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8cf57b02768e9951e7388c.png)
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 的主, 客体 因素 , 寻求提高人民安 全感 的途径和策
略
我们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个 方面搞好社会治安提 高公 民的社会安全感
(一 ) 小 区方 面 加强小区社会治安管理 , 小 区全封闭式管理 , 设立 门 卫制度 , 加强
二 调查背景及 目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 , 社会治安虽有显著改善公众 安全感 , 实现社会 安定和谐 , 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 我 们将通过本 次调查 了解不 同地 区人 民对社会安全的主观感受 , 再根据感 受的倾向性 和特征 , 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欠缺的主 客观 因素, 寻求 提高人民社 会安全感 的途径和策略 三 调查结果及基本数据显示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 40 份 , 每个地 区 10 份 , 共收 回40 份 , 其 0 0 0 中有效问卷 38 份 , 有效率 % % 4 内容设计了 1 个选择题 , 其 中 1 个 6 5 单选 , l 个多选 , 地区治安状况 和几年 前相 比社会安 全感 如何 变化 , 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 的原因 治安问题 , 搞好安全措施应该从 哪些方面 人手等 被调查 者 男女 比例 基 本符合 1 : 1, 年龄在 2 一 之 间的 占 4 . 6 5 3 5 3% , 16 一 占4 % , 36 一 占 1 % , 50 以上 的占2 . 6 % , 认为所在 5 2 0 50 2 7 地区治安状况一般的最多 占6 % , 不好 的占 2 . 7% , 而很好 和很差的 4 一样各 占6 . 6 % , 而在最能影 响被调查者 安全感 的原 因中媒体报道 高 7 居首位 占到 了4 . 7 % , 自己受 到伤害和 家人和亲朋好 友受到伤 害大致 6 相当 , 分别为 1 % 和 1 . 7% , 在社会安全感变化方面没多大变 化的 占 6 8 到 45 . 3% , 降低的占到 3 . 7 % , 提高 的占到 2 % , 影响被调查者 的 0 4 治安问题中与人身安全有关 的社会 事件 占到 了 4 % , 而食品安全 ( 如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97d7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3.png)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标题: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社会安全感的水平,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希望能够提供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的参考。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被访者。
共有1000名民众参与了本次调查。
二、社会安全感现状1. 参与者对自身个人安全感的评价:42%的被访者表示安全感较强,25%的被访者表示安全感较弱,33%的被访者表示中等安全感。
2. 存在较高安全感的因素:经济稳定(34%)、家庭关系和社交网络(28%)、法律法规保障(18%)等。
3. 存在较低安全感的因素:社会犯罪率上升(42%)、公共卫生问题(21%)、就业不稳定(15%)等。
三、社会安全感问题1. 犯罪和治安问题:民众对于犯罪和治安问题的担忧程度较高。
2. 公共卫生问题: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卫生问题成为了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社会不公问题: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等问题也对社会安全感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就业问题:就业不稳定和工作压力对社会安全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四、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1. 加强犯罪预防和打击:通过加大法律法规的力度和治安管理工作的力度,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2. 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提升公共卫生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保障公众健康。
3. 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扶助力度,减少社会不公现象。
4. 推动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政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结论:社会安全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23年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本报告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改善社会安全感的现状,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安全感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120f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存在各种风险和威胁时感到的安全程度。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在社会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为了全面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大众对社会安全的感受和看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覆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地区。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与社会安全感相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安全、社会治安、就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家庭安全在调查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满意,认为家庭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一般,认为还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存在;另外有1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担忧,认为家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 社会治安社会治安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有45%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较为满意,认为社会治安有所改善;有35%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感到一般,认为社会治安状况尚可;但是,仍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感到担忧,认为犯罪率较高,社会治安不容乐观。
3. 就业保障就业保障是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较好,较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2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一般,对找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仍有1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担忧。
4. 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人们对社会安全的又一重要方面。
在本次调查中,有5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较好,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有3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一般,对医疗费用的负担有所担忧;有2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不够完善,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
5. 教育保障教育保障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支撑之一。
调查显示,有5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较好,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有3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一般,对教育质量有所担忧;有1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不够完善,对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感到担忧。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52d10bc5da50e2524d7f1f.png)
篇一: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一、社会实践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经济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人民的社会安全感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保障,群众安全感则是一种群体心理。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
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
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
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
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认为安全感是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为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其本身的社会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地了解到居民们的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实践内容1、调查的目的:了解人们对其生活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状况的感受、对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对提升安全感的问题的建议。
2、调查的对象:均安镇各村委的居民3、调查的时间:2013年7月24日至8月 17日4、调查的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冠县5、调查的方法:主要采取电话访问形式,辅以走访调查。
6、被访者基本情况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占21%,女性占79%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年龄在12-80岁之间。
其中:12-30岁占65%,31-55岁占28%,56-70岁占7%。
三、社会实践结果1、调查概况关于所在社区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在对问题“您举得您所在小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社会秩序如何?”的回答中,认为小区治安“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分别是22.6%和45.5%,认为“比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只有4.5% 和0.9%,另有26.1%的人认为“一般”。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e8cc1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6.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壮大的经济和生活条件也伴随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感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感到安全。
而社会安全感不仅是指面对日常的生活安全问题,还包括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安全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安全感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社会安全感的感受及其原因。
调查样本调查对象为全国各地年龄在16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万份。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的评价为“一般”,占比达到52.1%。
而评价为“较好”和“非常好”的人数占比则分别为28.7%和8.5%。
这么看来,大部分人对社会安全感仍然不是很高。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社会安全感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政府对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
有36.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于安全问题的处理不力,缺乏监督和管理。
政府对于社会安全问题的处理力度不足,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司法不公问题引发不满。
有30.4%的受访者认为司法不公问题是导致社会安全感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司法不公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和无助,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这引发许多不满情绪。
犯罪率高,个人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有27.2%的受访者表示,现代社会犯罪率高,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造成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社会安全感的降低。
网络信息不会被保护。
有6.8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重要信息可能会泄露出去,甚至会被黑客攻击,公司安全无法得到保护,网络安全问题成了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社会安全感的提升方案为了提升社会安全感,调查结果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1.政府要大力增强监管力度,提高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推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2.加强监狱、法院等司法机构的管理和改革,加强对于司法不公等问题的解决力度,维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提高人民的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75e5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9.png)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抗疫成为了焦点话题。
在此背景下,对于社会安全感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什么是社会安全感?简单来说,它是指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交网络、政治氛围等因素所引发的对其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预期感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原因,同时探讨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安全感。
一、社会安全感现状分析目前,许多国家的社会安全感普遍偏低。
以中国为例,2019年中国社会安全感指数为69.83分。
据搜狐新闻报道,此前世界对中国的安全评估仅为39分,相比之下中国民众对自己的安全感有明显提升。
然而,如今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民众的安全感。
疫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的双重威胁,让不少人对未来充满担忧。
二、社会安全感原因分析1.犯罪率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犯罪率逐步上升。
高发区是一些困惑着城市居民的问题,如商场偷窃、街头抢劫、网络黑产等。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无论在什么地方(例如洪水、地震、飓风)都会对人们造成威胁,增加民众的不安。
3. 政治稳定性: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果一国政治环境不稳定,人们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这将使人们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感到不安。
4. 经济压力:经济“裤腰带”收紧,工作的艰难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人们产生担忧和不安。
5. 微观环境:家庭、工作、学校等人们所处的微观环境也会对个人的安全产生影响。
例如,夫妻关系不好、工作环境不友好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安全感。
三、如何提升社会安全感?1.心理干预: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如地震后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并增强信心。
2. 应急处理意识: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应对,同时加强应急处理意识,包括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3.警察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政府需要加强公安力量,在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防止犯罪袭击。
4. 公共服务意识:改善城市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宽广、平稳、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72949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d.png)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现在的社会,大家的安全感似乎越来越成问题了。
别看现在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像过年似的,实际上很多人心里是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好像随时可能被生活中的某些变故给打个措手不及。
你看啊,前几天新闻上报道说某个地方发生了暴力事件,几天后又有个小区发生了火灾,搞得大家都不敢轻易走夜路,甚至连在家待着都得小心翼翼。
你说这可怎么办?是不是有点像那个俗话说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一年到头,大家的生活质量虽然在提高,但安全感呢,似乎是越来越薄弱了。
我有个朋友,每次晚上回家,都会打电话给家里确认门锁好了没,说好像一不小心就能出点事。
你看,这种“过度警觉”的心态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色。
你想,咱们平时看到什么新闻热点,不就是这类有些震撼的事件一发生,大家就开始讨论“哪里哪里又不安全了”?有时候感觉社会安全感的丧失,就像是冬天的冷风,悄悄地渗透进来,先是从心底开始冻得发凉,然后就开始让人不敢放松警惕。
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把“安心”这两个字好好放在心上,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说到现在的社会,最大的变数就是变化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以前大家觉得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相对稳定,不管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大家基本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和谁交往,可现在不同了。
咱们说个简单的,今天这儿发生了个地震,明天那儿又出了个金融危机,接着就是一大堆科技公司被收购,行业变化飞快,许多传统的职业面临淘汰,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一些老朋友,今天好好的,明天就变得陌生了。
人心一变,社会安全感自然也不再那么稳固。
犯罪率也是其中一个大头儿。
虽然现在治安比以前好多了,但总有那么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刷屏。
就比如说那种连环盗窃案,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校园暴力,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很多时候,你也不能指望周围的人都能随时保护你。
毕竟,咱们平民百姓不是那些大明星和富豪,身边的保镖随时待命。
你说,出门不带几分心眼,不是傻子又是什么呢?总不能因为怕事儿就宅在家里,结果这安全感就被困死在了自己的小窝里。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bf22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d.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的稳定性、秩序性和可预测性的感知和评估。
社会安全感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以下结果:一、调查背景为了全面反映社会安全感的情况,本次调查覆盖了市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
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500份。
二、整体安全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的整体安全感持乐观态度。
其中,市区的居民安全感稍高于农村地区。
年轻人对社会安全感更加自信,相较于年长者有更高的期待。
男性相比女性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感。
三、家庭安全感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家庭安全感到满意。
在问卷中,受访者们普遍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社区的支持和警方及时、有效的应对能提高家庭的安全感。
四、财产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产相对安全。
他们相信警方和相关机构能够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并且认为自己居住的社区治安良好。
但是仍有少部分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到担忧,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
五、就业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自己的就业安全感到较为满意。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拥有稳定的工作,受雇于公共部门的受访者对就业安全感更高,而自由职业者对就业安全感较低。
六、社交安全感社交安全感是衡量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交环境的安全感到满意。
他们认为社区对维护社交秩序、减少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社交网络的扩大也提升了人们的社交安全感。
七、安全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较为满意,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部分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到担忧,建议加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治安力量。
此外,个别年长者和弱势群体对社会的治安情况持较为悲观态度,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措施。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3f0e9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1.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安全感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和个人生活中,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通过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社会安全感的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大众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及反馈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持有一定的担忧。
他们认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隐患无处不在。
犯罪率的增长、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全感造成了冲击。
案例1:在某大城市的市区公共场所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中,近8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一些形式的侵犯或者威胁。
这些包括不文明行为、骚扰,以及诸如抢劫和诈骗等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案例2:在某乡村地区开展的另一项调查中,居民对环境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违法建设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感。
以上案例显示,社会安全感的不足已经成为广泛存在的问题,跨越城乡与行业。
二、对社会安全感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导致社会安全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面临财务问题和就业不稳定。
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失业风险增加,导致人们对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感产生担忧。
2.犯罪和治安问题:犯罪率的增长和治安问题是许多人担心的焦点。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犯罪行为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缺乏安全感使人们不敢外出,不敢依赖他人。
3.资源分配不公:资源分配的不公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安全感。
不公正的分配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感。
此外,严重的贫富差距也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
三、提升社会安全感的可能途径1.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资,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
通过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适当的工资待遇,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收入,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2.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增加警力和社会监控设施,提高社会治安水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a10d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a.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个体的幸福感。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的安全感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一、调查对象和数据收集我们的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程度的人群。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0份问卷。
数据收集期间为一个月。
二、社会安全感整体状况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总体安全感满意度较高: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安全感较为满意。
其中,城市居民的满意度略高于农村居民。
2. 物质安全感较强:受访者普遍认为在社会中基本享有物质保障,满足了温饱和生活需求。
3. 社交安全感有待提升:相对于物质安全感,社交安全感的满意度较低。
许多受访者感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着不信任和隔阂。
4. 公共安全感存在缺失:近4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共空间的安全感不足,担心遭遇各类不良事件。
三、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对社会安全感具有重要影响:1. 经济状况:随着收入的增加,受访者的社会安全感也随之提高。
经济稳定与安全感密切相关。
2. 教育程度:受访者的教育程度与社会安全感呈正相关。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有能力应对各类挑战,因此安全感更高。
3. 治安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对社会安全感产生显著影响。
居住在治安较好的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更高的安全感。
4. 社会互信:社会互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安全感。
较高的互信度可以减少人们的不安全感。
四、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为了提高社会的安全感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增加公共安全设施,提升治安力量的巡逻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加大社会互信度的培育力度,推动公平正义,减少社会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人们的信任感。
3. 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原因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安全感原因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bb7d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b.png)
社会安全感原因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安全是一个课题,它意味着社会成员无论在身体或精神方面,都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并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社会保障,可预期的精神和肉体安全。
本报告主要基于对田某社区的调查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社会中的社会安全感,并提出倡议以实现提高社会安全感的目的。
一、调查的具体内容此次调查旨在了解田某社区内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水平,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询问个人对安全感的具体感受,以及对当地政府部门以保障安全感的行为给予的评价。
调查范围覆盖田某社区全部常住人口,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等特性的人群。
二、调查结果1、对社会安全感的总体评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田某社区的居民总体上对社会安全感评价不高。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由于警察用兵力过于强大、政府部门的监管意识太低,以及上级政府缺乏对社会安全的重视,所以当地社会安全感还有待提高。
2、安全感水平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的差异从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中,我们发现安全感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少年一代对社会安全的普遍抱怨更甚,他们认为对年轻人的行为过度严格,以及对特殊人群的歧视时常发生,多数少年认为安全感较低;而中老年一代的受访者则相对较为满意,他们认为当地社会安全状况基本具备,并有所提高。
三、倡议1、加强政府维稳力度根据本次调查显示,社会安全感存在较大差异,社区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安全的重视,充分利用自身权力,加强各项维稳力度,利用技术手段牢牢掌控社区安全状况。
2、突出宣传教育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安全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安全感,政府应在媒体、广播、社区等不同渠道上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加强民众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民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3、积极开展安全活动鼓励社区内居民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播,定期举行政府主导的安全活动,把社会安全感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中,鼓励社区老年人出发安全意识,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报告能为政府提出倡议,可行行动,以期实现居民对社会安全感的普遍提高。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f27c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6.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环境安全程度的感受和认知,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状况,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安全感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并对_____名受访者进行了访谈。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总体评价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治安状况较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表示存在担忧。
其中,城市居民对社会治安的评价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则认为仍有改进的空间。
(二)对各类犯罪行为的担忧程度盗窃、诈骗和暴力犯罪是公众最为担忧的犯罪类型。
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三)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1、治安防控体系的完善程度受访者普遍认为,加强治安巡逻、安装监控设备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安全感。
2、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执法部门能否及时、公正地处理案件,对公众的安全感有着重要影响。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也会间接影响社会安全感。
(四)不同群体的社会安全感差异1、年龄差异老年人相对更容易感到不安全,可能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防范能力较弱有关。
2、性别差异女性在夜间出行时的安全感普遍低于男性。
(五)公众对提升社会安全感的建议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特别是对多发性犯罪要保持高压态势。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因贫困、失业等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前社会治安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建议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治安的投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d3e1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4.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安全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对社会环境的评估,包括对个人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感知。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社会安全感的整体水平调查显示,社会安全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在某些场合或特定时间感到担忧和不安全。
其中,女性和老年人的安全感较低,他们普遍担心遭遇抢劫、诈骗和性侵等危险。
而年轻人则更多关注网络安全和人身安全。
二、个人安全感的来源个人安全感的来源多种多样。
调查发现,人们对家庭和社区的安全感较高。
他们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安全防线,社区的安全氛围和邻里关系也对个人安全感有积极影响。
此外,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也是提高个人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三、财产安全感的问题财产安全感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调查发现,许多人对财产安全感不够满意。
他们担心住房安全、车辆被盗和财产受损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财产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警力配置和完善保险制度等措施势在必行。
四、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秩序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调查显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他们认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多和道德风气的恶化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威胁。
因此,加强法治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
五、提高社会安全感的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社会安全感:1. 加强警力配置和社会治安管理,提高社会秩序的维护力度;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3.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倡导诚信、友善和互助的社会风尚;4. 加大对特定群体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关注;5.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32cd87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0.png)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公众对于社会安全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将结合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对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二、社会安全感现状1.总体安全感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大部分公众对社会安全感持有相对较高的评价,整体安全感达到了75%。
其中,男性的安全感稍高于女性,而2030岁的年轻人对于社会安全感的评价最高,达到了80%。
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公众认为当前社会相对稳定,安全感较高。
2.不同领域的安全感(1)物质安全感:在食品安全方面,公众的担忧较为严重,达到了60%。
此外,对于住房安全,50%的公众表示满意,但仍有40%的公众对于住房安全感到担忧。
(2)身体安全感:60%的公众对医疗机构的安全性表示担心,主要原因是医疗事故频发和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
同时,公众对于犯罪安全感相对较低,有45%的人担心个人财产被盗,40%的人担心被抢劫。
(3)信息安全感: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70%的公众表示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60%的公众对网络欺诈和钓鱼网站表示担忧。
此外,大部分公众对于社交媒体的安全感相对较低,有50%的公众表示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
(4)环境安全感:公众对于自然灾害的安全感相对较低,有60%的公众担忧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大部分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水质安全表示担忧,达到了70%。
三、社会安全感存在的问题1.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时有发生,给公众的安全感带来了严重威胁。
2.医疗资源不均等:公众对医疗机构安全性的担忧主要源于医疗资源的不均等分配。
在一些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公众在就医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3.网络安全问题严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782b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a.png)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感知和评价。
社会安全感的存在和提升,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社会安全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对其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社会安全感现状1. 整体安全感偏低: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和特定人群的社会安全感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等。
2. 犯罪率较高:虽然各地的犯罪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一些刑事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仍屡见不鲜,给人们的安全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人身安全隐患存在:不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方面,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仍然亟待加强。
4. 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洪灾、台风等,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社会安全感存在的问题1. 差距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安全感差距较大,一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面临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2. 预防和救助不足:社会安全感的提升需要依靠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救助体系。
当前,社会对于安全预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对于安全事故的救助机制还不够完善。
3. 公共安全设施不足:一些地区存在公共安全设施不足的问题,如监控、报警设施不完善,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安全感与社会信任度密切相关。
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人们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恐慌心理,进而影响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和提升。
三、解决社会安全感问题的建议1. 加大经济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经济支持,提升其生活水平和安全保障。
2.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安全事故的救助和救援,提高公众对应急处理的认知和能力。
3. 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社会安全感。
4. 增强社会信任度:加大社会信任度的宣传和培育力度,提高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和对社会的认同感。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773a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f.png)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安全程度的感知和评价。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调查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和实例来扩展和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前社会安全感普遍较低。
许多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个人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在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时期,犯罪率通常上升,导致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增加。
此外,人们对道路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表现出相似的担忧。
然而,社会安全感不仅仅受到实际犯罪率的影响,还受到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通常以负面事件和危险信息为主题,这使得人们对社会的看法更加消极。
虽然犯罪率可能下降,但媒体报道的负面事件往往引起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此外,社会安全感还受到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当人们面临经济困难时,他们可能感到社会安全感受到威胁。
相反,当社会福利政策完善并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时,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通常会提高。
在深入分析社会安全感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差异。
例如,年长者和妇女通常比年轻人和男性对社会安全感更加关注。
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更加脆弱,更容易成为犯罪的目标。
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安全感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可能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因此人们对社会安全感持怀疑态度。
要提高社会安全感,我们需要综合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强社会治安工作,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警力的部署和响应能力,以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其次,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负起责任,传播正面的社会信息,减少消极信息的传播。
此外,改善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也是提高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最后,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总结起来,社会安全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安全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c122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8.png)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引言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或群体对社会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身和财产安全的信心和保障感。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社会安全感的现状以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问卷中包含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安全感的问题,包括个人对社会安全感的评价、对犯罪率的感知、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社会安全感评价在对个人社会安全感进行评价的问题中,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社会的安全感较高,有35%的受访者表示安全感一般,有20%的受访者对社会的安全感较低。
犯罪率感知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犯罪率的感知。
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在过去五年内有所上升,有2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保持稳定,有1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有所下降,还有1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确定。
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我们还调查了受访者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有30%的受访者对警察力量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有50%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有1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还有1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确定。
原因分析经济不稳定经济因素是社会安全感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长期的经济不稳定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贫困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经济不稳定还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使人们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安全感。
媒体报道媒体对犯罪事件的报道也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媒体通常更倾向于报道犯罪事件,这会给人们造成一种犯罪普遍性的错觉。
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到的犯罪事件数量越多,他们对社会的安全感就越低。
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也是社会安全感较低的一个原因。
当人们感到社会对待不公平时,他们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感。
例如,贫困人口可能会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支持不足,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d51c2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6.png)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当代社会的安全感现状却不容乐观。
这篇文档将对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一、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1. 个人安全感现代人对安全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规模化的社会事件,如恐怖袭击、车祸、疫情等,都对人们的安全感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从各个方面来看,个人安全感都在逐步下降。
2. 社会安全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安全问题也成了公共关注的焦点。
秩序混乱、思维混乱、社会矛盾频发、不安全感日益严重等问题,都影响了社会的安全感和信心。
3. 政府安全感尽管各种安全问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但政府对于社会的安全保障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创新。
加强防治工作,提高治理水平,保护国家安全,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等多项措施都改善了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安全感。
二、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安全感的不足主要是源自社会矛盾、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但经济发展过快,过度的社会竞争和压力也常常导致许多不安全的问题,如社会失调、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等。
2.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极高,各种人迹罕至的居所,不安全因素也不容忽视。
另外,城市不良因素如犯罪、抢劫、生活品质低劣等也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3. 社会问题日益增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比如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
4. 科技进步对人们的影响如今,科技带来的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盗窃等问题都使人们感到不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个人的压力。
三、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的改善方向1. 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安全问题的综合防范,致力于社会安全问题的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安全感现象及原因调查分析调查表
您好!我们是贵州大学计科系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社会安全感问题的调查。
我们需要耽误你一点时间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谢谢你的支持。
年月日
您的性别: A、男 B、女
年龄: A、18-25岁 B 、26-35 C 、
36-45 D 、46-55 E, 56-65
您的居住地与工作地是否跨区? A、是
B、否
文化程度:A、文盲 B、小学 C、初中D、高中 E、大专
F、大学本科及以上
职业:A、在校学生 B、行政事业单位人员 C、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D、企业工人及服务人员
E、个体
工商业F、失业、下岗人员
G、离退休人员 H、农民
I、其它
1当有陌生人向您问路,您会()
A、毫不犹豫,帮助他
B、委婉拒绝
C、先观察对方的相貌、举止,再做打算
D、置之不理
2.您是否知道您所在公寓楼里的安全出口通道()
A、知道
B、不知道
C、没遇到什么事,不关心
3.对待网上银行您是怎么看的()
A、从来不用
B、偶尔也会去找点便宜
C、不安全,基本上不用
D、网上买卖方便一直用
4.您对寝室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的看法是()
A、没遇到事,没什么大问题
B、从来不用
C、出了问题也会很快解决,照用
D、偶尔偷用,不被学校发现就没问题
5.您在假期大件贵重物品( 例如电脑等)会存放在会选择()
A、锁在宿舍内
B、找保管公司有偿保管
C、交给本校的本地学生保管
D、交给学校统一保管
6.您在上当受骗后做出的反应()
A、自认倒霉
B、报案
C、告诫其他同学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D、找其他方式宣泄
7.在节假日外出或在拥挤的场所,您将您的现金及贵重物品放在()
A、提包或背包内
B、放在贴身处
C、不随身携带
D、拿在手里
8.针对常有外面的推销员进来校内推销的现象,您认为学校需不需要凭证出入?(如学生证或其他相关证明)()
A、需要
B、不需要
9.您是否知道灭火箱的位置?您会用灭火器吗?()
A 、不知道,不会用
B 、不知道,
但会用
C 、知道,但不会用
D 、知道,而且会用
10.您认为在校大学生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社会治安秩序不全 B 、学校保卫工作做得不够
C 、自身的不重视 D、其他
11.您在大学里有没有遇到过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A 、极少有 B、经常
C 、从来没有 D、身边的人有发生过
12.您认为什么地方最容易受到侵害?()
A、闹市区
B、公共交通工具上
C、公共娱乐场所
D、郊区
13.与以前相比,您感觉治安的变化? ()
A、警卫人员增多
B、电子眼、监控设备增多
C、偷窃等行为增多
D、网络犯罪增多
14.您是否敢夜间出行?()
A、没有太多顾忌,敢
B、有人陪着才敢
C、很少夜间出去
D、不安全,从来不出去
15. 下列哪类措施增加你的安全感?()
A、安保工作到位
B、完善治安防范设施
C、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D、遇害时及时得到帮助
16.您认为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防身技能吗?()
A、有必要,且正在学习
B、有必要,但没有学
C、没有必要,但学过一些
D、没有必要,没学过
17.您如何应对抢劫等突发事件?()
A、反抗到底,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
B、顺从,保全生命要紧
C、记下歹徒的特征,事后及时报警
D、恐慌,不知如何应对
18.您是否会见义勇为?()
A 、应该智对而不应盲目牺牲
B、不会做
C、以自身安全为重,没危险且人多时才会做
D、一定会
19.哪类问题影响您的安全感?()
A 、刑事犯罪(偷窃,抢劫)
B 、意外事故(车祸,火灾)
C 、公共持续紊乱,缺乏社会保障 D、体制腐败(食品安全)
20.现各种流行传染病层出不穷(非典、甲型H1N1),您有何感想?()
A、担心,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B、恐慌,出行没安全感
C、不在意,对自己生活无影响
D、关注疫情,积极采取预防错失
21.若假期兼职哪些问题会影响您的安全感? (可多选)()
A、中介公司咋骗
B、往返路上遇险
C、工资受老板苛扣
D、其他
22.某天接到电话,称您的手机号码幸运被通信公司抽中,并获得一万元的奖金,需要您与之联系。
您的第一反应是()
A、很高兴,迫不及待打电话询问
B、怀疑,但还是打了联系电话
C、怀疑,先征求别人意见
D、马上断定是欺诈行为
23.近三个月,您和您的家人、亲朋有没有遭受过入室盗窃的侵害?
A、有B、没有C、不清楚
24、近三个月,您和您的家人、亲朋有没有发生过自行车、汽车被盗情况?
A、有自行车被盗情况B、没有自行车被盗情况
C、有汽车被盗情况D、没有汽车被盗情况
25、近三个月,您和您的家人、亲朋有没有发生在室外钱、物等被盗、被抢情况?
A、有钱物被盗B、没有钱物被盗
C、有钱物被抢D、没有钱物被抢
26.近三个月,您常去的公共场所治安状况如何?(单选)
A、好B、一般
C、不好
27、近三个月,影响您安全感的原因是:(多选)
A、本人曾经受到不法侵害
B、家人或亲朋曾受到不法侵害
C、亲眼看见过违法犯罪事件发生D、居住社区及常去的公共场所治安混乱
E、经常听到或看到新闻媒体关于社会治安的报道
F、经常听到别人议论违法侵害事件
G、其它(注明)
28、在您居住的社区能否见到社区民警?(单选)
A、经常
B、偶尔
C、从未
29、在您居住的社区能否见到治安警情提示?(单选)
A、经常看到
B、有时看到
C、未看到
D、记不清
30、在您居住的社区以及常去的公共场所是否有民警及联防队员或保安巡逻?(单选)
A、有 B、没有C、不清楚 31、近三个月,您晚11点(女士晚10点))以后单独外出是否觉得安全?(单选)
A安全 B、比较安全 C、基本安全 D、
不太安全 E、不安全
32、您所在社区是否是封闭管理,有专人值班?(单选)
A、是
B、不是
33、在您看来,影响我市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选)
A、贫富差距过大B、人际关系生疏C、民众法制观念淡漠
D、警力不足E、对犯罪打
击力度不够F、流动人口太
多G、其他
34、当受到不法侵害时,您是否报案?(单选)
A、报案B、看情况再说C、不报案
35、下列问题中您最关心哪一类问题:(单选)
A、青少年教育B、社会保障C、环境保护
D、就业/失业E、社会治安F、廉政建设
G、医疗改革H、住房价格I、其他(注明)
36.如果你在车上看到一扒手在割一女士的包,而你有机会通知那位女士,但会被扒手看见,此刻你的做法是:
37.如果让您给所在地方给的安全程度打分,您会打几分?(满分10分)
您的评分:
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