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教学提纲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03e1d08de80d4d8d15a4f7d.png)
21 0 0年第 1 第 3期 7卷
化 工 生产 与技 术 C e c l rd ci n eh o g h mi o u t na dT c n l y aP o o
・9 4・
共轭 亚 油 酸甘 油 酯 的合 成 研 究 概 况
方 梅 俞 卫 华 童 东绅 周 春 晖
品及饲 料添 加 剂应 用 中具 有广 阔 的前 景 。 文 献报 道 的共 轭 亚油 酸甘 油 酯制 备 主要 通过 酶
同 的溶 剂体系 下 , 分别形 成 W/ O型和 OW 型微乳 液 。 /
衣 丹 等 研 究 了 以脂 肪 酶 N vz m 4 5为 催 化 ooy 3
剂 . 无 溶剂 体 系 中合成 共 轭亚 油酸 甘 油酯l 在 2 ] 。实验 适 宜 的反 应 工 艺条 件 为 : 酶 的 质量 分 数 为 1 , 加 % 水
cm mb r i为 催化 剂 , 用 2步 法 合成 共轭 亚 油酸 a e et ) i 采 单 酯【 第 1 当 ( 轭 亚油 酸) ( 油)l5 体 系水 3 j 。 步 共 :甘 n : :,
的质 量 分 数 为 2 , 酶 量 为 3 3I a g 在 3 % 加 . k t , 0℃ , 3 x / 反 应 1 0 h后 酯 化率 达 到 8 %,经 Hg脱水 处 理 , 4 酯 化 率 进 一 步提 高 到 9 %,其 中单 酯 的产 率 为 5 %, 5 0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酯和油脂教案 鲁科版必修2-鲁科版高中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酯和油脂教案 鲁科版必修2-鲁科版高中必修2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37e2faa00b52acec7ca20.png)
酯和油脂
[教学目标及分解]
课前目标:
1、复习酸醇酯化反应的本质。
2、预习教材,了解酯和油脂的存在、性质和用途。
课中目标:
1、了解酯的结构特点、命名方式、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酯的性质。
2、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3、了解酯和脂的区别。
课后目标:
1、尝试写出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和甘油酯化的方程式。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难点]
酯的水解实质,酯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与改进]
由于此节内容油脂部分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预习落实、但酯的水解实验中因为涉及到量液体体积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基本操作不过关,实验时间拉得较长,有的学习小组分工不明确,导致水浴部分没人管,使得温度上不去,都会影响实验的时间和结果。
以后再有类似分组实验,应先提醒学生小组内分工,并确实落实实验目的是什么。
蛋白稳定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乳液的机理研究
![蛋白稳定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乳液的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29153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蛋白稳定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乳液的机理研究共轭亚油酸(CLA)既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脂肪酸之一,又是人和动物无法合成的一种具有显著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的物质。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CLA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低人体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力、提高骨骼密度、防治糖尿病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被称为“21世纪绿色营养保健食品”。
近年来又有许多临床研究报告证明,CLA在体重控制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脂肪沉积,部分减肥食品中已经添加了共轭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是动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不存在所谓的同源性问题,原则上没有使用上限,是近二十年来生理学、营养学研究的热点。
但是共轭亚油酸不溶于水,光照下不稳定,极易被氧化,这极大地限制了共轭亚油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将共轭亚油酸制备成多重乳状液,不仅可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水溶性,加快共轭亚油酸在体内的传输,并且还具有缓释功能,有利于人体吸收和生物利用率的提高。
多重乳状液是指一种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状液共存的复杂体系,是乳状液中的乳状液。
油包水型乳状液分散于另一连续水相中所形成的体系,为多重乳状液。
利用多重乳状液具有两个油-水界面的特点,首先将共轭亚油酸、亲油型乳化剂与水制成型乳状液,进而将其在含亲水性乳化剂的水中乳化成型多重乳状液,该项技术在复合乳化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由于多重乳状液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向油水两相分层的趋势,影响产品使用效果。
因此,制备出稳定的多重乳状液是其投入生产前的必经过程,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决定于油水比例、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含量等不同参数。
本试验以相对乳状液体积作为乳状液稳定性的一个总体衡量标准,借助显微镜观察,对比研究了乳化体系中各种参数性质对多重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新资源食品: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新资源食品:共轭亚油酸甘油酯](https://img.taocdn.com/s3/m/9d969807c5da50e2524d7fdf.png)
<6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清澈、透明油状液体
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含量
77%-83%
共轭亚油酸甘油二酯含量
17%-23%
共轭亚油酸单甘酯含量
<1%
脂肪酸组成
共轭亚油酸含量
700-800 mg/g (w/w)
共轭亚油酸C18:2 (9c,11t和10t,12c异构体)
78%–84%(气相,面积百分比)
共轭亚油酸C18:2,10t,12c异构体
37.5%–42.0% (气相,面积百分比)
共轭亚油酸C18:2,9c,12c异构体
0-3.0%(气相,面积百分比)
共轭亚油酸9t,11t和10t,12t异构体
<1% (面积百分比)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使用范围:1.直接食用。
2.乳及乳制品(纯乳除外);脂肪、食用油和乳化脂肪制品;饮料类;冷冻饮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杂粮粉及其制品;即食谷物、焙烤食品、咖啡,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中文名称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英文名称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主要成分
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
基本信息
来源:红花籽油
主要成分的结构式:
(其中R是共轭亚油酸C18:29c,11t或10t,12c异构体,c顺式结构,t反式结构)
生产工艺简述
以食品级的红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共轭化反应将其中的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然后以食品级脂肪酶为催化剂,将共轭亚油酸脂肪酸与甘油进行酯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油酸C18:1 c9
10%–20%(气相,面积百分比)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a541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田玉霞;苗榕宸;杨丹白;贺艾;武言生【摘要】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与酶催化合成法,分离与纯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分子蒸馏法。
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分离与纯化、储存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开发一种绿色环保、成本低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合成新方法很有必要。
%The main synthesis method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are chemical method and enzymat-ic method and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includ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he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storage stability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were summerized. It was propos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ng and low cost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合成;纯化;储存稳定性【作者】田玉霞;苗榕宸;杨丹白;贺艾;武言生【作者单位】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6;TQ641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系列在碳9、11或10、12位具有双键的亚油酸(LA)的位置异构体和空间异构体的总称。
CLA共轭亚麻油酸
![CLA共轭亚麻油酸](https://img.taocdn.com/s3/m/4553ba92dd88d0d233d46aba.png)
可选段落1,放在A2版的最上面。
对于时时都在和体重及美食对抗的现代人而言,最怕的就是每次在努力节食过后,减去的居然有70%是水分,只有20%是想减去的脂肪,但是体重一回复,就有75%是脂肪,因此有越减越肥的感叹。
虽然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肥胖会造成许多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慢性疾病,但是脂肪就象是除不掉的魔咒般,不仅影响体态,造成身体的发炎反应,而且降低体内的基础代谢率,造成过多热量更容易以脂肪型态在体内堆积的恶性循环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的出现无疑是想去除顽固脂肪者的福音,因为人体无法自行形成亚麻油酸(linoleic acid),但在生理作用中是必需的,所以要从饮食中摄取,称为人体的必需脂肪酸,而共轭亚油酸是由一群亚麻油酸的同分异构物(isomer)所组成,二者均属于-6脂肪酸,但因为在分子结构中相邻双键位置的不同,让科学家发现到共轭亚油酸在脂肪代谢上的可能潜力。
共轭亚油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1980年代,ha等人发现共轭亚油酸可以抑制实验老鼠的皮肤肿瘤,揭开共轭亚油酸的秘密,之后便陆续有科学家投身于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诸如:共轭亚油酸对于癌症、免疫功能、葡萄糖代谢、心血管疾病、体重控制、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其中又以1997年park等人以动物实验研究共轭亚油酸对体组成的影响,引爆共轭亚油酸成为脂肪克星的当红炸子鸡!可是共轭亚油酸不是脂肪的一种吗?为什么它不会像其他油脂般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反而成为减重者的福音呢?其实共轭亚油酸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量较少,大多存在于牛肉、羊肉、及乳制品中,主要为cis-9, trans-11(c9, t11)的形式,而在加工制品中trans10, cis-12(t10, c12)及cis-9, trans-11(c9, t11)几乎以1:1的形式存在。
由动物实验中发现,若在饮食中添加0.5~1%的共轭亚油酸,可减少约60%的实验老鼠体脂肪,而且和摄取饮食的热量相关性不大。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21cf5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9.png)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刘明;徐维锋;张显仁;周丽平;吴文忠【摘要】通过测定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气味、色度、过氧化值以及脂肪酸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考察了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实验条件下,储存180 d的过程中,100 mL塑料瓶和100 mL铝听两种包装形式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包装形式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色度都非常稳定;塑料瓶包装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气味非常稳定,但铝听包装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气味不稳定,60 d便产生哈喇味;两种包装形式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过氧化值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其值均稳定在1.0 meq/kg以下;两种包装形式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略有波动,但与实验前的样品相比,含量基本无变化.%effects of storage time on the odor,color, peroxide valu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 (CLAG) were studied, and the effectsof two kinds of package forms, plastic bottle of 100 mL and aluminium can of 100 mL, on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CLAG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80 d, (40 ±2) ℃ , (75 ±5)% relative humid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r was very stable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 aluminium can; the odor was stable in plastic bottle but unstable in a-luminium can which produced rancid flavor after 60 d; the peroxide values of CLAG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 aluminium can had a fluctuated trend, and were stable below 1. 0 meq/kg;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CLAG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 aluminium can had a minor fluctuation, but substantially un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CLAG before experiment.【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2(037)010【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稳定性;包装形式【作者】刘明;徐维锋;张显仁;周丽平;吴文忠【作者单位】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6;TS205Abstract:The effects of storage time on the odor,color,peroxide valu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CLAG)were studied,and the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package forms,plastic bottle of 100 mL and aluminium can of 100 mL,on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CLAG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80 d,(40±2)℃,(75±5)%relative humidi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r was very stable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 aluminium can;the odor was stable in plastic bottle but unstable in aluminium can which produced rancid flavor after 60 d;the peroxide values of CLAG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 aluminium can had a fluctuated trend,and were stable below 1.0meq/kg;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CLAG both in plastic bottle andaluminium can had a minor fluctuation,but substantially un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CLAG before experiment.Key words: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tability;package form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几何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的总称,其生理功能包括抗癌、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减少体脂、促进骨质生成、降低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1]。
汉德森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汉德森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https://img.taocdn.com/s3/m/c1b9df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a.png)
汉德森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汉德森共轭亚油酸甘油酯(HansdersonConjugatedDiacylglycerols,简称HCDG)是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新型的特殊加工工艺处理而成,其主要成分为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及一些其它油脂成分,HCDG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稳定。
由于HCDG是一种共轭结构,其熔点和稳定性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
2、营养价值高。
HCDG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3、减少胆固醇。
HCDG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可以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缓解血管硬化。
4、抗氧化性强。
HCDG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抑制氧化反应,减少衰老等现象。
5、减少炎症反应。
HCDG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脂质的氧化,可以表现出抗炎作用,可以帮助预防慢性疾病。
由此可见,汉德森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在饮食和保健中有重要的功能。
它是一种健康的替代品,可以帮助改善人体营养,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衰老的现象,有助于延缓衰老的过程,可以保护人体健康。
- 1 -。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https://img.taocdn.com/s3/m/7b12a30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d.png)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一)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GLAG)分子结构图
CLAG为目前国际上最新发现的健康型的纯天然活性因子,它天然存在于许多反刍动物体内如牛、羊肉中。
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促进人体健康与减少疾病的发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LAG 虽然为人体必需功能脂肪酸,但人体自身却不能产生,必须从外界获取。
目前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从食用红花籽油获取CLAG的方法。
CLAG的基础结构是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有合计12个衍生物,多数是化学合成的,而只有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G)是奶牛体内原生态、天然存在的唯一结构。
1/1。
关于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的公告
![关于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41a8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2.png)
关于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的公告《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的公告》1. 引言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与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油脂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更是备受关注。
近日,关于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的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我们有责任了解这一公告的内容,并根据其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 公告内容概述这份公告旨在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的质量要求,以保障油脂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修订过程中,专家组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以及行业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原有标准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调整,并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这些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和科学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修订背景和意义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作为常见的油脂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领域。
然而,由于原有质量标准的滞后和局限性,一些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修订质量要求的公告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有助于规范油脂产品市场秩序,提高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4. 具体修订内容和要求本次公告主要针对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的品质要求进行了修订,并对其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调整。
其中,重点围绕产品中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的含量、氧化值、酸值、过氧化值、不溶性杂质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5. 个人观点和总结对于这份公告,我认为其发布是必要且及时的。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修订质量要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公告内容,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质量调整和改进,以提升油脂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围绕着“修订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质量要求的公告”展开讨论,旨在全面评估并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共轭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https://img.taocdn.com/s3/m/ebc4ce5a3b3567ec102d8a91.png)
本研究表明,以人体推荐量的(0.1g/kg)的 25~100倍的共轭亚油酸,喂养试验小鼠均无 明显毒性作用。为此,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将 CLA用于人类的保健或一些疑难病症的防治药 物的开发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共轭亚油酸具有抗肿瘤、 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力、提高 骨骼密度、防治糖尿病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而且还能降低动物和人体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以降低动物和人 体脂肪、增加肌肉。 共轭亚油酸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营养素,目前在 欧美的健康食品界,几乎已经成了预防现代文 明病的万灵丹,从抗癌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到体重控制上,几乎是生活在二十一世 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
艾姆斯(AMES)试验
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 TA97、TA98、TA100、TA102,体外活化系统 为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匀浆制备的S-9混合 液。根据毒性测定结果,试验设250、500、 2500、5000μg/皿,共5个剂量,同时设立自 发回变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 照组试剂分别为(1)疟的平,250μg/皿;(2) 正丁霉素,50μg/皿;(3)叠氮钠,100μg/皿; (4)丝裂霉素,0.5μg/皿;(5)2-AF,50μg/ 皿。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分析得到结果:
小鼠急性毒性测定结果 灌胃给予受试物后,两种性别的小鼠均未见 明显中毒症状,14天内动物无死亡。因此 认 为,该受试物对两种性别小鼠的急性毒性半 致死浓度LD 50 均>20g/kg。根据急性毒性分 级标准,该液体CLA属实际无毒物质。
AMES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物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 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 关系,说明在加与不加S-9时受试样品对鼠伤 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等株 试验菌株均未呈现遗传毒性。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50bfd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5.png)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简称CLA-G)是由共轭双烯丙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简称CLA)与甘油酯化合而成的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学效应。
CLA-G在医学、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研究概况。
酸催化法合成CLA-G的步骤如下:首先是油脂的提取,常用的方法是机械压榨法或溶剂提取法。
然后,将提取得到的油脂与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等)一起加热反应,将亚油酸甘油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接下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使得亚油酸游离出来,再加入反应剂,催化亚油酸与反应生成CLA。
最后,将反应得到的共轭亚油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形成CLA-G。
酶催化法合成CLA-G的步骤如下:首先是油脂的提取,再将提取得到的油脂经过酶法加工,将CLA合成酶与底物油脂一起反应。
反应过程中,酶催化底物中的亚油酸形成共轭亚油酸。
然后,将反应得到的亚油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形成CLA-G。
化学合成法合成CLA-G的步骤如下:首先是将亚油酸经过酸催化反应,生成氯代亚油酸。
然后将氯代亚油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生成CLA-G。
总体来说,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酸催化法、酶催化法和化学合成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合成CLA-G。
此外,近年来,也有研究采用微生物代谢工程的方法合成CLA-G。
利用特定微生物菌株的代谢途径,通过改造菌株,使其产生CLA-G。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选择性高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总结起来,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学效应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酶催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代谢工程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酸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强化
![酸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50e5f26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c.png)
酸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强化
张中义;魏峰;王少武;李永军;李红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2010(038)004
【摘要】比较了3种不同形式的共轭亚油酸(CLA)对酸奶的感官可接受性、pH值、滴定酸度和保水性的影响,并研究了CLA在酸奶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酸奶中添加
质量分数0.3%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TG)感官可接受性较好.添加3种不同形
式的CLA对牛乳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和发酵及酸奶的保水性没
有影响,CLA在酸奶中稳定性良好.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中义;魏峰;王少武;李永军;李红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郑州,450008;河南花
花牛乳业有限公司,郑州,450008;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54
【相关文献】
1.自制酸奶乳脂中c9,t11-共轭亚油酸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J], 王璇琳;檀
英霞;郁成雨;李素波;贺敏;李伟静;陈炳卿;于群
2.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效及其在乳品中的强化途径 [J], 吴风亮;陈卫涛;张若鸿;张
柏林
3.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效及其在乳品中的强化途径(续) [J], 吴风亮;陈卫涛;张若鸿;张柏林
4.低聚果糖可影响不同发酵剂生产的益生菌酸奶中的共轭亚油酸含量 [J],
5.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酸奶和奶油中c9,t11-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J], 郑玉梅;陈炳卿;杨艳梅;刘家仁;薛英本;王璇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精品资料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GLAG)分子结构图CLAG为目前国际上最新发现的健康型的纯天然活性因子,它天然存在于许多反刍动物体内如牛、羊肉中。
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促进人体健康与减少疾病的发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LAG虽然为人体必需功能脂肪酸,但人体自身却不能产生,必须从外界获取。
目前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从食用红花籽油获取CLAG的方法。
CLAG的基础结构是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有合计12个衍生物,多数是化学合成的,而只有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G)是奶牛体内原生态、天然存在的唯一结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