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优质课教案讲解学习
武术课初中优质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武术课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武术基本动作:拳法、掌法、腿法、步法2. 武术组合动作:连环拳、连环掌、连环腿3. 武术套路:五行拳、五行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力度。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保证动作的正确性。
4.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相互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5. 比赛法: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为武术训练做好准备。
二、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1. 拳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拳法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 掌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掌法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3. 腿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腿法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4. 步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步法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三、组合动作学习(15分钟)1. 连环拳:教师讲解并示范连环拳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 连环掌:教师讲解并示范连环掌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3. 连环腿:教师讲解并示范连环腿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四、套路学习(15分钟)1. 五行拳:教师讲解并示范五行拳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 五行掌:教师讲解并示范五行掌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五、练习与比赛(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相互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2. 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武术优质课教案(

武术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四章“基本拳术与腿法”,详细内容包括基本拳法(冲拳、横拳、直拳)、基本腿法(正踢、侧踢、扫踢)以及组合动作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拳术与腿法,培养其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3. 使学生了解武术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
教学重点:基本拳法、腿法的正确姿势和发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武术教学视频、示范架、音响设备。
学具:拳套、护具、踢脚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2.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关节活动、跑步,为学习武术动作做好准备。
3. 基本拳法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冲拳、横拳、直拳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基本腿法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正踢、侧踢、扫踢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组合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动作连贯性和力度。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拳法和腿法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拳法:冲拳、横拳、直拳2. 基本腿法:正踢、侧踢、扫踢3. 组合动作:拳法+腿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拳法、腿法和组合动作,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动作,动作连贯、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武术比赛视频,了解武术的竞技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锻炼其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拳法和腿法的动作要领。
武术教案10篇小学

武术教案10篇小学标题:小学生武术教案教案一:武术基本功的练习目标:通过练习武术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步骤:1. 热身活动;2. 武术基本姿势的介绍与示范;3. 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4. 练习总结与冷静活动。
教案二:传统武术的介绍与学习目标:了解传统武术的文化和历史,学习其中的基本动作和招式。
步骤:1. 介绍传统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 示范传统武术的基本动作;3. 学习并练习其中的招式;4. 总结与反思。
教案三:武术器械的学习与练习目标:了解武术中常见的器械,学习如何使用它们进行练习和表演。
步骤:1. 介绍武术器械的种类与用途;2. 示范器械的基本动作;3.练习并表演使用器械;4. 练习总结与反馈。
教案四:武术与团队合作目标:通过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步骤:1. 分组活动;2. 武术动作的合作练习;3. 组内演练;4. 组间表演与评价。
教案五:武术与身心健康目标:通过武术练习,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步骤:1. 武术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讲解;2. 武术基本功的体验练习;3. 武术冥想和舒展操的学习;4. 练习总结与反馈。
教案六:武术与安全自护目标:教导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和防范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步骤:1. 讲解武术与安全自护的关系;2. 示范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3. 练习并模拟实战情境;4. 总结与反思。
教案七:武术与表演艺术目标:通过武术练习,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步骤:1. 武术与表演艺术的关系讲解;2. 示范和学习武术动作的表演技巧;3. 组织小组表演;4. 练习总结与反馈。
教案八:武术与道德教育目标:通过武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律意识。
步骤:1. 武术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讲解;2. 武术道德规范的介绍;3.武术动作的道德引导;4. 总结与讨论。
教案九:武术与节日庆典目标: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武术技巧应用于学校节日庆典活动中。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三章“基本拳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长拳基本动作”及第四节“长拳组合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并能够组合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体质,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 通过武术教学,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拳组合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拳教学视频、示范动作图解、音响设备。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长拳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讲解动作要领。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长拳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组合动作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6. 情景模拟(15分钟):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体验实战,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拳基本动作:手法、步法、身法2. 长拳组合练习:动作连贯、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长拳基本动作,自编一个长拳组合动作。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基本动作,结合自身特点,创编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长拳组合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了学生的动作质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武术拳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武术第一课知识讲解教案

武术第一课知识讲解教案教案标题:武术第一课知识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姿势。
教学重点: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姿势。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
2. 图片或视频素材,以便展示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 武术相关的道具或示范动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谈谈对武术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武术动作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a.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中国武术、日本武术、泰国拳击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武术的起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武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何特点?2.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a. 解释武术的定义和概念,强调武术注重的是身体的控制和技巧的运用。
b. 介绍一些常见的武术术语,如拳、腿、步法、姿势等,并展示相应的示范动作。
三、技巧练习(20分钟)1. 示范和解释基本技巧:通过示范和解说,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武术技巧,如基本拳法、基本腿法、基本步法等。
2. 学生练习:让学生们按照示范进行简单的技巧练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武术知识进行简单总结,强调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2. 拓展:鼓励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武术的相关知识,如不同流派的武术、武术的哲学思想等。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简练明了,结合示范动作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的知识和技巧。
2.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组活动或个别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意识,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武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教材,第四章“武术”,具体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套路的变化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武术剑、沙袋、靶子、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学生运动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
2. 基本手型和步型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的基本手型(如拳、掌、爪)和基本步型(如弓步、马步),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如冲拳、踢腿、摔倒),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4. 简单套路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套路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5.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武术相关的游戏,如“捉迷藏”、“抢答”等,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本次课程的板书设计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和基本动作。
答案:基本手型有拳、掌、爪;基本步型有弓步、马步;基本动作有冲拳、踢腿、摔倒。
2. 作业题目:请学生练习并背诵简单武术套路。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套路进行练习和背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武术比赛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
《武术》初中体育教案带领学生掌握基本功

【教案】《武术》初中体育教案-带领学生掌握基本功【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基本功的含义及分类。
2.掌握拔步、提膝、闪腰、俯身和站稳等基本功动作。
3.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含义。
2.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具体动作。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要领。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老师对基本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功的含义及动作。
2.示范法:老师对基本功的动作进行演示,学生观察和模仿。
3.练习法:追求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功动作。
【教学内容】1.武术基本功的含义及分类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运用的一种基本技术,是武术训练的必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身法、步法、基本手法、基本腿法、摔法、投法、拿法、击法、刀法、枪法等。
2.拔步拔步是腿法中的一项基本训练,它是一种出步时的基本动作。
要求两腿分开,先后离地,脚掌要摆正,身体重心下移。
3.提膝提膝是腿法中的一种训练方法,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要求抬起一只腿,使其与另一只腿的大腿平行,再向前或者向上伸展。
4.闪腰闪腰是身法中的一种基本技术,可以使腰部灵活。
要求两腿分开,保持膝盖微屈状态,上体略向前倾斜,手臂下垂松弛,转动腰部,使身体向左或者向右转动,同时缩短或加长步伐。
5.俯身俯身是身法中的一种基本训练,可以增强腰、臀部和背部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要求身体向前倾斜,手臂尽可能地向前伸展,头部始终保持平衡。
6.站稳站稳是步法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求身体保持正直,并向前伸展,双脚是平行的,并且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下移。
【教学过程】1.讲述武术基本功动作,让学生了解基本功的含义及动作;2.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3.练习,让学生锻炼基本功动作,提高技能水平。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经了解了武术基本功的分类及含义,并掌握了拔步、提膝、闪腰、俯身和站稳等基本功动作。
武术教案模板(5篇

武术教案模板(5篇第一篇:基础入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基础教程》的第一章“武术基本知识”和第二章“基本动作训练”,具体内容包括武术的历史发展、基本手形、步形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手形、步形等。
2. 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本动作的协调性与流畅性。
重点:基本手形、步形的正确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器材。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武术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知识。
3. 动作示范:演示基本手形、步形,讲解动作要领。
4. 实践练习: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组合动作练习:将基本动作组合,进行连贯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武术基本知识框架图。
2. 基本手形、步形动作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课堂所学基本动作,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基本手形、步形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动作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经典武术比赛,了解不同流派。
第二篇:拳术训练第三篇:器械训练(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第四篇:套路学习(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第五篇:实战技巧(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练习三、板书设计四、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至关重要。
难点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或难以掌握的部分,而重点则是指对于整个课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
a. 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先掌握基本动作要素。
b. 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复杂动作拆解为简单部分,逐一讲解。
c. 设计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与流畅性。
2. 重点设定: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优质课教案
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选择武术基本动作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它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
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起始课。
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通过五步拳的学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手型和步型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指导学生练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和自学五步拳,使7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基本步型和手型的动作技术。
3.克服武术练习中怕苦、怕累的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特点与组织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
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在学习武术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型时,将基本步法进行了分解,将手型动作进行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集体学习五步拳动作时,把攻防含义贯穿在五步拳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6.在集体演练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动作,体现武术“精、气、神”的方法之一:发声,即喊口令,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四、学生身心状况预测
1.心理状况预计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自主练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使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生理状况预计
本次课的练习密度:45-50%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武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