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_英国式道路_及其新发展_张新光

合集下载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是从封建的有条件的等级所有制(由于封建分封制造成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

受经济结构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制约,各国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演变方式各不相同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1、英国:从16世纪开始,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一步。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量的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圈地运动在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的鼓励之下,公开合法地大规模展开,经过上述过程,到了18世纪以后,英国农村中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被彻底扫除,自耕农经济也被消灭,农村中的土地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大农业的方式经营的。

英国的方式一方面残酷的剥夺农民土地,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到来2、法国:法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造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逐渐完成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是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土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3)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宣布把逃往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的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法国的农民和土地问题解决了。

但是,法国建立起来的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而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农业经营方式。

这样的农村经济,不仅使农业自身发展缓慢,而且对19世纪后期法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利影响3、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种植园奴隶制盛行于南方地区,这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这种制度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史学纵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史学纵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农村资本主义改造运动,被称为“农业革命”,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圈地运动。

17世纪,由于英国城镇人口激增,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不断上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推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改良粮种、土壤,采用新的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当时,为了提高产量,人们者通废弃了传统的休耕制度,采用轮作制,一年之中轮流种植大麦、燕麦、小麦、豆类和芜菁等农作物。

还出现了各种农业机械,如播种机被发明出来并得到迅速推广。

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很大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人口的迅速增加提供了保障;农业资本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很多财富后来都转化为工业资本;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营方式的改变,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因此,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得以出现的重要前提。

1。

第11课12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1课12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
讨论
《权利法案》 规定,英国实行“君主立 宪制”的政治制度,那么“君主立宪制” 有什么含意?它和当时(清朝前期)我们 国家的政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 比,两者各有什么特点?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是国家的元首,但其权力受到资产阶级宪法或 法律的限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 妥协的产物。保守性:英国1688年政变后确立的君 主立宪制,比起旧专制制度来无疑是个进步。但无论 从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还是从君主立宪政体本身来 看,其妥协性和保守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这段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的重点部分,对于我 们学习世界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在逐渐变得 “专制”起来,驱散议会,实 行军事独裁,就任“护国主”。
对内,一方面击退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一方面 又镇压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平等派和无地、少地农 民的掘地派运动 对外,1652—1654年打败海上劲敌荷兰,使英国 控制了海外贸易,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六、过程
1.开始: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2.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 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10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兴起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指导思想是: 人文主义 3.性质(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最先开始的国家 : 意大利 文艺复 兴的先 5. 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 莎士比亚(英国)
道 德
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 掀起殖民狂潮,造成 往来,扩大了明朝的政 亚、非、拉美的长期 治影响 贫困落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时间 原因 领导阶级 主要经过 结果 意义

西方经济史中的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

西方经济史中的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

西方经济史中的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史中的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革命的起源、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革命的起源农业革命是指从传统的农耕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

它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农业实践改革所推动的。

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的应用。

农业机械化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人力劳动的需求,同时也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人力资源。

农业化学的应用则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农业资本主义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它的兴起与农业革命密切相关。

农业革命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

这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农民的收入减少。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农民开始采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

然而,这些技术和方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民往往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

于是,资本家开始涌入农业领域,投资农业生产,成立农业公司,从而形成了农业资本主义。

三、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

这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

其次,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

农业公司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农业资本主义也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劳动力。

此外,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加速了土地的私有化和集中化,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农民的土地丧失。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史中的农业革命与农业资本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10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部编版)

专题10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部编版)
(1)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的劳动力,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把从黑 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奴隶贸易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对后来美洲 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灭绝人性的行为,罪恶的贸易、充满了血腥、野蛮和残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言之合理即可)
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市土民地阶,层将土地集 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经营方式: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
影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形成新的阶层
线索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
土地关系的变化
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分离,形成 雇佣关系,生产率提高,更多
专题10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部编版)
专题一览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扩张及进一步发展完 善的历史。 1.思想:建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诉求的新思想新文化(打破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 种传统观念)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辟新航路,开展殖民掠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政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线索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三、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掠夺(物质基础)
材料一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 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游居到人迹罕至、野 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第一章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曙光

第一章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曙光

近代史讲义第一章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曙光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在西欧发生了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三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西欧乃至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方向,对资本主义产生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节新航路开辟与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主要由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过非洲到东方的新航路和麦哲伦等人完成的环球航行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商业革命和西欧的殖民扩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1.经济动因(1)西欧急需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商路。

16 世纪以前,欧洲早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

但是,到 15 世纪中叶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1453 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2)对黄金的追求。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人人都渴望黄金。

而在东西方贸易中,由于西欧没有什么商品能吸引东方民众,因而处于严重入超地位,造成贵金属的大量外流。

黄金的短缺更激起了西欧的对黄金的追求。

2.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精神动因。

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他们甚至相信,为了普及基督教,即使使用武力也在所不惜。

3.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文艺复兴运动扫荡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

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

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之所以发生,还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第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中国发明的罗盘针也已于 12 世纪末 13 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克 的社会 统 治和政 治 统治 在 14 革命 以后 又维持 了数 十年 之久 , 德 国农业 生产 力 的发展 也 比 88年 而
美 国慢得 无法 相 比”2。 t J 随后 , 宁根据 1 列 9世 纪末 和 2 0世 纪初农 业 资本 主义 发展 的新 材 料 , 要从 社会 经济 结构演 变 主 的 角度进 一步 证 实了 马克 思在 《 资本 论》 3卷 中所 阐 明的一个 真理 : 农业 中 的资本 主义 并不取 决 第 “
化 、 渐用 资 产 阶级 剥 削手段 代 替农 奴制 剥削 手段 的大地 主经 济 , 可 能是在 用革 命手 段割 除农 奴 逐 也 制 大地 产这 一 长在社 会 肌体 上 的 ‘ 瘤 ’ 赘 之后按 资 本 主义农 场经 济 的道路 自由发展 的小 农经 济 。这
两 种 客观上 可 能 存 在 的按 资 产 阶 级 方 向 发 展 的道 路 , 以 叫 做 普 鲁 士 式 的道 路 和 美 国 式 的道 可 路 。 u 2 o 业资 本主 义演 进 的“ 鲁士 式道 路 ” ” J5 6 o 农 普 的本 质和 特 点是 , 中世 纪 的土地 占有关 系 不 是 “

下子 被 消灭掉 , 是慢 慢地 适应 资本 主 义 , 而 因此 资本 主义 长时期 保 存着 半封 建 的特征 。普鲁 士 的
地 主土 地 占有制 没有 为 资产 阶级革 命所 粉 碎 , 而是 得到 了保 全 , 成 为 ‘ 克 ’ 并 容 经济 的基础 。这 种经
济 基本 上是 资本 主义 经济 , 是它 也必 然存 在农 村 居 民的某 种依 附关 系 , 奴 仆规 约等 等。 因此容 但 如
于土地 所 有权和 土地 使 用权 的 形 式 。资 本 会 碰 到 各 种 各 样 的 中世 纪 和 宗法 制 的 土 地所 有 权 形 式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提要: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

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

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

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实际上是套用英国模式的结果。

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直是我国史坛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曾数度掀起全国性的讨论热潮[注解:讨论的主要结果形成了1957、1960、1981年和1983年出版的4部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

]。

然而到了90年代,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热情逐渐减退,有新意、有创见的论著越来越少见,以往全国性讨论的盛况更已成为明日黄花。

造成这种降温的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存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内部的原因,同时也有发生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之外的原因。

从内部原因来说,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整个理论构架在80年代中期已完全定型[注解:这种定型,以傅衣凌、吴承明先生于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理论著作为代表。

],以后不见再有发展;同时在史料的发掘方面也未出现突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项研究已到达了其顶点。

从外部原因来说,在最近10年中,我国学者对于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的看法有了颇大变化[注解:关于这种变化的最新表述,可见于《历史研究》20XX年2期刊载的《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及《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

]。

以往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所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五种生产方式论,现在变成了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

而只有先弄清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也才有可能继续进行。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出现降温是必然的。

然而,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是我国经济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注解: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XX年2期。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英国资本主义的演变历程
说起英国的资本主义,那可真是一段悠久而复杂的历史。

咱们从16世纪开始讲起吧,那时候英国可是个不起眼的小岛国,靠着海上贸易和海盗活动混口饭吃。

但到了
17世纪末,情况就变了。

首先说说大航海时代,那时英国可是风头正劲,他们的船只四处探险,不仅找到了通往新世界的路,还搞到了宝贵的黄金和香料。

这些财富让英国迅速崛起,成为了海上强国之一。

接着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这可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机器的发
明和应用,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制造业蓬勃发展。

这为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也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英国又迎来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场战争让英国损失惨重,但也让
它的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战后,英国通过战争赔款、殖民地扩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资本主义地位。

20世纪,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大萧条等重大事件。

这些困难并没
有击垮英国,反而激发了其内在的活力。

二战后,英国积极推行福利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进入21世纪,英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等。

但英国
政府和人民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通过改革和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它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三种农业革命道路

三种农业革命道路

比较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概括的说分为:英国式道路、普鲁士道路、美国式道路。

一、英国式道路英国式道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忍的恐怖手段吧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

英国式道路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首先,是庄园经济的瓦解,封建庄园是欧洲传统社会的基层组织。

庄园的领主和他的骑士专门制定保护和维护秩序的习惯法,农奴为此向领主提供劳役。

但是在1348-1354年,英国遭受了黑死病(俗称鼠疫)的袭击,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死亡人数大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种人口的下降使领主和部分农民的地产闲置,为了使闲置的土地得到耕种,领主不得不降低地租、放宽人身依附条件、延长租佃期限。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终身租约出现了,按照租约规定,终身租约上的内容只能在佃户亡故时才能再协商,劳动义务和固定地租合并为习惯租金。

后来由于天灾不断和租约本身习惯的约束力,佃户获得了永久继承权。

其次,英国市场的发育也是庄园经济瓦解的重要因素。

诺曼底征服英国以后,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毛纺织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市场飞速发展,市场的发展使庄园中庄园主和农奴利用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降低、可选择性增强,而且在14世纪人口持续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提高和农奴希望摆脱人身依附的愿望加大了领主实行强制劳役制的成本。

领主和农奴越来越愿意将劳役折算成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

所以,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

再次,庄园制度瓦解之后,英国农村中没有立刻形成明确的所有制制度。

当时很多人都对同一块土地拥有权力,国王、领主、承租人、次承租人、农民都分享从土地中得到的收入,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在封建法律中十分模糊。

当时包括这几种土地状况:份地、自由持有农拥有的土地、公有地。

所以在15世纪英国土地所有权的特点是未确定的土地小私有制。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由改良到革命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由改良到革命

血宰相 ”著称 的俾斯麦 统一德 国之前 ,境 内仍有 3 8
个邦 国和 1个帝 国( 奥地利) 、5个王 国( 普鲁 士、 巴伐 利亚 、萨 克森 、汉诺威 、符滕堡) 、几十个公 国、侯 国
产 阶级剥 削手段 代替农奴制剥削手段 的大地主经济 ,
也 可能是在用革命手段割除农奴制大地产这一长在社
张 新 光
( 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 学院’ 河南信 阳,4 4 0 ) 信 6 0 0
摘要 :农业 资本 主义演 进的 “ 普鲁士式道路 ”是在最大 限度地保 留农奴制残余 的基础上 ,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 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 ,进而 实现 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崛起 之路。这种改 良的道路使农 民长期 遭 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并把德国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 自拔 。二战结束 后,原 民主德 国通过 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经济的生存土壤 , “ 普鲁 士式的道路 ”最终 以革命取得
关键 词:农奴制;容克地主经济 ;普鲁士式道路 ;农业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农业 改造 中图分类号:F 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142 0 ) 1o 2 — 5 6 23 0 (o 9o 一 07 0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早把英 国 “ 主 Nhomakorabea地产—— 地
自由发展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客观上可 能存在 的按资 产 阶级方 向发展的道路 ,可 以叫作普鲁士式 的道路和 美国式的道 路。’ 。 2 那 么,白 1 世纪初至第二次 ’ o - 9 世界大战结束前的 1 0多年 ,普 鲁士德 国为何会走上 0
长期 处于四分五裂 的混乱状态 。 1 世纪初 , 在 6 从古老
的法兰克王 国分离 出来的德意志是一个拥戴着神圣罗 马帝 国的头衔 、实际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诸侯联盟 ,除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农业的借鉴意义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农业的借鉴意义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对中国农业的借鉴意义一、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是各国社会转型期共同面对的实践难题。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行国,自耕农的消亡是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资本家囤购土地、国家干预、对外战争、大工业冲击、人口结构和农业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圈地运动”。

与法国大革命后的农业发展不同,“圈地运动”的本质是把分散经营的零星土地合并起来,使公有土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资本密集型大地产,形成了以资本主义雇佣制农场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式英国道路”。

在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结束后,农业革命把耕地变成牧场,采用机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劳动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业生产,被机器工业排挤出来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只能向城市转移了。

进入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就是过去由大地产、租地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所组成的租佃制农场开始走向衰落,自营农场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经营形式。

发生这种地产转移和自营农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往往倾向于保护自营农场主的利益而限制地主的权利,其结果是挫伤了地主占有土地的欲望,促使租佃农场制度的衰落和自营农场的发展;二是随着地租的下降和地产税的增加,造成了出租土地的地主无利可图,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地产。

但这种发展道路在中国行得通吗?我们不妨以此次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基础来分析一下。

二、中国农业改革道路此次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土地制度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要“长久不变”。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讲话时说:“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当然在符合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允许土地流转。

”谁是土地的拥有者,土地的所有权该归谁,土地产权是该集体化还是该完整的还给农民,土地真的能够作为农民最后的保障吗?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早有讨论。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美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美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握农 业 , 如 能掌 握 住 , 么 它 又是 怎 样 掌握 的 ; 假 那 农 业是 否 会发 生 一种 变革 , 是否 要摧 毁 旧 的生产 形态 ,
是 否会 引 出新 的生 产形态 。 只有 回答 了这些 问题 , 我
们 才能 判 断 马 克思 的理 论是 否 适 用 于农 业 , 否注 是 定要 使 生产 资料 私有 制消 灭过 程恰 好 就在 一切 生产
列 宁最早 主要是 从 土地 所有 权 变革 的角度 提 出 了 ,资 产 阶级 的农 业 演 进 可 以 走 改 良的道 路 , 可 “ 也 以走 革命 的道 路 。这 两 种客 观上 可 能存在 的按 资产 阶级 方 向发 展 的 道路 , 以 叫作 普 鲁 士式 的道 路 和 可 美 国式 的道 路 ” ] [2 】 。但 随后 不久 , 宁 又从社 会 列
资 料 中 最 重 要 的 生 产 资 料 —— 土 地 之 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止 下
来, , [ 引。换 言之 , 宁正是 通过 对 资本 主 义在 农业 中 列 发展 的 特殊形 式 和资本 掌握 农业 的全过 程所 进行 的
系统 分 析 ,从 而 使我们 有 可能 对资 本 主义制 度下 的 “ 农 业 演进 作 出准 确 的合 乎实 际 的总 结 和结论 ,。 。 ,] [2
联合 以及交通 运输 技术 广 泛发 展 的情况 下是完 全可
遍 出现 一 资 本 主 义 雇 佣 制 大 农 场 占据 主 导地 位 ” 样 一 种 逻 辑 发 展 起 来 的 。其 实 不然 ,美 国 式道 路 ” 这 “ 的真 正含 义是 国会 与 大地 产 商 、 融 集 团联 合 控 制 西部 待 垦 土 地 资 源 并 以地 租 形 式分 配 资 本 平 均 利 润 的 过 程 , 国家 与 金 融 资 金 是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国经 济 发 展 中 一 个 拖 后 腿 的 因 素 ” 。 世 界 著 名 经 济 史 学 家 布 伦 纳 对 此 评 价 说 : 法 国农 村 居 民 最 “ 完 整 的 人 身 自 由 和 土 地 财 产 权 利 , 意 味 着 贫 穷 却
和 落 后 的 自我 持 续 的 循 环 。 但 在 英 国 , 恰 是 缺 恰
和土 地财 产权 利 , 以为是雅 各宾 派资 产 阶级 “ 误 用
真正 革命 的手 段 摧 毁 过 时 的 封建 制 度 , 全 国过 使 渡 到 更 高 的 生 产 方 式 , 渡 到 自 由 的 农 民 土 地 占 过
不 怜惜 地 一 扫 而光 。 在这 一 方 面 , 国是 世 界 上 英
马克思 主 义 创 始人 一般 把 英 国“ 主大 地 产 地
— —
块 土 地 , 恋 着 他 的 纯 粹 名 义 上 的 占有 权 , 是 法 迷 于
租 地 资本 家— —农 业 雇 佣 工 人 ” 层 阶级 结 三
国 农 民就 陷 人 了 同 产 业 工 人 阶 级 相 对 立 的极 可 悲 的 境 地 。⑧ 总 之 , 代 资 本 主 义 农 业 的 性 质 和 主 ” 现 要 特 征是 “ 惰 的农 场 主被实 业家 , 业 资本 家 所 懒 农
最 革命 的国家 。 从 经济 的 观点 来 看 ,这 种 大规 ” “
模 的 土 地 耕 作 比起 小 块 的 和 分 散 的土 地 耕 作 远 为
优 越 。 … … 法 国农 民 一 直 痴 情 地 迷 恋 着 他 那 一 小
有制 , 且 是 以真 正革 命 民主主 义者那 种 迅猛 、 并 果
农 业 资 本 主 义 演 进 的
法 国 式 道 路 及 其 新 发 展

2025版《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历史创新版42

2025版《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历史创新版42

第42讲世界现代社会生活的进步与文化交流保护课标要求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历史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4.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3课】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养殖向________、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仓储技术①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________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②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________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④低温、________等储藏技术广泛运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冷藏技术①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②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_产业也发展起来。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15课】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体系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西方发达国家的________医学突飞猛进,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________的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

________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_美国式道路_及其新发展_张新光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_美国式道路_及其新发展_张新光

2008年7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uly.2008第36卷第4期Jo ur nal of Xinjiang U niver sity(P hilo soph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V ol.36,No.4【经济研究】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美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张 新 光(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理论界一般认为,列宁关于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美国式道路”,是按照“土地国有化→小自耕农经济的普遍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种逻辑发展起来的。

其实不然,“美国式道路”的真正含义是国会与大地产商、金融集团联合控制西部待垦土地资源并以地租形式分配资本平均利润的过程,是国家与金融资本联盟和用资本替代土地和劳动的过程。

关键词:小农制;现代农业;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美国式道路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20(2008)04-0005-05 列宁最早主要是从土地所有权变革的角度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农业演进可以走改良的道路,也可以走革命的道路。

这两种客观上可能存在的按资产阶级方向发展的道路,可以叫作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1]204-206。

但随后不久,列宁又从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并不取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形式。

资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中世纪和宗法制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封建的、‘份地农民的’、克兰的、村社的、国家的等等。

所有这些土地所有权形式,资本都使之服从于自己,只是采取的形式和手段有所不同而已”[2]153。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对农业的决定性的胜利是农业对整个市场机制的依赖,而这种依赖乃是建立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生产者的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即资本主义对农业的占领是以一种完全的商品化(即土地的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者之劳动力的商品化)为先决条件的。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的深层原因——基于一个长时段的宏观历史解释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的深层原因——基于一个长时段的宏观历史解释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的深层原因——基于一个长
时段的宏观历史解释
张新光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4)002
【摘要】农业资本主义起源与释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仅仅考察土地所有权结构的变动并不能解开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的"历史之迷".革命和战争掏
空了法国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根基,造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停顿、中断,使
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外部动力;高价地租和高利贷资本扼制了法国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的进路,导致农民不分化和单项贫困化.农业资本积累和投入不足是制约19世纪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深层原因.
【总页数】7页(P37-43)
【作者】张新光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91.3
【相关文献】
1.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缓慢原因的中长期历史考察 [J], 任保秋
2.近代法国小农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及其现代转型 [J], 张新光
3.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的深层原因 [J], 张新光;;
4.论近代法国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的深层原因 [J], 费希杰
5.近代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J], 邬伯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古典式英国道路及其新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古典式英国道路及其新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古典式英国道路及其新发展摘要:如何改造小农经济是各国社会转型期共同面对的实践难题。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行国,自耕农的消亡是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资本家囤购土地、国家干预、对外战争、大工业冲击、人口结构和农业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圈地运动”的本质是把分散经营的零星地块合并起来,使公有土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资本密集型大地产,形成了以资本主义雇佣制农场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式英国道路”。

当代英国农业是自营农场占主导地位,资本化、企业化经营促使大农场排挤小农场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国家对农业保护和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

这说明,农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是并行不悖的。

关键词:农业资本主义;古典式英国道路;小农制;现代农业;雇佣型农场;自营型农场马克思和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占领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变革过程时,把三种不同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形式分别称之为“英国式道路”、“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由大土地所有者、租佃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构成的古典式英国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的普世价值不断提出质疑,进而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也曾有人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

……在农业的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生产形式。

”[1]他们由此认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理论“对于工业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但对于农业的发展就不然”。

[2]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经济史学界展开了两次国际性的学术大讨论,被称之为“布伦纳辩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马克思和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占领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变革过程时,分别把三种不同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形式称之为“英国式道路”、“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

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不断地对由大土地所有者、租佃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构成的英国式“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的普世价值提出质疑,进而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德国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就曾有人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

……在农业的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生产形式。

”[1](p14)他们由此认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理论“对于工业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但对于农业的发展就不然”。

[1](p15)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经济史学界展开了两次国际性的学术大讨论,被称之为“布伦纳辩论”。

[2](p47-63)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英国式道路是以圈地为主要形式,以暴力手段剥夺农民为主要特征。

它不顾以往的成规而牺牲自耕农的利益,甚至超越自由农民的土地占有制而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势必伴随着大批农民被排挤、被驱逐的暴力史和农民日益走向贫困化的血泪史。

”[3]其实,这种认识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述,也不符合当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事实。

本文试图重新认识和把握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的实质内涵及其新的变化,[摘要]改造小农经济是世界各国在转型期共同面对的一个实践难题。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农业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行国,自耕农的消亡是一个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除了圈地运动之外,囤购土地、国家立法、对外战争、大工业的冲击、人口结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英国农业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土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圈地运动”的实质是把分散的地块合并起来,并把公有的田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密集大地产,而以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式道路”则是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

当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是自营农场占主导地位,农业的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势必造成大农场排挤小农场的现象,农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是并行不悖的。

[关键词]农业资本主义;英国式道路;小农制;现代农业;雇佣制大农场;自营农场[中图分类号]D0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08)06-0075-04(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张新光收稿日期:2008-07-05作者简介:张新光(1964-),男,河南邓州人,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论》和“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英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以期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近代英国农业革命与小自耕农的消亡马克思曾经指出:“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十四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

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但是小农户仍然遍布全国,只是在有些地方穿插有较大的封建领地。

直到十七世纪最后三十多年,还有4/5的英国人是务农的,并且自耕农即独立的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

”[4](p784-790)但是,“自从1688年的‘光荣革命’把地主、资本家这些谋利者同奥伦治的威廉三世一起推上了统治地位。

他们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使以前只是有节度地进行的对国有土地的盗窃达到了巨大的规模。

……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而在十八世纪最后几十年,农民公有地的最后痕迹也消灭了。

……到十九世纪,人们自然甚至把农民和公有地之间的联系都忘却了。

更不必谈最近的时期: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去3511770英亩公有地,并由地主通过议会赠送给地主,难道农村居民为此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吗?”[4](p791-796)可见,“英国农业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以极大的规模,像奉天之命一样,拆除耕地上的那些小屋,结果使许多工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地。

资本主义生产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曾这样无情地处置过传统的农业关系,没有创造出如此适合自己的条件,并使这些条件如此服从自己支配,在这一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5](p263)这样就很容易给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马克思把英国自耕农的“灾难性减少”简单地归因于掠夺性质的议会式“圈地运动”,即“把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革命过程中单方面废除土地关系的封建形式决定的”。

[6](p574)其实不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都是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强行缩短从旧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过渡的一种人为手段。

但从根本意义上说,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

”[4](p819-931)换言之,自耕农的消亡是一个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经济淘汰和自然转化过程,除了圈地运动之外,囤购土地、国家立法、对外战争、大工业的冲击、人口结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也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英国历史的人看到,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起怨声不断,抱怨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日益发展,农民日益被消灭,另一方面又看到,这些农民不断重新出现,虽然他们人数在减少,处境日益恶化。

”[4](p817)这一奇妙的现象足以说明“与独立的、自耕的农村居民稀薄化相适应的,不仅仅是工业无产阶级的稠密化”,尽管这两个逆向加速的历史进程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

事实上,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是重新分配敞田和瓜分公有地的过程,其结果是“把分散的地块合并起来,并把共有的田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密集地产”。

[7](p120)这一过程在英国持续了长达三四百年(也有的说法是六七百年),以1709年为界,可将其划分为“私人圈地运动”和“议会圈地运动”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十五世纪末,在十六世纪还在继续下去。

但是,当时这一过程是作为个人的暴力行为进行的,立法曾同这种暴力行为斗争了150年而毫无效果。

”[4](p792)就其影响而言,它主要局限于私人圈地,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基本上没有突破英格兰中部和东部各郡。

比如,在1455年至1607年间,英格兰被圈占的土地大约在50万英亩左右,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

在16世纪,英国人口约有300~350万人,因圈地而失去土地的最多不超过7万人,一般农户拥有30英亩土地是很平常的事;到了17世纪中叶,占英国人口1/6的自耕农拥有全部土地的25~33%,一般农户拥有40英亩以上土地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8](p262)但在第二个阶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十八世纪的进步表现为:法律本身现在成了掠夺人民土地的工具,虽然大租地农场主同时也使用自己独立的私人小办法。

这种掠夺的议会形式就是‘公有地圈围法’,换句话说,是地主借以把人民的土地当作私有财产赠送给自己的法令,是剥夺人民的法令。

……这种对国有土地的掠夺,特别是对公有地的不断的盗窃,促使在十八世纪叫做资本租地农场或商人租地农场的大租地农场增长,促使农村居民变成无产阶级,把他们‘游离’出来投向工业。

……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过程,是所谓的Clearing of Estates(清扫领地,实际是把人从领地上清扫出去)。

这是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现在是要把小屋‘清扫’掉,结果农业工人在他们耕种的土地上甚至再也找不到必要的栖身之所了。

”[4](p792-797)因此在1709~1793年间,英国土地集中的规模、速度和农民人数减少的幅度都大大加快了,自耕农所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下降至15%左右。

[9](p59)据1873年的英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4/5的土地集中在不足7000人的大贵族地主手中。

[10](p145)这样,英国的自耕小农没有经过任何过渡阶段就从自己的“黄金时代”陷入到了“黑铁《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时代”。

这一时期,英国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幅下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大幅减少。

在工业革命前的1520年,英国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5%,到1801年下降为35%,到1841年下降为23%,到1890年下降为10.2%,到1900年下降为8.4%。

1851年,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工人数为1460986人,1871年减少到980178人,1891年减少到780707人,1911年减少到656377人,60年间减少了一半以上。

[11](p151)这说明了,“决定英国小农经济在英国革命后的100年中消亡得如此迅速的许多原因中,这次革命的土地立法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它使小农所有制置诸法律之外。

”[6](p551)但是,“在农业领域内,就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来说,大工业起了最革命的作用。

”[4](p578)“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

”[4](p817)“只有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摆脱了一切历来的枷锁、也摆脱了将其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并且被一起赶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一切阶级统治的伟大社会变革。

”[12](p149-150)特别是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和转移,面对如此众多的“失地农民”和“在母国被当成多余而有害的人”,单纯依靠“惩罚、济民、移民”这些国家强制干预措施是无济于事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革命之外的“纯经济因素”。

比如,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农业还在广泛使用畜力和古老的农具。

从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开始制造出了一批新型的农牧业生产机械如收割机、扎束机、排水泵、便携式脱粒机和多垄犁等,但这些农用机械大多用于出口而没有在国内大范围推广。

因此,在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结束后,“农业革命把耕地变成牧场,采用机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劳动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业生产。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城镇中工人过剩,而农村中则到处工人不足!’”[4](p817)在比较富裕的公共牧场,未圈围地区每1000英亩土地需要470个劳力,被圈围地区需要1500个劳工;未圈围地区公地和荒地每1000英亩需要190个劳力,被圈围地区需要1800个劳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