。

重点难点:加深幼儿对“0”的理解。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走蒙线1、报数2、报天气二、传授新知1、小朋友,我们今天要进行的工作内容是纺锤棒箱,这是纺锤棒箱,这是纺锤棒。

这是什么?我们来数箱上的数字好吗?用手指着纺锤棒箱中的数字1,让幼儿齐读1,依次读到9。

(鼓励幼儿)2、现在我们来取纺锤棒,指着纺锤棒箱中写有数字1的格子读1,然后右手从整理箱中取出1根纺锤棒放在左手心,两手握住棒的中间将棒垂直竖起向幼儿展示,并同时说明,这是1,然后将纺锤棒放到纺锤棒箱中写有1的格子,同样方法展示2—4,但在向幼儿展示2—4时用橡皮筋将纺锤棒固定在一起,再放到纺锤棒箱中对应的数字格子中,5—9可以让幼儿来尝试,老师在一旁观察指导,当1—9的格子中都放有纺锤棒后,整理箱中的纺锤棒全部用完。

3、让幼儿进行观察,小朋友你们看,纺锤棒箱的每个格子中都有纺锤棒吗?好,现在我们取0。

老师拿起整理箱让幼儿看,伸手向整理箱中取0,(抓一下)放到纺锤棒箱中写有数字0的格子里,这时再让幼儿观察,现在数字0的格子里有没有纺锤棒,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幼儿试着回答。

老师总结:0就是没有,一个都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数字0的格子里没有纺锤棒,它应该是空。

指着纺锤棒箱中的数字0读0。

让幼儿齐读。

(巩固:0表示什么呀?)三、活动扩展‘0’的游戏:老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让幼儿拍手。

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宝宝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如:5,拍5下。

四、收教具按9—0的顺序将相应的纺锤棒从纺锤棒箱中数进整理箱。

蒙氏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目标

蒙氏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目标

蒙氏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目标蒙氏纺锤棒和纺锤棒箱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目标游戏。

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敏捷性,还能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蒙氏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目标的规则、技巧和一些训练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指导和启发。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蒙氏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目标的规则。

这个游戏的目标是将纺锤棒稳稳地投入纺锤棒箱中,并且保持在其中一段时间。

纺锤棒箱通常由一组平行的木板构成,两边各有一个开口,玩家需要将纺锤棒从一个开口投入箱子,在箱子内保持平衡一段时间后再从另一个开口取出。

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要成功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掌握正确的投掷技巧。

纺锤棒的投掷需要一定的力量和角度,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好手的力度和方向。

最好是通过多次练习来逐渐熟悉和掌握这个技巧,尝试不同的投掷方式和角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除了正确的投掷技巧,保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纺锤棒进入箱子后,需要通过细微的调整来保持它的平衡。

这需要玩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偏移和晃动,并通过调整手部的力度和角度来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玩家会越来越熟练和自信。

除了规则和技巧,还有一些训练建议可以帮助玩家提高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目标的水平。

首先,多进行反应和协调性的训练。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踢球、打乒乓球等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其次,注重细节和观察力的训练。

可以多进行一些观察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比如拼图、找茬等,这些都能帮助玩家更好地发现和处理细节。

最后,保持耐心和毅力。

这个游戏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熟练掌握,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只要保持坚持和不断尝试,相信一定会取得进步的。

总而言之,蒙氏纺锤棒和纺锤棒箱目标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锻炼玩家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敏捷性,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教案标题:蒙氏教案纺锤棒箱教案目标:1. 了解蒙氏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2. 学习如何使用纺锤棒箱来培养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1. 纺锤棒箱2. 不同颜色的纺锤棒3. 幼儿桌椅4. 纸和铅笔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幼儿介绍纺锤棒箱,解释它是用来锻炼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的工具。

2. 与幼儿一起观察纺锤棒箱的形状和颜色,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观察到的特点。

探索(10分钟):1. 将纺锤棒箱放在幼儿桌上,让幼儿自由地触摸和探索。

2. 鼓励幼儿用手指触摸纺锤棒箱的不同部分,并描述他们的感觉(光滑、凹凸等)。

3. 引导幼儿观察纺锤棒箱中的不同颜色,并询问他们是否能找到相同颜色的纺锤棒。

实践(15分钟):1. 将纺锤棒箱中的纺锤棒取出并放在桌子上。

2. 鼓励幼儿将纺锤棒一个一个地放回纺锤棒箱中,尽量保持纺锤棒的颜色相同。

3. 观察幼儿的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强调纺锤棒箱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和感受。

3. 以问答的形式巩固幼儿对纺锤棒箱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提供纸和铅笔,让幼儿绘制纺锤棒箱或纺锤棒的图画。

2. 制作一个类似纺锤棒箱的DIY工艺品,让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进行类似的活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水平。

3. 收集幼儿绘制的纺锤棒箱或纺锤棒的图画,评估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引入更复杂的纺锤棒箱活动,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纺锤棒。

2. 利用纺锤棒箱进行数学活动,如将纺锤棒按照颜色、形状或数量进行分类。

3. 结合其他蒙氏教具,如塔罗柱或金字塔,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氏教案纺锤棒箱【篇一:蒙氏教具使用方法】蒙氏教具使用方法武丽婧一、粉红塔操作方法:感官展示一垂直积塔:1.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粉红塔的工作。

2.握住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粉红塔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在孩子看清楚拿粉红塔的动作后可以请孩子参与取的步骤)。

3.从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放在毯子中央。

4.再从剩余的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粉红塔,叠在最大粉红塔上,成搭状。

5.按照同样的方法将粉红塔一一叠起,摞成宝塔形。

6.询问孩子:“你觉得它象什么?”7.把塔轻轻拆除,并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再尝试。

8.教具归位(从大到小)。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操作方法同圆柱体插座,名称为“大的”、“小的”粉红塔与形式卡的配对(形式卡需自制):1. 铺好工作毯,取来形式卡后和孩子一起取粉红塔。

2. 将形式卡按照大一小或小一大的顺序摆好。

3. 一一取来粉红塔放在相应的卡片上。

二、棕色梯操作方法:感官展示一水平排列:1、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棕色梯的工作。

2、握住最细的棕色梯,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将棕色梯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在孩子看清楚拿棕色梯的动作后可以请孩子参与取的步骤)。

3、用视觉选取最粗的棕色梯放在孩子正前方。

4、在从剩余的棕色梯中选取最粗的一块,放在最粗的棕色梯前方。

5、按照用样的方法将棕色梯一一摆好,平铺成楼梯状。

6、询问孩子:“你看它象什么?”.7、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尝试或教具归位。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操作方法同圆柱体插座,名称为“粗的”、“细的”2、棕色梯与形式卡的配对三、长棒基本操作:1、引导孩子,介绍长棒并准备地毯。

2、示范长棒的拿法,两手握住最短棒的两端,轻轻放在地摊上。

其他长棒也同样顺次一根一根拿,。

长的可以拿中间。

3、十根长棒散放在地摊上。

4、家长坐在孩子右侧。

5、孩子用手摸一摸,感受每根棒的长度变化。

6、家长可以与孩子每人任取一根,对齐一头对比一下,谁的长,谁的短,强调长短的概念。

7、示范长棒的排法。

让孩子从10根棒中找出最长的一根,放在最上面,然后再找次长的放在最长一根的下面,左端要对齐,一直排列到最短的一根。

可以让孩子说一说摆出的图形像什么。

(不能说的让孩子再次摸一摸进行感知。

)注:长棒也可以随孩子自己想象拼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或是用长棒进行1-10的数字教学。

四、圆柱体插座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工作毯上。

(注意一次只拿出一组。

)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只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依次把圆柱体抽出(从大到小),放在插座前。

5、三只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排序:1. 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 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 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侧,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篇二:蒙氏教具使用说明】20种蒙氏教育的教具的使用蒙氏教育的教具分类简介 (1)1. 圆柱体插座 (3)2.粉红塔 (4)3.棕色梯 (5)4.色板 ....................................................................................................... .. (6)5.构成三角形 (6)6.几何立体组 (7)7.二项式 (8)8.数棒 ....................................................................................................... .. (8)9.纺锤棒箱(spindlebox) (9)10.数字与筹码 (9)11.1-100板 (10)12.邮票游戏 (11)13.加法板 (12)14.乘法板 (13)15.减法板 (14)16.除法板 (14)17.分数小人 (15)18.接龙游戏 (16)19.十进位法认识 (19)20.笔划砂纸板 (20)蒙氏教育的教具分类简介益智教具。

有利于开发智力的教具称为益智教育,对儿童的教育,需要有教材,有自然界的教材,也需要社会生活中的教材,书本教材。

蒙台梭利利用她的教具作为教材,她把生活中的教材,实际上教具化了,蒙氏认为,既然训练儿童五官的教具对有身心缺陷儿童的教育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对正常儿童肯定有效的,经过不断反复设计,研究了训练正常儿童的这样一套教具。

蒙氏教育不是辅助上课的物品,它是儿童成长工作的材料,她设计的这些教具都是供单个儿童操作的,因此,具有鲜明的特点。

她的教目具的特点是:(1)具有孤立的特性。

教具选用颜色比较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如粉红塔、棕色梯。

她认为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对孩子采用单色调,表现出孤立的特性。

能显现出她主要的教育目的。

如温觉板,让孩子体验温度。

(2)容易搬动。

由于教具最重要的目的是适合儿童的需要,每种教具在重量和尺寸的大小都考虑儿童能力的范围,考虑儿童能否搬动。

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能搬得动。

(3)教具美丽。

每种教具都有它的特色,能吸引儿童,这个吸引儿童的因素或者说在颜色上,或是在重量上,或在她的特性,或在她的声音方面都能吸引儿童,这些教具孩子们非常喜欢。

(4)每一种教具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这些教具孩子在工作时有其顺序和步骤,如果没有按照她设计的步骤走的话,就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就有一个自我控制的方法,所以在设计上或使用方法上,都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养成内在的纪律,她有规律的。

(5)在设计上具有控制和纠正错误的特性。

可使儿童自行发现错误,自行改正错误。

比如插座圆柱体,再如粉红塔,每一块相差1cm。

(6)具有数学的属性。

由步骤和秩序当中培养孩子逻辑习性和推理能力。

每一种教具都有它等差的数学关系。

如长棒,每一长棒之间都相差10公分,有等量的、等差的关系,有数学属性。

(7)间接的预备性。

每种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帮助孩子准备,适应未来的生活,如在教具的形体变化上,象几何图形在操作上让孩子掌握,而且拿着几何图形还可以变化。

用纸画各种形状,为将来学习做准备。

有间接的预备性。

感官教育教具感官教育教具在蒙氏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蒙氏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

在2—2.5岁达到高峰.3—7岁是感字发展最快的时期。

儿童通过直接接触周围世界,利用感觉收集外界的各种刺激,获得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概括和思维,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有直觉思维,行动思维,接着才有形象思维。

最后达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离不开感官教育做基础。

蒙氏主张,在孩子这一年龄段,要正确地使用感官教育训练孩子,能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以教具来刺激感官发展,奠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

(2)通过教具进行工作,发展观察力、理解力、注意力和抑制力。

(3)通过教具的刺激,使之秩序化,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4)通过教具进行工作,激发儿童的欲望及自发性。

感官教育教具的内容有五方面:1.视觉教育教具。

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

视觉教具里有:(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3)棕色梯(认识宽窄)(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6)色板(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7)几何图形相嵌板(三角形的种类、组合)(8)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组合)(9)几何立体组(10)几何嵌板(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4)触觉布(棉布、麻沙布、毛料等)3.听觉教具(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1)发音筒(训练听力强弱)(2)音感钟(韵律和节奏的训练、)(3)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4.味觉教具: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5.嗅觉教具: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数学教育教具蒙台梭利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发现了数学心智,所以她强调培养儿童的数学心智,怎么培养儿童的数学心智呢?也就是培养儿童数学的感受力,而不是技巧。

她认为数学心智,可以影响儿童的性格形成,使儿童将来做什么事都会井然有序,按部就班。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特色,是以感官教育教具作为基础的,重视数量、数名、数字之间的关系,重视0的概念,十进位法的重要性,所以,蒙氏教学教具里,将一般的合成分解的操作基础定为10。

蒙氏数学教具的内容,有八个方面:1.数量概念的基体练习,定位在10以内的量,以10为基础的数,这部分的教具有:(1)数棒。

以长度1—10的量,量对应数名。

(2)沙数字板。

掌握1—10的数字,用手摸。

(3)仿锤箱。

1—10认识的游戏。

(4)数字与筹码。

了解奇数与偶数。

(5)彩色串珠棒。

连续数的认识。

数量名的结合。

2.十进位法的练习认识十进位从1变10,从10变100,从100变1000,数具主要有数字卡、串珠。

3.使用数棒的基本计算练习,认识数的合成与分解,初步学习加减法。

教具主要有:金色串珠棒、黑色串珠棒、灰色串珠棒,引导儿童认识算式,利用接龙游戏,认识加减法和十进位的初步运算,加强10的构成和分解练习。

4.连续数的认识,主要让儿童认识连续数教具主要有塞根板,主要是11到19的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排列,11—19,11—99,1—100的连续数板,主要记1—100的数字排列,100串珠链,认识1—100的数,1000的串珠链5.导入初步的平方和立方教具主要有:彩色串珠链。

1千立方体,邮票游戏。

大串珠组,(包括平方珠链,立方珠链、框架)6.基本四则运算,主要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原理,主要教具:加法板、乘法板、除法板、减法板7.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