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南华大妇产科护理学讲义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一、骨盆(一)组成1 .骨骼⑴舐骨5-6般椎⑵尾骨4-5尾椎⑶骸骨:骼骨、坐骨、耻骨2 .关节⑴耻骨关节⑵既能关节⑶舐尾关节女性耻骨间盘内矢状间隙较大,孕妇、产妇尤甚。
3 .韧带⑴舐结节韧带⑵舐棘韧带靓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
妊娠期激素影响下,韧带松弛,关节活动度增加,利于分娩。
(二)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骼耻缘及舐岬上缘连线为界骨盆假骨盆(大骨盆)腹腔内真骨盆(小骨盆)即骨产道,胎儿娩出通道真骨盆标记:能岬骨盆内测量对角径重要据点坐骨棘经肛查或阴道可触及,是分娩过程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重要标志耻骨弓(三)平面(四)类型(按Callwell与Moloy分类)1.女型最常见2.扁平型3.类人猿型4.男型(五滑盆轴(六)骨盆底二、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即外阴,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以耻骨联合为界,后以会阴为界1 .阴阜⑴耻骨联合前隆起的脂肪垫⑵阴毛呈倒三角,其疏密、粗细、颜色因人或种族而异2 .大阴唇⑴起于阴阜,止于会阴⑵外侧皮肤,内侧粘膜⑶含丰富血管、神经、淋巴,局部受伤发生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⑷未产妇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尿道口;经产妇因分娩影响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状。
3 .小阴唇⑴大阴唇内侧⑵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4 .阴蒂⑴位于两小阴唇之间顶端⑵似男性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⑶分为阴蒂头、阴蒂体、阴蒂脚5 .阴道前庭⑴两小阴唇之间菱形区⑵两口两腺一球一膜尿道口尿道旁腺(斯氏腺)阴道口处女膜两面为鳞状上皮,中间一孔经血、阴道分泌物排出通道初次性交时破裂分娩后残留数个隆起处女膜痕前庭球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前庭后方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性兴奋分泌黄白粘液,润滑作用;若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脓肿或囊肿(二)内生殖器1 .阴道⑴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⑵位置和形态①真骨盆下部中央,前临膀胱和尿道,后临直肠②上宽下窄,前浅后长(前壁7~9cm,后壁10〜12cm)③上端包绕子宫颈,称阴道穹隆,可分前、后、左、右四部分④后穹隆与直肠子宫陷凹紧贴,后者若有积液,可经后穹隆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或手术的途径⑤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⑶组织结构①阴道壁由粘膜、肌层构成,有横纹皱裳②阴道粘膜淡红色,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③肌层内环外纵④阴道壁富含静脉丛,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2 .子宫⑴作用:青春期宫内膜产生月经;性交后精子到达输卵管之通道;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部位;分娩时宫缩使胎儿及附属物排出⑵形态:前扁后稍凸"到置梨形,重50g,长7~8cm,宽4〜5cm,厚2〜3cm(7×5×3)z宫腔容量5ml(3)分部:宫体宫底、宫角体颈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2:1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ICm,孕12周后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伸至7~IOCm,常在此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上端)解剖学内口:解剖上较狭窄(下端)组织学内口:此处子宫腔内膜转变成宫颈粘膜宫颈宫颈内口以阴道附着为界宫颈阴道上部宫颈管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分为前后两唇⑷组织结构:①宫体内膜(粘膜层)上2/3为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下1/3为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肌层内环外纵中交织内含血管,收缩时压缩血管,可制止产后子宫出血浆膜②宫颈粘膜有腺体分泌碱性粘液,在宫颈管内形成粘液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ppt(最新版)
D 骨盆的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纵椭
圆形,出口平面呈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
E 骨盆的入口及出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
呈纵椭圆形
2、骨盆腔各平面中心点的假想轴线称为:
A 髂耻线
B 骨盆中线
C骨盆轴
D 骶岬上缘
E 耻骨线
3、女性正常骨盆出口横径平均值为:
A 8厘米
B 9厘米
C 10厘米 D 11厘米 E 12厘米
应器官周围形成静
阴道
直肠子宫陷凹 肛门外括约肌
脉丛且互相吻合,
小阴唇
所以盆腔感染易于蔓延。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二)淋巴:女性生殖器 官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 淋巴结,均伴随相应的 血管而行。主要分为外 生殖器淋巴与内生殖器 淋巴两大组。当生殖器 官发生感染和肿瘤时, 往往沿各该部回流的淋 巴管传播,导致相
2、出口平面是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但具有共 同底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构成。
3、输卵管在阔韧带底部距宫颈约2CM 处与子宫动脉交叉,并在其上方穿过。
1、骨盆的形态是: A 骨盆的入口平面和中骨盆平面呈横椭圆形,出口 平面呈纵椭圆形 B 骨盆的入口平面和出口平面呈纵椭圆形,中骨盆 平面呈横椭圆形 C 骨盆的入口平面和中骨盆平面呈纵椭圆形,出口 平面呈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 D 骨盆的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纵椭 圆形,出口平面呈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 E 骨盆的入口及出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 呈纵椭圆形
髂外动脉
支配;另外,子宫平 滑肌有自律活动,完 全切断其神经后仍有 节律性收缩,并能完 成分娩活动。
骶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阴部神经
盆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
坐骨(尾骨肌)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04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管道,负责排出月经和分娩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殖激素分泌
01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3
雄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2
孕激素:维持妊娠,促进胎儿发育
04
促性腺激素: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01
物理治疗:使用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0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畸形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2
4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2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3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生殖周期
女性生殖周期分为月经周期、排卵周期和妊娠周期
排卵周期:指女性卵巢周期性排卵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妊娠周期:指女性受精卵着床、发育和分娩的过程,通常持续40周左右
月经周期:指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修复的过程,通常持续28天左右
生殖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05
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婴儿
06
生殖器官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01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场所
02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03
阴道:性交通道,分娩通道
04
生殖器官发育
01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四)直肠
长约15~20cm,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 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骶骨。直肠上中段被覆 腹膜,于中断处折向前上方覆盖宫颈及子宫后 壁,形成直肠子宫陷凹。肛管长2~3cm,妇 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 肠。
(五)阑尾
上端连接盲肠,通常位于右髂窝内。其位置、 粗细、长短变化较大,下端有时可达右侧输卵 管及卵巢部位,而妊娠期阑尾位置又可随妊娠 月份增加而逐渐向外上方移位。因此,妇女患 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 断。
输卵管的蠕动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 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四)卵巢(ovary)
卵巢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产生卵细胞 和分泌性激素功能。
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lcm大小,重 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 表面逐渐凹凸不平。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 女性各阶段生理特点
根据女性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划分 为7个阶段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 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但 各阶段并无截然界限。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三)淋巴
1. 外生殖器淋巴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三)淋巴
2. 盆腔淋巴 分为3组:①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
结组成;②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③腰淋 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 配。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支配。
(二)子宫
2. 组织结构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
第02章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组织 结构
黏膜层 肌层 纤维层 横纹皱襞,伸展性
受性激素影响
无腺体、血运丰富
子宫
uterus
功能
青春期后 周期性改变 产生月经
性交后 精子到达 输卵管的通道
孕期
分娩时
胎儿及其附属物
生长发育部位
收缩促使胎儿
及其附属物娩出
形态
重50g 长7~8cm
容量5ml 宽4~5cm
厚2~3cm
比 例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 组织学内口
PMS:腹部坠胀感,膀胱刺激症,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出血倾向,皮肤痤疮
月经周期的调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
激素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又称性腺轴。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生乳素抑制激素 (PI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排卵后 孕激素作用下,表层细胞脱落。脱落细 胞的糖原经阴道杆菌分解而成乳酸,使阴道内 保持一定酸度,防止致病菌繁殖。
卵巢
ovary
产生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
位于子宫两侧 4cm×3cm×1cm,约5-6g,灰白色,表面无腹膜 皮质 原始卵泡,结缔组织 髓质 无卵泡,含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淋巴管及少量平滑肌纤维
骨盆
功能
pelvis
支撑躯干 支持、保护盆内器官 胎儿自阴道娩出通道
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教 学
知识
内、外生殖器官构成及解剖 骨盆解剖 月经临床表现,月经周期调节
能力 观察、记忆、理解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第2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一、名词解释1.子宫峡部2.青春期3.月经4.月经周期二、选择题【A1型题】1.维持子宫的前倾位置的韧带是()A.圆韧带B.主韧带C. 阔韧带D.宫骶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2.分娩时形成子宫下段的部分是()A.子宫体部B.子宫角部C.子宫底部D.子宫峡部E.宫颈阴道部3.关于女性外生殖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阴的范围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和子宫附件B.小阴唇损伤后易形成血肿C.阴道前庭位于两侧大阴唇之间D.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E.大阴唇富含神经末梢,很敏感4.有关非孕期成人子宫,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长约7~8cmB.宫体与宫颈的比例是1∶1C.子宫体腔容量为5mlD.宫颈宫体相连处为子宫峡部E.子宫峡部长约1cm5.关于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A.儿童期卵巢有少量卵泡发育,并排卵B.第二性征是青春期的标志C.月经初潮标志生殖器官发育成熟D.绝经过渡期一般历时2年E.绝经过渡期的突出表现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6.子宫峡部的上端是()A.组织学外口B.组织学内口C.解剖学内口D.解剖学外口E.鳞柱状上皮交界处。
7.哪项属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A.降低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B.促进输卵管肌的发育及蠕动C.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D.使子宫内膜增生E.使宫颈黏液增多,拉丝度增加8.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A.子宫肌层B.致密层C.基底层D.海绵层E.功能层9.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A.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B.宫颈内口宫体内膜与宫颈粘膜交接处C.宫颈外口与阴道的鳞状上皮交接处D.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E.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10.下列关于月经和月经期临床表现的叙述中哪个不正确()A.月经是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的结果B.月经周期从出血的第一日算起C.正常月经周期是28~30天加减三天D.经血一般不凝是由于其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E.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功能:产生卵子和性激素。
发育卵泡 原始卵泡 生发上皮 皮质层
成熟卵泡 白体 髓质层 成熟黄体 排卵
卵巢组织结构
骨盆(pelvis)
骨盆的骨骼组成
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联合) 骶骨:由5~6块骶椎组成 尾骨:由4~5块尾椎组成
1.骶骨
2.1髂骨
女性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4周内.
特点:乳房肿大或有乳样分泌物、阴道少量分泌物,在
短期内自然消失。
2. 幼儿期(childhood):出生4周到12岁左右. 特点:10岁以前,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
10岁以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3. 青春期(adolescence):10—19岁
子宫骶骨韧带
间接维持子宫 前倾位置
子宫功能
是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受孕后,是受精卵着床、发育、成长的场所;
分娩时,子宫收缩排出胎儿及附属物;
非妊娠时,产生并排出月经。
输卵管(fallopian tube)
位置:内侧与子宫角相连,外端游离,全长约8~14cm; 形状:输卵管是一对细长弯曲的管,形状如喇叭;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外生殖器解剖
外生殖器:指从耻骨
1 4 5 2
联合上缘及两股内侧至 会阴之间的组织。
缓冲压力保护骨盆
3
靠近两股内侧,起于阴阜,止于会 阴;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
经;
外生殖器
阴道前庭:两侧小阴唇之间 的菱形区; 前庭球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述
(二) 脑下垂体性调节激素及其功能
•
1 促卵泡素(FSH)
•
2 促黄体素(LH)
(三)卵巢分泌的性功能调节激素及其功能
1 雌激素 雌激素的主要功能: 2 孕激素 孕激素的主要功能: 3 雄激素 雄激素的功能:
三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
• 1 促卵泡素的变化 • 2 促黄体素的变化 • 3 雌激素的变化 • 4 孕激素的变化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 1
促阔卵 韧泡带素子的卵宫变阔化巢韧带,后可限二制者子宫常向两被侧称移动为. 子宫附件.
• (一) 阴道 1 引起疼痛或不舒服的问题.
(一) 丘脑下部性调节激素及其功能
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可分为前、后、左、右4
2 3
孕、激 尿素道口孕激部素分的主.后要功穹能:隆较深,其顶端与直肠子宫陷凹贴近,后者为腹腔的最低部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述
•
弟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 外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与临近器官 。
• 一 骨盆
• (一)骨盆的组成
•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
构成骨盆的关节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
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以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较为重要。
妊娠期因激素的影响,韧带较松弛,各关节的活动性亦稍有增加,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 构1 阔成韧骨带盆的子关宫节阔有韧耻带骨可未联限合产制、子妇骶宫髂向的关两节子侧和移骶宫动尾.颈关节外。口呈圆形;经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受分娩的影响形
构成骨盆的关成节大有耻小骨联不合等、骶的髂关横节和裂骶,尾而关分节。为前后两唇.直肠子宫陷凹又称道格拉斯陷凹.
第5版教材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 壶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 膜层。
★输卵管壶腹 部是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肌肉收缩 和纤毛摆动有输 送孕卵到达子宫 腔的功能。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四)卵巢
激素影响 出生后:乳房略大 、少量
阴道出血(激素水平骤降)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二)儿童期 出生4周至12岁。 宫体:宫颈=1:2; 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开始发育,
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三)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生理特点:全身发育迅速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五)阴道前庭 在大阴唇后下方 有一对黄豆大小 腺体,为前庭大 腺,又称巴氏腺, 感染时可形成囊 肿或脓肿。
前庭球 前庭大腺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粘膜+肌层+纤维 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真骨盆的标志
髂嵴 髂前上棘
第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熟练掌握: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2、骨盆的组成及分界3、卵巢功能掌握:1、外生殖器的范围、组成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3、骨盆的平面及径线4、卵巢周期性变化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6、月经的临床表现了解:1、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2、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3、月经的周期性调节★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和邻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的所在,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又称骨产道。
其大小、形态对分娩有直接影响。
(一)骨盆的组成★骨盆由左右髋骨和一块骶骨及一块尾骨组成。
★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分娩时尾骨后翘,有利于胎儿的娩出)★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二)盆骨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为假骨盆(骨产道)和真骨盆。
★真骨盆的标记:1、骶岬2、坐骨棘(骨盆中最狭小的部分):1)可经肛门或阴道检查触到2)衡量胎先露部分娩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3、耻骨弓★(三)骨盆的平面1、入口平面2、中骨盆平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3、出口平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联合降支,后三角的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形的共同底边。
(四)骨盆的类型1、女性型:宽、圆、长,坐骨棘径≥10cm2、男性型3、类人猿型4、扁平型【骨盆底】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有尿道、阴道及直肠穿过。
其主要作用是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
(一)外层(二)中层(三)内层:会阴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分娩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会阴裂伤★【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是女性生殖器器官的外露部分(一)阴阜(二)大阴唇(三)小阴唇(四)阴蒂★(五)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1、前庭球2、前庭大腺:1)大小如黄豆,腺管狭窄易堵塞,不易触及2)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3)分泌粘液,润滑阴道4)潜伏细菌→易感染、脓肿5)反复发作→摘除、切开、引流3、尿道口4、阴道口及处女膜:会阴切开缝合术对合标记【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子宫附件:输卵管、卵巢(一)阴道1、性交、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课件
子宫
► 子宫为一壁厚、腔小、以肌肉为主的器官。
是产生月经、孕育胚胎、胎儿的空腔器官。 ► 1.形态 成人的子宫为前后略扁的倒置梨 形,重50g,长7~8cm,宽4~5cm,厚2~ 3cm,宫腔容量5ml。子宫上部较宽为宫体, 其上部隆突部分为宫底,两侧为宫角,子宫 下部成圆柱形为宫颈。
► 子宫颈:宫颈阴道部、宫颈阴道上部 ► 宫颈管:成年妇女约2.5cm-3cm,其下端称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 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一、骨盆 ► 二、外生殖器 ► 三、内生殖器
► 四、会阴
► 五、血管、淋巴、神经
► 六、邻近器官
一、骨盆
骨盆的骨组成
► 髋骨:2块 ► 骶骨:1块 ► 尾骨:1块
骨盆的关节
►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
骨盆的韧带
► 骶棘韧带(骶、尾椎与坐骨棘之间的韧带) ► 骶结节韧带(骶、尾椎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
三、内生殖器
►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
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阴道
► 为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1.位置和形态 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 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 长10~l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围宫颈,下端开 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 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 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为盆腔最低 部位,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 2.组织结构 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 成,有很多横纹皱襞,故有较大伸展性。损伤后易 出血或形成血肿。
► 3.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 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的正常位置呈 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 膜的支托作用。 ► 4.子宫韧带 共有4对,维持子宫正常位置。 ► (1)圆韧带: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 方,然后向前下方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 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的作 用。 ► (2)阔韧带:覆盖在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 两侧延伸达到骨盆壁,形成二对双层腹膜皱襞。维 持子宫正中的位置。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因骨盆及邻近器官与其关系密切,故一并讲述。
一、骨盆与骨盆底骨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状及其与胎儿的比例直接影响胎位与产力,关系到分娩能否顺利进行。
【骨盆】(一)骨盆的组成1.骨盆的骨骼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组成。
骶骨一般由5~6块骶椎合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组成(图2-1),成年后三者融合在一起,界限不明显。
2.骨盆的关节及韧带骶骨与髂骨相接处为骶髂关节;骶骨与尾骨连接处为骶尾关节;两侧耻骨中间为耻骨联合。
在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有骶结节韧带,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有骶棘韧带,骶棘韧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
妊娠期受激素影响,韧带较松弛,各关节的活动性亦稍有增加,骶尾关节妊娠期活动度较大,尾骨可向后活动约2cm,使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大。
此关节如不活动,且尾骨又向内弯曲,则会影响胎儿娩出。
图2-1 骨盆的组成(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假骨盆在分娩过程中虽无实际意义,但其径线与真骨盆的相应径线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真骨盆与分娩关系密切,上部为骨盆入口,下部为骨盆出口,两者之间为骨盆腔,其前壁为耻骨联合及其两侧耻骨降支,后壁为骶骨和尾骨。
耻骨联合全长约4.2cm,骶骨全长平均为11.8cm,高平均为9.8cm,故骨盆腔呈前短后长的弯圆柱形。
(三)骨盆的类型现国际上仍沿用1933年Caldwell-Moloy分类法,即将骨盆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女型、男型、扁平型、类人猿型(图2-2)。
(a)女型(b)男型(c)类人猿型(d)扁平型图2-2 骨盆的基本类型1.女型骨盆最常见,骨盆入口为圆形或横椭圆形,横径较前后径略长,骨盆腔宽阔;坐骨棘间径≥10cm,耻骨弓较宽,骨盆出口不狭窄。
为女性正常骨盆,占52%~58.9%,最适宜分娩。
内科护理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课件
性行为与避孕
讲解性行为的安全措施、避孕方法以及性传 播疾病的预防。
社会文化背景
强调性别平等、尊重和反对性别暴力的价值 观。
性教育实施与评价
课程设置
制定科学合理的性教育课程,针对不 同年龄段的女性进行差异化教育。
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性教育培训,确保他们具 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教授性教育课 程。
教学方法
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 组成,多发于30-50 岁女性。
卵巢囊肿
卵巢内形成的囊状结 构,可导致下腹不适、 月经异常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 外生长,引起疼痛、 不孕等症状。
宫颈炎
宫颈炎症性疾病,可 引起白带增多、接触 性出血等症状。
阴道炎
阴道炎症性疾病,可 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 瘙痒等症状。
分娩是指胎儿从母体中诞生的过 程,包括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
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哺乳喂养
哺乳喂养是新生儿获取营养的主要 方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母子之间 的情感联系。
哺乳护理
哺乳护理包括正确的哺乳姿势、按 需哺乳、保持乳房清洁和避免乳腺 炎等,以确保母婴健康。
04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护理
常见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殖器官 逐渐衰退,月经停止,失去生
育能力。
02 女性生殖阴阜、大阴唇、小阴唇、 阴蒂和阴道前庭。
阴阜是位于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 垫,青春期时会长出阴毛。
大阴唇是位于阴阜下侧的一对皮肤皱 襞,内含一对大阴唇海绵体,富含血 管和神经末梢。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 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与反馈
人体解剖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
六、邻近器官
1、尿道 2、膀胱 3、输尿管 4、直肠 5、阑尾
六、邻近器官
• (一)尿道 长4-5cm,直径约。尿道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尿道外括约 肌为随意肌,尿道短而直,又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 (二)膀胱 膀胱分为顶、底、体和颈4部分。 • (三)输尿管 长约30cm,最细部分内径3-4mm,最粗可达7-8mm。在施
(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 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 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第二节 内生殖器(三、输卵管)
囊性附件,是 中肾管的遗迹
(三)、输卵管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三)、输卵管
• ★输卵管:是精、卵受精场所、运送受精卵的通道,长 8~14cm。分4部:
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4、阴蒂:有勃起性。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5、阴道前庭:前为阴蒂,后
为阴唇系带。阴道口与阴唇系 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又 称阴道前庭窝)。
阴道前庭
(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前庭两侧。
(2)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 1—2cm,开口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沟内。性 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
会阴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 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 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 织,厚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状,表 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 会阴体,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 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会阴裂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一)卵巢 的功能
合成并分 泌激素
卵泡闭锁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1.产生并排出卵子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2)排卵 时间:下次月经前14日。 (3)黄体形成及退化 排卵后7~8日达高峰,14日左 右萎缩。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四)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生理特点:全身发育迅速 第二性征形成 月经来潮 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 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输卵管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部位 卵巢 阴道 雌激素(E) 促进卵泡发育 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糖原合成增加,阴 道酸度增加 促进乳腺腺管增生 大剂量E可抑制泌乳 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 促进钠水潴留、钙盐 沉积、胆固醇下降 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正 负反馈调节 孕激素(P)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 壶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 粘膜层。 输卵管壶腹 部是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肌肉收缩 和纤毛摆动有输 送孕卵到达子宫 腔的功能。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浆膜层 外纵 肌层 内环 中间交织 粘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子宫肌层肌束排列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4.子宫韧带
骨盆漏 斗韧带
阔韧带 园韧带 主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圆韧带:维持子宫 前倾位臵。 阔韧带:维持子宫 在盆腔正中位。 主韧带:固定子宫 颈作用。 子宫骶骨韧带:将 宫颈向后上牵引,间 接保持子宫前倾位。
2.解剖结构:位于盆腔中央,站立时呈前倾前屈 位。成人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 子宫底 重约50g,宫腔容积约5ml。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峡部 宫颈解剖学内口(上) 宫颈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组织学结构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妇产科护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学习目标
掌握:女性骨盆的组成与分界、内生殖器官的解剖。 熟悉:骨盆平面和径线、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外生殖器 解剖、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了解:骨盆底组织、女性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月经周期 调节。
重点难点
骨盆的结构及骨盆平面与径线、女性内生殖器的解 剖结构与功能、女性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子宫内膜周 期性变化及月经为本章的重点;卵巢周期性变化及性周 期调节为本章的难点。
(五)性成熟期(生育期) 一般从18岁开始,历时30年 左右。 生理特点: 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 熟并分泌性激素,已建立规律 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 和乳房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 改变。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六)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 更年期综合征 功能逐渐衰退,由性 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 一个过渡阶段,始于 40岁,历时10~20年; 绝经期(平均绝经年龄49.5岁)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内生殖器】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温馨提示:阴道后穹窿顶 (一)阴道 端为子宫直肠陷凹,是腹 功能:性交器官、腔的最低部位,也是某些 排出经血、娩出 疾病诊断或手术的途径。 胎儿 组织结构:粘膜+ 肌层+纤维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中层
位于骨盆 出前三角,由 上下两层坚韧 的筋膜及尿道 括约肌、会阴 深横肌组成。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深层 (盆膈)
由肛提肌及 其筋膜组成。 强有力承盆 腔内脏器。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六)绝经后期 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生理特点: 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萎 缩, 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易致骨折,机体老化,心血 管及其他器官也易发生疾病。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五)阑尾:长7~9cm, 位于右髂窝内,右侧附 件与其相邻,因此,妇 女患阑尾炎时可能累及 到输卵管和卵巢,两者 的感染可相互影响。妊 娠期阑尾的位臵可随子 宫的增大而逐渐向外上 阑尾 方移位。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与分界
骨盆最小平面,呈纵椭圆形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前后径: 平均值约为11.5cm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平均值约为9cm 出口前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6cm 出口后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8.5cm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响胎头衔接。
60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骨盆的类型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四)骨盆底组织
1.浅层(骨盆底) 位于外生殖器、 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 的下面,由会阴浅筋 膜、球海绵体肌、坐 骨海绵体肌、会阴浅 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 组成,肌腱汇合形成 中心腱。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第一节骨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呈横椭圆形 (1)骨盆入口平面 前后径(真结合径): 平均值约为11cm 横径:平均值约为13cm 斜径:平均值约为12cm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中骨盆平面 前后径: 平均值约为11.5cm 横 径:坐骨棘间径 平均值约为lOcm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雌激素、孕激素生理功能
部位 子宫 雌激素(E) 促进子宫发育, 提高子宫肌对缩宫 素的敏感性 子宫内膜增生 宫颈粘液分泌量 增多,质变稀薄 促进输卵管发育, 增强其蠕动,利于 孕卵输送 孕激素(P) 使子宫肌松弛, 降低子宫肌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 增生期内膜变为分泌期 宫颈粘液减少、变稠 抑制输卵管蠕动
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其他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 0.3~0.5℃ 促进水钠排出 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 调节作用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月经】
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有规律地 出现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生理现象,称月经。 (一)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1.增生期:第5~14天,雌激素 2.分泌期:第15~28天,雌激素 孕激素 3.月经期:第1~4天,雌激素 孕激素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二)子宫 1.功能 (1)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变 化产生月经; (2)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 道, (3)孕卵着床发育的场所 (4)分娩时提供产力,协 助胎儿及附属物娩出。
子宫
子宫在盆腔内不同的位臵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骨盆轴、骨盆倾斜度和骨盆类型 1.骨盆轴(又称产轴) 连接骨盆各假想平 面中心点的曲线为骨盆轴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 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骨盆倾斜度
(1)妇女直立时,骨盆 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 成的角度,一般为60°。 (2)若倾斜度过大会影
1.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骶骨、尾骨、 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每 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 及耻骨融合而成。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骨盆的标志 骶岬 髂嵴 髂前上棘
(一)尿道:位于阴道前面, 耻骨联合后面,长约4~5cm, 开口于阴道前庭,与肛门邻 近,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二)膀胱:位于子宫及阴 道上部的前面,充盈时可越 过耻骨联合凸向腹腔,影响 子宫位臵,故妇科检查及手 术前应排空膀胱。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输尿管:长约 30cm,在腹膜后从肾盂 开始沿腰大肌向下,在 髂外动脉的前方进入盆 腔,下行经阔韧带底部 向前、向内,在距离子 宫颈约2cm处,从子宫 动脉下方穿过,与子宫 动脉交叉后进入膀胱, 妇产科手术时应高度警 惕以免损伤输尿管。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四)直肠:长约15~ 20cm,直肠前壁与阴道后 壁相贴,因此阴道后壁损 伤可累及直肠,易发生直 肠阴道瘘。肛门距阴道外 口很近易引起上行感染。 肛管长约2~3cm,周围有 肛门内、外括约肌,妇科 手术及分娩时均应避免损 伤。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