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合集下载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 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 [苏]高尔基 5、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明] 方以智 6、怀疑有如草木之芽,让真理之根萌生...... [意] 但丁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知 道书里的意思,而是不敢向 先生提问,孙中山能主动提 出要求实在难能可贵。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为了追求知识,宁可挨打, 这是多么好学求知的精神呀!
小结: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 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 时所用的木板。
戒尺打在手上可真疼啊。
从“厉声”可以看出先生很愤怒。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发现孙中生完成了功课,希望能进一步理 解文章内容才提问,态度才改变,并讲解了书 中的内容。
课文理解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 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 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
“问”的原因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 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课文赏析:
第二自然段、
孙中山不但聪明、勤奋,而且敢于发问 第三自然段 质疑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1张PPT)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sī)塾(shú)读书。那时候上课, 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yī)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 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bèi)诵(sòng)。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上课,把老师称为先生。上课时,先生带着学 生读,然后让他们背诵,但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而我们现在是在学校上课,课堂上老师讲课会很有趣味,书中的知 识点老师会分解开,用我们能懂的方式讲解。
小组讨论:你喜欢这种“只背不讲” 的教学方式吗?为什么?
“只背不讲”的教学方式并不好,因为如果学 生不理解书中的意思,那么背下来也没有意义, 而且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容易就会忘记。只有理 解了才能更快更好更持久地记住知识。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 一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对待 学习的,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 时是怎么处理的。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 会背了吗?”
十分生气:以为孙中山是不想背书。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 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 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被其感动:孙中山背诵熟练,对待学习认真、执著。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大家其实都像孙中山一样,也想弄懂 书中的意思,只是先生不讲,他们也不敢 问。
因为以前从没人敢向先生提问。孙 中山这一问,简直如“开天辟地”一般, 大家不知道先生会怎样做,都认为先生 会惩罚多问的同学,所以大家谁也不敢 出声,怕受到先生责罚。
①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

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②“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
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不 懂 就 要 问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吓 呆
戒 尺
厉 声
挨 打
清 楚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诵、例、段、练、糊、涂、挨
背、呆、楚
我会认
字词学习
半包围结构
戒、厉
全包围结构

读一读
私塾 段落 背诵 练习照例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吓呆 课堂里霎时鸦雀无声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一字不漏
课文记叙的是 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 的故事。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责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主题归纳
认真读书
勤学好问
不懂就要问
发生:私塾里上课 只背不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大胆提问 得到肯定
结果:敢于打破惯例的动力
乐于思考敢于提问追求真理
板 书
孙中山
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段落可以分成几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整体感知
本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先生只让背诵功课,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第二部分(2—7): 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孙中山大胆提问,并以出色的表现感动了先生,让先生给大家讲解。
1.学完本课,请你列出三条问题。
课下作业
第三部分(8—9): 通过一问一答,点明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旧时的人在私塾里读书和我们现在在学校里读书有什么不同?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私塾
孙中山小时候是怎么上课的?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 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 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 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 背出前一天形所容头学脑的不功清课,。不先明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 孙中山的书事上理又,圈认了识一模糊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 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 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 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 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 吧!”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 大的民主革命家。
课Hale Waihona Puke 序 号后加了星号 被称为“略读课文”。
3* 不懂就要问
读完题目, 哪里让你觉得 有新鲜感?
“略读课文”有哪些“新鲜”的地方?
略读课文可以 读得粗略一些,了 解课文大意就行。
如果有个别的 字不认识、个别的 词语不理解,也没 有关系。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背诵 照例 圈一段
liàn hú tú hú tu
练习 糊里糊涂 糊涂
dāi jiè
lì ái
chǔ
吓呆 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一部分 是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1 2~7 8~9
默读课文,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并在小组内交流。
和你平时读书一 样吗?试着演一演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 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立刻、 马上
你能用 这个词说句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0张PPT).ppt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0张PPT).ppt

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 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
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
1.自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 意就行。 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 解,也没有关系。
自读课文
词语积累(带有身体器官名称的词语)
摇头晃脑 挤眉弄眼 抓耳挠腮 张牙舞爪 手舞足蹈 心明眼亮
自读提示
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孙中山提

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 什么会⑤ 有这样的变化?


戒尺
“戒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师 惩戒学生的木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孙中山完成了先生布置 的任务,他渴望进一步理解 所背的文章内容,善于思考、 敢于提问,所以先生改变了 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 中的内容。
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 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多音字
ái:挨饿 挨板子 挨 āi:挨近 挨家挨户
bèi:后背 背井离乡

bēi:背包 背黑锅
quān:圈点

juān:圈猪 圈鸡
近义词
照例——(照常) 练习——(训练)
流利——(流畅) 稀里糊涂——(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摇头摆尾) 霎时——(瞬间)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道理——(原理)
一字不漏——(疏而不漏) 详细——(明白)
反义词
流利——(结巴) 稀里糊涂——(明明白白) 详细——(粗略) 摇头晃脑——(正襟危坐) 认真——(草率)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一字不漏——(漏洞百出)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2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2张PPT)
从“照例”“流利”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非常认真,“连连点头”说明了孙中山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表现出孙中山是个很聪明,记忆力很好的孩子。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壮着胆子请教老师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强烈。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有礼貌、勇敢、态度诚恳;恳求,期待先生给他讲解。
这句话点明了主旨。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应做到“不懂就要问”。为此,他宁愿挨打。这种精神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责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孙中山的学习环境是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老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就只是听,被动接受。 现在的教育方式则是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老师更希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描写孙中山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孙中山不满足于只流利地背诵,还要进一步理解所背的内容。
因为不懂才提问
反问句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把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主题归纳
认真读书
勤学好问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不懂就要问

《不懂就要问 》课件 (共24张PPT)

《不懂就要问 》课件 (共24张PPT)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 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起胆子 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 我背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请您 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 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起胆子 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 我背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请您 给我讲讲吧!”
怎么理解“这样糊里糊涂 地背,有什么用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2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2张PPT)
3* 不 懂 就 要 问
同学们都知道圣人孔子吧,今 天老师带来孔子的一句话:“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它的意思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 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而这句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而我 们面对我们不懂的学问,该怎样去 做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新的一课, 去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吧!
2>周,周遭:跑了一圈儿;
3>画环形:圈阅、圈点、圈定。
juàn 养家畜的棚栏:圈舍、圈养、圈牢、猪圈。
juān关闭起来,用栅栏等围起来:把鸡圈起来。
提取信息,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内容。
练习叙述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先 说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 讲什么”的顺序将课文连起来。 同时可以结合插图,加以补充。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本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 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思考: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 给文中出现的词语在括号里打上“√”。

) 粪球(
)
2. 你要向列宁学习什么?
学习列宁不懂就问和他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如:向别人请教,自己读书查找答案等。
总结提升,升华主题
在1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面对私 塾中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孙 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 生提问。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的这篇关于孙中山小 时候的故事,真正启示着我们要从 小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修炼自己 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甚至人生的主人。
孙中山是怎样对待私塾这种只背 不讲的做法的呢?
重点分析,交流新鲜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
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 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优秀示范课《不懂就要问》ppt课件(共4份)

优秀示范课《不懂就要问》ppt课件(共4份)

学习生字


孙中山 不懂 提问

理解
勤学好问 读书求理
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
时变得鸦雀无声。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
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 [苏]高尔基
5、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明] 方以智
6、怀疑有如草木之芽,让真理之根萌生...... [意]
但丁
孙中山 不懂 提问

理解
勤学好问 读书求理
第二份
shú
tu
huà ng
私塾
tá ng
胡涂
shà
摇晃
jiè
课堂
霎时
戒尺
lì lòu

严厉
xiá ng
漏洞
既然
á i
详 细
挨 打
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 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孙中山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中山 私塾 课文主要写了———小时侯在——读书, 大胆 为了 弄懂书里的意思,—— 向先生提出问 勤学好问 题的事。说明了他是一个————的人。
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你会怎么办?
第四份
小学语文第五册
不 懂 就 要 问
孙中山 (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 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 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 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 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一个教书先生,几个年幼学童,一把戒尺, 几本古书。这就是封建私塾教育留给我们的 典型印象。在这样的学堂里,学生不守规矩, 私塾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手心。作为封建封闭 式的棍棒教育,它特别强调“死记硬背”。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3.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4.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5 .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
私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教 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 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 教材和学习年限。
那时候的私塾是 怎样上课的呢?画出 有关词语。
那时侯上课,先生念, 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 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 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 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 先生从来不讲。
这位伟人,你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 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毛 泽东称孙中山为“中国近 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 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3 不懂就要问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bèi sònɡ lì duà liàn
背诵 照例 n段落 练习
hú tu dāi
糊涂 吓呆
在词语里 读轻声
孙中山为什么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这 说明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不满足于只能够 流利地背诵,要求进一步理解课 文内容。
当孙中山壮着胆子向先 生提出请求时,同学们表 现得怎么样?默读课文第 三自然段。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 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

《不懂就要问》PPT免费课件

《不懂就要问》PPT免费课件
【 举戒例尺(】lì旧liè时)教师这对学篇生施行课体罚文时所末用的尾木板主。 要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
摇头摆尾、察言观色、聚精会神
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A因A为BB以式前拟从声没词人:敢咿向卒咿先呀生章呀提问显。志: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
叮叮当当、乒乒乓乓、滴滴答答、叽叽喳喳
羊圈(juàn)里那只脖子上戴着项圈(quān)的小
羊是我的。
第七页,共29页。
霎时—— 刹那 详细—— 详尽 流利—— 流畅 糊里糊涂—— 迷迷糊糊 鸦雀无声—— 万籁俱寂
详细—— 粗略 认真—— 马虎
糊里糊涂—— 清清楚楚 鸦雀无声—— 人声鼎沸
第八页,共29页。
【咿(yī)咿呀呀】①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②形容小孩子学话
AABB式拟声词:咿咿呀呀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写法巧借鉴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 “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 就是挨打也值得。”
写法点拨:卒章显志。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 主题的手法,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意 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 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因 学为问以学前 问从 ,主没 不人 懂题敢 就向 要的先 问生 。提手问。法,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背 (2诵)知照“而例好圆卒问圈,”段然落后意能练为才习。完糊口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7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7张PPT)

课文结构
不 私塾读书 从来不讲

糊里糊涂背 没用

就 要
敢于 提问
壮着胆子
讲讲——同学们 吓呆
先生 讲的认真
学 好 问

不懂就问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流利地背书 不求甚解
* 不懂就要问
死板地背书 有什么用呢? 勤于思考 敢于提问
勇敢地提问 先生讲解
随堂小测 巩固提升
一、会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_妹__妹__糊__里__糊__涂__地__忘__记__了__考__试__的__时__间__。
圆圈
jiè
戒尺
duàn
一段

厉声

bèi(背诵) bēi(背包)
我背(bèi)诵完课文, 把书都放到了背(bēi)包 里。
挨打
词语理解
咿咿呀呀:形容声音,课文中指学生们的读书声。 照例:按照以前的惯例。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_向__先__生__提__问__ 的故事。
4 课文的主题句是:
_学__问__,__学__问__,__不__懂__就__要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问题
三品:品味描写孙中山语言和心理活动 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孙中山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我们体 会到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不懂就要问
练习
课文赏析
Happy Time
学习中你遇到过不会的问题吗?你 敢大声提问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 孙中山小时候“刨根问底”的小故事。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方法点拨
我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先说说每幅插图 对应了课文哪几段的内容,然后再用几遍就将先生圈 画的内容背会了,只是不明白书 里的意思,进而大着胆子向先生 提问。
第二幅插图
孙中山的行为让同学吃惊, 先生走近准备用戒尺,但发现 他背得很熟,就没有打他,还 给大家讲书里的意思。
霎时:指极短的时间,瞬间。

造句:霎时,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
词义解释
糊里糊涂:形容人头脑不清楚,对事物认识模糊或不

明事理。
造句:他整天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词义解释
摇头晃脑:形容人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
差的样子,也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造句:他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一边跳着舞,看起
合并插图的内容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 读书,他背书虽然流利, 但却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于是,他勇敢地提出疑问, 这让其他同学感到惊讶和 担忧。先生检查了他的背 诵后,不仅没责怪他,反 而向同学们解释了这段话 的意思,让大家受益匪浅。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私塾
戒尺
先生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戒尺
古代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 体罚所用的木板,通常是用来 惩罚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学业 不精的。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做人就要勤学多问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叙述了孙中山在童年时期进入私塾学 习,由于不理解书本中的内容,他勇敢地鼓起勇气 向先生询问。这个故事展现了孙中山热爱学习、勇 于探求知识的精神,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
拓展延伸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时,对《周易》这部古老的经典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然而,在春秋时期,书籍并非像现代这样以纸张 印刷,而是刻在一片片竹简上。这些竹简需要用绳子(如 熟牛皮绳,即“韦编”)串联起来,才能形成一本书。由 于《周易》内容深奥且篇幅较长,因此它由大量的竹简组 成,重量也相当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 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 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 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 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 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
孙中山是中
国民主主义革命
先行者,被后人 称为国父。1911年
辛亥革命后被十七
省代表推举为中国 民国临时大总统。
私塾
sīshú
·
背诵
sòng
·
shà
照例

·
jiè ái
流利
·
糊里糊涂 鸦雀无声
霎时
·
戒尺
· ·
厉声
挨打
一字不漏
lòu
·
课文主要讲了( 孙中山 )小时候 在(私塾 )读书,那时候先生只念不 讲解书里的(意思 ),孙中山为了弄 懂书里说讲的意思,(壮着 )胆子向 先生询问,最终先生讲解书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 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壮着胆子”说明了什么?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 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他 也想到了这一问的严重后果,表明 他求知识的欲望强烈。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 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 吧!” ——说明孙中山有礼貌,态 度诚恳,恳求,期待的语气。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的反应是 怎样的?老师先后又是怎样? 同学——吓呆 鸦雀无声 先:拿着戒尺 厉声 先生
后:收起戒尺 学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 值得。
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你会怎么办?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 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 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 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 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 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 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 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 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 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 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 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 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私塾?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 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 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 和学习年限。
文中在私塾读书的特点?
那时候,先生念,学生跟着念, 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 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
“流利”一词说明了什么? 小时候的孙中山学习态度极其 认真,学业完成的极为出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